例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导入艺术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是培养人的高超艺术, 教学与艺术的同构关系, 犹如一股潜在的引导力量, 影响着师生的行为, 追踪着高效的足迹, 讲究艺术的课堂教学无疑是真实、独创、情感的交融, 最耐人寻味, 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 注重每一堂课的导入艺术, 犹如乐曲的“引子”, 戏曲的“序幕”, 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情绪高涨, 心智振作, 成为推动学习的最好动力。

1 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这是直接用新课题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概念设置矛盾, 建立联系、阐明学习目的, 产生学习动力的导入方法, 教师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 是直接导入成功的关键。如:“我国的河流———黄河”一课的引入:“黄河, 她恬静, 她深沉, 她似一只飞手在抚摸着华夏大地, 给沿途带来勃勃生机;同时, 她急躁, 她怒吼, 她又是一条飞龙穿山越岭, 滚滚的浊流能吞噬大地。究竟黄河的真面目如何呢?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撩开她的面纱吧﹗”我当即在中国轮廓图上准确地勾勒出黄河的位置, 一条“几”字形的黄河干流映入学生的眼帘, 把学生带进课堂的角色, 给学生以情的感染, 形成欢愉的课堂气氛, 直接揭示新课的主题, 清晰简明, 学生一目了然。

2 温故引新, 承上启下

教材有它本身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后面的知识则是前面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从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不仅使教学任务循序渐进, 学生易于接受;而且从已知入手去寻求未知, 既减少了难度, 又容易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如:“秦岭———淮河分南北”这一内容的引入:“前面我们学了季风的影响, 现在请同学们看‘两季推进示意图’, 简要叙述一下季风活动对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学生回答略) 接着又问:“在我国东部地区, 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影响如何?在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它的南北气温、降水和热量等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对南北两侧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 既复习巩固了讲授过的知识, 又对新课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3 诗文引导, 创设情景

地理教学的内容, 在空间上往往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 学生不能直观其地理现象的本身。书本上的东西总带有抽象性。“诗文引导, 创设情景”的导入方法就是在课前朗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优美诗文, 创造出一种情景、一种气氛, 使他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 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讲我国北方冬季气候特点时, 笔者先让学生齐声背诵《沁园春·雪》这首词:“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通过诗词让学生充分想象冬季北国的风光, 续而分析北方冬季气候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又如在讲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时, 笔者先引用了王涣之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引出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 设置疑问, 启迪思考

探究“为什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激发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 提出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 或设置悬念, 从现象中引出问题, 并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学习“经纬网”时, 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坦泰尼克号在漫无边际的海面上航行, 突然碰上了冰山, 船体进水而慢慢下沉, 这艘遇难的船只通过无线电发出呼救。请同学们想一想, 报务员如何向对方报告自己确切的位置?”顿时激起全班同学的兴趣, 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气氛十分活跃。这种先设疑, 后解惑的新课导入, 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 教师的指导, 问题的答案马上可以找到。学生感觉到老师教的知识有用,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萌生了要好好听下去的激情。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 续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提高了讲课的效率。

5 巧用故事, 激发兴趣

巧妙运用地理故事,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浓厚兴趣, 同时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讲“日界线”一课时, 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双胞胎的故事, 一般情况下, 先出生的姐姐比后出生的妹妹要大, “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有这样一对孪生姐妹, 妹妹的年龄比姐姐大一岁。”这时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妹妹怎会比姐姐大一岁呢?接着我说“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直观演示, 增强感知

初一社会课中的某些抽象概念, 深奥的原理, 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在讲课时通过课堂上的直观演示, 才能化抽象为形象, 变教师呆板地传授知识, 为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 有助于学生增强感知, 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如讲解“澳大利亚与北半球相反的季节”时, 为了让学生弄懂原理, 新课一开始,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当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时, 这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它的白昼最长日是什么时候 (说出节气) ?这时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如何?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太阳直射演示仪” (地球仪改制而成) 的动态演示, 笔者将发光的小灯泡 (太阳) 从赤道上徐徐向北回归线靠近, 这时北半球随“太阳”的北移明显亮了起来, 而南半球渐渐黯淡下来。于是, 笔者把小灯泡移动到北回归线上。并把地球仪由西向东旋转一周 (即24小时) , 这时北极圈内全天通明, 即极昼现象。然而, 再将小灯泡慢慢地向南回归线上移动……在演示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自己去探索其规律, 悟出其中的道理。从而他们对课文中“澳大利亚7月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冬季, 而1月为夏季。澳大利亚房屋的大门多向北开。这是因为……”这段内容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7 投影显图, 以图引文

初中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 常常有赖于生动形象的事物。在初一社会课的教学中, 教师采用声情并茂多媒体教学起到传统教具无法比拟的作用, 它可以将数千里以外的地理事物呈现在眼前, 可以将庞大无比的山川森林、原野缩小到影屏中, 使地理事物既能得到直观演示, 产生化虚为实的效果, 又能简洁、生动、形象地把课文中的插图呈现在学生面前, 置身于情景之中。如“我国的四大高原”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随着美妙动听的乐曲,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 那连绵的山峰, 林立的高山, 广布的冰川, 稠密的湖泊……青藏高原上的自然景观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形象的歌词撞击着学生的心灵, 燃起学生思想情感的火花, 激发起学生情感和兴趣。紧接着在屏幕上出现“四大高原示意图”, 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课文。这种“以图引文”的方法, 避免了教师平铺直叙的解说, 使原来死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记忆, 听觉记忆和动觉记忆, 使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语言表达和影片的更替愈来愈集中, 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8 趣味联想, 引入主题

趣味联想法, 就是在教学中添加一些有趣的佐料, 讲授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生动有趣的知识, 勾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解我国气候一节时, 笔者先从两则趣事入手:“有一个东北小朋友, 春节去他姑妈那里过, 他姑妈在广州, 他给自己准备了很多衣服:羽绒服、毛衣、毛裤, 行李特别重, 可他父母在他临走前只让他带了几件羊毛衫, 为什么?”“有一个浙江人, 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了很多雨伞, 千里迢迢从浙江运到新疆贩卖, 结果, 没赚到钱反而亏了一大笔, 为什么?”这两则趣事说明了我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利用两则趣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而然引入了主题。

总之, 导入新课的方法并没有固定的格式, 但不管采用的方法如何, 新课的引入要突出新课的主题, 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 才能有利于新课讲授的顺利进行, 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实效。因此, 只要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 灵活选择合理的导入方式, 就一定能够弹奏出《社会》课堂动听的“序曲”。

摘要:新课的导入也称之为开讲。开讲是一门艺术, 艺术性的开讲能引起学生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并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本文就《历史与社会》课的导入, 可采用多种变换的艺术方法进行了探索, 比如开门见山法、温故引新法、诗文引导法等等。实践证明, 好的开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

关键词:导入,艺术,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一平.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斌照.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基于新媒体视角下辅导员教育工作探析下一篇: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