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精选9篇)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篇1

煮豆燃萁(曹植)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围魏救赵(孙膑)卧薪尝胆(勾践)负荆请罪(廉颇)闻鸡起舞(祖逖)三顾茅庐(刘备)望梅止渴(曹操)完璧归赵(蔺相如)惊弓之鸟(更赢)程门立雪(杨时)毛遂自荐(毛遂)胸有成竹(文与可)草船借箭(诸葛亮)铁杵成针(李白)精兵简政(毛泽东)四面楚歌(项羽)草木皆兵(符坚)

滥竽充数(南郭)

明镜高悬(秦始皇)

班门弄斧(梅之滨)

百步穿杨(养由基)

不寒而栗(火纵)

唇亡齿寒(宫之奇)

道扬镳(元志)

骄奢淫逸(州吁)

洛阳纸贵(左思)

破镜重圆(徐德言)

如火如荼(夫差)

望洋兴叹(河伯)

叶公好龙(叶公)

一目十行(萧纲)

以德报怨(孔子)

易如反掌(褚遂良)

众叛亲离(邹吁)

入木三分(王羲之)

乐不思蜀(刘禅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篇2

庆元县是香菇的发祥地, 留下了许多有关香菇及其人工种植鼻祖的遗迹遗址, 加以研究整理十分必要。笔者作为香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撰文如下:

一、菇民区及其中心龙岩村

菇民区区域GPS定位:东经118°57′-119°48′, 北纬27°35′-28°5′。海拔高程:1000米以上。

以龙岩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在约1300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 有25万人口的菇民聚居区。其包括:庆元县的斋郎、合湖、张村, 龙泉市的龙南、建兴、义和、天平及景宁县的毛坪、莲川、黄湖、英川等35原建制乡。

浙江庆元龙岩村, 是香菇之神吴三公的出生地, 也是万千菇民公认的香菇发祥地。龙岩是龙泉、庆元、景宁三县之交、高山环抱的一个山区小村, 全村100余户, 绝大部为吴姓, 系吴三公之后裔。因其村坊巧是龙、庆、景三县之中心, 又为菇民区中心, 所以语音、言谈与三县均有很大差异, 自成菇民语音体系。民俗学上研究认为, 龙岩村完全是菇民区之特色。村民世代尊奉的吴三公, 既为祖宗, 亦是菇神。

菇民区, 是一种独特的、以砍花法栽培香菇技艺维系于一身的演变而成自然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城的形成, 从地域特征、生

发展。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 做到全民保护。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其保护工作, 但也应该充分认识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能急功近利, 要踏实做好每一步, 将它视为一项永久的事业而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笃勤.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兼论武汉市农村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学习与实践》2009 (11) .

产技艺、语言、信奉和习俗等高度统一性, 说明其历史漫长, 牵涉到诸多社会原因和自然因素。

1. 菇民区的特征

菇民区与其邻近之非菇民区在民俗、语言、信奉上有很大差别。

一是, 世世代代菇民以生产香菇为主业, 是秋冬出门上菇山种香菇, 春夏回乡务农的一族。

二是, 菇民生产是冬去春回, 从根本改变了一般民间以春节、元宵团聚这一历史习惯。要待清明后, 菇民陆续从菇山回家, 村落里方才显出一些生机。

三是, 栽培香菇是菇民唯一的谋生技艺, 因此, 对砍花法的技术则密不外传, 所以也产生了特殊的菇山行话, 即所谓的“山寮白”。

四是, 共同信奉五显灵官、吴三公、刘伯温。这种信奉是十分奇特的。菇区神庙林立, 其历史十分久远。

2. 菇民区的地理地貌

本菇民区在闽、浙之交的浙江西南部, 山地高峻, 菇民区处在这个海拔1000米以上的群山之中, 属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和, 四季分明。但其处的海拔较该三县城镇高出800多米, 条件恶劣, 不利香菇栽培生产。

所以在香菇栽培千年历史中, 一到“枫树落叶, 夫妻分别”时, 那些形容枯槁, 鹑衣百结, 成群结队的菇民, 就挑着黑锅和破棉絮开始离乡背井, 长途跋涉, 走向福建、江西、安徽等省深山密林之中, 搭起茅草房, 开始一轮香菇生产。

二、香菇史的见证——菇神庙、吴三公墓

菇民对菇神及相关神灵的虔诚心理的形成, 主要在于对香菇作为一种野生真菌生产规律持有一种历代相传的自有见解。因为香菇生长繁殖受自然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在风调雨顺年成里, 生长旺盛、质量高;天气长期干燥或其它恶劣气候影响时, 则产量低、品质差, 甚至绝收, 从而菇民们更能增加了对神灵的依靠。

1. 菇山神坛和村落神殿

菇山神坛

菇山神坛菇民上山后即在菇寮里安排供奉菇神的场所。神

[2]韩洋.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8 (4) .

[3]黄玉强.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歌海》.2008 (4) .[4]郑颖.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发展》.2008 (12) .

[5]孙刚.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南方文物》2006

[6]黄正良.新时期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29) .

[7]钟萍.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古今农业》2007 (2) .

坛位安排在菇棚区的重要菇棚的中央, 有神坛的菇寮门口会贴有对联及横幅。面向东方开门处, 神坛左右及其上方张贴纸书神灵名称有:“敕封五显灵官大帝”“西洋祖殿吴三公”“国师刘伯温”……此类菇神大多以木头雕刻, 或以泥塑成, 长40—50厘米, 从家乡带来。在菇山生产劳动期间,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菇民都要虔诚的顶礼膜拜。菇寮神位的排列方式, 从一个则面反映了历史上菇民的信奉、心态。这就是全国独有的信奉现象, 可见菇民对吴三公这虔诚心态。

村落神殿

村落神殿则是在固定的菇民生活区内, 明清以来建造的那些吴三公殿了。这种殿基本上是一村一个, 大的40—50平方米, 小的只有2—3平方米, 其中供奉的神像, 大多为五显灵官、吴三公, 也有刘伯温像, 木雕泥塑都有。这类神殿主要是菇民下山返村或离家外出时祭祀用, 香火十分兴旺。

2. 大型菇神庙

较大型的菇神庙, 均为龙、庆、景三县菇民所合资兴建, 如庆元西洋村、龙泉凤阳山、龙泉下田、景宁英川等地各有一处占地千平方米的神殿, 这几座神殿建筑气派宏大, 工程难度也很大。

⑴庆元吴三公西洋殿

GPS定位:东径119°07′00.1″, 北纬27°40′41.4″。海拔高度:490米。

地点:浙江省庆元县五大堡乡西洋村。

历史沿革:吴三公逝世后, 后人为感谢他的发明香菇培养的功德, 尊奉其为菇神, 于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在现五大堡乡的盖竹村建造了一座祀奉吴三公的“灵显庙”。到了元·大德年间 (1297~1307) , 在松源镇的周墩村, 也建立了一座祀奉吴三公的“显灵庙”。至明洪武以后, 散居在五大堡乡西洋一带的种菇棚户, 在西洋建造一座“吴判府庙”来供奉吴三公父子。清雍正七年 (1729) 建成西洋村后, 就于清乾隆三年 (1741) 重建吴判府庙。

清光绪元年 (1876) , 菇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于是由龙 (泉) 、庆 (元) 、景 (宁) 三县菇民集巨资, 在西洋村“吴判府庙”旧址下面重建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吴三公庙, 即现名叫“松源殿” (又名西洋殿) 的菇神庙。

建筑概况:西洋殿总建筑面积816.2平方米, 通进深38.5米, 通面宽21.2米, 座北朝南, 主体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 平面中轴线依次分别为照壁、石大门、倒座、戏台、月台、厢房、中亭、正殿, 东侧设有观音堂。

(1) 正殿:面阔五间, 进深五柱, 屋面硬山顶。中门以三大块长方形条石门框, 木板门, 门框之上悬砌一块阳刻“松源殿”三字石匾额, 紧贴门框两侧竖砌两块长方形条石, 阴刻石联对, 联对之上垒砌实雕猴子、龙凤等吉祥动物块石。明间抬梁式, 次、稍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明间用九檩, 最大跨空梁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带单步前廊, 前廊作鹅颈卷棚轩, 前廊柱施镂雕武将、狮子、武士牛腿, 承托撩檐枋, 前后檐隔架科明间施两攒斗拱, 次、稍间各施一攒斗拱。明间后金柱设神龛, 龛内供奉一尊菇神吴三公木雕像。

(2) 中亭:比过道月台高五级踏跺, 中亭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屋面重檐歇山, 翼角发戗起翘, 戗脊头饰牡丹卷草状, 正脊两端饰鸱鱼喷水吉祥物。外檐明间进深方向和面阔方向同时减柱造, 内金柱作通柱, 直通上檐, 下檐四根角柱直通下层檐檩, 内金柱上置牛腿, 承托角梁, 内饰八角盔形藻井, 各块方格内彩绘山水花鸟、人物图案。东西两次间, 上部饰鹅颈椽卷棚。额枋下置镂雕雀替, 后额枋上悬一块“西洋祖殿”四字木匾, 四周额枋作挖底, 分别雕刻双凤双龙等图案。

(3) 戏台:面阔三间, 进深三间, 重檐歇山, 翼角发戗起翘, 戗脊头作成牡丹卷草状, 正脊两端饰双龙抢珠。屋面青瓦合铺, 无勾头滴水。外檐明间进深方向和面阔方向同时减柱造, 内金柱通柱, 直通上檐, 下檐四根角柱直通下层檐檩。内金柱上置撑拱支承檐枋, 下檐戗背上与撩檐枋间置一木芯泥塑花瓶。内饰藻井, 藻井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东西次间, 上部饰鹅颈形卷棚, 内金柱四周额枋下置雀替, 内金柱外斜出角柱, 承托下檐。角柱上置牛腿、两重挑枋, 两重挑枋间置一花斗, 上重挑枋支承角梁。角柱四周额枋作挖底, 额枋两端下置雀替。

(4) 东西厢房及钟鼓楼:面宽五间, 进深单开间, 厢房作二层楼、五架抬梁式结构, 明间作钟鼓楼, 屋面重檐歇山, 屋脊正中设一塔刹状宝瓶, 翼角发戗起翘, 戗脊头饰兰花卷草状。前檐二柱直通上檐, 横向冠蝴蝶木固定脊檩, 柱上斜出牛腿, 承托撩檐枋。前檐柱外斜出二柱, 承托下檐, 柱头枋制成月梁状作挖底, 柱头枋正中施一组斗拱, 承托檐檐檩, 柱上置牛腿, 承托角梁。

(5) 照壁山墙:照壁呈八字形。黛青色瓦脊长龙有梅花、兰花、竹子、菊花四君子镂空砖雕图案和八仙、飞凤、禽兽砌塑吉祥图案装饰, 墙脊两端饰仰式凤首。外墙彩绘麒麟图, 内墙书一幅书龙头鹿头大“福”字。山墙沿正殿、厢房、钟鼓楼、倒座等屋架, 墙身比屋架高出80—90公分, 墙脊用砖瓦叠涩, 饰为观音兜、五山屏凤、门楼式等形状。

⑵龙泉凤阳山菇神殿

清乾隆年间由三县菇民集资建成, 座落于江、浙两省最高峰黄茅尖山凹处, 坐西朝东, 占地近千平方米, 原庙三开三进, 门前有大小石狮, 基础及门槛等大多采用块石及雕石组装而成, 雕刻精致气派宏大, 庙内供奉吴三公神像。每逢七月十七, 菇乡男女进山朝拜, 连续三天, 庆贺香菇收成, 丰收年份可能延续半个月。

3. 菇神吴三公墓

吴三公墓G P S定位:东经1 1 9°1 1′4 3.7″, 北纬27°49′14.3″。海拔高度:1083米。地点:位于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五叶兰花山上。概况:吴三公墓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 坐东南朝西北, 建于南宋年间。用卵石砌筑, 墓碑前施三阶踏步, 碑文阴刻“□□吴三公之墓……”字样, 字迹不清, 较难辨认。南向有两穴墓葬, 其中一穴吴三公之父吴十五公墓, 西向、北向为山坳。

三、结语

吴三公发明人工栽培香菇的光辉业绩, 不但为庆元人民所歌颂, 同时也为世界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所公认。国际第八届应用生物会议中国成员张寿橙称吴三公是“全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创始人”;国际热带地区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赴庆元考察时, 参拜了奉祀吴三公的西洋殿, 亲笔书写“香菇之源”的题词;“海峡两岸菇业联谊会”台湾总干事赖敏男博士, 提议将吴三公作为中华民族香菇之神来供奉。日本国香菇界著名人士曾慕名到西洋殿朝拜吴三公。这些充分说明庆元在香菇生产中的历史地位, 值得后人去研究和保护。

摘要:众所周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香菇人工栽培的国家。通过对大量的史料探讨证明, 这一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 是在南宋建炎后期, 由现在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一位名叫吴三的农民发明的。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篇3

关键词 口述历史 法律 著作权 隐私

分类号 G250 D923.41

口述历史不仅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史学研究领域,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史学、档案学、图书馆学等学科领域。目前,档案界、图书馆界、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始口述历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形成各种特色的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对于抢救发掘历史资料,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独特作用。但是,由于口述历史工作起步较晚,以及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人们在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的同时,十分关注相关伦理和法律问题。如何认识口述历史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如何准备合法的授权书?如何处理口述历史作品所涉的隐私问题?如何平衡利益攸关方的合法权益?如何规避侵权风险?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推动口述历史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在总结我国口述历史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口述历史计划、收集、整理、发布、利用流程出发,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我国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的研究现状

我国大陆对于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并没有一个定型的模式或指南对其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规范与指导。口述历史涉及诸如著作权保护、隐私、肖像、诽谤、网络信息传播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与各个部门法如合同法、刑法、民法、民诉、刑诉等相关法律领域产生关联,因而复杂且因情境不同而变化多样,是口述历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

从2003年起,我国出现了对口述历史法律问题的专门研究,相关论文有1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有郑松辉的《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著作权保护初探》、徐亚文等《口述历史与法律》、尹培丽的《口述资料及其著作权问题探究》、薛鹤婵《口述档案的知识产权研究》、王倩《谈口述档案著作权问题的特殊性》、蒋冠等《口述档案的法律证据作用》、余汝信《口述录音不可强求》、廖经庭《口述历史的伦理与法律问题——从温哈雄事件谈起》、王雯君《口述历史的法律与伦理议题》等等。这些论文分别从著作权、隐私权、口述档案著作权、证据、名誉权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在一些论文集及著作中,也探讨了口述历史的相关法律问题,2003年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知识产权研究(第十四卷)》中董瑜芳发表《试论口述历史中的版权问题》,认为口述历史著作权归属应分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并对授权委托书的必备条款进行了讨论。2005年周新国主编的《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左玉河发表《口述史研究的规范化问题》,对口述资料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讨论。2007年当代上海研究所主编的《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中,胡志伟发表《海峡两岸口述历史的今昔及其牵涉的若干道德、法律问题》,王炎发表《口述历史工作中的法律与道德问题》,从死者名誉权、著作权两个方面对口述历史的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此外,杨祥银2004年编著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第2章口述史学基本方法中对口述历史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口述历史作品在形成过程都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法律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口述历史计划、收集、整理、发布和利用阶段做好预防性的法律准备工作,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侵权。同时,因口述历史涉及到多方当事人,对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明确和约束,也可以避免出现相关法律诉讼。

2 口述历史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

2.1 计划访谈

口述作品的收集过程涉及到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定口述历史访谈计划、访谈主题、访谈对象、访谈地点、访谈人数、访谈时间、访谈经费、访谈设备、准备相关的法律授权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到访谈作品的成败。一般来说,刚开始受访者对于访谈者会有一定的戒备之心,受访者会担心自己的口述作品被滥用,担心自己的相关权利得不到保障。访谈之前就需跟受访者讲述此次访谈的目的,访谈资源的整理、传播与利用方式、有关口述作品著作权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等相关知识,并坦承告知受访者口述历史制作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应事先准备好相关的法律授权书,法律授权书是著作权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著作权关系的一种正式声明,包括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与赠与合同。通过它的签署,能够明确各方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使受访方在毫无顾忌的情况下畅所欲言。由于我国对于法律授权书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模式,通常采取的是口头约定或者书面约定的方式。参考美国口述历史法律授权样本,包括有赠予契约样本、访谈封存和(或)设限条款、受访者继承人的赠与契约书、访谈者的赠予授权书、公众赠予契约以及受访者授权书样本[1]268。总体而言,口述历史的法律授权书,首先应建立在明确受访者的责任与义务、公众与专业本身应尽的责任、赞助机构与档案机构应尽的责任以及访谈者的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使相关各方明确各自的权责。法律授权书样本需具备一些必须的法律构成要件,使其既能照顾到自身的利益,也能平衡其它相关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味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同时又不违背相关法律条款。

授权书强调的问题包括著作权的分配,口述历史利用的知情同意,口述历史公开利用的限制设定等方面。事先没有授权书或授权书中的内容不全面都可能引发纠纷。

2.2 执行访谈

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受访方的言论可能会涉及到隐私或诽谤的言论,对于这种情形我们该如何处理?是打断受访者的谈话对其进行引导?还是将受访者的原话内容直接录制下来?口述历史的真实性一直备受质疑,如果对于涉及隐私或诽谤的言论一味进行打断或者封存,似乎有违口述历史的初衷。这时我们可以将受访方的访谈内容进行全部录制,待整理的过程中再将可能引起诉讼的内容与受访方协商后,进行专业处理。

2.3 整理阶段

这一阶段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整理者的著作权问题、对可能导致法律问题的关乎个人隐私与名誉等方面内容的妥善处理、遵照受访者意愿实施的公开限制等。

口述作品录制完成后,访谈方须提醒受访者如何处理录音,录音带和抄本在哪里保存。同时对于抄本的制作以及相关权利的变更进行解释。录制的作品对其进行剪辑和编排,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处理好涉及隐私、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曾出现过侵犯口述历史名誉权的案例。1996年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凤翰等人为前联勤总司令温哈熊进行口述历史访问,出版了《温哈熊先生访谈纪录》一书,书中部分内容暗指前国防部长俞大维之子俞扬和勾引蒋经国先生独生女蒋孝章,从而引发控告温哈熊涉嫌妨害名誉与诽谤死者罪[2]。

将录音转录成抄本,其中也凝结了转录者与受访者的心血,如果说转录者不是访谈者,转录者是否对口述作品的抄本享有著作权呢?如果转录者是受雇于某一机构或某个人,它们之间是雇佣和委托关系,这时抄本著作权又由谁享有?我国《著作权法》对于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都有明确的规定。依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但是,如果职务作品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等职务作品,或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根据法律的规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是可以进行约定,在转录抄本之前我们最好是用书面协议的形式,对抄本的著作权进行约定,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著作权不明所引起的法律诉讼。

同时,还涉及到口述历史保管单位的法律问题。保管单位为了有效地保存口述历史内容和检索的便利,可能会将抄本建成一些书目、索引或者部分内容的试听数据库。所形成的数据库,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四条规定: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为汇编作品,其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所以,数据库本身就属于衍生作品,即汇编作品。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口述历史项目,受访者可能与访谈者事先进行了封存的约定,要求将自己的口述历史内容进行保密若干年后再予以公开,在此情形下,保存单位是否可以将该口述作品的目录和部分内容汇编进数据库?这样做是否会侵犯作者的相关权利?学界一般认为,口述历史是一种交互式的活动,其著作权应由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享有。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如果保管方在接受保管时就已经取得了访谈者(即部分著作权人)的授权,在以不公开发表的前提下进行书目或者索引数据库的汇编是被允许的。

2.4 发布阶段

发布即涉及到口述历史公开发表的问题。主要包括出版以及网络公开的问题,这其中也涉及到著作权问题。口述历史作品,无论是抄本、音像资料还是在口述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创作形成的图书,它们的出版前提之一是对于口述作品的著作权没有争议,出版权属于著作权人的发表权,交付出版之前需获得作者的授权。而一些没有这类授权的档案性的口述历史除了“合理使用”之外,恐怕都无从出版,因为出版商不会冒险出版著作权尚有问题的资料[1]162。

口述历史出版中还需注意对隐私、诽谤以及涉及国家安全部分文字的相关处理,即使著作权人对其中的部分文字没有觉得不妥,出版者也负有提醒的义务,提醒著作权人对相关文字进行修改或者删除,虽然可能会使作品失去一定的色彩,但是避免侵权还是最重要的。如果著作权人一味坚持,出版者最好与之达成协议,一旦造成侵权结果由著作权人全部承担。

口述历史作品进行网络传播包括直接将录音资料放在相关网站和将数字化后的口述资料在网络上公开传播。如果受访者在之前就已经签署了授权委托权,将其著作权授予给研究者或者保管单位,这时就不需要再额外授权。如果受访者保留了版权,引用资料就需要获得他们的许可并签署一份书面协议,将哪些内容可以进行网上发布做出具体规定和限制。

将口述资料数字化的过程,其实是一种复制行为,属于著作权人财产权之一的复制权。需要遵照著作权法中复制权的规定,在事先签订授权书时就将此条款写出授权书中,说明网络传播的风险和相关后果,获得授权后,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的报酬。将录音资料直接放在相关网站,需在网站上作出一定的免责声明,并有所保留,防止对录音和抄本的滥用和操纵。如香港教育学院教育与承传口述历史计划网站的版权及免责声明显示:“本网站所载的口述历史资料,包括访问录音/录像片段、文字本及相片等,均受《版权条例》保护。本网站恕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及下载,若要引述本网站内容,则必须注明出处为‘香港教育学院教育与承传口述历史计划’。本网站的内容只代表受访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此外,有关受访者口述历史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本网站概不负责。”[3]

为了避免网络传播的失控,需做到以下几点:(1)在作品数字化之前取得合法的授权,对于没有授权的一律不得收入数据库内,有授权的要分清楚授权的内容,有些访谈内容作者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里面涉及到个人隐私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我们在提供的时候需要做出特别说明和处理。(2)数据库的管理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相关资源做出一定的限制,对访谈作品的内容进行控制,如采取试用、部分浏览等方式,对访问的人数也可以进行适当控制,避免造成信息失控。(3)通过提供数据库资源获得的报酬需支付一部分给受访者,具体的分配比例可以通过合同约定。

2.5 利用阶段

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口述历史作品形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如果口述作品没有发表,就需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文章的出处。但作者声明不得公开的除外,需尊重受访者的意愿。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十二种权利的限制,即合理使用的范围,其中第八点就包括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这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在此十二种情形之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涉及到隐私和诽谤的部分,我们在引用和转载时须谨慎,避免承担连带侵权责任。比较大的问题是保管机构将馆藏的复制权转售给微卷出版商和其他代理商后所引发的,有些档案馆把访谈的文字权出售给某一公司,该公司又转售他人,使档案馆失去控制自己收藏的权利——让一项口述历史收藏的使用无端受限,对于曾经为此访谈而奉献的人,是一种伤害[1]162-163!虽然保管机构之前已经获得过著作权人授予的复制权,但是,如果其将复制权再转授给他人,需得到著作权人的进一步追认。保管机构对于口述历史的利用需严格遵守与著作权人的约定和协议进行。对于自己保管的口述作品有义务进行分类管理,一旦出现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造成侵权诉讼的,如将不允许公开的作品进行了公开,导致著作权人提起诉讼,或者导致口述历史所涉及的利益相关人提起诉讼,这时就可能出现在被告席上。尊重著作权人,严格遵守授权协议,及时沟通是避免侵权的有效办法。

3 规避口述历史侵权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

提高著作权保护意识不仅要求访谈者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也要求受访者提高著作权的保护意识。首先,访谈方在收集口述作品之前就应安排好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采访人员进行著作权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增强自身著作权保护意识。其次,访谈者应在访谈前就需要对具体访谈者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告知访谈者所必需具备的一切伦理、隐私和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便访谈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计划目标和受访者应尽的义务。第三,受访者需有独立判断事务的能力,虽然口述作品的目的一般都希望能请求获得受访者的授权,这样才使口述作品不至于封存在图书馆或者档案馆,从而丧失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但是,如果受访者在口述作品中有故意捏造或歪曲事物,有涉及他们隐私的言论,有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当言词,公开作品就有可能给受访者造成法律上的纠纷,这种情况下受访者就不能盲从,需考虑保护自身的安全。第四,保管者也需提高著作权意识,切实按照授权协议的范围进行操作,对于不在授权范围内的使用,可以再次请求著作权人补充授权,重新签定授权协议,并进行归档处理。著作权人不同意的授权范围,应予以尊重。

3.2 尊重著作权人

尊重著作权人表现在尊重著作权人是否愿意接受访谈,是否愿意公开发表自己的著作,是否愿意授权许可使用,是否愿意出版,是否愿意数字化网络传播,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传播利用口述作品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受访者相对访谈者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对于法律问题相对无知,需要解释与口述作品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款,如使用限制、优先权、版税等法律名词,好让受访者明白自己授权协议的范围和限制,从而使权利不被滥用。同时,我们也需尊重受访者有权拒绝采访,有权拒绝讨论某些敏感议题,有权拒绝授权,有权限制作品的传播。不管受访者做出何种选择,我们都需尊重,按照合同的精神和条款执行。不仅要维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同时还要保护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如果口述作品传播过程中获取了相关的财产利益,需向著作权人支付合理的比例,而不能隐瞒。只有切实地照顾好著作权人各方的利益,才能使口述作品避免侵权,更好地传播利用。

3.3 重视授权协议

由于口述历史作品的特殊性,其涉及到著作权、隐私权、名誉权、网络信息传播权等许多法律问题,很难用一部部门法进行有效约束。对于口述历史并没有专门的部门法进行保护,应参照《著作权法》《民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相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样的前提下,重视授权协议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避免侵权。授权协议需要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写进相关的必要条款。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就分别对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和权利转让合同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作品的名称;(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三)转让价金;(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3.4 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常识之常考成语及相关人物 篇4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对于行测考试常识而言,提前进行知识积累储备对于大家拿到一个好成绩是非常有利的,下面就中国成语中主人公与其对应故事的问题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一字千金(吕不韦)胸有成竹(文与可)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揭竿而起(陈胜吴广)

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 篇5

关羽:超群绝伦 过关斩将 单刀赴会 身在曹营心在汉 挂印封金

吕蒙:刮目相看 吴下阿蒙

周瑜:羽扇纶巾 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向无敌 既生瑜,何生亮

张昭:开门揖盗

赵云:偃旗息鼓 一身是胆

曹操:望梅止渴 百战百胜 不计其数

曹植:七步之才 才高八斗(晋代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郭嘉:兵贵神速

徐晃:长驱直入

甘宁:谈笑自若

夏侯渊:所向无前

庞统:南州冠冕 负重致远(说的是顾劭)

张合:出言不逊

许褚:赤膊上阵

诸葛谨、诸葛恪:蓝田生玉

刘禅:乐不思蜀

管辂:老生常谈

陆逊:忍辱负重

司马徽:好好先生 识实务者为俊杰(说的是诸葛亮和庞统)

荀彧:坚壁清野

杨修:味如鸡肋

程昱:纵虎归山(说曹操放走刘备)

杨彪:老牛舔犊

赵咨:车载斗量

孔融两儿子:巢毁卵破

严颜:断头将军(严颜:“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孔融:想当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黄忠:百步穿杨

孟获:七擒七纵 鲁肃:不识时务

貂禅:肺腑之言 李催,郭汜:横行无忌 孙权:顿开茅塞

夏侯茂:膏粱子弟 孟达:措手不及 周瑜:寡不敌众

姜维:诡计多端

李意:鹤发童颜

与历史典故相关的谜语 篇6

谜底:言必信,行必果

解析: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潘安长得很帅,驾车走在街上,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信”别解为“韩集”,“果”别解为“水果”。

谜面:李白沉河欲揽月,屈原投江为报国。 (打四字体育项目)

谜底:双人跳水

解析: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溺死的说法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谜面:纣王宠妲己,幽王戏诸侯。 (打一成语)

谜底:幸灾乐祸

解析:商纣王因宠幸妲己,导致了商朝灭亡的灾难;周幽王为讨褒姒一笑(乐)锋火戏诸侯,埋下了西周亡朝的祸患。

谜面:韩信十面埋伏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关羽

解析: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羽”别解为“围困项羽”。

谜面:投笔从戎效古人 (打三字学校用语)

谜底:学前班

解析:成语“投笔从戎”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因家庭贫困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忽一日,觉得抄抄写写纯属是浪费生命,就弃笔从军去了,后来,班超出使西域,立下许多汗马功劳。;“学前班”别解为“学习前人班超的志向”。

谜面:曹操读罢陈琳檄 (打三字中成药名)

谜底:惊风散

解析:据说曹操读了陈琳写的檄文吓出了一身冷汗,头风病居然好了。

谜面:陈桥兵变令人疑 (打三字《西游记》妖怪名)

谜底:黄袍怪

解析:后周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据说起因是众将领强行把皇帝穿的黄袍披在他身上。谜底“黄袍怪”别解为“黄袍加身之事有点怪”。

谜面:灞桥惜别何所赠 (打一春秋人名)

谜底:柳下惠

解析:灞桥位于今西安市,古人送客至此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惠”别解为惠赠。

谜面:君王掩面救不得 (打一成语)

谜底:爱莫能助

解析:“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出自《长恨歌》,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在马嵬坡受大臣军士要挟,被逼无奈处死杨贵妃的一幕。

谜面:高山流水谁知音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钟会

解析:传说,春秋时期钟子期因能领会俞伯牙琴音“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之意,从而成为至交。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篇7

基于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的经验,此次修订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合二为一,重构课程标准框架,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增加了地理部分,减少了历史学科与思想品德课程雷同的内容,并明确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以此凸显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

笔者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为切入点,以201 1年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主题一:生活的时空”的“专题四: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为例,剖析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特点,提出相关学习方法。

一、整合即是创新

专题四“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是综合课程信息素养培育的学习内容,也是技能与方法训练的主要目标,源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原先两个课标版本的相关内容。注重技能与方法,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课标的共同点。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程标准,为了形象说明新整合的“专题四”的6条内容,笔者选用一种代表技能与方法的独特汉字“干”造型加以建构(如图1),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新修订课标整合的框架、逻辑和特色。

(一)整合的框架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是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相关表述为基础,整合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核心内容,整合形成简练的6条子目标,恰巧可用“1”“2”“3”来表述三个学科学习的方法。

“1”是生活信息的学习方法,只有1条子目标: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1条子目标就涵盖了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社会调查方法。这是原来两个课标里都明确要求学生学会的调查方法,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必须掌握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2”是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共有2条子目标: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这2条子目标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出了获取、表达与理解地理信息的要求。它们整合了两个课标的内容要求,归纳为阅读地图与图表的阶梯状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3”是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共有3条子目标: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通过3条子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信息包括历史的词汇、历史与文学作品、文物的资料等,学习方法涉及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表述历史事件、探究历史真相的方法,能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

(二)整合的逻辑

1. 抽象解读逻辑

“专题四”的6个子目标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可以用“干”字图抽象解读,体现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凸显学科的“人气”。此外,翻转“干”字,逻辑关系也可用“土”字图解读,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比喻掌握农业生产的劳作技能,在土地上收获作物、加工食物、汲取营养。说明本专题学习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真正地接“地气”。

2. 架构内在联系

三种学习方法存在互为支撑的紧密内在联系:阅读地图,探索区域是一种空间学习工具;了解历史,关注变迁是一种时间学习方法;探索区域空间的工具与了解历史时间的方法构成了时空内涵,形象地表现为十字交错,如同社会的坐标。调查方法可综合运用前两种工具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构筑时空观念,了解世界面貌,关注身边社会的现实。

3. 搭设能力层次

子目标体现了“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获取”信息是第一步,需要一定的学习工具与途径,需要阅读地图语言,了解历史信息,调查社会问题等学习方法。“表达与理解”信息阶段是进一步要求学以致用。例如,用地图来表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用历史来理解发展,用调查来表达观点都是运用环节。这些学习要求一直是综合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整合的特色

通过内容结构分析,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与原来的两个课程标准相比,也有以下的主要“变化”,凸显整合后的特色。

1. 均衡史地内容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课程的基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搭建课程逻辑框架。为了促进史地学科学习的和谐共进,最大变化是补强了原先过于薄弱的地理内容。如“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可以渗透落实到更多的教材内容上。例如,第三单元增加了安第斯山区、非洲热带草原、以色列等内容,还新增了《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区域的基本要素。在教材编排上,新修订的教材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弱化了中外混编,实现了中外分叙。部分中国内容充实到七年级下册教材中,进一步补强了七年级下册的地理内容。

2. 提高综合能力

“专题四”的内容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获取时间、空间、生活信息,培养学生综合理解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能力。首先,其表现在课程标准子目标行为动词的明显变化。例如,新增的“1-4-2……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行为动词“描述”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新增的“1-4-5……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行为动词“论述”也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其次,新修订教材的变化也体现了综合能力的要求。如《综合探究五:宝岛台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工具与方法分析一个区域,这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具体见证。

3. 凸显实践理念

“专题四”的内容进一步凸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要求。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教育需求,接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新修订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生活化内容。如《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原来的标题是“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巧用地图”,新修订的教材变为“带着地图定向越野”和“带着地图去旅游”。这既强化了日常生活中地图的实用性学习与针对性训练,操作步骤具体,更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习活动化,从而凸显了地图学习服务现实生活的价值。

二、依标可以施教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需要我们倡导依标施教。教师应坚持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任务驱动技能”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方法。

(一)地理信息学习的方法

图说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学生必须懂得阅读地图的语言,选择合适的地图。有关地理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1、1-4-2要求学生读懂地图的语言,并能够学以致用。如《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带着地图定向越野”环节,如果学生不会阅读地图,地图上的相关信息将成为无解的密码,不知如何确定越野路线,更谈何学以致用。而“带着地图去旅行”环节,教材巧妙依托当前社会流行的“旅游攻略”思路设计。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环节:

自由选择景区: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一座自己感兴趣的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厦门、成都等。

选择交通方式:明确景区、宾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

预订住宿酒店:确定出行工具与路线,提前预订住宿酒店。

设计旅行路线:了解景区位置与交通情况,选择景点,判断距离,凸显特色。

比较旅行路线:指导学生比较自己选择的路线和旅行社的路线,凸显个人欣赏喜好与线路特色,满足旅行生活的自由度。

绘画旅行路线:引导学生尝试画出旅行路线简图,增强读图与画图能力。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紧紧围绕社会生活需要,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元的学习能力,设计自己感兴趣、合理性的旅游路线,激发学习兴趣与内驱动机,从而有效掌控地理信息学习的方法,实现地理信息学习的“生活化”。

(二)历史时间的学习方法

读懂历史并不容易。因为历史信息大多已经湮没于废墟、史籍或故事中,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辩证分析历史信息,有效推理,探索真相。有关历史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3、1-4-4、1-4-5存在相互递进的内在联系,从信息简单表述到辨别真伪再到表达分析,能力要求由易到难。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探究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教师可以以“三国”故事为线索,形成如下设计:

历史热点导课:结合“争议‘曹操墓’新闻”导课。

历史地图阅读:引导学生对比古今三国区域位置、重要历史地点的历史地图阅读。

历史材料辨析:教师引用两三则关于曹操墓主题的不同史料,引导学生辨析史籍材料的真伪。

文史材料对比:学生收集关于曹操的史学与文学材料,进行合理性比对,明确史料的特质。

史家观点交流:教师呈现师生共同收集的“曹操墓”专家观点,以激发学生思考。

史实拓展思考:举一反三,结合当前各地的“历史名人”热、“考古”热、“戏说历史”热,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撰写课堂小结。

上述设计利用了一个探究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热点来构建课堂线索,通过学生课前历史信息收集,课堂历史信息整理、分析和理解,进行观点小结,体现历史学习过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把三个子目标的学习要求融合于一节课。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杭州的孙权故里“龙门古镇”拓展学习,或者要求学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资料写家族史、村庄史,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三)生活信息的学习方法

小课堂必须衔接大社会。课堂学习为社会生活服务。关于生活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6着重介绍社会调查方法。这是一种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实践学习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真才实学。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教师可以把它与研究性学习方式整合,选择农村、城市变迁的典型事例,指导学生开展一次亲身体验的实践调查。如杭州街巷“南宋御街的前世今生”调查,其教学设计如下:

学生自选主题: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适的家乡调查小主题。

小组设计方案:全班讨论方案的主要内容,填写成员分工、调查步骤等内容。

重点拟定提纲:围绕调查的核心问题,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题。(注意调查过程的安全等问题,后续环节需要在课外完成。)

具体实施方案:小组成员在调查过程中分工,及时交流改进调查方案。

分工撰写报告:学生整理信息,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基于社会调查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学会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关注家乡变化,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探究反思。

三、学以致用

“专题四”的内容重在技能与方法的学习,在教材中兼具集中与分散的特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调整教与学的方案,因势利导,先学后练,逐步推进。

(一)整体规划,局部提前

入门需有钥匙,技能与方法就是学科学习的钥匙。“专题四”内容的重点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科学习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这是影响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与领悟能力,我们可以且需要整体性规划,把本专题的学习方法训练提前到相关知识学习之前,明确落实每条子目标的要求,先训练基本技能与方法,再带动相关内容的学习。例如,对《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学习可提前到该单元学习之初,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理解经纬网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对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学习。又如将《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提前到本单元初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如何探究认识城市特色的方法,这样本单元各大洲典型城市的学习有法可循,学习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因此,只有未雨绸缪,把技能与方法的学习适当提前,让学生把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方法优先、先学后习的效果。

(二)集中学习,分散训练

人教社新修订的教材,在技能与方法学习上具有“分散化与渗透性,相对集中与重复呈现”的特点。这说明“专题四”的学习是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也是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基本技能,同时又为前三个单元的学习服务。

例如,学生学习了地图三要素,掌握了地图的基本语言,了解了指向方法,就必须在日常生活或野外训练实际运用,判断地图中的事物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坚持运用读图方法分析地理信息,从而为七年级全程学习“最基本的地理读图能力”奠定基础。

掌握学习方法,既要集中落实,有效学会,更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操作训练。本专题的学习重心在于能力培养,因为培养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持续性,必须分散落实到日常学习中进行训练。

(三)技法奠基,实践优先

“专题四”打造了三种学科学习的方法。它们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技能与方法,也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需要在实践学习中加以运用,实现学以践行的目的。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故事 篇8

在《国家地理》百余年的历史中,约瑟夫·洛克(JosephF.Rock,1884-1962,美国人)被认为是其最著名的作者之一;他在中国的探险报道“把连摄影师都不太知道的充满异域风情的王国、远方的人们和白雪覆盖的山峰,带进了读者的起居室。”①

洛克于1922年2月从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当时是受美国农业部的派遣,到东亚考察和采集对美国来说稀缺的,有较高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的树种、农作物种子、园林观赏类植物种子,后来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国家地理》杂志的委派,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地进行探险活动和拍摄报道。1932年后,他将主要精力转入了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撰写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等著作。到1949年8月丽江解放离开云南,洛克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时间跨越27个年头,其在《国家地理》发表的关于云南、四川、西藏交界地区的探险报道,启发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00-1954)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出喜马拉雅山北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由此洛克成为“香格里拉”的始作俑者。

一、是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者,

也是盗贼和商业间谍

与之前拍摄中国的西方摄影家相比,洛克的照片自成一路:前者主要拍的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或名胜建筑,而洛克的镜头中满眼皆是高山峡谷、地表植被、地理地貌、植物特写以及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偶尔拍摄探险中所遇的少数民族,基本是简单的人像,社会生活类照片很少。这种拍摄方式鲜明地标志出了洛克在华的职业身份: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员+地理探险者。

要说洛克与中国,不能不提到弗兰克·梅耶(FrankN.Meyer,1875-1918)。

梅耶是美国农业部在东亚的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员,在中国工作了8年,曾穿越中国西北、蒙古、东北直达朝鲜;继而又经高加索地区再次进入中国西北,经新疆、甘肃、西藏东部和四川,沿长江顺流而下考察中国江南;从1916年起又以北京为中心考察华北,1918年6月在南京附近跌入长江溺死。梅耶死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1919年专门刊发纪念文章,说他从中国“向(美国)国内运回了数以千计的植物种子和样品。如今梅耶发现的植物已经在美国的田野、果园、林荫道和栅栏旁生长起来了。如果他还活着,他会高兴地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工作。”②今天美国人吃到的无核柿子、北京梨、中国枣等的种子当时就是由梅耶从中国采集后盗运回美国的。1920年,洛克就是作为梅耶的后继者被派到东亚。

1922年,洛克开始在云南搜集植物物种和标本的工作。到1925年,他寄给华盛顿斯密松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机构仅植物物种和标本就超过6万件,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哺乳动物标本,这些物种和标本被分送给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等机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主席吉尔伯特·格罗斯夫诺特地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以《国家地理学会的云南省探险队》为题撰文表扬了洛克。③1928年4月—9月,洛克从丽江经永宁前往四川木里和今日亚丁附近的央迈勇等三神山探险,此行采集植物物种标本数千种、飞禽标本700多种。1929年洛克到康定西南的贡嘎山探险,采集植物标本317种,单是杜鹃花一项就有163个小类,另有鸟类标本1703件。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这种集物种采集者、探险家、记者的身份于一体的情况,在当时来华旅行的很多外国人身上一度普遍存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想方设法,将中国的某些东西倒腾出去。比如与洛克同时在中国探险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华中探险队的领队弗雷德里克·乌尔森,1925年曾驾车穿越蒙古地区(包括内蒙和外蒙,当时均属于中国领土),在贺兰山等地肆意采集植物物种、猎取鸟类等动物标本。在城镇住下后,他们张贴中文写的大红海报,征求购买任何野生动物,“很快一条长龙就排在我们院子里,从带着几根鹰羽毛的老人到提着老鼠尾巴的小孩,都前来响应我们的广告”,④短时间内就搜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英国植物学家厄尼斯特·威尔逊(ErnestH.Wilson,1876-1930),在1899-1911年多次到中国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搜集植物物种,数量多达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带到了西方,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独有的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物种,比如中国珙桐、猕猴桃等;他拍的照片,与洛克的照片如出一辙。

对类似洛克、威尔逊、乌尔森这样的种子采集和地理探险活动,现在我们的很多报道和评论怀着一种十分浅薄的浪漫主义情怀,将其当作纯粹的科学研究和地理探险活动来看待,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在农业作为主要经济产业的时代,种子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特别是某些本土特有植物品种,往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这些种子被盗走,可能会对本土相关产业产生致命影响。近代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中国与英国的茶叶贸易的逆转。经济学者郎咸平做过这样的梳理: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因为要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每年需要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以至于要到墨西哥开矿,再将白银运到中国,成本极高。此后便想出了用鸦片换中国白银、再用这些白银买中国茶叶的坏招子,于是有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但短时间内,用鸦片换取的白银还是不敷进口茶叶之用,于是英国人就开始琢磨第二步了:“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经验丰富的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这家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他是苏格兰植物学家和探险家。我们当时愚昧无知啊,也搞不懂这个苏格兰跟和我们签订《南京条约》的英格兰有什么关系,于是这家伙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内地,深入福建山区,拿到了我们严加看管的茶叶种子,考察记录了茶叶的栽培方法。最后,他带回去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走了8个中国的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国内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完全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⑤

nlc202309041045

这就是洛克、威尔逊之流在中国进行采集、探险和科研的真相。他们的采集活动与斯坦因、伯希和从莫高窟藏经洞骗走敦煌卷子性质是一样的:他们是学者、植物学家、探险家,也是不折不扣的骗子、盗贼、商业或文化间谍。

二、 暴雪中的拍摄与土匪枪口下的行走

洛克受《国家地理》委托的探险集中在1923-1932年之间,其在《国家地理》发表的9篇文章也几乎全部撰写于这一时期。高山峡谷、原始森林、竹索渡江、茶马古道;跳大神和酥油花、脏乱不堪的旅馆、使用毒箭的土著人、杀完人继续念经的喇嘛土匪……这些典型的“东方元素”成了洛克“中国故事”的基本背景和主要情节。在这样的背景中,洛克作为一名勇敢智慧、毅力超强、善于与人沟通、勇于征服自然且代表着先进社会的白人探险家的形象被塑造出来。在他的报道中,他不厌其烦地宣称自己是到达某高山、目睹某景观的“第一个白人”—他在中国的探险构成了白人征服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白种人种族优越论的有力见证,他深感骄傲。

洛克的探险旅行以奢华和美国做派成为谈资。“在旅途中,他的部落侍从们被分为一队前卫和一队后卫,前面的一队由一名厨师、一名厨师助理和一名管理全队伙食的男仆带领,精心确定了与洛克有一段在视野中隐蔽的距离。用餐时,地上铺上豹皮地毯,上面安放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面上铺有亚麻桌布,银质餐具和餐巾安放其上。我们到达时,饭已快做好了。晚餐后,通常是用茶,然后饮烈性甜酒。洛克教会了他的厨师们烧地道的奥地利菜。他时常接受当地官员和乡绅们的宴请,尝够了中国式的美肴。他吩咐侍从用轿子把自己抬着进入陌生的城镇以显示他这个人的重要地位,许多围观的民众还以为他是一位外国王子。”⑥1931年,在云南与洛克同路的埃德加·斯诺这样记录洛克的旅行。

但更多的时候是艰苦和危险。1929年3月,洛克率队到康定西南的贡嘎山探险并采集动植物标本。他带着20多名纳西随从,16匹骡子驮着足够7个月的给养,另外还带着“几大箱的摄影器材、胶卷和彩色底片、显影剂、咖啡、听装牛奶、茶、可可、黄油、面粉、盐、糖和一些听装蔬菜……大量的用竹子纤维造的纸,可以用作吸水纸吸干植物标本的水分,还带了捆得紧紧的两大箱轧好的棉花用以保护鸟的皮毛,以及很多箱在丽江以南的和清制造的白色纤维纸,用来包装干了的植物标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装备中还准备了医药箱”。⑦这才是洛克旅行的典型情景。跋涉了一天之后,其他人可以休息了,而洛克的晚间工作才刚刚开始:“必须写下详细的日记,取出胶卷放入胶卷盒中,再摸黑装上新胶卷,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必须写上标注,注上名称、采集地。”⑧经康定前往贡嘎山口时遇到了暴风雪,到了山口,“积雪更深了,暴风雪也越发猛烈。由于我们身处在树木线以上,除了一堵略呈紫色的白墙外,什么也看不见,我好像已迷失在一片白色的漩涡中。”就在这样的风雪中,洛克带着他的探险队翻越了海拔16000英尺(约4850米)的山口,而在海拔14300英尺(约4300米)的地方,他支起相机,“为在雪中、在满是冷杉和杜鹃树林中的随队队员们拍摄。”⑨

旅行中最严峻的挑战不是来自于自然,而是贫穷与乱世的副产品—土匪。洛克遇匪无数,之所以能够逢凶化吉,首先是他所雇用的纳西随从刚烈忠勇,人数虽少(一般是10多个人),但关键时刻以一当十,屡次救洛克于危难之中。洛克曾说:“我那些探险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坚毅的合作队员: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也可以绝对相信他们。例如,有一次我们被600多名悍匪包围,他们也毫不示弱,我想起其他考验他们勇气的场景。在(甘肃)迭部地区,我们被一伙穷凶极恶的匪徒袭击,在松潘北部的荒野,他们和我一起解除了18名藏族流氓的武器,当时我们动作稍微慢一点,就被他们杀死了。”⑩

其次,就是洛克具有洋人身份、有钱,深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江湖之道,既能与官府应酬,也能与土匪称兄道弟,坐在一起喝酥油茶。

1928年6月,经木里王介绍,占据央迈勇三神山(洛克报道中称为“贡嘎日松贡布”)的土匪王扎西宗本允许洛克的探险队转山拍摄。转山过程中,洛克与正带着匪徒转山的扎西宗本迎面相遇,洛克记述了当时的戏剧性场面:“匪首(指扎西宗本—作者)礼貌地脱帽、点头、打手势让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然后他命令一个手下解开牛皮做的马褡裢,从里面取出一块块被手弄得很脏的酥油和软干酪。这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来,我没能给他和他的30名土匪照成相,他们个个都配备了步枪和手枪,这些枪是他们从北部的汉军那儿抢来的。他问我晚上在哪儿宿营,我正犹豫不决怎么回答时,他把手放在胸口上说‘你什么都不用怕,我已经发出了命令,不准骚扰你。’我们的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洛克的探险队宿营在一个被土匪盘踞的寺庙里,从没有白人到过这儿,所以洛克引来了土匪们的围观:“我们到达后,一群怪里怪气的藏族土匪香客都跑过来看稀奇。有的爬上墙头盯着我,其余的人挤在院子里看西洋景—来了第一个要住在这座寺院的白人。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又开始朝觐、转经、祈祷。”

三、“没有历史”的纳西朋友

大约在1934年,洛克的探险生涯发生了一个转向,使他由对自然奇观的探索发现转向了对一种文化奇观—古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并最终出版了奠定其学术地位的两部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1947,下称《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第二卷出版于1972年;下面简称《辞典》)。洛克在中国探险拍摄10余年,其摄影方面的成就和趣味,在《王国》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王国》配图255幅,涉及到川、滇、藏交界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民族人物肖像、百姓生活劳作等,形质精致,荟萃了探险摄影之精华。其中关于纳西、古宗、木里、摩梭等的民族人物肖像和劳作场面,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洛克在中国所做的探险、报道和研究、写作,典型地代表了当时一批西方人混中国的方式,也典型地代表了《国家地理》看中国的方式。对洛克的工作和著述,多年来肯定者不厌其烦地强调其科学、人文、影像价值,却对其中的东方学倾向一直有意回避。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与《国家地理》的中国报道有关、但又不限于此的重要问题:像洛克的这类地理探险和人类学、历史学著作,是否富含着政治意义?

nlc202309041045

关于这个问题,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有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和回答。他指出,尽管确实存在着纯粹的知识,但人们“忽视了知识产生时所具有的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尽管很隐秘)”;所谓“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简单说,可理解为作为社会一员的知识生产者,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政治与文化观念的微妙影响(相关分析可见本栏开篇文章《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照片》)。1922年洛克在中国开始的探险活动,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情境”:美国政府(农业部)派他来到中国,多个机构给他提供资助,使他在丽江上可收买或要挟官府,下可随时雇佣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卫士或采集工。他喜欢与卫士们合影,无论前呼后拥还是一字排开,他永远站在中心位置;他的金钱、手枪、西服、西餐、留声机、折叠浴缸、摄影术……当然还有治外法权,使他不仅凌驾于生活在其周围的当地纳西人之上,也凌驾于当时中国的法律与社会规约之上。他研究整理纳西经文、编写纳西语—英语词典,工作方式也如同采集标本:雇佣了多名东巴(纳西族经师),让他们不断解释、复述,然后记录、归类,出版时却只署“J.F.Rock”(J.F·洛克),完全当作个人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辞典》的作者中看不到东巴经师的名字?这平等吗?又怎么会没有政治含义?

这,就是与洛克的著作相关的“政治情境”。

但《王国》的具体内容看上去很中性,甚至找不到对纳西人、纳西生活和文化传统有明显歧视性的话语,那“政治含义”从何体现?

英国作家吉普林(RudyardKipling,1865-1936)是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后裔。随着1885年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印度脱离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社会意识不断高涨。1901年,吉普林的著名小说《吉姆》问世,其对印度殖民地的描写,不仅看不到歧视性,甚至温情脉脉,十分优美;但其隐藏的真实意图却十分恐怖,那就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印度社会十分和谐,英国人正可在此“长治久安”:

“一个想象中的印度被制造出来了。它既不包含任何社会变革的因素,也不含有政治威胁的因素。东方化是这种把印度社会设想成为没有敌视英国渗透的结果。因为,东方化的执行者是在这个设想中的印度的基础上建立永久统治的。”

在《王国》中,洛克在叙述纳西地理疆域和历史谱系的同时,确立了纳西历史文化永无改变、停止进化的“化石”属性—“东方是静止不变的”,这条源于黑格尔的关于东方的著名论断,不仅是东方学的基本信条之一,此处也正是纳西人落后无知、贫穷可怜的明证—这不正需要洛克这样的“勇于担当”的白人来拯救、开化、探险、表述、领导、统治吗?

在东方学视野中,《王国》—以及洛克在中国的探险报告—传递出的,就是这样的逻辑。

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还是洛克对纳西人的真实态度。在《王国》的“前言”中,洛克情意绵绵地写到:“当我在这部书中描述纳西人的领域时,逝去的一幕幕重现眼前:那么多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随我走过漫漫旅途、结下了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忆中。”那些回忆,对洛克肯定是幸福的:那些“结下了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帮他完成了一个白种人在中国的探险传奇,多次救了他的命,还帮他破译了纳西文化的密码,使他成为纳西学的开创者,由一个流浪汉成为真正的“洛克博士”,从而在著名东方学者的系列中有一席之地……但那些“纳西朋友”呢?在洛克发表的探险报告和出版的所有著作中,几乎没有实质性地提及“纳西朋友”的贡献(仅在《辞典》前言中有笼统的感谢);他也从没有详细地、鲜明生动地、有名有姓地、完整地记述过任何一个“纳西朋友”(侍卫、助手、采集工、东巴经师等)对他的帮助;同时却又自说自话,营造出一种自己与“纳西朋友”之间的田园式关系—洛克真是聪明啊,不愧为一个出来混世界的。

心底里,洛克非常清楚:对他而言,“纳西朋友”就像一个农场主雇佣的季节工,他们的存在具有意义,但他们的名字和身份毫无意义,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过,历史学家艾力克·沃尔夫(1923-1999)称这些人为“没有历史的人”。

洛克的“纳西朋友”,正是“没有历史的人。”

与努力的意义相关的励志故事 篇9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如果他的父母提早知道他的到来是一个没有四肢的“海豚人”,也许就不会让他来到这个世上。

1982年12月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家医院,一声嘹亮地哭声,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震惊!他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

这是一个“外星人”吗?他的父亲吓坏了,甚至跑到产房外不停呕吐,他的母亲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他四个月前都拒绝抱他。

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多么不公平啊。当他懂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经常忍受被围观的耻辱。为什么别人有手有脚,而自己没有呢?他非常消沉,以至于想要在浴缸里淹死自己。他常常想,自己以后将要怎样生活呢?希望在哪里呢?他常常望着天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翅膀的鸟儿,怎能去飞翔?

父亲看到他消沉的样子非常痛心,于是在他六岁的时候教他电脑打字。当电脑前一串串精美的字在他眼前出现时,他终于找得到了自信心。他望着自己那个曾痛恨的丑陋的小小脚趾,他惊喜地发现:这就是我的翅膀,我也能够飞翔!

磨难就是个试金石。他开始慢慢挑战自己。在家人的帮助和训练下,他残缺的左“脚”成了他的好帮手,不仅帮助他保持身体平衡,还 让他学会了游泳。他那个难看的“小鸡腿”,就像一个小小的翅膀,带领着他在水中飞翔。他不满足只学会游泳,在夏威夷又学会了冲浪,他掌握了在冲浪板上360度旋转高难度动作,这个首创动作的照片还 被《冲浪》杂志刊登在封面!之后,他更是学会了滑板、踢球和打高尔夫球等体育项目。通过学习,他还 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这些对于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出色的成绩。然而他并没有在这些成绩面前停留,19岁那年,他正式向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他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要用这种方式去鼓励和帮助和他一样身残的人。然而,学校并没有轻易给他机会。一次次打电话,一次次被拒绝以,在他被拒绝52次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只有短短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第一次面对300个观众演讲,他紧张得浑身是汗。可他那富有磁性嗓音,诙谐幽默的语言,以及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可以与别人分享,给所有人坚持下去的力量,引起了台下听众的共鸣,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从此,他的演讲一发不可收拾。他在全球34个国家,成功举办个人演讲报告会1500次,他与超过300万人交流过心得。

在一次演讲中,一位母亲带着她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双臂的10岁的儿子走上讲台。他听完男孩的介绍,由衷地表示:“是你和你的妈妈激励了我,因为你曾经有过双臂,尽管现在失去了,但仍然没有放弃。而我是从来没有双臂的感觉。”之后,没有双臂的两人,紧紧靠在一起“拥抱”他们脸贴着脸的画面,定格在几千人的注视下,全场掌声雷动。这一幕,让许多人为之动容,泪流满面。就这样,他尽管没有双手,却快乐的与37万人“拥抱”过。

他就是澳大利著名的尼克?胡哲,“没有四肢的生命”组织创办人、著名残疾人励志演讲家。他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更值得庆幸的是,尼克也获得了甜美爱情。在一次演讲中他邂逅了日裔美女宫原佳苗,与之一见倾心,一见钟情。

在美丽的夏威夷海滩上,美娇娘宫原佳苗穿着比基尼,在柔软的沙滩上摆出各种姿势,一脸幸福地望着他。他快乐围着新婚妻子,娴熟地为她拍照。日暮的黄昏时分,两人一起在微风轻吹的海滩上,品着鸡尾酒……

上一篇:某品牌白酒日照市场营销方案下一篇:浅谈数学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