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共15篇)
南昌市绳金塔小学
饶玮瑜
摘要: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一、从生活中发现
二、在生活中体验
三、到生活中实践
关键词:品德、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提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孩子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离开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进行枯燥而单调的教育,那的确是死教育。如“绿化教育,节水教育,关爱教育,热爱学习教育,热爱劳动教育,友好相处教育,机智勇敢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都是生活中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园、爱人民、爱和平、爱生活、热爱生命”等这些大主题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创设教育情境,自主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这样,孩子们就真正成了教育的主体,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就真正 激情激起孩子心灵的共鸣。
一、从生活中发现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了活动主题,在了解、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便会水到渠成。
在《当发生危险的时候》一课教学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危险状况。如:火灾现场、溺水、煤气中毒、触电。然后问学生,“假如你们遇到这些危险情况,你会怎么样保护他人和使用什么方法自己脱离危险,要打哪个急救电话?”紧接着摸拟火灾和地震现场,请学生扮演当中的角色,演练逃生。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要振作,采取正确的方法救人和自救。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怎样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从而学会健康、安全的生活。
二、在生活中体验
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细腻起来。
根据现代儿童自我意识强,可对他人确漠不关心的实际,我在家校联系本上看见一位家长写着:他的孩子在坐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看见上来一位腿脚不方便的人,并没有起来给他让座。就这件事,老师在上《伸出你的手》这一课时,针对公共汽车上让座的这件事,让学生发表看法。接着让学生模拟盲人或残障人士,亲自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位不让座的学生受到了教育,羞愧地低下了头,大家也从中受到了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中,老人、残疾人和贫困的人更需要大家关注,每一个人都应该尽一份应尽的义务。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家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种源自生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正确的道德情感。
三、到生活中实践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不应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这就是“自主建构起内心道德标准。” 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的认识。
如在上《学会拒绝》这一课时,教师向学生讲述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有阳光灿烂的地方,也有形形色色的陷阱。它们会使人不知不觉得掉下去,成为受害者。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陷阱呢?”学生回答:“抽烟、喝酒、赌博、吸毒、上黄色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在当今社会普及,有许多家庭都有电脑。丰富的网络世界,让我们充满乐趣,也把我们搞得眼花缭乱。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健康地运用网络,就会坠入网络陷阱。有资料报道:一高中生玩网上游戏,猝死在网吧中。又如:胡某非常喜欢玩网上的暴力游戏,但技术欠佳。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同学嘲笑他,于是,在网上“杀”红了眼的他,一刀把同学捅死。通过这些事例使学生懂得了迷恋网络的危害。班上有个学生由于迷恋网络,逃学。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与此同时,趁热打铁,在班上开展了一次戒网瘾宣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搞一个宣传画册,向学校和社区的青少年作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具体做法:
1、写一写戒网的宣传标语。
2、画一画戒网的宣传画。
3、写一篇戒网的讲演稿。学生只有经过了情感的体验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内心的道德标准。这就是生活的体验,学生把认识、观念等内化成行为,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能培养品德和社会性, 因此, 当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感受社会时能产生特殊价值。教育如果能从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引导儿童的生活将会对他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何才能使这一门课程更接近儿童的生活呢?
一、从生活中挖掘经验
首先, 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 总结经验和认识, 并结合教学内容, 使两者充分结合, 发挥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主要表现在家庭和睦、邻里关爱、朋友帮扶、诚实勤劳等品质上。不良品德是指违背道德准则的错误或过失行为, 如悲观失望, 自暴自弃, 自制力薄弱等。可以在课堂上首先解释这些品德的概念和具体例子及做法, 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身边是否有这些经历, 从这些经历中可以体现哪些美德和不良品德, 这些经历是否带来了积极或者消极的后果。这样不仅可以用故事形式使学生生动地理解课本上的概念, 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 有利于记忆, 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从生活中挖掘了学习经验,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能力
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迷惑。设计一些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实践活动, 并引导学生运用到生活之中, 不仅能达到教学目的, 还能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
如在教学《让友情的天空更美》这一课时, 可以从三个方面实践教学:1.选出男生组和女生组, 分别指出优缺点, 并反过来互相说说自己认为的对方的优缺点。这一实践活动能使男女生之间学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理解, 明白男女生的性别差异;2.设置某一生活中的场景, 让两个组分别讲讲作为男生及女生对这一问题有什么看法, 如果我是男生或者女生, 则会怎样做? 这一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了解男生与女生在方法上的差异;3. 回过头看看课文中对男女生的不同所做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 书中的主要知识点是男女同学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如果采用普通的教学方法, 则学生只记住了一句话, 而通过实践教学, 不仅记住了这句话, 还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了解了男女生之间的不同, 明白了要互相包容、换位思考等生活中的智慧, 这样品德课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通过交流熏陶思想
学习者自身才是学习的主导者, 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程度越深, 越是有动力, 越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何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点所在。首先, 课上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对话, 并不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 而要引导他们多问、多想、多感受, 告诉他们自身的感受很重要, 因为每个人的价值是不同的, 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将大大提高, 推动教学进程。其次, 课上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一个人的经验和体会有限, 然而所有学生一起分享将会扩大视野,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促进每一个学生发挥潜能, 提高综合素养。
例如, 教学《美化家园》这一课时, 首先可以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认识美丽的家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园, 介绍家园美丽的风景, 打破刚开始进入课堂时的沉默和紧张气氛, 认识到这些美丽的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人类是如何珍贵的, 等等。其次, 可以让同学们相互讨论, 如果再过二十年, 则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否还存在呢? 如果不存在了, 则原因是什么? 不仅会影响心情, 还有很多细菌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如何美化家园呢? 通过这些提问和交流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本堂课的主题———美化家园。最后可以结合师生交流, 以及课本上的知识点,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在户外感受教学
学生的成长教育主要来自学校, 但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人类主要是通过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获得实际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对于儿童来说, 未知的世界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如果将其在户外活动中得到延伸, 则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系列以体验生活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因为课程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如在植树节可以让学生体验在校园里打扫卫生、除草、 植树种花等活动,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结合教案中提出的知识点, 给学生讲解花草树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的意义, 等等。不仅切实改变学生的生活环境, 而且让他们在每天的校园生活中时刻意识到老师讲到的知识。在重阳节可以让学生参加慰问敬老院活动, 通过排练表演节目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另一方面与老人的交流让学生懂得了尊敬老人、照顾老人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精神世界;价值;珍爱生命;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改后的新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具体到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的一个重要理念表现为民主参与。在这样一门课程中,教师不单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自己的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一)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
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加强爱心教育、爱国教育、奉献精神教育等。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内容,如2008年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使课堂得到延伸。
(二)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早上,我来到学校,看见四五个学生正在我办公室门口扫地,开始我并没在意,因为我们有早上打扫卫生的传统。过了很久,我忙完办公室的事准备出去看看教师到岗情况时,发现那几位同学还在我办公室门口“认真”地打扫着。我感到十分纳闷,认真地打量他们,几位都是教师心中学习较差的学生,难道是他们老师在体罚他们吗?我走上前去,询问他们为什么一直在这儿扫地,他们没人回答,一窝蜂地跑掉了。这时,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们想得到我的表扬。我突然想起在星期一的学校集会上,我夸奖了所教班级的小雨同学虽然学习成绩落后,但清洁卫生做得好。我忽视了学生为得到表扬,会这样“作秀”,表扬不是故意做作而换得来的。事后我认识到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利用学校“评星”活动告诉大家,不仅仅要争做劳动之星,也要争做学习之星、爱心之星、遵纪守法之星,做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表扬,更是让自己养成良好品行,学得扎实,增长才干,为今后的生活打好坚实基础。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
一天,我发现一位学生看到花台里的花开得很漂亮,就用手不停地抚摸、玩弄,直到看到没人注意他,就悄悄地摘了一朵到手里。正好那天有“品德与社会”课,我就把“珍爱生命”一课提前来上,并引导学生知道植物、动物跟我们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去爱护和善待他们。课上,我请那位“偷”采花的同学说说他的理解,他红着脸,说出了他“偷”采花朵的事,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要和大家一起爱护和善待植物、动物。通过此事,既教育了学生,又让学生没有对立情绪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四)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现象,适当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才能让“行”在学生心中扎下根,从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结果指导生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一)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交通规则的人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情况,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充当小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
(二)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每一堂课的知识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去对应,并落实到生活细节之中。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越真切,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更能主动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生活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活水”源头。只有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学生乐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只有把所学“品德与社会”知识用以指导生活、辨别是非,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鲁洁. 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 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 王爱萍.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育[J]. 科教文汇,2009(17).
一学期来,我校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街道教研工作意见,联系本校实际,制订教研计划。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改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理念逐步更新。
一、学习研讨,更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学实践,我组把教研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岗前培训。期初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
2、领导亲抓。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思品科的教学,由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林副校长负责六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科的教学,领导本组的教研教学工作,热心指导教师的业务,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顺利完成。
3、切实开展活动。由学校安排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科任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教学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提出探索性问题,共同研讨,互相促进。
二、围绕专题,推进教育。
1、认真参加新教材听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落实专题定点试验,探索教学新路子。以“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专题,开展“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探索活动,定201班为品德试验班。
三、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实效性。
1、统一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结合学校实际,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2、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的检测,有效提高学科的实效性。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我组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
望溪二小 代庆忠
近几天,我认真听读了孔校长《课堂教学反思》专题讲座,通过联系自身教学实践,在此,我就在我们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三、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四、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我认为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五、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以区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自能高效课堂”的精神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年青教师迅速专长,有经验教师成名成家。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组织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课程改革的文件,课程标准及解读,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注意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改革、反思总结融为一体,提高学习的实效。进行备课指导,交流经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2、校本培训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学校将以骨干教师和学科实验室为龙头,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3、教研活动(1)确保每学期两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
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品德教学的实际,要积认真开展师徒,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最高。(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集体备课方式,特别要注意教学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在反思中进步。重视听课学习,有计划的对教法进行探讨,形式不拘一格,通过上互助课,互相研究,互相探讨更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使老师们在锻炼中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3)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育人环境。品德是一门以生活为主的课程,处处体现了生活性,学校通过各种节日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为学生创设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真正发挥品德学科的优势。
4、做好教辅的使用,让教师把教辅的使用建议和修改随时做好记录。
5、加大网上研训的力度。
积极发掘学科研训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师的教学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帮助。
6、积极组织有关竞赛活动。
根据区教研室工作要求,积极组织有关竞赛和评比活动,搭建品德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促使我处品德教师迅速成长。
一、“宅男”、“宅女”, 令人担忧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 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和聊天之中, 课余时间足不出户, 逐步成为“宅男”、“宅女”, 令人担忧。两年前, 我们一个团队前往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有中学生也有小学生, 这些孩子只要停歇下来就盯着手机玩游戏, 出国交流倒似乎成了不重要的事情。还有让我们难以忍受的是一桌人坐下来吃饭, 总是不多一会儿, 小家伙们就又已经盯上手机了, 沉浸在一个人的乐趣之中。应如何帮助孩子走出令人担忧的“宅男”、“宅女”行列呢?最重要的就是家、校、社会相结合, 丰富孩子的生活, 让孩子参与到各种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中去。我曾经把品德与社会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开展了为期半年多的“春蚕交响曲”活动。孩子们从收集蚕卵、孵化小宝宝开始, 每天写观察日记、查阅蚕的相关资料、画画、写诗歌等。最有趣的是采桑叶, 全家出动, 到处去为蚕宝宝寻找桑叶。品德与社会课上, 我们探究蚕宝宝的嗅觉、触觉, 交流观察日记等。最后通过开设一堂公开课《春蚕交响曲》面向全市进行成果展示活动。
品德和社会课上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孩子们总是学得很快乐, 野外情境活动更是使孩子们兴奋不已。春天, 我们怀着好奇去小草尖、白玉兰枝头寻找春姑娘的足迹, 和红桃绿柳一起唱歌跳舞;夏天, 我们兴致勃勃地观赏雷阵雨时天地间挂着的无比宽大的珠帘, 感受雷鸣电闪的惊天动地;秋天, 我们观赏菊花, 和小蜜蜂抢一串红的花蜜吃, 去公园给温顺的小动物喂食, 到雕塑广场看雕塑;冬天, 我们观赏晨雾, 登山冬游……在活动中, 我们彼此沟通, 尽情地唱歌, 尽情地说笑, 手拉着手, 心贴着心, 我和孩子们都沐浴在幸福之中, 感觉身心都完美起来。在活动中, 我们学习观察、思考, 学习从语言的仓库里提炼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真正的情境交融中学习终身有用的德育。
二、“大手”、“小手”, 牵手向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大手”、“小手”要牵手向前。一位二年级的小朋友正弯腰捡拾地上的一张废纸, 刚巧被他奶奶看到了, 奶奶忙叫他不要捡, 去洗手, 嘴里还说又不是他自己丢的。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成人世界的好多不好的一面, 有形无形地正在影响孩子。我校校门口孩子们上学、放学时交通比较拥堵, 孩子独自过马路都乖乖地走人行横道, 而大人送的, 不少孩子都是小手被大手牵着随意地横穿马路。这种现象我们曾经称之为“5+2=0”, 即学校教育的正能量被家庭教育大大地削弱了。
所以, 品德与社会课不能受时空的限制, 而要主动积极地由学校向家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笔者经常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资料、采访父母等, 课后把课堂里的好人好事、课上的故事、美文、名人名言等告诉或诵读给父母听, 尤其最多的是故意把课堂上的两难境地的悬念让孩子带回家和父母讨论, 提高孩子和家长的认识能力。这样, 学校、孩子、家庭就能成为一个教育的整体。案例:一个简易煤矿的矿井里, 突然发生了塌方事件, 里面几十个工人乱作一团。问学生:如果你此刻就是其中的一员, 你觉得怎么做最好?这堂课的课外作业我就布置了这道题, 要求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探讨研究。后一堂课学生交流答案后, 我们做了个演示实验:用一个窄口的瓶子当做矿井, 六七根细线上拴着橡皮放入瓶子当做工人, 老师说开始逃生, 看每组学生的反应。结果有的组乱作一团, 有的组很有秩序一一逃出。通过这个游戏, 使校内外一起形成教育合力, 帮助孩子们明白要让规则看守世界, 心里不能只想着自己, 共赢才是真正的胜利。教育也不能只想着孩子, 还要关注家长、社会,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三、“小学生”、“大市长”, 优化情境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要求:“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 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境是优化了的生活片段, 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必须要学会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笔者曾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结合课程任务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我们常熟市的市长, 想要规划一个建材市场, 大家思考一下规划在哪里最合适。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城市区划和交通简易图供学生参考。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 “为什么如此规划”都要说出理由。为了挑起他们的积极性, 笔者告诉他们上一届有学生想得很周到, 结果跟我们现在的真实的建材市场的位置基本一样。五六分钟后, 各位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并到黑板前指着简易图说明理由。看到孩子们纷纷举手、一一陈述理由的样子, 俨然一位位大市长在运筹帷幄。结果有两组想得特别周到, 基本在现在常熟市建材市场的位置。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了社会生活之中。
一、联系生活,激活兴趣。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他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这个课程的教学务必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如《今天,你安全吗?》一课,与实际生活更是息息相关,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家庭、学校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而对于这些安全意识,孩子们从小到大一直没少听父母、老师和长辈们的教导,如果在课堂中还是以说教为主,只会让学生觉得麻木、乏味,丝毫达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这一课时,应紧紧抓住“联系生活”这一点,再逐步铺开教学内容。可以先设计一个小调查的活动,让孩子们当一回安全检查员,回家后好好地检查一下,家里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再推测一下它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最后小组交流并总结收获与体会。这一系列活动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再深入到生活中,然后把生活带到课堂上,最后在课堂的交流与讨论中无形地培养起安全意识,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做,减少了老师灌输式的道德说教,使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去,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快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持续兴趣。
把多媒体引入到课堂,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某些弊端,改进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它以直观形象、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化静为动的特点整合于各科教学。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具体的感觉、声感、色感等作用,使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更加直观、更为生动。在教学开始时,我们可着力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地进入接受教育的状态。如在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我先给孩子们放我女儿的成长录像,从怀孕时准备的小衣服、小玩具,到教她用手抓东西、学坐、学走路、学说话等,还让孩子们看了我给女儿做的成长手册和网上小家。孩子们深深地被我创设的情境所吸引,我再及时铺开课文内容,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接着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①说一说,看了这些资料后,自己的所感所想。②回忆并分享一下,你自己的成长经历。③讨论一下,我们的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这样,通过多媒体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再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振,引起内心体验,进而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此外,有的教学内容是我们难以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这时多媒体是最好的载体。如教学《环球旅行去》一课,对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我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一一领略,这时多媒体的应用就更加不可或缺了。搜集一下世界上著名的名胜古迹的录像,如果没有录像就用图片,再利用電脑给图片配上音乐或解说。这样就比书本上的描述生动有吸引力多了。还有,如果教师计算机能力强一些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成Flash动画,能生动地把一些公共场所要注意的安全意识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并且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比起生硬的说教更是事半功倍。
三、实践与体验,拓展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杜威曾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的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课程的一个标志性要求。可见,实践和体检生活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与继承既有的道德规范与传统道德中优秀的东西,最终让学生达到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
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一课,在安排的课前调查中,孩子们发现学校附近的大会河污染较严重,河两岸有很多人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呈暗黄色,还有时散发着腥臭味。调查完之后,孩子们都有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但这却是孩子们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了解自己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实地考察河水污染的情况,河水污染源在哪些地方,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大会河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如在村里设置宣传窗;写倡议书;建议两岸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等。在这种富含生活性的实际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观察、体验、探究中,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将学习的兴趣拓展到生活中去。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必须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反映孩子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让生活激发起孩子们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兴趣。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特殊作用,把实际生活中难以真实体验的某些情景、活动鲜活化,让孩子们在多媒体虚拟的情境中,较真切地感受生活,放眼世界,使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持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再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感悟到的理念,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拓展兴趣。这样在兴趣这支指挥棒下,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亲身体验并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情操上的陶冶,让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达到春雨润物、情景交融、文道一体、潜移默化之功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意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是要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能够帮他去解决新问题。能够让他在情境当中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这不仅是获得一些知识,好要培养他的一种思维能力,提高他的判断力,对复杂现象的判断力,还有一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一种深度的认识。学校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社会生活就比较复杂了,学生进入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他要融入社会就需要有很多经验。学校教给他们的,那些体验就要有一种变通性,让他们掌握那种能力能够到社会生活中去变通。这样他们就尽快地融入到社会中。通过情境,加强书本知识和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需要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让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引起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共鸣,并通过道德践行,将其内化为真正的、自觉的行动。其情境创设的重要价值:
一、通过情境创设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二、通过情境创设将知识内化成真正的情感,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回答二: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学会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生活性发展的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健康成长,他需要增长生活经验,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经验、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很大一部分是要在学校里获得的、养成的。为了让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社会生活有更广更深的认识,有更高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就要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比如,在教学《关爱残疾人》一课时,为了培养孩子的关爱之心,学会尊重、关心残疾人。我就让学生演半天盲人或独臂人。学生们通过扮演残疾人,充分体验到了残疾人的难处,从而增加了他们关爱残疾人之情。知识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把抽象的知识还原到具体的生活中,与一个个具体的现象、事件联系起来,加以运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内在的丰富意义。
有效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实践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深度认识。总之,创设有效的情境,努力把孩子带到一个多样的,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去体验,能帮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一、课前活动,挖掘学生生活资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搜集活动既能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又能促进学生自我搜集、整理和汇报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课前准备的相关学习要求,如上网、参观、访问、请教、体验等,学生能利用身边的资源辅助学习,既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又激发学习兴趣。
1.课前收集整理活动。收集整理活动需要的时间比较多,由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可以把收集整理活动放到课前,让学生课外寻找,时间可以自由选择,空间因人而异,课堂运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教学效果有所增强。如,教学《我们长大了》前,我布置学生去家里搜集自己小时候穿戴过的衣帽,试着穿一穿,再和现在穿的对比对比,看看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到了上课交流时,学生兴趣盎然,个个畅所欲言:有的说自己身体变壮了,小时候的衣服都没法穿上去,有的说自己头变大了,小时候的帽子实在太小,有的说自己的脚长长了,过去的鞋子怎么这么小……学生穿一穿、戴一戴,自己的身体、各种器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他们在快乐和喜悦体验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2.课前参观采访活动。参观采访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可以直接面对需要了解的事物,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开展详细的活动,从而获得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如,教学《小窗口大世界》前,我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访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了解家人都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日常信息的,并把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行小结归纳。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很快就把自己课前归纳的采访记录拿出来交流,他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日渐普及,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已经成了我们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对利用媒体获得信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有意识地利用媒体信息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课前的采访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媒体服务生活的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众传媒。
二、课后活动,促使教学知行统一
品德课程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课外活动对于品德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品德教学要求知行统一,因此,利用学生的课后生活进行设计和展开课后延伸活动很有必要。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的最后给学生提出课外活动任务,拓展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得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延伸,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1.整合学科动笔书画活动。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锻炼,课外,学生可以动笔写写内心的感想或记录身边的生活,也可以动耳听听怡情的歌曲,还可以拿起画笔画画未来的畅想等,通过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拓展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如,教完《我们长大了》,教师在学生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后,设计“写一写,学会感恩”的课后延伸活动,学生可以回家听听家人对自己说的话,做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观察周围的人是怎样关爱自己的,将这些内容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通过交流写作,学生分享中学会承担责任,体验到成长的乐趣和自豪,感知父母的艰辛,感悟周围的人在自己成长背后的默默付出,明白爱和关怀是双向的,在感恩的实践中实现道德内化。
2.合作开展研究性学习。品德课程教学,提倡学生参与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合作交流是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在综合性学习中,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实践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小组活动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如,在教学《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后,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到汉字的产生、演变特点和特有价值,但仅限课堂上教师的几个例子了解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是不够的。因此,课堂结束后,教师布置学生课后小组开展有关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热情高涨,先明确活动任务进行分工,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集有关汉字不同方面的内容,再展开讨论,学生不但可以介绍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及有关汉字的各种知识,而且可以上传汉字组成的名曲、诗词、汉字发展的故事。这一切增强了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既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而达到了寓知识学习于娱乐活动之中的目的。
3.课后实践评价活动。品德课的课外作业是实施课后延伸极为宝贵的资源。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明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课内所学延伸至课外,使课堂上的所得所悟回归生活,运用生活,指导生活,学生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性的,品德课的教学才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后,让学生将课内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活动,并以评价的方式督促其自我认识和发展,进一步强化品德意识,从而达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曾经的北京市昌平区北店村村民, 如今成为了北店嘉园社区的居民。昌平区通过推行改革, 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也使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目前, 北店嘉园社区居民收入由三部分构成: (1) 股份分红收入; (2) 工资性收入; (3) 部分住宅楼出租收入。京郊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4年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如今, 京郊的农民不仅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而且通过转移就业、土地流转、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提升等各项政策和工程的落实, 农民也挣上了工资, 领上了分红, 收上了租金, 享受了社保, 收入水平越来越高, 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宽裕, 越来越踏实。
据了解, 2012年, 围绕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北京市从4个方面进一步调整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1) 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2012年,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330元提高到357.5元, 无保障老人福利养老金从每月250元提高到277.5元。截至2012年12月底, 北京市农村居民参保177.3万人, 参保率达到94%;领取养老金的农村居民28万人, 领取福利养老金的农村居民55万人。 (2) 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2012年6月起, 新农合全市最低人均筹资标准由520元提高至640元。截至2012年12月底, 全市参合人员267.4万人, 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8.08%。将急性心肌梗死等6类疾病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畴, 重大疾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去年的70%提高至今年的75%。 (3) 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012年, 农村低保从月人均340元提高到380元。当前朝阳、海淀、丰台、顺义已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 达到月人均520元;通州区、大兴区高于农村最低低保标准, 分别为月人均416元、390元;其他郊区县均为月人均380元。全市共有农村低保户4.04万户 (6.74万人) 受益。 (4) 统一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2012年, 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均上调为家庭月人均收入740元 (2011年农村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442元) 。符合标准的低收入家庭可申请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社会救助以及临时救助。
(来源:农民日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对照我国以前在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经验,谈谈小学低年级在新课程下开设“品德与生活”的意义?
答:在小学低年级设立“品德与生活”课的实际意义:首先,克服了过去小学低年级的课脱离儿童生活、枯燥说教的弊端,使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儿童在欢快地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教育。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也会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到满足和升华。其次,由于改变了原来死记硬灌的教学方式,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创新的科学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都会打下好的基础。品德和生活课程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答:“品德与生活”课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发性,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目的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只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丰富儿童的体验和发展儿童的个性;(3)“品德与生活”课具有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
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以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另一个是课程结构框架。
(1)“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品德与生活”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形式、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好基础。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框架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以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使儿童在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在与自然、社会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的联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实现怎样的角色转换?进行这种角色转换的意义是什么?
答: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实施,面对新课程的实施,不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也要面对角色的转换。
(1)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
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如何教学生学习,这一切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整个教学都是由教师操纵,学生按教师的指挥来学习,学习得非常被动。学生由于是被动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都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只能停留在背条条、记概念的水平上,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价值观、态度也不会产生,不会形成学习的能力,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面对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教学主宰者转换为教学指导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因为学生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生活的接触面也窄,所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是教师不可推卸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2)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教者和被教者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生是学,二者没有互动的过程,教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是学生的单边活动,没有形成一种教学的合力。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师生共同设计活动,共同参加活动,共同在活动中体会情感,领悟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本领,在师生共同融入活动、学习的氛围以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长进,共同创造,共同构建知识的目的。
(3)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管理者自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管理下完全按教师的支配来活动。在这种管和被管的情况下,学生活动起来受拘束,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也受到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变成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活动如果没有组织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很好地组织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集体。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想法、创造精神,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小主人,让他们的个性、情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通过活动在知识、道德、心理、情感、个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收益。、评价“品德与生活”课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每位施教者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评价,但是主要的方法有:
(1)观察
教师要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作为对儿童评价的一部分。观察法即可以观察儿童的外表,也可以观察他们的思想变化。
(2)访谈
访谈法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变化和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访谈之后要做详细记录。访谈可以个别进行,也可召开座谈会。
(3)问卷法
为了考评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教师可以设计问卷并组织儿童回答。问卷法的过程可分为问卷设计、组织问卷和分析问卷结果。
(4)成长资料袋评价 成长资料袋评价就是用记录的方法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活动记录、学生心得体会、学生表现记录等。
(5)儿童作品分析
儿童作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分析儿童作品,了解并掌握儿童的兴趣、特长、做事态度等,从而根据儿童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儿童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
基础是儿童的生活。、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主意哪些因素? 答:(1)教学设计准备阶段
教学设计准备阶段需要了解以下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 ① 对材料的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和教学意图等。
② 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态度、情感和学习能力的情况等。这一课将要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有什么学习需要,学生有什么学习特点等,这些教师都要在设计前掌握。
③ 教学标准的分析。分析标准中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要求,准备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④ 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在对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应该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就是在教学设计中贯彻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观念,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指导这个教学设计。
(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① 预定教学目标。根据对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自己对教学水平的掌握情况,预测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后,学生在情感、思想意识、能力和知识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② 确定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③ 设计学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或模式。
④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⑤ 选择教学辅助资源。教学工具,如幻灯、摄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⑥ 教学流程的设计。其中包括:全班组织形式、小组组织形式、教学环节的链接程序、教学情境的制造等。教师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巧妙地掌握教学进程,并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3)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进行完之后,要进行反思,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总结、积累教学经验。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评价。7、欣赏本课第二部分“秋天的收获”这一教学设计及案例,你认为其有什么特点和不足,对你有什么启示?
特点是:
1、体现了课程的核心: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2、教学目的明确:在几个维度上都比较成功地照顾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与体验。
3、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体验。
后坪镇小学卢文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善于营造教学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只要是以游戏、活动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形式导入,学生就会非常有学习的激情与主动性,教学效果呢也比较好,学生就能形成不错的情感体验。
二、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采访、调查、辩论、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调查、自己画、自己说、自己表现,在活动中成长,让课堂充满活力。比如在教授《帮帮残疾人》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真正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比如蒙上眼睛画鼻子的游戏感受盲人的世界,一只手穿衣服感受肢体残疾人的生活等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能够真切感受,从而形成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教师的“自我表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来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比如在教授五年级下册《成长日记ABC》时,通过让学生拿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衣服、观察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等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究成长的变化,当然每个人都是不断成长的,为了和学生一起感受,作为教师我也参加了这项活动,也拿来自己的衣服和照片等,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启发学生质疑解难
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在品社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要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上,教师的“启”重在启发学生自己提问题。在教授《法律保护你我他》一课时,学生对生活中一些问题是不是违法有自己的疑问,所以我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探讨,最后我通过出示一些民法和刑法的条文和一些常见案例,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的参考。
五、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
开展生活化教学, 就是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知识, 挖掘其中的内涵。教师应将抽象的教学建立于生活经验之上, 让学生习得获取知识的技能。对此, 笔者从分析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足以及改善途径等方面入手, 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大多数教师习惯采取机械式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让学生被动地应付考试。但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这种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更无法提升其整体素质。
2.生活化教学的优点
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通过讲述生活中鲜活的例子, 来活跃课堂, 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 增强记忆, 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
二、教学生活化存在的不足
不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 还存在诸多不当之处。
1.缺少技术架构, 指导方法不当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未能对学生搜集到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合理整理、具体分类、有效呈现等, 导致学生对于搜集材料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等都不能准确把握。再加上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 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入合理的指导。
2.缺少对细节方面的捕捉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常常让学生进行模拟采访、小品表演等来展现学习成果。这些看起来是对学生生活场景的再现, 却会流于表面, 无法将生活的内涵挖掘出来。
比如在“做学习的主人”这一专题的教学中, 教师先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记者, 就“如何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对其他学生进行采访, 之后由教师做总结。很多教师的结语主要落在学生的采访内容上, 对学生采访时的语调、仪态等个人素养却没有涉及。但是在当今社会, 人们立足的根本就是个人素养。
采访与表演的课堂教学形式, 仅为学生模拟出了一个生活场景, 而蕴含其中的道德教育却需要教师的挖掘。这就要求教师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 拥有良好的教学素养, 能够创设挖掘道德内涵的教学情境, 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途径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有很多方式, 教师可以从教学资源、教学情境、教学讨论和教学延展这四个方面入手。
1.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真实的生活, 教师不但要依托课堂教学, 还要将教学资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以“我是参与者”一课的教学为例, 为了让学生树立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就可以侧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导入环节, 为学生播放学校周年庆的精彩片段。观看结束后, 学生还沉浸在喜庆热烈的氛围中, 教师就可以借机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周年庆的演出?还有哪些舞台上看不到的参与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学生意识到周年庆还需要领导的指挥、教师的筹备等等, 从而认识到校庆活动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参与的结果。
2.教学情境生活化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对于身边的日常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所以, 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切实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如在“学会宽容”这一节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第一, 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将你最喜欢的笔摔坏了;
第二, 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 别人无意识地踩了你一脚。
这两个生活情境都是学生所熟悉的, 教师可以组织大家进行讨论, 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如此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为学生的学习和为人处事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讨论生活化
讨论式教学就是教师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讨论,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 实现自主的交流。
再以“我是参与者”为例, 为了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师可将重点放在学校的运动会上, 设定“我们可以做什么”“参与无极限”“自己管自己”三个环节。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班获取了运动会的第一名, 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如果有位同学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正常地发挥, 对全班的成绩产生了影响, 你们又会怎么想?”再组织学生集中讨论, 让学生明白为集体着想也是一种参与。
4.教学延展生活化
教师要懂得如何去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内教学与现实生活衔接起来,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比如在“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设定两个学习目标:第一, 通过课堂知识对生活实际加以指导, 帮助学生懂得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避免资源浪费;第二,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如创设“节水型社会由我打造”的话题, 让学生了解国内水资源匮乏的现状, 对节水的重要性有直观的了解, 再探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随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让学生懂得如何节约用水。
为了让课内知识拓展在课外教学中, 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节水行动:第一组为节水行动设计海报, 在社区、学校内张贴, 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节水意识;第二组与父母制订具体的节水计划, 填写节水调查表, 探讨家庭节水的方法;第三组针对“废水利用”的话题进行讨论, 总结“节水小技巧”。学生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 就能领会到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如,执教六年级上册《隔海相望》一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捕捉生活中的信息资源来充实教材内容,巧妙地鏈接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创造性地重组、整合教材,把大社会融入小课堂,构建出灵动的品德课堂。
【教学片段】
师:播放课件录音(51页的相关文字及数据资料)从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齐读回答)我们是一家!
师:我们同根同源,因此当江苏姑娘陈霞患上白血病之后,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成功地替她移植了骨髓,挽救了她年轻的生命。
请默读P51《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看完这个故事,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海峡两岸同宗同族,血脉相连……
师:是的,类似的事件今年就发生在我们苏州,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真实的事例。课件出示《杭彬捐髓》。
师:看了这两个真实的事件,你有什么感受?
生:“两岸人民同根源”……
师:出示句子,(生齐读)……台湾和我们是一家!!
【评析】
我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而品德学科教材资源上内容变化的周期相对较长,有时跟不上时代生活的脚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新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捕捉时代生活中的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在本片段的教学中,老师既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又链接生活,收集了社会生活中的相关信息资源。通过播放录音“考古学家的讲话”,让学生从历史文化等方面感受,然后又通过播放视频“苏州姑娘杭彬捐赠骨髓干细胞救台湾女学生”,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与情感的震撼,进行情感体验。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层层递进,由课本文字资料到课外视频影像,由景入情,触景生情,情景相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
由此可见,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树立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的观念,时刻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围绕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有效重组、整合,学会取舍,把握生活的脉动,让孩子走进生活,让品德课堂更加灵动有效。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推荐阅读: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06-23
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计划07-22
一上《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7-25
【精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11-06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反思01-09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06-18
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18
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11-25
浅谈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论文06-13
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