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推荐13篇)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横岗小学 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是从儿童生活出发,利用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和问题为素材,通过他们想做又能做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把情感态度教育蕴含其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让儿童道德的学习变得真实具体、可感可触、可想可做,真正起到引导儿童生活的作用,逐步积累、发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实‛与‚活‛的兼顾、‚情‛与‚智‛的兼容和‚形‛与‚神‛兼备,在教学中追求这种兼收并蓄,才能取得课堂实效。
一、‚实‛‚活‛兼顾 彰显内容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实‛与‚活‛兼顾。‚实‛是学习的实际内容,具体的知识,这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编,精选活动事例,增添‚接地气‛的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增加可信度;而‚活‛是指教学的灵活性,因时制宜,因时而设,抛弃传统教学中偏重陈述性知识的传授,一改以往单调填鸭式的教学,着眼发展,着力基础,提倡将知识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甚至再现知识的形成。这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拓展意识,灵活的应变能力,渊博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真挚的情感。
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人教版五下)一课时,由于文中历史年代久远,人物与学生之间有很大距离,想让学生了解孔子的事迹,体会孔子的道德思想和教育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需要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补充,搜集一些关于孔子的故事,结合《经典诵读》课本中关于《论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孔子其人。我在和学生了解孔子生平的交流中,有个学生忽然问:‚姓孔名丘,就应该叫孔丘,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孔子’呢?‛这在教材中并没有呈现的内容,需要老师灵活引导,我就让学生列举了古时很多名字中带‚子‛的人物,从而得出‚子‛是古时候人们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我还继续通过补充有关孔子勤学好问的小故事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孔子的勤学谦虚,学问渊博,使文中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求知的欢乐和自我实现的愿望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永恒内在动力。课堂教学也不断满足、强化学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对教师的观念,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课堂中,教师通过自己灵活动的教学机制,激疑、点拨,巧妙地化教学矛盾为深化教学的契机,使课堂活而不乱,实而不死。
二、‚情‛‚智‛兼容 激发情感体验
‚情‛是情感,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智‛,许多时候是教师的‚灵机一动‛,教师的教学机制,教学敏感,教学灵感。所谓‚情‛‚智‛兼容,是要求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触动情感、体验情感、领悟情感,始终保持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感状态。
如我在进行《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六上)‚走出去,请进来‛这一教学环节时,由于六年级的小学生对祖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我从资料探究入手,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了国门,给祖国带来的变化,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与骄傲的情感。但这时有位同学欲言又止,我鼓励他大胆说出来,这位同学说:‚老师,清末的时候也打开了国门,为什么却引来鸦片战争?‛这问题让我始料不及,捕捉到这一动态生成,于是我灵机一动,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创设辩论情境,结合学生实际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清末打开国门和现在打开国门的不同,对‚打开国门后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以及探究如何兴利除弊。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学生在辩论中体验到清末打开国门说带来的悲惨历史情感和现在打开国门带来的辉煌成就的喜悦情感,另一方面在辩论探究活动中,拓展的不仅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而且使学生所学的孤立的知识点产生了多向联系,引发了纵深思考,让学生学习了用历史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形‛‚神‛兼备 演绎课堂精彩
所谓‚形‛,即形式,要富有真实感,神韵相似;而‚神‛是情境要有主旨,含思想。形神兼备,优化教学,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入了许多新元素,如音乐、舞蹈、简笔画、多媒体等,也增加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小组探讨学习、比赛、表演等等,解放了学生的手和脑,使得课堂精彩纷呈,符合学生好奇、爱新鲜、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得更扎实、更多元,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培养。
如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中《破碎的山河》这一环节时,(六上),我首先采用了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让学生猜猜歌中所说的是什么地方,接着播放电影片段《鸦片战争》,学生从影像中产生悲愤的心情,抓住时机问学生:‚香港为什么曾经被英国占领?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被强占、强租、强借?‛我引导学生在教材P31找到方法的提示:近百年来,列强先后强迫中国共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的条约,其中《南京条约》就被英国强占了香港。然后我在黑板上提供一张中国地图,学生边交流,边把列强近百年来强占、强租、强借的地方用彩色吸铁石标出。学生不难发现,仅沙俄一个国家,就侵占了我们国家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另外在大量被强占、强租、强借的地方中,大多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港口、相对发达一些的城市,我们的国土被瓜分,四散飘零。这样,我通过音像、地图、讨论等教学方法,从这些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史实的信息和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的积淀及呈现,引导学生从现象中捕捉历史痕迹、探究祖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契机,让学生走进历史中,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其认识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简介:周继章,1982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思品高级教师,副校长,福建龙岩市第一届品德学科名师,从事品德教学研究多年,在《中国德育》《小学德育》《新德育》《云南教育》《小学教学研究》《湖北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辅导员》等十多家报刊发表学科论文近60篇,在《福建日报》《新课程报》《福建科技报》《闽西日报》等发表新闻随笔等400余篇,有10篇论文获得过国家、省、市级奖,指导学生发表习作15篇,参加校本教材编写6册,参与出版《多彩上杭》《上杭人在台湾》《杭川百韵》一书,多次获县、乡党委政府表彰,其事迹在2006年6月的《教育科学探索》杂志、2008年12月8日的北京《新课程报》和2009年5月4日《闽西日报》上及多家网站上登载。
一、明理
“明理”是品德课的基本环节, “理”贵在实, 贵在真, 这是品德课取得真实效果的关键。如教学《来自社会的爱》, 第一画面从儿童的生活实际, 用儿童喜爱的图片和文字形式, 用多媒体技术反映学校中为我们服务的有哪些人和事, 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和本领, 大队辅导员组织我们开展各种活动, 食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做饭菜, 传达室、医务室为我们大家服务等, 从听、看、说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对自已的成长所奉献的爱。第二画面从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 儿童福利院、儿童医院、儿童乐园等为少年儿童服务,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保护儿童的法律。学生观看录像后, 了解、感受和体验到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所给予的关爱和保护。有了情境的创设和抽象的思考,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是合乎情理的, 课文观点是可信的。“理”也就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知”。
二、激情
情感是学好品德课的内动力。情感的培养离不开形象感染, 品德教育应结合青少年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 有意识地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对他们进行感染和情感培养。如教《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一课时, 我以课本上第二幅图制作了一张声情并茂的幻灯片:陈心以外的6个人按每组两人依次出现, 第一组说:“陈心, 别难过, 鼓起勇气, 战胜困难!”第二组说:“有我们大家在, 什么困难都不怕!”第三组说:“有困难只管提, 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陈心激动地不住点头。通过音、形、说、的交互作用, 众位同学那种乐于助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强烈地激发起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导行
行为是人的品德的外在形式, 行为又对人的品德形成产生反作用, 爱模仿他人行为是少年儿童认知结构所具有的重要特点, 教育者要有意识地肯定一些行为, 否定另一些行为, 从而把社会道德行为模式固定在学生头脑中。而多媒体课件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在教学《专心致志》一课时, 我以课本第二幅图制作了一张动画:蜡烛一闪一闪, 姐妹和伙伴们边跳边唱, 兴高采烈, 但张有文双手捂耳, 嘴不停地动着, 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学生看到这一形象逼真的镜头, 就被带入当时的情境中。有比较, “才有鉴别。“大家都被张有文的专心致志地学习所感染, 在以后的学习中定会群起仿效的。
四、创新
熊咏霞 临江乡龙潭小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我们的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该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老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 “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如我在教学《社区我的大家》一课上,我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远亲不如近邻》的小品。观看后先分组交流感受,再让孩子们各抒己见,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邻居的重要性,体会到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在活动中,让学生共同分享各种体验,使学生对社区生活充满希望。
(三)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比如《我是一个消费者》。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有方便面、各式衣服、膨化食品等。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进一步领会买卖中的道德及价格的秘密,我组织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同学们在模拟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了商业人员工作的辛苦、产品质量对价格的影响以及参与商业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及规则。
(四)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这一课时,先布置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十分钟,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与社会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五)布置学生做课外调查,了解更多的社会生活。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做课外的社会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农村小学上环保内容的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调查一下在他们小时候:每人有多少耕地?村庄的范围有多大?村子附近有没有小河、小树林?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树林中有哪些小动物?井有多深?„„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这样的调查结果是很有说服力的。再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把家里这一周的每一笔收入都记录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具体分析这周的花销,这不但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也会对家庭的日常消费起一个健康的指导作用,从而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及时解决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教师在设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时,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课程生活,德育生活。在具体实践中,采用“六化”教学的模式,以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课程生活;“六化”模式;道德;实效
“道德教育从其根本宗旨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近二十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全体德育工作者深感道德教育在成就人的德性中的无奈,以致有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这样评价:课堂学习亮晶晶,现实生活瞎蒙蒙。为了增强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之更好地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运而生。
当新课程在学校实施时,作为每一位品德课教师,首先必须转变教学价值观,包括更新德育理念,清晰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六化”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社会),以最优化地达成他们内化道德品质,增强德育实效。
一、“六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生活性。回归生活是学生道德主体性形成的源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为素材,如生活中的现状、需要、困惑、问题等,并加以浓缩锤炼,让学生或在情境中模拟,或在活动中训练,或在现实中体验,使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的大舞台中学习生活,获得经验,学习道德,发展能力。
2.活动性。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品德课程的主要形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游戏、扮演、竞赛等各种活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能力,加深对自我、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3.自主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儿童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
4、整体性。社会生活具有整体性,德性发展也应该有整体性。在品德内容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自成体系;在德性结构上,注重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中,注重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
5.开放性。学校要在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基地和隐性课程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建构一个开放的德育课程体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教科书拓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学生喜欢的、充满“童趣”“童真”和“童乐”的活动方法、表现形式;在教学空间上,从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大自然中进行体验性学习。
6、综合性。学生每天过的和以后将要过的实际生活本身是综合的,没有一种“纯道德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遇到各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运用多方面的知识,选择最佳方案和时机去活动、去体悟、去学习。
二、“六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的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现实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为此,教师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或捕
捉现行教材中适用的信息,或利用学生生活中有益的资源,来充实、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内容的选择要坚持“近、小、实、亲”的原则,即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提出问题小一点,解决问题实一点,使学生感到亲切一点。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山山水水》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兵分三路,分别去看一看阅览室里家乡的图例;拍一拍家乡的新貌;向家长聊一聊,介绍几种家乡的物产。由于学生准备充分,活动时都围绕主题,有板有眼地争相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这样的教学安排,由于紧扣当前的现实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道德情感易被激活,道德认识易被内化,又培养了各种能力,无疑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生活内容情境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建议:“可以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所以,生活内容情境化、仿真演习有效化是弥补教学时空局限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儿童生活经验为依托,将“浓缩的生活”融入课堂,创设一些学生可接受的教学情境,如充满童趣和童乐的游戏;富有思想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模拟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使他们在各种有意义的演习活动中,体验和感悟生活,学习道德。如《平安回家》一课,教师播放一段真实的交通事故,让学生看后悟一悟……生活中的资源是无穷的,我们平时都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焦点”、“亮点”、“疑点”,为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三)情境内容体验化
在生活内容情境化后,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讲究参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美国学者巴特勒认为:“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参与连续的反应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地在模拟的情境中进行角色体验、仿真演练,再适时点拨指导,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由感悟到内化,激起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促进人的道德素养的全面提高。
例如教学《神奇的手》时,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人民币中的盲文知识和盲人具有的特殊本领。让学生明白正常人不用眼睛看,很难分辨出一百元钞票和与之大小厚度相似的纸片,但是盲人却有这个本领。在情境的体验和内容的拓展中,学生感觉到的不仅是手的神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和关爱之情。
(四)体验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性质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实施活动化教学。为了使体验活动富有实效,教师在设计活动前就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教材涉及的生活内容有一个高度的浓缩,然后精心地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设计出“形神兼备”的活动内容,寓教育于活动中;同时还要周密地考虑最佳的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时都能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1.自主体验,感受真切
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创设的活动情境中自主选择,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样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所建立的道德认识也是最稳固的。如教学《一分钟能做什么》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用一分钟时间或去口算,或去朗读,或去跳绳,一分钟后,大家汇报所完成的事,并谈谈心得想法。这时,大家都惊奇地发现原来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的事,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必要。
2.合作体验,感受愉悦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人相处、共同和谐生活是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内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强调,“学会合作”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常用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游戏等,都不能靠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而往往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通过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享受合作带来的喜悦。
3.探究体验,感受成功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我们同样重视给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机会,发展自我的空间,所提供的活动要让学生全体参与,以探究为目的,以操作为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去领悟、去感受、去发现、去评价,从而建构课程知识,逐步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生活能力,开发创新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五)多元内容实践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学校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还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巩固深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在教学中,力争打破传统教学在时空方面的限制,在开放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相互结合,将小课堂延伸至大社会;与学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使学生在与家人的互动中过好课程生活。下面以教科版第五册《品德与社会》课为例,根据活动难易程度、空间时间需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活动:
单元主题 活动类型 活动设计
一、夸夸我自己
三、我爱我们的学校 课余活动 根据自己设计的阳光计划,在课余乐意、积极去实践 课余尽力为学校做些有益的事,记录下来争“爱校章”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
五、有趣的家乡风情 班队活动 在班队课组织学生开个“家乡物产博览会” 组织学生“团团圆圆迎新春——我来做汤圆”
二、温暖的家
家庭活动 假日,让学生在父母指导下,实践“今天我当家”
一、夸夸我自己
四、家乡的山山水水 社区活动 组织学生在重阳节去敬老院或孤寡老人家送温暖,亮出自己的风采
成立四个小课题研究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物产
二、温暖的家 社会活动 假日,让学生跟父母上一天班,记录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父母的辛劳
(六)实践内容激励化 对于学生的评价,《全球教育展望》中指出:“新课程中的学生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包括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合作与交流、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由于品德教学的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师营造的一个教育空间,而是把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大课堂,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儿童的整个活动过程,而不能只看结果;评价可由学生、家长、有关人员共同参与,而不能教师单干;评价不宜全部量化,而要重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评价形式不拘一格,可用评语、等级,也可以通过成果来展示。
小组评价在活动结束时由本人提议,组员互相讨论确定,有一到五星五级。
他人评价由活动中参与的长辈或他人来整体评价,分优、良、合格、待合格四等。辅导老师评价则由其随时关注活动情况,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情感体验、面对困难的坚持程度、团体合作的情况等,予以鼓励或建议,以真实地反应学生体验、探究和学习的过程。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道德的火花必将越燃越旺。也只有这样,德育过程才真正落实了情知并重,道德内化,才真正成就人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活动主题:给自己颁奖
活动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课。
看黑板,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奖状),上面还是空白的,这节课就需要咱们自己给自己颁奖。
二、活动一:猜猜他是谁?
1、师:看到同学们这么精神,我想送大家一首歌,听一听歌里唱得什么意思。(师唱:一个人一个样,周围的伙伴都很棒,与人相处看长处,快乐成长,快乐成长。)那谁来说一说。(生说),(对,我们都有各自的长处,都很棒,谁能说出一个同学的优势或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是谁?说的好,猜的准,就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小贴画。
2、一生说,指名猜。
三、活动二:游戏“击鼓传花”
1、过度语:同学们猜的还真准,下面咱们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鼓声停,花落谁手,请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
(1)师击鼓、生传花。
(2)花落谁手,谁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3)多传几组。
2、游戏到此为止,同学们优点太多了,下面同桌两个(或小组内)说一说之间的优点,认为自己说的好的,奖给自己一个小贴画。
四、活动三:填写“闪光卡”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缺点,下面把你的不足之处写在一张空白纸片上。
2、生自由写,师巡视。
3、写完后,请小组长验收。
4、师小结:你们这些不足暂存在我这里,下课后我把他放到缺点回收站,没有了不足,我们只剩下了优点,是不是感觉到很轻松。咱们一起说:“我很棒,我很优秀”。现在请你将自己的优点填写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优点闪光卡”上。
5、生写,师巡视。
6、写完的同学把闪光卡贴在黑板前面的奖状上。
7、小结:一张空的奖状,同学们自己为自己颁奖,我们的奖状就丰富多彩了,闪闪发光了。那我们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五、活动四:别人眼中的我
1、同桌俩互相说说对方的优点,说完奖给对方一张小贴画。
2、指名说同桌的优点。
3、听到表扬后,你有什么感想?(高兴)能把才艺展示一下吗?
4、继续给自己颁奖。
5、家长眼中孩子所有的优点,学生读给大家听。
6、老师眼中的学生。
请班主任介绍几个典型孩子的事例。
六、活动五:总结升华。
看到自己给自己颁奖,你的心情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让我们一起说:“我很棒,我能行”。《给自己颁奖》说课设计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在这儿讲课,实在是班门弄斧,讲的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我就从两方面谈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个人体验。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文本。《给自己颁奖》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成长的足迹”中的第一课,目的在于领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这一课又包括三个主题:优点与特长在哪里、照镜子、自信从这里开始。需用两课时完成,所以这一课我主要让学生找优点,找长处,让学生从这节课开始迈开自信的步伐。
二、活动过程
《品社课程标准》中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要重视生活的教育价值,其中特别关注的是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串。
课始导课,我用一张空白的大奖状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课中“猜猜他是谁”“击鼓传花”“填写闪光卡”等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自我优点的认识。小学三年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优点,能够看到一些,有时会过分突出某一方面的优点。但他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很全面,也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于是,我组织了“别人眼中的我”这一活动。通过同学看我、家长写来的卡片、班主任眼中的我等不同角度,让学生来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认识事物的全面性。
一、教学导入生活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 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 学生会觉得教学枯燥无味, 没有吸引力、没有趣味性,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心理与情绪, 这样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 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导入大多是开门见山, 没有新意,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实施生活化导入, 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 熟悉的生活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学科教学亲切而熟悉, 这样自然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爸爸妈妈, 你们辛苦了》这一内容时, 课初我为学生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 熟悉的旋律与歌词更能唤起学生的回忆, 激发学生特定的情感, 让学生感受这深深的亲子情。伴随着优美而欢快的歌曲, 在教师的启发下, 更能唤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父母相处亲切而温暖的细节, 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更能让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样的导入更加愉悦轻松而富有情感, 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
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 这样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只有将知识置于特定的场景与活动之中, 让学生身临其境, 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取直观认知, 更加利于学生透过表象对本质的认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来创设真实而丰富的生活情境, 这样更能引导学生亲身体会与感受, 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就不再是机械而简单的记忆, 而是在亲身实践中感受, 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程教学资源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场景来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思维。如在学习《购物场所我知道》这一内容时, 为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 我为学生播放学生身边的购物场所, 并用摄像机来拍摄发生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购物画面, 制作成精美的视频, 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这样的教学并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 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而是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拉近学生与教学的关系, 让学生身临其境, 带领学生走向生活, 走进学生所熟悉的商场超市。这样更能增加学生对购物的感性体验, 从而上升为理性认知, 同时在学生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中可以深化学生对购物场所和购物活动的认识, 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更加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注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也要着力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从而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如在学习《规则在哪里时》, 我带领学生一起来做游戏, 如成语接龙、听音乐抢椅子等, 说到做游戏, 学生们立马来了兴致, 都踊跃地参与其中, 教学异常活跃。游戏结束后, 让学生来思考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 如果不设定这个规则, 又会如何。接着再让学生来进行没有规则的游戏, 结果可想而知, 一片混乱。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与主动思考, 学生便可以发现规则, 知道规则的具体含义与作用;同时也可以发现生活离不开规则。这样学生所掌握的不是书本现成的结论, 而是经过深入思考与探究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所获取的也不是单纯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与教学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为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机械地照本宣科, 而是要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 开展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让学生深入生活, 独立思考, 积极思维, 主动构建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课外活动生活化, 促进学生行为内化
实施生活化教学, 就是将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起来, 那么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这门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学科自然也不能只是在课堂教学内展开, 更为重要的是要开展丰富的生活化课外活动, 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生活中不断内化, 成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这正是现代教学所提出的“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为此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开展积极的课外活动, 使进知识转化为能力, 理论转化为行为。
1. 角色表演。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 开展课本剧表演, 既符合学生的天性与思维特点, 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同时又可以将品德与社会学科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 还原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生动与活泼,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教材知识与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行为的内化。
2. 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走进生活, 走进社会, 开展丰富的实践调查活动。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 深化学生的理解, 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在学习《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一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与社会, 去了解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匮乏与土地荒漠化问题,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开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人类所开展的保护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评选结果
各中心小学、直属校:
2013年12月我区选送三份《品德与生活(社会)》优秀教学课例参加“2013年福建省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秀教学课例”评选活动,获奖情况如下:
教学视频
二等奖
《宝岛孩子的心愿》(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大同中心小学陆文婧 《秦汉一统》(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第一实验小学陈拱汉 《认一认祖国政区》(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西柯中心小学叶燕兰
优秀课件
一等奖
《宝岛孩子的心愿》(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大同中心小学陆文婧 《秦汉一统》(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第一实验小学陈拱汉
二等奖
《认一认祖国政区》(北师大版五年级)同安西柯中心小学叶燕兰
附:《获奖文件(扫描)》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浪费的危害,想出生活中节约的金点子。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学生制作的小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废品制成的奖品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2、学生利用废品制作各种小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1、观看录像,边看边想: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呢?
2、看完录像汇报。
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节约意识,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忽视。这个环节通过拍摄学生身边浪费的例子,让他们发表意见,旨在让学生知道浪费的现象就在自己的身边,随处可见,与自己息息相关,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联系生活,列举浪费的现象。
三、分析创设问题情景: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呢?①大家可以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有哪些浪费的现象,②也可以看老师的提示来说,③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说。
1、提出问题:生活中,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呢?
2、小结:
(1)展示地球上资源有限的图片,揭示要珍惜资源。(2)展示劳动者辛苦劳动的画
1、小组讨论:在我们平时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呢?
2、小组进行交流:生活中各种浪费现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必须创设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三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三种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充分体现自主性,也拓宽了学生
一、情景
播放录像:学生身边浪费的例导入,引起思维的碰撞。子。
象(大概有水、电、的思维深度。粮食、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方面)
引导学生分析浪费的害处,教师通过生动的画面再次强调浪费既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加重家长的负担,又不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还会使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越来越浪费危害,强化节约的意识。
四、自主探究,想出节约的办法。
面,揭示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学生汇报:浪费行为(3)展示大手大脚的漫画,强化浪费行为的可耻。
3、板书课题
1、提出话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节约呢?
2、在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是节约呢?
3、总结:出示豆博士的话。
教师活动预设
创设活动:过三关 ①、想一想:
小明买了一辆30多块钱的四驱车玩,后来为了参加区里的比赛,又花了100多元来改装 四驱车。对于小明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呢? ②、做一做:
有什么危害呢?
少,在层层深入的分析中让学生知道浪费行为的可耻。
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可以从多方
学生汇报:在生活中,面进行节约,对节约有一个全面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节约?
1、小组讨论:当一个勤俭节约的小当家,从以上几方面中选一方面进行讨论,想出节约的金点子。(也可以演一演、做一做)
2、小组多种形式汇报。
(1)漫画展示(2)动手实践(3)图片展示(4)实物展示
……
3、汇报过程中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的认识。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实践,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合作精神。
学生在讨论的汇报中懂得: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日常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并不难。
新课程评价要求改变原有的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重视儿童的互评,这个环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体现民主意识,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评价也进一步深化勤俭节约的理解。
用学生身边似是而非的话题,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提高对节约的思辨能力,知道要根据自己家放暑假了,爸爸、妈妈要上班。学生活动预设 妈妈每天给小红5元钱吃早餐,如果你是小红,你会买什么东西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
1、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 环 ③、玩一玩: 节
五、创设活动情境,升华节约的主题。啄木鸟捉浪费虫
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学生汇报。
1、学生按“老鹰捉小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节约。一方面通过若干图来展现学生怎样用5元钱买早餐,让学生在选择
鸡”的游戏规则来玩。中来体现自己的理财观,从而学
2、被捉的同学讲一讲自己最容易犯的浪费行为,以后打算怎么做。
会了初步的理财。另一方面也向学生渗透理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到合理。
提供可操作的、切合主题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寻找身上的浪费行为,进一步扣紧自己的实际,再通过评价的方式,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也提高了节约主题的深度。
六、拓展延伸,强化节约的行为 为学生设计一个可操作的表格,课后开展“争当勤俭课后开展“争当勤俭小当家”的活动。
小当家”的活动,通过
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割裂开来的,而是一个整体,应不限于
自评、互评、家长评,课堂或某一方面,而是辐射到学做到每天争星、每周争章。
关键词:品德与体会,生活化,教学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教育源于生活, 因为生活的存在, 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 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 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大有裨益。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 增强学习兴趣, 有效地让课堂回归儿童生活, 是新课程比较关注的问题。听了我校舒老师的《寒假生活交流会》后, 令我深受启发, 体会到她在备课时花尽了心思, 让学生在快乐中回归生活一样, 真正体现乐中学, 学中乐。
一、唤醒生活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 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 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 唤醒经验, 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 舒老师教学《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主题时, 预先安排学生在家和家人逛花街、说照片, 为家人做事情, 参加游戏等多种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然后, 在课堂上交流讨论, 回忆和家人一起游玩、过新年、做家务、学兴趣班、课外活动等情景。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寒假生活的快乐。通过回忆交流, 孩子们寒假的快乐与感动, 感受生活化课堂的趣味, 激发了学习兴趣。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生活的体验, 更是一种养成过程, 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 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 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设计《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活动时, 舒老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 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 让学生边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 感受其他同学的快乐之事, 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 畅所欲言。 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 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 不如说靠理解, 靠内部的诱因, 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 还应回归到生活中, 进行体验, 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把寒假经历过的事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 不像老师直直板板问寒假发生的事那么枯燥, 真是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
三、创设生活情境, 调动学习兴趣
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 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 提高认识, 指导行为, 培养能力, 从而调动学习兴趣。
舒老师的《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课, 她设计的环节是把你寒假所学的本领在小组里展示, 在课前已经安排好学生分了类, 如:剪纸、背诗歌、唱歌、包饺子、弹琴、书法, 全都是在课堂是即场展示, 孩子们既能展示自己本领, 还能学到别人的本领, 一举两得。而且孩子们兴趣盎然, 完全沉浸在其中。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兴趣和学到的知识来到课堂上, 进行展示、交流。把有限的课堂扩展到无限丰富的大自然, 把枯燥乏味的大道理蕴涵在生活化的活动中, 孩子们不仅学会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而且培养合作、谦让以及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四、体验生活过程, 强化学习兴趣
实践体验是促进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养成的最佳途径。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儿童博物馆里就有一句醒目的话:“我听过了, 就忘了;我见过了, 就记住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对掌握知识是何其重要。在品德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性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品德与社会课》在修订中突出了品德教育的核心位置,并突出了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课程内容始终贯穿了“德目结构”。其中所包含的品德素养,既包括通过直接或间接学习获得的认识、理解,在课内外交流活动、体验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也包括需要通过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形成的能力和行为习惯。其涉及的范围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对他人的道德修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包括对社会事物和现象以及对民族、对国家、对环境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等。而且其中不乏体现时代精神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公共道德修养的要求。
修订后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这两门课程的设计中,都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德。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是不可能有效的,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实施让儿童学会营造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积极、快乐、负责、有爱心、有创意、肯动脑的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生活化活动式教学”心得体会
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长期以来,我们的品德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
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现实生活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成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具体学情,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情感要真实,导引要自然,铺垫要充分,要善于创设情境引生入境,密切观察活动进程,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给学生潜心感悟的时间和心境,在交流时允许用多种方式表达,不必追求学生言语表达的到位,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况
(一) 生活化教学的性质
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背景作为出发点, 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 注重学生的生活细节, 如从小学生真实的生活兴趣着手, 结合当前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理念, 让传统的比较枯燥与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知识的主动性。生活化教学来自于现实生活, 但又超出了生活, 真正意义上把教育和社会有效地融合在了一起。
(二) 生活化教学具备的优势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方法变得生活化, 就是把生活中一些真实发生过的例子引入课堂教学中, 并让这些贴近小学生活的真实例子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家人的爱》时, 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在自己的家庭中, 谁最心疼自己, 谁对自己最严厉?”之后,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详细地进行讲解, 让学生明白不管是严厉还是心疼都是父母的爱, 让学生用心地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从而激发小学生对父母的孝敬心。
二、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都普遍以传统的机械化模式进行教学, 以灌输的方式把知识传达给学生, 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程知识, 以应对考试。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课《来自社会的爱》时, 很多教师都是把教材所讲的内容一次性都讲解给学生, 告诉学生该掌握哪些内容, 哪些是重要内容还是考试重点, 让学生被动地把这部分内容死记下来, 以应对考试。当前提倡素质教育, 以上过于死板和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 不利于小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和学生的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矛盾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以学校教育也需得到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 很多家庭却因为过度溺爱子女, 而不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 往往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是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 本就该文明解决, 但有的家长却教育孩子要以牙还牙, 绝不吃亏。如学生A打了学生B, 两人之间出现了矛盾, 如果是让学校教师进行调解, 教师一定会让学生A向学生B道歉, 然后让两个学生握手言和。然而, 有些家长却不然, 他们往往会教育孩子“他打你, 你就打还他呀”, 家长这样的做法会从心理上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混淆学生的是非观。
(三)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和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矛盾
在品德与社会教育过程中, 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那就是讲理。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之中, 通常都会让人认为讲理就是在说教, 而大部分的小学生都不能从心理上接受这种过于直白的教育方式。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无法达到统一, 学生在思想上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 但实际的行为却并没有这么做。如当小学生乘车时, 其思想知道应该让座的道理, 但是在实际乘车过程中却没有几个学生真正能做到, 这就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和实际行为之间存在的矛盾。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 教学资源内容的生活化
为确保小学生能够体验到更加真实的生活, 教师不应该只把教学中心放在课堂上或者教材中, 应该结合真实生活, 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三课《学会和谐相处》时, 为了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并与同学和谐相处, 教师在设计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应贴近实际生活, 在学生之间发生误会或矛盾时, 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例子讲给学生听, 如父母之间也会吵架, 但是吵完了架, 他们依然还是亲人, 从而引出教学内容, 让学生明白, 即使同学之间吵架了, 他们依旧还是同学, 就像亲人一样, 让学生从心里明白, 应该与其他同学和谐相处。
(二) 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 不仅活泼开朗, 而且对所有不了解的事都充满了好奇, 所以教师在依据相关内容设计情境教学时, 应该将真实的生活情境融入其中, 利用真实的生活信息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完全集中在学习上,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在学习《走向文明》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当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时, 不小踩了别人一下该怎么做?或者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以这两种生活情境为主题展开讨论, 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看法, 把课堂变得像日常生活一样轻松舒服,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习的效率, 从而让他们养成待人处事的优秀品德。
(三) 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讨论
所谓讨论, 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让学生以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 充分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增加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交流。如在学习《人类的家园》这一课时,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学校环境或者学生周围的环境上, 让学生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进行讨论, 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发表自己个人的观点。这能让学生了解别人想法的同时, 也能将自己的想法完整表达出来, 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让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
(四) 教学延展生活化
教师应该学会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 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中, 并把课堂内容延伸到社会和家庭之中。如在学习《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课时, 教师应该在课前先将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目标和内容设定下来: (1) 利用课堂知识讲解和在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 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如设计一个“节约用水, 由我做起”的话题, 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对日常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进行讨论, 从而让学生从心理上明白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 就不应该浪费水资源。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不仅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还需将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使所学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贴近, 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开展生活化教学, 学生能够有效地捕捉生活中的知识, 并将其中的内涵挖掘出来,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摘要:小学生具有超强的好奇心, 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小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小学时期的学生具有童真、童趣, 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对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十分重要, 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因此, 相关的教师应该以实际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学背景, 将生活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在设计教学内容、情境时, 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儿童天性, 采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 把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基本原则, 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乐趣。本文主要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生活化教学法的运用进行分析, 并阐述其运用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明.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堂中的应用[J].2014, 9 (03) :220.
[2]沈莉华.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4, 18 (06) :163.
一、走进生活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 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做到走近学生生活。
1.课前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前活动生活化主要是指课前的观察记录及调查访问。观察记录是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并记录的方法进行探究的活动。如教学《不和烟酒交朋友》课前要求学生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 看一看有多少烟头, 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 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调查访问是要求学生到现场与当事人交流, 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 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课前做有关的调查, 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如教学《身边的变化》课前要求学生向长辈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购物的各种票证和家人不同时代的照片, 采访调查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劳动工分分配的情况, 以及选取一个点 (如住房、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 变化作调查记录。课前的观察及调查访问这些“热身”活动为课内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2.课内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内活动生活化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 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 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立足生活, 目标要体现对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的引导与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 社会生活, 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的学习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感受村民选举》一课教学中, 我设计了模拟选举村干部的活动, 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了解选举办法和程序;分工负责, 进行筹备;正式选举;活动评价。这样的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具体可行的, 让他们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体会民主政治的意义, 初步树立民主意识。
3.课后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 培养道德行为能力,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活动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亲身实践, 发展道德能力。
学习《隔海相望》后, 让学生访问附近的台资企业、收集台湾歌星影星资料、调查日常使用的台湾商品等,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 我们同根同源, 我们都是中国人, 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课后活动既使学生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 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 曾不止一次的提到,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 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去感触儿童的内心世界, 去感触儿童时代的特征。我们应该像航海家依据指南针那样, 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这个客观事实作为一切工作的依据。儿童时代的世界, 是一种特殊的世界。儿童有自己的幼稚的善恶观、好坏观, 有自己幼稚的审美标准……在品德课的教学中, 我遵照并努力践行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 坚持做到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心灵。
1.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 某些生活中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 《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学中, 在安排学生看《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听王二小的故事后, 进行抗日歌曲大联唱, 《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等歌曲, 影片、故事和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列强面前, 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争精神。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懂得“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道理, 懂得国家兴亡, 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由此教师号召学生:努力学习吧!为强大我们的民族, 强大我们的国家而奋斗。
2.触动真情
《品德与社会》中有些内容需要和现实生活进行链接, 需要将生活中人或事引进课堂。比如, 在讲《我心中的那颗“星”》时, 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片段, 残疾人刘伟 (后被评为“中国达人秀”冠军) 命运对他十分残酷!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 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刘伟, 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 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听到刘伟演奏的动听的钢琴曲, 学生们的心中涌起震撼与感动, 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 梦想就会实现!学生从中也了解了“明星”们成长的艰辛历程, 体会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精神力量, 并以他们为榜样, 树立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3.真心参与
学生的参与不仅仅要注重活动形式的有趣, 更要注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 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 在参与过程中, 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 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 并逐步在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教学《我做志愿者》这个内容时, 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 学生体会到要当好志愿者不仅要有乐于奉献的爱心,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 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他们在享受模拟志愿者乐趣的同时, 还复习巩固了前几课学到的印度、埃及、希腊等国的饮食、文化生活习俗。
三、结语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兼收并蓄】推荐阅读: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更贴近生活06-14
第一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计划07-22
一上《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7-25
【精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11-06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计划06-18
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18
浅谈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论文06-13
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10-1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09-09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信心得体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