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共15篇)
长师附小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补充学习资源加强思德教育。
教材资源带有共性的教育思想,但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所以共性的东西有时不能完全合学生某一时段的个性思想教育。也就是将思德教学有时还需要除书本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以外的教育资源来充足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利用网络资源,校本资源,可促使学生的思想有质的飞跃。本期侥幸在学校科技艺术节获高级部第一的好成绩,得力于教学时鼓励学生多动脑,学会取长补短,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去比赛,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活用,思德教学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做一些事的。此外,老师不时用所读报纸书刊的好新闻材料及时用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生活的残酷,未来的竞争,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而不是到时再来后悔。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就能赢到大的世界。
四、落实道德行为。
学文明理,学生基本能做到。但道理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力量,转变成一种真正的道德行为。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老师讲的每一个道理,甚至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可以检验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落实这样的教学思想,学与行的转化成功才真正成功。某某思想好,或某某思想表现不好都是看他的行为。所以教学要教学生做好,做合学校,合社会要求的行动。珍惜好生活,多为国争光。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回味品德与社会这一教材, 无处不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就内容而言, 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孩子息息相关,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材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 从孩子熟悉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生活中选取孩子所关心的问题。教科书新颖的编排方式以及大量真实感很强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插图, 并且选用了西部闻名的人文景观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图片在某些方面而言虽然比文字形象和生动, 却不及文字来得明确, 在传情达意上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而图文形影相随使得教科书变得绘声绘色。同时具有可观赏性和可读性, 让学生愿意学习,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收获良多。显而易见, 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比传统的说教更加具有教育性和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并且全新的教科书打破常规逻辑编写, 遵照内在逻辑为孩子生活逻辑, 它所要表达的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带有社会生活的问题, 正确且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良好品质健康形成。
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始终有着一条主线是孩子们的社会生活。孩子的社会生活圈子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正比例增加的, 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再上升为祖国和世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正好选择的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不经意间建立起个体与自我、社会和自然方面的价值观念, 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良好品德及其社会发展。引导孩子向生活进行了全方面学习, 获得对于世界的一个全新认识以及完整的理解, 以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书本上, 许多问题的讨论往往是开放式的, 不局限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也不追求孩子们一个统一的结论。为孩子留有选择、创新以及开拓的余地。编写教科书的方式并不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编写和设计。而是按照孩子的认知逻辑来编写教科书。非常重视和尊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重点选择与孩子生活关系密不可分、愿意学习的内容, 体现教科书的发展性和现实性。
二、活用新教材
教师应该不断地了解和钻研教材, 应该从教材出发, 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 激发孩子们的参与愿望。倘若只是单一的教学生节俭, 则也只是在说教和空谈, 这样的话减少了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如, 节俭这一话题, 若只是不断地灌输如何节俭, 不断地说教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不如把节俭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相结合, 让孩子们自己讨论应该如何节俭。而教师这个时候便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 让孩子们自己感悟浪费和节俭的差别以及正确的观念,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让孩子们自行管管家, 管理一个星期或者几天的生活费, 了解自己的家庭收支, 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精打细算的好习惯。新教科书更改了过去绝对的编写理念, 当中包含的科学知识以及道德、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这一单一方式, 更多的是让孩子们对于周遭的一切用眼睛去看、去感悟, 把孩子们培养成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包含了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让孩子们乐于接受。
而研究性学习即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 选择部分觉得比较有意思的课题, 用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如, 《做地球卫士》一课,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首先让孩子们根据兴趣自主独立地思考、讨论制定自己的方案, 再把这些方案统一和整理, 进入实施的阶段。各小组的成员们把那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小组的成员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 如文章、图表等各种方式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教师来不断地引导他们找出方案的不足之处, 总结、归纳, 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方案, 往往只有不断地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 思考在教学中那一系列问题, 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局限于古板的课堂教学, 应该尽量采取多一点教学方式让教学多样化, 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学到东西, 自主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在孩子现在生活的河流里, 引入他们未来将生活的水流, 要把我们在遥远地方藏匿的教育的种子逐渐一致到他们那生机勃勃儿童的生活的心田”。
总之,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是灌输小学生正确道德荣辱观的主要渠道, 对于引导孩子从小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起奠基的作用。作为教师, 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初级阶段。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对于孩子身心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普及, 这一课程在初级教育过程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极大限度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如何理解有效教学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笔者觉得: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二、制约影响学生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制约影响学生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的知识差异制约课堂有效性的发展。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不同的教育、接触外界事物的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原始知识不同。因此,课堂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获取知识的方法不同,从而制约了课堂有效性的发展。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纪律松散。从学生的因素讲,在城关地区,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大班化是现在一个教学现状,导致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很难整体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农村地区,部分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科目,可以不像语文、数学学得扎实,对于考试存在侥幸心理,导致课堂的纪律松散,阻碍了课堂有效性的实施。
(三)教学方法形式化,缺乏实效。课堂中,常常呈现小组讨论、情境表演等场景,出现“学生讨论注重形式,情境表演注重课堂气氛”等现象。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但学生所学知识很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讨论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情境中的体验得不到满足,又如何谈课堂的实效性?
(四)教具单一,作业布置不灵活。现有的教学课堂,经常出现“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是课堂的常客”的现象,布置作业时也只是将课本中的重点抄一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得到满足,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
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并且在分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因而,它再也不是“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以往,我们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四、教好品德与社会要联系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因而,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五、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課程的三个特点。“教”是为了“学”。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品德与社会》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以,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结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学期我校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为主线,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准为 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努力 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德工作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 用,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常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建设班级文化氛围。“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已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并逐步形成工作常规。开 学第一周,各班主任着力建设“班级文化氛围”。在各班主任及各班学生的共同 努力下,各班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使教室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成为学生的精 神家园。
2、加强课间文明礼仪、养成习惯教育和班级管理考核力度。(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学初充分利用班队会课、学校广播等常规德育阵地 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和日常养成习惯”教育,对其中的每一项内容做具体的阐述 并提出具体的要求。(2)充分发挥少先队大队干部的作用。各班主任推荐了一些习惯好、能力强的 学生检查纪律卫生。班级进行评比,每月评出流动红旗班级。(3)充分利用好黑板报阵地,每月各班出一期有主题的板报,提高学生的思想 道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政教处定期检查,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一项工作。
3、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学生值日干部检查各班清洁卫生,并设立 “卫生监督岗”,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办好家长学校,家校形成合力,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校、社区联合工作,为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而努力。聘请各行各业的 的模范为校行风评议监督员,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而服务。
5、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工作。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做好“三册” 即《班会记载》 《中小队活动记载》 《家访记载》填写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班主任档案,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监督检查手段。
6、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课等常规德育阵地建设。
7、深入班级和家庭调查贫困学生的情况。积极向上汇报学生的贫困情况。
8、组织教师进行家访活动。由行政干部蹲点,和班主任、任课教师一起,到学 生家长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情况。
9、组织社会实践活动。(1)4 月份组织三年级学生到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烈,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遗志”的活动。(2)组织六年级学生参观通城博物馆。了解通城历史和传统文化。(3)进行安全卫生讲座,制定了学校安全疏散紧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大大 地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4)组织了“六一”儿童节活动,表彰了 600 多名“优秀学生学生、优秀少先 队员、优秀卫生监督岗”。组织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
10、重视小学生的卫生防疫工作,在学校学生腮腺炎流行期间,对学生有病情况 做到每天报告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采取控制的措施。11、6 月在遭受水灾期间,组织教师打扫学校清洁卫生,对学校进行消毒。并组织教师为通城受水灾人民捐款。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与工作能力。班主任是学校开展 德育工作的生力军,我校继续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召 开了较高规格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效果颇佳,为德育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其次,与每位教师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和安全责任状,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了新的 德育理念。
结
光阴荏苒,光阴似箭。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觉得很紧张,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但又很充实。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的进程中,也着时有很多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展开,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以下,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增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学习,教学理念水平有了新的进步。开学一周内,按时保质地制定出教学、教研组活动计划。认真依照校教研计划展开教研活动,积极探索教改新路,进步教学水平。以教研教材、教法、教学理论为主,努力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题目与相干的理论的题目,并进行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课标、教改新动向。大家带着题目学,结合教学实际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把握的新理念、新方法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出专业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导航、护航作用。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当前的教学,努力在教学中贴近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具体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留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三、增强上课技能,进步教学质量
教师讲授做到清楚化、条理化、正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留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轻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留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可能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可能多;同时在每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进步。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品社课。
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 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组织年组教师相互听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教育科研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学科的繁华借助于教育科研,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在认真总结得失的基础上,针对课改进程中暴露出的题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阶段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处。通过深入、广泛地交换、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了新的进步。
在教学中,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教学题目并结合书本知识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并尽可能创设题目情形,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的聪明、能力、情感、信念水乳融合,心灵遭到震动,心理得到满足,学天生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大大进步了教学效果。
一学期以来,我付出了辛劳的劳动,取得一定的实效。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与学校领导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使我们的教学园地万紫千红。综合工作总结
我根据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全学期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教学情况简述:
认真做好制订的“品社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意见”的学习、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组织思想品德、社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方面的教学活动。并在实验中整理经验,发现问题。
二、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1.德育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教育学生要养成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在无形中使学生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美的追求,从而让学生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收集资料两种主要方式从不同时期沿革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建国初期我国的各个方面情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从艰难中起步,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卫生等各个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奇迹,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采用体验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使学生对于社会情境模拟体验,引发思考。
(3)、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四、教学反思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多地政府正在不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的实施, 但是多数小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1)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 课堂不愿与教师进行沟通; (3) 教师的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4) 有些家庭对学生的道德影响使得学生品德素质较低, 不重视学习也不懂得尊重他人。
二、品社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品社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 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时课程的内容无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触及或者体会到, 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 例如抗战历史、高科技发展等;有时课程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但易于理解, 学生不会再课堂上思考, 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 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
我国素质教育虽以提及多年, 但应试教育模式依然存在。不变的应试教育模式既令一些学校不重视品社课的教育, 也令学生心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依然为一门副科, 不重视对它的学习。
(三)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
多数小学中, 教师为了学生可以有一个优异的成绩, 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任务, 为学生留更多的作业, 甚至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致使学生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轻视音乐、美术、品社等课程, 甚至占用品社等课程的时间学习他们更重视的课程。
(四) 有些教师素质不高或能力不足
在小学品社教学的过程中, 有些教师道德素质不高, 不重视品社课的教学, 不认真备课, 致使其教学手段不足, 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无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重点教育;有些教师对不尊重学生人格, 学生缺乏爱心, 体罚学生, 降低了品社课教学的效果。
(五)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些家庭中父母只为工作无暇估计子女的品德修养,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极易侵入学生的心理, 长久以往使学生滋生了自我放纵、桀骜不驯的不良品性。
三、小学品社课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一) 提高对品社课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国家重视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国家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 要加强品社课的教学工作, 首先就应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品社课的重视程度。
1. 政府加大宣传力度
要提高社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首先就应该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各地方政府都应多多组织品德教育宣传活动, 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 加强对学校的监管, 使学校加强对学生品社课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学校加强监管,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提高品社课的重视程度还应该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监管, 使语数外等课程的教师不占用品社课, 使品社课的授课教师重视课程教育, 想方设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提高自己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的品社课学习营造一个良好地教学环境。
3. 组织讨论交流,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讨论是常用的学习交流方式, 通过有目的的组织讨论交流, 可以提高学生对品社课的认知度, 进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讨论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 品社课可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使学生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 品社课可以生活为基础,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是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生活, 了解社会; (3) 品社课强调活动性, 突出综合性,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品社课可以如是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在正确的指导下培养道德感情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 结合实际, 突出教育特点
加强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教育实际, 不同地区和年级突出不同的教学特点。
例如, 在农村的品社课教育中,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努力学习、考取名牌大学的同时, 不能遗落品德课程的教育, 让学生在未来出人头地之后, 懂得回报父母、回报亲人、回报自己的家乡,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将《我的劳动感受》时, 教师可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出劳动的感受, 讲出劳动的意义,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三) 开展拓展训练, 实践中教育学生
加强小学品社课教学, 还应开展拓展训练从实践中教育学生。例如, 教师可精心设计课外阅读, 如劳动模范、国家大事等, 用品德和社会的眼光培养学生, 打开学生的思路, 有效的补充课本知识的不足。
四、结语
因此, 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授课内容, 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开阔学生的视野, 净化学生的心灵, 增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 成为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 1989 (12) .
[2]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J].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12) .
中明确指出新型的课堂形态为小学品德教育与社会教学课程带来了新型的教学特点,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化发展的教学经验与特点互相结合,形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现状
一、分析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因素
(一)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教学效果及评价不理想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广了这么多年,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理念在人们的脑海里存在了太长时间, 想要连根拔起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就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不会特意去完善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不太会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能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了解、体验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此外,还存在一些“霸占”现象。一些语、数、外教师为了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多做一些习题,他们便毫不留情地将品德与社会课改成了他们想要上的内容。这些教师只考虑到了最后考试的成绩, 也就是说完全被应试教育蒙蔽了双眼, 没有考虑到其实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和知识教育是一样的重要,或是说要比最后的考试成绩更重要。
(二)教师的不专业化,使得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研究较少在小学教师队伍里, 很多从事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师, 并不具有这个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也就是说他们的专业、擅长的学科并不是品德与社会。只不过是学校需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所以便从事了这个学科的教学,这样就会使我们小学的整个品德与社会教学队伍不专业化。再有就是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流动性很大, 当学校缺这位教师所学专业的时候, 他便会被调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岗位去教授他所学专业的教学, 这样就使得从事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师缺乏教学手段及方法的研究和创新,重视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做会大大减弱这些教师的教学激情, 使得教师不钻研教材,不探讨教学方法,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感染得更加消极, 也就更加不重视品德与社会的学习, 这样就会使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大的缩水。
二、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建立贴近学生的生活方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本身是一种系统性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强化学生自身的品德学习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身的品德建设,以社会教学为主要渠道,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保证自身学习与生活的独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需要建立贴近儿童生活方式的学习内容,加强社会性实
践教育,让小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大体形态,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状况。例如,在教学“在公共汽车上”时,公共秩序是人们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多数小学生只是刚刚有一些纪律概念,遵守学校纪律还可以,但是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应用他
们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此方面的教育,让小学生最努力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小公民。
三、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课堂教学中, 教师能否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 是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也带来了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新理念, 这使得品德与社会教材从设计思路到呈现方式, 都与传统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品德与社会学科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的获取过程。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 知识介绍型的主体课文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大量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了观察、体验、探究、调查等教学活动。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社会学科十分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资源, 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中, 还通过多种提示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 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源, 充实学习内容。将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学校延伸到校外, 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活动。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留有充足的空间。不同版本的品德与社会教材, 大都只规定了单元授课时间, 对每课书的授课时间没有做要求。也就是说, 具体某一课上一课时还是三课时, 可由老师结合自己和学生的情况, 灵活地进行设计和安排。但按全学期的总课时数和教材中课文数来计算的话, 教材中的一课书,在教学中一般需要二至三课时完成。
四、要强化学生的社区发展意识, 要求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由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原因, 各地、各单位的发展往往各具特色, 并伴随这种各具特色的发展而形成彼此区别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 其灵魂便是具有特定内涵但都体现集体主义的社区精神、企业精神、学校精神。像较多表现优秀传统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 的攀枝花精神, 更多反映现代意识的“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的张家港精神, 便是在特定区域甚至更大范围得到认同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社区精神。
结语:
小学生的整体品德水平, 取决于上述修身、待人、处世、及物四个要素的发展水平及要素之间结构的合理性。从内容上说, 在这四个要素的教育之中, 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修养、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 以期培养和发展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 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进步。从结构上说, 修身、待人、处世、及物四个维度的教育都要围绕良好习惯的养成来进行, 以期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点滴思考[J].学苑教育,2012,(2):130-133.
一学期来,我校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工作认真贯彻街道教研工作意见,联系本校实际,制订教研计划。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改工作顺利开展,教学理念逐步更新。
一、学习研讨,更新观念。
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学实践,我组把教研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岗前培训。期初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
2、领导亲抓。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重视思品科的教学,由学校主抓德育工作的林副校长负责六年级的品德与生活科的教学,领导本组的教研教学工作,热心指导教师的业务,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使品德与生活社会科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开展,顺利完成。
3、切实开展活动。由学校安排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组织科任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教学理论知识,交流教学经验,提出探索性问题,共同研讨,互相促进。
二、围绕专题,推进教育。
1、认真参加新教材听课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吸取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落实专题定点试验,探索教学新路子。以“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为专题,开展“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综合活动课”探索活动,定201班为品德试验班。
三、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实效性。
1、统一教学评价的方法方式,结合学校实际,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2、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知识、素质的检测,有效提高学科的实效性。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我组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组
《品德与社会》是学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这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接手这项工作,本着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挑战自我的态度,“勤”字当头,留心记录,不断汲取新营养,注入新血液。一学期下来,我在业务知识和教学水平,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的感悟和体会而逐渐形成。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如:情景剧表演、小小故事、大家动手做等活动,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勤学、勤思、勤记。
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由于现在的“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既包含着对学生品德的教育,也包含历史、地理等课程的内容。所以,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具有全面而渊博的知识。出此之外,我还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
误。
三、及时反思,取长补短。
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将课堂上一些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一番,尤其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建设性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能当堂解决的就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课后我会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把问题搞清。通过反思,理顺备课中不合理的思路,清理课堂中不恰当因素和做法,及时改正。
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把课本知识、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处处留心皆学问,如:学习了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就启发学生说说怎样与同桌相处,把知识活学活用。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积极探究,质疑解惑。
总之,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教学中,我的能力提高很大。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看着那一张张天真的面容,那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为祖国培育花朵是我们的天职。今后,我会快马加鞭,积极进取,争取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来给家长和学校交一份满意的卷。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
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二、创设气氛,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三、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1、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純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2、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师在讲台上生硬地讲授, 学生在台下无休止地记笔记, 然后在学期末期参加期末考试。很多时候,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不断压缩, 甚至是直接擅自取缔。这样周而复始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闲暇思考自己品德等问题。这样的教学无论是在书本知识教育, 还是在心理问题教育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 现在初中和高中学生频繁出现叛逆问题, 并逐渐严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逼迫我们不得不改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学。只有改变, 才有可能使我们祖国的花朵健康的成长。
由此, 我们必须实行新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式, 将道德教育和情操教育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中, 使课堂变得寓教于乐, 充满生机。很多人认为改变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很困难, 目前的现状是无从下手, 其实不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我们的教育体系经历了许多的改革, 其中就包括素质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改革可以说是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的先驱, 它已经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改革做了很多的铺垫, 我们现在其实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改革, 其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但也不会轻松。所以,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这条路上, 我们要重视敌人, 也要有足够的信心。
二、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这个问题, 现在变得十分棘手。但是经过长期研究和考证, 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变。希望以下几点建议能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发展和进步能有所帮助。
(一 ) 科学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的制定可以为后来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动力, 也可以在改革过程中不断纠正过失和偏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从情感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出发, 进行科学制定。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情感其实是个隐性的东西, 教师并不容易察觉。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融入到一般教学之中, 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健康的情感世界。
此外, 为了科学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目标, 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 有必要逐个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对于个别特殊的学生, 如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 结交了不好的朋友的学生, 或者已经产生了叛逆等不积极情绪的学生, 教师还要进行特殊的教导。教师要在不伤害他们的情况下, 认真对待他们, 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 从实际出发 ,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教学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其实, 这样的脱离实际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没什么用处的, 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改变传统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我认为, 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最好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教学。即根据书本上的一个小点开始讲授, 慢慢地将这个点结合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事件和人物上, 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更为有趣,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会觉得更有意思。
与此同时, 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讨论。这些讨论可以围绕一些道德问题展开, 如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或是家喻户晓的事情, 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的知识和自己的认知基础进行讨论, 教师在旁边观察他们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 及时发现问题, 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自己错误的认知观念, 提高预防心理问题。
(三 ) 鼓励家长积极配合
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场所, 但是, 单单依靠学校来教育学生也是不够的。作为小学品德的教育课程, 教师可以细心指导和教育, 但是, 却不能时时刻刻跟着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一天里, 一半的时间在学校里, 教师可以教育他。而另一半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 这个时候, 学生的教育重任就移交给了家长。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 家长也必须参与其中, 积极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努力教导他们。家长还要将自己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即时反馈给教师, 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
在上课期间, 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也要立即联系学生家长, 叮嘱家长在日程生活中纠正学生的情感观念。这样的双管齐下, 比以往的传统教育更为有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总而言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长大成人后的心理问题、价值观问题、社会责任感等问题。所以, 我们必须通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来帮助小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情感观念。这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因此, 我们必须抓住机会, 做到科学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目标, 并从实际出发,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 同时还要与家长积极配合。只有这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才会逐渐显著起来, 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才能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志芬.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 (8) .
从教35年,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更多的变成对教育的反思,教育首要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我想首要目标应是培养孩子的“谋生”能力,人要谋生,最起码的要具备良好的习惯和品行,这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所以我现在认为立足于社会的人最基本的就要有良好的习惯和品行。所以本学期我接到教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通知,真是不亦乐乎。就《品德与社会》得内容来说。品,顾名思义就是人品;德,顾名思义就是思想道德。品德与社会,就是引导学生在关注社会现象参与社会活动中培养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和判断社会现象?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和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树立远大理想?这些问题都是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本学期我在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四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做到寓教于乐,化干涩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变浅显的教材内容为丰富的整合了社会内容的教学信息素材,再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我执教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时下,教育界有回归教育本源之势,重新提出了“高效课堂”理念,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我想“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落实课程目标,整合教材内外知识信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简单易行,全体学生受益的教学流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知识面广,活动多,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社会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判断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多于学习知识等智力因素培养。所以把握《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重在“整合课堂内外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简单易行的教育方式”方面下功夫,教师才能做到把握教材和把握学生,这样才能贯彻课程目标。
鉴于此,教师要在课前通览教材,了解课程编排的思维体系,把握课程总目标和分册目标,乃至每课目标。这样,为整合教材内外教学内容,提供了范围和方向,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在明确了课程目标以后,就要整合教学内容。整合后的课堂教学内容要具备社会性、知识行、科学性和趣味性,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枯燥无味,并乐于学习,也保证了课堂秩序的有条不紊。但是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还不能落实“培养孩子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课程目标,同时教材中建议的教学组织活动脱离学校教育实际,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许多困难,有“纸上谈兵”的味道。所以,把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孩子关注的内容引进课堂,即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要求,也是现实课堂教学的需要。如: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结合当时发生的孩子非常关注的钓鱼岛事件,我整合了电视,报纸和网络内容,从南海历史演变、地理位置和国际法方面说明了南海是中国领海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对解决南海问题的外交政策,这样使孩子了解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激发了孩子爱国主义情怀。又如在教学中插入了全球运算速度第一的中国“天河”巨型计算机,以及中国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蛟龙深潜”、“天宫与神州”对接等,培养了孩子身为当代中国人的自豪。这样整合后的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深受孩子欢迎。
整合教材内容,只是使教学内容有了源泉,能不能完成课程目标?还需要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教学和适当的社会调查活动。所以在教学中我开展了“狼爸爸”讨论、“今天有哪些安全隐患。”、“地球上生命的多样性。”、“家庭消费小调查”、“关爱弱势人群我行动”等话题,这些话题是孩子听到的,想弄明白的问题。课堂中安排这样的话题,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落到了实处。针对教材内容,我开展了“家的爷爷奶奶。”、“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安全问题隐患。”、“志愿者行动小调查”等社会调查,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这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生也进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同时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由于《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孩子非智力因素多于知识学习的学科,对孩子学习的目标考核基本不能定格于一般的学科考核,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进行了“安全知识问答”、“商标真假鉴别知识问答”等活动,这样学生在问答、抢答的过程中既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克服了枯燥的测试方法。
体验类课程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品德与社会》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保护生命多样性的设想》、《能帮残疾人飞的轮椅》、《我设计的安全汽车》。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总之要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灵活的想象环境和平台。
鉴于四年级孩子的实际,孩子在观察调查社会过程中,教师给以积极健康的引导,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调查和判断能力,也使本学科教学充实实在。如:孩子在完成“安全隐患问题。”的调查过程中,自然就萌生了保护环境和生命的意识,进而激起孩子自觉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意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诸城市科信小学 刘慧琴
(一)自主、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适时适当的表扬激励措施。
老师在讲课前,对学生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措施,只不过形式不一样罢了。有的奖励智多星、小五星;有的奖励笑脸、小红花;还有的奖励分数、纸鹤等;不仅给予了小组一定的奖励,还在恰当时候表扬个人,如回答问题到位的同学,老师会赞扬他是“有勇气、勇敢的好孩子”,“长大了,你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交警”,“你是最棒的”;个别同学说话、坐的有点歪,老师会及时地说:同意自己是聪明的请坐好。如此简单的一句话,让个别同学及时的坐如松了。可见,表扬的力量有多大!
一、真情点燃激情, 以情激趣
真情可以感染, 激情可以传递。课堂教学只有真正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心弦, 才能触动学生的灵魂, 才能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伊始, 教师必须首先入情入境, 真情流露, 抓住切入点, 引导学生入境, 以真情来点燃学生的激情,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站起来的中国人》一课,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真情, 点燃学生的激情。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首先, 教师可以用深沉的语言, 讲述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 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 在奥运会上, 中国得到的不是荣誉, 而是令人痛苦的屈辱和讥笑。然后, 教师用激昂的语言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 国人所取得的成绩,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通过教师真情的讲述, 以此来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 角色体验, 引起共鸣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创设情境, 进行角色体验。通过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 让学生编写课本剧, 进行角色扮演, 表演整个故事情节。这样不仅能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更能使学生增强参与的意识, 明确社会责任, 增强责任感。
例如, 《学会拒绝》一课, “吸毒一口, 落入虎口”一目, 可以编写课本剧“拒绝毒品”, 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 积极参与, 深刻体会到毒品带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巨大危害, 从而树立远离毒品、同贩毒分子作斗争的意识。
又如, 在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时, 我们可以编写“我是小导游”的情景剧, 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 将自己当成一名小导游, 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以及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从而丰富学生的阅历, 增强探究知识的兴趣, 树立保护文物古迹的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要“知行合一”。他认为:“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城。”品德课要做到的就是课堂知理, 课外知行。在教学中, 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之外, 还应该抓住各种教学机会,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从而使学生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例如, 《我们的国宝》一课中, 主要讲述了中国的许多文物古迹, 其中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教学中, 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中讲述之外, 还可以抓住各种教学机会,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如参观文物古迹、博物馆、纪念馆等, 通过实际参与, 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从而树立热爱中华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又如, 在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一课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 或者参观家乡的工厂, 实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体会劳动的过程, 感受劳动的艰辛, 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与尊重。同时,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开发,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的开放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中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任何教学资源。在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从学情、学校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一切为教学服务, 做到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除了利用好各种参考资料、教学工具、影像资料、教学软件图书馆等等之外, 我们还要积极开发课外资源, 如纪念馆、商店、博物馆、公园、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校外教育基地、文化体育场馆以及区域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等。另外, 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还要重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多种信息媒体。
总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与课改的要求越来越格格不入,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增强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内在需求。《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 》的颁布, 对品德与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 只有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的公民。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研修学习总结07-15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11-04
新街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结11-19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总结09-14
小学品德与社会复习计划06-17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10-02
小学六年级社会与品德合卷06-17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09-14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7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科教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