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精选11篇)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1

1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

伴随着当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并且趋势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那样:“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在不同的时代具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互联网络的特点是开放性、动态性。这就促使网络信息具有丰富性、交往选择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在这种状态下, 人们的视野更加广大, 人们的思想也更加宽容, 人们的意见和行动更加合理。网络交往方式, 使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受到打破, 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一齐交汇、碰撞、竞争在网络上。由于交流信息和交流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 完全的不同观念、思想和文化的碰撞有利于人们养成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的精神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 多元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网络交往极大地丰富了人的本质力量, 扩大了人的交往范围, 使人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扩大了人的交往空间和提升了人的交往能力, 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中, 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 摒弃过去的片面性的思维方式,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了人的整

当今世界, 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的能力与素质迅速得到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提高。由于应用互联网, 人们的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人们掌握多方面知识的可能性增大了, 这种从“单专业”向“多专业”发展的趋势适应了现代化过程中科技发展的边缘化、交叉化的特点, 这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是十分有益的;推动了人得以提高。在信息的世界化过程中, 人人都有权使用最新的软件和资料库, 与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道德行为打交道。价值观念多元化相互碰撞, 人们通过学习、交流和借鉴, 达到相互沟通、理解, 有利于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科学化、全面化、系统化, 每个人的道德心理、道德人格、思想意识得到磨炼、整合和升华;网络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同样有利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冲破旧的模式, 从而得到解放, 人的健全人格和独立意识也得到培养。

3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人是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通过交往, 人在信息、情感、心理等方面得到交流和交换。在这过程中丰富、充实和发展了自己,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可见, 有什么样的交往,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了。信息技术创造的“网络关系”是一种新的交往关系。它使个体人的交往主体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多维度和非中心化的状态, 打破了人们思维观念上的地域性和保守, 使人的社会性和开放性有所增强, 使人际交往关系更加全面、丰富。因此, 如果一个人能积极参与世界性的交往, 就会同整个世界进行着普遍交换, 这样个体就会摆脱地域和民族的狭隘性,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的发展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向“自由个性阶段”的前提, 也为人的社会交往的发展的全面性提供了更优化的平台。

4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人的需要全面发展

需要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必要前提。人类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需要生产为基础的, 需要体现着人的发展水平和自由的程度。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划分理论有其合理性。他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他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以及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人的需要首先从物质需要出发, 进而追求精神需要地满足, 这是作为人的本性的需要具有的内在规定性, 它是人的生存本质的体现。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往, 人能自由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现实条件的束缚得以摆脱, 从而增强了人的独立人格。在一定意义上说, 网络交往的轴心是主体需求, 它体现了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也充分地表现了主体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自觉本性。在网络交往过程中, 人们得到了大量的信息, 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要。今天, 网络技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这种交流和学习中, 人们不仅获得了知识, 同时也获得了乐趣。网上交往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能摆脱现实条件的束缚, 从而人能自由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 增强独立人格。网络主体对自我个性的超越需要过程中,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网络技术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 它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也满足了人们的其他方面的需要。

当代社会信息交往方式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种种积极促进作用, 同时, 信息交往方式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有相应的负面影响。恩格斯曾警示我们:“在我们这个时代, 每一种事物都好象包含着自己的反面。”学者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一书中指出:“新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 也可以毁灭人类。”我们应该认识到,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种种新的问题。信息技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了控制世界的能力和驾驭自己的命运的力量、扩展自身的主体性, 同时, 它对人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人民加强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特网上也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十分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有些人有目的地发布不符合事实的信息, 误导人们对真实情况的认知;个人隐私、企业秘密难以保全, 黑客攻击甚至造成通信中断、网络瘫痪。为了促进因特网健康发展, 主张制定国际因特网公约, 共同加强信自、安全管理, 充分发挥因特网的积极作用。”了解交往技术手段对人的发展的双重效应, 对进一步采取有效对策, 使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两者之间保持和谐, 达到一定的平衡, 建立一种健康、科学、合理的交往方式意义重大。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得以实现。不同交往方式下人的发展的形态不同, 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交往方式起到推动作用。当代中国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 不仅仅是某些方面的和谐, 而是在追求整体的、全面的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必须普遍建构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主体际性交往, 以促进人的平等、自由发展。

关键词:社会交往,变革,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20:3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33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1:775.

[4]维纳.人有人的用处[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132.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2

一、人民政协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首先,人民政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的所有政党都参加的政治组织,具有其他任何政治组织所不具备的特点,包括组织成员的广泛性、组织理念的包容性、组织机构的灵活性、组织活动的务实性。这种独特的特点,为党派联合和党派合作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其次,人民政协具有特殊的组织性质。在我国现有政治体制下,通过完善选举民主来滿足公民政治参与要求的空间比较有限。国家回应公民社会的政治参与要求的现实路径,只能是提升协商民主的层次和水平,而人民政协的特定性质、主要职能、永恒主题等,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本质上、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含了人民政协的内容,要提升协商民主的层次和水平,人民政协就是最好的组织形式。第三,人民政协能反映多元的利益诉求。当前,如果没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的存在及其活动,众多的社会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复杂的利益冲突难得以疏解,就更谈不上社会公平正义,谈不上和谐稳定。因此,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框架内的政治组织,完全能够成为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主渠道”。

二、人民政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优势所在。一是能够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当今社会呈现出利益格局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阶层结构复杂化等特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通过人民政协,加强沟通、广开言路、拓展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使社会上分散的意见要求得到有组织、有秩序的表达,纳入到现行政治体制内和民主法制轨道上来,已成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能够执行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作为执行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机构,在促进各党派的团结合作方面责任重大。要切实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努力推动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协商,使之更加经常、更加有效;要切实加强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及时沟通思想,交流情况,就共同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鼓励委员中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为他们发表意见提供平台,积极办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提案,多渠道反映他们所代表的民意,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合作共事氛围;更加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批评监督,维护他们履行职责的民主权利。三是能够把团结的面扩得更大。团结是人民政协的主题和优势所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推进建设事业的根本方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事业,尤其要全面自觉地贯彻这一方针。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把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按照“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团结的面越宽越好”的要求,努力增进社会各界的团结,巩固党所领导的最广泛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政治联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协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促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各阶层、各界别、各群体,通过加强联系,宣传引导,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是能够把民主的氛围搞得更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扬人民民主。人民政协从诞生之日起就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政协必须进一步发挥这一政治优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努力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方面,作出新贡献。按照“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断扩大政协工作的社会开放度,为各界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畅通渠道,使各阶层的利益诉求能够在政协得到充分表达,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得到疏通和化解。

三、人民政协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强大生力军。一是为发扬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平台。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日趋多样,政治参与的要求和愿望不断增强,人民以不同的形式参与政治,而不是一种政治冷漠现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有效的制度化渠道。二是为促进民主制度的完善拓宽了渠道。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作用的重要机构。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成为发扬民主的一条重要渠道。人民政协能够通过发挥党外人士在民主科学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拓宽社会各界利益表达渠道、保障党外人士履行民主监督,进一步推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三是为履行职能的工作提高了质量。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就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协商是民主协商,监督是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都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程度、进程紧密相连。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是人民政协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活动,离开了这一基点,政协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我们要坚持把政治协商作为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坚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主动就协商议题与党委政府沟通,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规范协商形式、明确协商程序,完善协商机制,用制度来保证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保证政治协商的郑重和经常,不断提高政治协商的水平。要坚持把关注民生、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民主监督的重点,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办法、新途径,切实保障委员提出意见和批评的权利,畅通民主监督渠道。要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政协参政议政的重点,增强参政议政的能力,拓展参政议政的渠道,完善参政议政的形式,使参政议政活动更加灵活多样,更广泛地体现民情民意,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04.

浅论历史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历史插图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插图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讲的是过去的事,无法直接看到,也无法再现,教师要使学生有历史的感觉、历史的形象,使“过去”能在学生观念中明显再现,就需要借助历史插图,历史插图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种插图教学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描绘法

这是以图示为主结合语言演示的一种教法。如《受到迫害的犹太人》这幅图体现了犹太妇女、小孩都胆战心惊地举着双手,被纳粹党驱赶、屠杀的惨况,使本来难以理解的“法西斯”这个概念,由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图中犹太人的悲惨境遇,这个晦涩难懂的词一下子就理解了。描绘法除以爱憎情感感染学生外,对于古建筑工程的插图,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诗文,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宋人杜德源诗“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和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二)联想法

如演示《商代戴手铐的陶俑》时,可引导学生想像当时奴隶们不甘屈服的形象,深刻揭露奴隶殉葬的罪恶。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此处可联系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对圆明园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三)启发法

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安抚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

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

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又如,以1927年德国漫画《关于危机的预言》来说明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组织以下问题来启发学生:

①山下这批人的情形是什么意思?

②危崖上那些人悠闲自在地宴会又是什么意思?

③这幅漫画影射什么?它跟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有什么关系?

(四)悬念法

历史上颇多难解之谜,有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后自己去寻求答案。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四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巨大的石头重达五吨,当时又没有起重机、汽车等机械,你认为他们究竟使用什么工具来进行搬运?

②修建金字塔时,没有水平仪,没有动力装置,没有现代化测量手段,如何勘测并平整出五万二千九百平方米的塔基?

有兴趣的同学平时就会留意这些资料,对历史的奥秘作进一步的探索。

(五)比较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复习巩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和《战后的欧洲》这两幅图可以比较,以理解战后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阵营的变迁,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四大帝国被摧毁,波兰等八个国家新兴。

复习课中可以将《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黄海大战》《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等图进行比较,各图的特点明显体现出了清政府的腐朽,黄海大战中中国军队的不堪一击,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日本的强大,对于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自然而然也就清晰了。

(六)概括法

使用概括法的图示教学,一般都需要教师自绘图画或从互联网上搜集各种资料图片。例如《世界文明古国》这幅画,上面确切标有各国国名、各大河流,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对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发源的大河流域、地理位置等内容具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讲明朝营造北京城,可以绘制一幅金、元、明三朝京都沿革图,理顺金的中都、元的大都、明的北京城三者之间的关系。复习辽、宋、夏、金、元的历史,可以绘制一幅五朝迁变图解,使学生学到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予以综合,使之系统化。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4

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论乡土史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乡土史作为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乡土史资源离学生生活较近,相对于教材,又显得较为亲切,容易被学生感受和触摸.历史教师应重视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资源,攫取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历史课堂充满乡土气息.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乡土史资源 乡土教育 历史教学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5

试论怀疑精神及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

社会发展要有问题意识,必须要有理论创新,这就离不开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在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 者:易卫华 吴国林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10刊 名: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3(5)分类号:B025.5关键词:怀疑精神 科学发展观 小康社会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6

陕西号称“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在这里蕴藏着很多音乐文化瑰宝, 她让我们看到了此地所具有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豪感。陕西的音乐总体高亢、激昂, 但是也有不乏陕北信天游的宁静和悠扬, 不乏陕西山歌的缠绵和婉转。

当今社会, 经济基础是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然而, “文化经济”是一个新概念, 是文化与经济共同作用催生出来的新名词, 且是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的经济化”或“经济的文化化”共荣共和的新名词。文化产业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 当然文化对经济对政治的的渗透作用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艺术也对经济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 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音乐更应该受到重视, 这样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才能具有特色。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 有人认为传统音乐老掉牙了, 已经不适合灯红酒绿的社会发展, 还是现代音乐更吸引眼球, 其实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 内容形式也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非水火不容相互对立, 重点在于它们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凡能给人以有益的影响, 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历史上, 古长安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 是歌、舞、乐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2000年前在西安郊区秦遗址出土的“乐府丞印”等说明秦代已有乐府, 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相和歌”“大曲”到“雅乐”再到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 从周时期秦国的歌师秦青到唐玄宗李隆基, 都说明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极为丰富。如何让传统音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三秦大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京剧这门艺术, 其特殊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符, 很难看懂, 已与我们越走越远了。传统音乐作为国粹, 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的,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根本, 是中国现代音乐确立独特乐风的重要途径, 或许这就是立命之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整合, 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 一 ) 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的传统音乐势在必行, 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秦地传统音乐文化是秦地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艺术特色是秦地生活方式的折射。它的艺术特色持续而鲜明, 千百年来秦地百姓一直秉承着特色的生活方式, 但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生活的冲击, 秦腔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其作为生活方式的现实空间, 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拘谨是生存空间已经把秦腔挤到了特定的场所——广场。如果不注意引导, 恐怕慢慢的秦腔也会在广场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老百姓心里的那种豪迈, 那种秦地音乐特征产生的内在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人类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根, 必须接地气, 秦地百姓是生活方式就是根, 秦地传统音乐就是根, 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势在必行, 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 二 ) 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 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扶助。

秦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已经在生活中渐行渐远, 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积极的扶助。

陕西的传统音乐也是一样的, 有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渐趋不适应, 我们应该在这种冲撞下认识到人们的审美对传统音乐的冲击, 借助于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本质来适应甚至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现代经济的冲撞, 反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 我们应该实行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让传统音乐在发展中求得传承, 成为一种“流动的音乐”。我们的秦地传统音乐, 也正是由于融会了当代的意识才得以流传下来的, 既融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 又吸收了当代的风貌。在继承中, 把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秦地传统音乐中, 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的局面, 让传统秦地音乐不断注入新的创作理念, 源远流长。

秦地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政策的优化, 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性干预, 更需要经济的扶助,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没有经济的扶助很难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 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秦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这而大旗高高举起, 共创秦地传统音乐的繁荣时代。

( 三 ) 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与传承人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 秦地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样需要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加强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 在中小学校、甚至地方院校应该设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科目, 使得本地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发展, 这样一些传统音乐才能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二、秦地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在对秦地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 适当开发利用, 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是非常有必要的。

丰富的三秦文化, 滋养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这片土地艺术品种丰富, 影响广泛、深远。陕西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就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 戏曲乐种就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汉调二黄、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线戏、陕北说书、西安鼓乐等等。仅陕北就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 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受人文风貌的影响, 秦地传统音乐形成了豪迈激昂, 粗犷且淳朴典雅, 并以特有的形态与民众朝夕相处, 生活即是艺术。如此种种都记录了百姓的生活, 记录下了三秦大地的沧桑。

(一) 秦地传统音乐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新使命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使命。

首先,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艺术形式是陕西形象的文化窗口。大家知道, 音乐是一扇窗口, 是一扇认识世界、认识人的独特窗口, 是一个地域音乐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表达形式。透过秦地传统音乐, 我们可以洞悉三秦悠久的区域文化。向世人展示自己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 恐怕惟有盛行于民众中的传统音乐。它音声依旧、风采依旧, 能揭示出区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只有使世界认识自己, 才能赢得发展机遇。

陕西应该借文化氛围浓厚、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音乐, 让世界了解自己秀美的陕南、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和具有浓郁特色的“陕北”, 让世界认识我们三秦大地卓越的历史和文化。让世人感悟我们这个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三秦之子”。我们应该借助优美的音乐, 开展良好的秦地音乐文化导向作用, 不断招商引资, 把陕西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发展宝地。

其次, 传统音乐是陕西旅游、饮食经济赖以发展的一部分。秦地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仅秦腔就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 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冲动, 诱发人们把这种冲动传递出来化为一种情感或意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的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秦地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载体, 要映射出“此地”所区别于“他地”的不同之处, 我们希望在陕西的旅游业、饮食业等方面都能和本地的“传统音乐”挂钩, 这样既能继承了传统音乐, 同时这些不同场合的表演也同样使得经济得以创收。

(二) 运用传统音乐促进秦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经济发展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使命, 我们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传承方面进行努力, 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艺术院校, 要努力以一种新的文化思维, 为传承传统音乐这一“新兴产业”建立一套新的文化政策和技术规则, 保证其传承后继有人, 可以在中小学阶段甚至一些地方艺术院校设立一些针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 这样使得传统音乐可以会更好的继承下来。

其次, 应该由本地文化部门建立一支具有本地特色的表演队伍。这些表演人员应该定期去一些本地旅游、餐饮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演出一些代表本地特色并受当地民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的传统音乐。从而通过不断地演出练习形成强大的传统音乐表演体系。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另外, 传统音乐是一条流动的河流, 我们应该鼓励新作品的创作和演出, 这样传统音乐在时代的驱动下也会融入新鲜血液。在旅游甚至文化产业上可以进一步设立“陕西传统音乐节”, 使得八方宾客来观看我们三秦大地的音乐文化、历史遗迹、以及陕西每个地方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通过以上这些资源, 和政府大力的宣传导向, 使我们秦地的传统音乐能够展示新时代的陕西形象, 成为创造经济发展的文化“平台”。以音乐为媒体, 来为发展经济营造良机, 通过旅游、文化产业的带动引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促进新时代下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

摘要:“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源远流长、丰富而厚重。自古以来, 秦地音乐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在三秦大地上流淌。如何使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将从社会经济发展和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出发, 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当下更好地让传统音乐服务于陕西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秦地,传统音乐,区域经济,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2]林谷芳, 林大雄, 靳捷.人类学与音乐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理论重建[J]中国音乐, 1994, (2) .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史料教学;中学历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85-01

央视的《百家讲坛》曾得到大批听众的深度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史料的应用,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和通俗易懂,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其实在历史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史料论据来充实自己的课堂,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一、什么是史料和史料教学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在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以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有关他们的行动和思想的痕迹。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实物史料和口碑史料,从来源上可分为第一手史料或第二手史料等。其中实物史料又可分为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如书籍、档案、文件、文物、遗址等。而口碑史料指历史事件经历者的叙述或者转述,或是后代用口头方式流传下来的对英雄人物、习俗的陈述等[1]。

而所谓史料教学,就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处理、加工,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过程,主要包括史料的收集、选择和运用三个环节。具体过程如下,首先,老师选定需要研究的历史主题,然后搜集能够说明研究主题的相关历史资料,如纸质版、影视版或实物资料等,再精心设置提问环节和讲课内容,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完成史料教学,其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直接、主动参与发现、处理信息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有效的历史信息,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2]。

总而言之,史料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提高学习能力为目标,运用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

二、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实际作用

在史料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手段,史料教学的作用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会获取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和能力,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爱上历史课程。

(一)增强历史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课堂活动积极起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利用多媒体、影视播放或展示实物等手段,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把多彩、有趣、感人的史料展现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的历史氛围之中,缩短学生和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距离。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3]。

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影片,更好理解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给学生一种身历其境的真实感和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这么落后、如何改变落后面貌等,由此让学生关注起自己国家的命运,形成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可见,真实的史料教学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教育,情感的升华。

(二)加强历史责任感。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古籍原文,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是连接古往今来的纽带,如讲近代史时,林则徐关于责任感的论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都体现了不顾个人利益和荣辱,对国家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说明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封建体制的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程,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拯救落后的中国而奋不顾身的改革或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三)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所谓“历史思维能力,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现象、再现历史事实、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能力。”[4]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体现在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因为一般教材往往限于篇幅或其特有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背景知识,而史料教学正好可以弥补了这一缺陷, 与学生一起解读材料的过程中,既提供了历史情景,使学生从材料中获得历史信息,同时学生在解读史料的过程中渐渐就会形成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这样才可以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四)形成历史创新精神。在历史教学中,老师通过提供丰富的史料,鼓励学生要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势、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去合理分析材料,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5]。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史料的选择要适当。首先要注意其科学性,最好是专家公认的正史史料,并注明史料出处;其次,选择的史料要精,否则就会出现面面俱到,但结果只是泛泛而谈;再次,选择史料要注意多维度,多维度选择史料既可以强化对所要论证历史问题的说明,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形成辩证的历史思维能力;最后,所选材料要充分考虑学情,因为有些史料的选择由于字数的关系,节选的材料在脱离了相关背景后不易读懂,所以老师应该加以解读或注释,或者由老师引导学生来读懂史料。[6]

中学历史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能力,而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不容忽视。掌握正确历史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历史观的形成与历史方法的掌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希望历史老师能够重视史料教学的重要,认真分析史料,合理利用史料,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张桂平.史料教学——不可或缺的历史教学方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崔恒祥.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史料选择[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4(17).

[3]陈玉荣.论史实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历史教学,2005(02).

[4]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J].课程·教材·教法,2006(09).

[5]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史料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4(07).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8

2010.7.30

襄阳

老年大学是社会发展进入到老龄化时代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社会进步的客观反映。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老年大学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各级老年大学作为离退休干部及广大老年人学习的重要阵地,在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它在无形中不同程度地缓解各种老龄问题,并日益成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老年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的现实需求的同时,起到了提高老年人自身素质,提升思想境界,展现人生价值,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稳定的多重功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多种作用。

一是阵地作用。老年大学是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坚强阵地。为了建设、巩固和发展这个阵地,20多年来党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办了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老年群体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老年人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枣阳市老年大学开办22年来,先后有7865名老年人在这块阵地上,充实了老有所学的内容,丰富了老有所养的生活,吸收了老有所医的知识,陶冶了思想情操,拓宽了视野境界,促进了身心健康,延长和拓展了参与社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提高了老有所为、贡献社会的本领和能力,涌现出一批大器晚成者。有63位学员加入省市书协,21人加入省市美协,12人加入省市摄影家协会,52人加入全国或省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有的出版诗集、散文集、书画集,还有的面向社会举办个人作品展,有750 多件作品先后入选市级以上单位举办的展览,其中有18幅作品荣获国际奖励,50多件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励,300 多件作品荣获省级奖励,530多件作品荣获市级奖励。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教育作用。老年大学的根本目的是塑造老年人的本质、身体和性格,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现代型老人。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老年大学是和谐社会的音符。通过上老年大学,可以使老年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质,使老年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为,可以提高老年人自我服务、家庭服务、社会服务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老年大学的发展,增强了和谐社会的学习气氛;丰富的教育内容,实现了和谐社会中的“老有所教”;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趣化了和谐社会中的“老有所学”;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娱悦了和谐社会中的老年心态。老年学校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它始终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快乐式教学、民主化管理、亲情式服务、前瞻性探索”的办学理念,突出政治文化、科学保健、时事形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做到“学、乐、为、教”相结合,以实现教育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老年人全面素质的根本目的。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先进文化武装人的头脑,保持老年人革命晚节,努力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进行“八荣八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更新知识,融入时代,服务社会,不断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而老年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必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是凝聚作用。老年学校教育,有极大的凝聚作用。兴办各级各类老年学校,让占人口比例11%的老年弱势群体,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获得终身学习权益保障,不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利益分配关系上的公平、公正。而且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是民心工程和凝聚力工程。老年大学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巨大的凝聚作用。大家都知道,自尊心是人性的顶峰,激发老年学员的自尊心是老年教育工作头一条金科玉律,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尊重老年人,全心全意服务老年人,是老年大学疑聚作用之所在。努力把老年大学真正办成知识的乐园,爱心的家园,友爱的社区,力争把更多愿意学习的老年人凝聚起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实现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多彩的晚年生活,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夕阳红、夕阳美,是老年大学教育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四是调节作用。社会和谐要求个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相统一。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老年人自身发展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赖以建立的主体性基础。枣阳市现有人口109.8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4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2.7%。这些老年人退休后产生了离群感、孤独感和失落感,他们都不愿过那种困居斗室、与世隔绝、孤家寡人的生活,都有重新融入集体的强烈愿望。老年大学搭起了一座老年人与社会、老年人与他人沟通的平台,老年学校也就成为老年人感知党和政府关爱的“暖心桥”、了解社会的“望远桥”、重新贡献社会的“回春桥”、与他人交往的“知友桥”,从而调节了老年人的心态,消除了孤独和失落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扬起生活的风帆,造就了自身发展的和谐。这是因为到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都是平等的主体,原职业、职务、职称和家庭、文化、阅历等的差异越来越被淡化,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在思想观念上超脱了世俗的偏见、陋俗和习惯,淡薄了名利,凸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相待,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所以老年大学是构建和谐社会中调节老年群体人际关系,使老年群体融入时代、融入社会的一个亮点。

五是稳定作用。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稳定,社会就不会和谐,没有和谐,社会也不会稳定。老年群体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老人安则天下安。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安定有序、民主法治”,这一切都与老年群体紧密相关。因为老年人不是孤立人,老年群体不是孤立群体,它与每个家庭和各个阶层都密不可分。每个老年人都关系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关联着周围的人群,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对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下一代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实践证明,老年大学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奠定了基础,是一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载体,接受过老年学校教育的老年群体不仅对于自身的稳定有着很强的作用,而且对于家庭稳定、社会稳定也起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如:1999年“法轮功”猖獗时,参加过枣阳市老年大学学习的学员无一人修炼“法轮功”,许多学员还自觉成为抵制和揭批“法轮功”的积极分子,在大是大非面前,老年大学显示了稳定社会的强大威力。

六是开发作用。与时俱进的老年群体是国家的巨大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才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是知识和科技含量高、又能带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本。我国目前已离退休科技人员有500多万,其中身体好能发挥作用的350多万。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继续为社会发展服务。当然,老年群体中个体的初步知识、技能、经验需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活动,才能成为老年群体和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从而具有更高的传授价值。老年大学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活动,为老年人充电加油,更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交往机会,把自己融入时代的大潮中,继续为家庭致富、生活幸福和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枣阳市老年大学在为开发老年人潜能,发掘老年人才,塑造老年人才,集散老年人才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许多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潜能的开发,在实现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康、求为”的美好愿望中,潜能被挖掘,才能被发现,灵感被激发,激情被燃烧,进而达到自强、自尊的精神境界,有的还“成能”、“成才”、“成家”,在政府决策咨询,高新技术开发,著书立说,人才培训,专业咨询,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果。如特产局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赵兴臣,一生从事科技研究和传播工作。退休后,他参加了枣阳市政府组织的“湖北省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担任主讲老师,先后到全市各乡镇举办果树科学管理培训班50多期,培训青年农民15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3750多名老年科技人才被开发应用,继续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贡献才智。

七是辐射作用。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称道的精神乐园。老年大学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第三课堂(社会公益活动)激发了老年人的成就感,通过组织各种笔会、画展、文艺演出、社会实践活动,调动了老年人的表现欲、展示欲和创造力,使他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丰富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命质量,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老年学员服务社会的活动,如,发挥老年学员政治优势,组织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人生观教育;发挥老年大学艺术人才的优势,以精采纷呈的文艺演出,为社会文化活动增光添彩;发挥老年大学书法绘画优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老年大学的团队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老年大学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等等,在社会上引起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些热爱学习、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先进事例,是社会大家庭中非常有益的“活性细胞”,如加以进一步培育,其繁衍之势、辐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它将为倡导健康养老,积极养老,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论新闻媒体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篇9

摘 要:随着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媒体渐渐被依靠互联网的新媒体所取代。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其舆论性对社会的影响也尤为突出。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如何全方位的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闻报道,营造出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我国新闻媒体未来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闻媒体;和谐社会;舆论;影响

一、新闻媒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闻媒体又称大众媒体,其概念起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闻媒体随时代可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代表为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电视、广播),而新媒体的代表则是网络媒体。相对于电视、广播、报刊、户外四大传统媒体,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媒体被人们称之为“第五媒体”。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影响日益深远和扩大化,新闻信息传播速度的提升,使得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和激烈的碰撞,其必然极大的影响了人民大众的思想。实现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目前必须施行和落实的发展方针。构建和谐社会,是需要政治上、经济上、人文上的全面发展。而新闻媒体对于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新闻媒体作为社会风向标,应该正确的影响社会舆论导向,引导良好的舆论环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应该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帮助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当前,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已然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信息传播平台,其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两个方面,新闻媒体同样也存在着积极和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

1.1加强和谐社会舆论监督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是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身事务所行驶得民主权利。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治建设;有利于反应人民群众的意见,联系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党风党纪建设,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弘扬正能量,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1.2满足和谐社会中大众的知情权

新闻媒体可以满足人民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了解事实的真相。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作为我国国民应当享有完全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就是人民民主权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新闻媒体,可以使得人民群众获得有关公共领域信息的权利,即为知情权。其中包括了公民有权通过新闻媒体了解国家当前的政策方针,通过新闻媒体获取有关形势、决策、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信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1.3积极的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对重大事件的`解读将在群众中起到范围较广的舆论引导作用,即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闻媒体人员应该努力的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舆论引导工作,对于不实的,影响政府形象的,和危害国家安全稳定的传言,应当及时纠正其传言在人民大众中的舆论导向。并应当通过举证和查实,将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将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引导至良好的一面。

1.4营造和谐的传受关系

要构建和谐社会,新闻媒体所营造的和谐的传受关系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关系是任何大众传播都必须包含的关系,传授关系影响着新闻传播效果的水平质量优劣。以往传统媒体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对于和新闻受众的互动关系不重视,极少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形式呆板、枯燥无味,这样的新闻传播方法既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也不能产生受众思想的共鸣,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时代,其良好的互动性,可以使得新闻受众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新闻互动,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这就使得新新闻媒体应当时刻站在受众的立场上,想大众所想,急大众所急,帮大众所需,才能使得大众产生共鸣的互动。新媒体新闻,应当把受众真正当成新闻报道的主体,要做到时刻为人民群众所呼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营造和谐的传授关系。

2、消极作用

2.1报道的片面性和滞后性可能会引起错误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所存在的新闻失实现象不可避免,同时还会存在着片面性报道的现象,和滞后性现象,其可以致使新闻事件或者国家政策不能通过媒体使得受众清楚全面的获知。滞后报道现象则会影响到新闻的时效性,使得被报道的事件本事和社会舆论发生错位,严重的可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2.2部分报道的细节化可能教唆犯罪

部分新闻节目,特别是法制节目,其为了达到良好的报道效果,往往会将诸多犯罪经过和细节描述得非常彻底,而且对于犯罪过程的侦查细节也进行了播出。其可能会使得原本不清楚侦破过程的人了解到侦破流程,并丛中总结获得出反侦察手段,给下一起犯罪事件埋下了隐患,严重危害着社会安全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闻法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2:237.

[2]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J].法学研究,1996(6):20.

[3]刘永春.论隐私权和新闻自由权的冲突[J].洛阳大学学报,2002(1):176.

[4]夏敬华.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责[J].2010(5).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10

(一)继续教育是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拓展与完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国民终身教育体系,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使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普遍提升,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要提供这种“教育机会”,仅靠现行的教育机制是无法实现这个理想目标的。要解决当前教育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就必须拓展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体系。所谓国民教育体系,是指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综合。通常我们把它划分为两大部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前者是把从幼儿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中能按系统的教学规划和严格的制度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纳入“正宗”,后者是把形式灵活、结构松散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扫盲教育、扶贫教育、老年教育及各类临时性培训等列为“旁门”。正是由于社会对“非正规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它一直处于补充性、边缘性、辅助性的地位,导致了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如果不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和现状,我们就无法承担起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因此,现在我们必须提倡边学边干,技能为先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非正规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拓展和完善以继续教育为中介的终身教育体系,使之与“正规教育”相衔接,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阶段性体现

继续教育是对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过去我们把它看作是对人生基础教育和正规教育之后的补充。在当代,由于科技高速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再也不能终生受用,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充分运用人类的科学知识,尤其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智力和创造力,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竞争力。随着小康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继续教育作为人生终身教育的阶段性体现,将成为未来社会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最普遍、最灵活、最方便的教育模式,与终身教育和谐统一,并行不悖。从时间上看,它提倡人生自幼至老各个阶段都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从空间上看,它不受校门和课堂的限制,只要有教育的需求,一切社会活动场所都是可以教学的场地,从教育方式上看,继续教育是非学历教育,没有年龄、资格、时间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如岗位培训、专业技术培训、个人进修、参加专题研讨会、听专题讲座、聘请专家现场示范指导等等。这种随时随地对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有针对性实施教育的教育理念,可以为教育的整体性发展注入活力,逐步引导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三)继续教育是对人们知识生存的基本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人的发展前提是生存保障。生存与发展是人生最根本的需求,也是人生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好坏,取决于人的智力和技能的开发程度。在未来的知识社会里,知识生存将成为人生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教育落后,国民知识水平过低,就会陷入生存的困境,发展的可能性也就降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劳动产品中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没有文化的简单劳动者已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农村的民工潮涌向城市,而城市的下岗待业人群也日益庞大。他们的生活状况用传统小康社会那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标准来衡量也有很大的距离,距更高的小康指标要求则更远。要建设小康社会,劳动者必须经过继续教育用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来重塑自我,提高在社会就业或创业中的竞争力,才能适应知识生存的基本要求。就城市在业的白领阶层而言,他们绝大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面对知识更新、人才折旧频率的加快也有接受再教育以求得“充电”的迫切要求。他们把补习外语、电脑、驾驶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当作一次新的扫盲运动,甚至还把需要扩充的前沿知识和新理论当成人才保健的有效“补品”。由此可知,在当代,知识生存已是人生的一种基本需要,从企业员工到个体老板都有对继续教育的迫切需求,给我国的现行教育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发展继续教育,可缓解当下教育供求矛盾,为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的教育保障。由于继续教育具有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进行普遍的成人再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我们既可把它当作提高全民学习能力、就业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也可将其从现实的知识技能教育延伸为培养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以求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最高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应当把继续教育的战线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偏远乡镇,从培训企事业的在职员工发展到无业可就的待岗人员,从培训MBA的高层管理发展到乡村的农夫、主妇。根据不同的人群,准备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不仅对跨国经理讲国际贸易;对财政金融主管讲WTO;对科研教学人员讲理论前沿:也要对下岗工人讲再就业和创业知识,对进城民工讲授基本的自我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劳务谈判与签订合同的知识,对从事家政服务者,讲授城市文化生活常识及家政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等等,使各层各类的劳动者面对新的生活、工作环境在思想上和技能上有所准备,以便于较快地融入新的领域。切实地帮助人们在立业安身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获得美满幸福的生活,逐步达到小康社会的各项基本指标要求。

二、继续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个目标要求我们创造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则依赖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一)继续教育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在当代社会财富的创造,不管是对自然资源的采掘,还是对自然资源的加工,仅仅依靠传统的体力劳动已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科学技术则成为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点石成金之术,是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当下我们所说的发展生产力,就是要提高生产力中的科技文化要素,即要求改变我国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变体力劳动者为知识劳动者。1996年,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把人分为前半生学习,后半生工作的教育理念,提出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创造社会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目标。在当代社会生产中,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高低,是决定我们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是否有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继续教育是一种对社会生产者实施及时教育的新模式。它适应于社会生产紧密追随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不仅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创造财富的不竭动力。

(二)继续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本的可靠途径

人力资本,是对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它精神存量的总称,也指人们在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收益。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出版了《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他认为,有技能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要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当今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强,仅仅依靠正规的学校教育来培养人才,远远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成人进行继续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人一旦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就可以直接用于社会生产,收到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利用继续教育开发人力资本,是对劳动者知识与技能的持续开发,就可提高人力资本含量,从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把继续教育看作是一种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间歇性进行的短波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有积极的作用。对继续教育投资,就是对持续性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投资,劳动者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和素质,以此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可以为社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决不是纯消费性的投入。

(三)继续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发展,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卡尔·达尔曼博土曾在1999年7月把经济发展的方法归纳为两种:“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之一,是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扩张。方法之二,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用新的、更好的技术来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力,对技术和政策知识的有效利用可以导致经济绩效上的极大差异。”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被看作是一种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的得力工具,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继续教育的对象,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正在从事社会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劳动者,让他们在继续教育过程及时地更新知识,开拓视野,不断改善思想品性,提高劳动技能,对于促进社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把继续教育比作人生旅程中的加油站和动力机,它不仅给个人的生存发展加油、鼓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搞好继续教育,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自身需要,并且也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继续教育,对于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我们必须对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把它从边缘教育、补充教育推向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担负起人力资本投入、社会创新、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任。

(一)发展完善继续教育理论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社会诸多的复杂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丰富,而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整个国民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在我国的正规教育中,高中普及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大学普及率不到百分之十五,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有中小学文化程度,而国家对于教育的经济投入十分有限。这种特殊的国情,要求我们在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方法道路探索中,能够充分把握中国的特色,深入观察继续教育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探索继续教育的特殊规律,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变化,并对此做出系统的阐述,形成能够切实指导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以此指导我国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创造灵活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

任何教育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都存在着适应性问题。在继续教育活动中,我们要为社会生产劳动者服务,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方式能够体现出自身的管理特点,以方便求学者以学习为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灵活、开放的教学体系。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办学体制上不拘一格,可公办、民力、企业办、联合办,重在质量,在入学资格上不拘一格,不问年龄高低、资历深浅、考试成绩多少,只要有求学愿望,有求必应;也希望社会在人才使用上不拘一格,不管学历高低、教育类别是否正规、受教的学校是否名牌,能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三)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保障体系

论交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篇11

综观历史:中国古代母系社会中,女性曾经占据过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地位,在长期的生存与繁衍中,女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妇女承担起了家庭主妇的责任,但对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的作用乃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笔下的美女貂禅,为国家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吴越春秋>中的美女西施,也是异曲同工,为自己的国家奉献了青春.出塞和亲的美女王昭君,和亲吐番雪域高原的美女文成公主,她们是维系和平.消除战争的纽带,被载入史册,被后人传颂,佳话千古.开创女子主政先河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精明果断,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大唐盛世.还有女政治家孝庄皇后,萧太后等等,都为治理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反之,如果不发挥好妇女的正面积极的作用,将给国家乃至社会所带来的是灾难.卖国求荣的慈禧太后就是例子,她统治了中国48年,挥霍奢侈,卖国求荣,使中华民族遭受八国联军的入侵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国家,人民饱受磨难,妇女暴受蹂躏,使中国历尽劫难,国破家亡,有了耻辱的历史.大量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大量文物丢失.据2009年2月26日中央新闻报道.圆明园丢失的鼠首兔首铜像在法国被以2800万欧元高价拍卖.自己的东西被外夷掠夺高价拍卖,真是让人气愤.这是与社会发展相悖的不和谐的音符,卖国的罪证.

中国近代孙中山先生指导的辛亥革命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帝国模式给整个帝制时代划上了休止符,出现了宪法,议会选举等一系列新鲜事物"男女平等"首次纳入革命的纲领大批女子从家庭中走进了学堂走上了社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们站在变革社会的历史前台,一些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辛亥革命妇女,举起了男女平等的旗帜,争女权,开女学办女报.认识到妇女解放和民族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并付诸实践第一次发出妇女的声音.为妇女解放运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伟的贡献。1919年的"五四"运动加速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打破了男女有别的封建藩篱,中国妇女运动由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妇女运动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晚清女界的先觉者--秋瑾,就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杰出女性.是中国女性解放的代言人.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她具有出色的才干,掌握了当时先进的理论武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具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琴棋书画,路路精通,为宣传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具有出色的教育家才干,是中国女性主义的伟大先驱,她的作品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块丰碑.她的作品展现了丰富的女性生活图式以及鲜明的"女性良知"特征,为20世纪女性写作奠定了基础.因参与革命策划武装起义而被捕遇难,成就了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著名政治家,画家何香凝,革命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蔡畅等等她们都为中国的胜利,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代国母宋庆龄,为国共合作,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矛盾时,宋庆龄迅速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的胜利,"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相一致的,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妇女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以主人翁身份登上了历史舞台,一批妇女运动的领袖担任了国家领导职务,大批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妇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推动器.革命家,政治家,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邓颖超等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鞠躬尽瘁.

正当,人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工作时,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在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的推波助澜下,再次唱响了不和谐的音符,使多少革命的老同志,老领导蒙受冤屈,使多少科学家,文学家,文艺工作者受尽磨难....使中国历史倒退,中国百姓遭殃,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纵上所述,可见,妇女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如何在当今社会和谐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她们的和谐作用,是有必要引起重视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妇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提高妇女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而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社会活动中的优势作用,都决定了其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无庸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妇女们要切实起到和谐社会发展的桥梁,纽带和推动作用.一是要克服依赖的思想障碍和短浅的目光,树立独立的思想和远大的与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相一致的理想目标.二是要有独立自主,勇于拼搏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三是要有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如此才不至于拉倒车,走偏道,才能在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进程中贡献力量.

沐浴着杏花春雨,嬉戏着桃花润雪,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的妇女展露出勃勃生机.市场经济浪潮中,成就了一批通过艰苦奋斗,自主创业,拥有丰厚资产和管理经验的女企业家,女科学教育家,还有卫生,体育,文艺等等各行各业的妇女,她们展现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风采.中华女儿多自豪,奥运金牌夺魁首.

野风香,菜花黄,谁家女儿踏春阳,伴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过改革开发洗礼的大江中国南北的妇女,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有风采,她们满怀信心展开理性的美丽双翼,在和谐社会发展的蓝天中,自由飞翔在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经济适用房申请审核程序下一篇:夜色丽江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