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细节与鸦片战争(精选8篇)
时间:2001年8月25日 地点:广州市流花宾馆 主持人:钱建荣(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参加者:卢建荣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何梅珍老师(香港佛教慈航智林纪念中学)叶启明主任(香港陈树渠纪念中学)陈体智老师(澳门粤华中学)崔雪樱老师(澳门粤华中学)邬栩清小姐(澳门大学学位后课程)黄牧航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张锦标老师(广州市蓝天中学)吴凤老师(广州市七十九中学)主持人: 在优质教育基金的资助下和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协助下,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师得以共聚一堂,充分交流历史教学的心得体会。从地域看,穗、港、澳三地是连为一体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地的历史教师长期以来却缺乏密切的来往。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三地的教师都觉得异常的兴奋。与会的教师虽然都是历史教学的专家,但由于长期以来各自的教育背景不同,要找到一个大家都有深人体会的题目并不容易。为了使讨论更富有成效,会议前我们确定了一个主题,那就是鸦片战争史的教学。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州、香港和澳门都有不同的经历。澳门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就被葡萄牙人租借为商埠,香港则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中英签定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但在鸦片战争期间,三地都成为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广州是当时鸦片贸易的中心;香港是当时被英国人侵占的地方;澳门是英商东印度公司的海外总部。因此,三地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那么,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三地的历史教师是如何向中学生讲述这一段痛史的呢?这是我们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香港教师:我们主要是围绕着教材的内容来探讨英国人是如何为自己开脱战争罪名的。在英治时期,香港的历史科教师对鸦片战争的性质并没有一致的看法。香港的历史学科分别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学科的形式教授的,两者对鸦片战争的称呼各不相同。世界历史科的教科书称这场战争为“第一次中英战争”,对“鸦片”只字不提,企图把战争的起因完全归咎于贸易冲突。由于战争的重点被歪曲了,所以有些前辈老师更把它称为“叩头战争”。很明显,这些老师是把冲突的焦点放在了中英外交礼仪的矛盾上去了,而这些观点完全是从英国人的角度去解释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在殖民地时代,香港中史科的教师并非完全不能提及“鸦片”两字,但这肯定不是经常被提及的重点。事实上,历史教师都清楚,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是想通过武力来打开中国的门户,但在香港的历史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英国的侵略野心。在对具体史实的分析上,往往是从别的角度去进行的。例如,1839年发生的“林维喜案”,教科书在描述当时的情况时会突显中英两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又如,世界历史教科书叙述“充公鸦片”的观点上也是从法律的角度来淹没鸦片的要素。如果完全按香港教科书来讲述,鸦片会变成不是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从而淡化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性。因此,倘若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的话,学生是很难理解事件的真相的。此外,香港的教师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在不同的班级讲课时因学生水平的不一致而在内容上会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会提及英国国会对鸦片战争的影响问题,但总的机会并不多。回归前由于殖民主义色彩较浓,学校不可能全面教授鸦片战争的详细经过,也很难正确探讨其性质。1997后,这种情况已有所改变。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动教育改革,中史科为配合课程的发展,也提出了应该从多角度探索历史规律的教学方向。过渡期前后,历史教科书逐渐把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虽然我们不能一次性作出全部改变,但这个改变起码表示了本地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正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澳门教师:由于澳葡政府的不重视,我们缺乏统一的、正确的教学主流。澳门地区由于历史的因素,过去澳葡政府对该地的华人教育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我们没有统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也没有统一的公开考试。长期以来,澳门中学都选购邻近地区的教科书作为教材使用。以前采用香港的教科书较多,近来部分学校也采用大陆的教科书。由于大陆的教科书编写得比较简明,所以受到当地学校的欢迎。葡萄牙统治澳门数百年,澳葡政府虽然没有禁止教师在课堂里讲授中国历史,但也从来没有鼓励教师讲授中国历史。因此澳门的中学可自行决定教授的大纲和内容,自由度较大。回归前,澳门的主流意见都认为中英鸦片战争主要是因商业冲突引起的,而这个冲突可追溯到乾隆晚年,当时英使马卡尼来华觐见乾隆皇帝请求通商,结果因礼节问题不欢而散,最后更因贸易冲突而爆发战事。由于以往澳葡政府没有重视,所以现存在澳门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十分缺乏,影响了学者们的研究。此外,澳门大学并没有设立历史系,就算有相关的教授,也不是长期聘任他们的,因此澳门关于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事实上,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商人在澳门的活动十分活跃,澳门同时也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重要据点,但这段历史现在成为了鸦片战争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希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有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被挖掘出来,也使澳门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这段痛史。广州教师:坚持主流思想,参考最新成果,推动教法更新。由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我们对这段历史的教学是十分重视的。长期以来,鸦片战争史教学主要是坚持主流思想来讲授的,三个较重要的主流思想包括英国侵略、清廷腐败、人民抗争。在这个主流思想的引导下,我们不断地进行了教法的创新。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们比较看重的是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课堂讲授时我们会详细讲述战争的具体史实,包括起因、人物、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80年代末以后,我们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又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讲述,而强化了对战争起因、战争性质、战争影响等问题的分析。我们甚至要求学生深入到哲学的层次对鸦片战争进行思考,例如,我们会引导学生讨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这就涉及到哲学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问题。当然,目前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这种纯思辩的能力并不一定对学生有利,因此也力图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使他们能更真确地感受这段痛史,从而激发起爱国的热忱。随着高考试题向开放性发展,也随着研究性学习的不断推广,我们也十分关注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确,近年来国内鸦片战争的研究成果是非常突出的,例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就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例如,作者认为琦善并没有卖国的必要性,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深度和广度远非我们宣扬的那么高。这些观点虽然与教材的内容不太一致,但更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但是,在教学上我们讨论最多的还是为什么中日两国虽有着封建社会的起点却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中日两国同样面对强大的对手,可是日本变革成功了,走向了富强的道路,为什么中国却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其实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中英的差距并不算太大,中国人如果能够及时反省,大有机会迎头赶上。然而,这种反省的精神直到现在我们仍十分缺乏。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这种反省精神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茅海建所指出的那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一个兴奋着的民族更有力量,更有前途。主持人: 鸦片战争史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对于每个历史教师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从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师谈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如何把历史的真相告诉学生,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段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今后我们应该加强研究与交流,因为我们三个地方都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资源,而且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教学经验,这些资料和经验都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教学财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穗、港、澳三地的历史教学水平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国家这一社会形态以来, 战争基本可分为国内战争和国际战争两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南北朝对立时期及北宋时期的许多战争都属于国与国战争。对比分析中国古代战争与现代国际战争理念, 竟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些理念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拓土开疆, 天下一家,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
拓土开疆几乎是封建国家立国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各国的建国都要以拥有的土地大小显示其国家的强弱。相近地域内不同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城池疆土发生战争, 几乎伴随封建时代始终。在古代中国,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 西汉时期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扫荡漠北, 直捣狼居胥, 追亡逐北迫使匈奴西迁, 这些残兵却变成“上帝之鞭”给欧洲带来灭顶之灾。唐朝的李靖夜袭阴山, 灭亡东突厥, 王玄策屠灭印度之战:大漠狼峰孤烟直, 天苍地茫啸西番。铁骑踏破极乐土, 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 何必不忘骠骑郎。明朝的朱元璋八次远征漠北, 魏晋南北朝为统一而发生的战争, 北宋时期的战争等, 都是拓土开疆, 谋求一定地域内统一的战争。国外古代历史上多是这样的战争, 而且发展出臭名昭著的殖民主义。这类战争没有多少正义可言, 有的只是恃强凌弱, 倒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实在, 一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道出了实情。现代国家之间疆域基本确立, 强调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成为国际交往的基本法则。但是, 只要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实力存在差异, 国际制衡失去效力, 强国欺凌弱国、谋求拓土开疆的事情就会发生。近现代历史上, 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战争,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等都是殖民主义的狂悖表现;两伊战争,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 则是封建主义的魅影再现。尽管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文明程度,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恐怖主义势力、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国与国之间为了自身利益, 战争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 国际争端时有发生, 仍存在为拓土开疆而发动战争的可能, 正所谓“忘战必危”, 而小国弱国打不起先打战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保家卫国, 抵御外辱, 驱逐强虏
在民族国家之间, 不同民族文化可能发生碰撞, 巨大的国家利益可能发生叠加冲突。而国内因为相同民族文化和国家利益产生认同感, 形成国家核心凝聚力。外族的入侵往往以亡国灭种为战争的目的, 而对侵略的抵抗, 则是为了保家卫国。当遇到外族入侵时, 保家卫国、抵御外辱、驱逐强虏就成为进行战争的理由和号角。秦汉时期对匈奴的战争, 南北朝时期对突厥的战争, 北宋时期对西夏和辽的战争, 明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代康熙抗击沙俄、中法战争 (不败而败) 、左宗棠收复新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的。现代国际战争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阵线上的许多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的战争, 前苏联卫国战争是前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当代阿富汗抵御前苏联入侵的战争, 也是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的。这种战争由于有民族凝聚力的因素, 也就是所谓的“人和”的先利条件有取胜的可能。这种可能建立在双方实力相当, 或有强有力外援的基础上。若实力悬殊, 则亡国灭种在所难免, 在历史长河中, 消亡的国家和民族不在少数。
三、吊民伐罪, 剪除暴政, 维护普世价值
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民众及财富而发动战争的实例不胜枚举, 而在这些战争中, 相当一部分理由却是吊民伐罪、剪除暴政等, 就是一方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 把对方列入害民、荒谬、暴政的行列, 而己方则要维护人权, 救民于水火。这个理由有时是确凿的, 有时未免牵强, 主要是为了建立统一战线, 得到对方民众的支持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战争都以此为理由。隋朝灭陈的战争则明确提出吊民伐罪的口号, 一战灭陈, 结束了南北分立三百年的局面。现代历史中北约肢解南联盟的战争、海湾战争及北约针对利比亚的战争都是以“吊民伐罪”的名义进行的。这种“人权高于主权”的理念, 应予注目和审察。
四、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打击恐怖主义古已有之。基于打击恐怖主义而发生的战争, 不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主体, 但因其体现着国家英雄主义而在历史上灿若晨星。西汉时期, 穷途末路的郅支单于自大国之主自居, 危害西域国家, 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将军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 千里奔袭, 将其剿灭至其首级与汉庭, 并发出“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的强音, 是古代版胜利的反恐战争。东汉时期, 班超出使西域出入二十二年, 以极少的兵力威服西域邦国, 使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附汉王朝, 班超实现立功异域的理想。当今社会, 美国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 发动伊拉克战争, 推翻萨达姆政权, 并生擒萨达姆;发动阿富汗战争, 打击基地组织通过十年追捕, 最终击毙本·拉登。这类战争依靠的是国力的强盛, 是不对称战争。陈汤、班超的背后是强盛的大汉帝国, 当今美国反恐战争的成就是美国经济、军事独大的结果。
在历史课教学中,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不同视角会产生不同结果, 其归纳总结角度也会不同。而有新意的视角和有创意的总结归纳, 对学生理解、识记历史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应当成为历史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让中学历史课高效有趣, 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 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在寻求高效的同时, 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 寓娱乐于历史教学中, 寓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寓竞争于历史教学中, 把历史上的战争以有趣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现给学生, 重现历史、再现历史, 让学生认识历史分析历史事件,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是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摘要: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 让中学历史课达到高效有趣, 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教学课堂, 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在寻求高效的同时, 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 寓娱乐于历史教学中, 寓应用于历史教学中, 寓竞争于历史教学中, 把历史上的战争以有趣形式在课堂中展现给学生, 重现历史、再现历史, 让学生认识历史, 分析历史事件,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这是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中国古代战争与现代国际战争理念的比较进行分析。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国古代战争,现代国际战争
参考文献
[1]何成刚主编.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诗》亡然后《春秋》作”以来,中国文化中始终内含着一种绵延不绝而且磅礴厚积的历史意识,与之相对称的,便是两千年间中国人的自觉于历史认知和执著于历史认知。然而历史的认知又是一种变化的认知,身在兴亡盛衰之间,便是身在时移势迁之中,而后是一代人与另一代人遭逢的世情不同,蒿目的忧患不同,心中的关切不同,面对的缓急之所在不同,有此百端交汇,最终形成的便不能不是思想视野的不同。而引之以入古今之间和由此以识古今之变,则思想视野的不同又常常会化为历史视野的不同,化为一代人与另一代人读史和论史之际的眼界不同,感悟不同,重心不同,取向不同,因此,后一代人常常会在同一段历史里看出前一代人没有看到的联结、因果和意义。而这种历史认知的今时不同往昔,又以其真实的存在和长久的存在,说明了历史需要一遍一遍地写和历史可能一遍一遍地写。若以此观照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百数十年与周秦以来的两千多年,则一百数十年里的节节丕变所带来的深度搅动,以及在深度搅动里实现的新陈代谢,显然远远过于之前的两千多年,陈寅恪曾概而论之,称为“人世之剧变至异”。比之古代历史,近代历史之“至异”,说的正是近代历史中内含着更多的交错牵结、矛盾复杂和不可用常度相衡量。与之相因果,这种“至异”同时又决定了对于中国近代历史的认知,不能不是一个穿行于交错牵结和矛盾复杂之中的过程,从而不能不是一个歧异互见而多端纷呈,并且以一种构想校正另一种构想和一种阐说立异于另一种阐说为常态的过程。歧异、多端、校正、立异都各有理据,并因之而各自有理路,由此汇积的著述,以可观的数量和种类为规模,显示了数十年之间认知近代历史的功夫和程度。然而歧异、多端、校正、立异之始终存在和相互比照、彼此格义,又说明了数十年之间认知近代历史的多窒与多变。积功夫为程度,以及因多窒而多变,都显示了视野在移动中的延展和识力在论争中的深化。作为这个过程的产物而继起于这个过程之中,以《社会变迁和百年转折》立名的这套丛书注目于十九世纪中叶和二十世纪中叶的百年之间,在前贤的论说和时贤的论说之后努力再作回声鼓荡,以表达自己对这一段中国历史的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其中既有读史对于个人的成全和造就,也有个人对于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这套丛书择定七个年份做书名,以此划分一百年历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以此演示阶段与阶段之间的前后蝉蜕和阶段之间的相互贯连。合蝉蜕与贯连为一体,于是而有“转折”之义。在这些曾经为历史各开一派局面的年份里,一八四零年因中英鸦片战争而起;一八六零年因英法联军之役而起;一八九五年因中日甲午战争而起;一九零一年因八国联军之合刃构兵而起;一九三七年因抗日战争而起。就丛书之总体规模作比较,显然是其中的多数与民族战争相为因果,并都因民族战争而各成一局。然则以始末而论,近代中国的历史起点发端于民族战争;以变迁而论,近代中国的新旧嬗递沤浪相逐,而其间一个阶段越过另一个阶段的后来居上,大半也发端于民族战争。民族战争流血流泪,因此百年之间的世路演化和今昔代谢便常常与创巨痛深连在一起。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之交的英法联军之役致皇帝出逃、京城陷落、圆明园在烟焰涨天里化为一地断砖碎瓦。而后是士大夫“相顾愕眙”,在创痛里直面“二十年之间中国再败于泰西”的事实,由血脉贲张而扼腕沉思。比之四十年代人数不多的先觉者因中英鸦片战争而开眼看世界,则此日与扼腕沉思相对映的,已是“当和议之成,无人不为自强之言”。而在历经“夷情叵测,反复靡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困厄之后审量彼己,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是西方人“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战舰之精也,一则机器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时人立此为说以诠释“自强”,则自强之初旨,本在于中国人的办法对付不了西方人之后,转而用西方人的办法来对付西方人。“购求”和“学习”,说的都是这个意思,因此自强从一开始便与“借法”连在一起。而“购求”和“学习”之倾心倾力于“战具”,以及与“战具”相表里的“机巧”,并由此演为一代士大夫共有的自觉,又说明西方人虽然运来了诸般器物,中国人最先接受和最肯接受的,却只能是重创和打败了自己的船和炮。之后,由船炮催生的借法自强促成了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然而因自强而借法,则自强在由此入彼和自浅入深之中,借法也在由此入彼和自浅入深之中。两者都出自于古无征,两者都归于了无止境,最终是两者都在改变中国。所以,就其时代内容而言,由船炮催发的借法自强犹如移花接木,同时又因其移花接木而在比较完整的意义上开启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历史过程。而一八六零年对百年中国新陈代谢的深度影响,从而一八六零年在百年中国新陈代谢中的意义所在,便同这种民族战争逼扼下的历史因果曲折重重地连成了一体。与一八六零年相比,一八九五年内含着更剧烈的创巨痛深。但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会议《马关条约》之日,于备受困苦磨难的同时又曾非常明白地预言:
此次交战获得两个良好结果,这就是: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以收到实效;第二,日本非常之进步足以使我觉醒。我国长夜之梦,将因贵国的打击而破灭,由此大步进入醒悟之阶段。
作为先入洋务的人物,他亲身经历过英法联军的冲击逼出来的借法自强。因此他相信民族战争能够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残酷的民族战争尤其能大幅度地改变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于是而有割地赔款之际用“我国长夜之梦,将因贵国的打击而破灭,由此大步进入醒悟之阶段”以说来日的推想。他推想更剧烈的创巨痛深一定会逼出更剧烈的社会变迁。而与之相印证的,则是一八六零年催生的借法自强,在随后的历史里一变而为一八九五年催生的变法自强。由借法自强到变法自强,是移新入旧急迫地转为除旧布新。而后除旧布新越过移新入旧一路翻腾一路播撒,并在戊戌年间演为与血色相对映的政潮起伏。比之此前三十年以洋务为中心的历史过程,则这一段新旧交争以思想激变造为社会震荡,其撼动天下的程度无疑要猛烈得多和深刻得多。之后因庚子之变而有一九零一年,在由此开端的一段历史里,一面是曾经扑杀了变法的朝廷转过身来施新政以行变法,就其下诏筹备立宪而言,实际上已经比戊戌年间的除旧布新走得更远;一面是变法还没有走到尽头,革命已经挟风雨雷电而起,以文字和炸弹岌岌乎召唤共和。随后是朝廷与民间相角牴,立宪与革命相角牴。这个过程既造成了深度的历史变迁,也造成了深度的社会纹裂,两者的彼此牵结和交互振动最终促成了这一段历史在土崩瓦解中走到尽头,而两者的余波滔滔则又都灌入了下一段历史之中。若以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前期的这些年份为比照,则一九三七年之所以显目,端在于以这一年为起点的历史过程是一场贯连始终而没有间歇的漫长民族战争。一八四零、一八六零、一八九五、一九零一年都与民族战争相对应,但其间的每一场战争又都在时间上无过两年,在空间上止于局部。因此,作为一场血染山河的全面战争和支撑了八年的长期战争,这段历史正以前所未有的战争苦难反衬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全民抗战,醒目地显示了二十世纪中国与十九世纪中国的不同。在这种前后不同的内里和深处,是十九世纪的世路变迁开始和发生于沿海;搅动和影响于知识人;关注之所以在和重心之所在常集于社会上层。而以全民抗战成就八年抗战,则艰难地托起了这个过程和一路维持了这个过程的,不能不是持久的社会动员与社会组织,同时是持久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一定又会是深度的社会动员和社会组织。由此牵连拽动而且与之互为因果,开始于十九世纪的历史变迁遂得以为这种动员和组织所导引,自沿海进入内地;从知识层走向民众;并一步一步移其中心于社会下层。以历史内容而论,显然是动员、组织、牵连拽动以及其间的互为因果,都在使这种支撑民族战争的过程同时又成了大幅度改变中国社会的过程。而当其已经发生,则已经发生的事实便是既定的事实,对于后来的历史,它们既构成起点,也构成前提,而后是起点和前提都不会不影响后来的历史走向。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久苦外力的逼拶,并因之一次一次地遭逢民族战争,而百年之间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以及这种近代化常常与脱跳相伴随的深入,又是在中国人对外力的咄咄逼拶作节节回应里实现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和依存深相虬结,说明了与欧西近代化之自然地产出于欧西的历史相比,则中国的近代化既是逼出来的,又是移进来的,对于中国本来的历史而言,逼出来和移进来当然都是异常的,因而都是不自然的。而以自然对照不自然,显见得中国人脚下的路会更多盘陀和更加扞格。由于是逼出来的,因此中国的近代化从一开始便是不自愿的;由于是移进来的,因此中国的近代化从一开始便是夹生的。这种内在于同一个过程之中的悖异,曾使逼出来的近代化和移进来的近代化窒碍重重,并因之而常为“古圣先贤所谓用夏变夷者”对于“用夷变夏”的疑虑和排拒所苦。而后是逼出来的东西与移进来的东西由外入内,便不能不在另一种社会环境里移步走样,与其欧西的原型相比,由此造就的常常是变形和异态。在百年变迁之间,这种变形和异态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里的一个特点。然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产生于中国人对西方冲击的回应之中,因此,迫来的民族战争前后相接,在逼出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之后,又会以其继起的冲击和不断的冲击逼出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因惶遽而急迫。惶遽化为急迫,于是而有“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东眈”之下“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亟切和“泰西变法三百年而强,日本变法三十年而强,我中国之地大民众,若能变法,三年而立”的企想。在这种由亟切衍生的企想里,富强是主旨所在和重心所在,所以因羡慕富强而羡慕欧西便成为一种捷急的推演。捷急的推演化解了许多移来的夹生和逼迫下的不自愿,然而中国与欧西之间的各有历史文化,以及因各有历史文化而累积以成的异质和异样,则经此统括,也在这种捷急的推演里同时被轻忽地过滤掉了。因此,以泰西“三百年”,日本“三十年”,中国“三年”为类比而做论断,显见得中国之可以与泰西、日本做量比,全在于这一类论断已经设定中国社会与泰西和日本的同质。而沿此一路远走,惶遽急迫与羡慕向往交相感应,都会促成思维在径情直遂中走向简略。当时人喜欢说“思想者事实之母也”,而作为事实与思想对应的,则是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而弥漫于二十世纪前期的“悚夫欧美革新之隆”,而亟亟乎“规摹仿效”。以为“彼一法一制一俗一惯一条一文,若移而植之我,将旦暮可以强吾国。及为之而不效,则流血拼命以蕲之,革无效再革之,再革无效更革之”。其中刻画的“一法一制一俗一惯一条一文”正写照了“规摹仿效”的用心之诚而施力之广。但随后的“为之而不效”以及“无效再革之”和“无效更革之”,又非常对称地写照了这种“规摹仿效”以“移而植之我”的事常常落空和大半落空。“移而植之我”的事常常落空和大半落空,然而“移而植之我”的过程同时是旧物为新物让路的过程,发生于其间的“举一事革一弊,至于风俗习惯之各不相侔者,靡不唯东西之学说是依”,说明外来的东西一路进入中国,在其所到的地方会不断地遇到中国社会里本有的东西与之“各不相侔”,并且因其所到而在一路不停地掀翻这种内生于中国社会的“各不相侔”。而后,一面是中国人依存于历史文化的精神秩序和社会秩序在“东西之学说”的搅动下不得不走向碎裂;一面是“移而植之我”的“东西之学说”以及与随之俱来的种种法、制、俗、惯、条、文在中国老是“为之而不效”。对于中国人来说,身在两面之间,便是身在两头不到岸之中。因此,时至民国前期,梁启超总括前后而概论之曰:“自二十年来,所谓新学新政者,流行入中国,然而他人所资为兴国之具,在我受之,几无一不为亡国之媒。”二十多年来,他曾是为“新学新政者,流行入中国”倾力造因果的人物之一,所以此日言为心声而感慨系之的一派沉痛里,应当不会没有反省和反思。而举“新学新政”为彼时中国人心中的普世之共相,以对比这种普世之共相带给“他人”与“在我”迥然不同的结果,则对比所彰显的,正是中国和欧西、日本之间的本来自各有殊相。“二十年来”的“规摹仿效”以“靡不唯东西学说是依”为路数,本质上是在营造一个没有殊相的中国。然而沿用这种路数“移而植之我”的“新学新政”,又一次一次地以其“革无效再革之”和“再革无效更革之”,说明了一个没有殊相的地方,共相是既不能进入,也不能安顿的。这种矛盾所反照的困境在于:中国人因民族战争催逼下的惶遽急迫而求富强,同时是惶遽急迫既在把欧西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也在把中国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之后,“旦暮可以强吾国”犹远不可见,而中国人“积年所希望所梦想”已经一挫再挫“一空无复余”:
惩守旧而谈变法也,而变法之效则既若彼;惩专制而倡立宪也,而立宪之效之既若彼;曰君主为之毒也,君主革矣,而其效不过若彼;曰乱党为之梗矣,乱党平矣,而其效不过若彼。二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昌言之新学新政,其结果乃至为全社会所厌倦所疾恶。言练兵耶,而盗贼日益滋,秩序日益扰;言理财耶,而帑藏日益空,破产日益迫;言教育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识字;言实业耶,而驯至全国人不复得食,其他百端,则皆若是。
以“变”、“昌”、“革”的凌厉无前与“日益滋”、“日益扰”、“日益空”、“日益迫”的一路直落相对举,两者之间的不能匹配和不能对称是显然可见的。深而探之,则不能匹配和不能对称正显示了前一面的抽象性不敌后一面的具体性;而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后一面与前一面的相互映照,又醒目地说明了窒迫下的近代化是很容易演化为扭曲的近代化和畸形的近代化的。这种扭曲和畸形,曾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另一个特点。在数十年世变里,世变所内含的历史变迁由民族战争催生,并且在民族战争的逼扼下节节脱跳地深入和“悚夫欧美革新之隆”地深入,脱跳和“悚夫”都与盲目相伴,因此扭曲的近代化和畸形的近代化便成了数十年之间中国人的一种历史命运。然而扭曲和畸形引发“厌倦”和“疾恶”之日,同时是反思促成认知之日。因此“厌倦”和“疾恶”之后,中国人已越来越多地回头反顾,群集于辨识和论争中国的古代历史、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农村,以及中西文化的异同等等。从“悚夫欧美革新之隆”到重新阅读和探究中国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从抽象回归具体,从而是引共相融入殊相,而后近代化变迁的过程会少一点节节脱跳。中国近代化的盘陀与扞格在此,中国近代历史的路向与路径也在此。
今日学界盛倡新材料、新观点、新题目,而共属《社会变迁和百年转折》的这七本书选择的则都是老题目。就我读史三十多年的有限阅历而言,新材料、新观点、新题目常能纷纷然各出心裁以动人眼目,然而其中真能耐磨耐久而留得下来的东西其实并不算多。相比而言,老题目则大半是无法绕越的题目,并因之而是不能忘怀的题目。事后论史,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的一百七十余年之间,一脉传承贯穿前后地把历史连为整体的,始终是中国社会曲折多难的现代化转型。这个过程已经延续了一百七十余年,然而这个过程至今仍未了结,因此一百七十多年里出现过的困窘、挫折、疑问、争论,都不会是已经远去的东西。后人犹在这个过程之中,是以后人常常要在追溯和回望中求得因果与理解。老题目之无法绕越和无法忘怀,以及老题目之仍须深耕和仍须翻耕,其原因和理由恐怕都在这里。
费县新庄镇初级中学 吴玉奎
历史课堂教学承载着历史教育的重任,而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课堂的教学细节。历史是具体的,是动态的,对于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具体而生动的。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或历史人物时,要讲的真实鲜活,不仅要线索清晰,层次完整,而且也离不开细节的支撑。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有典型的例子,而好的例子一定是有典型的细节。典型而关键的历史细节能让历史课堂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以掘深拓宽历史,实现微窗眺远景;也可以展现历史的多面风采。做历史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是学会怎样讲故事,把教科书阉割的故事重新发掘出来,活生生地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子来,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下面,就结合我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感悟,期待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历史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对于历史的深刻认识一般都是从细节入手的。细节决定成败,历史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历史教学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承担。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我们认为可以大胆的运用一些历史细节,把教科书中丢失的那些精彩片段还原。因为细节往往是历史教学的魅力所在。历史细节就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系统生动的描述,增强历史事务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教学中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更加深刻地领会隐藏在史实背后的史学理论与文化精髓。历史的细节在信息传递时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这就好比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中那些紧紧抓住人们眼球的精彩瞬间。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印象深刻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把握住历史细节,就可以见微知著,呈现出别样的精彩,其功效不可替代。
1.细节能够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个任务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喜欢上历史课。学生如果对历史不感兴趣,其他的也就失去了依托。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把握细节,充分运用细节来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使学生能主动进入历史课堂,有对历史探究的原动力。
如在学习“外交事业的发展”时,我在一开始上课就展示出教材上的一幅照片——《乔的笑》,就是乔冠华在联大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开怀大笑的照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之后又介绍了照片的一些情况:这幅珍贵照片在新闻摄影展中获得金奖,纽约某大报对乔冠华这纵情一笑也倍加赞叹,称他为“大国家的大人物”。乔冠华的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因为乔冠华的表情是很夸张的,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所以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这时我适时设问: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学生很快就能从课本中获取信息: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是新中国在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是一件令我们自豪的事。图片是无声的,但图片所带来的情感的渲染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就在现
场。这会使他们产生与乔冠华有相同的感受:为我们的国家高兴、自豪。有了这样的铺垫以后,学生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好感,有求知欲。本来教学内容只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一些结论性的语言,相对来说是枯燥的。用细节来刻画特定的场景和对象,非常类似于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抓住了这个精彩瞬间,以情感打动学生,带他们走进了历史。
2.细节能够创设新颖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对于教师的设问学生或者死气沉沉,或者无所适从,或者偏离主题。这主要是学生与历史有距离感,学生没有感悟到历史。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是被动地接受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能精心挑选一些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利用历史细节来设置问题,唤醒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高潮迭宕,扣人心弦。在学习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关于台湾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了这样的细节:
出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家乡,家乡不可见兮,不能相忘。”并且补充了于右任先生到台湾时并没有把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儿女也带到台湾,而是把他们留在了大陆,这是他于1962年病重时所写的哀歌。让学生充分感受了这首诗的意境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1)他为什么要葬于高山之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造成今天“惟有恸哭”、“家乡不可见兮”的原因有哪些?今天我们政府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这些历史细节的及时补充,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新意识,自然使学生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3.细节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解读,有利于点化课堂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又是高度凝练、概括性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描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而历史仿佛变得无味难以理解。而细节有一种属性,这在信息传递时最易被接受,又不容易被遗忘。我们应该抓住细节这一特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一课时,针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我选取了薄伽丘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绮思梦达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同时又出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通过解读,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中对于人文主义的理解,而教材中只有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和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果失去了教师带领学生对于文艺作品的解读,学生就不会感受那个时代跳跃的脉搏,更不会对历史知识有一个真实的理解。显而易见细节的作用举足轻重。
4.细节能够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认知
古希腊散文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新课标要求: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呢?这中间,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好的素材。
近年来,中日关系比较紧张,钓鱼岛问题持续发酵,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十分猖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连不断的发表反华言论。学生对于这一现实与历史对接的热点问题困惑多多,日本为什么到如今不敢面对历史?至今为什么不敢承认侵略中国?我就出示了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及东京审判时印度法官帕尔——裁决日本战犯“全体无罪”的一面之词。《终战诏书》全文600字,从头到尾找不到“战败”、“投降”字样,仅从标题中使用中性词“终战”喻示战争结束,更不可思议的是诏书说战争“已阅四载”,说明什么?日本只承认对“英美”的终战,而对中国和东南亚一系列国家进行的侵略战争,他根本不予承认。相反的,2005年,日本在靖国神社内树起“帕尔显彰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毫无疑问,当这样的历史细节呈现给学生时,学生思想情感的琴弦、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了。
5.细节能够钩沉思想,培养养育学生的灵魂
史学博大精深,不是因为史学可以研究一切,而是因为这些研究给我们带来更为丰富的思想及方法,要通过史实及其思考,让我们懂得世界,认识自己,知晓现实,憧憬未来。让历史细节如同久旱的甘雨,不断催生学生的激情与智慧,成为他们的精神密友、生命知己、灵魂导师。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我选取了林觉民的《与妻书》片段,学生听的非常入神,很多学生都留下了眼泪,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的情感正在进行一场精神的洗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运用细节导入知新课,别具匠心
历史知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运用教学内容中的某一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时间也长。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都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
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节的课堂教学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英语“ John Hancock”,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意思?教室一下就热闹起来,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普遍认为是“约翰·汉柯克”。我告诉学生:这是个特殊的句子,意思是“亲笔签名”。学生大惑不解。我解释道,它的典故与一个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是什么呢?然后在黑板上板书《美国独立战争》,因为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56名独立运动的倡导者在《独立宣言》上签字,会议主席约翰·汉柯克首先签名,他的字比别人大两倍,并风趣地说“这样英国女王用不着戴眼镜就可以认出来了!”。这个大名,以后就进入了美国英语中,用来代替“your name in writing”来表示“亲笔签名”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英雄的历史。
通过这样做,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激发求知欲,还新雅高效。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细节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细节是历史的颗粒,过程的链条。历史本来应该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的。但由于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用的时间地点人物、知识体系与框架、乏味的抽象概念、生硬的说教、考试升学等等,让学生对历史课没有好感,课堂上昏昏欲睡,历史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运用历史细节,使学生夯实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针对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我选取了两个历史细节:
历史细节1:甲午海战前夕,明治天皇与首相伊藤博文的对话。天皇:能打败北洋舰队吗?伊藤:能打败。天皇:理由?伊藤:战斗力胜过清朝海军。天皇:如何得知?伊藤:北洋舰队纪律涣散,应战准备缺乏。天皇:何以见得?伊藤:士兵将衣服随意晾在船舷和大炮身上。“镇远”、“定远”军舰,管理混乱,缺乏战斗力,随处摸几下,白手套变黑手套了。
历史细节2:甲午海战期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过生日。甲午中日战争前,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孩童捐钱买军舰,准备与北洋舰队相抗衡。
通过两个历史细节的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学生们发出愤怒的声讨与对晚清政府的不满。随后的教学水到渠成,问题也迎刃而解。
3.运用细节进行课堂整合,言近意远、情趣盎然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应该是师生双
方通过灵活的方式共同完成的,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历史细节可以让课堂小结收到言近意远、曲尽绕梁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出示了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在得知《马关条约》后奋笔而就的,我在课堂上深情地复述当时的背景:戊戌变法之前,浏阳青年谭嗣同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不禁黯然神伤,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同胞将成为亡国奴。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的理想。历史细节的巧妙运用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理解,又为下一单元戊戌变法章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细节,恰当的运用细节,让历史不再乏味,让历史因为拥有了细节而不断地可爱可亲,也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生命力永存。
三、细节运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首先,要求真,要让每一个历史细节因真实而崇高。历史是真实的,我们每位老师在构筑起历史这栋“高楼大厦”时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粒沙的历史细节都必须是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能因为小而乏真,“真”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历史细节的“生命底线”。我们在叙述细节时不能随意的编造、想象甚至拼凑。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而崇高。
其次,要有魂,历史细节的选取要注意目的,必须为一堂课的“主题”服务。在课堂上,任何教学手段的选用都要服务于教学,细节也不例外。如果历史细节不能围绕主题,缺乏灵魂统率,为渲染课堂气氛随心而用,率性而为,这样的运用就失去了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选择,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会,因为史学因严谨而美丽。
再次,要和时,历史细节运用要注意对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是历史细节运用的不二法门。一堂精彩的历史课中,精彩和典型的细节运用要在恰当的时候出现,精彩的东西只有用在恰当之处才会春光无限。“火候”要用到刀刃上,一般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述,细节运用于事件的高潮处或转折处。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述,细节就要出现在事迹中。只有这样,历史事件才会高潮迭起,激动人心,历史人物才会更加丰满、栩栩如生。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不择手段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是弥足珍贵的。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以及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土的史实,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教学,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分析其社会影响,认识到这场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及<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为烧圆明园及<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教学重点难点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重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为难点。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地图提供的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通过谈话法,比较法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严重危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投影《火烧圆明园》图片,请问:圆明园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
鸦片战争的炮声刚刚沉寂,西方为什么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联系《南京条约》 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路线:
当英法联军进攻广州时,广东巡抚以何种态度面对侵略军?说明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假如你是广东巡抚,你将如何迎战!
这一路打到天津,迫使清政府签定《天津条约》,为什么美俄也横插一刀? 阐述美俄插足的原因
《天津条约》的内容
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结束战争,而是再次发动进攻?
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并火烧圆明园,投影圆明园被毁前的宏伟壮丽与被毁后的废墟作对比
引导学生对圆明园到底是重建还是在遗址上建公园进行辩论,然后分组进行收集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讨论,得出结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
英法联军
结合地图
学生讲述
讨论,进行回答
以疑激思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 分析其危害
思考,讨论
谈感想
下一堂课进行汇报交流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的角度去分析第二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学生兴趣盎然
加深了解
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本性
揭露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把两次战争中的不平等条约汇制表格投影 关于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利用地图
沙俄虽未动用一兵一卒,但通过讹诈,割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地图对照。小结(略)
作业 布置:收集资料,撰 写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论文。
对比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直观认识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读图,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
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的趋势。
通过比较法认识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一)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鸦片走私;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能力 (1)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历史。(2)通过创设情景、角色转换,学生积极发言,突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培养学生动脑与研究历史能力。如本课设计三个探究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再设计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4)通过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探究分析培养学生用历史主义、联系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能力和通过现象抓本质能力。(5)通过阅读关于林则徐史料,分析道光帝接受禁烟要求原因,培养学生辩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以任务为中心”的活动作裁体,在研读与阐释史料,问题探究,历史比较过程中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林则徐以及其他爱国将士义无反顾地反抗侵略英雄壮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历史责任感。认识到今天幸福与安定是国人民不断抗争结果,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2.通过鸦片战争背景及清政府难以抵御外国侵略史实,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3.通过火烧圆明园,认识到侵略者对中国文化摧残,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形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跟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必然联系,其中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领域、清朝政局、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开始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二、难点
难点一:2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才是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这涉及到英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扩张的本质。学生一般很难准确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是教学中难点。难点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主要表现在政治上丧失部分独立自主权,经济上保存了封建主义和发展了资本主义,但学生易说解以为是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所以是教学难点。难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继续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第一次战争是在1842年就已结束,由于时间相隔外远的原因,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继续关系,所以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图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多媒体显示】 课前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鸦片战争》视频,营造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带入160多年前战争情景中,为本节新课教学打好基础。
【提问】 刚才大家看的短片是有关于哪一场战争?反映了什么事件?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引入本节课题,问题探究一。
推进新课。
【多媒体显示课题】 鸦片战争
【多媒体显示探究】 一、虎门销烟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
年份 英国输华值 中国输
英总值 入超 正当
贸易值 鸦片
教师讲得费力, 学生听得茫然, 这样高消耗、低效率的“高碳”状况在教学现实中并不少见。真的单纯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原因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我们应如何凝设计智慧, 促教学“低碳”?本文以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为例, 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实践。
一、文本解读 深思熟虑
教师作为课程和教材的使用者,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应首先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度研读。为此, 在“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课教学前, 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表 (见表1) 。
然后, 先解读课标, 通读教材, 梳理教材的基本结构, 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再深度研读, 读透教材, 建立教材的横纵向联系, 把握教材核心内容, 形成以下结论。
(1) 本框内容所涉及的课程标准总目标: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通过解读、分析, 可把总目标细化成以下三个分目标:1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国家、重要战役、重要人物、战争结果等基本情况 (了解层次) ;2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爆发原因 (理解层次) ;3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概况, 简述其影响 (理解层次) 。
(2) 从本课主题“全球性的震荡”切入, 确定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材以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典型事例, 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遭遇的重大挫折, 认为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看, “全球性的震荡”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发展初期不适应的表现, 其中经济危机又是引发战争的原因之一。据此, 笔者认为, 本课内容既是对上一单元“工业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的深化, 又是后续内容“战后世界格局是如何发展的”的教学起点,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 明确本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包括时间、国家、重要战役、重要人物、战争结果等基本情况;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以及爆发的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在明确知识点的基础上, 确定可对本框教学做横向补充的内容:教材插图7-7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英三国为首的战胜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 对战后世界格局造成了重要影响, 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补充。可对本框教学做纵向补充的内容:本册教材中前面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可以编写成课堂作业, 用作本课导入的环节;后面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可以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补充, 本单元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也可以作为二战概况的简单补充 (纵向联系) 。
(4) 本节课必须讲清楚的核心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其爆发原因。
二、学情分析 换位思考
教师要将教材知识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 就必须关注学情。只有把学情分析落实到实处, 才谈得上针对学情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分析学情的关键是要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原点, 确定教学重、难点。为此, 笔者设计了以下学情分析表 (见表2) 。
根据表2, 经过调研, 笔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 学生易掌握和已经了解的知识。1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包括时间、国家、重要战役、重要人物、战争结果等书上能找到的基础类的内容,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学和互助学习来完成;2学生已经知道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过程, 因此, 教学时应轻知识点的落实而重两次世界大战的联系和影响, 让学生从中感受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规模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
(2) 学生易混淆和难理解的知识。调查表明, 大部分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爆发原因、影响都不大容易理解, 只能从资料上找现成答案。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采取让学生观看视频、阅读图文和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予以解决, 从而使学生将照抄的现成答案内化为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的知识。
(3) 根据学情, 简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战役和重要人物;能力目标———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爆发原因;比较两次世界大战概况, 简述其影响。
(4) 教学难点及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爆发原因。
由于运用的教学策略得当, 本课教学使学生完成了从感官刺激到理性分析再到反思认同的学习心理历程,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设计 全面思考
教学设计是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的必要手段。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对教学设计采用了如下策略 (见表3) 。
当对教材、学情的分析结束后, 以下教学设计的策略运用就水到渠成。
(1) 处理与课标无关知识的教学策略。例如, 对“人类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和“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这些与课程标准要求无关的知识内容, 笔者没有予以分析、讲解, 只要求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了解一下即可。
(2) 处理学生易懂知识的教学策略。例如, 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学生已有了解, 不必花力气讲解, 请学生自学教材第88~90页的内容后填写一下有关知识考查的表格, 再请一些学生回答一下就可以了。这样, 既简化了教学过程, 又完成了知识点的落实, 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 处理学生容易认识模糊知识的教学策略。归纳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爆发原因, 是本堂课的重、难点, 也是学生在认识上的模糊区。笔者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先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比较图, 并引用德国统治者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有关言语以及联合国宣言的有关内容, 让学生解读后合作探究;期间, 笔者对学生解读中遇到的困难做适当引导;探究结束后, 师生共同分析、交流、探讨探究成果, 达成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一战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进行的非正义战争, 二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4) 教材内容的导入策略。对本课教学的导入, 笔者主要采用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以及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例如, 教学开始时, 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与工业革命有关的几个中考选择题, 随机确定让学生回答, 不懂之处适当讲解, 然后提问:刚才做的题目都展现了工业革命的美好前景, 但就在此时世界却发生了剧烈震荡, 人类被推向了苦难深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进入新课学习吧。这样, 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
用生物制剂作为武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后期的汉匈之战中。汉军对匈奴人发动军事进攻时,匈奴在汉军必经的道路和水源处埋设了被胡巫作过特殊毒化处理的牛羊的尸体,结果,汉军触及、食用或饮用过设置牛羊尸体的水源后,大范围感染疫情,战斗力丧失,不战而败。匈奴人的这种手段,称得上人类历史记载最早的“生化武器”。
这场生物战史料上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有一个历史之谜很值得我们推敲,那就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霍去病的死亡之谜。根据汉书记载,霍去病在征战匈奴过程中,军队从来不带粮草,完全依靠猎食匈奴的牛羊,结果不少部下都感染了瘟疫,这位24岁的年轻将领虽然一直体魄健壮,但远征归来后便暴病身亡。联想到匈奴的战术,我们有理由怀疑霍去病很可能就是生物战的牺牲品。后来,一些游牧部落便模仿匈奴人的手段与汉王朝对抗。在东汉桓帝延熹五年春三月,当皇甫规讨伐羌人时,就曾出现军队中大量士兵莫名其妙死亡的事件。
由于对来源不明的疫病认识不清,缺乏有效的防疫手段,当匈奴人“制造”的瘟疫席卷而来时,汉人便根据其症状而通称其为“伤寒”。其主要症状有:因发高热而苦寒、患者体有斑瘀,死亡率很高。最致命的是,这种疫病在中原地区落地生根后,就开始潜伏下来,一旦外界环境成熟,就会大规模发作。从汉武帝后期开始,直到三国魏晋的200余年间,这种流行瘟疫呈10至20年的周期反复发作,绵延不断,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历史细节与鸦片战争】推荐阅读:
细节决定成功与失败11-12
电话面试细节与技巧12-11
关于细节与执行力07-14
美国南北战争历史经过06-06
八年级历史上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06-01
动作描写细节06-01
电话沟通细节06-04
餐饮细节管理06-16
细节读书心得07-16
细节管理论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