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心理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经济心理学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继续研究会计舞弊这一古老而又深刻的论题。在人类经济心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会计舞弊这一问题,运用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理论提出一个综合的、结合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在内的初步理论模型,此模型有效的解释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意在给会计舞弊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为后续的研究寻找一个切入点。

第一篇:经济心理学论文

浅析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影响

摘 要: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动机,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资料,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明确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因此经济学者要重视心理学,做到了解人心、倾听民意。

关键词: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经济学

引言

边际效用探讨的是人们内心的满足程度。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去解决经济问题,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密切相关。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细胞的发现、达尔文相对论和万有引力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从研究神的存在开始转向研究人自身的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内心活动都是人们的探讨范围。为了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经济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使资本收益最大化,还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利用当时最新的理论方法去解释经济现象,这个时候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人们视线,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自然成为了当时学者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心理学与经济学

要明确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首先就要说明本文的经济学所指的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解释国家治理与财富积累的一门学科,后来西方学者为了推行“全球化”,便去掉了“政治”一词将其改名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共产主义取代,扎根于辩证唯物主义而极力回避描述人的主观意识。综合历史中各经济学流派,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时间以19世纪80年代心理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为界,不包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边际效用价值论与心理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多,每增加的一单位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描述的是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判断,即欲望。商品或服务能否满足人的欲望,取决于个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本质上是以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给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作为分析人的满足程度的切入点,使得欲望、需求诸如此类的心理感受变得可以考量,它考查的并不是人的满足程度总量是多大,而是单位增加量的大小和变化。边际效用价值论为考查人的满足程度带来了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这一操作方法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开始从心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产生的。

2.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经济学

19世纪70年代边际学派最早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其代表人物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的论证是:心理上的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买卖双方根据各自对物品的主观价值判断进而达成交易,成交商品的价值即为客观价值,客观价值是边际效用价值的完成形态。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使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边际效用价值论第一次让经济学者把纷繁的经济现象和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合到了一起。后来的经济学者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心理学解释经济现象,心理学也成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一部分,例如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收入该如何分配,以及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交叉学科——经济心理学,它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经济学兼心理学教授乔治·卡托纳创立的。

3.心理学的研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

经济学以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解决社會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资源分配关系到个人就会有逐利动机,因此不能忽视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经济活动参与者背后的动机,只有掌握了经济动机,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心理学能够帮助经济学者更好地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以经济现象的角度,去考虑经济现象发展之下人的活动,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启迪经济学者的研究,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个案分析法能使经济学者关注经济活动中个别人的行为,防止共性的理论掩盖个性的现象。

二、本文的写作目的

学者有关心理学和经济学关系的论证从未停止过。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所谓新经济就是心理学”。经济学家在解释自己的理论时提出了很多基本概念,比如价值、选择、产权、机会成本、贸易等,它们是经济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家则认为,这些概念都包含了人类的行为及心理成分[1]。研究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经济行为的预测和调控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并为我国制定改革方案和推进改革事业提供可靠的心理科学依据[2]。经济学者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作为实验经济学的创始人,Vernon Smith因“在实验经济分析尤其是选择性市场机制研究中引入了实验室实验”而获得诺贝尔奖[3]。

心理学和经济学紧密相连,前者自然会对后者的方法论产生影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实践辨证法基础上的系统抽象法,具体来说囊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本文作者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经济学产生了影响: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增强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用性;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三、心理学研究对经济学的影响

1.心理学扩大了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心理学让经济学者开始探讨人的心理活动,扩展了经济学者的研究对象,经济学者的研究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用纯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在亚当·斯密、李嘉图之前的经济学者几乎都在研究如何积累财富,当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反抗封建统治的时期,经济学者转而探讨资本主义替代封建主义的合理性以及资本如何获得最大收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学者才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普通的个人身上,体现在边际效益价值论的产生和后来的心理学成为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到了完整的社会生活之中。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例如商务谈判、买东西讨价还价,如果只从实现均衡价格的角度去分析,往往得到的结论是简单却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博弈双方的反复要价的是心理变化。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政策的有效性,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建立在完全信息之上,只有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政策才会起到作用,这表明,心理预期已经成为了经济学者考量的不可或缺的变量。当前,人们的心理活动已经是构成市场经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对人们心之所想的判断,才是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确保了解释经济现象的完整性。

2.心理学增强了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经济行为是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引入心理学的思想。以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为例,微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在于企业如何生产、消费者如何花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国家该如何制定经济政策,这些模型无外乎都是对经济现象的简单描述并且建立在苛刻的假设条件之上,如果不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即使理论很完美,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也不会觉得它们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只有在分析过程中加入了大家熟悉的心理因素,我们才会觉得模型是有生命力的、是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熟悉的,才真切体会到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心理学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外在环境塑造的,并且人的行为反过来会影响外在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提高分析个人的经济行为的理论性,还要重视考虑了心理作用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确保研究成果甚至政策制定是切实可行的。心理学极大地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模型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完全”到“不完全”的转化正是经济学者对心理学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现状描绘。只有从相关人员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才会说这是理论完整的运动过程,也是理论的实用性所在。

3.心理学明确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方向性

心理学本质上以人为研究对象,经济学与心理学应该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学科,因为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有关人的,并为人服务的学科。经济学的理论也不应该脱离心理学有关人性、认知、理性和欲望的限定,不应该停留于表面上地描述、解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市场活动参与者的行为。经济学者在思考经济问题时参考了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就能明确人的目的和动机,并综合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条件,把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会有助于产生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学理论。做到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从前的以资本、利益为研究方向,经济学者便掌握了以人为本方向,经济学的研究也会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四、结论及建议

综合了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学与经济学相互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加以完善和补充。因此未来经济学的研究仍要参考心理学的相关内容。但要注意的是,经济学者要吸收利用心理学中有利于解释人的经济行为的合理成分,而不是简单地将心理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相加。另一方面,经济学者在解释经濟现象、制定经济政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心理因素和需求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我国国情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矛盾是公有制经济和官僚资本的矛盾。因此我国的经济学不能忽视政治因素,我国的经济学适用于经济学的叫法。我国的经济学理论不仅要扎根于本土的经济现状,还要依靠本土的心理学研究。只有我国的百姓才是最了解我国现状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不适合解释我们自己的心理状况,外国的文化入侵、国内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容易让我们迷失在物质欲望之中不能自拔,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带给我们牢固的心理依靠。因此我们要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心理学。

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人民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制定必须要考虑到民众的心理接受能力。政策的执行必须保持连贯性,否则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在社会上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经济学者必须要重视心理预期对社会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注重民意,让人民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老百姓的诉求,更好地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彭凯平.经济人的心理博弈:社会心理学对经济学的贡献与挑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03:61-69

[2] 方强,海韵,曼达,晓蒙.经济行为心理学刍议——兼及我国经济改革的心理科学依据问题[J].经济科学,1992,04:30-34

[3] 皇甫刚,朱莉琪.Vernon Smith开创的实验经济学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03,03:243-248

[4] 李霞.心理学与经济学相融合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67-69

[5] 马胜祥,周景辉,李佳健.中国经济心理学的现状与出路——关于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J].心理科学,2008,01:166-168

[6] 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87-91

作者:高静楠

第二篇:经济心理学现状以及相关理论研究

摘 要

经济心理学就是一门利用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手段来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其心理机制与过程,从而解释并推测人的经济行为的应用型学科。经济心理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在经过了国内与国外专家学者长时间的钻研后,其学科中的理论体系、研究方式已越来越成熟,并根据其特殊的视角更好地实现了对人类经济行为的解释及推测。

【关键词】经济;心理学;现状;理论

1 前言

经济心理学是当代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研究的是构成消费及其他基础性经济行为的心理机制与过程;同时还对与需求相关的决策及选择的结果进行研究,其中包含了外部经济现象给人们的行为与幸福带来的影响,其研究涵盖的范围是从家庭及单个消费者的微观层面上升到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这些层面此前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极少有人涉及,同时经济学家对这些领域也无能为力,故经济心理学就由此而生。

2 经济心理学发展历史与现状

上世纪初,法国的心理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个人著作“La Psychologie économique”出版,后来,来自于皮埃尔·雷诺所著的政治经济学与实验心理学、保罗·阿尔布所著的经济心理学入门等论著都表述出了经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基础。但经济心理学是一门学科,第一,因为经济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的进程中学科名字一直较为混乱,有时会有“心理经济学”、“经济社会心理学”等称号,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造成误解。第二,在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极少有人专门去对研究该学科,而其主要的研究者也没有创建一门独立学科的想法。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很多曾经接触过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者,最终也没有研究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致使有人认为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的“经济心理学家”,只有“经济心理学的研究者”。第三,在早期研究经济心理学时,研究者缺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固定的研究对象,所以,早期的经济心理学研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导致如今人们对经济心理学有很多不同的认识。

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来自西方的非主流经济学思想冲击到了根据经典经济学而创造的“理性经济人”的神话。逐渐兴起了根据心理学的成果来重建微观经济学的潮流,对在经济行为中人类的不理性因素的钻研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经济心理学飞快地变为了拥有学科结构化形式的知识系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萎靡之后又重新发展,从潜科学快速变为了显科学,还获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以荷兰W.F范拉伊为主的部分经济心理学家创建了的经济心理学模型,解释了研究心理变量在经济运转作用中的研究想法、手段与技术。1981年举办了经济心理学的国际研讨会,1982年设立了国际经济心理学研讨会,也是这一年,有关经济心理学报刊的创建标志着这门学科获得了学术界与理论界的承认,并得到了相应的学科地位。

当今,国内的心理学家关注到心理学内容普遍适用于经济热点的关注与讨论、人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解释、价格改变与物价上涨时的心理因素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心理因素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与九十年代初,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尚未解决的心理问题;改革的逐渐深人使得我国社会经济构成转型期间的深刻原因渐渐显露,心理因素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经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3.1 效用论

效用即产品和服务满足人的欲望与需求的能力,其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内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时所得到的满足程度,这是一个把经济及心理现象相结合并融合在一起的心理物理理念。其中,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符合由韦伯·费希纳提出的定律,由于边际效用理论研究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同心理物理学所研究的目标相同,这就表明假如以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为前提,将更便于对边际效用理论的了解、分析及运用,进而更深层次对人类经济行为进行研究。

3.2 预期论

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在经济心理学中即经济当事人或者行为人对经济变量在今后的变动方向与程度进行的提前预计,其是经济当事人进行活动的特征及基础,对人们现实中的经济行为进行支配。1936年,凯恩斯在其经济学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第一次提出了预期论,其以心理预期为前提创造出有名的“三大心理规律”,包括在心理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灵活偏好规律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从而把预期论与有效市场清偿变成了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两大重点。

3.3 不确定性及风险论

不确定性一般都与风险和概率有关联。其中风险是指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一个可知的发生几率的事件;不确定是指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发生几率不被人知的事件。近几年,经济心理学中的不确定性及风险领域中的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如Daniel Kahneman提出了“前景理论”,用来解释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判别与决策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理论相比于预期效用理论而言,具备更多的解释力及说服力。Daniel Kahneman的研究工作使经济学与金融方面的研究者的兴趣被激发,这些研究者一直在致力于利用认知心理学的内容来研究人们产生经济行为的内部动机,进而充实了经济学理论。

3.4 博弈论

博弈论探讨的是在机智且理性的决策主体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1950年,图克创造了有名的“囚徒困境”型博弈,在经济学领域激起了千层浪;1968年,哈丁创造了“公地悲剧”情境,吸引了学者对这类问题的重点关注。经济学领域对这类个人及集体利益间的冲突问题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近几年,心理学家把拥有同种性质的问题合称为“社会两难问题”。其对在这类问题中心理变量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层次地探讨,并想要从这个角度来制定解决方案。當前,社会两难问题的研究已变为经济心理学领域内一大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4 结束语

经济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其研究成果也日渐获得政府与民众的注重。未来经济心理学将继续根据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这个学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给该学科的长远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辛自强.经济心理学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44-52.

[2]肖冬梅.心理学在中国经济学领域应用性研究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5(10):113-114.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作者:王珂

第三篇:运用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解释会计舞弊行为

摘要: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继续研究会计舞弊这一古老而又深刻的论题。在人类经济心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会计舞弊这一问题,运用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理论提出一个综合的、结合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在内的初步理论模型,此模型有效的解释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本文意在给会计舞弊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为后续的研究寻找一个切入点。

关键词:会计舞弊 经济心理 分析模式

1 概述

会计舞弊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的难题。说它是世界性的难题,是因为舞弊现象不仅在中国有,在世界其它国家也有;说它是世纪性的难题,是因为舞弊在过去有,在现在有,在将来还会出现,只要市场经济中的游戏规则还有创新,还有不确定性与风险,虚假会计信息就会存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从经济心理学角度研究此问题的尚未多见,而笔者想从一个新的视觉,即经济心理学的角度对会计舞弊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模式,为后续的研究寻找一个切入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是从广义上讲的,从相关者的角度看,包括会计人员的舞弊、管理层的舞弊、股东的舞弊、中介机构的舞弊等等;从舞弊的形式上看,指有预谋的、有意识的、具有欺诈性的违法行为。

2 运用综合主客观层面上的经济心理分析模式解释会计舞弊行为

2.1 客观层面上的分析模式 客观部分可以被观察到,或被独立地测量,并可由统计数字予以解释。主观部分可以通过量表或其他心理方法来从个体身上获得直接资料来了解,另外,也可从行为来间接推断。一般来讲,经济学关心的是客观层面的信息和行为。经济行为是以个体的经济状况为中心展开的,它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个人情况;另一方面是受环境限制的经济行为;第三方面是与周围的一般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舞弊行为也不例外,它一样存在客观部分的经济行为。

①通常讲的经济约束指证券监督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颁布的规定、法则、制度等约束性的法律条文。这些约束被认为可以影响(限制)会计行为,可以对企业的会计舞弊行为起到起码的约束和控制的作用。②会计行为能够体现某企业的经济状况,比如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线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人为的调高当期利润,但事实上公司当期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这种不实的现象会给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以错误的假象,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更有甚者违反监管部门的规定做出违法性的会计舞弊。③某企业的经济状况汇总起来便构成了一般的经济环境,比如以某一行业为例,由于业务性质有共同的地方,彼此相互制约和影响,他们之间竞争的结果构成了所在行业的经济环境,如果说某企业处在经济财务状况不好的位置,那它就会有舞弊的可能性,目的是掩饰自身不好的业绩,避免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行为反过来会影响本企业的经济状况。如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会影响和带动某一企业的经济状况,若某企业的经济财务不佳,也很可能会出现会计舞弊现象,道理同上。

2.2 主观层面上的分析模式 主观部分主要涉及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这一决策心理是这样形成的:一方面行为人的动机和人格形成决策的心理过程;另一方面从社会观念中形成的知觉到的限制影响决策,还有就是社会观念也可直接作用于心理过程,再从心理过程形成决策。

①动机和人格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形成,这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被认为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心理过程。②社会观念包括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社会主导观念,比如,习惯、传统、伦理、预期和有关人与公司的公共形象都是社会观念的表现。社会观念形成了模型中特殊的一部分,并构成了群体中的综合个人观念。沟通过程、传媒和研究机构,这些都在社会观念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心理过程中,人们认为这些社会观念是可以与个体目标、动机和态度相提并论的。③心理过程最终导致形成决策,但并不必然如此。就会计舞弊而言,有舞弊动机的人存在舞弊心理,但由于人格和社会观念等主观因素束缚这些人,他们不一定作出会计舞弊的决策。④知觉到的限制属于影响决策的内化因素。一些知觉到的限制来自社会观念,比如社会规范,人们认为主观限制和心理过程都可以影响决策。决策时,人们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并对备择的行为进行比较和评价。我们会计上经常说的会计准则有灵活性和真空地带就属于这种知觉到的限制,这种主观上的认识(或说知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固有的估计和专业判断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规定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中会计核算方法的可选择性也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滞后性会引起会计核算上的决策。

2.3 综合分析模式 ①一方面,各利益相关者情况影响动机和人格,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是企业内部的,有的是企业外部的,导致他们有为企业利益着想的,有为整个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考虑的等等,他们之间经济利益博弈相争体现了各自的动机和人格(当然这里的人格并不是当事人纯粹的人格,它是以所处的工作职位为载体的一种背景化的人格)。另一方面,动机和人格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博弈战略。②客观限制可以由主观的限制来进行知觉和补充。主观限制包括诸如心理努力、精力(内化的)和社会规范等,这些规范受到社会观念的强烈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监管部门限制的程度可以由对会计准则等法规的理解来进行知觉和补充。因为监管部门不同时期所颁布的法规和条例等也是根据会计准则等法规来制定和加以控制的,对会计准则等法规理解的越深刻,监管的力度就越强,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③社会观念除了是个体观念的总和外,也受到所处行业的经济环境的影响。由于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某一行业处于低迷时期时,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会影响股票交易市场的指数,我们说这种指数体现了一种社会观念,而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保持自身的经营业绩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可能产生舞弊的心理动机,通过会计上的造假包装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给投资者以假象。

2.4 分析模式的适用性以及应用的现实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此结合会计行为的主客观因素在内的综合模式,有效的解释了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机理,它将分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上,合理并且细致地解释了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为寻找治理会计舞弊现象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笔者认为,虽然本模型是建立在影响会计舞弊行为各因素基础之上的,但其对于研究一些其他经济行为,如消费行为等,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它的现实应用价值。

2.5 分析模式的局限性 该模型并不是对现实世界或人类心理的完美表述,它只是一个综合不同类型研究的研究范式。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范式也仍然缺少一个关于人们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应包括人际关系的内容,即人们的行为如何相互依赖和人际沟通。这一范式可以予以扩展,比如包括关于个体的第三维度,然而其代价是失去了简洁性。

3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人类经济心理与会计舞弊行为关系的模式,该分析模式从经济心理学角度更深层次地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在内的会计舞弊行为,该模式在除了保持传统经济学研究的客观关系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主观关系。毫无疑问,一个包括这两类关系的结构模式提供了研究经济学和心理学相互关系的范式。该模式揭示了这样一个经济心理过程,客观因素影响主观舞弊的心理,主观是否存在舞弊的心理可以反映到客观的层面上,进而这种主客观互动式的循环经济结构体现了会计这一行为真实与否的内在机理,为研究会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而对探索会计舞弊的深层次原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文钊,鲁直,唐为民.经济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阿尔布著,符锦勇译.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3]王艳平.会计舞弊的经济理论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2011,

2:9-11.

[4]Pjing,M.J.Investment Psychology Explained.John Wiley &Sons,Inc.1993.

[5]G.Antonides.Psychology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作者简介:

刘爽(1980-),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系,司法会计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研究。

作者:刘爽

第四篇:经济心理学分析模式下的会计舞弊行为解读

摘 要

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迅猛,同时企业会计舞弊行为可谓层出不穷,会计舞弊的频繁发生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和谐的发展。本文从经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会计舞弊的成因,并提出会计舞弊行为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对会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治理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会计舞弊;经济心理学分析;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的发展,部分企业资金供应不足,跟不上拓宽发展的脚步,为了笼络资金,错报财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这种会计舞弊行为危害了市场信心,使资本市场诚信缺失、社会信用危机重重,造成市场低迷,从而又导致融资困难,企业低利润率,而后又引发财务舞弊,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严厉打击和治理会计舞弊行为尤为重要。

1 会计舞弊行为的效用分析

效用是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决定了人的客观行为。会计舞弊行为从效用的角度讲,是会计在舞弊行为中所得到的满足;从行为主体角度讲可分为,会计人员和企业高层领导者。

1.1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效用分析

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效用是通过一种心理力量,组织意识和行动去改变现存的令人不满的现状。其借助自身的职业便利,利用舞弊行为来满足自己的各类需求。会计人员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效用动机。如会计人员需要追求奢华的生活谋求高收入,就会利用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等途径进行舞弊的行为。如会计人员需要谋求高职位,便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任意修改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信息。在舞弊行为过程中,会计人员会综合考虑舞弊正负效用,当总效用达到最大化时,组织意识便会放弃道德观及法律约束,利用舞弊行为来满足需求。

1.2 企业高层领导者舞弊行为的效用分析

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因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受各因素的制约,往往不能获得精准的信息,这就使得经营者有机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谋取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经营者可借助自己高层领导的身份,影响会计人员,通过制造假账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从而获得效用最大化,满足自己的高利润的需求。

2 会计舞弊行为的决策心理分析

会计人员在舞弊实施之前往往会对即将进行的舞弊行为进行权衡,在较大利益诱惑下,忽略舞弊带来的后果,假设能从舞弊行为中获取最大的满足和预期得到的最大的满足。

2.1 假设与舞弊的产生

从假设舞弊产生的角度看,有以下三种情况:

2.1.1 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需求

企业所有者的利益需求,必须通过经营者推动来实现。只有当经营者在利益大于会计舞弊被发现的风险损失时,或者在壓力足够强大的情况下,经营者才会指使会计人员作假。而会计人员同样要经历像经营者的权衡。当三者达成一致时,会计舞弊便发生了。

2.1.2 经营者的功利需求

经营者的功利需求,但必须通过会计人员来实现。经营者追求个人利益短期最大化,或侵吞企业财物,或塑造个人业绩,就需要采用隐瞒、虚构及蓄意使用不当等,来虚大或缩小成本和利润。

2.1.3 会计人员的自身需求

会计人员的自身需求,通常表现为贪污和挪用。但按照会计舞弊的定义,这种情况不属于会计舞弊行为。

2.2 预期理论与舞弊合谋

会计舞弊的合谋行为从经济心理学讲,在面对任何不确定性选择时,会计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理性的。当所有者有了需求和动机后,会指示经营者做假账;经营者有了需求和动机后,会要求会计人员做假账。按预期理论,被要求方就面临着做假被发现以及受到处罚的风险。面对这种风险,被要求方是选择风险规避还是风险喜好,主要取决于被要求方面临的是获得还是损失。当要求方向被要求方传达了会计舞弊的意图后,如果被要求方没有感受明确的工作施压,而且参不参与做假账都对自己工作位置没有任何影响,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他是不会进行会计舞弊;如果说相反,被要求方明显的感觉到了要求方给予的工作压力以及职位和薪水的不保,那被要求方出于自保便会进行会计舞弊。

3 会计舞弊行为的锚定效应分析

锚定效应的存在,使得会计舞弊人员对连续性事件和独立性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如果连续几次作弊都没有被发现,就会心存侥幸,在这种扭曲心理支配下,舞弊者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并目胆量会越来越大,直至无所顾虑。过分自信会诱导人们去犯错而迷失自己。当错误的结果重复出现时,人们就会从中学习,其市场表现就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舞弊者能够得到额外的报酬,而处罚很小,就会有公司或个人冒险进行会计舞弊;另外,有些公司或个人虽然受到处罚,但因周围或熟悉的人中有些舞弊行为未被发现或被发现并未受到处罚,而激起心中不平,对单位或企业不满,以报复的心态继续冒险舞弊。

4 如何防止和打击会计舞弊行为

通过会计舞弊行为的经济心理学分析可以看出,会计舞弊行为的产生的根源,想有效的打击会计舞弊行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补充制定针对企业及经营者的惩处条款,限制企业及经营者因提供不实会计信息而受到的惩罚超过其信息披露而获得的边际利益,让舞弊者贪小失大。鼓励单位或企业之间互相督促互相监督,意在对那些不舞弊的会计主体更加健康的引导,杜绝因过度自信导致的新一轮会计舞弊行为发生。

4.2 建立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

制定健全的监督监管机制,配备专职审计人员不定期内部抽审,尽可能的杜绝各国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的舞弊行为。制定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 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大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力度和频率,防止企业通过中介组织造假,从另一角度去杜绝会计舞弊行为。

4.3 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责任主体的民事责任。

重新定义责任主体范围,将公司主要股东、主要经营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等涉及不实会计信息提供的人员均纳入责任主体范围。

4.4 制定健全的群众举报制度。

为提高查处概率应综合各方面的力量,从各方面对企业会计的行为进行监督。制定健全的群众举报制度,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举报舞弊行为,对于举报属实者给予重奖,同时在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得以补偿其举报的人生安全影响和风险损失。使违法者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中,不敢随心所欲。

5 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人员舞弊的治理一直是困扰财务管理的一个难题,也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是会计行业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会计信息安全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艳平.会计舞弊的经济理论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2011(02):9-11.

[2]李小宁,管超,周淑森.“白领犯罪”的行为经济学研究[J].山东经济,2009(11):24-P28.

[3]蔡赞.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一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视角[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54-71.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作者:王珂

第五篇:经济心理学视角下和谐劳资关系构建探析

[摘要]经济心理是指心理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其外在表现是经济行为。劳资冲突是经济心理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劳资冲突依然很严峻。从经济心理学视角分析劳资冲突利益背后的心理动因,在利益分配合理机制的基础上构建“心理契约”和谐的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劳资关系和谐经济契约

[

威廉·配第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在创造财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劳动者独享全部劳动生产物的这种原始状态,一到有了土地私有和资本积累,就宣告结束了”[2](P59)。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不能独享,资本家只有在扣除劳动者工资以外,才可以获得利润。为了争取利益,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与冲突。可以说,“劳动和资本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3](P209)。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国情要求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相互结合最基本、最主要动因是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4](P43)正如马克思所讲:“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3](P82)为了争取利益,劳动者为提高工资而不断联合,资本家为提高利润而不断联合。如果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利益需求不能得到合理的满足,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冲突也就会随之产生。

一、劳资冲突的现状

(一)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激增

近年来,随着我国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劳动争议处理案件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统计数据,1996-2012年劳动争议受理数量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348~349页。

由图1可知,1996年到2008年劳动争议受理案件不断增加,2009年到2011年有下滑趋势,2012年又有所回升。这意味着劳资矛盾依然很严峻,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

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变更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以及其他。这些原因在争议中的比例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97年到2012年劳动争议受理案件中,在不同的时段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原因也存在不同,如在2000年之前,主要原因是变更劳动合同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2001年后,主要原因是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2008年后,变更劳动合同这一因素也慢慢让位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虽然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这一因素一直在起作用,但是越往后推移,这一因素起作用的程度慢慢让位于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由此可知,利益关系在劳资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5](P537)一旦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利益不能实现,便会引起劳资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资本家与劳动者各自的利益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心理认可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解决劳资之间的矛盾,需要考虑二者的心理因素。

二、经济心理学中劳资冲突的原因分析

1902年,塔尔德《经济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心理学”的真正诞生。塔尔德认为“内在的和精神的方面”应不同于“事物的外部的和物质的方面”[6](P1),应该重视经济现象中的心理作用。经济心理学是以行为人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6](P28),重点研究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一)劳资关系中的心理契约

Argyris于1960年在其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最早使用心理契约一词。1962年,Levinson将心理契约界定为:“组织与员工之间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有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7]也就是说,在企业与员工建立的关系中,除了正式的、公开的、明确的雇佣契约规定的内容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的、未公开的、隐含的期望。这些非正式的、未公开的、隐含的期望称为“心理契约”。这些期望同样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起决定性作用。

一般认为,签订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发生关系并有意愿在公司工作的一份证明。但是这份证明并不意味着员工会死心塌地地与企业共甘苦,共命运。近年来,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大量的人员流失现象说明了不能仅仅用一份劳动合同来束缚员工的心。“对于企业来讲,靠什么来凝聚成员的精神呢?答案可能有多种,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员工对企业使命的共享程度。”[8]其实这个共享的程度就是与员工建立起企业的“心理契约”。

(二)心理契约的学理依据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194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撰写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心理潜藏着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要是有层次的,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感情的需求是低级需要,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要。当低一级的需求满足时,人们就会有更高一级的需求。在组织中,当员工的低级需求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一些企业员工流失,不是因为工资太低,而是认为个人的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2、马克思的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9](P52)第二阶段是物的依赖关系。马克思认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9](P52)第三阶段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9](P52)这三个阶段不是独立的、毫无关系的,恰恰相反,而是互相联系,后一阶段为前一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9](P52)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10](P50-51),人的需求也会随着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企业在管理员工方面,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特别是在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方面更应该如此。

三、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路径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变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引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迫在眉睫。

(一)经济层面: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劳资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其矛盾的深层根源是利益分配不合理。为了争取自身的利益,劳资之间展开激励的斗争。马克思指出:“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11](P272),“这些经济阶级和他们的冲突……或者产生一种可以行得通的利益协调,或者产生僵局,或者引起大崩溃”[12](P134)。消解这些冲突与矛盾的最佳途径是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的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用公式表示为W=C+V+M。为了实现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企业在售出产品后,需要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追加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剩余的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消费资料。剩余部分是否能够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公平、合理地分配,对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实现合理的分配,企业在做出必要的扣除外,应该采取适当比例进行分配,避免出现资本家越来越富,工人越来越贫穷的“马太效应”。

在政府方面,资本与劳动相比较,资本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劳动力处于较弱的地位。在这种“强资本、弱劳动”的情况下,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罗恩·比恩(RonBean)在《比较产业关系》一书中指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主要扮演五种角色:(1)政府扮演第三方管理者角色,为劳资双方提供互动架构与一般性规范;(2)政府扮演法律制定者的角色,通过立法规定工资、工时、安全和卫生的最低标准;(3)如果出现劳动争议,政府提供调解和仲裁服务;(4)政府作为公共部门的雇主;(5)政府还是收入调节者。[13]政府在协调劳资矛盾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规范制定者、协调者、领导者、调解者等角色,在构建和谐劳资矛盾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政府能否胜任各种角色,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出一份力,与政府办事的立场有密切的关系。政府应该站在“弱劳动”的立场上,为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

在工会方面,工人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指出:“通过工会使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组织起来。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是无产阶级的真正的阶级组织。”[14](P29)工会本应该代表工人的利益,但是很多工会受制于资本,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宗旨,更有甚者有些私有企业没有工会组织。工会应站在工人的立场上,为工人服务。

在集体谈判方面,如果工会不能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工人只有联合起来,与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在谈判中争取自身的权益。

(二)心理层面:人文关怀

1、企业方面

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责权的基础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在签订劳动合同后,为了避免员工“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企业需要与员工建立心理上的契约,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争取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食粮”,让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效连接起来。马克思在阐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时,也曾提到资本家对工人的哪怕一点点的关怀就可以激起工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马克思指出:“资产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剥削工人,支配他们,而且,如果资产者在工资以外还对工人表现一点不花一文钱的和蔼态度,或者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这一切看起来都出自一片纯真、乐善好施、舍己为人的仁爱之心,其实加起来还远远不到他所应尽的责任的十分之一) ,那么还可以获得这些傻子的服从、感激和爱戴。”[15](P436)从媒体爆料的富士康员工连续13跳事件可以看出,富士康在管理上存在侮辱员工、体罚员工的现象,忽视了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心理关怀。这一悲剧事件也给企业管理者敲响警钟,员工的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企业的信誉与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2、政府方面

马克思指出:“不管商品相互交换的条件如何有利,只要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继续存在,就永远会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存在。”[15](P756)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16](P182)。为了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增加物质财富,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都可以而且应当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了更好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政府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应考虑资本家与劳动者矛盾背后的心理动因,从心理方面疏导二者的关系,促进二者心理上的契合。

3、工会方面

亚当·斯密说:“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绝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而且,供给社会全体以衣食住的人,在自身劳动生产物中,分享一部分,使自己得到过得去的衣食住条件,才算是公正。”[2](P72)在公正的分配体系中,福利也越大。英国剑桥学派庇古认为:“经济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国民收入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各成员间分配方式的影响。”[17]根据边际效益递减理论,收入从相对富裕的人转移给收入相对贫穷的人,会增进社会整体的满意程度。[18](P224)在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如果能够采取合理的分配方式,将财富在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将会增加整个企业的效益。工会作为“无产阶级在阶级范围内的最广泛的群众组织”[19](P397),应当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为广大劳动者服务。

4、劳动者方面

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往往一个人的力量极其有限,所以马克思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在当下,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集体谈判的形式争取自身的利益显得尤为必要。在集体谈判中,应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心理期待。

参考文献:

[1]程恩富,胡艳.市场经济中若干经济心理与行为探究[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

[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艳,周扬波.劳资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7]Levinson H. Management and mental health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8]易名.与员工签订心理契约[N].发展导报,2003-02-28(004).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程延园.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12-10.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英]庇古.福利经济学[M].金镝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18]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9]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胡芬芳

作者:温新荣

上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文下一篇:论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