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活力, 内容比较单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方面是从学生管理和就业工作为出发点, 以学生管理中摸索出来的学生成长规律和就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案例进行教学, 这些教学内容通常是泛泛而谈, 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学内容集中于理论、概念学习,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设计相对枯燥, 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较小。同时, 不同教师对于理论的理解也有较大差异性, 因此导致教学内容千差万别,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较差。另外,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较少, 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听着热闹”、老师讲的“认真动听”“课后随即忘掉”的现象, 教学内容的指向性过于宽泛, 课堂知识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或书本里, 知识的转化路径相对模糊。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属于大学课程中的公选课或必修课[1], 主要是学生辅导员、政务工作者等构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缺少系统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培训, 对课程理论的一知半解、对教育理念的因人而异导致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教学过程过于关注课程本身而忽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关系, 课程的功能性比较薄弱未能实现全程化的育人格局。

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特点分析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始于本杰明·布卢姆1956年发表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 最初是用于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内容[2], 从认知领域研究出发, 经多年研究形成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是美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教育目标的确立为了课程内容提供选择依据, 是支撑课程结构的中心思想, 是评价课程效果的基础。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的设立不是表达理想状态, 而是为了客观评价课程效果, 通过学生行为变化确定教育目标的实际效果。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将认知思维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级, 将学生的行为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 体现了教育目标的循序渐进性。

2001年原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作者之一克拉斯沃尔 (Krathwohl, D.R.) 与安德森 (L.W.Anderson) 公布了修订版教育目标分类理论[3]。新版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知识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 该理论在解决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问题上给予了更好地指导, 在实践应用中该理论也表现出更好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两个维度的转变简化了教育目标设置, 教师通过知识维度能更加清晰地找到参考系并建立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认知过程维度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 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更便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

整体来说,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模糊不清的教育目标通过不同纬度和层次进行细化, 对于指导课程目标的确定、形成针对性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为知识和认知过程的结合才能转化形成能力, 这一阐述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不谋而合, 对于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 提升高校教学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表明该理论的适当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适用性分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学生规划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目标, 为走向社会积累知识和能力;从高校育人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育人功能, 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立为学生了解工作世界、提前做好进入工作世界打下坚实基础, 从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两个方面实现有效衔接和匹配。因此,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身兼社会、高校、学生等的多方面需求和目标, 这些目标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然而,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大体分为自我探索、了解工作世界、决策和行动四个方面, 教师通过测量手段获取学生相关特征给予匹配建议, 这种排列组合的模式割裂了学生独特性和普遍性, 割裂了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 割裂了知识和能力的联系, 造成当前教学过程随意性和课程学习盲目性的现状。

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决定了后续课程科学有序的表达过程和学生获取知识转化能力的效率。同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变化过程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有机统一, 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维度, 结合认知中的记忆、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六个层次设计教学目标, 将教学盲点和模糊的教学目的理清, 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课程教学中掌握学生主体特点

以学生为本, 通过优化调研路径, 提升信息渠道流畅性, 搭建学生特点数据档案, 把握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学生需求, 分阶段性构建课程设计, 依托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循序渐进思想, 分层次制定课程内容,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学生的适配性。

2. 课程教学中提升教学目标的可视化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出现“老师讲的起劲, 学生听着热闹, 回顾知之甚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课程目的不清,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可评估性较差, 教学目标设计中更加注重过程引导而忽视最终结果。因此,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依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 将课程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 由简到难, 由简单的了解到深层的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 由知识层面向认知过程层面循序渐进地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 指导详细的课程设计, 完成规范的课程评估, 避免课程的泛化和盲目, 提升课程的针对性。

3. 课程教学中提升能力培养意识

当前激烈的求职环境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环境中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能力的可迁移性和延展性, 没有拿得出手的本领和技能, 在职场和社会很难得到长远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课堂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并轨, 因此依托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课程中自我探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自我而更在于在了解自我和工作世界的基础上发展自我。因此, 在课程教学中应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多种渠道和方式, 发掘学生潜能, 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技能。

4. 课程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示范者, 教师的教育理念也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情感、认知与动作技能目标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一脉相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有利于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 另一方面, 有利于在教学环节中将专业素养应用于各模块, 给予学生清晰和准确的指导, 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

摘要:随着国内教育政策的逐步完善, 职业规划氛围在教育领域日趋浓厚,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国家发展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目前就业指导的职能已经被职业生涯辅导取代, 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逐步朝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本文依托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 利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优化教学理念, 进一步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和准确度。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认知

参考文献

[1] 袁南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7) :38-39+45.

[2] 马晓丹, 张春莉.两种教育目标分类系统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8 (2) :25-29.

[3] 吴树芳, 朱杰, 李子星.修订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 2018, 5 (53) :239-241.

上一篇:旅游发展、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14年的数据下一篇:练评要为学生开放求知空间——小学数学作业自主练、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