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022-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初探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科学的教学模式。科學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与探讨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四步12法”的课改教学模式,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课改;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韩刚,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三中学教师,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西安市骨干教师,高中课改先进个人,全国创新名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陕西 西安 71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总课题“区域和学校特色策划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四步12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色研究”(课题编号:2011B02-048)的阶段研究成果。

1. 学校课改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从2010年7月以来,国家、陕西省及西安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充分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市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此外,国家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持续深化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关注职业教育,“十二五”注重普通高中内涵式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对学校发展而言,高中教学的改革核心是突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台阶。《中共西安市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强调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学校根据高中教育性质与任务、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自身文化和教学特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学校大力推进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

2. 学校课改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平台。西安高新第三中学教师年轻有朝气,在各校教师中都曾是佼佼者,但名师不多,接受课改及专业系统培训的教师也不多,教师专业化成长需求十分迫切。

二、学校课改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1. 学校课改的理论支撑。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和最近发展区、金字塔学习理论作为新时期国际教育新理论,都更加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体验和成功,为“四步12法”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这七种智力,各种智力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启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3)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4)金字塔学习理论。金字塔学习理论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的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生会学、学会,并教别的同学,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2.学校课改的实践探索。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已成为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学校、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基地学校、首批陕西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示范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研究实践基地和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基地学校。

三、学校课改的方向性和策略性

经过外出考察和多方面大面积调研,学校根据实际设计并提出“四步12法”有效教学模式。2011年5月起,学校召开全校课改动员大会,推广、实施“四步12法”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决定在七、八年级和高一年级推广,高二年级暂不参与。2012年起学校实施全校课改,全体教师更新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反对满堂灌、满堂讲、一言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达成学习目标。

备课组要做到结构化、问题化、层次化备课,以研讨课推动课例研究。

实施要求如下:第一,课堂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5分钟,教师讲授总共不得超过20分钟;第二,每节课必须配备导学案,且体现在教案中,保证学生人手一份;第三,教师备课教案严格按照四步流程预设。第四,使用双色笔,红笔纠错,蓝黑笔补充,记录问题、疑惑。

教学要求如下:

1. 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突出学生的学。师生利用导学案,学生预习、教师备课,有效完成自主学习。

2. 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各环节采取有效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根据学情和学科内容难度,教师适时点拨。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变成“发动机”,教师要学会智慧指导,不要越俎代庖,尽可能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索、去体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自己要学会“懒”教学,就如叶圣陶先生讲的“教是为了不教”。否则,教师把学生应该做的都承包了,学生反而成长不起来。同时,教师要善于反思和批判,不是简单地对自己、课堂乃至一节课予以否定,而是要有勇气做反思型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

3. 落实核心理念:先学后导,以学为主,适时升华,当堂训练,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

四、课改的推进与学校发展

为了深入推进课改,学校制定了《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四步12法”教学模式课改达标实施方案》《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四步12法”课堂评价表》,结合学段、学科,积极开展课改达标活动,至2015年5月,全校教师课改基本达标。学校课改涉足深水区,随即开展课改学科化研究,进行“四步12法”课堂实践创新活动。以课例研究为依托,各教研组开展以课型为主的研讨课,关注教师学科素养和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使课改工作继续深入推进。目前,全校已有80%教师赴山东等课改区外出参观,返校后,教师把课改理念转化为课堂行动,不仅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学校在教学进步的同时在教科研工作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获得了陕西省西安市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小课题研究基地示范学校、陕西省第十一次优秀教科研论文和成果交流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尤其在“四步12法”的教学设计获得省市专家一致好评后,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西安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课改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和教科研工作,學校以课改为抓手,快速发展,建校仅三年即顺利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被评为省、市、区文明校园,全国创新名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和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先进集体。

自2011年起,西安高新第三中学就积极探索和打造以“四步12法”为核心的有效教学模式。目前,学校正在实施和推进“3+1”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深度研讨。7年来,学校课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央视网、科教频道、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国教育报》《西安晚报》等媒体对学校课改进行专题报道,学校先后成为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普教育基地学校、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文出版社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学校,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创客教育实验学校、中国人生科学美育研究会美育实验学校。“四步12法”课堂教学模式在陕西省雁塔区中小学课堂改革案例征集中受到专家好评,荣获雁塔区一等奖。学校课题研究成果丰富,参与研究的教师有70多篇论文及教学设计获奖,学校教研室先后编辑《西安高新三中教师课改论文(2014版)》《西安高新三中课改成果辑录——教苑清风》、文学社刊《春芽》等文章滋润、陶冶师生心灵。学校课改推进有力,成果突出,教师科研氛围浓厚,师生坚守课改理念,齐心协力打造有效课堂。学校高中语文作文指导课、高中化学实验课已有初步成果,在中国好课堂、绿色课堂优质课大赛、西北课改博览会上,西安高新第三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等学科荣获特等奖、一等奖,课改帮助学生在中国创客、青少年机器人投篮比赛、全国暨陕西省文明礼仪特长生、作文大赛等活动中收获成功,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及单项金奖、一等奖、最佳设计和活力奖,学生展示才艺,展现风采,走向成功!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以课例研究和研讨课促进课题研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使课改有实效。学校在追求课堂高效的同时,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在创新中积极读书,积极探讨信息化、资源化教学,着力打造智慧型开放式课堂,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努力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学生彰显自身的个性与特长,在乐学、学会中会学,展示生命的成长与欢乐!

参考文献:

[1]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 李志忠.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3] 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 刘旭光.好教师必备的5项新技能[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胡甜甜

作者:韩刚

第2篇:初中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有效模式初探

一、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也强调“积累古诗文名句是新课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陶冶情操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力有极大的价值”。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营造诗的意境,激荡诗的情感”,诗歌教学呼唤“能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它给初中诗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新的方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最精炼、最富有魅力的文学表现方式,它用美丽、深情的文字构建了所有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正因为古代诗歌具有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所以古代诗歌一直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常常处于被忽视的境地,“教师不愿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原因何在?究其根本是因为古代诗歌在初中学段的语文学科升学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少,且考试形式单一,仅仅是考查能否准确识记和默写名句。所以很多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为教授古代诗歌而耗时耗力。这种功利化的教学思想,导致了学生对古代诗歌学习的轻视,更严重的是使其逐渐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向。

众所周知,初中诗歌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在课堂上忙于用干瘪的话语来肢解一首又一首古人留下来的精美的语言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挖掘典故修辞,机械的归纳主旨,生硬地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习的方式就简化为两个字:其一为“背”,背诗句和作者背翻译,背名句的赏析,背修辞的作用,背诗歌的主题思想;其二为“默”,考试就是考查准确识记,默写就是最有效的训练方式。诗歌教学尴尬地成了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

二、教学目标

古诗词教学内容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情感。由此,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如下:

1.能依据诗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人笔下的画面。

2.能依据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对诗句描绘的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画面。

3.能简单地指出诗词中意象的含义。

4.能简单地评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5.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诗词中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6.能背诵和默写诗歌。

三、基本环节

在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反思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其它文学作品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提高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在摸索中我们围绕古代诗歌的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诗歌文本解读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线索,以“导—读—品—诵”为基本环节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导入环节——知诗人,晓背景。“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其具体的创作背景。古代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展现着诗人独特的情意志趣,这些在诗歌文本解读中极具价值。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将之设计为课堂导入环节。导入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课堂热身活动来进入文本学习,也可以是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的音视频资料来创设情境,也可以是教师设疑激趣引发学生关注文本。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依具体的文本来确定,但是其关键点是不变的,即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创设诗歌阅读的良好氛围。

2.朗读环节——读诗歌,展诗情。所谓“书读百变,其义自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而古代诗歌韵谐、词美、意丰,其音律美、节奏美都需要用朗读的方式来呈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环节来实现对诗歌形式美的展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结合已有的朗读经验来自主训练诗歌朗读的方法。根据诗歌阅读的基本要求,此环节大致可以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来进行:

(1)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诗歌,注意音准、语速的把握。(自学目的: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流畅地朗读诗歌。)

(2)自学指导二:小组合作设计朗读方案,全班展示。①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勾画出诗歌中的重音(.)和节奏(/)。②四人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朗读方案。③全班展示朗读,比一比哪个组读得最好。(自学目的:能用声音外现诗歌形式之美。)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随时关注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拨和指导,直至学生能通过朗读准确把握诗歌情韵之美。

3.品读环节——品诗美,思诗意。在把握诗歌情韵美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品读诗歌的内容,发现诗歌的思考价值点。教师需要回避的是按照已有的教学参考书籍来主讲诗歌内容,而应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探究诗歌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例如,学生在《观沧海》一诗中着重研讨的是虚实相生的写景手法,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重点关注的是叙事与抒情的表达效果,等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诗歌的研讨点要比教师讲诗歌内容要有意义得多,收获也大得多。教师在此环节中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挖掘出诗歌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在学生思路阻塞的时候,教师适当地提供预设的思考点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以《观沧海》中的诗句品读为例来说明此环节的主要步骤: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诗歌并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用红笔勾画。(看谁能最快一一大声告诉我们?)(自学目的:通过抓诗歌中的形象,了解诗歌内容)

(2)朗读一遍诗歌,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并给它命上简洁的名字。(要求:独立完成并写在笔记本上)教师提示:结合课下注释,具体描绘各景物的特点。(自学目的: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3)小组交流: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特点?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当堂生成教学资源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对重点的内容提醒学生归纳整理形成结论。

4.诵读环节——悟诗理,明意图。深入研讨了诗歌的价值点之后,课堂的教学点回归到诵读环节。但是此环节并不是以完成背诵和默写为唯一目的。而是继续感悟诗歌内在的哲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怀,即“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同时引导学生站在更高处、更根本处来思考诗歌的内在生命。以下活动设计可供参考:

(1)学生自主品悟诗歌:我最喜欢诗歌中的 ,因为它……我觉得文中的 词用得好,好在……(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写下答案,派代表展示。)提示:你可以从用词、修辞、写作手法等角度加以探究。(自学目的:含英咀华,品味诗歌凝练生动的语言。)

(2)学生与文本对话:结合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写成一个故事或者是一篇散文等。

四、实现条件

学习兴趣是前提,课前预习是基础,小组和作探究是方式,教师引导是保障。

五、教学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而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介绍的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是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诗歌文本解读规律以课堂中的四个教学环节再现,虽为“模式”,但绝不是“定式”,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以及具体的学情,甚至还包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来做适当的调整,从而演化出更多的“变式”来。

所以,“导—读—品—诵”实际上是贯穿于古代诗歌课堂教学的一条线索,教师抓住主线,学生以自主学习来落实每一个具体步骤,课堂的环节清晰了,内容丰富了,气氛活跃了,效率自然也随之提高了。

作者:祝优 胡莎

第3篇: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模式的思考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但是,低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依然大行其道。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剖析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自主、合作、拓展模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为此,探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研究应对策略,构建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自主、合作、拓展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便是有益的探索。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模式的反省

1.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30多年前批评我国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又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今天语文教学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40分钟的课,从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面面俱到。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认真,严格遵循教学目标实施教学,领着学生逐项完成目标,结果是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以致学生讨厌语文。凡此种种,确实令人担忧,引人思考。

2.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主动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手段。总之,教师的“讲”涵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师和学生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却收获甚微,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情绪与日俱增。

3.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如此一来,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十分明显了。一是教师主宰,满堂灌注。传统教学有“三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以应试为中心。教材教学目标是惟一目标,全盘讲授成唯一方法,分数评价成唯一手段。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挪用,自主思维空间被挤占。二是学生主体缺失。传统教学没有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学、生活自理、思想自律等能力缺乏。三是师生重负,课堂低效。传统模式“课外补课”“题海之术”盛行,结果教师累、学生苦,走进了“低效率——重負担——低效率”的怪圈。

二、自主、合作、拓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模式,注重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提炼方法、培养能力、拓展应用,把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学生不仅养成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而且还能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努力创新的能力,为今后自学奠定基础,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自主、合作、拓展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具体运用于新授课、复习课、作文讲评课三种课型中:

1. 新授课教学模式:学生自学——找出问题——合作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教师点拨——总结延伸——练习巩固

2. 复习课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复习——总结归纳——问题检测——学生思考——合作讨论——提出问题——教师点拨——总结延伸

3. 作文课教学模式:欣赏——评议——点拨——总结

三、自主、合作、拓展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 揭示学法,指导自学

遵循学习目标,学生各自根据能力专心自学,读通、读懂一些简单的问题或非重点的内容。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作单独辅导,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疑难,作为确定或修正后面“导读”阶段的重难点的参照,加强教学针对性。

2. 提出疑问,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结合前面了解的学情,有针对性地抛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导引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寻求解决。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不指导:学生能思考的,教师不暗示;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可以自己理解的,教师不替代。真正做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以学生锲而不舍的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让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 小结归纳,咨询解惑

在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基本解决重难点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归纳,使所学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当然,要安排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个性的问题。

4. 巩固迁移,拓展延伸

“大语文教育”观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凡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领地,让学生在“大语文”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自主、合作、拓展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新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兴趣的火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由苦学到乐学,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都得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断增强。

新模式规范教师的行为,克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不但讲究教法,更注重学法指导,授人以渔。

五、结束语

教学模式是板上钉钉,它是死的。课堂教学情况因学生个体参与,则瞬息万变,灵活复杂,而教师的教法、风格又往往因人而异,所以,再好的模式也不能为万千教师机械模仿,照搬套用。笔者更主张学习各种模式中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规律构建属于你自己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 535000)

作者:吴坚

第4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在深水区跋涉时的不二选择,忙农镇总校张茂礼校长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认为:一个学校无论多么伟大,如果缺少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仍然只能是行走在教育的边沿上,从改革课堂结构入手,抓结构就是抓根本,把教育的“底线”和“理想”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实现。忙农镇总校学习名师、名校经验,结合具体情况,构建了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并着手进行实践研究。

一、“以效为本”的教学理念

1、三项指标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三项指标是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用。有效果是指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努力追求教学效果;有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所谓有效用,指当下的学习应该对后续的学习、终身学习有用。我们要把追求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用统一起来,实现“减负增效”,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主动、多样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良性循环。

2、三条原则

先学后导,缘学而导,以导促学。

3、三种课型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阶段为先学----导学----复学,相应确定三种课型:先学课、导学课、复学课。 自学课:明确目标----学案导学----自主训练----自我评价----学情分析 导学课:先学交流----明确目标----导学达标----建构知网----当堂训练 复学课:确定目标----建构知网----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单元补救

4、五个特征

小坡度、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勤反馈

5、五个要求

以学生为主体、以先学为基础、以导学为途径、以训练为形式、以发展为目的

6、十个策略

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目标全程化、教学内容问题化、内容方法结构化、教学目标练习化、课堂训练目标化、学习过程主体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板书安排条理化、教学风格特色化。

二、“洋经土化”的课堂实践

我们系统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小学教学产生一定影响的教学流派,如卢仲衡自学辅导法、邱学华尝试教学、黎世法异步教学、张熊飞诱思探究教学、李吉林情境教学、王敏勤和谐教学、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魏书法六步自学法、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崔其升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总结出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有一些共同的地方,就是分为准备阶段、导学阶段、应用评价阶段,在这些文献研究基础上,经过实地考察洋思、东庐办学经验,我们于09年4月设计学导合一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并做好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我们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中国教师报》报道的全国名校课堂教学理念及操作模式进行比照,发现有很多相一致之处,如江西武宁私立宁达中学的自主开放型教学模式、山东自魏桥实验学校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河北鹿泉一中的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江苏灌南新知双语学校的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山东青岛四十四中的“亦师亦生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江苏

- 123顶,甲用多少时间登山,这座山有多高?

四、“先学后导”的课堂实录

七年级英语Unit 3 Topic 2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

Section B

课堂实录

Sing English songs Step 1: 先学交流(7分钟)

T:Before we begin our class, please take out your 自学案, and talk about it in groups, and communicate with your classmates about what you have learnt and what you haven’t learnt.

Ss begin to discuss. 请每组的代表发言,汇报。

S1: 我们组的同学自学回本课的单词,包括词的读音和写法。但表示职业的句型还不太会用。 S2: 我们组的同学出现的问题是学在效测试中的第三题,teach没有加s , T: 也就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出现了错误,right? Ss: Yes! S3: 我组的同学出现的问题仍然在这个题中,把workers 写成了worker, 没有加s. S4: 我们组的同学也在这出现了错误。

T: Ok, 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以及职业名词在句子中的使用时的复数形式。

Step 2: 确定目标(2分钟)

T: 综合以上同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就把解决这些问题当做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 3: 导学达标(20-25分钟)

(一) Review (2分钟)

师生对话,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T: I am a teacher, what do you do?

S1: I’ m a student.

T: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2: She is a farmer.

(二)Presentations (5-7分钟) 师生对话引出表示职业场所的四个短语, T: I work in a school; I am a teacher, where do you work? S1: I work (study) in a school. Teacher write down the phrase“in a school” on the blackboards. T: My mother is a farmer, where does she work? S2: She works on a farm. Teacher write down the phrase “on a farm.” on the blackboards. T: My father is an office worker, where does he work? S3: He works in an office.

Teacher write down the phrase “in an office” on the blackboards. T: My sister is a doctor, where does she work? S4: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Teacher write down the phrase “in a hospital” on the blackboards.

Teacher read the phrases, and let Ss follow teacher. 教师板书课题:Section B

(三)Consolidations ( 5分钟)

1、Ask students to listen to 1a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T: There are two questions for you when you listen to the tape

Teacher writes down the two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s.

2、Teacher play the tape,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 What does the man do? S1: He is a doctor. T: Where does he work? S2: He works in a school?

3、Play the tape again and 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follow it by imitating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4、Let students to practice 1a in pairs. T: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practice 1a in pairs. Ss begin to read 1a loudly.

5、Let some of pairs act out 1a in pairs . After that, teacher explains the pronunciation of “work, worker works”.

(四)Practice (10分钟)

1、Let students first read the example in 1b,then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after the example. 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read the example first, then make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Ss begin to do it. About five minutes later, the Ss stop.

2、The teacher chooses several pairs to act it ou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Pair 1 and pair 2 act out the picture 1. Pair 3, pair 4 and pair 5 act out picture 2. Pair 6 and pair 7 act out picture 3. T: well done!

3、Listen to 3, let students finish it alone, then check the answers. T: The first time, you should match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s name, and the second time, you can write down the jobs.

4、Teacher plays the tape for two times.

5、Ss listen and match.

6、T: let’s check the answer together. S1: David works in Beijing, he is a doctor S2: Lisa works in Fuzhou, she is a nurse. S3: Paul works in Shenzhen, he is driver. S4: Danny works in Nanjing, he is a teacher

Teacher writes down the four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and explains the using of the words. Let Ss find out the rules. Work---worker farm---farmer teach---teacher drive---driver

7、Work in pairs T: Discuss in pairs and finish 2, then check the answers. Ss finish it in pairs.

(五)Project ( play a game )(5分钟)

Make dialogues in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words in part 5, then act out in the class; choose the best groups to give a prize Step 4 构建知网(2分钟)

Help students summarize expressions about jobs and workplaces. (1) ----What does she he do?

In a hospital ----Shehe is ……

in a school ----Where does shehe work?

In an office ----Shehe works ……

on a farm (2)----What do they do? ----They are …… ----Where do they work? ----They work…..

Step 5 当堂检测(8-10分钟) T: let’s have a test. (姜虹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课堂实录

师:今天上学的路好走吗? 生:不好走。 师:为啥? 生:有雪。

师:前两天下雪了,这是降水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就学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请同学们打开学案,看本节课的自学内容和自学目标。

生:学生读自学目标。 师:让学生看自学重点。 生:读自学重点。

师:让学生根据自学导学案的指导快速自学《降水与我们》部分内容。并板书: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生:学生根据自学导学案的指导快速自学《降水与我们》部分内容。 师:教师巡视,让学生把降水对我们的影响写到卡片上。 师:有不会的吗?小组内交流,小组内都解决不了的,提出来。 生:小组内交流自学内容。

师:小组内的3号同学汇报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提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理解不了。

师:引导学生理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得出降水适时适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并板书:“适时适量”。 师:完成第一个目标了吗? 生:完成任务了。 师:那么什么是降水?

生: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请同学们自学第二部分内容《降水的季节变化》。 生:学生自学《降水的季节变化》部分内容。

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哪几个月降水量多?”学生只写了一个月,及时指导。 师:小组内交流,把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生:小组合作交流。

师:让4号同学汇报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生:一小组提出图3.20 “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不出来。

师:指导学生看自学导学案上的提示: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从降水的柱状图上作直观判断。主要抓住两点: 其一是全年各季节的降水是否均匀? ...............其二是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师:指导学生读图3.19,分析A图降水有何规律? 生:均匀

师:让学生读图3.19,分析B图降水哪个季节多? 生:

7、8月份

师:我问的是哪个季节? 生:夏季

师:让学生自己完成活动1中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生:冬季多雨

师:有不是冬季多雨的吗?

生:秋季多雨

师:让学生再读图3.20,降水最多的是哪几个月? 生:

10、

11、12 师:当然

1、

2、3月也不少,这种降水叫秋冬多雨,同学们分析的正确,在地理学上我们就叫它冬季多雨。 师:降水的季节变化应该怎么分析?

生:先看全年各季节的降水是否均匀?再看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自学导学案上的“

3、

(二)通过阅读下列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认识世界主要集中降水季节变化的类型。”内容。

生:合作交流。

师:巡视,指导个别小组。提示,每个月的降水量都超过100mm的地区就是全年多雨。 师:哪个小组汇报第一幅图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生:全年多雨。

师:板书“全年多雨”;提问:哪个小组汇报第二幅图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生:夏季多雨

师:板书“夏季多雨”;提问:哪个小组汇报第三幅图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生1:全年少雨 生2:降水均匀

师:各月的降水多吗?也不多,也不少,在地理学上我们就叫它全年湿润。 师:板书“全年湿润”;提问:哪个小组汇报第四幅图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生:冬季多雨

师:板书“冬季多雨”;提问:哪个小组汇报第五幅图的降水季节变化类型? 生:全年少雨

师:板书“全年少雨”。总结:这就是全球降水的五个规律,让学生看板书,指导记忆规律。让学生记两遍。 生:学生记忆降水的变化规律。 师:让学生齐背诵一遍。 生:生背诵。

师:出示小黑板,指导绘制降水柱状图,并示范。让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自学导学案上绘制。 生:生绘图。

师:评价学生的绘图。然后让学生分析这幅图的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生:学生分析,回答:夏季多雨。

师: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建构知网环节内容(全球降水的五个规律) 生:形成知识系统。

师:合上课本,进行“学效检测” 生:答卷。

师:让每行最后一位同学把学效检测卷收上来进行批阅。(姜海峰)

五、“源于实践”的反思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自从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我也大胆的尝试着把“有效课堂”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使我彻底改变了自己过去对有效课堂的肤浅认识。过去我只是人云亦云,人雨亦雨,教学中走了不少的弯路,师生都非常被动,为此我经常反思,课堂上自己卖了很多的力,学生却是一脸茫然,学生学会了当演员,看老师的眼色行事,猜测老师要大家说什么,不敢顾及自己不懂的问题,造成了老师说是就是,老师说非就非。

实施有效课堂以来,我把备课进行了调整,每节课都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好自学案,大家根据自学案进行了有计划的学习,自学案中我设计了“我的收获和我的困惑”,每节导学课上首先让大家说说自己的收获和自己遇到的问题,说收获是交流的再现,说困惑道出了学生在自学时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能够回答的我从不讲解,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将会通过逐步引导来完成目标。如此一来,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亮了,一些不爱说话在课堂上从不发言的学生活跃了,因为他有了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有了提问的动机,知道了从学习目标中寻找问题,从别人的答案里提困惑。通过一个月的实施,我发现自学目标中的语言没有使用学生易懂的,如:学会……,能……等;自学过程的设计太简单,学生不能根据自学案很好的完成自学;练习题及学效测试题超出了课本的难度,给学生自学产生了障碍。发现这些问题以后,我们采取集体备课,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编制自学案;认真分析学情,编制导学案,把课堂时间充分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时空,是学生发展的舞台。“有效课堂”才是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自学课上,中上等学生能根据自学案完成自学,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学困生。学生自学完后,对自己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去上导学课,我们的学生再也不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听课,我们做老师的再也不用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喋喋不休的讲解上。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以零为起点的课堂教学陈规,有效克服少、慢、差、费等现象,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我知道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努力转变思想,坚持使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小台阶、大容量、高密度、勤反馈”。 (王丽红)

初一政治教学反思

自我校初一年级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此模式在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把一节课45分钟分成三个阶段:学生自学20分钟,教师重点讲解大约15分钟,巩固训练10分钟左右。这种新授课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课本的知识点,并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合理的调控下进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上好每一节,老师都注意精心备课,搜集信息,进行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再设计。

学生所学知识用自学导学案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学案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案要求要明确,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找答案,学生还可以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

学习过程中,学生看书一定要按自学提纲,如果没有目标,学生就会不知所措,结果也就不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目标。教师讲解时,不能凭自己的感觉去讲,可先问学生有哪些内容没有明白,教师讲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的知识,这样教学才具有针对性,从而也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惑,进行精讲点拨。教师的导在整个课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既保证了训练内容在能力的培养下,不死记硬背;又保证了训练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快节奏地按时完成。这样既弄清了理论,又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使课堂达到有效,教师就要当好“引桥”,当好“路标”,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走上岔路。(孙凤艳)

有效课堂的启示

通过这次开展有效课堂活动,我的感触很深,收获也很大。

自学可以让我们对知识了解得更透彻,更明白,更能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单纯依赖老师的讲解。可以启发我们对问题通过自学去尝试解决,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去学习,去探讨,激发我们的探究能力,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融入到学习中,感知学习的乐趣。

在语文课上,通过看课文,熟读课文,可以慢慢地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会解决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和意见,自己不会的题可以请教别的组员,别的组员不会的,自己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同时也可以把大家都不会的题告诉老师,如果这组不会,可以让别的组来解答。每一次,都是一个人组织,一个人发言,小组四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提高组织能力和发言能力。这种学习方法在每一科都有不同的好处和优点。

如在语文学习上,我们通过自学目标来探讨,熟读课文,会写生字、生词,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学好每一课。如有不会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通过教师的点拨来理解,从而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

在数学学习上,我们通过自学目标的要求,通过做题理解概念,,弄不懂的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语学习上,我们通过音标来拼出单词,记忆单词,掌握每课主要讲的语法知识,并重点记忆,读熟课文,并背诵,从而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学习乐趣,通过自主学习给我的启示是:学会自主学习,培养我们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融入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七年二班 胡英利)

自主的学习方式

进入初中,我们迎来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自学,这也就意味着从此身边没有老师的唠叨,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同时又很畏惧。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自主学习了,畏惧的是自己学不好,会导致成绩的下降。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疑问被完全排除,学习间感受到,其实,自学的成败就在于你是否真的学了。一开始拿到自学案,我悬着的心便放下了一半,学案上面的“自学范围、自学目标、自学重点”,标画得清清楚楚,并明确的标有每项任务的时间,每次都能让自己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让我不再什么事都依赖别人,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数学,让我的兴趣越来越浓。现在,我已不满足自学案上的一些知识。学习资料、课外阅读也接踵而来,这让妈妈很不理解,以前那么讨厌学习的我,怎么会要求她为我买资料呢?她哪里知道,对学习的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嘛!

自学,让我充分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七年四班 李海丰)

六、“充满信心”的发展愿景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一是教师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注重反思,反思每一节课都有效了吗,反思每一环节都有效了吗,反思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都有效了吗,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注重研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同学科2—4名教师真正坐下来,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对学习目标如何表述、自学环节如何安排,自学用语如何使用,自学练习如何设计,学困生如何转化等等都是教师研究的范畴,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教师。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动起来,从课堂被动听讲到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会学到学会,每个学习小组中的学困生自觉学习意识增强,得到组员、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有教无类”不再是教师口头上的承诺。

今后我们坚持“学导堂练”的一般模式,具体研究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课的不同文体的教学模式、作文课教学模式;英语课的对话教学模式、课文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数学课的分层教学模式等,经过反复实践构建出符合学科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今后我们应用“高效阅读”的成功经验,在语言学科实施大语言教育观,即大语文教学、大英语教学、大民族语文教学协调发展的大语言教育。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总校刚刚起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惑,但我们坚信有领导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上为我们把脉,有专家站在教学研究的最前沿上为我们引领,有实验教师孜孜以求地学习、锲而不舍地钻研,我们将不断丰富研究理念,不断完善课堂结构,不断深化研究内容,从而使我们在“有效课堂”教学之路上行走得更快、更远。

第5篇: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洋思人创立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发言活跃,大部分作业当堂完成,老师讲得很少,只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点拔,指导,释疑。凡学生通过自己学会的内容就大胆地不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下面我以一节数学课来简单的解释他们的教学模式

1、出示学习目标

时间为1分钟左右。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此环节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从而促进了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去探索,追求。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时间约6分钟左右。他们的自学指导很详细,包含了自学内容,自学的方法以及自学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不提示,不说话,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用黑板演示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操作。时间约5-8分钟。这环节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一环节体现了洋思课堂教学“兵”教“兵”的一种有效的“教法”。也起到了相当好的一种效果。

4、当堂训练

布置和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并批改部分学生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其目的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作业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力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

第6篇:探索课堂模式 促进教学有效

帝景分校 李威

前一段时间,学校发了一本书,名字叫《有效教学十讲》,里面有一个隐喻,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看看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这是速度。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即使你第一个到达但两手空空,没有收获也不行,要看最后谁掰的玉米多,这是效益。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是安全。

如果你跑得最快,可是却伤痕累累,没什么收获;如果你收获很多,但速度非常慢,皮肤被划得伤口非常多,也不行;如果你速度非常慢,一个玉米也没掰到,你当然安全了,悠闲了,但没有收获,也不行。通过刚才的隐喻,我们可以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落在哪里呢?同样可以看做是由速度、收益、安全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的长短——效率;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学生也就会轻松。

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的产出——质量;学习结果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

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

回顾帝景分校两年多走过的路,我们数学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进行的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中,也始终坚持将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作为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逐步形成了“课前预习-课上交流-当堂反馈-节周日清”的有效课堂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素质教育,实现陈经纶中学内涵式发展之路的办学目标。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将我们组的一些做法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 课前预习,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常常会听到有些老师抱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不够自觉,上课不爱听讲,而我们教师既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也不能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常常显得束手无测。其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很明显的独立性倾向和独立性要求,学生觉得自己能看懂的书,就不想听别人多讲;感到自己能明白的事理,就不喜欢别人在反复罗嗦,相信自己能想出的答案,就不愿意别人提示,认为自己会做的事,就不愿意让别人帮助或多嘴。所以当学生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时,要让他们先独立阅读和思考,教师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才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所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有效教学的一条铁律。为了更好的做到“教为学服务”,我们引进了预习稿,让预习稿带领着学生去探索新知,去发现问题,去

决定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不断使用和不断改进后,我们组现在的预习稿已经进入了第二轮的使用和修改期,三个年级的预习稿结构基本相同,大致包含知识回顾,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牛刀小试,挑战自我,好题共享,有问必答等环节,下面我就以一份预习稿为例进行简单说明。

出示:26.1二次函数(2)预习稿

这份预习稿的第一个环节是开启记忆环节:

我们知道,学习新知必须要以旧知为基础。预习时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并自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掌握,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新教材特别强调知识的螺旋上升,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学段就有不同的要求,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涉及到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及时的复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明确目标环节:

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要求(即教学任务),知道学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要注意叙述知识目标时语言一定要短浅,让学生能看得懂,看得明白,他才愿意去看。

第三个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

首先是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感知,明确提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提示学生阅读教材后,再完成相应的问题。数学预习时,主要是由“粗”到“细”,先将内容粗看一遍,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细看文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细看这些内容时,理解数学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限制性条件,指出条件必要性;弄懂公式推导、定理、推论的证明过程。对新教材中很多涉及到实际生活中问题还可做进一步的调查,真正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像,根据图像发现函数的性质并应用。描点法画图像在学习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时,学生都经历过,所以我将描点法画图像及观察图像,寻找二次函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放在了预习稿中,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他们也有能力独自完成,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连线时没注意到要用光滑的曲线等,课上只要稍加引导就可以,至少能节省15分钟的时间。课上老师再利用几何画板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达到共识,学生学起来轻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提前预习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在时间上追求节约,我们要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我们有限的时间用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知道传统学习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学习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但利用预习稿,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潜质不一样,让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牛刀小试部分是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简单应用,才能挑战部分是对性质的灵活应用,放在不同的环节里,可以供不同层度的学生去完成,各取所需,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好题共享是改进后新加入的环节,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解决他们最感兴趣,最想弄清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我校班级少,在教学方面缺少同头老师的商量的不足,努力来挖掘学生资源。现在想想这个环节还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时,有一个孩子就提供了一道题,就是证明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我也觉得挺适合这个阶段学生,就让学生们把题目抄在当天预习稿的背面回家思考。第二天上课我们交流时,学生提供了好多解题办法,有构造平行的,有利用面积的,然后我们又一起去分析每种方法,为什么可行,是如何利用的已知条件的,如何与结论联系上,然后再进行方法的比较,评选最值得推荐的好方法,大家的参与的热情非常高。然后又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条件换为外角的角平分线会不会也有相似的结论成立呢?学生马上比较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画图,猜想结论,然后是证明及交流。由于题目是学生提供的,新问题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所以整个过程学生都主动参与,极大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学生提供的一道题,占用了我有限的课堂时间,但对学生和我来说,收获是无限的,也许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有问必答环节是想增加一些师生的互动,希望不太敢上课提问的孩子能与老师提前有个交流便于老师课上对他进行重点关注。

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提升环节:

对学生而言,每次的预习不应仅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反思学习正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策略。作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品质,让学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使之成为人生发展的一种基本技能,为他们的后继学习积淀经验和方法。

“学生学会学习将终身受益。”通过我们的预习提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规性的预习方法。如:通过预习了解学的是什么?与以前哪些内容相关?用教材中引导的方法探究一下,看是不是能理解?除了教材中的方法,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试着做一做练习,看是否能做出来。问一问:关于这个方面的知识,自己还有什么疑惑?还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良好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将能形成自觉行为,也就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课堂,有效教学的最佳时机

上课前我们都会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个初步了解,以确切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这既是一个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可肯定他们预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适当的调节课堂内容,努力实现“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过程。

这一阶段,是一节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鼓励学生展开讨论,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真正让学生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上升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三、当堂反馈,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到底掌握的如何,每个学生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有余力的生能更好发挥,在当堂训练的阶段中就要有所体现。所以每节课的当堂训练是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题目数量不多,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的运算能力,说理能力必须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堂掌握;对程度较好的同学可适当增加一些拓展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四、节、日、周清,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

我们组的老师对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做到当天批改,当天反馈,由于学生经历了课前的预习,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又经过课上的答疑解问对知识又进行了巩固,再经过当堂检测后,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完全掌握所学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清。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我们就可以以预习新知为主,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会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哪些是知识性方面的,哪些是判断理解方面,哪些是粗心大意方面,哪些是记忆方面的等,而对于问题多,基础又差的学生,在分析时要适当给予帮助和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努力使他们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学科中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日清。其实日清的方式很多,学生之间的合作小组的互帮互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学校每周会进行周周清测试,进一步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再进行巩固。

以上是我们数学组对有效教学的一些尝试,可以说,无论是从我们预习稿的设计还是到课堂教学、检测、辅导,我们正是在努力实现时间、结果和体验的最好的结合,我们的学生在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后,带着问题去学习,课堂上

大家相互讨论解答问题,教师适当点拨提升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当堂检测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

在我们帝景分校,无论是基础较弱的初三年级,正在分化的初二年级,还是一位老师教三个班的初一年级,几乎没有学生对数学学科厌学,虽然有的学生基础很弱,但在我们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我们老师的耐心关怀下,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没有出现学生之间较大的分化,几乎在所有的区统考时,我们的及格率都能达到100%,平均分均列全区公立校前三名。

在建校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数学组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初中三年每课时的预习稿和检测稿已经基本成型,并正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三年的周周清试卷也已全部收集成库,以后只要进行简单修改就可以使用。可以说这近三年的摸索与实践的过程是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很大的毅力的,但我们组的老师始终记住一句话就是:“教师一届学生未教好,还会有下一届;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把孩子交给你,就希望你百分之百地成功,所以我们必须教好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已成为我组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为,也正是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一直在支撑着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我想只要我们一切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地探索实践落实,我们定会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并逐步实现优质教学。

第7篇:有效教学模式介绍

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

近几年,江苏如皋正在实践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 如皋是一个滨临长江黄海边上的人口大县。全县145万人,苦读求学的莘莘学子也很多,如何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成为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是如皋人的一种追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功夫不负有心人,如皋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后,我们的教学设计简约有效,教学效果显著,不少孩子“读大学的梦想”成为现实,最近几年包括本三录取大学的人数每年都在万人左右。笔者以英语学科为例,介绍这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活动单教学”的理论支撑

“活动单教学”源于一个“让学习更简单、人人都可以学有所成”的简单梦想。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凯洛夫在论及教学实质时就曾指出:“教学一方面是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伊·阿·凯洛夫:《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这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交际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离不开交际活动的中介。

活动教学的着眼点是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并使其各方面素质得以充分和谐发展,变消极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变重结果的学习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变单向封闭式教学为多向开放式教学。此“三变”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落实,活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活动的和谐性得到了充分的和谐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撑,“活动单教学”提出“四主教学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会学为主旨”。所谓“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和媒介,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充分体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

英语学科的“活动单教学”实际上就是践行英语的“任务型教学”。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教学活动设计,列成目标导学、教学操作的单子,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即使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只要照着单子实施教学,就会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设计简约摈弃繁琐,教学的操作易于执行落实,教学的流程活泼开放流畅,教学效果的高效显而易见。

二、“活动单教学”的模式介绍 1.三个核心概念

“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二是“活动单”,三是“导学”。 “活 动”: 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及其知识和能力生成的过程”。“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

“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内容及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导 学”: 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激趣、引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2.三条设计原则

“活动单导学”有三条设计原则,一是“先学后教”,二是“以学定教”,三是“以教导学”。

“先学后教”:活动单的设计,首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学生被定位在从属的层面上,教师低估甚至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方法、训练语言知识运用的技能与能力、优化思维模式为根本目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动单在设计时,要突出学生学的内容,教师在教法中要融合学法指导,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五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班上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

“以学定教”:“活动单导学”最大的特点,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以便确立点拨的内容和时间。课堂上要求教师以学定教、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课后,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和反馈,不失时机地写好教学反思,形成系列教后记。

“以教导学”:有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有弱化甚至无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倾向。其实,“四主教学原则”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已经为我们规定了导学规范。课堂无论怎么改,教师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点拨。这如同汽车要进入高速公路就必须先上引桥或匝道;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误入歧途。教师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桥、匝道和路标”。“活动单导学”非但没有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孩子们行为准绳”,而是帮助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

“以教导学”的关键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思想、教方法。“以教导学”的本质,就是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也就是把教师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所讲的“教方法”,是指把方法传授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对学习方法的关注,养成“方法”意识。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三、“活动单教学”的模式思考

如何实施活动单的有效设计,促使我们对“活动单教学”模式进行理性的思考。

活动单设计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起点。

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依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无效的设计是不可能牵动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的。笔者以为,设计有效的活动单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活动设计要有助于语言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首先要求准确和明确。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等。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并具有多元性与可操作性。

活动单里的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的技能。教师设计和安排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每个活动都应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导向。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劣标准,不能光看教学活动表面上的活和学生形式上的动,要看活动设计是否与教学目标一致。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多思考:“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活动与目标的实现是否很匹配?”

(二)活动设计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了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我们在活动单设计时,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价值取向为出发点。

1.巧妙设计导入

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方法。成功的导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像金钥匙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其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导入:

①游戏导入

游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专利,也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游戏能使人感到快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②歌曲导入

英语歌曲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很多广为传唱的英语歌曲不仅在韵律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歌词也很优美和经典,歌词往往蕴涵着很深厚的社会文化信息。

③图片导入

图片含有丰富的信息,是常用的导入方式。教师平时可精心搜集各类高清晰图片,以备教学所需。笔者在教学NSEFC Module3 Unit5 Canada时,用一些趣味枫叶图片导入课文,激起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枫叶之国的愿望。如:

2.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能使学生猜测到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将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且也无法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如individual work, 又要有pair work, group work, class work, chain drills等,而非只停留在老师问,学生答的层面。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使用Ranking, Guessing, Role Play, Interview、debate、copy- show等形式来展开活动。在课堂的互动模式上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等。

(三)活动设计要有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活动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而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作支撑,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

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实践范围的扩大,经验的丰富,知识的增加,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自我意识强了,不满足现成的答案,已表现出独立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更要注意设计的活动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以引发学生积极探究,表达观点,发表见解。

2.活动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 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应依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相应的活动难度和要求。Jeremy Harmer(1998)在How to teach English一书中提到:成功教学的最大敌人之一就是学生的厌烦心理。而活动设置过难或过于容易,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情绪甚至厌烦心理。因此,我们要注意使语言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具有层次性。缺乏层次的活动安排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3、活动要尽量真实,体现开放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注:本文根据如皋市城西中学佘远兵老师的一篇文章编辑而成

阿鹏

2011.12

第8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摘要】有效教学,指课堂学习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方法技能的行为或策略。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主动求学并自主建构是其行为特征。针对自主建构,引导感知发现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设计变式训练是有效教学的突破点,而指导课题小结才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关键词】有效教学 感知发现 变式训练 课题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4-01

有效教学,指课堂学习中,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方法技能的行为或策略。[1]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说,主动求学并自主建构是其行为特征。从学生的学习效益而言,夯实双基与掌握学习是其目标特征。从教学过程实施而论,环节合理与操作性强是其过程特征。本文针对高中数学教学,就课堂有效教学在行为、目标与过程这三方面的特征,论述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引导感知发现

发现问题,它既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又是学生主动求学的诱因,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

学生获取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感性认识的深刻程度取决于对有关具体问题的感知与发现。创设情境,它指教师设计相关的具体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感知与发现。如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问题的感知与发现,教学中就可以设计如下系列问题:

问题1:刘明同学现掌握英语单词量为600个,他决定从明天开始,每天增加掌握单词量16个,请写出刘明同学自今天起以后每天掌握的单词数量。

答案:600,616,632,648,664,680……

问题2:我国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按下列公式计算: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若按活期存入10000元,年利率为0.72%,那么5年内每年的本利和分别为多少?

答案: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问题3:动车以5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进站过程则作减速运动,每秒减速5m/s,从开始减速计时,那么以后每一秒末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50m/s,45m/s,40m/s,35m/s,30m/s……

问题4:如图1为某月的日历图片,不论从左到右,还是从上到下,或沿对角线看,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5:虚线方框内有9个数字,其中13具有什么特征?(中间数或平均数)若要计算虚线方框内9个数字之和,简捷的算法是什么?(13×9=117)

对前面4个问题,学生能发现各数列中相邻两数之差相等的规律,同时感知这样数列源于生活或与生活密切相关。在问题5中,中间数的特征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尤其是“13×9=117”的简捷算法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诱发学生的探究思考:对于相邻两数之差相等的数列,中间数是否等于数列的平均数?这样的数列之和是否等于平均数乘以数列个数?

通过对上面五个问题的感知或发现学习,学生不仅能认识等差数列中“相邻两数之差相等”这个特征,而且还能初步领悟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或思路。显然,这两方面的收获既是等差数列概念形成的感知基础,也是概念知识运用的思维基础。

二、尝试运用――设计变式训练

所谓设计变式训练,它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据概念的内涵从不同角度或不同层面来设计相似或相关问题。如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尝试运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如下变式训练问题:

(1)下面数列是等差数列吗?4■,2,-■,-3■,-6.5

(2)下列表格两行中的数据构成等差数列,请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

(3)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公差为d,等差数列{bn}的首项为b,公差为e,如果cn=an+bn,(n?R1)且c1=4,c2=8,求数列{cn}的通项公式。

在上面变式训练中,问题(1)是等差数列在形式上变化,数列由整数、小数、分数和带分数组成,学生难以迅速判定,只有依据概念验算a5-a4=a4-a3=a3-a2=a2-a1是否成立便知,而验算等式a5-a3=a3-a1=a4-a2则是体现学生对等差数列特征有着本质性的认识。问题(2)是等差数列概念的具体化。对表格第一行数列,如果学生能依据“等差中项”特点来确定a

2、a

4、a5,显然是前面“引导感知发现”教学环节中学生在问题5中感知或发现的收获。对表格第二行数列,它要求学生令a1=3和a4=-13而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公差d.而后分别其它数据。问题3是在等差数列的内涵方面进行扩展,数列{cn}由两个数列的数据之和cn=an+bn所组成,在训练学生演绎求算通项公式的同时,暗示“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所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从上可见,上面的变式训练有助于促进学对等差数列概念知识把握的深刻化并完善化。顺便指出,变式训练设计的优劣,决定着课程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的夯实程度。

三、掌握学习――指导课题小结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完整地概括了认识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循环往复,它是针对人的终生发展,作为课题学习中的认识,它主要指完成第一个循环。感知发现、概念形成、尝试运用属于认识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过程,所谓再认识,除了丰富或完善原有认识外,还须使已有的认识条理化与系统化,因为只有条理化与系统化的认识才是便于记忆并能迅速提取运用的巩固性认识,这就是课程学习中常说的掌握学习。

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其有效方式是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结。开展课题小结,就是要求学生对课题知识与方法的内涵、内在联系、相关内容等进行要点式的归纳或梳理,形成条理化与系统化的知识建构。

如《等差数列》课题,它就可以小结为以下形式:

数列特征:任意相邻两数之差都相等,an-an-1= d

通项公式:an=a1+(n-1)d

内涵要点:①等差中项(平均数)an=■,适用于数列中的连续三个数据。

②数列特征an-am=an-p-am-p(n>m,m>p),

相关内容:an-n图像类同一次函数图像,d>0,斜率为正值,若d<0,斜率为负值。

显然,如果学生能通过“平均数”内涵归纳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即Sn=■n(a1+an),那么就意味着课程教学的高效益,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功效所在。

顺便指出,对于单元最后课题,不仅要指导学生开展课题小结,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单元小结。关于小结形式,可以是“方框箭头式”,也可以是“表格要点式”,又可以是“符文说明式”(如上面课题小结),还可以是其它形式,全凭学生喜好。

上面三环节教学模式中,它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设计,既突出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自主建构,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针对自主建构,引导感知发现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设计变式训练是有效教学的突破点;而指导课题小结才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崔允?t 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第9篇:中学生物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谈生物学科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坤密尔堤中学 宋柏文

新 授 课

一、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二、具体操作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通过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

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先说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

(二)学案导学、合作交流

1、通过自己备课,结合个人特点,编制适合教材内容、适合学生实际的导学案。

2、学生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提倡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3、小组讨论导学案中和教材中相关的思考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三)展示思维、点拨提升

1、在自主学习、互助交流的基础上,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3、有些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提出疑义,但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识而自己没有发现,教师对这样的问题也应做出必要的点拨和讲解。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

2、教师通过提问或其它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能掌握课时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

3、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1、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达标检测,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大,以5——10分钟为宜。

2、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3、就其中重点知识,布置适度的课后作业,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

4、布置预习下一节内容。

讲 评 课

一、教学流程

自主纠错、找准原因——归类点拨、方法指导——展示思路、暴露问题——变式训练、升华提高——反思总结、二次过关

第 1 页 共 3 页

二、具体操作

(一)、自主纠错.找准原因

1.上讲评课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出每道题的答正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2.教师先将整套习题的标准答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把做错的题目改正过来。

(二)、归类点拨。方法指导

1.教师对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整理、分类,在课堂上集中讲评。讲评按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分类进行,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错误原因分;根据题型分;根据知识点分等。教师可选择其中一种适合本课时所讲习题的方法,进行分类讲解。

2.教师在讲评时,不仅要讲出题目的正确做法,更重要的是进行方法指导。如:针对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而出现的错题,就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包括在审题时如何找关键词,如何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等。

(三)、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1.让部分出现比较典型错误的学生讲出他们当时的解题思路,把他们的问题暴露出来。

2.师生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今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变式训练,升华提高

1.对每一类错题都设计几个交式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2.通过交式训练,归纳、整理出这一类题目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明确此类 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免。

(五)、反思总结、二次过关

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所讲的习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哪些我们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哪些还有欠缺。对于单元练习,还可以总结出知识网络。

2.针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设计二次过关试题,以检查讲评效果。二次过关应尽量当堂完成。

复 习 课

一、教学流程

针对标、纲,确立目标——自主梳理.构建网络——疑难点拨,典题辨析——达标训练。提升能力——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二、具体操作

(一)、针对标、纲,确立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复习课的学习目标。 2.向学生展示出本课时所复习的范围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其中哪些是复习重点和难点,在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这些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新授课,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自主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好复习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梳理本课时知识点的方法或平台。

第 2 页 共 3 页

2.在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构建出本课时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对于知识间联系的脉络清晰、比较容易构建网络的内容,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构建。对于构建网络比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在学案中设计出一个框架,指导学生完成构建。

(三)、疑难点拨,典题辨析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找出学生学习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在学案中列专栏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把问题完美解决。

2.每一个讲解的知识点都列举出1—2个典型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这些题目,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能归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每道例题解决后,跟上1—2个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四)、达标训练。提升能力

1.设计达标训练题和能力训练题强,调考查基础,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以能基本覆盖本课时复习的主要内容即可,能让学生当堂完成。所用题目应经过细心挑选,不能有错题、偏题、超纲题。

2.当堂检查训练效果,做出评价。如课堂时间不允许,则收缴学生答卷,课后批阅,另择时反馈。

(五)、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1.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课时复习的内容做出总结,对复习的效果做出评价。 2.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时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让部分学生口头进行反思,也可以在学案的最后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于对后面教学工作做出调整。

第 3 页 共 3 页

上一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措施下一篇:鲁甸灾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