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院校流行病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流行病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门工具学科, 在临床医学、疾病预防控制和基础医学研究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流行病学科产生于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过程, 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性疾病分布进行调查分析, 能够为传染病的临床治疗及流行控制提供可靠依据;随着疾病谱的发展变化, 许多流行病学的分析方法被用于慢性疾病的病因探讨;在公共卫生领域, 凡涉及研究的调查设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及解释, 都以流行病学方法为基础。随着流行病学方法在医学研究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许多流行病学分支学科不断涌现, 基因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等分支学科为基础医学疾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帮助。因此, 高等医科院校都将流行病学作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而在中医院校, 中医各专业流行病学课程的开设和学习目前还存在诸多不一致, 笔者基于中医院校几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中医院校流行病学教学的特点和方法, 供大家探讨。

1 学科特点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1]。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包括: (1) 以认识疾病的分布为起点, 通过了解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为分析性研究提供线索; (2) 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来研究疾病发生的线索和原因; (3) 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随机抽样和统计推断, 科学地揭示疾病和健康的本质, 评价各项研究效果; (4) 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 (5) 着眼于疾病的预防, 以保护人群健康和防治疾病为主要目的。

2 中医各专业学习流行病学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许多西医院校各专业都开设有流行病课程, 针对不同培养层次有不同的教材和培养方案, 而在中医院校里, 中医相关专业开设流行病学课程相对较少。笔者通过对中医院校的教学分析发现, 几乎所有的基础和中医相关专业均没有开设流行病学课程。流行病学是一门工具学科, 除了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外, 主要传达的是一种研究思路。通过对流行病学的学习, 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掌握基本的医学科研方法, 了解科研的基本情况, 从而产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

3 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内容

流行病学是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上, 从群体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现象。根据理论学习时间的安排, 学生应在基本掌握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应的卫生统计学知识后, 开始学习流行病学。相关专业应将流行病学课程安排在临床医学和卫生统计学课程之后, 使学生充分理解流行病学知识及其重要性。

目前, 流行病学的学习人群包含各种专业和层次。对不同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 要求并不一样, 讲授的课时也不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根据所授专业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流行病学是主要的专业课程, 安排学时较多, 教学内容应该系统全面的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医学研究应用, 使学生对流行病学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如中医相关专业, 受课时的限制, 讲授的内容应该重点突出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科的特点, 重点介绍基本的概念和常见的研究方法, 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科研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原理和应用不应过多强调。另外, 目前流行病学的本科规划教材专业区分不明显, 常用的只是针对公共专业和西医临床专业的相关教材, 而中医相关专业的流行病学教材缺乏, 这也给为中医相关专业讲授流行病学带来了困难。

4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流行病学是一种方法学科, 本科教学应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重点介绍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常见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实践教学注重流行病学各种方法原理的应用, 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 采用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兴趣。许多在课堂上看起来较简单的设计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均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现场实践, 根据存在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案, 不仅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 还能够锻炼其处理科研问题的能力。

流行病学实践课主要采用两种形式来完成:一是课堂讨论的形式。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 以便进一步巩固理论教学成果。二是现场实践。现场实践是流行病学教学的重要环节[2]。但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很好的落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较多,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相关课题支撑的情况下, 相关部门不愿意配合完成, 学生实践现场不易找。为了完成流行病学教学任务, 现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必须加强, 学校和教师要做好与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及相关部门和社区的联系工作, 组织开展如个案调查、小规模的现况研究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生态学研究等现场实践教学。

5 注重代课教师的培养, 提高理论实验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流行病学的教学也不例外。要保证教学质量, 必须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关注教学信息反馈, 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求带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 广泛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资料,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其次,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与学生多互动, 授课内容重点突出。采用实例分析、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后, 教师要积极从各种渠道吸取教学经验, 经常组织或参加教学研讨会, 发现并完善教学各方面的不足。

6 结语

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也是为临床各研究部门服务的一门工具学科。在慢性病为主导的疾病谱中, 流行病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西医院校各专业开设流行病学教学与当前的医学模式相一致, 作为流行病学的带课教师, 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 正确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摘要:根据流行病学的定义、应用和发展现状, 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 提出高等中医院校开展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思考: (1) 了解流行病学学科特点; (2) 研究中医各专业学习流行病学课程的必要性; (3) 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和内容; (4)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5) 注重带课教师的培养, 提高理论实验教学水平。

关键词:流行病学,中医院校,工具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 (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刘继斌.流行病学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博士论文, 3~10.

上一篇:对变电站综自通道选择的探讨下一篇:结合实例论述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