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思考中医(共8篇)

思考中医 篇1

(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谷万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也随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的增强得以开始了新的复苏。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困惑和思考,近年来有关的研究书籍也层出不穷。如《思考中医》、《哲眼看中医》、《挽救中医》、《走进中医》、《小说中医》、《中医趣谈》、《中医与传统文化》、《文化中医》、《大话中医》、《中医文化对谈录》等等。其中以《思考中医》和《哲眼看中医》影响最大,成为近年来中医药出版界的畅销书,得以再版或多次重印。这些著作或从传统文化层面、或以当代科学的视角,对中医学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内容涉及医史、医理、医案、哲学、传统文化、中医的困境、政策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科普性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中医的机会,读来确实令人受益匪浅。阅读学习这些著作,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中医”的平台,坚定了相当多的中医界从业人员的自信心,也为更多群众找回了看中医的信心。

但是,仅仅从文化和哲学理论甚至现代科技层面对中医学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医学之所以在近代消灭中医思潮以及西方文化和医学的强烈冲击下能够历经磨难而没有灭亡,靠的不是理论论证,而是真实可靠的临床疗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这一切都是以中医临床有效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就会变成文字游戏。只有临床疗效才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临床疗效决定中医理论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关键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学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临床无效,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进行中医药学的研究,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讨论和研究,中药也就不存在了,而可能被“天然药物”或“植物药”、“动物药”的命名所取代。

中医药学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没有了能够体现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中医医生,谁还会相信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中医药学的疗效?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被后人当作谈论的神话罢了。老百姓看不到、亲身体验不到中医药学的疗效和价值,谁还会去寻求中医药治疗?因此,临床疗效是底线、是根本,疗效是硬道理。同时,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没有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实验做得再科学、再漂亮,理论再符合“科学”,政策、资金再支持,中医迟早要走向衰亡。因为老百姓最看重的是疗效。中医药学从产生至今,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至今仍在发挥防病治病重要作用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临床疗效决定存在,存在决定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的存在价值要靠自身临床疗效来体现,不但要能治疗一般疾病和疑难病证,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西医至今仍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临床问题,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优势,这也是中医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的出发点。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更多的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满足时代发展对中医药的需求,从而力挽狂澜,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

二、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中医”,而应及时完成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的转

变。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用中医学的观念和眼光,重新审视现代科学理论和西医学,是吸收其精华,将其纳入中医理论体系,这种以中医为主体的思考,笔者称其为“中医思考”。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上,这种“中医思考”不胜枚举。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柯黎勒就是从国外引进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引用印度“五明学”的部分内容,并收载支存法的支太医方十多个。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则引进了大量的阿拉伯医学的理论和验方,如番木鳖、葫芦巴、破故纸、乳香、没药、砂仁等都是由国外传入的。王清任、唐容川、张锡纯等人的著作也可明显地看到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若干观点并融入传统医学体系的内容。张锡纯说:“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相顾”,“取西药之所长,以济吾中药之所短”。可见,历代医家都善于把国外医学的精华吸收过来,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

如对中药的研究,我们在批评按照西药途经研究中药的同时,不应忘记将西药纳入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不但可拓宽中药的种类,而且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高血压病的治疗为例,对“中医思考”作一具体阐述。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降压新药层出不穷,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

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使用抗高血压药可有效、迅速控制血压,但临床症状改善有时不理想,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患者,有的患者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临床已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疗效较好。降压西药的辨证应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适应证的交集,更体现了高血压当代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关注降低血压,而且对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加以重视,并按照循证医学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所致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西药着重于降压治疗,具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广泛适用于某类型高血压或高血压的某项并发症。降压药的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是还缺乏完全无副作用和更长效的药物,仍需终身服药。不少病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加重,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但是如果从中西医结合立场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降压药辨证应用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中医思考”,将对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风险的前提下,为克服西药毒、副作用,发挥药效和寻找新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与方法。不但能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西医的交流、融合,虽然目前关于降压

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但非常值得我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

三、结语

思考中医 篇2

1 老年肺脏的生理变化

中医认为“肺为华盖之脏”, 说明肺脏与外界的接触十分密切, 是人体与大自然交换物质的第一站。肺在发挥它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不是孤立的, 与心、肝、脾、肾各脏器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与之协调。各脏腑功能的正常, 为肺能完成对人体的司呼吸、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等功能起到一定保障作用。老年肺脏出现一系列生理性变化, 同时也带来了因功能的退化而出现的各种慢性疾病。

1.1 肺主气、司呼吸的变化

肺是人体与自然界交换氧气的器官, 无论机体所处何种环境, 它都要从自然界中吸取氧气 (清气) 。同时, 空气中污浊之气也随着呼吸进入肺脏。肺在吸收“精气”的同时, 会将一部分“污浊之气”随分泌液排出体外, 但一部分会不同程度沉积在肺泡壁。犹如平时喝茶之碗, 日久碗壁生锈一样。因此, 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会受到影响。

1.2 肺为玲珑之体的变化

“肺为玲珑之体”也是对肺生理作用的一种描述。它比较形象地表述了肺体空虚, 吸进新鲜空气时, 就会膨胀, 呼出废气时, 肺之玲珑之体就会收缩, 形成人体的正常气体交换, 维持机体的生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玲珑之体”的通透性、膨胀性也会减退, 因此年龄大的人, 肺活量会明显降低。

1.3 肺为娇嫩之脏的变化

“肺为娇嫩之脏”关键在“嫩”字。有两种含义, 一表明肺脏与其他脏器有所不同, 肺体比较轻浮柔软, 容易破损, 平时要注意保护。譬如临床常见的肺大泡或自发性气胸, 表明了肺的这一特点;二表明肺脏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 外来邪气如风寒、风热、风湿首先侵犯皮毛, 肺主皮毛, 肺又先受其伤。另外瘟疫之邪流行时也由鼻而入, 肺先受之。肺脏处于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 老年人饱经岁月的沧桑, 受各种因素与邪气的侵袭, 肺娇嫩之性受到损伤, 所以在机体中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限制。1.4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的变化肺的宣发与肃降概念中不仅包含了“肺朝百脉”、“通调水道”, 还表现在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呼吸功能发挥重要作用。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失常, 机体的吐故纳新就无法维持, 二者不可分割, 互相协调, 共同维持着人体肺脏正常的生理功能。

2 老年肺癌的发病特点

2.1 隐匿性强、不易发现

老年人肺癌出现症状较晚, 常不易早期发现。从出现首发症状到确诊这段时间, 老年人容易出现其他疾病的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合并症, 肺癌的早期表现易被这些疾病混淆和掩盖, 而临床医生常认为是原来肺部疾病复发或加重, 待到病情发展比较严重, 治疗无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才得以确诊。

2.2 进程缓慢、相对稳定

据报道, 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中鳞癌居多, 腺癌较青年人少。相对青年人其癌细胞分化程度高, 恶性程度轻。与青年人比较, 相同病理类型、相同中药为主的治疗, 老年肺癌患者病情相对稳定, 发展速度比较慢, 即使没有手术治疗, 带瘤生存时间仍比较长。

3 老年肺癌病因病机特点

3.1 气虚是病变的基础

“气”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中医学中“气”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一是人体内的一种物质, 是有益于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二是概括人体各部位及整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三是指非正常生理状态, 而是一种病理性改变的某个综合状态;四是对病理性的综合状态进行干预的概念。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及中医学逻辑思维方法论, 笔者认为, 肺脏的浊物、随时分泌出来的痰或生理过程中代谢在肺络中的异常物质, 会不断地在肺部出现。“肺气”正常状态下, 这些有害于肺经肺络的污浊产物, 虽然不断生成, 但也不断地被分解, 被“气”运化掉。所以“肺气”具有维持肺部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肺气虚”状态下, 肺部在生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浊之物就会不同程度地残留, 停积于肺经或肺络之中, 积之日久, 在适当的时机或环境中, 就会萌芽变生各种疾病, 肺癌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气虚证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证型[3]。

3.2 阴虚是病变的发展

3.2.1 肺阴的作用与耗损

阴在人体中无处不有, 当然在肺部也是一种不可缺少和偏衡的物质。从定义上讲, 中医学认为“阴”与“阳”是相对应的, 在物质方面是指精、血、津液、髓等;在功能方面是指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揉化、收敛、凝聚、内守、沉降等作用。在生理过程中, 阴阳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 阴阳在生成与作用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2.2 肺阴虚提示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从临床诸多资料看, 肺癌在初始阶段一般都是因痰湿或气虚夹痰或血瘀夹痰等, 大多病情还比较早。一般气虚型肺癌经过一段时间病情的发展可以逐渐出现“气阴两虚”的病机变化, 再进一步发展就可以出现明显的肺阴虚证候, 提示疾病发展到了严重的后期。而且老年肺癌阴虚证型相对又比较多见。根据我们临床观察, 晚期肺癌病人发展到舌红无苔, 口干少津, 甚至伸出舌体就明显看出舌面干光无津, 这种病人一般白细胞明显升高, 提示病情已到了极晚期。因此, 我们认为舌红无苔的程度, 是阴虚程度的标志, 也是判断疾病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3.2.3 阴虚对肺癌病人预后的提示

从中医学理论讲, 病程到了阴虚状态, 大多是病情较重、较复杂, 是疾病进一步发展形成的。肺阴虚是肺癌经过一段病变的发展或者因人的禀赋原因, 出现阴液耗伤状态, 是病变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其预后比较差, 或是治疗效果不理想, 或是发展速度较快, 或是生存期较短, 大量的临床病例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其阴虚的程度不同, 可提示不同预后。

3.3 痰毒是肺癌病变的诱因

3.3.1“痰毒”的定义

痰与毒是两种概念。痰是指津液在生化过程中因气血或阴阳代谢的失调而产生非生理性的物质。“毒”是因外因或内因, 非正常作用下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综合性或单独的有害物质, 如血毒、热毒、寒毒、阴毒、阳毒、温毒、湿毒等。痰与毒结合一起则为“痰毒”, 可以理解为, 痰毒致病特点有痰的特性, 但比普通的痰要峻烈、凶猛。

3.3.2“痰毒”的生成

中医学认为痰的生成与肺、脾、肾有相关性, 所以有“肺为贮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 肾为痰之根”的说法。人体中饮食精微气血津液在正常气化的作用下, 通过脾的运化, 肺的肃降, 肾的蒸腾, 精微之物灌注四肢百骸、脏腑经络, 营养全身, 而废物由气孔、魄门或尿液排出体外, 如此环流不息, 维持着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如果因为肺或脾或肾某一脏器的运化失调, 就可产生病理产物痰, 而痰结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中[4]。痰的形成也有轻重之分及夹寒、夹热、夹瘀的不同属性。久痰、顽痰比较重, 而且痰疾蓄久, 加之外来的不同因素, 会滋生毒邪形成“痰毒”。3.3.3痰毒诱因的综合性“痰毒”是肺癌发生的诱因, 如果没有“伏留”在肺络内的痰毒, 或肺络内痰毒没有达到一定危害程度, 不一定会发生肺癌。我们对“痰毒”要用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要清楚“痰毒”是一种综合性的病理现象的概括, 其中包含很多细节性因素, 不要抽象固执的认识“痰毒”, 否则会教条化。痰毒是两个相关联的概念, 所概括的人体病理机制, 是基于中医学整个体系而言, 临床医生遣方用药要恰如其分。

4 老年肺癌治疗的特点

4.1 急则损之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医学对肿瘤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恶性肿瘤的认识, 现代医学发展比较快。化、放疗抗肿瘤几乎成为肿瘤病人治疗的首要选择。一些中医学者也选用中药中具有毒性的药物进行治疗, 急于求成。因此在肿瘤治疗中, 目前仍然以“急于求成”的状态为主流。事实上对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 不仅效果差, 肿瘤也没得到控制, 且使病人更加虚弱, 生存期、生存质量大打折扣。因此, 大量的临床事实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反思。4.2缓则和之这就要求对老年肺癌患者, 坚持选用具有缓和的治疗方法, 从整体调节机体, 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西方医学之祖希波克拉底说:“能治好疾者, 往往来自患者本身的自然治愈力”。中医在确定治疗前, 都要确定治则治法, 这是老年肺癌治疗当中一条重要的“法则”。4.3毒则害之毒则害之, 是就“急则损之”深一层而言;又与前面说的“缓则和之”相对而言。在治疗肿瘤中以毒性药物治疗肿瘤要谨慎施用, 在人体正气尚存的前提下可以有节制的应用, 不可滥用。《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笔者认为, 不过用毒药不是不承认癌毒的存在, 治疗癌毒未必都用毒药“以毒攻毒”才解决问题, 如阴毒可适当应用化阴的药物, 阴化毒自减, 阳毒可以适当用清热的药物, 热清毒自灭。所以平和药物也可以达到治疗癌毒的作用。

5 顾护脾胃是老年肺癌治疗不容忽视的理念

5.1 顾护脾胃之气对肺癌治疗的影响

中医理论指出:“得胃气则生, 失胃气则死”的预测疾病转归的说法, 表明胃气在疾病发展与转归方面的重要意义。中医学认为, 脾胃在五行中为土, 肺在五行中为金, 土能生金, 所以脾胃之气对肺气与肺阴的滋生与补充十分重要, 对肺部正常生理功能都有极其重要的维护作用。中医将肺癌列为息贲、肺积范畴。肺积的成因多由痰毒凝结而成, 多选用具有化痰、泻痰的药物, 以期达到化痰散结的效果。化痰药物多用常易伤胃, 如桑白皮、葶苈子、海浮石、胆南星、贝母、天竹黄等。而肺癌这种顽痰, 不同于一般的外感之痰、内伤之痰, 非一朝一夕可以治愈。所以久服必伤及脾胃之气, 导致肺气、肺阴进一步虚损, 这样肺积不但没得到有效的治疗, 反而可能增加肺积发展的可能。因此, 如果选用健脾化痰的治则, 不仅不会损伤脾胃之气, 还会间接地化痰、化积、消癥, 中医学将这种治法称为“磨积法”。

许多学者提出, 肺癌多数为气阴两虚型, 特别老年肺癌更是如此。我科治疗老年肺癌崇尚益气养阴法, 这种治疗可以使很多患者长期带瘤生存。益气养阴重点在于健脾胃, 生精微。而肺气、肺阴的滋生、补充主要来源于脾胃运化水谷的精微而生成。癌症的发生不断地消耗人体的营养, 中医学认为癥积可以消耗人体气血, 耗伤人元气。肺癌 (肺积) 期间, 如果不注重顾护脾胃功能, 机体的气血、元气就成了无源之水。当人处于正气不足的阶段, 病邪会迅速蔓延与增大。古代很多医家非常重视气血、元气对人生命的重要性, 《血证论》提出:“保住一分气血就保住一分生命。”如肺癌放化疗配合中医药治疗, 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保证放化疗顺利完成, 提高放化疗的效果。5.2保护胃气就是保护正气总之, 在肺癌治疗中重视顾护脾胃之气, 就是保护正气, 就是不断地给肺脏补充阴液与肺气, 顾护脾胃之气为临床第一要务[5]。正气充足, 邪气自然处于抑制状态。《素问》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表明在治疗疾病中要重视正气的作用[6]。正气强盛, 癌病灶即会逐渐处于抑制状态, 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带瘤生存效果[7]。

参考文献

[1]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 2005, 55 (2) :74-108.

[2]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40.

[3]袁琳, 张培彤, 杨宗艳, 等.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分布与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31 (7) :880-883.

[4]陈玉琨, 蒋梅.肺癌的中医治疗[J].新中医, 1999, 31 (5) :31-32.

[5]陆宁, 施航.浅述顾护胃气在晚期肿瘤治疗中的意义[J].浙江中医杂志, 2011, 46 (6) :452.

[6]刘杰, 林洪生.中医治疗老年肺癌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 2011, 52 (2) :104-107.

中医护理教学思考 篇3

关键词: 中医     护理    教学

中医护理是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评价较为单一等,导致中医护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中,笔者同课题组成员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医护理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中医护理教学的课题研究以护理专业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依托学校师资力量,积极探索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學模式。在研究中,大家不断总结中医护理教学经验,自主开发适合中职护生的培养教材,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二、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突破点

在中医护理课题研究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如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难点。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等,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目前文献资料显示,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多数在医院,针对在职人员进行,暂无院校对在校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研究。因此,本课题在此研究方面就具有开创性。为了更好地应用此技术,凸显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研究。本课题立足于对在校生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教学、培训,以期让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能尽快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缩短培训期,节约科室培训资金等。

笔者以护理专业在校生的《中医护理》课程为教学改革载体,把中医适宜技术的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能力以及走入工作岗位后的再学习能力。在教学研究中,课题组成员通过电话联系、座谈、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临床专家、临床带教教师、实习学生、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在中医护理教学中,应着重开展的教学内容,计划安排耳穴、推拿、冬病夏治、老年性高血压、音乐疗法、传统功法等教学内容。唐成林认为耳穴与经络的联系非常紧密,把耳穴归纳为腧穴的第4类更加合理。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可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耳穴知识,将知识以耳穴视频配合PPT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可收到较好的课堂效果。

本课题在研究中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教学、专题讲座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记录总结中医适宜技术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部分教学内容采用专题讲座法,收效较好,不仅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而且在实训室还完成了“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三、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学生访谈感受

在学期末,针对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感想和对中医护理课程的相关建议,我们进行了随机访谈,记录如下。

学生甲:“这学期学到的知识,我都用在生活中了,家里人很高兴,说我长大了,会心疼父母了。我周末回家时会给家里人按摩一下,大家都说很舒服。我特别高兴,因为刚开始时,我对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等知识都不是很明白,并且和我学习的解剖知识不是很一样。我感觉中医知识很抽象,对此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有时还逃课。中间教师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的知识,其中我对推拿按摩特别感兴趣,就听得很认真,学得也很快,尤其给家里人按摩完,家人高兴的神情更增加了我学习的自信心和欲望。我在学校考了按摩师证书,有时间我就上网查一些有关推拿按摩缓解常见不适的方法,还和老师经常qq联系,问他一些问题,我感觉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我希望以后还能在学校继续学到一些有用、实用,尤其是和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比如我还想学习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希望以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一讲。”

学生乙:“作为一名中职生,我的专业是护理,我毕业打算从事护士职业。最开始的时候,我对中医护理课并不重视。我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解剖上,因为学姐们告诉我,解剖很重要。有一天上课,我牙痛,刚好老师在讲耳穴的知识,他问大家有没有同学想体验一下耳穴的疗效,牙痛的同学可以试试,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老师给我进行了耳穴埋豆的操作,捏了捏我的耳朵,嘱咐我多操作几次。我按了半节课的时间,下课的时候,真的好了很多。这一次神奇的体验让我知道了,中医适宜技术中有着丰富的内容,不仅可以用来治病,还可以用来养生保健。学会了这些技术,对自己、对家人、对需要的患者都有好处。我对这部分知识忽然就有了兴趣,以后的中医护理课,我都认真记笔记,跟着老师讲的进行操作练习。我希望中医护理课程能安排多点儿学时,我想学到更多实用的中医护理技术。”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指出:各地根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院,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在随后的教学改革中应逐渐增加中医护理技术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应用中的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通过见习、实习进行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实践,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唐成林.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灸学》耳穴内容教学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5(27):342-343.

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论文(项目文件号:教职成[2013]155号,项目编号:ZJB13139)。

作者简介:

思考中医读后感 篇4

将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一遍《思考中医》,掩卷长叹充血的脑子里感觉总有一股憋胀的味道萦绕不散,有许多话想说,有许多想法在那儿懵懂的碰撞,此刻不是中医,是文化;不只是客观世界的一科学问,而是似乎融入自己血液的一种熟知。虽没有醍醐灌顶的豁然,却有阳气升腾的一种飞越。

西方文化90%的是研究客观世界,也就是现代科学,它必须是1+1=2,必须是无数个夸克排列组合而成一个个细胞组织。就如西方的绘画,就是一种写实。西方人想通过环境来改变主观。

中国画讲求意境美、朦胧美,那种让你产生共鸣的美感渲染的是画家自己内心的一种氛围。不同的人看见同一种事物就有不同的感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种不同是因为人心的不同,每个人底蕴的不同,这是“无”又是“有”,所以,传统文化90%关注的是人文的内心世界的改变。人通过改变自己来顺应环境。

一味中草药能判定其成份,当十味中草药经过煮沸你能测出它包含的成份吗?到底是一味药重要还是一组方药重要?这个一和那个一孰多孰少?孰对孰错?

所以中医甚至传统文化就是“心”的文化,就是“火”的文化,就是“大象”的文化,就是“组方”的文化,因为这三者都“无形”!

工业文明让人对财富过度的追逐,所以对能源大肆的开采,当冰川雪山开始大面积融化,异常气温年年变幻,沙尘暴雾霾天气逐渐增多的时候,西方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环境,而一味迎合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官员、无赖们却重蹈覆辙,为了追求政绩,为了聚敛财富不只占山为王,恣意开采、开发,更用一些下流甚至黑吃黑的手法为所欲为中饱私囊,地球的“阳气”被凶残的外泄,下层的人们被无情的蔑视,无知的他们难道真的不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万事必定是“否极泰来”?

贪,就是对某一物事的超额累积,这种过度执着最容易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而阴阳是中医的根本。两仪生四象后,中医生出的是六象,三阴三阳的开合枢只要在某个小环节上出了毛病就成其为“病”。水土合德、水火相依,12+2经络没有出现在解剖的世界里,所有被冠以不科学的学科,谁曾想左右蕴含的对称中的不对称,正如科学蕴涵于不科学里,真理最先就生长在无知里!贪就在口头拒贪的后面隐藏。我们可以体检出五脏的毛病,却难测其虚弱,更难测其“气数”!

被众多概念困扰,更被各种中医及传统文化的种种概念之关系纠缠,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三阴三阳之经脉穴位、五脏与五藏、三宫二十八宿、地球的“人相”及方位时辰之关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之道、中庸之道、阴阳的生长收藏、风湿暑热寒之辩证等等等等。当我们总是说不清楚“缘分”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的知识面太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伏藏的右脑”等等的纽带注定了你我会相遇相知。

就如:开方,就是开时间和方位一般。

所有这些的背后都有一股温暖支撑,那就是小肉球的存在,这种情感就像人体的“真阳命火”,得到他便可温温而生煦煦而养。上个星期天又搬家了,离小肉球的学校也越来越远了,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下个星期要去黑龙江出差一个多星期,但爱却越来越浓了,不时的想起,不时的泛起爱意,也许他不是最好的情人,但确是今生最好的爱人,那种敦厚,那种秀气,那种担当,那种纯净,那种幼稚,那种朴素,再过十天就认识九个月了,爱逐渐从血液渗入骨髓,穿透心脏。

思考中医读后感(二)

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细读了三遍,每次均有不同的感受。作为一个90后在校学生,有一点感触想跟大家探讨。

首先,《思考中医》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的:一中医是怎样的一门的学问?如何正确认识中医?二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怎样的?中医适合什么样教育模式?三如何学习中医?四认识阴阳伤寒及中医的治疗原则五本书学术部分:三阴三阳治疗纲要。

刘力红教授在完整接受了现代中医教育后,转而拜师接受传统中医教育,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临床经验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对中医的见地,个人觉得非常有借鉴价值。尤其是他能在摈弃中医古典的浪潮中,坚守经典的阵地,保持对经典的执着,更是让我肃然起敬。

在网上看到了许多网友的尊见,其中不乏褒扬之词,但也有许多批评质疑之声。为此,我想谈谈我的观点。

首先,最多的是认为书中刻意对西医的挖苦甚至丑化,从而提高中医的地位,这引起了许多西医同仁的不满。关于刘教授对中西医文化的见解,他曾在早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做了《传统文化与中医》的演讲,并对中西医文化作出对比。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西医在物质层面研究的很深刻,并表示西医能在众多疾病中找出共性的治疗方案实属不易,对之高度评价。相反,刘教授反对情绪化地看中西医,认为中西医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一种是人本文化;一种是物本文化,两者各有千秋,应互相借鉴。中医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在自己的体系中挖掘精髓,能与西医找到某种契合点,并最好能指导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向。

《思考中医》一书出版后,曾引起了一阵中医热,人们重新审视中医,甚至将刘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罗大伦教授合称为“南刘北罗”。其实行内的人都知道中医界更厉害的大师大有人在。人们记住了罗刘只是因为他们更多在公共媒体渠道宣扬中医,使民众了解中医,所以罗刘教授在某种意义上并不能代表中医的制高点。而网上许多网友对刘教授的学术观点大肆批评,认为中医博士不过如此,甚至进行了人格攻击。我作为一名中医院校大一的学生,对学术部分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评价,我只想说学无止境人无完人。更何况中医这一门浩瀚无边传统的学问?即使是博士这个群体也必然有知识不健全的地方,而恰恰刘教授让我崇敬并不是他渊博的才智,而是他在博士的名号下仍能保持谦逊的学习态度兼容并蓄并能在书出版后一一回复了批评的信函,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学术人应有的治学态度。对于不同的学术观点,我认为更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观念,否则中医历史上怎会有温病四大家,金元四大家等一系列的中医名手?不都是对中医有不同的领悟么?真所谓“法门无高下,入道即是真”。

一次我在2CH(日本最大的web论坛)上看到这样一段留言,意思大致是这样的:汉字是非常了不起的文字,只不过在mao时代进行了文字简化,这真是个失败的决策。日本教育部门把汉字列为必修课,地位甚至比英文还高,日本学生学习对汉语的关注度也很高。这也难怪日本网友能提出如此一针见血的评价。在《思考中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环节,就是凡是对概念进行解释时,对文字必然要简变繁,并《说文解字》等书中找到对应,这一环节贯穿了所有章节。文以载道,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一个汉字包含的精义是任何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了解汉字承载的意义对学习任何传统学问来说都是必不可少得,这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思考中医》成为近年来少有的中医文化畅销书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能站在“思考”的角度去审视中医,并且让大家也同时去思考“中医”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中医在学问意义上,一个是中医在行业意义上的。有些人说作者的观点态度过于激烈,这我也深有体会,我觉得这跟作者的写作动机相关,首先对于普通读者,刘教授非常希望他们真正认识中医接纳中医;而对于中医从业者来说,作者则希望他们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定中医的信念。这也可以在侧面看到刘教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信仰。

最后结合我的经历谈谈中医的观点。首先,刘教授是我校的老师,虽然不是他的学生,但他的演讲确是每逢必听,他的许多观点都印证了当代中医院校学生的现状。首先,现在中医院校的生源质量确实是在下降,尤其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提高,中医院校开始扩招,这个现象让人担忧。第二,学生学习中医的动机不明确。就拿我的专业来说,我是学针灸推拿的,许多同学认为他们是在学习一门技术,而没有把她放到文化的范畴中看待。第三学生学习中医的方式。许多同学来到大学后,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分数至上,毕业至上,考试前几天才开始看书,60分万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应试教育带来的余毒,当然我们学生自己也要找原因,这样的学习态度是无法真正学到知识,更何况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学问?

人们常说我们90后接受新鲜事物外来文化的能力高,这不能否认,问题是我们是否能转变我们的文化观去学习中医这门传统学问?目前我们生活在一个现代科学文化和互联网文化的文化环境中,这两种文化的特征就是时代性很强,日新月异,我们每天上网寻求最新时讯以免被时代狂潮甩在身后。人类大脑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必然会改变我们认识知识学习知识思考知识的方式(就像现在你也许正在跳跃性看本文),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认真阅读一本书了。高中老师教我们写作文的时一定要点题这样才可以高分,我的题目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语出自孔子《论语》,在《思》书中也出现过。我想这句话非常适合现在的中医学生,也包括当代大学生。中国正处于转型期,社会浮躁,人们急功近利,在加上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倍感迷茫,我的看法是不要在意这些,不患无位,不要担心自己以后没有工作,没有市场份额,患所以立,而是你凭什么去取得工作,创立自己的事业?特别是中医院校的大学生,每天许多同学疲于兼职接触社会,当然得到一些社会经验有利无害,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要找到自己社会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何况我们谋生不是靠耍嘴皮子,我们靠的是真才实学,大学一定要跟社会保持距离,大学是学术的圣地。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有时会被沙子掩盖”。但是掩盖的只是一时,不是一世,在拥有才能的同时,更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思考中医》是一本好书,是我中医启蒙的一本书,开启我对中医的信仰之门(至于你们信没信,反正我是信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明白了中医并不局限在医学层面的框架中,他承载传统文化的积淀,他有他的科学层面,哲学层面,人文层面,甚至社会层面。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门涵盖性很广的学科,我觉得中医作为一门传统文化学科可以弥补中国教育缺失的人格教育。

对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思考 篇5

甘肃中医学院

宋敏

张晓刚

中医药是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临床实践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问题。在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名师传承的培养方式确实造就了不少名家大师和一大批中医药普通人才,其显著性优点是个性化培养,传承性强。《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制定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1991年开展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至今已进行总结圆满完成了四批继承工作;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2011年甘肃省又启动了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工作。作为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人,跟随宋贵杰教授学习了数年;今又作为第五批省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其中体会感想颇多,现就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一、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需解决好几个因素

近年来,国家在中医政策上、在中医教育模式上都进行了专门调整和一系列改革。传统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是不同时代中医师的培养模式,二者各自有优点与不足,在我国中医教育历史上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若将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必将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模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其表现形式就是师傅带徒弟,跟师学习是一项智力投资工程,需要解决好导师的遴选、继承人的选拔以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等几个因素。一是导师的遴选,导师应当是当地的名医、名师,即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的指导者;学习者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得到名师指导,对深刻领会和牢牢掌握中医独到的方法论,缩短实践领悟和探索解惑的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要选拔出一批学术经验深厚、德艺双馨的名中医担当指导教师,不能徒有虚名;要规定导师的“传、帮、带”职责,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青年医师,系统指导继承人进行医疗业务工作和教学科研基础方面的训练;结合自身从医经历,传授临床工作中的思维方式、诊疗经验、用药心得及学习方法,以博大胸怀做好“传道、授业、解惑”。二是继承人的选拔,师承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选择好徒弟,这是一个重要保证,没有好苗子再好的老师也没有用;从目前看,继承人多已经过正规院校教育培养、或已成为各级医院临床科室的骨干、甚至是科主任,平时业务繁忙,跟师时间难以保证?如何保证跟师诊疗实践学习,唯有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做到制度制约、自律自强,使师徒之间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师承关系,还有现代社会中同志之间的真挚友谊,更有医院管理及协议的制度约束,从而为师徒之间建立健康、有序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关系打下和谐相处的基础。三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师承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府与卫生行业的重大智力投资工程,需在组织领导、管理机制上高度重视,加强师承协议的考核力度与相关制度落实,因地制宜,各级领导要给予跟师人员时间和精力上的宽松政策,保证师承人员的经济待遇,实行在科研选题立项资助、进修培养、晋升职务和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优先措施”,并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力度,激发师徒的荣誉感、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并不断发扬光大。

二、师承教育工作要做好相应准备

师承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继承者要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就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师生在思想上、行动上预先做好相应准备很重要。指导教师要制定完善的带教计划,如临床实践的具体安排、学术专题讲座的具体内容、阅读学习经典医籍与学术著作的范围、科研工作的开展等方面,都要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对于继承者更要在跟师前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一是在思想上必须做好吃苦耐劳的精神准备,因随师诊疗每半天时间病人多达30~50人次,从望、闻、问、切四诊诸项检查的实施,到病例书写记录及诊疗各项措施的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全心投入,若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的学习是难以坚持下来的。二是要全面熟悉阅读导师已出版的学术著作与临床经验集、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从中领会导师的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临床研究主攻方向及擅长诊治的病种。三是做好预习,依照老师的要求要精读经典著作、熟背常用方剂和中药,每次随诊前要温故而知新,应诊时跟上老师的诊疗思维和看病的节奏,力求和老师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如此师承学习既减少障碍,又提高学习兴趣,成效也好。

三、锤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纵览历代名中医的“成才史”,结合自己两次跟师学习的历程与在高校任教24年的教学实践工作,深深体会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是做好师承教育工作的关键。治学之道虽无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还要勤奋,勤而得法,勤中有巧,勤字当头;在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阅读,就是反复阅读,把书读熟。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古医籍和近现代中医著作堪称卷帙浩瀚,汗牛充栋。继承人要依据从事的学科,按照老师的要求,精选精读各类书籍,在系统学习中医教科书的基础上,务必熟读古今重要的中医典籍;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现代医学书籍,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还要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了解医学源流与诊疗新进展;更要对老师发表的论文、著述以及其临证诊病的主治大法方药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总之,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阅读,逐步积累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聆听,即注重老师的讲解。在随师诊疗工作中时刻聆听老师对疾病的讲述分析,此外也要多听所开展学术专题活动的看法和想法。从中掌握其诊疗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学术渊源,辨证纲要,遣方用药规律,适宜技术技巧等,这也是师承学习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多发问,即勤学好问,交流沟通。学问者,学必问也,学而不问不称其为学问;《礼记》曾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期节目。”意思是说善于提问者,犹如攻克难题,先提容易的,后提难度大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提问题的方式方法,作了形象的说明。作为继承人,在诊疗业务上尚处于成长阶段,对常碰到难点需解决;或师承教育工作中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关键性问题需请教,经过老师指点和点拨,才能少走弯路,才能长知识、增才干。如开一张处方,要问一下这是什么方剂的加减,配伍特点是什么,遵循什么法则立方,如何病症结合加减化裁,用量用法有何要求,有何禁忌,切忌想当然或懵愣不解。学习者要常提出疑问,向老师请教,向自己发问,把问题尽量搞清楚。在此过程中,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是否会用;更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诊疗经验的精妙之处。总之,多问的过程也是沟通交流、分享知识的过程,这对增进师生关系、优化医患关系、促进同事关系是有益的补充,是值得提倡的优良学风。

多记录,也就是做好笔记,留存资料。跟师诊疗活动要将听到、看到、感悟到的内容,认真详细地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记录的方式有即时记录与回忆记录两种,记忆的原则是能详则详,该略则略。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慢性病、罕见病、疑难病则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的最好途径,也利于从盘根错节的证情中探寻疾病的本质,确立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诊疗方案。良好的记录,不仅留存了跟师学习的资料,也利于撰写跟师心得体会,利于总结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利于科研课题的选定与申报。

多使用,即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证经验积累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复不断的提高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学与用的结合。跟师期间,每位跟师者均坚持在临床一线工作,在独立诊疗时可将随师学习的诊疗经验、理法方药加以使用,在临床实践中领悟中医药理论的内涵,在解决临床难题中锤炼提高辨证论治的能力,在疗效判定上检验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师承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临床,其最大特点是重视实践,将教学寓于临床实践中;学习的成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检验,是否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多思考,就是勤于思考,升华提高。思考是治学的重要方法,发挥独立思考的过程,即是消化吸收、自省感悟、总结提高的过程。《论语·为政》明确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师承学习,必须在“学”和“思”上下工夫,若将上述读、听、问、记、用的内容分门别类,有条理、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则可领悟出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而充分继承加以发扬光大。

全英班留学生中医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6

彭锐

吴伟

葛昕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是国家重点课程,2009年我内科教研室承担国外留学生全英班的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以来,我作为授课老师之一参与了授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体会和想法,拿出来和各位老师分享交流。1.课堂——形象生动

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他们之前的教育模式多为启发式教学,和国内满堂灌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时,普遍反映课程的信息量大,记忆点多,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步伐。随后,我及时修改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知识点简单化、清晰化,去掉大段文字叙述,用简单的比喻和动画来阐明相对复杂的中医学原理和现象。在一次阐述阴阳关系的课程上,学生们对阴阳这个抽象概念理解的很不到位,显得一头雾水,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理解,我就有用一个家庭的夫妻双方来代表阴阳,举例说一个家庭如果要和谐就如同阴阳的和谐,夫妻双方也就是阴阳双方要平和不能争吵,如果一方过亢或过衰,都会导致对方的相对的过衰或过亢,从而出现阴阳的不平衡,导致和谐状态的丧失,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立刻恍然大悟,明白了阴阳就是这样简单而又平实的道理,课堂上的困扰也就迎刃而解了。此外,我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互相提问、释疑,最后由教师补充、纠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启发——中西合璧

尽量避免一问一答、你问我答的问答方式,通过预先准备的典型病例,以及在讲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提问,随时解答,不留尾巴在课堂,培养学生有疑必问的习惯,着力提高学生的课堂掌握能力。有一次,我在讲述心痛病的过程中,通过西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来给学生们阐释心脉不通则痛的概念,通过冠脉造影及心脏的实体解剖来给大家形象的解释,可是一位美国学生突然举手问我,“excuse me DOC,you are teaching us western medicine or Chinese medicine?” “对不起医生,你是在教西医还是中医啊 ”感觉我好像在给他们讲述西医知识,我马上回答他“nowadays in china ,we treat the patients both with the western medicine and Chinese medicine ,so the patient can get better therapies the only one method ,in fact ,our combine of the both ,truely let the patient getting better sooner.”“目前在中国,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人,这比运用单一疗法的效果好很多,所以疗效也很明显”向他们说明了目前国内中医院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现状,他们表示了理解,并且告诉我其实我这种解释方法他们很容易理解,只是没想到原来他们所以为的中医学没有和西医有这样的可以互相解释的联系,他们很喜欢这种方式,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使我对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强的自信。3.解释——深入浅出

留学生由于其知识背景的特殊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师讲述的中医学原理或现象的不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灵活的启发方式进行讲解说明,比如中医学的培土生金法、滋水涵木法等,我们就是利用五行生克图的灵活讲解使学生明白的。比如一次在讲解培土生金法时,学生们都很不理解,虽然他们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道了五脏和五行的配属关系,但是对于土生金即补脾润肺的治疗方法的原理还是不理解,我就向他们解释“do you know where the gold come from?”“你知道黄金是从哪里来的吗?” “they come from the earth ” “它们来自于大地” “true,so our antient know this ,so they think through nourithing the earth can make more gold ,that’s why through nourishing the spleen can helping the lung”.“我们的祖先正是了解到这点,于是他们想象通过补土,可以生金,这就是通过健脾可以补肺的中医学原理。”正是通过这种简单的解释,他们就理解了这种理论的来源和朴素的哲学道理,简单易学,通俗易懂。4.临床——典型示范

单一的课堂讲解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生,只有多临床,勤临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格外强调临床的重要性,在给留学生安排临床见习的病例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鼓励学生多去门诊病房观察学习,甚至可以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实践,为学生更加巩固的掌握中医学知识发挥作用。在一次临床见习过程中,我要求同学们对比自己的双手脉象是否相同,大家对比后感觉都一样,我就问他们那为何我们的教材告诉我们双手脉对应于不同的脏腑?于是我找到了一个患者,让学生们去试这个患者的脉象,这个患者是我事先挑选好的,左右手脉象有明显差异的,结果试过之后,大家都普遍感受到双手脉象的差异,之后我又用讲课的方式给大家复习的双手脉分候的不同,并且通过脉象结合患者的舌象,分析了患者的病情,让大家都受益匪浅。5.复习——群策群力

国外学生喜欢通过集体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加深理解,进行复习掌握,比起单个学生的死记硬背道德独立复习效果要好很多,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了集体复习答疑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提问,集中进行答疑。我们在学期即将结束时,专门组织了2堂集体讨论复习课,在课堂上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同时让大家把自己平时存有疑问和不理解的知识拿出来,一同回答,一起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平时的疑点被解决,同学们还通过彼此的交流,查漏补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复习效果。6.总结——简明扼要

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表格或图表方式,让学生一目了然,不必去大段大段的记忆,对于一个病种的总结,要简明扼要,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分型论治,一个图表解决问题,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释,这样的总结才能发挥作用,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思考中医 篇7

1 关于中医心身疾病的概念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分类

1.1 消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胃痛) 、慢性胃炎 (胃痞) 、胃神经症 (胃胀) 、溃疡性结肠炎 (泄泻、痢疾) 、肠神经症 (泄泻) 、习惯性便秘 (便秘) 、慢性肝炎 (胁痛) 、慢性胆囊炎 (胆胀) 、慢性胰腺炎 (腹痛) 、食道神经证 (梅核气) 等。

1.2 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病 (眩晕) 、原发性低血压病 (眩晕) 、冠心病 (胸痹) 、心律失常 (心悸) 、心脏神经症 (胸痹) 、心因性晕厥 (厥证) 等。

1.3 呼吸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支气管哮喘 (哮喘) 、过度换气综合征 (喘证) 、神经性咳嗽 (干咳) 等。

1.4 神经系统疾病

包括脑卒中 (中风) 、癫痫 (痫证) 、血管神经性头痛 (头痛) 、紧张性头痛 (头痛) 等。

1.5 内分泌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糖尿病 (消渴) 、甲亢 (瘿病) 、肥胖症 (痰病) 、心因性多饮 (消渴) 等。

1.6 泌尿生殖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前列腺炎 (白浊) 、过敏性膀胱炎 (淋证) 、尿道综合征 (淋证) 、原发性性功能障碍 (阳痿、早泄) 等。

1.7 骨骼肌肉系统心身疾病

包括类风湿 (痹证) 、全身肌肉痛 (痹证) 、书写痉挛 (振颤) 、局部性肌痉挛 (振颤) 等。

1.8 肿瘤科心身疾病

包括胃癌 (积聚) 、肝癌 (胁痛) 、肠癌 (便血) 、食道癌 (噎嗝) 等。

2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 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心身合一论”、“脏腑相关论”、“阴阳五行学说”。如《内经》所言:“主则明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使道闭塞不通, 形乃大伤”。“悲哀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精辟地阐述了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是中医的心理病理学。《内经》又指出:“人之有生也, 有阴有阳, 有短有长, 有柔有刚。”因此中医的心理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 笔者将其归纳为“中医刚柔心身论” (刚柔心理生理学说) 。

美国精神医学会也认为, 心身疾病的基本原理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异常, 并表现在各个器官, 即由皮肤反应、骨骼肌肉反应、呼吸器官反应、心血管反应、血液淋巴胃肠反应、生殖泌尿器官反应、内分泌、神经系统和特殊感觉器官反应。

关于病因的认识, 《内经》的正 (内因) 、邪 (外因) 学说与西方现代心身医学认识基本一致。内因包括先天禀赋、气质、体质, 外因有七情、六淫和饮食劳逸等, 包括心理、社会、伦理、生物、生活方式、行为等诸种应激因素。调查内因可以找出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虚弱所在, 即正气虚的表现。调查外因则可找出心理、社会、生物、行为诸种致病因素, 即邪气实的表现。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机研究, 根据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认为, 其病位主要在肝, 波及心、脾、肺, 日久及肾。初期多为肝脾同病, 肝心同病, 肝肺同病, 后期多为肝肾阴虚或肝脾肾的阳虚。末期阴竭、阳亡、阴阳离绝而终。病性为刚柔不能相济, 而致疏泄失职, 气滞血瘀, 痰饮湿困或气逆化火, 火热伤阴, 升降失司, 日久由实转虚, 脾虚肝郁或肾虚肝旺, 极少有纯虚证。

心身疾病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 多有较好的疗效, 但容易因情志因素复发。少数患者因治疗不当可由实转虚, 最后阴亡或阳亡而终。另有少数患者可因剧烈的情志刺激、气血暴逆或气血暴脱而精去神亡。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 历来强调“先治其心, 而后医其身”。笔者近1 0多年来, 把中医的心身治疗方法归纳为9种, 即中医心理治疗、中医行为矫正治疗、中医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和药枕浴足疗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和功能护理, 心理护理在心身疾病中特别重要, 重点在于改善病人的情绪, 消除心理矛盾和冲突。

中医心身疾病的预防分为个人与社会两个方面, 应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 增强心理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社会方面, 应建立支持系统, 在家庭、学校和工作单位对易感人群进行心理援助, 解决实际问题。

3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展望

中医学治疗心身疾病, 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更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治疗心身疾病的中药有数百种, 方剂数千个, 针灸处方和食疗处方数以千计, 历代积累了大量的心身疾病治疗经验, 涌现了一大批治疗心身疾病的著名医学家。治疗心身疾病的中医古籍文献不可胜数, 因此中医治疗心身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空前优势。

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化, 2 1世纪疾病的重点不再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而是由心理社会、生物行为等因素引起的心理生理性疾病即心身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等心身疾病。在中医院的患者中70%左右是心身疾病, 因此有广阔的市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也特别重视医学模式的转化, 重视心身疾病的防治。我们坚信, 如果说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人在清代温病流行的时代创立了温病学说, 那么在21世纪竞争激烈、情绪复杂且心身疾病占主要地位的时代, 也必将会产生21世纪的中医心身疾病学说, 它必将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飞霞, 孟林.对中医心身医学基础理论发展思路的思考[J].河南中医, 2002, 4.

从中医传承模式思考当前中医教育 篇8

【关键词】中医传承模式 中医教育

一、引言

中医传承模式是在我国数千年的临床医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师徒传承为主的中医传承模式也受到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巨大冲击,甚至呈现出日渐衰亡的发展趋势。为此,如何在发扬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基础上对高等中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摆在各中医学院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二、中医传承模式的基本概述

中医传承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中医教学模式,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教育历史,其主要学习方式有师徒授受、本家传承、自我学习以及学校教授等。由于中医这门学科具有较高的继承性,为此师徒授受模式一直以来都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的一种主要教育方式,同时也被大量的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承医学知识的途径。其具体做法是具有丰富中医知识且熟练掌握中医技巧的老师通过面面教授的方式将中医的基本理论、临床疗效以及医疗技能等传授给徒弟,使其能够接触、了解、领悟中医经典,并能够熟练运用切脉、拯救等技能。

三、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缺陷

1.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分析

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关注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国学底蕴的培养。中医药学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它将文化、历史以及古代哲学等人文学科进行了有效融合,将人文教育与中医药学的学习结为一体,对学生专业知识及文化修养的提升十分有利。其次,因材施教,强调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实践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来源,为此在中医传承模式中,教师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注重,即让学生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观察、学习与消化,以此对中医药理论进行深刻领悟。另外,根据徒弟的个性特征来对培养方式进行有效选择,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其三,有利于发扬中医流派。中医的精湛技艺及独特学术理论的传承都离不开学生的继承。在传承模式中,学生通过对教师临床经验以及诊疗风格的学习与领悟,将老师的学术思想不断发扬,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对我国中医的传承、发展乃至创新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中医传承模式的缺陷

虽然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就是教学规模存在限制。师徒授受一直以来都是中医传承模式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教学却属于一种个人的传授(即一个师傅带一个或多个徒弟)。虽然该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较高,但人才培养的周期及效率却较低,再加上培养过程及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便导致该教学模式难以与当今开放性、群体性的教学需求相适应。其次,满足不了社会化发展对学科综合素质的要求。在传统中医传承教育中,生源十分有限,且多为从医者,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尤为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学的变革。另外,学术思想较为局限。学生由于长时间内仅跟特定教师进行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的学习,往往会存在“先入为主”或“偏重一家之言”的思想,这使得学术思想相对比较局限,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知识结构的扩展,对中医的系统学习十分不利。

四、当前中医教育改革的探索

1.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中医是医术与文化的结合,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想对古代中医的教育思想及精髓进行深刻把握,就务必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其一,适当地减少学生在西医方面的学习课时,并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以在促使其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史常识的同时,提升其阅读古籍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勤翻医学古典及其他学科书籍的良好学习习惯,以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并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来认识与把握古代自然、社会学科知识。

2.重视临床实践

临床实践是中医教育的重要途径,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保证中医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各中医院校应当借鉴传统中医传承模式中的临床实践教学,通过各种手段及方法的有效运用来增强学生的临床学习及实践机会,以让学生在临床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加深对疾病和中医理论的认识与把握,从而大大提升其对中医学习的悟性。例如,在学生完成前期的中医理论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尽早地进入到实践基地,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适时地组织临床或部分临床课程的教学。

3.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

中医经典著作承载了优秀中医的大量研究成果,是中医知识的精华所在。为此,各中医院校应当充分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作用,将中医四大经典、古代中医文献以及古代哲学、历史和八股文知识等引入到现代中医教学课堂中,让学生与古人进行思想的对话与交流,并将先人的智慧成果进行有效吸收。与此同时,相关中医院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医经论坛的方式来对经典医籍中的宝藏进行有效挖掘与整理,对医籍进行解密,并开拓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医道路,将中医发扬光大。

五、结语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不应当随着教学体制的变革而没落,而应顺应时代而发展壮大。为此,当代中医教育应当在充分分析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现代中医教学的实际需求为重要方向,来对中医教育模式进行创建,以此来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利红,张蕾,王彩红.探古以鉴今,传承为发展——浅议中医教育的传承与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13(01) .

[2]李虹.中医学发展的困境、反思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4(11).

上一篇:翟家庄小学下一篇:无违章的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