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干预个案分析与启示

2023-0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重要场所, 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教育等方面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是大学生迈入社会前接受人际交往教育的试验田, 对大学生的人格养成、性格形成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 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竞争、交流等方面的体验, 导致缺少包容、感恩、分享等方面的意识, 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 往往会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学习紧张等心理问题。如何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期”, 及时发现存在适应困难的新生, 并采取有力措施, 帮助他们度过“适应期”, 从而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去适应环境、专业和集体生活, 更好地健康成长, 是我们每个辅导员都应关心并关注的问题。

一、案例背景

林某, 九江学院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7级学生。新生心理测试结果显示中表现:一是性格内向, 性情孤僻。几乎不与同学说话, 不参与寝室卫生打扫, 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二是行为异常, 特立独行。大冬天晚上开窗、睡凉席、蒙着被子吹风扇等。三是突出自我, 忽视他人。在寝室休息时间玩游戏放外音, 严重影响室友的学习生活。由于性格内心且行为怪异, 导致其与室友矛盾积累已久并且逐步升级, 多次发生言语甚至小范围肢体冲突, 其室友强烈要求调换寝室。

二、主要做法

(一) 了解情况, 查找原因

1. 个别谈话, 分析个人因素

得知此事后, 笔者在第一时间分别与林某的室友以及林某单独谈话, 了解情况。通过谈话笔者认为林某个人性格是造成宿舍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是性情孤僻, 自我封闭。林某几乎不和同学说话, 不关心周围的同学, 冷眼看世界, 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 对班里的事情表现的很冷淡, 对任何事情不发表意见, 也不表示赞同。甚至是辅导员主动找他交流, 他都不愿意讲话, 只是简单的应答, 更多的是沉默以对。另一方面是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他人。凡事只在乎自己的想法, 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经常忽视别人的想法和立场, 很少换位思考。

2. 联系家长, 分析家庭因素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笔者在第一时间跟家长沟通, 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并邀请家长来校协助处理。家长来校后, 通过深入的交流, 笔者了解到三个重要信息。一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 父母长期在外务工, 平时与孩子较少见面, 也很少沟通。二是家里姊妹较多。林某家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哥哥高三复读后和林某同一年考取专科学校, 妹妹在家读高中。三是家里期望很高。三个孩子中林某考取的是本科, 父母认为他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基本上把全部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 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公务员, 考取研究生, 光宗耀祖。显然, 家庭过高的期望值给了林某很大的压力。经过分析, 初步得出林某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温暖、缺少情感体验才导致出现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忽视他人的种种表现。

(二) 采取措施, 解决问题

1. 以诚相待, “教”“疏”结合。

一是以诚相待。在全面了解林某的情况后, 笔者主动进行角色转换, 像个大哥哥一样关心关注林某, 经常与林某谈心谈话, 了解他日常的思想动态, 学习和生活状况。也许是笔者的真诚打动了林某, 林某开始对笔者拥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 由开始的抵触, 慢慢变成了耐心的倾听并有少量互动, 最后能主动与笔者分享自己的想法, 其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二是“教”“疏”结合。在获得林某的信任后, 笔者会有意无意地与他一起探讨“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大学同学是人生的宝贵财富”等话题, 在一起交流互动中, 慢慢将集体生活、感恩包容、换位思考等方面的知识传输给林某, 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对林某的教育,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家校联动, 助力成长

一是家庭温暖。要求学生家长平时要多与林某保持联系, 除了物质上的关心外, 更注重关心了解林的思想和生活。二是姊妹亲情。加强姊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保持每个月林某姊妹三个至少通话一次, 彼此分享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奇闻轶事, 增进姊妹之间的感情。通过以上举措, 林某家庭关系更加融洽, 家庭的温情逐步打开了林某的心扉, 久违的笑容也慢慢出现在林某的脸上。

3. 朋辈帮扶, 融化坚冰

为更好地帮助林某, 笔者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朋辈作用, 以班级集体的力量来帮扶林某。一是缓和矛盾。暂时将林某调整到班长所在的宿舍, 以缓和林某与原宿舍室友之间的矛盾。同时要求班长主动带他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活动。二是组织活动。班级多次组织寝室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通过活动引导林某主动融入宿舍、融入班级, 也给林某多创造一些与人交往的机会。同学们的关心帮助, 林某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集体的温情终于融化了林某心里的坚冰, 林某与班级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地融洽起来。

三、工作实效

(一) 性格逐渐开朗

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帮扶, 林某的性格逐渐开朗, 平时沉默内向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能主动与班级同学交流互动, 爽朗的笑声时时回荡在教室、寝室。

(二) 人际关系日渐融洽

新学期开学后, 林某主动提出要搬回到原来的宿舍, 原来宿舍成员也欣然接纳, 紧张的室友关系变成了和谐的兄弟情谊。与班级同学的关系也日渐融洽, 班级活动积极参加, 同学感情日渐浓厚。

(三) 成绩名列前茅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林某顺利度过了新生入校心理调试的关键期, 学习态度端正, 目标明确, 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在第三学期期末, 林某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 是该班取得如此好成绩的少数几人之一。

四、经验启示

(一) 发现要早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2]因此, 对大学生, 特别是新生的心理问题, 一定要早发现。发现的越早, 越不容易错过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期, 越有利于辅导员采取措施对新生进行心理疏导, 从而为避免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重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 情况要清

辅导员的工作一定要细致入微、善于发现。要时刻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 多与问题学生谈心交流, 取得学生的信任, 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还要通过与班级同学了解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等方式, 及时掌握学生的更多的基本情况, 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要了然于胸, 做到情况熟、家底清。

(三) 分析要准

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 准确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而为下一步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

(四) 措施要实

在尽早发现、熟知情况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 开展心理辅导的措施要扎实。心理辅导没有“万能药”, 每个学生个体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状不一样, 背后的原因也不一样。所以, 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 一定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 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然后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本案中, 不论是辅导员的以诚相待、家庭的温情互动, 还是同学间的朋辈帮扶, 都是针对林某成长过程中缺乏家庭温暖、缺少情感体验这一不足来展开, 正是由于措施得力, 林某的心理危机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总之, 个人离不开集体和社会, 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心理危机干预, 建立文明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环境, 能够使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的大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让他们融入到宿舍、学校乃至社会这个整体中去, 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 更有助于他们走向辉煌的未来。[3]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辅导员工作的神圣职责。关爱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使命在肩, 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用博爱的胸怀、专业的知识、扎实的作风, 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员、导航员和护航员!

摘要:大学是一个“小社会”, 宿舍是一个“小家庭”。大学内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宿舍内的同学每天朝夕相处, 难免会因为性格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摩擦。[1]本文以一个真实案例来对产生宿舍人际关系危机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出相应危机干预方法, 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 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干预,分析,启示

参考文献

[1] 潘梦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及干预探讨研究[J].法制博览, 2016 (5) :284.

[2] 沈文青, 刘启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1) :82-84.

[3] 陈婷, 芮文静.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0) :100.

上一篇:“智能油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下一篇:区块链技术在国际结算业务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