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2022-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业集聚区域经济

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浅析

【摘要】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产业资源既集中又扩散的过程。本文以广西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为例,分析了广西金融产业集聚现状以及区域金融产业集聚的带动效应,并对广西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 产业集聚 国际金融中心

一、金融产业集聚概述

金融产业集聚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国际性(跨国)机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人才、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创新、金融信息、金融文化等金融资源跨地域运动形成集中聚合的静态形式,也是金融资源与禀赋条件相互配置与组合的时空形态,是金融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动态过程。

金融集聚作为产业集聚的伴随物,随着产业集聚的形成而发展,产业集聚为金融产业成长提供了承载空间,同时金融产业成长是产业集聚的动力性条件和重要力量,是推动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从各种类型的金融集聚区形成发展的历史看,很难用单一的理论对其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解释。金融集聚形成通常是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不同的因素推动。大多数学者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等经济因素。同时,金融产业集聚的演化,既受集聚区内成本和利润变动的影响,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政府政策、金融制度等。

二、广西金融产业集聚现状

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快速双向增长和自贸区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广西正在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南宁市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货币结算中心、区域性资金融通中心、金融产业中心、金融市场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监管中心。根据已通过评审的《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至2020年的目标是将南宁市建成依托广西、立足西南、服务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从2009年起,广西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自广西实施“引金入桂”战略以来,最近几年间,共新引进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多家金融机构进驻南宁,并实现了外资金融机构“零”的突破。

据初步统计,目前广西辖内主要分支银行业金融機构共有17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农商行10家,农信社1家,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5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证券公司1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证券营业部100家,期货营业部31家,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证券中介服务机构11家,保险主体33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2039家,担保公司152家。2012年,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66.65亿元,同比增长18.03%,本外币贷款余额12355.52亿元,同比增长16.05%。近年来,广西金融业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市场功能日益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南宁市作为广西重点打造的区域金融中心,近年来来在金融业增加值、金融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金融机构数、市场交易量等均出现较大的增长,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南宁市政府为支持形成发展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大动力,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和举措,在战略、土地、税收、设施、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另外南宁市不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也促使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提速,南宁市围绕技术、资源等产权交易纷纷建立专门交易所或创新交易产品,使得金融中心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南宁市新增2家银行业机构,1家上市公司,22家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22.27亿元,同比21.45%;贷款余额5516.86亿元,同比17.72%,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金融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一)对于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2012年,广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1.04亿元,同比增长11.3%,连续9年保持11%以上的增速。据统计,2005年末至2012年末,广西金融业增加值由90.83亿元迅速增至560.36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9.69%,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24%稳步提升至4.3%,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5.48%提升至12.38%,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南宁市,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214.72亿元(占全区金融业增加值的38.3%),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58%,金融产业集聚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金融聚集效益

金融产业聚集效益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的提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的提高。广西以南宁为中心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出台有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了大量金融机构入驻,集聚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与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代表处,以及后台呼叫、信息交换和处理、客户服务、技术支持、票据结算等后台服务中心,为集中交易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客户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通过金融企业集群使得广西金融机构具有区域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缓释以及生产经营效率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三)区域金融扩散效益

随着大批金融机构的集中和发展,广西为金融机构服务的相关辅助性产业或社会中介服务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律师、会计、投资咨询、信用评估、资产评估、外语和金融专业技术培训等等机构都得到发展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推动了区域金融中介服务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四)区域金融溢出效应

金融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金融企业集聚所带来的集群技术学习来加速知识的溢出,进而使知识的溢出反过来促进于集群技术的学习,从而促进金融企业的集聚。广西通过金融收产业集聚,利用地理位置的接近更好地掌握更加丰富的金融信息,有效发挥了金融中介(信息提供商)的参与作用,使得银行与借贷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利润。而金融机构也可根据群内企业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拓展了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另外,通过金融集也带来金融创新,金融产业资本积聚区域创新系统高效,对此引起金融产业资本集聚区的技术进步和扩散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的那部分额外收益。

四、广西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建议

第一,一个地区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因素,是建设国际通用的法律制度环境。广西以南宁为中心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向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学习,特别是吸收整合东盟区域内各国金融做法,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经济金融的运行和监督能够符合国际惯例、区域惯例,能够被别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操作。同时广西应建立与东盟金融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推动与东盟各国的金融监管部门签署有关协议,在区域金融危机预防、区域金融稳定、资金清算、国际结算、股权投资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提升东盟区域金融的活跃度。

第二,广西以南宁为中心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内对外开放的、完善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具有较大范围的辐射力和对各个时区市场的连接力,能够高效、敏捷、低成本地处理大批量金融交易和小批量特殊业务的需求。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同时,广西应进一步加快布局东盟国家金融业务的联系和对接,推动东盟国家的金融业务联动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建设东盟区域人民币清算中心和交易中心,推动人民币在东盟的区域自由化。因为一个城市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通常要求该国货币必须能够进行自由兑换,否则以其货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交易、资本输出、结算等都将受到限制,而且以该种货币为中心的产品和业务创新将受到制约。

第三,广西应围绕南宁市打造区域国家金融中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质,为区域金融繁荣发展提供大量实时、客观反映关于市场、结构、工具、产品变化发展的信息,加大吸引企業总部、吸引高端人才从事金融创新和市场建设的力度,从而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促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金融中心,是什么样的金融中心,关键是看在这个城市中有多少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总部或总部派出机构。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并不必然是金融中心,如果只是金融机构分支网点的集中,最多也只能形成金融发达城市和金融服务中心,因为金融机构分支网点的功能在于服务,是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执行部门,是金融产品的推广营销单位,金融从业人员也主要是金融客户服务人员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

第四,广西以南宁为中心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需要具有有一个能够凝聚和聚集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机制。现代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广西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引进、留住金融人才的良好机制,同时也要加大培养国际金融人才力度,为区域间金融合作提供人才保障,着力培养一批精通外语、法律、管理、财务且熟悉国际资本和金融运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另外,还应加强与东盟各国互派人员交流和学习,建立东盟区域金融人才交流和培训中心。

第五,广西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注重金融资源和要素的整合,大力推动金融支持各个子系统协同、协作机制的建设。金融要素与产品链完整才有“组合”、“协同”的基础。不仅包括各类金融机构的协作,还包括股权质押贷款、小额贷款、创业投资、产业基金、天使投资、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中小企业私募债、科技租赁等创新手段、产品、工具的整合,形成“组合拳”,广西以南宁为中心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应多层次全方位拓宽金融服务链条,甚至也可以考虑围绕“产业链”针对该产业上下游的构建区域投融资服务链。

第六,广西打造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应以发展专业化、区域性、特色化的中小型、新型金融机构为重点,建立更加灵活的金融机构体系,为区域金融业向新兴产业渗透创造更多支点,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小金融机构专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作用,实现金融和产业相互推动发展。同时,也应出台政策鼓励本地金融机构通过发展非标准化产品,丰富金融产品线,为区域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提供有效的产品载体。

参考文献

[1]王有鸿,费威.金融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11(15).

[2]陈颖.金融产业集聚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中国经贸,2009(22).

[3]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姬国军.河南省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动力与策略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骆俊.浅谈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作者:全德智

第2篇: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研究

摘要:基于2009—2014年广州市12个辖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有积极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具有产业差异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大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得广州市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在工业集聚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具有促进作用,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则具有负面影响。在服务业集聚区域内,工业集聚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会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促进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广州市仍然应发展产业集聚以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发展,但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实行差别化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聚; 区域产业品牌; 广州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形成了以“珠三角”和“长三角”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区域产业品牌也逐渐成长,以广州为例,广州已形成了花都狮岭皮具、增城新塘牛仔等多个区域产业品牌,这些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发展。但随着中国逐渐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产业集聚也逐渐出现过度集聚和集聚中心转移的现象,从而引致区域产业品牌出现衰落和区位替代的现象。2007年国家发改委把区域产业品牌定义为除土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以外可供利用的独特经济发展要素,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促进劳动、土地、资本、创新以及区域产业品牌等经济要素的活力以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已称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结构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最早起源于Marshall(1890)[1]的研究,他认为产业集聚具有外部经济性,从而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而Hoover(1948)[2]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的规模,过度集聚(集聚的企业太多)或集聚程度不足(集聚的企业太少)都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正外部性,甚至过度集聚会导致产业集聚的负外部性增加。Perroux(1955)[3]、Bagnasco(1977)[4]以及Krugman(1991)[5]、Baldwin et al.(2003)[6]、 Forslid & Ottaviano (2003)[7]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地区通常都具有知名的产业,但并没有学者从品牌角度对此进行归纳和解释。Porter(1998)[7]首次从区域产业品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研究,将产业集聚所形成的区域整体品牌优势概括为“声誉”,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为分析产业集聚的效应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此后,Thode & Maskulka(1998)[8]、Mitra(2007)[9]、Levidow & Boschert(2008)[10]等学者分别从食品产业、汽车产业和农业出发对不同产业集聚地区的区域产业品牌进行了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地区不一定形成自身的区域产业品牌,但区域产业品牌所在地区通常都有较高程度的产业集聚,这表明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存在差异性。Krajnovic et al.(2013)[11]则以伊斯特拉半岛和达尔马提亚为例对区域产业品牌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两个地区应联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这样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国内学者近几年才开始从区域产业品牌角度对产业集聚进行研究。吴传清和刘宏伟(2008)[12]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概念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区域产业品牌虽然有很多种名称,但都是从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李永刚(2005)[13]构建了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品牌的模型,认为区域产业品牌具备企业品牌所没有的“公共品”特征,因此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会对区域产业品牌建设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马向阳等(2014)对区域产业品牌建设模式进行了梳理,认为区域产业品牌下的企业品牌相互联合有利于形成强有力的区域产业品牌。[14]赵平(2006)对中国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主要以中小企业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为主,并没有形成区域产业品牌,这不利于中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引导形成集聚效应突出、具有自主特色品牌的产业集群。[15]赵存丽(2013)则对政府主导型区域产业品牌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集群竞争力,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区域产业品牌建设。[16]郭鹏洲(2009)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产业品牌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产物,而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的深化。[17]夏曾玉和谢健(2003)[18]、李大垒和仲伟周(2015)[19]则分别针对温州市产业集群品牌、大唐袜业和义乌袜业集群品牌进行了案例分析,探讨了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有较大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国外研究很少以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而国内研究虽然从中国整体、省际层面以及城市层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定性分析和案例分析,模型分析较少,实证分析更为缺乏。而少量实证研究着眼点也主要在工业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方面,缺乏对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基于面板数据分析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

一、相关变量选取与计量模型构建

(一) 相关变量选取

考虑到广州市各个辖区在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文选取广州市12个辖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变量选取方面,本文主要对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产业品牌这两个变量进行了相应的量化,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区域产业品牌是本文所要考察的被解释变量。各个地区每年企业商标申请数和注册数的变化、各个地区著名商标数量等指标都可以反映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状况,但具体而言,每年企业商标申请并不一定能获得批准,或者无法在当年获得批准,而驰名商标数等相关指标存在数据不全的情况,因此,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以及可获性,本文选取广州市各个辖区每年核准注册商标数来反映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聚程度是本文中所要考虑的解释变量。产业集聚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水平,用来衡量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区位商指数等。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服务业集聚和区域产业品牌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整体而言,工业集聚和区域产业品牌发展水平仍相对较高,因此大部分研究都从工业角度去分析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情况(唐松,2015)。而从广州市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广州市工业发展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 070.6 347亿元,对广州区域产业品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广州市服务业发展也十分迅速,自1998年以来服务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了50%,而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甚至达到了65.22%,远远超过了工业占GDP的比重(2015年为30.35%),这表明广州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都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在考察广州市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影响时,不仅要将发展时间较长的工业集聚和区域产业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还需要将在广州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服务业纳入考量。有鉴于此,本文用广州市各个辖区的工业集聚度和服务业集聚度来反映一个地区产业集聚程度。其中工业集聚度指“每个辖区工业增加值占该辖区GDP比重与广州市工业增加值占广州市GDP比重的比值”本文未选取工业总产值作为计算工业集聚度的依据,而是选取了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作为计算集聚度的依据,从而为之后对工业和服务业进行对比分析奠定基础。 ,而服务业集聚度的具体指标为“每个辖区服务业增加值占该辖区GDP比重与广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广州市GDP比重的比值”。

(二)计量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

考虑到本文以广州市12个辖区作为研究对象,涉及面较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搜集数据:一方面,产业集聚度主要用广州市总体和各个辖区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GDP来计算,这些数据一般统计机构通常都会予以公布,因此本文主要利用中经网城市数据库、广州统计年鉴,以及广州市各区县统计信息网来收集广州市12个辖区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和GDP的年度原始数据以计算产业集聚度,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将广州市12个辖区的数据加总得出广州市的数据;另一方面,区域产业品牌主要利用广州市12个辖区每年核准注册商标数来表示,这类数据较为专业化,获取渠道较窄,通常只有在有关部门专门进行统计时才可以获取。本文关于广州市各个辖区的商标有关数据来自于中国商标局所发布的《中国商标战略年度发展报告》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网站。由于广州市各个辖区区域产业品牌数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难以获取,而近年各个辖区层面的区域产业品牌相关数据较为完备,因此,本文在考虑到数据的差异性和可获性两个方面之后,最终本文选取广州市12个辖区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主要考察广州市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

二、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选取广州市12个辖区2009—2014年工业集聚和区域产业品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从而分析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以及不同地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

(一)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

本文利用eviews统计软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回归模型的R2达到了93.7594%,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可以用来分析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D.W.检验值为2.017155,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此外,常数项和工业集聚的t统计值分别通过了1%水平下和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广州市工业集聚总体上对区域产业品牌确实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常数项的回归系数为7.173489,而工业集聚程度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弹性系数为-1.38618,即广州市工业集聚程度每上升1%,会引起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减少1.38618%。这表明随着广州市工业集聚的不断发展,2009—2014年间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弱化作用已经超过强化作用,从而使得广州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总体上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

(二)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

通过上述关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的分析可以发现,从整体来看,自2009以来,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弱化作用已经超过强化作用,即广州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存在负面影响。但从广州市各辖区的情况来看,广州市12个辖区的工业集聚和区域产业品牌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接下来本文考察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从而分析广州市各个辖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影响的差异程度。本文利用eviews软件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2009—2014年间广州市工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62996,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D.W.检验值为2.279454,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从各个地区的弹性系数来看,除了常数项、天河区、南沙区的弹性系数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荔湾区的弹性系数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广州市其他辖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弹性系数都未通过10%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广州市大部分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主要是由于广州市大部分辖区的主导产业逐渐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导致大部分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并不显著。具体到各个辖区看,在工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辖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呈现出相反的趋势。一方面,在南沙区和萝岗区这两个广州市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集聚度最高的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强化作用也最大,其弹性系数分别为26.25762和5.181352,这两个辖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区域产业品牌建设,因此,在这两个区域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强化作用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花都区、黄埔区和增城市这几个工业增加值和工业集聚也处于较高水平的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则呈现出负面影响,这表明在这些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弱化作用已经超过强化作用。尤其是黄埔区的弹性系数为-19.0112,表明在黄埔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有很强的负面效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辖区内的工业集聚仍然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为主,不仅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区域产业品牌,而且即使形成了区域产业品牌,侵权、假冒等“搭便车”行为出现的概率也更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此外,在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和荔湾区这些服务业集聚区域的弹性系数也为负,表明这些地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也存在负面影响,但与工业集聚较高的地区相比,这些服务业集聚区域的回归弹性系数为负的原因并不是存在低水平工业集聚,而是因为这些区域已经经过了工业集聚的时期、迈入了服务业集聚的阶段,在这些区域内工业集聚的增加会影响服务业集聚的趋势,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因此,对于广州市不同区域而言,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

(三)结果分析

第一,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来看,2009—2014年间,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上有消极的影响。其弹性系数-1.38618,这表明2009—2014年间广州市工业集聚程度每上升1%,就会引起区域产业品牌减少1.38618%,这意味着随着广州市主导产业逐渐从工业转向服务业,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弱化作用也逐渐超过了强化作用,使得整体呈现出负面影响。

第二,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来看,2009—2014年间,广州市不同辖区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一方面,从存在工业集聚的辖区来看,南沙区、萝岗区(工业区位商指数超过了2)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辖区中,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具有强化作用;而在花都区、黄埔区和增城市等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辖区内,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则呈现出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和荔湾区这些服务业集聚区域的工业集聚弹性系数也为负,但其原因并不是低水平工业集聚,而是因为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域主要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在这些区域内工业集聚的增加会影响服务业集聚的趋势,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

三、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利用广州市12个辖区2009—2014年的工业面板数据就广州市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广州市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

(一)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

本文仍然利用eviews软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广州市12个辖区2009—2014年的服务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表4关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的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D.W.检验值为2.072692,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而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为负不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为正,其弹性系数达到了2.358571,且与常数项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比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弹性系数的显著性要高。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模型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也达到了93.9774%,略高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模型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这些都表明2009—2014年间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更为显著,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度每增加1%,会引起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增强2.358571%。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从而促使广州形成了一系列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

(二)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

尽管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为正,但具体到广州市各个辖区来看,各辖区的服务业集聚程度和区域产业品牌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广州市天河区、白云区和越秀区等辖区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集聚程度都较高,其区域产业品牌数量在2014年分别达到了17 240件、12 679件和7 543件;而黄埔区、萝岗区、从化市和南沙区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集聚程度都较低,区域产业品牌也较少,2014年分别为967件、618件和331件。因此,本文将利用eviews软件的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2009—2014年间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从而考察广州市各个辖区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除了海珠区和番禺区的弹性系数不显著以外,其他所有辖区的弹性系数都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大部分辖区的弹性系数都在99%的水平下显著,而模型的拟合优度为0.984406,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从各个地区的弹性系数来看,大部分辖区的弹性系数都显著为正,从而促使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影响也显著为正。在天河区、白云区和越秀区等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集聚程度都较高的辖区内,服务业集聚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而服务业集聚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会促使区域产业品牌的数量和价值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黄埔区、萝岗区、从化市和南沙区等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的辖区内,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仍在建设过程中,此时服务业逐渐向集聚发展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荔湾区、海珠区和番禺区这三个服务业集聚程度也较高的辖区内,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弹性系数为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这几个辖区内虽然服务业增加值较高,生产性服务业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消费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其区域产业品牌容易被学习模仿,产生机会主义经营行为的概率较大,从而导致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因此,对于广州市不同区域而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

(三)结果分析

第一,从服务业来看,2009—2014年间,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为正,这表明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上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是新出现集聚趋势的行业,而广州市作为服务业集聚的先驱城市,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白云区都出现了服务业集聚的趋势,但程度都未超过2。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都为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区域产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而相应地损害区域产业品牌的行为相对较少,使得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促进作用。

第二,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分地区影响来看,2009—2014年间,广州市不同辖区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在大部分辖区内,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天河区、白云区和越秀区等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辖区中,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集聚发展模式促使区域产业品牌的数量和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在黄埔区、萝岗区、从化市和南沙区等服务业集聚程度较低的辖区内,服务业逐渐向集聚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荔湾区、海珠区和番禺区这三个服务业集聚程度也较高的辖区内,由于消费性服务业仍保持较高比重,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总伴随着“搭便车”行为,导致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结构。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广州市12个辖区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就工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总体影响和分地区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广州市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差异化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有积极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具有产业差异性。2009—2014年间,广州市工业集聚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其中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弹性为-1.38618,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弹性为2.358571。这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积极影响大于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得广州市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影响,即广州市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发展总体上仍有促进作用。随着工业集聚程度的加深,但伴随而来的侵权假冒品牌等机会主义经营行为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知名品牌的建设逐渐放缓,甚至引起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竞争力的弱化,从而形成了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而服务业集聚处于起始阶段,服务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都为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得区域产业品牌价值不断提升,而相应地损害区域产业品牌的行为相对较少,使得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发展呈现出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超过了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总体呈现出积极影响。

第二,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性。总体而言,在工业集聚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具有促进作用,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则具有负面影响。在服务业集聚区域内,工业集聚会影响服务业集聚的趋势,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促进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和发展,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则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尽管广州市产业转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工业和服务业结构。

因此,广州市仍然应发展产业集聚以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发展,但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实行差别化措施。首先,广州市应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环境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从广州市整体来看,广州市各辖区应大力发展服务业集聚,充分发挥广州市服务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促进作用,例如南沙区可借助广东自贸区成立的契机,大力发展商贸、航运、旅游、信息等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集聚。在部分消费性服务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的地区,应逐渐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例如在荔湾、海珠和番禺等地区,在发展餐饮、旅游业的同时,应加大对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和发展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广州市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在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一方面,广州市应在关停或转移污染较大产业的同时,巩固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发展纺织品、家具和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但需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降低产品被模仿和假冒的概率,从而减少传统工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广州市还应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技术溢出效应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兴产业集聚,从而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促进作用,提升整体工业水平和区域产业品牌的价值。

最后,广州应制定整体规划,在各辖区发展差异化产业集聚。考虑到广州市各个辖区工业和服务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广州市应在不同辖区重点发展不同产业,形成差异化产业集聚。例如在越秀区和天河区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辖区可继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发展,而在黄埔区和萝岗区等工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则重点进行传统劳动密集型工业改造,同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通过差异化多层次的产业集聚,实现广州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广州市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es[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890.

[2]Hoover E. M.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48.

[3]Perroux F. Note sur la Notion de Pole de Croissanee [J]. Economique Appliquee, 1955, l(2):307-320.

[4]Bagnasco A. Tre Italie: la problematica territoriale dello sviluppoitaliano[M]. Bologna: Il Mulino, 1977.

[5]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 MIT Press,1991.

[6]Bldwin R E, Forslid R, Martin P, et al.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7]Forslid R, Ottaviano GIP.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3):229-240.

[8]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venes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76(6): 77-90.

[8]Thode S., Maskulka J. Place-based marketing strategies, brand equity and vineyard valuat ion[J].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1998,7(5): 379-399.

[9]Mitra S. India as the Global Outsourcing Destination: A Critical View of the Future[J]. Global Business Review, 2007,8(1): 69-86.

[10]Levidow L., Boschert K. Coexistence or contradiction? GM crops versus alternative agricultures in Europe[J]. Geoforum, 2008,39(1): 174-190.

[11][JP3]Krajnovic A, Bosna J, Jasic D. Umbrella Branding in Tourism-Model Regions of Istria and Dalmatia[J]. Tourism &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3,19(2): 201-215.[JP]

[12]吴传清,刘宏伟.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品牌的名称术语规范研究[J] .中国经济评论,2008(1):34-40.

[13]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聚发展[J].财经论丛,2005(1):22-27.

[14]马向阳,刘肖,焦杰.区域品牌建设新策略——区域品牌伞下的企业品牌联合[J].软科学,2014(1):26-30.

[15]赵平,陈荣,苏凇.我国产业集群品牌创建思考[J].市场营销导刊,2006(4):46-48.

[16]赵存丽.政府主导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构建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3(2):92-95.

[17]郭鹏洲.基于产业集群的福建区域品牌建设初探[J].价值工程,2009(5):15-17.

[18]夏曾玉,谢健.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43-48.

[19]李大垒,仲伟周.大唐袜业和义乌袜业的集群品牌模式比较[J].企业管理,2015(2):66-69.

Key words: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regional industry brand; Guangzhou

作者:祝佳

第3篇:金融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剖析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武汉城市圈金融业的发展为例,从分析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出发,论证了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具有长期增长效应和扩散效应。

【关键词】金融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武汉城市圈

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跨国金融企业、国内金融企业等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在地域上向特定区域集中,并与其他跨国机构、国内大型企业总部之间存在密切往来联系的特殊产业空间结构,它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武汉城市圈获批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提出了要建设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这一构想要变为现实必须有强大的金融业集聚作为支撑。

一、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实体经济的机制分析

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经济的繁荣都伴随着金融制度、金融过程以及金融功能向高级化和复杂化演变,每一次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都使经济运行的某些环节更为平滑;每一次经济发展的停滞,都造成金融运行和金融秩序的混乱,而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或多或少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金融集聚的产生是产业集聚的伴随物,它通过规模、扩散、知识溢出以及自身金融功能的发挥等方式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

1、金融集聚通过规模、扩散、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1)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一是节约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随着高效支付体系的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趋向于在金融中心设立总部,这些地区的证券市场可以为资金短缺者提供大规模的、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二是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通常金融市场的规模越大,证券的流动性越高,这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贷款人和借款人把他们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转移到这个市场中来,借款人可以支付较低的利率或得到更多的贷款,贷款人则可获得性质不同的更大规模的投资。三是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开展,其辅助性产业得以发展与共享。

(2)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动力来源于金融集聚后的扩散,这种集聚不仅会向内产生规模经济,对外还会形成辐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涓流效应”和“极化效应”发生的。涓流效应主要是通过金融集聚核心区向周围地区设立金融分支机构和网络或向周围地区进行投资增加等途径来带动外围地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化效应是指金融核心区高效率金融企业或服务提供商同外围地区较低效率的金融企业或服务提供商竞争,这种极化效应虽然在区域金融发展的最初阶段扩大了区域的金融差异,但是在完全市场条件下,给予一段较长时间,涓流效应就会缩小区域的金融差异。

(3)金融集聚的知识溢出的学习效应。金融集聚有利于金融知识溢出和集群技术学习。一方面,金融知识溢出为集群经济实体的技术学习提供动力,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缄默性知识,促进金融集聚成员企业实现外部知识内部化,提高成员企业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金融集聚群体技术学习,可以实现不同金融知识的交叉,增加金融集聚群体的内部知识总量,促进不同节点上知识的结合,加速金融知识的溢出。

2、金融集聚通过金融功能促进经济增长

(1)集聚储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集聚储蓄就是把分散的储蓄聚集成资本并转化为投资。集聚储蓄能创造出各种名目的工具,这些工具提供了使居民持有分散化证券的机会,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没有资金的集聚,居民只能对整个公司进行买卖。通过提高风险和使公司规模更加适宜,集聚储蓄促进了资源配置。金融体系有效的集聚资金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除了集聚储蓄、筹集资本的直接效益外,储蓄集聚还可更好地促进资源配置,推动技术创新。

(2)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金融中介的出现可以使获取和处理投资信息的成本降低,每个投资者不用掌握投资信息来进行评估,金融中介可以完成这些工作。而金融集聚使得金融中介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使得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更低、更加便利,使资本配置更有效率,经济更快增长,并且金融集聚使得金融体系更容易识别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并为其提供融资。

(3)公司控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金融合约、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等金融资源集聚降低了事后监督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的执行成本。由于项目的外部投资者识别项目回报率是有成本的,这种辨别成本阻碍了投资决策,降低了经济效率。

(4)风险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一些高收益项目需要长期资本,而储蓄者又不愿长期放弃他们对储蓄的控制权,金融机构的出现使这种投资成为可能。通过消除流动性风险,银行可提高对非流动、高收益项目的投资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武汉城市圈经济金融业发展现状

1、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现状

武汉城市圈面积5805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2%,总人口309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1.4%。2009年,武汉城市圈实现GDP697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全省的61.5%。从工业化程度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0.9%、45.5%和43.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全省的63.8%。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完成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72.23亿元,占全省的65.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来看,实现总额3150.42亿元,占全省的63.4%,比上年增长23.2%。从对外经济贸易来看,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0.27亿美元,占全省的82.8%,比上年增长36.8%(其中,出口总额89.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2%,占全省的77.4%;进口总额80.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占全省的89.8%),贸易顺差达9.15亿美元,占全省的34.9%。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来看,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85.83亿元,占全省的54.3%,比上年增长25.7%。

2、武汉城市圈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是银行机构呈现集中,业务发展迅速。武汉城市圈内现有15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有3家政策性银行分行(办事处),有5家地方(区域)城市商业银行,有4家资产管理公司,有5家财务公司,还有省农信联社、村镇银行、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和代表处。2009年末,武汉城市圈有银行类机构网点3200多家,从业人员5.7万人,圈内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1695亿元,占全省的66.8%,各项贷款余额8581亿元,占全省的73.6%。二是证券业快速发展,融资功能增强。2009年末,武汉城市圈上市公司52家,占全省全部上市公司的77%,城市圈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显改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融资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保险创新有了新进展。

三、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l、单位根检验

一般来讲,当时间序列不平稳时,会导致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建立计量模型之前要对所用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本文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方法,根据其基本时序图确定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是否存在,再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滞后阶数,最后根据AD统计量判断是否平稳。以下用lnQ、lnRGDP分别表示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度、GDP(名义值)增长率的对数值。下面对lnQ、lnRGDP序列的原序列、差分进行ADF检验,判断其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lnQ、lnRGDP序列是不平稳的序列,但是都存在二阶单整。两阶差分后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协整检验

既然两个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我们就可以用Johansen检验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借以说明lnQ和lnR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只有1个协整向量。

3、格兰杰因果检验

为了进一步确定两者可能的因果关系,我们还需要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Clive Granger)提出的,它解决了x是否引起y的问题,主要看现在的y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过去的x解释,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使解释程度提高。如果x在y的预测中有帮助,或者x与y的相关系数在统计上显著时,就可以说“y是由xGranger引起的”。表3是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从中可看出,在最优滞后期2时,在5%的置信水平下,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互为格兰杰原因。

4、VAR模型

本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lnGDP与lnQ之间互相存在长期因果关系,为了衡量跨期影响,本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这种模型以数据为导向,以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假设Yt是一个N×1阶时间序列向量,Yt=(Y1t,Y2t,…,YNt)',则k阶VAR模型可以写为:

其中?装1+?装2+…+?装k都是N×N阶参数矩阵,Ut是N×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赘是N×N阶方差协方差矩阵。

在确立VAR模型之前先要确定滞后阶数,对于滞后阶数的选取主要根据AIC和SC最小原则,这里选择滞后阶数为2,建立2个VAR(2)模型。

从方程(2)可知,lnQ(-1)的系数为0.0603,lnQ(-2)的系数为0.6505,二者之和为0.7108,说明金融产业集聚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作用,集聚指数Q增长1个百分点,就引起经济增长率提高2.0356个百分点,特别是滞后2期的集聚指数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大。从方程(3)可知,lnRGDP(-1)的系数为0.1875,lnRGDP(-2)的系数为0.0812,二者之和为0.2687,说明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对金融产业集聚有一定的反作用,且经济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引起集聚指数Q增长1.308个百分点。同时两个方程的R2及其调整值均较大,说明变量的拟合度较高。

四、结论、启示及政策建议

首先,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呈现集聚效应,从集聚指数上看,说明武汉城市圈金融业就业虽然产生了集聚,但是金融业的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武汉城市圈的GDP增长率和金融产业集聚指数的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但它们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唯一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金融集聚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引起经济增长率提高2.035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引起集聚指数增长1.308个百分点。由于金融集聚指数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表明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再次,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显示,通过金融集聚度的一个标准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影响,这种冲击作用一开始就表现得较为明显,说明武汉城市圈金融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增长效应,同时还具有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

最后,本文金融集聚指数来源于金融业增加值和金融业从业人数,金融业增加值和金融业从业人数越大,金融集聚指数就越高,而金融集聚指数又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从侧面说明金融业增加值和金融业从业人数的提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即金融业效益的提升和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金融产业集聚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金融业形成集聚,推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鼓励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发挥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积极探索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和金融租赁公司;鼓励圈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向外扩展业务,建设区域性城商行;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的资金实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大力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到城市圈内开展租赁业务;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鼓励金融机构网点向落后地区延伸,实现金融业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积极实行信贷结构调整,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发挥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增长和扩散效应。进一步加强对武汉城市圈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全民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行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继续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实施金融扶弱工程,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支农贷款等业务再上新台阶;继续推进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圈内全省资金清算和使用效率;切实提高外汇管理服务水平,支持城市圈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支持圈内企业走出去、将圈外的企业引进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向企业推介直接融资新产品、新工具,推动企业短期融资证券和中期票据业务发展;引导企业利用信托、金融租赁、股权投资、创业板市场等渠道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

第三,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一体化建设进程,发挥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金融辐射效应。深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继续开展区域、企业、社区、农村四大信用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金融稳定工作,进一步提高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防范跨行业、跨市场和交叉性金融风险;进一步推动武汉城市圈信贷市场、票据市场一体化以及支付清算、金融信息服务一体化;推动圈内城市建立经常化、制度化、市场化的银企合作渠道和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畅通信息共享的渠道。

第四,夯实智力基础,加强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发挥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学习效应。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金融人才是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之一。目前武汉城市圈需要高层次的金融管理和金融专业人才来提升金融运行效率和推动改革。一方面应创造良好的引才氛围,向国内外重金招聘,吸引海归人员以及有国际金融机构工作经历的高级专家,另外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为金融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如为解决户籍提供便利渠道,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等。另一方面应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开设高级金融人才培训班,也可去国外培训,培养一批精通国际惯例、熟悉WTO规则的国际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连建辉、孙焕民、钟惠波:金融企业集群:经济性质、效率边界与竞争优势[J].金融研究,2005(6).

[3] 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梁琦:产业集聚论[M].商务印书馆,2004(8).

[5] 范学俊: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6(3).

[6] 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1).

(责任编辑:李文斐)

作者:兰 芳

第4篇:非农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

卡特动态2005年第2期总第二十三期

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

顾益康

1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迈向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变革。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大和人口中农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非农经济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是密切相关的。在现实发展中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表现为同步与非同步,稳定与非稳定发展的多种状态。经济非农化和农民融入经济非农化的路径以及农民在非农经济中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着经济非农化发展进程和质量。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农民非农化的滞后与不稳定是出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主要危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路径与绩效的分析,提出加快经济非农化以及实现与农民非农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关系的一般性分析

所谓经济非农化就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产业比重不断缩小和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所谓农民非农化就是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量转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者和在城镇安居乐业市民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在现实发展中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基本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以及采取推动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政策、路径、动力机制等不同,使得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速度以及两者的协调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并且,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非农化的不同步和不稳定。“不同步”就是指农民非农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进程,在政府的政策选择上,对非农经济发展重GDP增长,轻劳动就业岗位增长,把多数农民排除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外。“不稳定”就是指农民非农就业表现出兼业性、临时性和流动性大的特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及其家庭未能在城市安居乐业,成为季节性临时工或成为无固定职业和住所的城乡边缘人口。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变革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导致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实现农民非农化与经济非农化的同步协调,最重要的是既要有足够的推动农民转向二三产1 顾益康,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浙大“卡特”兼职教授。

-

1 -

业就业和向城镇迁居的拉力与推力,又要形成有利于农民彻底的分工分业分化的机制。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来看,要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型,关键是要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进程中,让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居住在农村的低收入农民转变成为从事二三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具有中等收入的市民。

二、浙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实证分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从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中、东、西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异性极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的进程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浙江作为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的东部沿海省份,在这一时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不仅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超过原来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东部省份,名列全国前茅。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在1978年,全国

一、

二、三产业比重为28.1:48.2:23.7,人口城镇化率为17.9%,全社会从业人中在农业比重占了70.5%,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基本上来自农业收入。到2003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结构演变为14.6:52.2:33.2,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40.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比重下降到49.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622元,其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54.4%。并且,从这些数据来分析,全国目前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协调性是不够好的,农民非农化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突出表现在流动性、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工占了务工经商农民的相当大比例。

从浙江省的情况来看,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要比全国更快更协调。1978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8.1:43.3:18.6,城镇化水平只有14.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占72.4%,农民收入只有165元。显然,当时浙江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的收入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多。到2003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结构变为7.7:53.7:39,城镇化率上升到53%,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了2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元,其中81.1%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1倍多,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并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稳定性要比全国一般地区好得多,全省由农民举办的非农企业多达110万家,个体工商户有150万家左右。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水平同步快速提升和协调度相对较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综合分析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的实践,浙江

非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协调度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浙江选择了符合浙江实际的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道路和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互动效应:

一是农民生存压力与传统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稀少、人均耕地只有0.05公顷,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浙江又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有悠久的小商品生产的传统和农商兼营、义利并重的传统文化。这使浙江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着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获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率先迈出了务工经商闯市场的步子。从比较分析来看,越是人地关系紧张、农业生存压力大的,越是小商品生产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农民闯市场、务工经商就越早。这就是浙江农民早于全国一般地区,温州、台州等地又早于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所在。

二是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务工经商闯市场最初的原始积累完全靠劳动积累,尤其是浙江农民中的能工巧匠、小商小贩凭借着灵巧手艺、辛苦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同时浙江农民又特别注重节俭和聚财,有积小钱为大钱、再以钱生钱的欲望和能力。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浙江农民就积聚了较多的资本。这种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的领先一步使浙江农民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领跑者。

三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发展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性特别强。浙江工业化是靠以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推动的,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和集聚,又促成了小城镇建设热潮。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十分明显,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协调比较好的重要原因。农村工业农民办、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独特路子,使浙江率先冲破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束缚,国有企业对农民工排斥的影响也要小得多。相当多的当地农民在进城务工经商和率先进行的小城镇户藉制度改革中成为安居乐业的市民。

四是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村非农经济发展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加工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与专业市场共生的格局。众多的由农民兴办的生产同一类小商品或工业制成品的企业扎堆集聚,众多的商贩集聚在专业市场推销同一类的商品,发达的制造业与兴旺的商贸服务业交相辉映,民营企业中的工商企业互补共生,并进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使得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资金周转大大加快,创造出了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当年温州十大专业市场和目前义乌、柯桥等大专业市场,小商品与轻纺制造业中心就是在这种格局中脱颖而出的。

五是百万能人创业与千万农民就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工业化起步模式不是靠城市国

-

有企业对农民的吸纳,而是靠农民中能人自己创办工业企业,并通过不断演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从产权模糊的乡村集体企业到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的飞跃。浙江农民中百万能人兴办了百万民营企业,再加上这种带有浓厚的地域性和家庭制企业特征的民营企业在带领亲友和乡亲们就业上就有天然的优越性。因此,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机制,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进程都比较快的重要原因。

六是农业发展与非农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转移了农业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同时,农户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增加,又为农业投入粮食和农业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浙江农地流转和集中已接近了25%。同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生产总量的增加,为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人口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七是政府与农民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强、闯市场致富的内在冲动强,与浙江各级政府领导、改革意识强、让农民致富意识强形成了非常默契的互动效应。各级政府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政府放手让农民闯市场,制定鼓励农民创造、鼓励农民务工经商的政策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各级领导干部这种尊重民意的大胆创新之举,农民的创造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正是这7个方面的互动效应,使浙江在经济非农化、农民非农化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三、进一步提升经济非农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对策思路

从总体上看,改变经济非农化水平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目前这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浙江省,经济非农化的水平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方面也还存在诸多分工分业化不彻底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全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浙江省已接近3000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既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矛盾凸现期,实现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结构转型相适应,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必然选择。从实际来看,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城乡关系是发展中最需要处理好,也最难处理好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实际出发,及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主动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处理好劳资关系,分配要向人力资本倾斜,提高劳动所得水平。在

国民收入再分配中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要向农村倾斜。在不断提高经济非农化水平同时,改变农业生产力落后状况,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城乡配套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民转化为稳定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的中等收入者。必须从体制和政策层面上避免让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失去土地和农业就业岗位的农民成为失地失业的贫民和流民。最重要的政策条件是要给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平等的发展机会。让农民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动参与者和成果享受者,让农民的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都能成为农民非农化的资本。从目前来看,必须整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消除一切影响农民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体制障碍。

三是要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经济非农化的路径。尽快改变经济粗放增长的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要努力改变城市化滞后的状况,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要开放城门,让城市成为农民发展的新空间,给有条件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创造在城镇安居乐业的条件,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四是要整体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分化。针对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发展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状况,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再教育、再培训。要针对农民就业多样化的实际,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大胆闯市场和转产转业,加强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尽快让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成为二三产业的合格劳动者。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和农场主,推动农业专业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当前尤其是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对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对待岗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此外,还要重视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要给农民子女以平等的教育权利,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基础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让农民工子女不再成为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民工。

-

第5篇: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成立于2008年12月,是河南省省级产业园区,由焦作市山阳区负责建设经营。集聚区位于山阳区东北部,中原路以东,山门河以西,焦辉路以北,南山路两侧,总面积6.59平方公里。起步区1.5平方公里,发展区4平方公里,控制区1.09平方公里。目前共有企业22家,2009年总产值

5.99亿元。

集聚区主要发展循环经济,是焦作市最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按照“一区多园、产业聚集、用地集约、布局集中”的原则,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科技三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位于集聚区的东北部;装备制造产业园位于西北部;生物科技产业园位于焦辉路北侧。

集聚区紧邻中心城区,交通便捷。南部有郑焦晋和长济高速公路,距京珠高速50公里,距太澳高速6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120公里。东南部距焦作货运站(待王站)6公里,距离豫西北最大的编组站月山站仅25公里。周边道路纵横交错,可通过沁桑路、焦克路、詹泗路等多条道路,很快和国、省道衔接。即将建设的城际铁路,使焦作至郑州的路程缩短了半小时。

集聚区资源丰富。所在区域位于晋豫结合处,是晋煤东输的必经之地。附近建有220千伏岭南变电站,焦作中燃公司、化电热电厂距离集聚区仅数公里。集聚区地下水资源质优量大,水位90米,且西北部还有有水源保护地。集聚区北靠太行山,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为建设生态型产业集聚区打下坚实的基础。山阳区辖区有焦大、师专、冶金建材技校等多家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员工。

集聚区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广阔。其中工业用地达到了5500多亩,且已经全部转换为集聚区建设用地。目前起步区域已批建设用地2000亩,大部份没有地面建筑,不涉及拆迁工作。

第6篇:产业集聚:区域经济腾飞的新动力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已逐步进入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的阶段。一个产业具备多大的增长空间,往往取决于所处区域是否具备相关产业集聚的条件,集聚的进程是否开始,达到了何种水平。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元素中,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的重要性正在下降,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则日渐突出。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认识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企业改革、市场培育,形成新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如何实现由传统工业区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聚的转变?对此,i湖北省部分市委领导发表各自的见解。

整合:在调整中培育产业集聚支点 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当前,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关键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核心企业抓引进,培育产业集聚支点。核心骨干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依托核心骨干企业招商引资,可以促进规模化生产和集中配套,扩大聚集效应。随州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扩张能力不强,必须强化求大求强的意识。我们通过技术改造、引进联合、品牌经营等多种方式,引进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聚支点。目前我们已选择齐星、东风随州专汽、武大科技、广水风机、健民制药、奔达药业作为产业集聚的支点,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各类中小企业向这些企业归并集中。围绕工业园区抓整合,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的有效载体,一个有较高行业集中度的园区可以充分发挥产业的集群作用和规模效益。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从区域实际出发,通过集中布局、规模经营,合理进行产业定位,提高工业园区的规模、档次和水平。一是产业的准确定位。产业定位必须遵循市场经济法则,把握产业发展规律,熟悉本地资源配置状况,确立适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切实改变园区就是企业归堆的粗放发展状态。交通便利且规模较大的乡镇,发展资源性劳动密集型加工园区;县市主要发展既有产业优势又有相互关联的工业园区;市直重点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优势产业园区和有限的高新技术园区。二是强化特色。特色是园区的生命力。要重点培育特色主导产业,聚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企业集群的整体效应,创建区域品牌,营造市场优势。香菇一直是我市立足资源优势精心培植的出口拳头产品,每年出口创汇2500多万美元,占香港85%的市场份额,是“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进一步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彻底打破过去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格局,在香菇集散地三里岗镇建成了专业大市场,实行资金、品牌、政策、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对现有香菇出口大户进行优化组合,拉长产业链,加快香菇产业的集聚发展,努力将三里岗打造成中国香菇出口第一镇。三是筑巢引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开发、市场运作”的思路,建立企业化的园区良性投入机制,实现园区产业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配套、集聚效能明显、服务管理到位、整体发展协调。我们与武汉大学光子有限公司合资建设武大随州科技园,投资总规模10亿元,按照“一区多园”(光电子新材料产业园、复合新材料产业园、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的模式,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为目标,加强生产、科研、资本之间的联合,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中,将武大科技园建成高新技术孵化器和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地。

围绕关键行业抓调整,创新产业集聚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不仅靠骨干企业,更要靠一批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集群。随州工业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不高,轻重工业之间、原材料生产与深加工企业和横向配套企业之间断档脱节,地理上不集中,群集优势、整体优势不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调整产业布局和企业定位时,以产业链条、上下游产品、产业关联度为纽带,加强产业的空间整合,以适应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要求,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具体进行两个“优化”:

在同行业中优化产品布局。引导行业内各企业把市场需求、实际能力、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定位主导产品,以期达到整个行业的整合效应。随州支柱产业中,汽车改装业最具竞争力。全市汽车工业企业有48家,总资产逾20亿元。我们抓住东风公司与湖北专汽合作重组的机遇,通过嫁接改造、资源整合,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升级,构建随州实力雄厚、优势明显的专用汽车产业群,打造带动随州经济高速运转的“发动机”。

在产品布局较合理的前提下,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积极推行企业之间技术、管理、物资、信息、资金、市场等资源有偿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资本集约利用率。三峰风机是我市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我们正制定广水区域性风机产业发展规划,通过采取上下游、互补性产品的本土化生产,通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市场网络和地方政策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催生多品种、多档次企业群体,打造广水中国风机城。(作者吴超随州市市委书记) 升级:在集聚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近几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群、钢铁产业群、建材产业群、金刚石刀具产业群、铸造产业群,走出了一条切合鄂州实际的工业发展之路。

用集聚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能有效降低成本。各种相关企业在地理上的相互集中,不仅可以降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节约生产时间,还能减少能源和原料的消耗,减少库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如燕矶金刚石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群落。近百家专业厂相互扎堆、互通有无,充分利用集聚优势,生产出占据全国金刚石刀具市场70%的系列产品,成本比国内其他地区的生产厂家低30%以上。产业集聚能有效提高专业化水平。传统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通过产业集聚,能够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化生产,从而有效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华容区白浒镇村聚集了65家与铸造相关的企业,从铸造鼎锅、犁头、煤气灶架到生产水泵、鼓风机、空气压缩机、飞机场灯具、矿山机械配件,产品达1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占领了全国泵业30%的市场,成为“江南铸造第一村”。

产业集聚能拉长优势产业链。重大项目的建设能不断催生相互关联的配套企业,形成首尾相接、环环相扣、能创造更高附加价值的产业链。武钢球团矿是我市近几年引进的最大的项目,为将该项目的文章做活做足,鄂城、梁子湖等区充分利用项目开工建设的机遇,不断进行产业规划和调整,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步伐,培育中小配套企业群。力争通过“配套带龙头、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拉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

产业集聚能有效提高竞争能力。在产业集聚群内,由于各种竞争对手相互集中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竞争,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企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总体上提升了产业集聚区的竞争能力。竞争的结果是,产业集聚群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通过竞争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比如引资2亿元兴建的世纪新峰水泥厂,积极采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技术、新工艺,短时间内就给本地水泥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迫使其他水泥企业不断更新设备、创新技术、强化管理,使水泥产业因而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用环境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产业集聚是内生的,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不能依靠政府的强制来形成和发展。政府要做的关键是编制产业集聚发展规划,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药谷”品牌资源,吸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方面的民营资本、科技资本向园区集中,使原有的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加快建设专业市场。专业化的市场体系,是谋划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打破限制产业集聚的融资障碍,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建设重要工业产品专业市场;抓好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区域技术中心为主要载体的技术支持体系、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和以经济政策和法律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技术创新调控体系等五个体系的建设,构筑技术平台,提高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整合提升各类园区。高水平、高质量、标准化、专业化的工业园区,能有效促进相关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不断创新思路,使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大幅提升。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园区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依托项目加速产业链的形成,为产业集聚的发展和提升打下基础。

依托城市圈促进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位处武汉城市圈核心层的区域比较优势,将“小产品、大配套”作为市内工业布局、产业集群优先发展领域和重点开拓领域,加快以配套产业集聚为带动力的工业功能区建设。吸引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大企业与我市中小企业建立产业分工合作关系,通过产业链配套招商,吸引国内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我市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研究开发中心。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产业体系,形成合理产业布局,引导新建企业分工协作、本地结网。(作者谢松保鄂州市市长) 导向:从产业政策到集群政策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产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近几年来,潜江市充分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着力为企业的聚集发展提供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公共服务,有效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市已形成油气开采、化工医药、冶金机械、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化工医药、水产品加工、铝业等三大产业集群特征非常明显,带动了整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区域吸纳资本和规模扩张的能力。

转变:由产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而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政府的积极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产业集群战略,首先要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二是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坚决摒弃孤立布点,就项目发展项目、就产业发展产业的老路子。围绕支柱产业,支持发展配套产业和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三是采取引导性政策措施。在制定产业规划、确定有关指导意见时,认真研究投资趋向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在招商引资、鼓励民间投资时,突出重点产业地位,引导投资方向,从分散投资转向组团式投资,从一般加工组装转向设立产业基地,从直接投资办厂转向更多地采用企业并购,从集中制造业领域转向关注服务业领域。

培育: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发展环境

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培植先导性企业,通过它对其他企业及配套企业的进入产生直接的示范性和凝聚力,从而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带动作用。要把培育先导性企业,并为其提供良好环境作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当产业集群形成雏形后,采取统一政策,激励关联企业整体发展壮大。华盛铝电公司是一家先导性企业,现有资产总额12亿元,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处于全国同类企业前列,它的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一大批铝业关联企业前来落户,并培育了一批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如香港客商投资1.6亿元在张金工业园区兴建预焙阳极碳素厂,直接为华盛公司提供原材料。围绕铝产品下游产品,催生了铝锭、铝型材、铝合金等一系列关联企业达20多家,形成了18亿元的产业集群。

服务: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平台建立规范的工业园区,有利于一个产业的

关联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在规范和支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要坚持“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创造环境,搞好服务”的原则,强化措施,分类指导,促进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同时,要引导园区企业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方式,避免规模扩张型外延式发展,注重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注重资源和各种要素的最大利用,注重园区竞争力的提升;规范和提升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

引导:促进企业协作配套在对园区国有中小企业实行改制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利用自己灵活多变、接近市场的特点实现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引导和培育企业形成协作配套关系,实现产业集群。潜江市化工、医药产业间的联动发展形成的产业链极为成熟稳定。泽口化工工业园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厂门相对、相邻而立,很多企业之间还有管道相通。一家生产出产品,另一家将其制成下游产品,“上游”一扩产,“下游”就立即上新项目,企业之间互动互利互补性极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产品占国际市场40%份额的永安药业落户泽口化工工业园,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集群优势,原材料采购和上下游产品的利用极为便利。(作者刘雪荣潜江市委书记) 产业集聚与“梯度转移” 产业集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经济术语。何谓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趋势: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聚方式的那些地方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而且出现了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转移的势头。

从这个角度上讲,产业集聚对流行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挑战。产业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即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原来我们所期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纺织等产业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会随着经济成长逐次向中西部转移,很值得重新研究。

发达国家和地区之所以向我国进行制造业转移,主要目的是分享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其前提是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自然人流动。而在我国内部,中西部向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流动自由度是较大的。这意味着,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分享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集聚条件形成后,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在低成本劳动力与产业配套条件的组合中,中西部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

所以,中西部地区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聚,而不能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上。(玉根) 相关链接

产业集聚的实现路径

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在浙江称为专业化特色产业区)。

在科技实业家创业基础上出现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在北京中关村的IT产业群中,新企业的衍生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家的成长和产业文化的变迁等现象十分明显。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头在外的中小企业集群。例如广东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专业镇。改革开放之初,正当港台地区的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上升的压力,东莞以优惠的政策、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连接广深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进入全球价值链。

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产业集群。山东青岛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都有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

中心城市的都市型工业园区辐射产生的都市型产业集群。

相关链接 产业集聚的发生机制

创造有竞争力的区域环境,努力使其成为赢得第一个企业(先导企业)的区位。对现有的产业集聚区(如专业化生产区、高科技工业园区)积极扶持。不仅要从基础设施等硬件上创造条件,还要从企业的产权机制、融资渠道、人才吸引等软件上予以支持。完善集聚区的企业和机构网络以降低企业间的贸易成本,促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的发生。

重视发展中小企业。许多产品的生产并不具有明显的内部规模经济,可通过中小企业的集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营造区域的创新环境。在产业集聚区内建造大学或科研机构,不仅能使企业不断学习、提高效率,还能促进科技的产业化。

引导和培育企业联系的发展。企业联系,尤其是产业内企业间的联系,对企业集聚起着重要作用。考虑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正式或非正式联系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振兴。

相关链接 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

集群经济可以使同一产业内部的分工更为精细化,使一个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集聚将促使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技术创新,使先进的经验、技术更为迅速地在区域内传递,产生技术溢出效果。

核心产业的集聚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这些关联产业发展,进而在一个地方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

随着主导产业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出现,特定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人口将大规模增长,从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一个最明显的表现是,众多企业的联合需求将促成专业化市场的出现和辅助性服务行业的形成。

集群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节约环保成本。如温州龙湾电镀基地对电镀废水处理实行政府垂直领导,环保部门监督,并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实行治污和排污的分离,将污水治理设施纳入规划,较好地解决了电镀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7篇: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6月下旬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地、市产业集聚区于2010年9月底完成总规的编制工作。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及时拿出设计方案并报送省发改委。根据总体发展规划,三门峡市将湖滨区所属山前村、山后村划归开发区,建设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面积10.85平方公里,确定以总投资为56亿元的年产50万套纯电动汽车配套驱动再生制动控制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池能源管理系统三大核心零部件及10万辆速达牌纯电动汽车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年产100吨柠檬酸金钾一期项目和总投资5.5亿元的年产2600万平方米纳米纤维离子膜项目等三大项目为主导产业,与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明确了集聚区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目前,山前村、山后村地面附属物清算工作,正在展开“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8篇: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2012年上半年总结

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2012年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认真贯彻落实新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0.2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增加值10.9亿元,同比增长25.6%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24.3%。

(一)不断提升项目引领能力

2012年集聚区安排项目103个,总投资426.26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5个,市重点项目26个。年初以来,按照年初项目工作会的要求,确定了十大项目的分包小组及103个建设项目责任分包部门及分包领导,明确了奖惩考核机制及考核办法,建立了项目进展情况周月定期信息报送制和项目建设直通车制度,切实抓住了重大项目的引领龙头带动作用。对于续建项目,在确保质量前提下,赶工期、促投产;对于新开工项目,全力组织人力、物力、机械等力量,科学高效施工,形成项目建设新高潮;对于计划新开工项目,实施一对一帮扶,抓紧办理各种开工手续,确保早日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全区在建项目60个,总投资218.08亿元, 目前完成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124.3%。

(二)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

集聚区认真组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宣传招商引资环境。理清工作思路,把重点放在产业链条延伸和同类产业集聚上,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大项目,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努力做好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集中签约仪式2次,签约项目共有15个,总投资达到195.1亿元。

(三)不断加快产城互动进程

今年以来,集聚区按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要求,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了吸纳力、影响力、辐射力和承载力。产业发展上,全力推进“六园一区”建设,厦工工业园中厦安公司3个车间土建完工、福浙公司2各车间正在施工、兴泰隆和福进开始施工,韩国工业园中卓林公司已经投产,光电产业园二期正在设计,台湾工业园方面完成了整体规划,理工大科技园已经开工,汽车产业园中奇瑞发动机项目正在进行车间装饰,标准化厂房区开始第五层土建,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集群化提升。2月28日,先进装备制造园区被授予河南省特色装备制造园区的荣誉,集聚区也成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功能完善上,世纪路、神州路、黄河大道、南洋大道、中南路等均已开工,建成后将形成南北贯穿、东西通达的路网结构;供热管网、供气管网、供水管网、污水管网建设也在同步进行。品位提升上,设立了大沙河、新河等水系治理开发工程和碧莲湖、沁泉园等生态工程,打造城市水系新景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杨庄、和屯安置小区等6个新型社区正在紧张施工。

(四)不断深化体制创新

一是积极推进集聚区规划调整,向东、向南拓展集聚区区面积,增加企业入驻空间,解决项目建设急需的土地、环保等资源。二是培育壮大产业发展载体,成功创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主导产业搭建发展平台,加速我区装备产业集群化,壮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三是努力构建城市发展核心区,本着立足焦作、服务河南、融合于中原经济区的原则,在大沙河两岸规划设立中心商务功能区,通过引进高端现代服务业、建设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贯彻生态保护战略,形成汇聚办公、商务、商业、居住、研发为一体的核心功能区。四是规划设立综合保税区,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招商,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壮大。

(五)不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一是做好土地保障。积极开展建设用地上报,清理批而未供土地,利用区位调整盘活用地。二是做好人才保障。吸引并依专业特色明显、适合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院校入区建校,加大高级技能人才和营销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奠定人才基础。开展了“春风行动”、“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等活动。三是做好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性资金,先后组织开展了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2012年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备选项目、2012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蛋白类生物药和疫苗发展专项、通用名化学新药发展专项等7类资金申报,涉及企业35家。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土地、电力等要素开始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区划调整还需要加快进度,三是干部素质还有待提高,项目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集聚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十大行动计划,奋力走在全省集聚区建设前列。具体如下:

(一)加强经济运行组织协调。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研究力度,统筹把握加快自身发展与顺应宏观调控的关系,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做好电力供应协调工作。加强电力运行管理协调,搞好对主要用电行业及重点用电项目企业需求侧管理,缓解供用电矛盾,加快新河变电站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归并供电线路,优化电网结构。着力缓解资金、土地要素制约。按照国家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国家更多资金支持;继续推动银企合作,努力扩大信贷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强土地调控,加快集聚区建设,切实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二)继续大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抓住国家加强薄弱环节和领域的机遇,加强产业政策和信息引导,坚决制止未达到国家规定市场准入最低条件的项目建设,坚决制止新上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继续坚持“三为主一禁止”的指导思想落实,认真落实“四个一”和“三通报两会议”制度,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强跟踪服务,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状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之举,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采取五项有力措施,促进“十大重点项目”和“六园一区”建设加快推进,确保在建项目按合理工期建设、竣工投产项目按期建成、新开工项目尽快形成施工高潮。对未开工的项目,逐一论证分析原因,加强土地征用、项目审批、施工准备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继续充实项目储备。进一步做深、做精、做细项目的包装工作,做好各种贸易洽谈会上的项目的推介工作,为经济发展备足后劲。

(三)推动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落实工业结构升级专项规划的力度,把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以提高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重大装备成套能力为切入点,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做好发展战略研究、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工作,为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管理服务环境。

(四) 保障经济发展抓好基础工作。一是要积极推进区划调整后续工作。二是要做好《决定》中涉及新区各项权限的衔接,各部门要主动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要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区直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将守土有责,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协调配合,为企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五)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一是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招商引资方向。要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以“六园一区”为载体,以延伸主导产业链条为方向,以加强招商考核为手段,扎扎实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要按照“谋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捕捉投资信息,加强对外联系,扩大项目储备。二要注重引进大项目。要把招商引资聚焦点放在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努力推进由面上招商向重点区域招商、重点行业招商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智相结合转变。三要深化全员招商。按照《焦作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惩办法》的规定,严格考核,责任到人,落实奖惩。

(六)关注民生福祉推进社会和谐。一是要继续加快运作和落实一批农村安置项目。要积极探索农村安置项目运作方式,引导各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村企联建、村企合一及村民自建等多种形式,撬动社会资金,推进安置小区建设。二是要着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在大力推进二十八中、文苑中心小学、北大附中和同仁医院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继续谋划和设置新区养老院、幼儿园、新区高中、新区医院等一批社会功能性项目,加快推进市十一中、市二医院等项目落地,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三是要继续落实惠民惠农政策,落实各项扶持补助资金,研究制定新的惠民政策,加大就业保障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第9篇: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依托。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亮点。2010年以来,河南省通过优化完善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扶持引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产业集聚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应清醒地看到,产业集聚区建设涉及面广、创新任务重,而各地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当前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1、各地产业集聚区建设不平衡。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成效显著,但是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一些产业集聚区依托原有的产业园区,基础较好,发展较快,而一些新规划的产业集聚区则由于起步晚,缺乏产业基础、配套不完善,开工项目和完成投资偏少,个别园区甚至尚未入驻项目。

2、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来看,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中的主要行业,且大多数集聚区内所承载产业多为传统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如农副食品加工、机械及配件加工、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一些电解铝、钢铁等能源消耗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3、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当前,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一部分集聚区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基本有了明确定位,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大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还有一些产业集聚区尚未形成明显的主导产业,布局分散。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有的产业集聚区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没有围绕特色、围绕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和企业,企业间的产业关联不强,往往是以“堆”代“群”。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而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总的来说,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产业集中度较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4、创新驱动力不足。由于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处于筹建阶段,产业发展起点低、规模小,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力不足。产业集聚区大多没有与科技服务产业相关联,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络,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缺乏各方面人才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用于科技创新的费用比重低,产业治理结构落后、缺乏交流和互动,没有形成地区创新机制,产业集群自身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一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企业实力不足和外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有能力斥巨资进行高科技项目开发和投产的企业寥寥无几。因此,总体上看,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快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通过重组及整合提高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1、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加强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方向发展。一要扩大产业集群规模;二要突出地域特色;三要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拉长产业链条。促使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建立既有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提高合作效率,使企业获得双赢,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2、构建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跟踪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同时,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把产业集群不仅建成产品加工基地,更要建成产品创新基地。

3、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各类园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产业规划目标,培育区位优势,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区内中间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促进区内企业的衍生。鼓励引导企业之间建立垂直或水平的技术关联,加快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以便形成有效的创新集群,取得集群经济效益。加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学的联系,借助名牌大学的声誉促进园区聚集机制的形成。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我省农业大省的优势,建立标准化的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形成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

(二)重视我省产业集聚区内外环境建设

1、注重企业内人文环境建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培植诚信文化、协作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企业交流,加快信息、知识等转移扩散,促进产业融合。

2、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横向联结,形成集群创新的社会化基础。要在集群中形成由科技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的体系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包括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等问题,以及促进市场的规范运行。

3、完善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法律、信息、营销、咨询、技术、培训、评估、代理和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组织,不断提高中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协会的自律管理;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发展专业物流公司;三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市场开拓、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通过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多元股权结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公司,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融资服务。

(三)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首先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硬环境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其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要进一步精简机构设置、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证良好集群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河南历史文化优势及地域优势,例如举办祭祖大典、寻根追宗活动和大型会展等吸引东部沿海及华侨在故乡投资,参与产业集聚区建设。

2、合理制定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聚合具有地域特色的大产业、大项目、大集群,加快转型发展,谋求争先进位。首先是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有产业关联效应和有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以促进特色产业园区聚合发展,优化集群创新能力。其次要大力扶持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制定实施产业集群联盟标准,以高标准、强质量再造产业集群新优势。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集群市场知名度。

3、政府应高度重视和确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公正稳妥地解决在征地等方面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避免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产业集聚区的不当做法。突破体制的约束,对有前景的产业集聚区放宽财经权限,保证这样的产业集聚区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国家城市化战略服务。

上一篇:六年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下一篇:八年级部编版历史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