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管理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集聚区管理(共8篇)

产业集聚区管理 篇1

委托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草案)

为了提高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快速高效为优良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受托银行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所指委托贷款是指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建设投资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建投中心)以省政府支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的专项奖补资金、自主支配的合法资金,委托银行开展的贷款业务。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 借款人的资格。借款人申请借款同时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一)借款人系经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工商分局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

(二)借款人应具备下列条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还款能力;在集聚区有土地资产,无拖欠财政土地款、税费及其它费用的现实行为;能够按要求提供银行认可抵押或担保资料。

(三)借款人需提供担保的,有关保证人、抵押物、质物必须符合《物权法》、《担保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条 借款用途

委托贷款的用途必须符合《贷款通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借款人的借款主要用途应为产业集聚区新建或续建项目的建设、设备购置、原材料购置等建设、生产经营相关的项目。

借款人使用贷款不得用于以下用途:

(一)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或项目。

(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违反国家规定以贷款作为注册资本金、注册验资或增资扩股。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股票、期货、金融衍生产品投资。

(四)国家明确规定的其他禁止用途。

第三条 期限及利率

(一)期限。借款期限不超过12个月,具体由建投中心与借款人协商确定。

(二)利率。委托贷款的利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最高不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委托贷款利息原则上按月结息。

第二章 业务流程

第四条 提交申请。借款人向建投中心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借款事由、借款用途、借款金额、期限、还款来源及担保方式等。

第五条 初步调查。建投中心接到借款申请2日内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查,主要调查借款人在集聚区工商注册、土地资产购置、财政履约和义务纳税等现实行为。

初步调查合格的,建投中心立即通知企业做好联合调查准备工作,并与3日内与受托银行进行联合调查。

第六条 业务受理。受托银行安排客户经理与建投中心工作人员开展联合调查,主要包括:

(一)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基本经营财务情况、借款用途等。

(二)保证人提供保证的资格,抵(质)押物的权属、价值等。

联合调查时,申请人应提供如下资料:

(一)经有权审批部门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等文件。

(二)授予代理人办理委托贷款相关手续的授权委托书。

(三)借款人近期财务报表。

(四)经银行认可的担保人经年检合格的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公司章程等文件,及其签署的担保决策文件;经银行认可的抵押物或质押物的有关资料。

(五)受托银行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

经联合调查,由客户经理撰写调查报告。主要报告事项为:1是否受理;○2同意受理的,要提出关于资金安全性的措施和建○

3如不受理,应退还材料并议,并提交受托银行审查部门审查;○

说明原由。

调查报告须由客户经理签字,加盖受托银行印鉴,于联合调查完成2日内交给建投中心,建投中心参与调查人员应签署调查意见。

第七条 审查与审批。

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报审业务的有关情况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是否符合建投中心的委托意向。

(二)报审材料是否齐全,法律文本资料的填写是否完整、准确。

(三)对借款人基本情况、经营管理能力、财务状况、偿债能力进行必要分析。审查发现的风险点,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建投中心。

受托行审查部门审查确认委托事项合法合规无误后,签署审查意见,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八条 贷款发放。有权审批人审批同意后,建投中心与受托银行和借款人共同签署三方委托贷款合同。在建投中心作为委托人向受托银行出具委托贷款放款通知书后,受托银行按三方合同办理放款。有担保的,放款前必须先落实贷款担保手续。

第九条 还本付息。执行委托贷款协议期间,借款人应按期经由受托银行向建投中心归还委托贷款本息。

第十条 到期通知。受托银行于委托贷款到期前十日内应向借款人发送《委托贷款还本付息通知书》,通知借款人还本付息。

第十一条 提前还款。借款人提前归还部分或全部委托贷款,须征得建投中心的同意。受托银行凭建投中心签署的《委托贷款提前还款通知书》办理提前还款手续。

第十二条 贷款展期。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委托贷款的,应于到期25日以前,向建投中心申请贷款展期,并提交《委托贷款展期申请书》。受托银行凭我中心核准的《委托贷款展期申请书》,与借款人、建投中心共同签署《展期合同》后,给予办理委托贷款展期手续。如为担保方式的委托贷款,须由担保人出具同意展期的书面证明并经建投中心和受托银行联合认可,受托行方给予办理展期手续。

到期未归还又未办理展期手续的委托贷款,按逾期贷款加收

罚息,借款人的违约责任自负。

第三章 贷后管理

第十三条 定期检查。受托银行配合建投中心定期对贷款的基本使用情况、借款人基本概况、经营财务情况、保证人或抵(质)押物情况等进行检查。受托银行应按建投中心要求,向借款人催收到期利息,认真做好贷后检查记录。

第十四条 逾期、欠息通知和催收。委托贷款发生逾期、欠息,建投中心将委托受托银行向借款人、担保人发送《委托贷款逾期、欠息催收通知书》,或委托受托银行采取诉讼(或仲裁)方式向借款人执行债权。并纳入借款人企业信誉记录系统。

该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产业集聚区管理 篇2

一、河南省周口市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形势分析

(一) 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二者并存

企业用工与就业形势密切相关。就业是每一个劳动者赖以生存、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全国出现了2亿多外出务工群体, 周口市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有270万人, 每年新增劳动力在15万人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找工作难的局面持续多年, 现在出现了“刘易斯拐点”, 用工形势供求反转, 出现了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拐点”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劳动力绝对短缺, 而是表现为工资的上涨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今后,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劳动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二者并存的局面将会持续。

(二) 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环境现状

1. 订单数量和就业人数明显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 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 集聚区内一些企业新接订单增多, 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增加。同时,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加快, 区域就业格局调整, 产业集聚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容量快速增加。

2. 企业的人才引进观念亟待转变。

企业对人才的使用和管理也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 以及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流动机制, 同时也缺乏依靠人力资本来提升自身价值的社会环境。要树立有利于人才开发区域的新型观念, 积极探索区域人才开发和树立人本理念, 更好地善待员工, 更多地关心员工, 通过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资待遇等具体措施, 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 提高员工岗位的稳定性, 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3. 企业尚未充分利用产业集聚

的优势, 盘活集聚区内以及所在地人力资源。产业集聚的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包括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在内的各种相关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利用, 而人力资源是最具有活力和能动性的资源。因而, 充分实现集聚区内企业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 并就地吸纳劳动力, 是集聚区内解决就业难的捷径。

4. 用工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应

实现就业信息与求职信息畅通与对接。企业用工信息与求职者之间传递渠道不畅, 造成供需不对称, 使一些用工单位招不到人, 一些求职者面对大量招工信息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求职者的职业素质、技能水平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一些企业急需熟练工和技术工, 求职者却缺乏相应技能。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 如纺织、服装、制鞋、电子和食品等用工缺口较大, 但对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务工人员重视不够。

二、破解河南省周口市产业集聚区用工荒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一)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应以加快产业集聚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提高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按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提供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优良的软环境配套措施, 从而有力促进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以周口市扶沟县产业集聚区为例, 该县秉承企业需要什么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原则, 将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作为首要目标。把位置相对偏远的县一职专整体迁入职教中心, 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等部门的20多所学校及40多个各类成人培训机构纳入职业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努力把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成有特色、有规模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 打造成集中等学历教育、岗前培训、农民工培训、技术研发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技术工人培训基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新技术研发推广基地。

本着“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服务理念, 加大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扶沟县产业集聚区近期投资1.3亿元、占地45亩的创业园第二服务中心即将开工建设, 可解决5000名员工的食宿问题, 投资600万元建设园区客运站以解决工人的交通问题, 投资1.2亿元建设的绿业园永善医院、园区中心小学、为企业提供生产用水的净化水厂等相继开工建设。

为吸引劳动力和留住人才, 扶沟县产业集聚区加强后勤保障, 建成了面积达1.33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创业园服务中心, 并完善了办公、住宿、餐饮、医疗、娱乐等功能。

(二) 突破部门合作壁垒, 加强全社会资源整合力度

解决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问题, 不能简单地认为企业招工、求职者就业是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事, 要把解决用工问题作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工会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 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协作, 为务工人员在本地就近就业创造良好条件。要完善统计和调查制度, 提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预测和反应能力, 深入开展入企入户调查, 对企业基本情况、工资水平、人员构成及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判断企业用工趋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缺工预警。要摸清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信息, 登记造册, 建档建卡, 建立数据库, 动态监测就业流动情况。要强化信息对接, 提高服务质量。

(三) 相关部门和企业应主动落实优惠政策, 维护工人正当权益

在当前情况下, 必须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增强吸引力, 解决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说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有“惠农”政策, 那么推进工业化就要有“惠工”政策。要优先解决吃、住、行等生活问题, 办好职工食堂, 给职工发放生活补贴;建好职工宿舍, 为已婚人员提供住房;把务工人员纳入申请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范围;重点解决务工人员就医、子女就学等突出问题,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提供定期身体健康检查, 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 子女入园入学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落实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政策, 免费开展技能培训, 支持务工人员进城落户等。

要进一步实行人性化管理, 优化用工环境,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企业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依法为员工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逐步提高工资待遇, 逐步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 缩短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强度, 为员工提供培训, 提升员工的素质和发展空间, 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企业的理念, 关心员工, 以礼待人, 以情感人, 以心留人,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 实现产业集聚区内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双向对接, 强化培训, 建立起良性人力资源循环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 实现用工企业与务工人员的双向对接, 做好产业集聚区的形象宣传, 增进务工人员对产业集聚区的了解和认知。采取现场招聘会、印制宣传单、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送手机短信、发布媒体广告、宣传车、走村入户动员、在城乡繁华地段设立咨询台、让员工现身说法、组织务工人员参观产业集聚区等方式, 让务工人员了解产业集聚区。积极组织校企对接、乡企对接、村企对接, 促进产业集聚区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乡村基层组织开展对接交流,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强化用工服务效果。

开展劳动力定向培训。结合产业集聚区企业用工需求情况,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支持各职业技术学校向企业免费提供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创新技能培训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支持学校将实训基地设在产业集聚区企业, 把生产过程作为学习项目和教学内容。实行弹性学习制度, 鼓励学生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学的方式, 工学结合分阶段完成学业。加强工人技能鉴定考核, 建立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产业集聚区技能劳动者储备库。 (该文系2011年度周口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用工荒问题破解措施研究”, 项目编号:zknuqn201109B;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

产业集聚区管理 篇3

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是崇文区重点发展的板块之一,地处南二三环之间,北京南中轴路延长线上,位于崇文区西南部,北起南二环路;南至宝华里、定安里社区,紧靠南三环路,与丰台大红门服装商贸区(CBC)毗邻;东起李村东里,与丰台蒲黄榆、方庄接壤;西至永外车站路,北京铁路南站。规划区域面积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常住人口3万余户、8.2万余人,由12个民族组成。

不远的将来,地铁“4、5号线”将从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周边穿过,并通过地下可直达该区域内主要建筑物,使人流、客流、物流实现有效分流,形成板块“地下交通环廊系统”。崇文区在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引入建筑网格对齐设计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现有企业约2000余家。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优势,其中服装、文化用品及礼品占有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百荣世贸商城一期、二期主体总建筑面积达到近70万平方米,市场可容纳商家近7000家,经营品种近万种。现已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童装及玩具批发中心,北方最大的羽绒服、裤装基地,北京最大的羊绒、羊毛、皮革销售基地。同时,根据现有市场形式,已成立了精品男装总部基地,引进各大男装品牌入驻,进行商业式的写字楼办公,将形成华北地区的营销中心。

永外城文化用品、礼品市场,市场注册总股本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吸引了100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为全国三大文化专业商品市场之一,文具、体育用品和礼品三大类年交易额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占有北京市文化办公用品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了加强原创知识产权意识,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礼品、纪念品设计大赛,并参与协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同时,为了提升产业层级和市场品质,永外城文化用品公司发起成立了北京文化用品行业协会。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崇文区将把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建成适合城市功能需要、满足百姓生活需求、促进崇文经济发展的宜商宜居的城市新区。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是以服装、文化用品产业链高端业态为主,集设计、研发、展示功能为一体的引领北京时尚潮流的区域,将成为北京发展时尚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

根据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城市性质,按照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将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建成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适合城市功能需求的时尚综合商业中心区。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的空间布局是“一轴、两街、三区”,即:以中轴路南延崇文段永定门外大街为“一轴”,创建沙子口文化用品特色街和安乐林旅游休闲特色街为“两街”(其中包括:创建景泰蓝文化长廊),板块中的南站商务区、商贸核心区和望坛商住区共同构成“三个功能分区”。

南站商务区是指北临南二环路、东至革新南路、西至永外车站路、南与丰台区西罗园小区接壤,该区域以商务为主。综合提供商务、设计、研发、展示和居住功能,依托南站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多种功能一体的商务活动区。

商贸核心区是指以南中轴路中心线向东260米,向西430米的“靴型”区域。该区域是北京时尚商务区(FBD)的核心,承担时尚商务区主导产业区功能,带动区域内产业升级和区域价值提升,包括时尚流通中心、时尚设计中心和国际时尚会展中心。

望坛商住区是指东与丰台区蒲黄榆小区接壤,北临南二环路,西以民主北街、沙子口路交接,南至南三环路北侧,该区域以商住为主。按照“宜商宜居”的原则,望坛商住区将以商务和商住为主,进一步构建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设施齐全的良好人居环境,提高区域文化、商住品味,丰富街区景观,为区域内工作、居住的人群提供舒适、便利的条件。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内部产业布局为“一线两翼、高端引领”,南中轴路延长线两侧集中分布和发展时尚产业,两条街区形成文化用品、服装、服饰和文化、旅游、休闲特色产业相对集中分布区。板块西部、东部依托北京南站和天坛南门,建设成为商务、会展、旅游、娱乐、金融、居住为主的产业布局,形成两翼商务区。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主导业态是现代服务业。该区域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以现代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宅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娱乐业和金融服务业为六大主导业态。重点引进和发展酒店、餐饮、娱乐、会展和百货业态,提升和整合现有服装服饰、文化用品和礼品批发业态,发展与服装、文化用品、礼品设计研发有关的时尚创意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亟待开展的重点工作

首先应抓好时尚设计中心创新设计工作。筑巢引凤,变流通优势为研发优势,增强服装、文化用品及礼品等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抓好时尚流通中心升级改造工作。提升业态,变流通优势为会展服务优势,成为服装、文化用品及礼品永不落幕的展示交易博览会。

第三是抓好国际时尚会展中心建设工作。提升品味,建成以服装、文化用品、礼品为主题的五星级酒店配套商务会展中心。

第四是抓好两条特色街创建工作。使之成为时尚商务区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凸显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

第五是抓好南中轴路时尚景观大道建设。做好永定门时尚商务广场和中轴路两侧时尚休闲广场建设,通过园林景观凸显区域时尚品味。

第六是抓好战略联盟组建工作。结合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发展实际,探索政府与行业协会相结合,更好地为企业做好服务,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支持、行业集中、功能完善”的运作方式,现筹备组建成立北京时尚商务区战略联盟,做好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工作。通过联盟实体和规范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为时尚商务区发展奠定基础,有效推进时尚商务区的总体发展。

北京时尚商务区(FBD)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的思路,以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作为原则,坚持政府与企业共赢的方针,以服装、文化用品、礼品为基点,以高级设计人才为核心,以面向全国乃至世界为方向,巩固资源基础,聚合资源优势,以自主创新精神作为发展产业方向,做好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工作,为打造时尚创意集聚区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北京时尚商务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 篇4

一、鹤淇产业集聚区概况

鹤淇产业集聚区2008年12月被省政府批准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筹备组的精心指导下,按照省政府“三个体系一个载体”和市委、市政府“两个构建”的总体构想,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筛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了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2009年6月,鹤淇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鹤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2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主要为铁西工业区和高村工贸区)10平方公里,规划区15平方公里。涉及高村、桥盟两个乡镇和铁西工业区,区内现有行政村18个,约5万人。2009年完成投资总额29.9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亿元,利税9.3亿元。

二、规划建设进展情况

(一)坚持高起点定位,科学编制规划。按照突出产业发展主题,推进鹤淇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产城与生态融合的指导思想,对集聚区产业、生态、居住区、公共设施、仓储物流布局进行了全面规划。目前,集聚区总体规划通过了省产业集聚区联席办公会议的复审,成为全省15个第一批进入审批程序的产业集聚区之一;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 1

设厅组织的专家技术审查;第二轮土地规划修编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复。同时,编制完成了光伏、食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五个园区的详细规划。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11.75亿元,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其中,鹤淇大道一期工程、淇园路北延一期工程和光伏园区东西干道主车道已竣工通车,先进制造园区东西干道已完成主路面铺设;1万伏供电线路已竣工,22万伏数字变电站正在建设;已争取到天然气用气额度,铺设管道规划正在设计;铁西工业区供水工程一期已投入运行;规划占地300亩的中小企业创业园60栋钢结构标准化厂房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提供产业支撑。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制定出台了《鹤淇产业集聚区项目入驻管理办法》,成立了纺织服装、光伏、物流、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五个产业推进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产业招商。2009年以来,新引进和续建项目31个,总投资26.5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8.20亿元。其中,瑞洲纸业5万吨高档卫生纸、普乐泰鸡骨综合利用等1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大用公司3.5万吨速冻调理熟食品加工、永昌集团5万吨麦芽糖5万吨麦芽糊精等6个项目正在调试设备;天海集团5万台汽车项目一期工程、鹤壁内陆港项目一期工程、方周公司石英坩埚、欣瑞公司肉鸽产业化等11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四)搭建融资平台,集聚发展资金。一是成立了鹤淇投融资公司,通过招拍挂程序,先后开发经营储备2宗地块,注册资本近亿元。二是借助县财政独资和控股的永昌、强信两个担保公司,谋划包装了实验学校、廉租房等一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三是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运用BT模式,引进京行公司投资1亿元进行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土地置换模式,吸引广东珠海成悦房地产公司投资2800万元建设卫国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

(五)科学管理,建章立制。鹤壁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筹备组,由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炳奇任筹备组组长;淇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李民生任组长的淇县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下设一室四科三公司,从县直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全面实现集中办公,高效运转,并制定了《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机关议事规则》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管委会每周召开一次全体会,研究工作推进中的重大事项,安排部署下步推进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市县关于鹤淇产业集聚区的机构编制均未确定,人员暂时为临时抽调人员。)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资金短缺问题。目前,产业集聚区各项建设资金缺口巨大,而鹤淇投融资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融资能力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县财政实力有限,在对外融资时,往往因无法取得财政担保,造成融资合作中断。建议:省、市政府加大对鹤淇产

3业集聚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协调省、市财政部门全力为集聚区融资提供担保支持。

(二)供气供热供水问题。县天然气公司、热电厂和水厂由于自身发展规模有限,不能完全满足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建议:市政府将鹤淇产业集聚区供气、供热、供水问题纳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三)同类项目集中摆放问题。鹤淇产业集聚区是鹤壁市目前最大的产业集聚区,规划了光伏、食品、汽车、纺织服装和中小企业创业园五个产业园区,并进行了配套路网建设,为项目入驻做好了准备。建议: 省、市政府对符合产业定位的项目,集中向鹤淇产业集聚区摆放,促进同类项目聚集发展,打造产业集群。

(四)集聚区管委会机构编制问题。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今年4月组建成立以来,在市管委筹备组的指导下,全面承担了集聚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但是由于管委会机构编制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工作人员全部为借调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建议:县委、县政府参照本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及参照外地做法,对鹤淇产业集聚区机构编制予以明确。鹤淇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产业集聚区妇女工作意见 篇5

2013年XX产业集聚区妇女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明幸福为导向,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目标,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使园区妇女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妇联组织

1、进课堂、开眼界、学经验工程

一是举办好培训班。开设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课程,不断提升专兼职妇联干部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准和处事协调能力。二是组织好学习考察。分期分批分项目组织相应的专兼职妇联干部去兄弟产业集聚区学习考察,汲取不同地区的营养,培植我园区妇女事业的土壤,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我园区的妇女工作锦上添花,更显成效。

2、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工程

一是推出下访制,转变妇联干部工作作风。集聚区建管委妇女组织要根据园区妇女群众的不同需求,每周、每月、每季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之中,访妇情、想对策、出实招。

二是推行务实制,提升妇联干部工作能力。每一名专兼职妇联干部至少办成一件实事,实实在在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为妇女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3、互走访、互交流、互促进工程

一是集聚区妇工委与企业妇工委之间要开展互相学习交流活动,使农村妇女工作与城区妇女工作找到最佳结合点,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二是集聚区妇工委与事业、机关单位妇工委之间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从活动载体、具体方法上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完善的妇女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区传播发展。

二、设计有效载体,打造创新型妇联组织

1、女性素质提升工程

各级妇女组织要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大力推进女性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提高广大妇女的思想政治素质。开展“我心向党 巾帼增辉”等主题宣讲、征文活动,使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入脑、入心,见诸行动;选树宣传“三八”红旗手等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妇女争做“四自”新女性。二是提高广大妇女的文化文明素养。开办母亲讲堂、文明礼仪等系列讲座,充实新课程,不断推动新一轮课程知识“进机关、进园区、进企业”;依托园区和企业地点,开展妇女每月学习日、亲子共读等活动,通过学习、宣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妇女群众得到知识更新、礼仪教育和经验启迪。三是分层次、有重点提高妇女的职业素质。通过开展形象风采展示、培训、考察和座谈,提升职场女性的战略思维、创新发展、综合协调能力和身心健康素养,推动女干部提高履职能力,促进女企业家、女知识分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和丰富“巾帼文明岗”创建内容,帮助岗员提高岗位竞争能力。

2、文明幸福提质工程

一是深化、做优巾帼志愿服务。整合园区巾帼志愿者队伍,组建

巾帼志愿服务团,厘清组织体系、架构和职责,规范活动和服务内容,在集聚区入驻企业当中开展经常性、引领性、示范性的道德实践、文明实践活动。二是打造、做精集聚区文化生活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艺宣传和健身活动,弘扬和谐精神;举办艺术、体育、文学等比赛活动,丰富、提升妇女员工的文化生活。三是全面有效推进特色家庭创建。举办主题座谈会,评选表彰 “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示范户等,使妇女群众在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弘扬新风、促进和谐,不断增强妇女、家庭的幸福感。

3、家庭教育扩面工程

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家庭教育知识。结合“三八”妇女节宣传周、“六一”儿童节等契机,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优秀父母的育人经验,提高家庭教育知晓率;

4、妇女组织建设工程

今年要将建好妇女组织作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一是建好组织。根据“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采用单建、联建等多种形式将妇女组织渗透到园区企业妇女员工集中居住地。二是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妇工委主任这一妇联团体领导的作用,使妇女组织真正联系、影响到每位妇女,不断增强妇女组织的服务能力,扩大妇女工作的影响力。

三、树立中心理念,打造服务型妇联组织

1、信访维稳推进工程

创新理念,创新载体,结合基层信访、维稳工作,加强制度、阵地、队伍建设。一是推进制度建设。围绕维稳维权大局,进一步推进妇女信访十大制度建设:专职信访接待制、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领导接待日制、重要信访分析排查制、节假日值班制、信息报表上报制、信访例会制、信访登记制、自觉将信访人当家人、信访事当家事、信访工作当家业。二是推进阵地建设。以妇女之家为主要阵地,通过妇女之家大平台,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增强妇女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通过“妇女心灵驿站”、“儿童俱乐部”等小平台,开展心理疏导和关爱行动,提升妇女儿童整体素质。三是推进活动开展。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开展“无赌、无毒、无犯罪、无家庭暴力、无邪教、无事故、无纠纷”七无宣传教育,确保“平安家庭”创建率100%。

3、创业就业致富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妇联参与、妇女受益”的工作思路,开展技能培训、项目推介、岗位开发、信息发布等服务。一是开展妇女创业就业培训。依托区妇联和园区妇工委,开展园区妇女素质和转移就业、妇女实用人才培训,完成培训任务,提高农村妇女创业就业、科技致富能力。二是发挥女企业家联谊会作用。鼓励支持园区女企业家设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失业失地妇女、女大学生提供就业帮扶、创业服务;培育发展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女企业家、女科技人才、女能手投身科技创新发展,为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才智。

4、为民惠民实事工程

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标语 篇6

精心施工科学管理打造样板工程(横幅8.64米×0.7米)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确保形象进度(横幅8.64米×0.7米)百年大计一定把社区建成民心工程(竖幅9米×0.9米)

以下7个横幅落款:(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宣)

经济大转型产业大发展产城大融合(横幅10米×0.7米)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横幅10米×0.7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横幅10米×0.7米)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横幅10米×0.7米)坚持“四集一转”方针 培育经济增长板块(横幅10米×0.7米)构筑和谐劳动关系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横幅10米×0.7米)竭诚服务企业打造一流园区(横幅10米×0.7米)

产业集聚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篇7

第一, 不少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成功的产业集聚区可以举出若干例子, 但实际仍有相当数量的产业集聚区真正的产业集聚尚未形成, 如不少外资企业或跨国企业所需的零配件特别是关键性的配件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不少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时, 什么都招, 进来投资就行, 所以实际上进区企业在业务上关联度并不高, 中小企业在某些产业环节上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还比较少, 为企业服务的咨询公司服务也相当缺乏, 更是缺乏足够的风险投资企业集聚在产业集聚区内。美国硅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硅谷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第二, 相当数量的产业集聚区研发能力还不够强, 尤其是“产学研”合作机制比较欠缺, 产业集聚的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大多数产业集聚区是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批出一块空间作为产业集聚区, 与大学、研究机构相距较远, 关联不密切。即使有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临近大学或研究机构, 这些大学及研究机构也有相当的研究开发能力, 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 除了北京中关村等少数高新区外, 这些大学或研究机构并未很好地成为高新区创新之重要的外溢来源。究其原因, 一方面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大有关系, 另一方面则是合作机制中的各方之间的互动模式尚未建立。

第三, 多数产业集聚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区域文化。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 128号公路地区就成为了美国半导体生产的中心, 与硅谷相比, 无论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从业人员都要胜过硅谷一筹。但20年后, 这种比重关系已经倒置, 硅谷已经后来居上, 一举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龙头。尽管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有研究表明, 其保守、厌恶风险、等级森严、忠于企业而非忠于专业以及不重视合作的地域文化观念和缺乏非正式的文化交流都是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硅谷的成功则大大受益于它那鼓励冒险也接受失败、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 以及讲求合作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等的“硅谷文化”。而这种所谓的“硅谷文化”正是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发展所相容并正相关的。如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 它需要敢冒风险的创新。此外,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它的成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 而非等级制度带来的灵活、职业的高流动率和讲求合作及重视非正式交流所导致的信息与技术的快速扩散则明显地有助于这种快速整合。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有赖于这种异质文化的发扬。但问题是, 在我国目前的产业集聚区, 无论是鼓励冒险的企业家精神, 还是那种重视合作与非正式交流的社团文化, 都是相当匮乏的。

第四, 产业集聚区对优惠政策的依赖性较强, 企业的植根性则较弱。我国产业集聚区大多通过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而形成产业空间聚集的, 由于这种模式对企业的集聚并不重视其内在机制的建立, 使得这些在空间上已形成一定集聚的企业并未显现出强烈的植根于产业集聚区的倾向。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 这种空间上的集聚就表现出相当的脆弱性, 当某产业集聚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价格等区位优势及税收政策相比其他产业集聚区有所弱化时, 或者其他产业集聚区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时, 区内的一些企业就会考虑向那些更加优惠的产业集聚区迁移, 即使不迁移, 也有可能将新的投资移向更加优惠的产业集聚区。这种流动最终导致各产业集聚区之间产业结构乃至形态上的趋同, 以及各产业集聚区之间在低水平上的恶性竞争。企业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行为, 也与多数产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持续创新能力不强有关。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 一个新产品出来, 马上有许多企业跟进, 然后产品的平均利润就迅速下降, 要创新产品, 毕竟需要技术支撑, 需要相当的投入与时间, 因此, 有不少企业更愿意选择到地价更便宜、税收更优惠的地区去发展以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正是企业方面有这样一个内在的机制存在, 在一个外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 企业的植根性就显得比较弱。

二、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为了消除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推进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强化产业集聚导向, 加强区内企业的分工协作, 建立健全产业集聚配套体系。

综观国内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一些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都是专业化的园区, 即入住园区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某种产业联系, 从而形成了一种产业集群。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区、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园区与北京的中关村高新技术园等, 莫不如此。事实上, 产业集群就是某产业的相同、相近、相关的企业在某地域的集中, 它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化的产业区。产业集聚区不一定是产业集群, 而产业集群却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工业区。因此, 我国的众多产业集聚区需要借助产业集群战略予以调整, 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

首先, 产业集聚区要有主业, 要坚持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产业集聚区已有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之网络体系的建立, 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的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针对现在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配套能力弱的现状, 可以以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为龙头, 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与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尤其要积极为进入产业集聚区的跨国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 以增加这些企业的当地植根性, 促时期能够在当地更好地发展下去。这种以产业环节分解为契机的模式, 既可以大量地增加产业集聚区的新增企业数, 有可以加强企业的植根性和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 各产业集聚区应该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和已有的产业特色与优势,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 而不应该不顾实际情况采取相同的发展战略, 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趋同。

其次, 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产业集群, 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为此, 在产业集聚区内必须大力培育和规范各种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 如市场调查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为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 提高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功能, 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聚区内要加强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 风险投资的集聚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至关重要。在美国硅谷就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汇聚于此。我国产业集聚区的成长亦需要大量的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区内, 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来源成立更多的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

第二, 增强大学和研究机构进入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同当地大学、科研机构的相关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企业人员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访问这些定向联系的实验室向研究人员就他们所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 并了解到这些机构所从事的研究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机遇与帮助。而大学和科研机构则应鼓励研究人员与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去考察以熟悉企业的情况并了解那里的机会, 鼓励他们到当地的产业集聚区内去兼职或担当技术顾问。产业集聚区要在产地发面、经费方面创造条件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到产业集聚区设立分院、分所, 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组建联合实验室或开支合作研究计划。

我国的大学、科研机构目前仍旧主要依靠国家或地方财政来支撑其运作, 这种经费上的依靠所衍生出的规章制度不利于产学研的互动, 如科技成果归属的界定、不允许员工到外面去兼职和创业等。显然, 成功的产学研互动模式的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高校、科研机构制度上有进一步的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改变大学或科研机构的传统定位, 改变它们单一来源的经费模式, 放宽研究人员兼职和创业的限制, 尊重知识产权、鼓励研究成果的尽快转移与扩散, 形成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互动、互补和利益共享。

第三, 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促进产业集聚的有序进行。

产业集聚区的政策目标应该从招商引资上升到促进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加强集群的发展上来, 淡化政策优惠导向。对于产业集群来说, 临近大学、科研机构不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外部效应, 而且, 当产业集群围绕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中地时, 集群的发展最有效率。因此, 政府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 其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加大对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其他与集群发展有关的专业基础设施投资, 大力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努力营造各来人才创业和发展的工作环境和优美、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制定一系列综合配套的支持政策, 推动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作的互动关系、推动集群的建立, 尤其是要指定性至有效的政策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和互动。另外, 要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 主要是加强对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协调, 如政府可以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选定重点科研项目, 组织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构成一个创新平台, 调动并整合各方面的人力资源, 进行科研攻关。此外, 还应积极进行政府体制改革, 将政府控制职能逐步让位于引导服务职能。

第四, 努力构筑一个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硅谷等成功的高新技术园区的经验表明, 一个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需要一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相容并相促进的区域文化来支撑。产业集聚区应该大力宣扬、鼓励敢冒风险、富于进取的企业家精神。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是高风险产业, 失败的几率很高, 现实中很多人就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创业。因此, 我们必须鼓励冒险也要接受和容忍失败。信用不足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生活正常发展的严重制约, 但竞争激烈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十分需要信任与合作。所以, 我们要特别重视信任与合作文化的建立;要培养专业忠诚而非企业忠诚的观念, 促进人员的流动;要淡化等级观念和重视非正式交流等。这种区域文化的构建是要下大力气, 还要长期努力, 它需要舆论大张旗鼓的宣传和乃新的引导以及政府有力的支持, 更需要一些制度上的创新。

摘要:产业集聚区建设对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存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 研发能力还不够强, 创新能力受到制约, 对优惠政策的依赖性较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分析具体原因, 提出了强化产业集聚导向, 建立健全产业集聚配套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促进产业集聚的有序进行;努力构筑一个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等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对策

参考文献

[1]崔秀红, 刘文勇.关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 (10)

[2]蓝菲.四川产城融合发展问题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2 (26)

[3]聂普焱, 苏银珊.珠三角产业集聚与城市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 (11)

[4]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2011 (08)

[5]杨迅周.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 (学术版) .2012 (02)

产业集聚区管理 篇8

几棵白皮松、柏树、法国梧桐在迎风招展,不知道哪里来的麻雀在远处发出几声啁啾。

过去,这里是一个工厂区,现在,这里是一块明净、优美、鸟语花香的花园式办公区。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创意密集型的工作区域,游客还可能会有误入公园之感。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或许正是这种不一般的环境和氛围,引来了趋之若鹜的设计师和创意工作者们。

新生的创意产业奇葩

“768创意产业园”(下简称768)位于海淀区学院路5号,即大华电子集团所在地。园区占地7万平米,建筑面积6.2万平米,其中规划创意产业使用面积5.5万平米,园区配套商业、服务业、休闲业、娱乐业面积近1万平米。园区地处中关村核心区,紧邻亚奥商圈。坐守学院路快速路,东靠八达岭高速,西临清华、北大,周边十余条公交,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周围高校林立,科研院所密集,是北京市高知人群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走入768,仿佛徜徉在幽静的公园里。这里园区建筑布局规整,自南向北整齐地坐落着五座高大开阔的厂房。园区容积率为0.53,建筑密度为32%,建筑挑高6—8米。园区生态环境良好,绿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树木苍劲挺拔,绿地遍布每个角落。春暖花开时的鸟鸣,炎热盛夏时的绿荫,秋高气爽时的金黄,数九寒冬时的银装……无不让人迷恋、令人向往。

768园区创建的时间并不长,诞生于2009年11月。园区承接了国营第768厂的工业遗产,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据说,在中国建筑、景观设计圈子里,清华、同济与北京林业大学以其前瞻性和权威性占据前三甲。而768与林大北门只有一街之隔,距清华也不过5分钟车程,自然拥有得天独厚的高校设计界的资源优势。

现在,园区的入驻企业有近60家(部分企业仍在装修),其中85%以上均为设计创意类企业。预计园区年产值约为30亿元人民币,纳税能力达8000余万元人民币。

“历史与时尚碰撞,工业与创意融合。”这是外界对768的一个评价。而对于768来说,创意产业聚集区美丽图画的幕布才刚刚打开。在园区的中央区域,有一个8000平方米的建筑还未装修完毕付诸使用,其他的地方,设计师的创造也还在进行中……

产业优势初具雏形

得益于核心区的智力优势和768的区位优势,园区众多小企业都有行业“大背景”,都有支持他们的“大专家”团队。来自核心区的智力优势和政府扶持,让768创意产业园对企业的支持更有底气,也更直接。而在政策和资金的帮助下,768的小企业几乎都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小巨人”。

北京启迪德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绿色建筑咨询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始人沈宏明,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他敏锐地认识到,现代建筑在接受“智能”概念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与自然生态的有机协调。于是一直致力于既有建筑的节能分析,为开发商提供系统化的节能服务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内,沈宏明团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数据显示,经启迪德润设计咨询的建筑已有多个项目通过国际认证(LEED),主要客户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涉及建筑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在国内绿色建筑咨询细分市场上名列前茅。

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则是一家非传统意义的景观设计公司,它在同时与9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竞标唐山市政府唐山环城水系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时,最终中选。“我们的设计方案使之前枯燥无味的以防洪为主的河道,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景观和人文共生的城市带状滨河公园。” 阿普贝思首席设计师邹裕波倍感自豪地说,“我们国内首次采用这种模式(环城水系)做河道。现在已经建成,效果非常好,对河道两边的土地价值提升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

北京易坤景观艺术有限公司聚集了多位国内优秀的艺术工作者及造型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遍及广场、街道、公园、社区等城市的各个角落……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公司也取得了颇丰的经济效益。

768还有一个 “神奇”的公司。员工规模不到20人,做出的项目在竞争中击败了国际大公司。成立3年,一直没设市场部,业务却源源不断——这就是鱼果(鱼果动画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一家凭借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做专业设计的视觉创意公司。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石油馆内播放的4D数字电影《石油让生活更美好》就是由鱼果团队制作完成的。30余秒的动画,完美展示出流体动画的魅力。

优秀的企业当然不止这几家。像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详宇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力禾建景公司等企业,都各具实力,各有特色。

最关键的是,各种企业经过互动交流,慢慢也形成768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氛围。这种独特性也正慢慢凝结成768的品牌和调性。

设计师的乐园

北京朝阳区大山子地区有一个“798”,已经名闻遐迩。798和768有什么联系呢?它们间的联系仅从序列号上就可以略见端倪。“国营第798厂”和“国营第768厂”都是国家“一五”项目,均属于电子行业龙头企业。现在,做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98”早已蜚声海内外,每年的“798艺术节”可以吸引游客数十万人。

作为后起者的768,难免会被拿来与798比较。

768创意产业园园区发展部经理的马进告诉记者,在她眼里,798主要从事艺术创作,751 是一个时尚秀场,而768则主攻设计创意。当然,设计本身有多种,768这里主要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和798那种开放型的空间相比,我们的企业是相对封闭的,一家一家的企业拥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学术方面的追求。”

从功用来说,798是面向大众,注重艺术创造和展示的园区,纯粹意识形态的作品居多;而新的768是面向设计创意类企业,注重为设计创意类企业提供自由、宁静、和谐的创意空间。所以,从外观看来,798似乎热闹一些,而768的园区氛围中有一种沉静之美。

海知源生态艺术馆的杨海明说话风趣幽默,他在形容768入驻企业的特色的时候,说:“设计家和艺术家不大一样,他们一般比较低调,属于那种‘没事偷着乐’型的”。

马进告诉记者,所有的入园企业都必须和园区管理机构签订协议,不得随意更改园区建筑的总体外观、色彩等。这样就保证了园区建筑风格的统一和协调。但是,在建筑内部,情况就不大一样。设计师可以对建筑内部进行全新改造和诠释,这为设计创意工作者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记者随意走访了几家企业,感觉入园企业的办公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创意作品,室外廊桥流水,室内创意无限,各有特色,各有神韵。

杨海明甚至还把自己的公司当作一个“生态”实验的基地,试图在几百平方米之间培育人文和自然相互融合的环境,实现他的建筑理想。同时,他野心也不小,“我们为北京大型的跨国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土地和资本的对接,也做特殊项目的创意。我们希望做一个平台和综合性的博物馆型的创意会所。“

“虽然,768的规模不如798。但它和周边环境的关联性却很大。它可以作为展示型的平台,带动周边。”杨海明说。

他说的“关联性”,当然包括园区周边的高校的设计资源。这里基本上每一个设计公司都有高校背景。不仅公司创始人都是这些高校毕业的,而且高校老师有的来当顾问,有的直接出任主体研究人员。周边高校的设计资源和园区似乎已经水乳交融。

阿普贝思的首席设计师邹裕波说,将高校的前沿设计理念直接应用在项目中,是768园区公司的共同特点。阿普贝思在2008年做的唐山水系整治项目,是国内将水利设计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的第一例。“这与项目前期,高校教授为我们提出的前沿性概念设想是分不开的。”

阿普贝思似乎还成了周边高校设计系的“分校”或实践基地,它的二楼办公区的公告栏上,贴着一张高校老师进企业的讲座时间表。而员工近期急需的辅导内容,也被反馈在这种表格的空白处——这会敦促邹裕波赶紧去学校里请老师。

在阿普贝思,一年接手的纯粹商业化项目只占1/3,以研究型为主的市政项目占2/3以上。“我们之所以坚持半文半商理念,是因为这样更利于公司持久的发展与追求。它代表着公司更长远的、更持久的、更有意义的、更有社会价值的发展。”邹裕波说。

杨海明也说自己目前和高校设计院有合作,参与那边的项目。

“我感觉这些公司跟别地儿的很不一样。公司不仅仅为了盈利,还为了实现学术上的梦想。”768园区发展部经理马进说。她发现,园区内的公司大多保留了一份高校特有的独立精神。

构筑创意园区的怡人环境

据马进说,从2010年11月正式招商至今,园区已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房租、物业费、停车费方面的优惠和优质的配套服务。

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前强调了管理方对园区环境和呵护和坚守,他们不愿意为短期的商业利益对这个地方有丝毫破坏。现在,2万平方米绿地,两棵300年树龄的白皮松,500棵30年以上树龄的柏树、杨树、栌枫、银杏、法国梧桐等,建筑密度32%,容积率仅为0.53……这样难得的环境,是管委会要保住的底线。

曾经有公司跑到来找管委会,希望他们利用那块中央空地盖楼出租,每次都被坚决回绝了。

除了呵护这里的“自然环境”以外,园区管委会也有意地加强了园区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和交流,这也是另外一种“环境”。

这里流传着一则浪漫的求婚轶事。启迪德润的张小二,曾跪在园区内一个篮球赛场上向女友求婚,大胆说出了“嫁给我吧”。当时,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求婚场地是邻居北京百绘创景景观设计事务所的,配乐《今天你要嫁给我》是管委会精心挑选的,现场近百位见证人则来自园区数十家企业。这场求婚,见证着园区一种看不见的温暖。

管委会的“厚道”,加上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的浪漫,构成了这里即有序又有趣的氛围。百绘创景公司的一半面积就是一个篮球场,还在墙上特地贴出了“允许吸烟,允许拍照,允许喧哗,允许大蒜,允许宠物”。易坤景观则把整个一楼大厅变成了影音室,试图定期举办沙龙或影音会,让园区内的“家人”有好的放松方式。海知源的杨海明,也希望自己公司的客厅成为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聚会的场所。

在相处过程中,园区里的人们渐渐都成了朋友。一些公司的老板还曾一起商量如何给员工涨工资。此外,在相互提携下,公司业务的范围也被附带拓展了。易坤景观的总经理杨冰说,不过半年时间,园区内已有3家企业给他带来了生意。

政府、企业和市场三重促动

探究768兴起之源头,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多重驱动。768的开发建设得到了海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至今,园区争取到海淀区财政为园区提供的基础改造、集聚区建设、入园企业补贴等各类资金支持共计643万元。并协调解决发展空间、电力增容等瓶颈问题。2010年11月,园区成为海淀区政府首批命名的七大“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同月,成为海淀区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级单位。

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园区紧密结合首都产业发展规划、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找准定位,谋划发展,精心培育园区品牌、搭建设计创意产业链条,打造专业化高水平管理团队为支撑,力争把园区建设成知名的“高端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

为确保园区业态的统一及入园企业的专业性和潜在实力,园区通过降低租金、降低物业费、厂房内自建2层前3年免费、提供优质服务等措施,吸引企业迅速入驻。同时,针对设计类企业专业化程度高、行业圈子小、龙头引领作用突出等特点,有针对性的率先引进了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等业内领军企业,带动了设计创意类企业的迅速聚集。

2010年12月,园区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第二批建设项目,并在2010年举行的第5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第14届京港洽谈会上,受到海淀区政府的大力推介。现在,园区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了建设发展“三步走”的计划。预计“十三五”末,园区年设计创意产业收入500 -700亿元,创造地方税收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5万个,并能提供近5万平方米会展交易平台。

上一篇:“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下一篇:《学前心理学》各章节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