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建设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建设(共8篇)

产业建设 篇1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产业建设 篇2

1、建设布局

按油茶物种地理分布和自然条件, 根据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 确定全国适宜油茶产业发展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4个省 (区、市) 中的642个县 (市、区) 。

1) 栽培区划分

(1) 最适宜栽培区

包括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8省 (区) 的292个县 (市、区) 的丘陵山区。

(2) 适宜栽培区

包括湖南、广西、浙江、福建、湖北、贵州、重庆、四川8省 (区、市) 的167个县 (市、区) 的低山丘陵区。

(3) 较适宜栽培区

包括广西、福建、广东、湖北、安徽、云南、河南、四川、陕西9省 (区) 的183个县 (市、区) 的部分地区。其中, 云南省包括文山、保山、大理、普洱、曲靖、红河、昆明、玉溪、楚雄、德宏、昭通11个市 (州) 的47个县 (市、区) 。

2) 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

(1) 核心发展区

涉及湖南、江西、广西3省 (区) 的271个县 (市、区) 。其中最适宜栽培县211个, 适宜栽培县60个。

(2) 积极发展区

涉及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广西 (部分) 7省 (区) 的248个县 (市、区) 。其中最适宜栽培县81个, 适宜栽培县81个, 较适宜栽培县86个。

(3) 一般发展区

涉及云南、重庆、河南、四川、陕西5省 (市) 的123个县 (市、区) 。其中适宜栽培县26个, 较适宜栽培县97个。

2、建设内容

1) 油茶林基地建设

规划油茶林基地建设总面积6631万亩, 其中:新造油茶林2 487万亩, 现有低产油茶林改造4 144万亩。加上现有的高产油茶林面积387.1万亩, 到规划期末, 我国油茶林基地面积将达到7 018.1万亩。

(1) 新造油茶林

根据14个省 (区、市) 林地资源现状以及建设布局, 新造油茶林基地主要选择海拔800米以下, 相对高度200米以下, 坡度25°以下, 土层深厚的宜林荒山荒地。规划新造林面积2 487万亩, 其中2009~2010年完成新造林任务113万亩;2011~2015年完成新造林任务834.5万亩;2016~2020年完成新造林任务1 539.5万亩, 分别占新造油茶林任务量的4.54%、33.56%和61.90%。

(2) 油茶低产林改造

在我国现有的4 531.2万亩油茶林中, 产前期面积180.2万亩, 初产期面积239.6万亩, 盛产期面积1 977.7万亩, 衰产期面积2 133.7万亩, 分别占总面积的3.98%、5.28%、43.65%和47.09%。按林龄分, 53%为中幼林和成熟林, 47%为过熟林。在全部油茶林中, 平均亩产茶油不足5公斤的低效林面积占油茶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高产油茶林面积为387.1万亩, 仅占油茶林面积的8.54%。我国现有油茶单产过低与现实林分结构和林龄不合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必须采取分类施策的方法对现有的4 144万亩低产油茶林加快进行改造。

2) 油茶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产业建设 篇3

三明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奋斗,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经济基础相对扎实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4年全市已拥有各类林业企业1490多家,规模以上175家,其中制浆造纸企业32家,人造板及木竹制品企业108家,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企业24家,森林食品企业11家,实现林业总产值111.71亿元,比2003年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42.34亿元,比2003年增长25%,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17个百分点。2004年全市生产木材1963万立方米,竹材3175万根,人造板68.9万立方米,集成材及指接板4.5万立方米,锯材38.1万立方米,纸浆23.9万吨,机制纸35.4万吨,松香类4.2万吨,木质活性炭1.1万吨:竹凉席674万平方米,清水笋6.7万吨,以上主要林产品产量已占到福建全省的1/3,一些产品甚至占到福建全省总量的50%以上,尤其是生物制药、苗木花卉、笋竹开发以及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特色产业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林业产业经济的快速成长,不仅为加速三明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进一步完善生态体系、改善生态状况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积极推进产业建设进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林业产业发展的不同关键时刻,不失时机地作出了相应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力保证了三明市林业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三明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全面分析基础上,立足三明市情和林情,于2004年11月8日制定了《中共三明市委、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三明的决定》,这将是一个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指引三明林业发展,尤其是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将有力地推进林业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林业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发展,实现林业的更大跨越。

在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经济过程中,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很好地把握住了林业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环节。首先,始终抓好了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的建设。资源培育的重点由过去一般的植树造林和荒山绿化转向速生丰产林墓地及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大力实施优良种苗培育、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产林分改造等科学化经营措施,提高了资源培育的技术含量,使资源培育这个基础产业有了质的变化,截止2004年,全市已建立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545万亩。其次,加快推进了传统加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工业的重点,从过去锯材、胶合板、纤维板等“老三板”转向集成材、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等“新三板”,并注重开发人造板二次加工、木竹及林化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2004年,全市集成材和指接材产量达4.5万立方米,刨花板、中高密度纤维板产量达14.9万立方米,木竹地板223万平方米、竹席674万平方米、卫生筷2.8万标准箱。尤其是2004年引进的目前亚洲最大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生产项目正在施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将建成投产,这势必极大改变三明林业传统加工业格局,也势必给三明林业产业带来重大促进和影响。第三,积极发展了特色产业经济。三明市非常重视对笋竹资源和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不断实施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推行集约化经营,发展笋竹等产品的系列开发和精深加工,极大地促进了笋竹、茶叶、水果、食用菌等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仅竹业一项就实现产值27.4亿元。第四,不断开拓了新兴产业经济。近几年来,三明市除大力抓好传统林业经济和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外,特别注重对生物制药、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经济的突破和开拓,并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在生物制药方面,明溪县红豆杉人工林基地建设及紫杉醇提纯加工、明溪县厚朴基地、泰宁县雷公藤基地、沙县铁皮石槲基地等建设都有了一定基础,到2004年底,福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建红豆杉培育基地1.8万亩,生产50%含量紫杉醇及副产品:140公斤,公司力争今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全市已种植厚朴基地6万亩,泰宁县的雷公藤基地已建1.2万亩,产品加工项目力争今年内落地开工建设,清流等地先后引进5家外地客商,投资近8000万元,已种植绿化苗木墓地1.28万亩,鲜切花基地1000多亩;全市拥有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旅游风景区3个,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山水洞石的自然特色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特点,发展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有着得天独厚条件和光明前景。第五,重点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近几年来,三明市为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加强了林业项目的策划生成和项目库建设,加大了林业招商引资力度,从2002年开始,除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招商引资和技术成果对接会外,每年都推出130个左右项目举办一场林业专场投资贸易洽谈会,2004年还把林业投资洽谈会移到浙江省宁波市举办,招商引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此届投资洽谈会共签订项目83项,其中合同项目56项,项目总投资17.3亿元,利用外资和区外资金15.9亿元,特别是签约引进了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云莱国际公司共同投资5.7亿元建设的年产45万立方米刨花板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核准、当年投资开工建设,是近年采三明市最大的林业招商引资项民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政策、资金的倾斜,扶持发展一批龙头骨干成长型企业,并通过其积极创建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以品牌带动企业的整合、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进而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经济的提升。到2004年全市已获国家免检产品2个,福建省名牌产品1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5个,另有4个产品正在申报之中。

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 篇4

——不断发展壮大的蓟县国营苗圃

多年来,蓟县国营苗圃在县委、县政府和林业局的大力协助和积极政策的扶持、引导下,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求实创新,转变思路,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蓟县林业生态建设保驾护航,在林业产业建设上闯出了一条集苗木生产、花卉生产、绿化养护工程及观光型生态园(即天管渔阳绿食基地)为一体的高附加值的林业产业之路,在生产经营、经济效益、体制建设、绿化工程及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一、生产经营不断发展

目前,国营苗圃的经营面积已扩大到了1500亩,比2000年以前增加了1300亩,下设小屯、青甸、店子、李庄子、兴林、开发区六个基地。年新育苗面积发展到了100亩,栽植和定植苗木达30多万株,苗木生产直接投资60多万元,培育国庆节用草花10万盆,扦插培育美洲槭树、大叶黄杨、金叶女贞、卫矛、月季等花木15万株。

到2008年年底,经营品种已由过去的20多个增加到了目前的60多个,而且重点培育了白皮松、雪松、元宝枫、皂角、国槐、石榴、紫薇等适销对路的高档次、大规格的乔木、花灌木及珍稀彩叶树种。

为提高科技水平,2007年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培育和驯化蓟县野生园林植物,现已筛选出孩儿拳、叶底珠、黄荆条等10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树种。同年,又合作开发引进瑞典能源柳项目,到目前已扦插50万株。

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到2008年全年收入已达到了500万元,销售各种苗木30万株,是建圃以来收入最高的一年,其中:苗木收入250万元,绿化养护工程收入150万元,绿化工程收入100万元。全年实现利润60万元。

绿化工程收入逐年攀升,从2004年至2008年共承揽了蓟县飞播区人工造林、天津钢管公司绿化养护、塘沽水景花都小区绿化养护、天津铁路沿线绿化等十几个工程,收入达到860万元,绿化养护面积达500万平米。

目前国营苗圃实现了三个超千万即:注册资金1000万元,固定资产1050万元,流动资产1000万元。拥有自动化智能温室4000平米,日光温室2000平米,东风运输车一部,绿化用喷药车两部,面包车两辆,桑塔纳汽车一部,丰田汽车一部,机械设备、绘图仪、模具、模板等设施齐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设备齐备,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三、经营思路快速转变

“思路决定出路”,国营苗圃在围绕 “创收”和“做大做强林业产业”方面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跳出苗圃看苗圃,用战略眼光谋篇布局,靠不断创新为苗圃发展提速,努力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林业产业,实现了经济新的腾飞。

(一)转变观念,拓宽销售渠道

在原有的基础上,苗圃确定了多条腿走路,多种收入渠道的基本方针,积极与天津钢管公司、天津大方集团、天津农学院等单位合作,从过去单一经营苗木的模式中迅速解脱出来,走联合路,打工程牌,使经营方向有了很大的改变,经营理念有了很大增强,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在与天津钢管公司合作的同时,全部承揽了厂区绿化养护工程,全年绿化养护收入达到了150万元。2008年,合作开发了天管渔阳绿食基地项目。这一项目将成为苗圃今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苗圃真正实现了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二)调整布局、改良品种,增加发展后劲

根据绿化市场的发展变化,苗圃及时调整布局,在青甸苗圃发展培育大规模落叶乔木生产基地和内部苗木供应基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减少因年年外购苗木受市场价格的冲击和影响,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李庄子基地是我们的窗口,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苗木精品,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苗木生产、劳务和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兴起,很好地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狠抓苗木质量,实现了三个转变,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实现了由过去小而全向高档树种的转变,重点发展了白皮松、黄金槐、金叶槐等树种;二是实现了由过去自然生长向培育高质量工程苗的转变,重点是使苗木的粗细一致,高矮一致;三是实现了由过去小垅密植向培育大苗的转变,重点是加大了株行距,实行机械化作业。使苗木生产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优良化。

四、天管渔阳绿食基地项目全面启动

2008年国营苗圃和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建绿食基地的合作意向。国营苗圃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新机遇,本着“谋划好、建设好、管理好”的原则,通过一年的努力,该基地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吸引外资270万元,单位自筹30万元,共完成14项工程:

1、果品采摘园建设:建设果园15亩,栽植梨、红果、枣、葡萄、柿子等1200株。

2、景观垂钓园建设:总面积8000平方米,放养白鲢、花鲢、鲤鱼、鲫鱼5000多尾,护坡3000平方米,建造木桥40米,木制亭子1个。

3、智能温室建设:建钢管结构智能温室一栋面积2000平方米。

4、蔬菜园建设:建蔬菜园10亩。

5、配套工程建设:在景观垂钓园四周及果园架竹竿篱笆2000米,修路500米。

6、林中散养鸡1000只。

7、建警卫室20平米,水冲卫生间25平米。

8、餐厅装修改造250平米。

9、楼房改造装修640平米。

10、伙房建设120平米。

11、建日光温室3栋总面积1000平米。

12、修建竹制绿色走廊2000平米。

13、建宿办室200平米。

14、建小游园500平米,建竹亭子1个,藤架200平米。

目前,整个基地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已经达到了集休闲、旅游、渡假、吃住娱为一体的观光型生态乐园。

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国营苗圃将继续本着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以科技为先导的原则,以生态建设、环境绿化和科技兴林为主线,为今后的发展开创一条大开发、大发展、大飞跃的健康振兴之路,为真正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努力奋斗!

蓟县国营苗圃

建设统筹城乡的产业体系 篇5

———一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自贡”

WWW.ZGRB.NET 2007-07-16 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本报评论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现代化。新阶段的改革发展,必须着眼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对于自贡这样一个地处丘陵地区、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老工业城市而言,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在更高层次强化城乡协作互动和要素开放互通,有利于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和谐自贡”建设,是实现“四个跨越”的现实需要和重要保证。

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的一场大变革,是一项从发展理念到行为方式和利益格局都需要深入调整的系统工程。国家把成都、重庆列为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标志着国家改革发展布局的重大变化,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重大决策。而省委又确定自贡、德阳、广元为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加快我市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中心工作,统揽全市各项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支持攻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闯敢试,大胆探索具有自贡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市委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部署了“六大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

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体系,是“六大体系”建设之首,这是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篇大文章,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工程。这就要大力整合和科学配置区域资源,坚持“点、线、面”结合,构筑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一体、信息资源共享的全市区域经济共同体。

统筹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发展。加强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从城乡分割、差别的发展模式转为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模式,实行以工业集中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强市战略,推进市、县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全市城乡工业的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园区化发展。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农村扩散和转移,引导县城和中心镇围绕支柱产业发展配套加工业,重点打造板仓、晨光两个“百亿园区”,建设机械、盐化、新材料三个“百亿产业”,构建合理的城乡工业生产力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有序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统一的产品要素市场,培育壮大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构建以城市商贸企业为龙头、乡镇

供销社为骨干、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的城乡流通网络。在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中,形成各具优势、分工明确、互为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和分工体系。

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着力整合盐、龙、灯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旅游精品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打造旅游目的地。区县要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形成城乡大中小项目成线成片、配套发展的旅游格局。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用现代农业理念和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发展,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做大做强果禽、菜畜、茶药、笋竹和乡村旅游产业带,构建“种、养、加工”相结合、产供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建设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

———二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自贡”

WWW.ZGRB.NET 2007-07-18 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本报评论员

在当代,判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同经济社会发达水平、现代化水平是成正比的。与城镇化相伴,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将形成发达的第三产业,完善的社会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将促进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缩小。所以,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它造就了一批城镇,而城镇化又是工业的载体,为工业化提供条件和空间。“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农村的全面小康,农民的增收致富,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是分不开的。农民数量减下来,农民才能富起来。构建统筹城乡的城镇体系,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的重要前提。

自贡作为省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在实施“四个跨越”战略中,强化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加速城镇化进程,应走在前列。要以观念的创新和改革突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统筹的城镇体系,增强以城带乡的带动力,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打造城乡产业互动发展和人口转移集聚的纽带与平台。

要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的新体制。要全力把握城镇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我市在成渝经济区和川南城市群中的地位,产业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的规模与承载力,以及城镇结构等因素,按照“集约资源,优化布局,积聚产业,保护环境,协调城乡”的思路,科学合理编制城乡规划。目前自贡城镇化率为36.6%,市区非农业人口59.69万人,进入了大城市行列。要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富顺、荣县2个小城市为两极,以自雅路—釜溪河—沱江为东西向城镇发展主轴,以内宜高速公路沿线为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的“一主、两极、两轴”城镇网络空间布局。到201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50平方公里,城市聚集人口70

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3%,形成区域发展核心增长极,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

要完善和实施好县城及小城镇发展规划。到2011年,把富顺和荣县建成分别有城市人口15万和12万的县级市,加快形成以产业聚集、科教文化、中心商务、生态住宅“四大板块”为依托的县级市城市骨架。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在对接产业转移、内聚乡镇企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本地区积聚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规划和建设一批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特色小城镇,通过产业发展、撤乡并镇、村改居、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以扩展小城镇,繁荣县域经济。要适应丘陵特点,开展农村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布局规划和建设,促进农民居住适度集聚。

要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依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社会监督的科学决策体系,严格按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得立项,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的土地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要强化规划与建设的跟踪监督管理,确保城乡统筹的城镇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建设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自贡”

WWW.ZGRB.NET 2007-07-26 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本报评论员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二元管理体制的作用,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而且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而言,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则更加落后。我国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但80%以上的教育、卫生投入却在城市。农村综合医疗覆盖率低,标准也很低,很大部分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城乡公共福利分享严重不公。这些情况我市也不例外。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搞好城乡统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点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现代文明由城市向农村辐射和扩散。

要统筹城乡配置教育资源。由于农村缺乏现代教育资源,仅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难以支付发展现代教育的成本,必须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的均衡配置,着力提升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为此,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加大县区政府的统筹力度,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继续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好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要加快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互帮互补,逐步使农村学生享受城镇学生同样的优质教育,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要加强城乡统筹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居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整合城乡卫生资源,统筹城乡卫生服务,提高城乡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要完善乡镇卫生院的改造任务,巩固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网络,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要加强城乡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证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

要统筹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统一规划和建设全市重大文化体育设施。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滞后,不少落后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生活方式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生存环境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应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如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解决基层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等问题。要广泛开展居民、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健身活动,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建设统筹城乡的就业社保体系

———五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自贡”WWW.ZGRB.NET 2007-08-06 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 本报评论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市开展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立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与农村向城乡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统筹解决,使城乡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让城市无业者就业、农村转移到城镇人口有业、有业者乐业,城乡每个劳动者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专意求致富。建设统筹城乡的就业体系,是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重要前提,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创新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方面的统一管理,把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延伸到村、组和社区,消除对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或城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性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序流动。要整合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资源,突出抓好城乡劳动者预备

制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劳务输出培训,做好培训、就业、维护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纳入各级政府日常工作和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城乡就业公平化,保障农民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权利。

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是老百姓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乡一体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形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有效协调各种形式的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接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保障标准。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大政府对农村新合医疗的资助力度,提高参合率。要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扶贫帮困机制,把农村特困居民都纳入到低保制度之中。对因病、因残等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的常年特困人口,要给予及时救助,逐步提高贫困救助和农村优抚对象、五保户供养标准。

建设城乡统筹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全社会的责任,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主导,发挥好企业和一切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组织和家庭的作用,让城乡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和谐自贡建设。

建设统筹城乡的生态保护体系

——六论“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自贡”

WWW.ZGRB.NET 2007-08-08 稿件来源:自贡日报

□本报评论员

作为老工业城市的自贡,长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矛盾相当突出。因此,必须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认识上必须明确,没有城乡的生态化就没有现代化;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自贡既要打造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防治污染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应该是各级领导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要有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贡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

推进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体系,要围绕自贡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目标,统筹考虑、统筹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内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加强城乡统一的环保基础设施和污染防控体系建设,逐步建设城乡配

套的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系统。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强化对城乡环境的综合整治,重点抓好工业污水和县城、中心镇的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要调整工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实施节能技改规划和能量减耗计划,完善能源、资源消耗限额,推广先进节能工艺,加快生态工业技术研发。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环保工作提前介入,严禁新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外地转移的污染项目,积极帮助企业把好治污关和治理技术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结构调整,工业集聚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中,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减量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把板仓、晨光工业园建成循环经济试验园和生态工业园。要从源头上削减污染,在符合环境承载容量的前提下追求GDP的较快增长,使生态支撑力与经济增长、生存保障相协调。

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工程、禽畜和网箱养殖污染控制工程、环境优美乡镇村建设工程,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要巩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每年要提高1个百分点,推进整个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产业建设 篇6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近年来,河南、江西、安徽、河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把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引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提高了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促进了农村转移人口就近从业。中西部地区如何依托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系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关系到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中西部地区依托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吸纳效应,引导转移人口就近就业。过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经济功能,强调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需要从产业可持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迁移人口就业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对于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作用。

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实现稳定就业。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前来集聚进而形成本地特色产业集群;另一种是在本地产业基础上延链条、壮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基于以上两种模式,中西部地区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促进要素聚集,推动同类相关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奠定基础。健全产业集聚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近就业。中西部地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在中小城市着力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就业供给。在此基础上,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和附近农业转移劳动力供给的有效衔接,吸引农业转移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就业能力。针对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转移人口的就近就业能力,保障稳定就业。二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扩散效应,推动产城融合。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必须考虑转移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安居问题。迁移人口全家都迁居到城镇,从就业到安居,是城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迁移人口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出租屋等临时住所,这就要求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从科学规划、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三个方面,促进产城融合。

强化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的衔接。中西部地区可适度在中小城市边缘布局产业集聚区,与城镇规划相衔接,要强化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功能,围绕产业集聚区做好居住区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推动集聚区安居工程建设。绝大多数迁移人口都不具备在城镇稳定居住的条件,需要通过建设安居工程和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可探索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同时,探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为进城农民工将农村资产转化为城市资产提供平台,为农村转移人口购房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安居在产业集聚区周围。

完善居住区配套设施与生活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完善集聚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集聚区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城区设施紧密衔接,推动城区公交、邮政等向集聚区覆盖;加快完善与产业集

聚区配套的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等生活设施,解决转移人口的就地就医就学等问题,促进转移人口的家庭化迁移。

三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引擎效应,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口城镇化的社会功能依然较弱。新型城镇化要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区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农村户籍附着的权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迁移人口的城市认同三个方面,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集聚区要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就需要把产业集聚区的就业人口由“工作人”转变为“生活人”,满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内就业人口全覆盖。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集聚区内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方面的均等化。

产业建设 篇7

一、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㈠品种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 形成了藏羊、蒙古羊、滩羊、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河西绒山羊、陇东黑山羊7个适宜不同生态条件、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品种, 其中滩羊、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已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世纪80年代, 甘肃高山细毛羊新品种问世;进入21世纪后, 随着消费结构的变化, 先后引进了小尾寒羊、湖羊等多胎品种和陶赛特、波德代、萨福克、特克塞尔、杜泊等专门化肉羊品种。以地方品种、多胎品种为母本, 以专门化肉羊品种为父本, 探索出了适应不同地区推广的30多个杂交组合。目前全省绵羊中小尾寒羊存栏约250万只、藏羊存栏350万只、滩羊存栏150万只、细毛羊存栏180万只、专门化肉羊品种1万只, 其余均为专门化肉羊品种与当地羊二元或三元杂交后代。丰富、多样的品种资源为全省羊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种源基础和广阔空间。

㈡饲草料供给充足甘肃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 天然草原面积0.18亿hm2, 草原类型多样, 牧草种类丰富;全省人工种草面积151.27万hm2, 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紫花苜蓿62.13万hm2,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近1/3, 居全国首位。2007年以来,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农区秸秆数量逐年增加, 目前全省各类农作物秸秆3 500万t, 其中玉米秸秆2 500万t, 充裕的饲草料为牛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㈢政策导向明确2003年, 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把草食畜牧业培育成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2008年, 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 从资金筹措、建设内容、扶持方式、项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大户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 每年多渠道筹措省级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 2011年又将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用于草食畜牧业发展。近4年来, 全省整合并投入畜牧业专项资金9.8268亿元, 其中省级资金5.9618亿元、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3.865亿元。2013年畜牧业专项发展资金增加到4.59亿元, 其中省级整合资金2.39亿元, 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2亿元。与此同时, 随着畜牧业结构调整, 国家也加大了羊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2009年启动实施了绵羊良种补贴项目, 2013年又将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纳入政策扶持范围, 羊产业迎来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㈣区位优势明显甘肃省位于西北中心, 地处典型的农牧过渡地带, 既有发展牧区畜牧业的传统, 又有发展农区畜牧业的优势, 随着封山禁牧和草原奖补政策的实施, 牧区肉羊生产增长空间变窄, 甘肃省肩负着保障周边牧区羊肉供给的重大任务;甘肃省是羊肉消费主产区,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知识普及, 羊肉消费快速增长, 为羊产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甘肃省地处三大高原结合部, 千差万别的生态条件和干旱及半干旱的气候特点与绵山羊喜燥厌湿、怕热耐冷的生活习性十分吻合, 成为肉羊产业发展的最佳适宜区。

二、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㈠养殖规模持续扩张近4年来, 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的顺利实施和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稳步推进,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养羊积极性, 在全国羊存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 甘肃省羊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省羊存栏、出栏、羊肉产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17.3%、11.2%和11.3%。12个县区羊饲养量突破100万只, 16个县区存栏超过50万只, 民勤等12县区分别列入全国肉羊优势区域, 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中部 (白银、兰州、定西) 、南部 (临夏) 为主要产区的3个肉羊产业带, 年出栏肉羊880多万只, 占全省90%以上;以肃南、天祝等沿祁连山北麓县区为重点的细毛羊生产基地;以酒泉、庆阳为重点的绒山羊生产基地。

㈡生产方式有效转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 推动了养羊方式有效转变, 农区规模养羊应运而生。甘肃省农区规模养羊大致分为4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属于探索起步阶段, 其特征是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实现规模扩张;第二阶段是21世纪前5年, 重点解决“人畜同院”现象, 规模养殖户要求和标准均低;第三阶段是“十一五”时期, 其特征是彻底解决人畜分离, 重点发展规模养殖小区 (场) , 实现质的提升, 同时兼顾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 并提高了规模养殖户标准, 加速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第四阶段是近5年的转型升级, 其特征是突出标准化发展, 重点解决规模化与标准化的关系问题, 通过标准化提升规模化, 实现质的飞跃, 从而拉开了现代畜牧业发展序幕。通过近20年循序渐进的发展, 全省规模养殖场 (小区) 发展到6 642个, 其中养羊小区 (场) 1 690个, 存栏羊650万只, 农区规模养羊比重达到38%。

㈢农区养羊后来居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 草原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且承袭着粗放经营、靠天养畜的传统, 农区畜牧业处于依附于种植业的从属地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种草面积扩大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 农区养羊业快速发展, 已成为全省肉羊产业的主产区。目前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羊饲养量占全省总量81.9%、出栏占83.9%、羊肉产量占82.9%, 全省畜牧业已从牧区资源约束型逐步走向充分利用农区饲草料资源发展的新路子。

㈣肉羊产业异军突起长期以来, 甘肃省羊产业发展一直沿袭着“毛主肉从”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 先后引入繁殖率高的小尾寒羊品种, 2000年以来随着羊肉消费市场拉动, 陆续引入了陶赛特、波德代、萨福克、特克塞尔、杜泊等专门化肉羊品种, 以这些品种为父本、小尾寒羊和地方良种为母本, 开展杂交改良, 羊产业发展进入了以肉为主的新阶段, 羊肉生产开始进入“卖方市场”。目前全省年向省外调出羊肉近5万t, 优质羊肉生产供给基地的作用逐步凸显。

三、产业发展措施具体

㈠突出产业大县发展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尽快实现将草食畜牧业培育成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的总体目标, 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以来, 按照突出优势、抓主抓重、扶优扶强、整体推进的原则和区域特色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要求, 全省先后确定30个肉羊产业大县 (其中13个民族地区养羊大县) , 通过加大对良种繁育体系、规模养殖、饲料开发利用、贷款贴息、科技培训等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 肉羊产业大县羊存栏、出栏分别占全省82%和80%, 已成为草食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增长活力的区域。

㈡突出标准化规模养殖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资源情况、经济条件, 始终坚持从适度规模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现代化养殖企业 (场) 三个层次上分类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先后制定印发了养殖小区养殖场管理规范, 明确了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养殖场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2005年以来, 连续8年召开全省规模养殖现场会议, 为生产方式转变营造了宽松氛围;2008年以来, 全省每年新建规模养殖小区 (场) 1 000个, 并作为为民谋办的10件实事之一, 年初以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将建设任务分解下达各地。在发展规模养殖的基础上, 2010年组织开展了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 按照“五化”标准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要求, 创建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61个, 其中养羊示范场36个, 分别由农业部和省厅予以授牌。这项活动的开展, 为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㈢突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争取国家畜禽良种工程、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菜篮子”补贴、绵羊良种补贴等扶持项目, 全省各类种畜禽场达到377个, 其中种羊场74个, 年存栏各类种羊6万只、提供种羊近10万只;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以来, 继续加大了种羊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力度, 对绵羊人工授精站建设及器械购置分年度安排了补助资金, 全省绵羊人工授精站达到575个, 每年改良绵羊450万只, 其中人工授精改良近100万只。通过良种繁育体系的配套建设, 增强了供种能力, 提高了产业发展整体水平, 全省羊良种化程度达到70%以上, 出栏率达到57%, 出栏羊个体产肉量15.7 kg,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 kg。

㈣突出饲草料开发利用为了有效解决农区养羊业发展饲草料问题, 实现草畜平衡, 草食畜牧业发展启动以来, 始终将玉米秸秆饲料开发利用作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加大了工作力度, 分区域抓了10个机械化玉米秸秆加工利用试点建设, 分别探索出了窖贮、袋贮、揉丝打捆、青贮合作社、青贮银行等多种秸秆加工利用模式。全省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 (牛羊产业大县超过60%) , 比2008年提高24个百分点。秸秆利用率的提高, 不仅促进了羊产业持续发展, 而且增加了种植户收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农牧互补和循环经济发展。

㈤突出实用技术配套推广以规模养殖为载体, 重点加强了3项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一是绵羊改良技术。为充分利用国内外引进的良种肉用公羊, 2008年以来, 在省级草食畜牧业专项资金扶持下, 组织全省肉羊产业大县普遍开展了绵羊常温人工授精改良工作, 有效提高了优秀种公羊利用率, 加快了良种推广步伐, 随着人工授精覆盖范围的扩大, 筛选出了适宜不同地区推广的杂交组合;二是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包括羔羊早期断奶, 绵羊驱虫、药浴、机械剪毛, 饲草料加工调制, 配合饲料, 阶段饲养, 强化育肥, 分群管理等;三是异地育肥、适时出栏技术。为加快肉羊出栏, 提高养殖效益, 分别总结推广了牧区、山区、散户繁殖, 农区、川塬区、大户异地育肥以及肉羊适时出栏技术。

四、产业发展方向及今后工作重点

无论从产业基础、资源现状、区位特点、生态条件、市场前景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养羊业都将是甘肃省长期的优势产业和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回顾羊产业发展历程, 虽然取得了瞩目成效, 但依然存在着发展方式落后与资金投入不足的双重压力、降低成本与提高质量的双重挤兑、资源浪费与利用不足的双重矛盾、加工企业较多与品牌数量较少的双重困扰、疫情危害与市场波动的双重风险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今后羊产业发展要以“现代农业365发展行动规划”为指导,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和优势产业带建设为方向, 以产业大县建设为抓手, 以提升现代化水平为目标, 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㈠坚持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按照绵羊、山羊齐抓, 以绵羊为主;肉羊、细毛羊共同发展, 以肉羊为主;杂交改良和纯种繁殖结合, 以杂交改良为主;农区、牧区并重, 以农区为主的总体发展思路, 农区及农牧交错区, 充分发挥人工种草面积大、农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全面推广先进技术, 着力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牧区, 按照稳量、提质、增效、创品牌的要求, 依托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健全禁牧管护机制, 完善草畜平衡核查机制, 加强草原保护, 优化畜群结构, 以建立草原畜牧业示范平台为契机, 促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

㈡坚持把转变生产方式作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借鉴多年来探索的规模养殖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 继续坚持从适度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3个层次上全面推进养羊业生产方式转变。养殖基数大、经济基础好、土地资源宽广的河西走廊和中部地区, 要通过招商引资、广泛融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 加大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力度, 努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暂不具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 (场) 的地区, 要结合当地实际, 全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 尤其要注重基础母羊户的发展, 通过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 实现总量持续扩张, 效益逐步提升。

㈢坚持把畜牧科技创新推广作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以设施技术为基础, 良种技术为核心, 饲草料技术为重点, 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规模养殖小区 (场) , 重点加强“五良” (良种、良法、良舍、良料、良医) 配套技术推广, 并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入驻制度, 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适度规模养殖户, 要从增强科技意识入手, 积极推广杂交改良、规范饲养、饲草料加工调制、青贮氨化、定期消毒和程序免疫等项技术, 积极引导养殖户尽快实现由传统经验养殖向科学养殖方向发展。

㈣坚持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继续加大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加工程度深、资源利用好、市场竞争力强的羊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并通过完善“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订单农业”等发展模式, 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与农民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的成果;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产业预警机制, 加强对产业趋势、市场信息、供求变化和成本效益分析预测, 促进产销衔接。

㈤坚持把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推进羊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 以发展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畜产品为抓手, 加大优质肉羊基地建设步伐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认定和质量认证工作力度。加强以饲料为主的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和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例行监测,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健康消费。

推动产业升级 建设智慧集群 篇8

当前为什么要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一,出台《意见》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项具体措施。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顺应新常态,更好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为了全面落实这些文件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广泛调研、听取专家、企业和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本意见。

第二,《意见》顺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对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生产要素、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对29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形成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产业集群2530个(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集群1198个,超过500亿元的161个,超过1000亿元的61个),拥有企业94.68万户,吸纳就业5257.56万人,销售收入48.26万亿元,实现利润2.69万亿元。浙江等地区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本地企业销售收入一半以上,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同时,产业集群凸显系统优势和集体效率,成为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第三,《意见》契合产业集群发展新特征和新变化。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和特征,正在深刻影响着产业集群发展,新的集群形态、业态和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不适应这些新变化,部分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链的紧密合作,且处在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弱,信息化水平低;品牌建设不够,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提升;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缺乏总体规划和功能设计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关联与集群合作,更精准、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对各地产业集群进行推动和指导,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第四,出台《意见》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从投资驱动开始转向创新驱动,而不断进行的改革更激发出了市场的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掀起草根创业的浪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逐渐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集群作为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重要载体,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编办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职责和机构调整的通知中,明确要加强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并将中小企业司更名为中小企业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企业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拟订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职责所在。

这次《意见》中的一个亮点是提出加强产业集群信息化,明确建设智慧集群,请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智慧集群?

为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意见》明确要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建设智慧集群。这确是《意见》的一大突出亮点。推动建设智慧集群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第一,发展智慧集群是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在制造业领域尤为突出,“互联网+制造”发展势头迅猛,影响深远。目前发达国家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信息化背景下国家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这种智慧互联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要实现系统层面的智慧互联,不仅需要少数大企业掌握智能制造技术,更需要大量中小企业实现智能化,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大中小企业、上下游企业等的集成、协同和动态演进。首先,通过构建高水平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利于产业链、创新链和技术链的不断变革和融合发展,更易催生出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百花齐放、千枝吐翠的良好生态。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加强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协同供应链管理,促进集群内部信息交流和技术扩散,有利于形成多种先进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和技术融合发展。最后,打造智慧集群有利于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系统效率提升的突破,也有利于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联动。

第二,智慧集群建设是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的抓手。目前,北京、上海、青岛等多个地区正积极探索智慧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有的地方叫做智慧园区或智慧工业园,有的地方称之为数字化园区,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手段均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型高效数字化基础设施;或是通过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探索“互联网+制造业”的科学模式。我们提出建设智慧集群,更多的是推动产业集群以系统效率提升和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塑造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推动集群企业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制造模式、创新模式和服务模式。

nlc202309011150

《意见》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除建设智慧集群外,还有哪些亮点?

《意见》从加强规划引导、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指导和政策支持等七个方面共20条,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内容丰富,也有一些亮点,除提出建设智慧集群外,概括起来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出创新和转型升级。这是贯穿《意见》的主线,体现了通过创新和转型升级,增强集群竞争力。产业集群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协同创新,通过研发、营销等各种资源共享和专业化的合作、交流,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效益明显,不仅促进了新产业诞生、新技术转化,还解决了就业,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意见》明确提出产业集群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产业集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产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或研发联盟,强化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管理。《意见》还提出要推动建立产业集群知识产权联盟,这是产业集群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有效模式之一,有利于“集体维权、抱团发展”。针对新产品、新技术应用难的问题,《意见》提出支持新产品认证的服务。这些意见精神,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突出合作交流。建立产业集群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国际产能合作、实现全球化发展的载体作用,这是贯彻落实“一路一带”战略的具体行动。《意见》提出推动产业集群合作交流,建立产业集群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等。2014年,APEC第21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南京宣言》,倡导鼓励建立产业集群交流机制,加强产业集群协作配套,促进亚太地区人才、技术、资本、服务、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境外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形成上下游配套、集群式发展的轻纺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这表明,产业集群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今后,产业集群国际合作将在全球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展开。

第三,突出加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滞后是目前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短板。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意见》提出建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多层次、多类别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导和推动产业集群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和联盟等,集聚优质服务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和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第四,突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意见》提出要加强规划引导,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并纳入所在地区发展规划。支持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工业)园区、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创客空间,强调要加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层标准厂房有利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对于一些适宜多层标准厂房的行业或企业,要鼓励其发展。《意见》还提出各地要把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此外,还提出要落实已出台的促进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利用各级财政资金对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智慧集群建设、集群企业或机构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创新等优先给予支持。

《意见》发布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和推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产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以世界先进经验为鉴,充分释放产业集群促进创新创业的活力,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全面推动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是下一步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一,推动各地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产业集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管理、指导和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是推动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一个工作抓手,要指导各地制定适合本地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

第二,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选择一批管理规范、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开展100家“智慧集群”建设和认定工作,总结推广“智慧集群”发展经验。

第三,开展产业集群评价,完善评价考核和分类指导。我国地域辽阔,产业体系齐全,集群发展历史不一,因此产业集群在空间、产业、时间等不同维度上千差万别,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开展产业集群评价,对于不同水平的产业集群,实施针对性管理和分类指导,促进政府部门在产业集群培育和推动过程中发挥更加切实有效的作用。

第四,推动建立产业集群联盟。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在推动和引导区域或行业性产业联盟、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联盟,搭建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前沿理论与实证研究的高端平台,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创新型、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第五,强化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集群面临转型升级挑战,需求更大的是以工业设计、技术培训、信息化解决方案、检验检测等为代表的共性技术服务内容。因此,今后要以产业集群为载体,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第六,建立产业集群运行监测制度,加强预警和引导。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下一步将加快促进集群统计工作系统化和科学化,将产业集群逐步纳入经济监测预警体系。

上一篇:抚恤金规定下一篇:2023届毕业班安全教育大会校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