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精选8篇)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1

尊敬的企业负责人:

您好!由衷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填写本问卷。

本次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了解xx区产业集聚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和发展需求,以便政府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制定产业集聚发展规划,为区域内的企业和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与服务。请您支持我们的调研,并在您认同的选项上打“√”或在“_”上填写相关内容即可。对您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且只用于政策研究。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

企业地址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

1.贵公司属于: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其他。

2.贵公司所从事的行业: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3.贵公司员工人数:___________名。

二、产业集聚发展状况调查

4.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单选):

□吸引人气;□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5.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单选):

□竞争加剧;□人员流失;□成本增加;□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6.您希望以什么形式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单选):

□商务楼宇;□创业、创意园区;□特色街区;□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7.您认为xx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单选):

□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优惠的政策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阻碍xx区产业集聚发展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交通不够便利;□缺乏合适的经营人才;□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服务体系和设施不够完备;□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无完整产业链;□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9.您认为产业集聚发展必须具备哪些重要条件(可多选):

□交通条件;□人才资源;□接近产品市场;□依托当地的技术力量(接近高校、研发机构);□与本行业具有密切上下游关系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税收等优惠政策。

10.您认为xx区应该优先集聚发展哪些产业(可多选):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

11.您希望政府开展哪些工作支持产业集聚发展(可多选):

□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规范市场和产业发展;□区域品牌的推广;□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基础设施;□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政府不用介入。

12.您对xx区产业集聚发展持什么态度:

□赞成□反对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2

一、产业集聚动力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

产业集聚本身也具有生命周期, 产业集聚动力变化推动了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成熟以及衰退。由于产业集聚动力的性质不同, 产业集聚生命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的形成是保持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 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

产业集聚的形成阶段是指企业在原动力的驱使下进入某一地区, 并促使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促使产业集聚的是产业集聚的原动力, 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等。依靠这些因素形成的产业集聚根植性比较脆弱, 随着区内企业数量逐渐增加, 丰富的自然资源终被耗尽,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会逐渐上升, 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也可能会变化,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 产业集聚就有可能向国内或者国外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地区转移。

(二) 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

是指由于集聚的正外部性, 产生了基于各种因素的循环因果效应, 使得产业集聚具备了自我强化机制, 产业集聚不断成长壮大的阶段。这种自我强化机制使得产业集聚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 技术水平更为先进, 技术设施更为完善, 上下游企业间的关联度更强, 市场规模更大, 专业劳动力更加丰富, 信息交流更为流畅, 这些区位优势的强化使得企业对本地区的依赖性更强, 集聚的地区根植性加强。

(三) 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

产业集聚过程中除了会产生“正外部效应”和“自我强化”的集聚力之外, 还会产生“负外部效应”和“分散力”, 产业集聚的分散力来自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土地使用成本上升, 拥挤的交通, 产业集聚区激烈的竞争环境, 严重的污染等。

在产业集聚的成长阶段, 集聚力大于分散力, 产业集聚不断加强, 到产业集聚的均衡阶段, 集聚力和分散力力量均衡, 产业集聚规模不再扩大, 达到稳定状态。

(四) 集聚趋向分散阶段。

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完全依靠集聚原动力来维持, 而没有形成有效的自我强化动力。而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可能会随着集聚的加强而不断弱化, 也可能由于某些其他的原因而弱化或者消失, 在分散力的作用下, 产业集聚就会趋向分散。

二、产业集聚生命周期案例分析———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形成和衰退

19世纪中叶美国制造业首先产生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 这两个地区是美国工业化初期的制造业中心。但到了19世纪后半叶, 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也获得了发展, 成为美国第三个制造业中心。按照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预期, 新英格兰地区和大西洋中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应该通过累积循环效应而不断强化, 但实际并非如此, 中西部地区的中叶发展使得制造业中心在短短20年后就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一) 美国东北部沿大西洋工业带形成的原因。

二战以前, 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制造业集聚地, 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充当产业集聚的原动力:①历史因素。欧洲移民最早就定居在该地区, 并促进了该地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②自然因素。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矿和铁矿的储存量都比较丰富;③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城等;④地理因素。由于靠近五大湖, 该地区具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保证了煤矿和铁矿的运输;⑤需求因素。1860年, 沿大西洋工业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美国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71.27%, 而当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10.97%。

(二) 西部地区人口和市场规模的增长及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 美国制造业并未出现越来越向东北部集聚的趋势, 反而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出现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势头。从1860年到1920年, 东北部地区制造业就业人数占全国的比重从71.27%下降到65.2%, 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0.97%上升到34.8%。美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除了传统观点所提出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等因素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人口和市场规模的转移。1880年, 芝加哥有近8万人的制造业工人, 已经超过东北部最大的城市波士顿的人数。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 芝加哥制造业就业人数增长了4倍, 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 又增长了50%。其他西部城市的人口也出现快速增长, 1880年辛辛那提就业人数超过5.6万人, 圣路易斯制造业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1840~1870年这段时间内, 中西部地区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转移意味着需求的转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本地市场效应”的形成, 中西部地区的市场需求作为离心力, 引导着美国制造业逐渐从东北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资料来源:Meyer (1983, 1989)

三、中国区域产业集聚可持续性分析

(一) 决定产业集聚持续性的因素。

当产业集聚的均衡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 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某些企业产生向外迁移的倾向。如出现了对于本企业来说更具备区位吸引力的新兴地区, 企业在新兴地区可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企业的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 所处阶段发生了变化, 利润率下降, 不再能承受产业集聚区昂贵的要素价格。这些企业的离去可能会带来两个后果:一种情况是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集聚依然存在, 但是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部分企业离开, 另一部分企业取而代之, 这种情况下的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另一种情况是集聚就此趋向分散, 这种集聚不具有可持续性。

集聚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取决于集聚形成过程中哪些动力机制发挥了作用。如果产业集聚只是凭借诸如丰裕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集聚原动力而形成的, 而这些因素必然随着产业集聚的加强而减弱, 则这种集聚必然不具有可持续性。即使在集聚过程中形成了某些自我强化的动力, 从而带来了一些后天的区位优势, 也有可能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 如同一个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专业劳动力共享, 某种情况下会随着整个行业的向外迁移而消失。

但有一些后天形成的区位优势, 并不会随着企业的离开而消失, 如: (1) 不同行业之间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 如技术外溢、产业关联、劳动力共享等; (2) 不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消费正外部性; (3) 企业生产活动和消费者消费活动之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如果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形成了这些方面的优势, 即使有一些企业或者行业离开, 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也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一些更为适合的产业会迁移进来, 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 劳动力 (消费者) 出于对庞大劳动力需求和消费正外部性的追逐, 也不会大规模向其他地区转移, 集聚会一直持续下去。

(二) 中国经济集聚区类型及其可持续性。

本文将中国产业集聚区分为四种类型, 详见表2。 (表2)

1、在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产生的新兴工业集聚区, 产业结构一般比较单一。如2011年东莞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40%, 当本地廉价劳动力、低廉土地成本等优势丧失后, 这些由外资主导的行业会整体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这些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生产正外部性会随之消失, 同时由于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劳动力多是以“异地就业”方式存在的流动人口, 由于产业集聚带来的人口集聚也随之趋向分散。

2、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 凭借传统技术及商业传统或者在精英人物带领下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集群, 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出现, 产业结构也都是比较单一, 规模较小, 集聚效应的发挥也受到限制, 仅限于统一行业内部企业之间所产生的技术外溢、产业关联等。所以,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实力壮大之后, 为了获得更大的集聚外部效应, 会纷纷向更大的经济中心迁移。

3、作为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 产业类型齐全, 市场规模大, 此时集聚效应不但产生于上下游行业、同一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 而且产生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当某些行业因为一些原因向外迁移时, 对整体的集聚正外部性的削弱并不大, 这种正外部性仍然会吸引其他行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消费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得消费者的“本地根植性”比较强, 不会轻易向其他地区迁移, 这种集聚具有可持续性。庞大而稳定的本地需求市场是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前提, 也是基于不同主体间的“循环因果效应”产生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刘艳萍.产业集聚、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长三角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 2010.2.

[2]刘东林.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变化及其产业结构效应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9.6.

推进产业集聚实现科学发展 篇3

一、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泰州市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县域或集中在乡镇。

分布在县域的产业集群有:①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医药制造企业191家,其中规模企业51家,2006年实现销售170.5亿元。利税20多亿元。②船舶制造及配件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靖江、泰兴以及高港区,共有企业12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102家,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③数控机床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海陵区,现有专业生产数控切割机床企业70多家,配套企业近100家。年产值近10亿元。④减速机产业集群。泰兴是全国最大的减速机生产基地。有整机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1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07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⑤不锈钢产业集群。兴化的不锈钢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从不锈钢废钢材料购销、精炼、轧制、销售产业链,有企业1200多家,2007年销售150多亿元。⑥微特电机产业集群。靖江已形成了年产2000万台家用微型电机、1000万台特种电机、1000万台中小容量普通电机生产基地,目前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左右。⑦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泰兴经济开发区,产品有氯碱系列、染料、油脂等,生产企业11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7家,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近百亿元,利税近10亿元。

集中在乡域的产业集群有:①车辆配件产业集群。海陵区九龙镇素有“车件之乡”美誉,摩托车、自行车等车辆配件生产企业144家,年销售收入已达20亿元。②消防器材产业集群。以高港区野徐镇为主体,聚集企业102家,年销售收入已达5亿元。③特种材料加工产业集群。以靖江市新桥镇为主,有企业346家。年销售收入达37亿元。④小提琴产业集群。以泰兴市溪桥镇凤灵乐器有限公司为龙头,共有55家生产及配套企业,年产各类高、中、低档提琴及吉它系列产品60万套。提琴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2006年溪桥镇被国家轻工业联合总会授予“中国提琴之乡”称号。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泰兴黄桥镇有纺织企业350多家,年产销规模突破15亿元,国内制衣行业的牛仔布约有一半来自黄桥。⑥动力电源产业集群。位于姜 堰市梁徐镇,以电池能源工业为主导,聚集企业97家,吸纳职724300人,年销售收入已达25亿元。⑦石油钻具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姜堰市白米镇,集聚石油机械企业128家,年销售收入30亿元。⑧兴化脱水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兴化垛田和城东两镇的蔬菜加工园,现有企业1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年消化蔬菜100万吨,带动10万农民增收致富。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模式多样化。一是资源优势型。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进而汇聚形成产业集群。如兴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靖江船舶制造及配件产业集群。二是大企业带动型。由龙头企业扩张裂变或带动而成。如泰兴减速机产业集群、姜堰动力电源产业集群等。三是市场催生型。兴化市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就是依托全国最大的戴窑粮食交易市场,吸引众多粮食加工企业、包装企业、物流公司来此聚集形成的。

发展阶段多层次。第一类是具有了一定成熟度,形成了区域品牌和创新体系。主要有兴化戴南不锈钢集群、泰兴溪桥小提琴集群。集群的龙头企业兴达钢帘线公司、凤灵乐器公司分别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二类是具备了区域性产业规模和知名度。主要有泰兴减速机、兴化农产品加工、姜堰市石油钻具等。第三类是形成了特色产业,各种生产要素向产业链集中。主要有姜堰动力电源、黄桥纺织产业、靖江特种材料加工、高港消防器材等。

发展载体已形成。泰州市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与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或企业主题园区相互依托、共同发展的格局。多数是在自发形成集群后,由政府统一规划为经济开发区或乡镇工业集中区。少数是政府先规划建设开发区后,再吸引企业陆续迁入形成产业集聚。个别的产业集群因为核心企业做大做强后,建立了企业主题园区,吸引相关配套企业进人,形成产业集聚现象。

发展成效已显现。泰州的产业集群已经有了合理的企业构成,涌现一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已形成了以10个大型企业为龙头,以800多家规模企业为支撑,40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配套加工的发展格局。靖江船舶制造业居国内第五位和全国地方船舶生产基地前三强,泰兴减速机产业年产量高居全国第一。姜堰市石油钻采件制造业是全国三大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兴化精制米加工业市场成交额居国内市场第一。海陵区特种加工机床与自行车配件产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的70%左右。

三、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经济的问题与思路

泰州市的产业集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企业间协作不够;专业市场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知名品牌不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而根据规划,2010年泰州市产业集群经济要占全市份额的60%以上,形成10个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的产业集群和产品品牌。因此,下一步应重点抓好产业的集聚、整合和升级。

做好集群规划。加强载体建设。根据泰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形成规律,科学编制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加强对产业集群相联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推进产业集聚,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发展。

培育比较优势。实现优化升级。根据产业集群形成、演变、升级的内在要求,突出求大求强,注重个性,错位发展。以培育“一地一品”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对相互关联的产业和企业进行空间布局调整,形成一个个“块状”经济。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使一批有实力的集群龙头企业跨入全国同行业技术创新先进行列。建设同行业区域信息中心、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制定中心,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综合功能。

打造区域品牌。培育知名企业。尽快编制出台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指导目录,建设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形成若干个品牌集群。积极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流向高成长性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注重发挥企业家的品牌效应,加快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做强兴达钢帘线公司、新世纪造船公司、曙光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水平,形成经济规模。

针对集群特点。开展产业招商。积极组织参加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大力推介现有的产业集群,把集群品牌叫响,增强招商吸引力。利用集群的市场、信息、技术等优势,大力吸引南方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来泰投资,同时,争取更多的配套企业为核心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发展专业市场,构建服务平台。遵循“产业推动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规律。坚持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商贸的方针,建设一批与产业集聚密切结合的专业化大市场,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集散,构建产业集群现代物流平台,实现专业特色市场与产业集聚的有机结合。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搭建产学研联合和项目推介平台。整合IT企业运营资源,建立信息化平台。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执笔:王龙、钱国银、窦立成、张艳娟)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4

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

顾益康

1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迈向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变革。在国民经济中农业份额大和人口中农民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非农经济发展和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是密切相关的。在现实发展中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表现为同步与非同步,稳定与非稳定发展的多种状态。经济非农化和农民融入经济非农化的路径以及农民在非农经济中地位、作用的不同,决定着经济非农化发展进程和质量。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农民非农化的滞后与不稳定是出现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贫富差距过度扩大,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主要危险。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路径与绩效的分析,提出加快经济非农化以及实现与农民非农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关系的一般性分析

所谓经济非农化就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产业比重不断缩小和非农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所谓农民非农化就是在经济非农化进程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量转化为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者和在城镇安居乐业市民的过程,这一进程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在现实发展中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基本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性以及采取推动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政策、路径、动力机制等不同,使得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速度以及两者的协调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并且,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非农化的不同步和不稳定。“不同步”就是指农民非农化进程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进程,在政府的政策选择上,对非农经济发展重GDP增长,轻劳动就业岗位增长,把多数农民排除在工业化、城市化之外。“不稳定”就是指农民非农就业表现出兼业性、临时性和流动性大的特点,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及其家庭未能在城市安居乐业,成为季节性临时工或成为无固定职业和住所的城乡边缘人口。从而使得社会结构变革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导致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城乡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实现农民非农化与经济非农化的同步协调,最重要的是既要有足够的推动农民转向二三产1 顾益康,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浙大“卡特”兼职教授。

--

业就业和向城镇迁居的拉力与推力,又要形成有利于农民彻底的分工分业分化的机制。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来看,要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型,关键是要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进程中,让大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居住在农村的低收入农民转变成为从事二三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具有中等收入的市民。

二、浙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实证分析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中国从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大国。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中、东、西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异性极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的进程大大快于中西部地区。浙江作为工业化基础十分薄弱的东部沿海省份,在这一时期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不仅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超过原来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东部省份,名列全国前茅。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在1978年,全国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8.1:48.2:23.7,人口城镇化率为17.9%,全社会从业人中在农业比重占了70.5%,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4元,基本上来自农业收入。到2003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结构演变为14.6:52.2:33.2,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40.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比重下降到49.1%。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622元,其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超过了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54.4%。并且,从这些数据来分析,全国目前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协调性是不够好的,农民非农化明显滞后于经济非农化,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突出表现在流动性、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工占了务工经商农民的相当大比例。

从浙江省的情况来看,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要比全国更快更协调。1978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比重为38.1:43.3:18.6,城镇化水平只有14.5%,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占72.4%,农民收入只有165元。显然,当时浙江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的收入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多。到2003年,浙江省一二三产业结构变为7.7:53.7:39,城镇化率上升到53%,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农业的比重下降到了2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31元,其中81.1%来自二三产业收入。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1倍多,跃居全国省、区第一位。并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稳定性要比全国一般地区好得多,全省由农民举办的非农企业多达110万家,个体工商户有150万家左右。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水平同步快速提升和协调度相对较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综合分析浙江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的实践,浙江

非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经济非农化的农民非农化协调度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浙江选择了符合浙江实际的经济非农化和农民非农化的道路和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7个互动效应:

一是农民生存压力与传统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稀少、人均耕地只有0.05公顷,不到全国水平的一半,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浙江又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有悠久的小商品生产的传统和农商兼营、义利并重的传统文化。这使浙江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着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获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率先迈出了务工经商闯市场的步子。从比较分析来看,越是人地关系紧张、农业生存压力大的,越是小商品生产传统文化浓厚的地方,农民闯市场、务工经商就越早。这就是浙江农民早于全国一般地区,温州、台州等地又早于杭嘉湖地区的原因所在。

二是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务工经商闯市场最初的原始积累完全靠劳动积累,尤其是浙江农民中的能工巧匠、小商小贩凭借着灵巧手艺、辛苦劳动积累了“第一桶金”,同时浙江农民又特别注重节俭和聚财,有积小钱为大钱、再以钱生钱的欲望和能力。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浙江农民就积聚了较多的资本。这种从劳动积累到资本积累的领先一步使浙江农民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领跑者。

三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发展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性特别强。浙江工业化是靠以农民创办的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推动的,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和集聚,又促成了小城镇建设热潮。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十分明显,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协调比较好的重要原因。农村工业农民办、农民城镇农民建的独特路子,使浙江率先冲破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束缚,国有企业对农民工排斥的影响也要小得多。相当多的当地农民在进城务工经商和率先进行的小城镇户藉制度改革中成为安居乐业的市民。

四是制造业与商业服务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村非农经济发展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加工制造业的集聚发展与专业市场共生的格局。众多的由农民兴办的生产同一类小商品或工业制成品的企业扎堆集聚,众多的商贩集聚在专业市场推销同一类的商品,发达的制造业与兴旺的商贸服务业交相辉映,民营企业中的工商企业互补共生,并进行专业化、社会化的分工,使得生产成本大大下降、资金周转大大加快,创造出了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当年温州十大专业市场和目前义乌、柯桥等大专业市场,小商品与轻纺制造业中心就是在这种格局中脱颖而出的。

五是百万能人创业与千万农民就业的互动效应。浙江工业化起步模式不是靠城市国

有企业对农民的吸纳,而是靠农民中能人自己创办工业企业,并通过不断演进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从产权模糊的乡村集体企业到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的飞跃。浙江农民中百万能人兴办了百万民营企业,再加上这种带有浓厚的地域性和家庭制企业特征的民营企业在带领亲友和乡亲们就业上就有天然的优越性。因此,形成了百万能人创业带动千万农民就业的机制,这也是浙江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进程都比较快的重要原因。

六是农业发展与非农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浙江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转移了农业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同时,农户家庭收入中非农收入增加,又为农业投入粮食和农业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浙江农地流转和集中已接近了25%。同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生产总量的增加,为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人口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七是政府与农民的互动效应。浙江农民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强、闯市场致富的内在冲动强,与浙江各级政府领导、改革意识强、让农民致富意识强形成了非常默契的互动效应。各级政府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政府放手让农民闯市场,制定鼓励农民创造、鼓励农民务工经商的政策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各级领导干部这种尊重民意的大胆创新之举,农民的创造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正是这7个方面的互动效应,使浙江在经济非农化、农民非农化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三、进一步提升经济非农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对策思路

从总体上看,改变经济非农化水平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水平偏低的状况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是目前这方面水平相对较高的浙江省,经济非农化的水平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农民非农化方面也还存在诸多分工分业化不彻底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全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浙江省已接近3000美元,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既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矛盾凸现期,实现经济非农化与农民非农化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结构转型相适应,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避免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井”的必然选择。从实际来看,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

一是要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城乡关系是发展中最需要处理好,也最难处理好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实际出发,及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主动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要处理好劳资关系,分配要向人力资本倾斜,提高劳动所得水平。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要向农村倾斜。在不断提高经济非农化水平同时,改变农业生产力落后状况,在加快农业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二是推进城乡配套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民转化为稳定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安居乐业的中等收入者。必须从体制和政策层面上避免让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失去土地和农业就业岗位的农民成为失地失业的贫民和流民。最重要的政策条件是要给农民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财产权利、平等的发展机会。让农民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动参与者和成果享受者,让农民的人力资本和土地资本都能成为农民非农化的资本。从目前来看,必须整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消除一切影响农民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体制障碍。

三是要选择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经济非农化的路径。尽快改变经济粗放增长的状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同时要努力改变城市化滞后的状况,加快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要开放城门,让城市成为农民发展的新空间,给有条件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创造在城镇安居乐业的条件,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5

摘要:产业集聚区是目前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它可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如果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在高强度的物流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那么,集聚区就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河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因而导致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形成资源供给短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产业集聚区内资源循环利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 资源 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A

产业集聚区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形态,从产生之初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早在19世纪末,著名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基于英国工业生产地理集聚的观察,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和理论,明确指出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密切关系[1,2]。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区域发展问题逐步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1990年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首先提出用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同时对于产业集聚区中,针对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方面,Sujit Das(1995),Hirohiso Kishin(1998),YasuoKondol(2001),JohnE.Tilton(2002),S.Spatari(2002),StuartKoss(2003)分别对电冰箱、汽车、塑料包装材料、废金属、纸张等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3]。

国内对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问题缺乏体系性论述,主要集中在对矿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尤其是对煤矿“三废”循环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也有学者对某一行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进行研究,如对家电行业、电子行业、废旧轮胎等行业如何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等。对于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多数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或建设农业生态园区方面。

纵观国内外对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侧重于具体领域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和实现手段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对于如何在产业集聚区内将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且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国外实际情况进行的。(2)对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原始资源到家用电器无所不包;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手段的研究比较多,如经济手段、命令控制手段等。

一、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概况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功能区。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相比,在功能定位上具有明显区别,其基本内涵是“四集一转”,即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产业集聚形成的市场竞争优势,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经济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基于此,为实现“中原崛起”目标,河南省明确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思路。2010年,又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促进集聚区科学发展。

目前,全省已确定180个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将在土地、供电、融资、税收、人才引进等多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截至2009年底,全省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有34个,10—100亿元之间的产业集聚区有104个,10亿元以下的产业集聚区有42个。随着近年的发展,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如东芝、杜邦、可口可乐、宝钢集团、万向集团等,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个产业集聚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比较低、对外开放度还不够高,投资环境还有待提升、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融资渠道少,难度大、失地农民安置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4]。

二、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因而导致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形成资源供给短缺问题。目前,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它可以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如果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在高强度的物流下隐含的大规模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那么,产业集聚区就难以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5]。

随着“十二五”的到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力求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就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环境破坏,以科学的模式提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怎样健康发展产业集聚区,如何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振兴经济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当今的一个现实问题。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总体较好,也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但是,这些产业集聚区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

1、产业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链或者产业链比较短。这样,资源在产业链中循环利用的空间就相对较小。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落户企业互不相关,资源循环利用无法实现,不少产业集聚区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目前,河南省的产业集聚区有一些在功能定位上还不明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急功近利,“招到篮子里的都是菜”,对企业不加区分归类,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撮合在一起,聚集在一起就起个名字叫产业集聚区,这种短期行为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根本没什么关系,一些基础设施无法共享,资源无法在各个企业循环利用,各自为战,造成浪费。

2、科技含量及装备水平比较低,大多数还停留在工业“三废”的简单处理上。例如利用煤矸石制作建筑材料,水泥、砖瓦等,还可以发电,提取高纯度硅酸铝耐火纤维等很多用途。其中,提取高纯度硅酸铝耐火材料纤维的产品附加值高,利润大,但是由于科技含量也比较高,产业集聚区中企业本身的装备水平也不高,因此无法大规模推广。大多数产业集聚区甚至是标榜的生态工业园区也只是停留在工业“三废”的循环利用处理上。

3、重点能耗企业能耗高,管理粗放,节能意识不强,部分企业过分强调眼前利益,对资源循环利用重视不够。大型高资源能源消耗企业大多数是原来的中央或省部企业,改制并不彻底,管理水平一般,在计划经济时代,过惯了悠闲日子,到了目前依然没有什么节能意识,仅仅注重眼前利益,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政府推一步就走一步,甚至有些污染型企业在被罚款责令整治之后,依然我行我素,对资源循环利用不够重视。

4、资源循环利用层次较低,主要集中在单个的企业层面,并且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目前由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还刚刚起步,因此很多集聚区还处于企业内部小循环的状态,资金、技术、设备、人力等投入都不足,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资源循环利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5、能源消耗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以煤炭为主,电力、天然气、石油制品等优质清洁能源比例偏低,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目前河南省,乃至全国资源利用发展相关的技术都比较薄弱,能耗结构不合理,缺乏技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质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发挥。

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产业集聚区内产业关联性,延长产业链,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例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这个生态工业园区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因此,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在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要注重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把握对每一个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注重产业集聚区内产业的关联性,延长产业链条,以“纵向衔接、横向耦合、区内闭合”为目标,为资源循环利用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

2、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为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固体废物重

金属解毒、有价金属回收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废旧电子电器、汽车、废杂金属、轮胎、塑料等废旧资源分类回收管理系统,废旧物资预处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其设备,延伸高附加值下游产品链等。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原则;科学制定生态补偿的方式,是政府补偿还是市场补偿;形成生态补偿的合力,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克服多部门分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加强部门、地区的密切配合,整合生态补偿资金和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迅速建立;同时还要加强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

4、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目前,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方面的工作正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撑。因此要不断摸索资源循环设施的企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运营模式,建设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面对全社会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进行引导和监督。

四、结语

目前河南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对各个城市乃至河南省的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产业集聚区资源循环利用问题,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等有着重要作用。对如何发展产业集聚区,怎样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期对管理者、决策者、规划者的实际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6

2013年,南阳市产业集聚区总体保持了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主要指标表现良好。

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截止2013年底,南阳14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年底建成区面积达到197.53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0.97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40.95平方公里;公共绿地面积45.54平方公里,比年初新增11.47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面积4692.10 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面积2817.40 万平方米,分别比年初新增1073.20 万平方米和764.90 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供水管道4908.10 公里, 比年初新增931.10 公里;修建道路4511.80 公里,比年初新增733.00 公里。

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全年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总投资达1206.24亿元,比上年增加130.06亿元,增长12.09%;总额占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6.9%,对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的贡献率为32.0%,拉动南阳市固定资产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5.18亿元,同比增长9.0%,占南阳市基础设施投资的45.6%,占集聚区总投资的13.7%;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093.93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67.1%,占集聚区总投资的90.7%。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施工项目累计866个,占南阳市施工

项目的32.3%。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635个,占南阳市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5.7%,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343个,占南阳市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的57.0%。

年末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达111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84家,房地产73业家,批发和零售业158家,住宿和餐饮业4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30家。

三、工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全年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62.4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4.0%。有8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高于南阳市产业集聚区平均水平,其中南召县产业集聚区(23.8%)增速最高,高于南阳市集聚区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

南阳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89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今年以来,除12月、11月外,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各月累计增速在17%-20.1%之间波动,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1-12月,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8.9%,比前三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对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70.0%。实现利润总额107.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占南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52.3%。

全年14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0.20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82%;产值能耗0.2107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

四、税收收入平稳增长

2013年前三季度,南阳市14个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共实现税收收入2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8亿元,增长10.9%。

分部门看,国税实现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增长7.0%;地税实现收入1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亿元,增长17.8%。国税、地税收入分别占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61.3%和38.7%。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21.9亿元,增长8.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缴纳税收2.8亿元,同比增长26.0%;房地产企业缴纳税收1.5亿元,同比增长35.4%;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缴纳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税收占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收入的76.9%,对南阳市产业集聚区“三上”企业税收的贡献率达57.7%,主体作用明显。

五、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集聚区在平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项目用地不足。普遍存在土地制约,工业用地项目储备较少,有的因项目用地的土地手续程序繁琐、周期长,影响项目入驻时间。

(二)融资相对困难。企业融资相对困难,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错过了发展的良机。

(三)创新能力不强。南阳市产业集聚区目前的主导产业主要有食品制造、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还属于传统的劳动密

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偏低,多数产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素质不够高,绝大部分行业是低技术行业,随着日趋激烈的竞争,致使行业的整体利润下降。特别是研发、人才、品牌等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还很不足,创新能力滞后于生产能力的发展。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自己的科研力量,民营科技服务企业培育有待加强,致使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

我国产业集聚理论的最新发展述评 篇7

一、对国外理论的阐述和介绍

我国部分学者吸收借鉴了国外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 为国内产业集聚研究奠定了基础, 并且有利于结合实际的研究和运用。

王缉慈是我国最早关注产业集聚的学者, 在国内产业集聚研究方面居于权威地位。王缉慈 (2001) 《创新的空间--产业集聚与空间发展》对国外企业集聚的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引进, 并引用国外理论成果对中国的企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 提出“发展企业集群, 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

王今 (2005) 对国外关于产业集聚识别研究中的四种主要理论和方法———产业理解法、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多元聚类法和图论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其中, 产业理解法属于定性识别方法, 而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聚类和图论法属于定量识别方法, 且后三种方法都是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析的。这四种方法不是相互独立, 而是相互补充的。

胡珑瑛和蒋樟生 (2007) 把分形理论应用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实践, 发现产业集聚是一个分形体, 在产业集聚内存在着自相似特征, 其分形主要体现在规模结构、工作流程和集聚效应上, 建立了基于分形维数的产业集聚规模结构评价模型, 定量分析产业集聚区内的大、中、小企业规模结构, 拓展了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

张海华和王雅林 (2009) 分析了产业集聚模块化演化的特性, 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了产业集聚存在着系统设计商与模块供应商、模块供应商与模块供应商之间的策略互动。他们认为依据产业集聚的模块化特征来引导区域成长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 我国关于产业集聚理论阐述和介绍主要引述了国外的理论成果, 缺乏原创性, 但是部分学者不仅仅对产业集聚理论的定义进行介绍, 而且对产业集聚衍生理论也具有了一定的认识, 还有更多的是结合地方实际和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为运用和深层次研究产业集聚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形成机理

当前, 理论界有关产业集聚本身没有一致的理论框架, 对于产业集聚形成机理, 国外研究相对成熟一些, 国内处于跟随阶段。

邱成利 (2001) 把制度创新而导致交易成本的降低将为产业集聚形成提供深层次保障作为基础, 探讨了制度创新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并指出, 为了促进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必须加快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创新, 形成互补配套的制度结构, 并注意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徐强和陈甬军 (2004) 认为, 围绕由资源稀缺性带来的竞争或者共生行为将最终促使产业集聚的产生。李华红和甘露 (2006) 在“经济人”预期作用下, 借助成本—收益分析法, 推导出企业集聚决策取决于净收益的大小, 从而认为产业集聚具有自组织、自发生、自增强的特性, 但是不可忽视政府的作用。黄旭平 (2006) 主要从区位理论关注产业集聚, 认为区位理论与集聚理论紧密联系, 成为产业集聚理论形成的重要线索。

唐茂华和陈柳钦 (2007) 认为, 现代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 通过构建模型探索表明, 空间集聚并不必然是偶然的结果, 自然的或人为造成的空间互补利益可以改变企业主体的区位决策, 使之形成空间集聚。王永进、李坤望和盛丹 (2010) 以Baldwin和Okubo (2006) 的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 构建了一个两地区垄断竞争模型, 考察了契约制度对产业集聚影响的微观机制, 理论分析表明, 契约制度高的产业倾向于在契约制度较好的地区集聚。刘新艳和何宏金 (2011) 认为, 新兴产业的空间集聚除了受传统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影响外, 更表现出对以技术发展、人才培训和交流、资本提供等为代表的创新要素、市场环境和政府行为的依赖。

综上所述, 我国有关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原因分析大致沿袭了马歇尔 (1890, 1916) 对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企业选在特定地方的经济动因, 以及韦伯 (1909, 1929) 的工业区位论。另外, 部分学者强调, 政府作用、创新因素和市场环境也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三、产业集聚效应

我国关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效应大致都是从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促进经济增长等几个方面展开的, 与地方实际结合得比较紧密。

张元智 (2001) 探讨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之间的关系, 认为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行业规模经济, 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 同时, 产生集聚效应又受制于企业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等, 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鲍永安 (2006) 以软件产业集聚为例, 通过研究表明了我国软件产业集聚能够增强区域竞争力, 并认为优化投资环境、加强软件企业管理和加快软件人才培养等措施能够促使软件产业集群形成。孙慧、张娜娜和刘媛媛 (2011) 通过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新疆两大黑色能源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评, 其计算结果表明, 在新疆的黑色能源产业集群中, 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竞争力远强于煤炭产业集群竞争力。戚悦和张晓艳 (2011) 以云南省为例, 通过比较分析产业贡献率和主要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 判断出云南省产业聚集最有可能产生于工业行业, 并通过分析量化工业产业聚集竞争力评级指标体系, 得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放度有助于提高云南省工业集群竞争力, 为云南省工业产业聚集科学统筹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刘湘辉和孙艳华 (2010) 论述了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能够促进集聚效应发生。他们认为在集聚效应指引下, 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在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区位品牌、要素整合、信息外溢、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生态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等方面互为因果, 循环累积, 耦合发展, 最终爆发区域竞争力,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赵航 (2011) 着重从集聚效应中的聚合效应和扩散效应两方面出发, 论述了集聚效应对城市功能空间从无到有、从聚合到扩散等动态的形成与演化作用。

梁军 (2005) 论述了产业集聚理论吸收了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综合体理论等区域发展理论的积极因素, 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创新效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效应, 以及“高度分工与协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刘华军 (2009) 基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视角, 对我国的产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持续发展做出了回答。他从品牌经济学角度, 通过模型论证了现有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之所以不具有持续性的原因, 最后分析发现, 低集聚强度与低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高集聚强度与低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以及低集聚强度与高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都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只有高集聚强度与高品类分工程度的产业集聚才可以实现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 我国学者关于产业集聚效应理论研究基本上延续了迈克尔·波特 (1980, 1985, 1990) 把产业集聚纳入竞争力研究视野的新竞争理论和保罗·克鲁格曼 (1991, 1995, 1999) 有关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另外, 也把区域经济理论融入到了产业集聚的研究范围, 并且大多结合了地方实际和定量分析, 有助于充分消化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的先进成果。

四、小结

产业集聚发展问卷 篇8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产业集聚区;集聚网络

2007年2月13日温家宝总理亲笔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6次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上海近年来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该产业集聚形态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工业设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

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也称为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在该区域内,政府将通过集中配置相关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制定相关的税收、财政、人才、对外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同类型的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发展,并根据区域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产业链环节,形成一种快速的招商引资的集聚发展模式[1]。自21世纪伊始,在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有22家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

(1)依托老建筑改造型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制造业门类众多,拥有大量的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优秀的历史建筑,1999年上海市正式将“都市型工业”纳入了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的战略,自此市区大量工厂进行外迁,留下了大批废弃的老厂房。这些建筑体现了上海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它们是上海民族工业的见证,也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宿营,由于租金实惠,内部可利用空间大,形态特别,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在此进行创作。在“三个不变”的原则下市政府决定以园区的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并为园区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和支持[2]。其以800秀、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园等为代表的15家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是依托老厂房改建的,这些老厂房经过改建后既保留了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又增加了一份现代建筑的时尚感,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2)校企联合运作型

这类的集聚区是建立在院校的知识和品牌之上的一种外溢产品,工业设计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创新设计人才,而高校、科研院所是设计人才的主要培养和汇集地,是创意和创新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区与高校之间的之中互相支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资源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源头,同时又为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传播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企业能将各种设计创意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作品,进行推向市场。这类集聚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吸引企业入驻能力强,且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典型的有依托同济大学设计资源的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该集聚区已形成了以研发设计服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杨浦区创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全新建造型

在上海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全新建造的,这类集聚区基本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感的外型,在最初选择入驻企业时都有一定的园区定位,无论是市场投资建设还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这些集聚区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经营前景。这类集聚区主要有创异工房、东纺谷、张江创星园、花园坊、大柏树、幸福码头等。

二、集聚网络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从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到自上而下的政府扶持引导发展的产业园区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自下而上的产业集聚趋势是创新性的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满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以园区形态存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化建设培育产业环境,寻求一种合适的发展机制,吸引工业设计企业向园区集聚,以园区为节点,在园区内部建立企业之间的互通交流网络,打造园区品牌,再通过扩散作用建立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周边同类型企业的网络关系,更好引导工业设计产业以社会化、网络化的形式集聚发展[3]。

(1)园区内部网络

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企业活动联系在一起,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界定的园区无形中将使得内部企业之间非正式接触的机会增多,使得行为主体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资源的纽带。这些关系在企业各自的经营过程中自发创造,因此,园区内部网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过程,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环境有相对的依赖性。

而园区管理方作为网络中的一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众多改变,从只提供简单的物业服务、收取租金的“房东”慢慢开始转变为促进园区企业交流、塑造园区品牌文化、提供公共平台服务的“服务方”,这些实质性职能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值得认可的探索,如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2013年初成立的产权交易平台,主要负责工业设计产品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登记、保护、托管、转让等,成立一年多时间已服务四百多家企业。

(2)园区与园区之间

知识的传播、交流不仅仅限于园区企业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也存在着隐形的网络将产业内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企业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更是通过网络组织将这个利益群体做大做强,实现了利益1+1>2的扩大作用。在园区间形成集聚交流网络的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强大推动力,同时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其作用也不容小觑,作为服务整个产业的组织,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注定不能局限于园区内部,如2011年,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就曾配合配合卢湾区政府及相关创意产业园区共推“江南智造”创意设计集群区的建设;并以M50 创意园区为核心,打造创意产业园区的设计创意产业链,将设计创意核心定位于M50 创意园区。

(3)社会网络

上海作为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较快的城市,近年来工业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中小企业在自身条件、设备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多的局限,而上海目前的产业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环境还有极大地改善空间。

此时,政府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大推手在各方面都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上海市经信委自2006年起有计划、有步骤的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新建了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同时在2013年成立了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旨在推动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营造产业大环境、软环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创新网络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13年7月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秘书处在上海成立,意在打造中意设计创新跨行业合作的国家级基地,形成中国最大的“中意设计创新产业”集群,推动设计产业及周边产业发展。2014年,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上海,目标是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工业设计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上起到引领和标杆的作用。(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淑芳,牟艳芳,韩明杰. 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探析[J]. 北方经济,2011(7):32-34.

[2] 褚劲风.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猫咪我的最爱初三作文下一篇:反诈宣传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