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传统产业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西传统产业(精选8篇)

江西传统产业 篇1

目录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申报认定和规划编制

第三章保护与利用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 则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建设美丽乡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抢救优先、合理利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和扶持。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保护负主要责任,应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各项工作。

第五条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全省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市、县(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申报、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对传统村落内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旅游、财政、环保、国土、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工作。

第六条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村落的日常管理,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一)配合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二)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保护发展项目;

(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四)依法制止违反规划的行为;

(五)指导、督促村(居)民委员会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第七条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法律、法规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好村民宣传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二)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指导、督促村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建筑的构件,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五)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结合,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人居环境改善、传统建筑保护等工作。

第九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应当调动原住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影响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资、捐赠、认领、租赁、投资入股、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

第二章申报认定和规划编制

第十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村落,经征求村民意愿,可以申报传统村落:

(一)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者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二)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

(三)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四)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者地域特色鲜明,或者拥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第十一条申报传统村落,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单及照片;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十二条申报江西传统村落,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向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与条件,从已批准公布的江西传统村落中推荐。

第十三条传统村落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自批准公布之日起一年内,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经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报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三)保护措施和建设控制要求;

(四)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及近期保护项目;

(五)传统格局、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要求及措施;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播要求;

(七)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

(八)村落人居环境规划。

第十五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与村庄规划合并编制,其规划范围、基本内容、成果深度应当符合村庄规划编制的要求。

第十六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通过论证会等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保护发展规划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日。

第十七条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经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

经依法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第三章保护与利用

第十八条传统村落应当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维护传统村落的原生态。

第十九条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保护传统村落内承载历史记忆、农耕文明的各类载体及习俗,传承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文化(文物)等部门应当开展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登记传统村落各类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现状等情况,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保护利用、分类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依法核发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毁林开荒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域、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其他损害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对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环境要素,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二十五条在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其色调、体量、高度、形式等应当符合整体风貌要求,并保证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第二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传统村落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标志牌应当在保护发展规划批准后三个月内设置完毕。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传统村落适合人居生活需求。

第二十八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配备专门保洁人员,配置垃圾收运设施,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九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行农村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建设集中式或者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污水收集管网。

第三十条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统村落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并报县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传统村落核心保护区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传统村落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传统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严格落实各项防火安全保障措施,依法建立专职或者志愿消防队伍,定期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

第三十一条传统村落中,具有历史、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价值,未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以认定为传统建筑:

(一)建筑类型、空间、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具有建筑艺术特色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

(二)反映本地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

(三)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等;

(四)名人故居、旧居、纪念地以及具有历史事件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五)其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教育、艺术价值的。

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传统村落内传统建筑的普查,拟定传统建筑名录,并征求利害关系人和专家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对传统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传统建筑档案,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组织编制抢救修缮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传统建筑所有人自筹资金修缮传统建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助。

第三十三条传统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内部结构相适应,不得擅自改变传统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传统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纳入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发展规划。

鼓励、支持对传统村落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传统村落设立摄影绘画、乡村体验游、农业生态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基地,促进居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对传统建筑可以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在满足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利用传统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所和传统作坊、传统商铺、民宿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第三十五条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和商业项目开发,应当从传统村落的经济、交通、资源等条件出发,正确处理环境承载能力、村民接受意愿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对开发类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应当先予保护。已经实施开发的,应当加强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力度。

第三十六条传统村落所在地县、乡(镇)人民政府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设立公司,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鼓励传统村落的居民以其所有的传统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第三十七条传统村落被辟为旅游景区的,景区经营者应当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当地居民的合理收益,并从旅游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建筑被辟为参观游览场所予以开放的,景区经营者可以与传统建筑所有人签订协议,约定传统建筑所有人合理的收益分成。

第三十八条鼓励金融管理机构制定融资优惠政策,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十九条传统村落较为集中的区域,可设立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县)予以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保护示范区(县)的保护和建设,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

第四十条建立传统村落保护监督员制度。传统村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聘请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居民任监督员,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实施及村落内建设活动进行监督。

鼓励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第四十一条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

第四十三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日常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四条传统村落经批准公布后,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保护状况和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

在定期检查和跟踪监测中,发现存在未及时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违反保护发展规划开发建设、对传统格局及传统建筑保护不力等问题的,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

第四十五条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因保护不力导致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化(文物)部门,责成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限期整改,采取补救措施。

整改期限届满后,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文化(文物)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的,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濒危警示通报。

传统村落破坏情况严重且无法补救的,提请传统村落的批准机关从传统村落名录中除名并进行通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报批保护发展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依法批准的保护发展规划的;

(四)未依法将批准的保护发展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四十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核发规划许可证,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八条因县级人民政府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已批准公布的传统村落被除名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降级以上处分。

第四十九条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违法单位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违法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传统村落标志牌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章附 则

第五十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以外的传统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参照本条例传统建筑保护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所称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或者传统风貌,应当予以保护的村落。

本条例所称历史环境要素,是指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江西传统产业 篇2

1.1 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阶段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过渡, 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素质的过程, 其表现之一就是在整个产业结构中, 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转变, 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续上升。从表1可以看出, 进入20世纪以来, 江西省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 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到2003年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虽然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 达到30%以上,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贡献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 江西省产业结构正处于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优化升级阶段。

1.2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以来, 第一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 除2004年有小幅度回升外, 整体上保持了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23.2%下降到2009年的14.5%。且每年下降的幅度基本保持稳定, 均在1-2个百分点之间。这符合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方向, 即“‘十一五’期间, 进一步加快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 努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到2009年, 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13:52: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层次和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2007到2009年, 农业生产总值维持了这种稳步下降的趋势, 说明江西农业生产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大。

1.3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并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表1可以看出, 2001至2008年间, 第二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 已由2001年的36.2%上升到2008年的52.7%, 上升幅度达16.5个百分点, 且在2003年, 第二产业已经超过第三产业, 成为江西省第一大产业, 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列次序为二、三、一, 改变了前几年三、二、一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排列次序, 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开始趋于协调, 特别是工业的基础地位开始确立, 使江西可以自豪地说已经摘掉了农业省的帽子, 且工业化进程不断稳步前进。2009年第二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加工产业及外贸产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数据上分析, 2009第二产业比2008年仅下降了1.5个百分点, 这说明第二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有限的, 这与江西省外向型经济所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大有关。

单位%

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2008.08.10。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4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比重渐趋合理化

从表1可以看出, 2001年至2008年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2001年的40.6%下降到了2008年的30.9%。长期以来第三产业在江西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处于过高阶段, 2001年的甚至超过40%。江西第三产业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的比重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第二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这种超社会发展阶段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 这说明江西三次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基础很不牢靠。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说明江西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走向协调和稳步前进的状态。截止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为52.7%, 第三产业比重为30.9%, 比例趋于合理, 且接近江西省“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2009年第三产业有所上升, 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

2 江西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江西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

从表2可以看出江西的产业结构演变和全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比较而言, 各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但也有一些不同。第一, 江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平均下降速度, 比重开始接近, 但2009年仍高于全国水平3.9个百分点;第二, 江西第二产业发展迅猛, 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 2009比重超过全国4.4个百分点, 但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因此工业基础并不牢靠。第三, 江西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而全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单位%

资料来源:中华人名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2 第一产业发展虽然较快, 内部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化, 但距离农业强省还相差较远

江西第一产业的发展一直较快, 在全国确立了农业大省的地位, 且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结构也已比较协调, 但江西离农业强省地位还相距较远。对第一产业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农林牧渔, 还应从产业垂直关系分析农产品与农产品加工的关系。根据统计资料计算, 全国规模以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 1999、2000、2001年分别是0.77、0.85、0.90, 同口径计算, 江西分别是0.31、0.32、0.28, 即江西的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及全国水平的40%。所以, 江西尽管是农业大省, 却远没有成为农业强省。

2.3 江西轻重工业比例欠协调

到2003年, 江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轻工业的企业数为1445家, 总产值为373.11亿元, 而重工业的企业数量为1631家, 总产值为815.69亿元。轻重工业的企业数比例为1:1.13, 总产值之比为1:2.19。而全国的这两个比例分别为1:0.96和1:1.55, 江西的重工业水平远远高于全国水平, 江西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有越来越重, 轻工业有越来越轻的变化趋势。这虽然与江西具有的大量矿产资源有关, 但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是分不开的。

3 江西主导产业选择

3.1 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3.1.1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或在工业化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多层次性、综合性、序列更替性。

3.1.2 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基准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发展趋势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符合未来发展规律;二是基础支撑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形成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系统协调的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备扩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品质;四是可持续原则, 表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是生态、环保, 符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有很多, 表3反应了选择主导产业的传统基准。

资料来源: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2009.06。

3.2 江西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江西省第二产业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但发展迅猛, 江西省政府在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中指出,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到2010年, 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因此笔者认为江西省应该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强省的政策, 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 以第二产业的技术革新和迅速发展带动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以推动整个江西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基础上, 江西省可以选择食品加工业和旅游业为本省的主导产业。分析如下:

(1) 选择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

江西食品工业已有一定基础, 江西的卤制品, 果汁等食品工业在全国闻名;生态环境良好, 符合支柱产业选择的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备了建设有机食品工业的条件, 而且有机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潜力大。要形成有特色的江西食品工业应该做好以下三件大事:一是瞄准市场, 发挥独特资源优势, 重点扶持发展肉禽加工、果蔬加工、米制品加工、绿色森林食品和新型食品辅料等一批优势产业, 力争在全国形成行业规模优势;二是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 通过与发达地区企业的联合, 以资产重组为纽带, 实行大集团战略, 力争培育几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集团, 使之成为带动全省食品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三是采取官产学研民媒互动战略, 打破条块分割, 促进地区融合发展,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培育一批在全国很有影响, 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产品。

(2) 选择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逐渐成为人重要的消费需求, 旅游业也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发展连带性大, 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关联性, 一般来说, 旅游业就业每增加一人, 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五个就业岗位。因此, 发展旅游业对于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扩大就业, 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来源:江西省统计局网站江西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自然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 尤其以红色旅游资源最为突出, 江西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占全国的60%左右, 具有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源基础;旅游业生态环保,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江西省旅游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发展势头强劲。因此选择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将大大促进江西整体经济的发展。

江西应发挥自然条件优越, 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 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强化旅游服务体系,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使江西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整体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王瀚林.关于“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兵团建设, 2010, (05) .

[2]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N].2009, (06) .

[3]江西省“十一五”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J].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 2008, 08, 10.

[4]史忠良.新编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10) .

[5]叶燕.产业转移与江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2005, (06) .

[6]史焕平.刘子英.江西产业结构分析及支柱产业选择[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 (06) .

江西传统产业 篇3

关键词: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宗族制度

中图分类号:K8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25-2

1 流坑村的历史与发展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西南部的乌江之畔,北距县城38公里,西去所属牛田镇8公里。它上游有晹田村,下游分布着麻坑村、水南村、牛田镇,而它正处在乐安东南山去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四面青山拱挹,三面江水绕流。当地人习惯将小盆地称为“坑”,故得名流坑村(图1)。全村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572亩,村民1280户,5600余人,除少数姓曾外,其余均为董姓家族。

据流坑董氏族谱记载,流坑董氏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汉名儒董仲舒,但有清晰世系可考的,是五代时居于抚州宜黄县的董清然,南唐时,他的曾孙从宜黄扩源村迁来,当时这一带还是荒芜之地,但后来迅速发展成千人大村落[1]。明末崇祯九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江右游日记》中这样写道:“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高度概括了明末流坑村的繁荣景象。关于流坑村的历史,可简单概括为:始建于五代,以科第而勃兴于两宋,衰微于元朝,以工商业而繁荣于明清,最终败落于晚清、民国之际。如今的流坑村虽然落后贫穷,不被世人所熟知,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其深厚丰富的聚落文化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2 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的构成

2.1 物质文化层

2.1.1 自然要素——“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生态观 聚落形态的形成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衔接与融合,其选址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流坑董氏族谱》中这样描写流坑村的自然环境:“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峰西峙”,四面环山险若天障,盆地内丘陵起伏,幽如鬼谷,东南西北四个山坳系自然生成的“城门口”,东南北三面环绕的乌江水则是天然的“护城河”。这种绝佳的地势条件既顺应了人们传统的防御心理,又能很好地抵御外来侵犯。另外,村落受亚热带湿润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这些都为该村农业的发展和村民居住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村西的金鼓峰与远处环绕的群山形成了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部寒风,迎纳着南部阳光和暖温气流,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水和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村落的布局和形态。村中最重要的水体便是乌江和由董燧带领村民挖掘的村中内湖——龙湖。乌江是流坑村连接外界最重要的通道,而龙湖则对其生产、生活、防洪排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活水排形”的良好格局[2]。村落主体位在乌江西岸的高地上,村西是一百多亩肥沃的水田,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早期传统聚落赖以生存的前提,地理及气候条件是聚落形成的依托,而“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生态观则是传统聚落选址、布局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1.2 地域因素——多元文化的共加圈 地处吉州之东、抚州西南的流坑村,在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前隶属吉州永丰(即庐陵),那时当地便有“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称,十八年后划归抚州乐安。虽后来行政区划上归属抚州,但村落位于乌江上游,与吉州地区水系同属赣江流域,地理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因为这双重地域环境的影响,使其文化既有吉州(庐陵文化圈)的传统,又受抚州(临川文化圈)的熏陶,形成了庐陵文化圈与临川文化圈共同叠加作用的产物[3]。此外,古江西地处吴头楚尾,各时期都有文化遗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土著文化,经过传播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三苗文化圈、荆楚文化圈、百越文化圈和中原文化圈的结合产物,这种结合也构成了赣文化的底层,共同影响着流坑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村民日常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活动中[4]。所以说,流坑村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楚文化的交汇地,是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赣江流域的文化代表。

2.2 精神文化层

2.2.1 传统风水理念 流坑村受风水理念的影响颇深。據《流坑村图述》记载,董氏就是听了堪舆大师杨筠松师徒的话才将聚落的选址定在如今这块风水宝地。远有青山环卫,近有江水绕流,形成山环水抱之势,完全符合风水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之说。以风水“水法”论流坑村,乌江水东南入、西北出,符合传统风水所谓“水之来者曰天门,水之去者曰地门,天门宜开,地门宜闭”的基本原则。乌江绕流于村落东南北三面,正形成小聚和“金带环抱”之势,自然属于风水宝地。杨筠松曾留下“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的箝语。村内交通呈“七横一竖”的格局,八条巷道之间还有密如蛛网的小巷与之贯通,符合“横补直泄、补泻相济”的风水理念[5]。另外,明代董燧在村西南方挖掘的龙湖,除了考虑到生活生产及防洪需求外,更重要是应了风水上的讲究。因为作为“龙穴”之地的流坑村,必须以水聚龙、活龙,有水方能聚财,其名亦应风水喝形而来。

2.2.2 陆王心学及理学思想 江西是宋代理学渊薮之一。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便是抚州金溪人,元代有理学宗师吴澄,明代则有翰林学士解缙。更重要的是王阳明,他的学说在江西任巡抚的四年半中日趋成熟,故其死后“江右王门”最盛。而流坑村南宋的董德修服膺陆学,明晚期的董燧则醉心于王学。“江右王门”中的聂豹、罗洪先及王阳明的弟子王畿都和董燧交往甚多。董德修和董燧学成后在村中大力培养弟子,创办了心斋书院、雪峰书院、蓉山书院等,使得陆王心学在流坑读书人中占了主导地位。他们用儒家经典,尤其是陆王心学及理学思想,教化族众,巩固宗族血统。另外,他们还将理学思想运用到治村实际中,形成了一套理法相融的道德规范。按照道统的理念,董燧等人制定的“遵圣训”、“崇礼教”、“宗正学”等十四条族规,对族众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规范、劝诫和教育,使之“辅血脉而禅于无穷”。流坑董氏深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道统,即理学,存理去欲,修齐治平,才能强化封建社会基层组织,使家族的维系超越原始的阶段,进到理性的境界。流坑村董氏百世不衰,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典型,正是得力于宗法制度的维系和儒家道统的教化[6]。

2.2.3 宗教信仰与传统民俗 流坑村是杂神信仰,有着深厚的傩文化。传说自北宋御史董敦逸将“傩”带回了家乡,它就被奉为神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四日,凡头年有中举、添丁、嫁女、娶亲等喜事的人家,都要请傩神到各家中厅堂中表演一番。“玩喜”是流坑村对傩戏的俗称,它在保留古老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的基础上,融合了明清时期社祭中娱神乐人的习俗,同时又寓传统的科举进士文化主题与和谐的生态伦理教育思想于其中,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7][8]。村中庙宇的数量庞大,多沿乌江的左岸分布在村落四周,有拱卫天门的三官殿,护卫水口的观音堂,玉皇阁,供奉地仙的武当阁、土地庙,还有五王庙、真君阁等。把为百姓生活解难的各路神仙都容纳进来,满足了乡民求助各种超自然力保佑的心理需求。

村中还有许多特有的传统民俗,比如明万历以前,村子有个旧俗就是每十年必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水陆大会村,又称水陆道场。每逢端午节,族众会请来戏班演戏以驱灾辟邪。村落质朴而丰富的市井活动如赶集、摆摊、看戏、祭祀、神聊、喜庆、谷物晾晒等,形成了一种网络状的联系。这种网络状的联系既丰富灵活了聚落空间形态的层次和种类,又保证了生产、生活、贸易的沟通,使聚落发展有了经济上的刺激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文化整合的作用[9]。

2.3 制度文化层

2.3.1 封建法规礼教制度 封建礼制是儒家观念的精髓,它要求山水景观都是“尊卑有序,大小有伦”,体现儒家“礼”的秩序。流坑村受其影响很深,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中。村中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以礼制为前提,讲求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避。民居空间严格按照礼制要求排布,前堂明亮气派,供宴客、行礼之用;后堂昏暗简易,为日常生活之用,两者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和装修档次的高低。沿袭了封建社会“左祖右社”的传统思想,流坑民居通常以左为尊,前厅左厢房为长者居住,右厢房为长子居住;次子及女眷则居于后堂厢房。礼制空间表现的是一种对家族至高无上的崇拜和绝对服从的精神意味。讲究礼制秩序的流坑村民居,在居住环境上追求儒家的教化性空间和等级空间。

2.3.2 血缘关系与宗族制度 南方传统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多为体现完整权力聚散的内聚性核心结构,形成一种“以宗祠为中心,由内向外自然生长”的布局,但流坑村却并不如此。整个村落的布局仿照唐宋时期城邑的里坊规制,像一座城池,亦似一方都会,这是一般仅拥用若干古建筑的村落难以比拟的。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流坑村表现出较大的封闭性、稳定性、对传统的延续性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为了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流坑董氏建立了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还大修族谱,兴建祠堂,从精神上训导族众“尊祖敬宗”,使宗族成员普遍地、形象直接地感受到宗族文化的精神。村内宗祠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房巷对应;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系统支派严整,源流谱系清晰[10]。众多宗祠中属董氏大宗祠最为宏伟,它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兴建,是流坑董氏“千门万户,聚居一家”的重要标志。可惜后来被北洋军阀烧毁,只遗下敦睦堂中五根花岗岩石柱,诉说着董氏宗族昔日的辉煌和经历的沧桑。如今村中仍保存有祠堂58座,成为流坑村一项宝贵的人文景观,映射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和潜在的文化意识。

3 结语

聚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自然条件、地域因素、传统风水、宗教理学、社会制度与人的思想行为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唯一性使得流坑村成为区别于其他聚落的独立个体。同时,它又反過来限制聚落中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牵制着村落的演变与发展。通过研究我们看到了文化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对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传承和现代人居理想环境的构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民.千年古村访流坑[J].今日中国,2003,5:68-70.

[2]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 银光灿.流坑古村的特色与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0,6:64-65.

[4] 许飞进,刘强.乐安流坑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J].农业考古,2008,3:236-238.

[5] 邓建辉,骆永正,邓建红.杨公风水与村镇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20):34-35.

[6] 周銮书.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的考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7] 廖夏林,金卫根,金奕敏.江西抚州农村傩文化及其旅游开发探析[J].农业考古,2010,6:310-312.

[8] 李雪萍,王春阳,曾群浪.临川傩舞文化的风貌与特点[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56-57.

[9] 张素娟,黄智凯.浅析湘南传统聚落文化对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0,5:132-133.

[10] 李秋香,陈志华.中国古村落——流坑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江西传统产业 篇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一个重要途径是推动文化品牌化发展,以文化品牌带动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文化品牌的灵魂与不竭动力源泉。推动文化品牌化发展,必须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现代文明相融合,打造中国特色、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具体而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化发展,应从科学凝练文化元素、系统构建文化品牌、适时呈现文化成果、精准营销文化产品四个方面入手。

科学凝练文化元素。这是指在文化产品研发阶段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借助先进科技手段,以新的感官体验和互动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用现代科技激发文化创意,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形态。例如,以传统文化作品为创作内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这些文化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上海世博会上,一幅商贾云集、人流穿梭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融合了当代先进影像技术和我国古代文明瑰宝,让人耳目一新。又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基础,用科技手段呈现各地历史风情,让现代人“亲历”历史。美国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采用大量的中华传统文化素材,实现了文化和商业双重价值。同时,还应重视开发文化项目及文化工程,如创新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结合各地实际建设新乡贤文化及乡村记忆工程等,既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系统构建文化品牌。文化产业要不断增强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系统构建文化品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链。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仍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品牌效应不明显、附加值偏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链经营格局尚未形成。根据我国实际,文化品牌的系统构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形成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自信、以口碑为标尺的品牌他信,积极吸纳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二是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

适时呈现文化成果。适时呈现文化成果的关键在于适时,即文化成果应与时代发展同步,突出时代元素、弘扬时代精神。当前,传统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多样、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如果不注重与时俱进,就会落后于时代、失去受众。因此,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要以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开拓进取的勇气,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格、内容和形式;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借鉴人类文明先进成果,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文化成果,并将其适时呈现在世人面前。

精准营销文化产品。根据地区实际,细分文化营销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实施差异化的文化品牌营销战略,是开拓文化市场的基本路径。同时,文化产品营销还应加强与国外文化传播机构的合作。以孔子学院为例,它以独特的办学模式开展汉学教育、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带动了相关文化产品传播,成为体现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还应看到,构建多层次、互动融合的消费者体验模式也十分重要。比如,在文化产品营销过程中,应将专业术语尽量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建设城市文化体验核心区,为消费者提供多元文化产品和服务;等等。

文章来源:

江西传统产业 篇5

江西召开2011省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

会上,李玉英作了文化产业工作总结报告。李玉英强调,全省文化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心无旁鹜的工作精神,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省这一目标,把党代会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要以创新的理念和开阔的眼界,准确把握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带动经济方式转变的作用、对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就业的作用;要以奋发向上和百折不挠的姿态,正确应对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以创新的理念和开阔的眼界,准确把握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一是抢占制高点,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二是增强后劲,加快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三是固本强基,加快提升龙头骨干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突出重点,努力推进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五是挖掘潜力,加快培育新兴文化消费市场。六是协调发展,快速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相融合。七是加快步伐,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江西传统产业 篇6

2011江西省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申报公告

为进一步实施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合财政资金扶持高新产业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7号)以及《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赣府发„2009‟29号)的有关精神,现就2011年江西省高新产业重大项目的有关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报条件

1、项目单位必须是在江西境内注册的企业,所有制形式不限,年销售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或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内,且未获得过省高新产业重大项目资金支持的企业。项目单位具有较强的项目实施能力、工程建设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开展相关产业化项目的生产、经营资格以及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较好的资信等级。

2、申报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符合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符合科技发展、技术改造等江西省“十二五”专项规划,并已经按国家、省规定完成备案(核准)手续。

3、申报项目采用的科技成果(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具备满足技术先进和知识产权归属明晰的要求,项目已经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4、申报的项目必须在江西省境内投资建设,总投资不低于3000万元,项目建设所需土地、环保等实施条件已基本具备,项目所需资金已落实,其中项目承担单位筹集的项目资本金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比例。

5、项目方案合理可行,符合节能、降耗、安全的要求。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竣工投产后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产业带动效应。

6、项目计划近期开工或已经开工,且两年内能够竣工。

二、重点领域

1、新能源:重点是光伏电池和组件以及发电系统、锂电、新型储能系统、风电技术装备的大规模生产及相关配套产品产业化。

2、新材料:重点是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超硬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领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3、生物产业:重点是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现代中药、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创新药物大品种产业化,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产业化,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化。

4、高端装备制造:重点是民用干支线飞机、直升机、通用飞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产业化,光机电设备,新型显示器、新型传感器、新型电子仪器产业化。

5、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是节能、节水、节材、减污和再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先进装备产业化。

三、项目申报程序

项目的组织、申报、评审、确定等按“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合财政资金扶持高新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7‟7号)”执行(可从江西省高技术产业网下载)。

项目申报单位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知识产权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截止时间

本次申报工作截止时间为2011年3月31日。

五、联系方式

省发改委(省高新产业办):0791-6200542,6214275 省科技厅: 0791-8863142,6253831 省工信委: 0791-6221211,6264026 江西省高技术产业网http://one.jxdpc.gov.cn

江西省科技厅网http:// 江西省工信委网http:// 本公告由省高新产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高新产业重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附:

高新产业重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1、项目简况

包括项目提出的主要理由,国内外现状,已有的条件和基础,建设的目标、规模、主要内容、地点,总投资估算、资金构成及筹措方案,申请扶持资金数额及支持方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承担单位基本情况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项目简介限2000字以内;

2、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2.1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2.2本项目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产业关联度分析; 2.3本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4项目产品描述和市场分析。

3、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新组建企业介绍主要投资方的相关情况)

3.1项目单位所有制性质、股份结构、主营业务及行业中的地位;

3.2财务资产状况,主要包括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

3.3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4、项目的技术基础

4.1技术的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

4.2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中试及鉴定情况; 4.3主要技术创新或工艺特点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优势;

4.4本项目的实施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意义和作用。

5、项目建设方案

5.1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

5.2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等; 5.3建设地点、建设工期、进度安排和建设期管理等; 5.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5.5项目招标方案。

6、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原材料供应、供水、供电等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6.2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能源节约的措施; 6.3项目的审批或备案包括企业投资核准(或备案)、土地预审、规划许可、环保评价等。

7、投资估算及筹措

7.1项目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方案

7.2资金筹措方案,申请扶持资金数额及支持方式,贷款偿还计划等。

8、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8.1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

8.2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9、附件

(一)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二)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自有资金证明及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技术来源、权属及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

(六)土地、规划等相关文件;

江西传统产业 篇7

客家原是汉族的一支, 源起河南洛阳, 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 有些居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 历经数次迁徙, 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融合, 最终分布在粤闽赣及台湾等地区。粤闽赣地区的地形特征, 一方面四周有崇山峻岭包围, 另一方面有山脉把这些地区与外界完全分隔开, 此地就形成了以百越族为主的“土著”居民。唐宋之际, 北方爆发战乱、人民流离失所, 大量人员向南方迁徙, 来到这片被大山遮蔽的地区, 与当地的“土著”逐渐融合, 就形成了既具有本地浓郁乡土气息的土著文化又具有汉唐风韵的中原汉文化的融合性文化, 所以可以说客家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移民性的文化。

移民性的特征只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 客家人因为移民的缘故, 会对原有的文化产生出深深的眷恋, 在后来融合的文化中体现出强烈的乡土意识与寻根意识;其二, 客家人经过漫长的迁徙漂泊而最终才能到达居住地, 而居住地本身就有土著居民, 他们只能在更加偏远、荒蛮的地区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家园, 经历了种种苦难、艰辛, 造就了客家人勤劳质朴、勇于开拓, 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其三, 客家先辈在迁徙中,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当地土著的排挤, 客家先辈们想要获得生存下来的机会必然会和土著发生争斗, 只有团结起来, 勇于奋斗, 才能获得胜利, 得到生活的必须资源, 客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关系, 即团体主义精神。另外, 客家人还具有爱国爱乡、坚强、不屈不饶的反抗精神, 无时不刻思念故乡, 坚持落叶归根并为家乡出钱出力思想, 对家乡有一种诚挚之情。而这些都是客家人想要扎根在居住地, 完全融入本地的文化中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二、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特点

在江西赣南, 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有竹子, 人们爱用竹制品, 饮食中飘着竹香, 饰品中渗透着竹子的美, 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中到处都体现出竹的价值和作用。竹子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饮食、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到房屋建筑、交通工具等无不浓缩着竹的影子。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种类繁多, 式样丰富,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为竹制生活用具, 第二类为竹制生产器具, 最后一类为竹制家具。竹制生活用具主要有竹扁担、大谷箩、簸箕、竹扫把、蒸笼、竹笠、鸡笼、竹伞、竹衣架等, 其中以竹编用具最为常见, “竹篮”就有一百多种的编法与功能。江西客家人非常勤劳, 在他们长时间的生产劳动中制作了无比丰富的生产器具, 再加上竹子的可塑性强, 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的生产器具, 竹子都是作为最重要的制作材料用于其中。比如播种时用的竹锄, 农业灌溉用的水车, 采茶晒茶用的竹背篓和“电塔”等。竹子质地坚韧, 表面光滑, 触感舒适, 透气性能好, 清凉宜人, 用来做家具深受江西客家人的喜爱, 也成为客家人家中必不可少的器具。江西客家传统竹家具主要有竹床、竹桌、竹椅、竹柜等。

江西客家竹器具极具审美和欣赏价值。竹材作为一种天然材料有着翠绿的色泽、天然的纹理, 体现着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客家人在制作竹器具对竹材虽有加工, 但尽量保持了竹材原有清新淡雅的特点, 使得竹器具具有极强的美感。如客家的“竹篮”装饰常采用竹青部分刨皮的方法, 使竹篾形成青黄相间的形式。用这样的竹篾编制的竹器青黄相间层次分明, 触感细腻不失厚实。江西客家人还会在竹器具上雕刻出装饰图案来进行装饰。附着于这些竹器具之上的装饰图案更是古朴典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不胜收。雕刻采用线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方法, 装饰的图案主题则是由花卉、人物、虫鱼、文字等共同构成, 寓意方法主要以传统吉祥图案和吉祥字谐音为主。

江西客家竹器具的造型设计巧妙、别具匠心。如在挑具中, 竹摞子江西客家最原始常用的运输工具, 造型设计是非常独特的。“竹摞子”的使用是将肩膀上直接的重量分散到了“竹摞子”的两端, 使人处于重量的平衡状态, 并可以自如的行走, 提高运输的速度和效率。又如在江西客家人的生活中常用的“脚盆” (洗衣民具, 赣南客家人兼用来洗脚用, 所以叫脚盆) , 与其他区域不一样的地方是40厘米的高度, 其它区域一般为25至30厘米左右, 所以坐在上面高度合适。并且脚盆底板离地较高, 在10余厘米, 这样在洗衣时, 人弯腰不要太低, 还不容易腰酸的功效, 结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三、江西客家传统文化与竹器具的关联性

江西客家人爱用竹、善用竹, 生活中处处都可见竹子的身影。他们使用的大量的竹器具与客家人的传统文化之间关联甚密, 传统文化始终渗透于客家人制器、用器的过程中。江西客家人从中原开始迁徙, 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 使得很多生活器具无法随行。当他们到达江西南部定居下来的时候, 发现此处生长着大量的竹子, 竹子性温、质朴淡雅、坚韧挺拔, 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十分契合, 加之竹材干燥, 不易腐烂、易于加工的优点, 江西客家人便就地取材, 靠自己的勤劳智慧, 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件又一件即美观又使用的竹器具。

在制造竹器具的过程中, 江西客家人始终坚持物尽其用、一物多用的原则。客家人在迁徙的生活中, 缺衣少食, 深切感受到材料、物品的珍贵, 在自己动手制作器具的时候, 尽量合理利用竹材, 减少耗材, 想方设法减轻竹器具的自身重量, 制作能折叠或能拆卸的器具, 既能节约用材, 又能减少占地面积。另外, 由于很多竹器具在制作的过程中是用编织和穿插的结构, 这种结构在器具破损之后方面修补, 即便破损到无法修补时, 竹制品也可以用来烧火做饭, 最后化成灰烬后还能滋养庄稼, 完全物尽其用, 没有任何的浪费。

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地区与本地土著相融合, 落地生根, 世世代代生活下去。但是也正因为如此, 他们对原来中原的文化有着深深的眷恋, 并把这种眷恋融进了竹器具的制作中去。客家竹器具装饰图案丰富, 寓意深刻, 无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如二龙戏珠、富贵花开、年年有余、封侯拜相、名扬四海、松鹤延年等, 都是中原文化中美好的寓意。

江西客家人用开放、包容的心态, 接纳了当地土著的手工艺技术, 再融合了中原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 衍生出了新的手工艺技能。这种兼容并蓄, 体现了江西客家人在异地接受异族文化, 迅速与异族相融合的聪明智慧, 展现了他们强烈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江西客家竹器具文化是江西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客家人文化、思想、情感的重要体现。通过客家竹器具的用材、制作工艺、装饰手法, 传达出江西客家人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哲学观。通过对江西客家竹器具的研究来宣传江西客家文化, 让人们在传统文化迅速流失的今天, 能重视江西视客家文化, 行之有效的传承和发展江西客家文化。

摘要:客家是汉族的一支, 在长期的迁徙生活中, 形成了属于自身坚忍不拔、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的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反映在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客家人最为常用的竹器具。本文通过对江西客家竹器具类型、纹饰、造型等特征的研究, 提出江西客家传统文化与竹器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揭示客家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江西客家文化,江西客家竹器具,关联性

参考文献

[1]张海华, 王琼.客家传统制器思想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1

[2]杨梅.试论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怀化学院学报, 2006.5

浅析上海产业转移与江西战略选择 篇8

【关键词】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26-01

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基本结束,将在更深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的产品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区域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的紧密,高额利润的诱惑、成本的压力以及环境标准的提高,导致产业转移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按照上海的“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长三角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产业结构将不断地调整升级,将传统的产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

1 江西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优势

1.1 江西省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

江西省土地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接湖南,北毗湖北、安徽,是中部地区唯一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毗邻的省份,是东部沿海省份的后方;同时,江西省又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前沿,是中西部地区走出去的必经之地。江西省与武汉、南京、上海、深圳、港澳等中心城市相邻近,直线距离仅六、七百公里。这种区位优势为江西省承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这三个最具经济活力、最富饶地区的辐射,并为其配套服务提供了极好的地理条件。此外,近年来,江西省的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原有的铁路交通枢纽外,南昌、九江均有较大规模的集装箱码头,六条高速公路相继竣工,省会南昌的国际空港也增开了直达韩国、澳洲的国际航线,基本形成了便捷的水陆空交通网。

1.2 经济发展具有的巨大潜力优势

从江西省统计局获悉的资料来看,参照前三个季度的经济走势,2008年江西省GDP6480亿元,同比增长12.6%; 财政总收入816.8亿元,增长22.8%,江西经济进入了历次5年计划中增长最快的时期。产品的配套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飞机、汽车、医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已初具规模。在农业方面也已涌现了一批有特色、有规模、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农副产品基地。2008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23.3%以上的增速,远超GDP的增速,这使得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力量结构更均衡,更加有利于江西省承接产业的转移。

1.3 低成本优势

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西土地、水电的价格以及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成本都较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也相对较低。江西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只有一些省市的1/2甚至1/3。江西在工业用地、水、电、住房等方面供应相对充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劳动力成本也只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此外,江西建筑材料相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黄沙、水泥等价格都低了不少,而且矿产资源比较丰富,金属矿产人均占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2 江西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

以科技进步带动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引导产业升级,激励上海产业在江西落户

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宣传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以吸引外资企业驻足江西。其次还要拓宽投入渠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内外资多元投入的机制,鼓励投资落户。同时,还要加大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的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本地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努力提升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加快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

2.2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化战略

必须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全面贯彻“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把“以工业化为核心”置于战略的首位,这样才能抓住江西产业结构的主要矛盾。目前,全球性的产业分工与重组格局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作为处于“世界工厂”之中的江西只有抓住机遇,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融入全国性、全球性产业分工与重组当中,广泛的寻求对外合作,引入外部资源,加快产业重组,才有可能改变目前江西的落后态势。

2.3对于支柱产业,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时,要实施分门别类的差别化政策

在与上海产业对接中,支柱产业中的食品产业要依托上海及国内大市场共同发展。汽车产业要依靠上海科技研发基地配套发展。化工产业要以绿色化工为基础持续发展。在改造传统产业中,机械产业要以提升能级为基础特色发展;冶金产业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稳步发展;轻工业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为导向集合发展;纺织产业要以降低成本为基础竞争发展;建材产业要以节约资源为导向集约发展;能源产业要以环保为中心联动发展。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电子科技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创新发展;生物医药要以高端技术为目标同步发展;新型材料要以环境友好型为研发基础优先发展;航天航空产业要以高精尖为目标联合发展。

2.4 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转变政府组织经济的方式,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要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为民营经济发展创建一个开放、平等、公正、有序、高效的低社会成本的制度环境。真正做到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适度的加快引入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塑造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在一般领域,国有经济要以“退”为主,尽量“退”到底、“退”干净。

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物流成本

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江西本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经得起考验。虽然目前江西省的各大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省会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但各地市特别是各縣、乡、镇的基础设施状况仍然不容乐观,部分乡镇的道路、水电依旧得不到保障。为此,江西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和腹地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通过加强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和规划,构筑现代化的物流大通道,保证江西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各个出入口的畅通,做到既能通达沿海又能连接腹地。同时,要充分发挥江西省省内水利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力量,解决企业用水、用电问题,保证各乡镇工业园区的水电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JP4]陈秀山、孙久文著:《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2]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

[3]http://www.jxstj.gov.cn/ 江西统计信息网.

上一篇:关于论语的演讲稿下一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