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微时代”与90后大学生群体

今天, “微时代”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微博、微信、微信用、微生活、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管理、微投资, 微公益……一个个“微”如影随形, 以其独特的魅力, 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普及, 9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开始热衷于微交往、微传播、信息微循环、微文化、微生活, 他们认为, “微”更贴近生活、更彰显个性、更能表征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借助“微技术”这一无往不利的工具, 他们从社会事务的旁观者一跃成为参与者, 原来, 传统媒体信息单向流动的壁垒是可以打破的, 公共交流空间也是可以构建的, 在微时代, 他们能够自由表达意愿, 自主传递心声, 这都是新媒体的力量。

但是, “微时代”与“微文化”绝非十全十美, 白璧无瑕, 由于微技术在运用上极为便利, 导致信息发布变得轻而易举, 谁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渠道与来源, 倘若公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 甄别与管控机制付之阙如, 极易使垃圾信息、网络谣言四处传播, 不仅给他人造成困扰, 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 微文化的特性容易导致生活流于碎片化、零散化, 人际交往囿于某个特定的小圈子、小部落, 造成个人主义泛滥, 公民责任意识淡薄,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理想更是难上加难。

鉴于“微时代”对9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行为和思想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不得不思索, 在这种新形势下, 该如何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微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新变化, 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变得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使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更富吸引力与凝聚力, 这是摆在每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二、“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挑战

1. 信息来源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倒逼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创新

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主题报告、典型案例、社会实践等举措, 着力营造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密切关系, 借助信息交流的面对面模式,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或深刻的现实体验, 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然而, 在现实大潮的冲击下, 这种典型模式却并非无可挑剔, 因为, “微时代”的信息来源上天入地、五花八门,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是形形色色、光怪陆离, 在一片纷繁芜杂中, 任何个人, 任何组织, 只要愿意, 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 而他们几乎毫无例外地会选择微博、微信、QQ及其他形式的微媒体。

如今,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低头族”、“手机控”, 他们晨昏颠倒, “机”不离手,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看新闻, 刷微博, 聊微信, 逛朋友圈, 争分夺秒抢占转发、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的制高点, 在信息审查机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 若一味寄希望于个人的自我道德约束, 则显得太过苍白乏力, 这时, 信息的传播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呈现出连锁反应。

与此同时, “微时代”的微文化、微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除先进文化外, 还充斥着各种腐朽文化、没落文化、消极文化, 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 各类文化相互交织碰撞, 必定有利有弊, 尤其是这些负面文化有极强的诱惑力和渗透性, 必将直接冲击和挑战价值观念的形成, 给90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极大的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实践中, 微时代的海量信息和极度虚拟性, 使得很多90后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的多重交替中难以适从, 自我中心价值得到彰显, 集体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培育难度加大, 不能很好地处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现行单一化的教育方法, 显然难以适应90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诉求。因此, 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法, 推进线上与线下两手抓, 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热点问题, 方为当务之急。

2. 每个人都是信息建构者倒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载体创新

在微时代, 大学生由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变为复杂的信息建构者, 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 而是开始主动地表达, 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参与范围和深度瞬间拓展, 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 各种社会热点复杂多变, 所有这些必将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同时, 严重冲击高等院校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 因此, 要想更好地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必须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载体。

3. 知名学者或网络大V的可达性倒逼高校思政工作的主体创新

古人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者”, 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 教师的地位当之无愧具有权威性。但是, 在微时代, 一些新的网络权威不断创造并传播影响, 逐步构建了大学生亚文化价值体系, 直接挑战和威胁到现行思政教育教师的权威性: (1) 通过微信、微博、QQ等微媒介, 曾经“可望不可即”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 变得“天涯咫尺”, 触手而可及, 大学生群体可以与这些“偶像”在线交流思想和沟通情感, 拓宽了交流渠道、交流范围和交流层级, 曾几何时, 极为神秘的高校思政工作者的个人魅力和综合素质, 瞬间“大打折扣”; (2) 各类微信群、微博群、QQ群、兴趣群不断涌现, 90后大学生群体会根据自己诉求和喜好, 加入相应群体, 由于网络推手推波助澜, 这些微媒体中的“网络大V”极富煽动性和影响力, 他们登高一呼, 立时便会应者如云, 而90后大学生尚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 满腔热血, 易于冲动, 某些缺乏独立思考与辨别能力的同学极易受到蛊惑, 导致认知失当, 他们宁愿相信这些大V传播的“杂音”, 也不愿接受主流媒体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新闻联播”, 无疑将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既然“微时代”的浪潮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不可逆转, 这就需要我们转换固有思路, 让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变得更开放, 更鲜活, 改“被动适应”为“主动应对”, 打出一套与时俱进的漂亮“组合拳”。

1. 变“权威”为“粉丝”, 变“独角戏”为“交响乐”, 主动融入“微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放下昔日“权威”的架子, 敢于且乐于做学生的“粉丝”, 有效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广告等微时代多层媒体, 倾听当代大学生的心声和诉求, 把握其思维和观念的焦点性, 运用微媒介超强大的转发评论、引导功能, 主动出击,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大胆作为, 彻底改变思政教育工作者唱“独角戏”的局面, 共同打造好学生教师、社会工作者等多元参与的宏大“交响乐”。

2. 坚持人本主义原则, 有序构建“微体系”

对接“微时代”, 坚持人本主义, 主动贴近大学校园生活的实际, 有序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微体系构建: (1) 打造亲近学生的校方微博、微信平台, 关注国际国内、校园内外的社会热点, 尤其是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焦点问题, 抓住时机第一时间推出学生感兴趣的各类专题板块, 提升校方微媒介的人气和影响因子, 把校方微博微信办成学生愿意点击愿意交流的互动乐园, 彻底杜绝“僵尸平台”现象; (2) 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个人微信微博, 紧跟时代发展脉搏, 有效传递正能量。

3. 多维度运用“微工具”, 不断增强“微力量”

微时代的信息来源多元性、价值多元性、权威多元性, 导致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最大的难点是吸引力和凝聚力缺失。因而, 多管齐下, 有效运用微时代提供的微工具——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广告、微管理等, 主动出击, 开设微专题, 举办微活动, 引导微文化, 向学生有效阐释习主席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战略,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培育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使得微活动接地气, 深入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去, 不断提升其成效, 不断增强“微力量”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微时代”对90后在校大学生群体产生的日益深远的影响, 然后剖析“微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 最后提出该如何融入“微生活”、建构“微体系”、增强“微力量”等一系列应对策略。

关键词:微时代,微文化,信息,思政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前明.多元化价值观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4 (10)

上一篇: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探究下一篇:对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