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 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灵魂, 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创新, 而知识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怎样发掘学科优势,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 是我们所有美术教师的愿望。作为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 融合各学科相关的知识,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总结了以下经验。

1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 或呈现同样的风格, 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 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 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 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由于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学内容的设计, 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 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 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要避免不顾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要求的一厢情愿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 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程式化”。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 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互相包容, 融为一体, 把过去单纯的美术分科的教学习惯, 变为各学科合作的桥梁。如我在上工艺美术作品《瓷器》的欣赏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图片, 让他们到图书馆查阅, 到历史老师那里请教, 到网上搜寻, 以探求艺术的根源。课后组织学生讨论, 使他们增强了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从而培养其喜爱美术, 关注生活, 乐于探究的情感态度。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 趣味性强, 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

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灵感

改进美术课堂教学, 变封闭为开放, 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 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 促使每个学生真正的动脑、动口、动手, 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的自由创作中去。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手动口等方式, 重新认识外部世界, 重新认识自我, 在“有意无意之间”潜移默化的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道德的变化和发现。要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在课堂上, 创造氛围、空间, 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 使美术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包容的氛围, 在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中, 人人有提问、发表、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适宜的和谐活动环境, 让学生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 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由地呼吸, 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 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及时启发, 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 艺术贵在创新。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 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 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 比较突出, 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 促其开花, 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 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 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教学过程中, 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 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 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作业中的优点, 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存在的不足, 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 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 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 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 提高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4 利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鼓励、扶持创新

科学合理的评价, 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 杜绝平淡与重复, 重视个性的培养。作为美术教师, 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 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 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这要求教师有意识的给学生介绍大量的优秀作品, 使学生开拓视野, 增长见识, 拓宽想象力。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 是学生心语的倾听者, 而美术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 相互沟通的过程, 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营造良好的情感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付出, 才会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摘要:高中美术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灵感;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及时启发, 促进创新;利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鼓励、扶持创新。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上一篇:慈师爱心胜似春晖下一篇: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