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农村建设

2022-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用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在发展现代林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发展历程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该地区现代林业的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 现代林业 新农村建设 新村乡 银杏产业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进行具体化实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仍然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续动力。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现代林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也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现代林业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元化需求的林业。现代林业作为我国林业发展和进步的最新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现代林业具有生态和产业的内在属性,生态建设可以促进山区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经济效益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林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研究点概况

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3万多株。在立足传统银杏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该村建成了银杏果、叶、苗、盆景及系列产品五大专业市场,先后开发生产了银杏叶茶、银杏饮料、银杏食品、银杏保健品等10多个系列100多种加工产品。银杏产业的繁荣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该乡的万亩银杏园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05年被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郯城银杏”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这标志着郯城银杏这一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地方特产,从此成为受国家商标法律体系保护的地理标志名产。银杏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新村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现代林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

三、新村乡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现代林业以其促进农村、农民、农业全面发展的巨大优势,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村乡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以实现银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为目标,坚持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大力推广新型生态农业,银杏生产取得了可观效益,并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1、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新村乡是我国栽培银杏最早的地区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苗木集散地和销售市场。在推动银杏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当地政府贯彻“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方针,在种植技术培训、产销信息服务、优质产品优价销售等方面给予农民极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据统计,2009年新村乡销售各类银杏苗木3000万株,销售收入高达4.5亿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3100元,收入的增加使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

2、剩余劳动力得到利用,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我国农村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而现代林业以其技术含量低、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新村乡银杏产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合理的配置。传统的银杏栽培、种植、销售需要劳动力的投入,同时,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特色深加工工业,如银杏保健品、纪念品、木线加工,也成为拉动就业的生力军,全乡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配置。

3、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多元化发展势头强劲

在传统苗木栽培、销售的支撑下,当地的旅游产业、深加工工业都获得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依托当地3000岁的银杏雄树——“老神树”远近闻名的优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游园设施,兴建了山东省首家农民公园——银杏古梅园,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着眼于生态旅游业建设,规划了万亩银杏生态园,其集生态观光、餐饮住宿、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独特优势,也成功拉动了农家乐的发展。在深加工工业方面,与法国益普生公司、康恩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发展银杏加工项目,从银杏叶中提取营养物质,大力开拓保健品市场。此外,乡里注册的“老神树”商标更是促进了银杏系列产品的销售。因此,多种产业的强劲势头不仅拓宽了林农的收入渠道,更是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进步。

4、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整洁向上

在发展银杏产业的进程中,新村乡大力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积极推行乡村卫生长效机制建设,实行银杏观光大道卫生日清日结制度,加强各村“卫生一条街”工作的整治,并投资完成了排水沟及绿化带建设。此外,还积极开展沼气的利用和推广工作,实施村街美化亮化工程,银杏的大范围栽培和新村乡为生态建设所作的努力使得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净化,村容村貌整洁向上,生态环境的美化也大大提高了乡村的文明度和对外的吸引力。

四、新村乡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领悟现代林业内涵,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现代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其生态和产业的内在属性可以更好地促进“三农”建设,即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在现代林业的发展进程中,新村乡把握住了新农村建设与现代林业的内在联系,通过大力发展银杏产业,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飞跃,而且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以农为本,最大限度发挥农民的能动性

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广大农民受惠,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新村乡的经验表明,银杏产业的发展立足于广大农民,打造兴林和富民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子,富民是兴林的目的和归宿,兴林是富民的渠道和桥梁,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致力于现代林业建设,才能使林业的发展真正惠及到农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深化品牌意识,打造品牌优势

在现代林业的发展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品牌战略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可以带动现代林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新村乡在发展银杏产业的进程中,着重树立自主品牌,开发新产品,多角度、全方位覆盖市场。同时,新村乡还通过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告、网络等传播媒介,让银杏更广泛地为人们所了解。特别在旅游景区的宣传上,借助“老神树”的知名度,建设了一个以银杏为参观主题的公园,增加了人们对银杏产业的了解和认可。

4、构建三维体系,创新发展模式

现代林业发展依托于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高效的运作模式可以促进现代林业更好、更快、更强地推进建设。新村乡在发展银杏产业的过程中,构建出了一条三维体系,即“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农户落实”的特色化运作模式。在市场信息的引导下,政府和农户会掌握市场供需的大致状况,政府通过分析市场信息,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在农户进行苗木栽培、销售交易、深加工的经济活动中,政府帮助建立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健全市场网络。此外,为了解决农户自产自销下难以与销售区建立稳定供货渠道的困难,政府不断创新,大胆实践,通过提供“农协会+远教站点”平台,通过农协会统一协调管理,利用远教站点帮助农民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这些举措都大大促进了银杏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构建是一种成功的尝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5、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拓宽产业领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现代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新村乡的成功经验表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林业,是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新村乡在市场规律下,又不断拓宽产业领域,首先,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在种植银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银杏深加工工业,同时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多种产业齐头并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次,在经营方式上实现两大转变,即由单纯加工型向多种银杏产品创新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后,以工业化模式发展林业产业。新村乡的银杏产业形成了以技术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为手段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了以政府扶持为推动力的发展机制,实现了现代林业产业的长足发展。

从新村乡以上的发展经验和启示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持久的任务,而现代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深刻领悟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现代林业与新农村建设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蕾、赵金成、何晓玲等:现代林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浙江德清县以工业化模式发展效益林业的调查[J].林业经济,2006(12).

[2] 贾治邦: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6(14).

[3] 章基正、汪树人: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4] 钟农:竹海深处收获绿色财富——德清县发展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J].今日浙江,2006(22).

[5] 姚伟峰、杨建:林业开创致富路——聚焦德清兴林富民示范村建设[J].浙江林业,2007(3).

[6] 寒风:关于德清县“林业富民”的几点启示[J].区域经济,2006(13).

(责任编辑:胡冬梅)

作者:许光宇

第2篇:加快林业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肩负着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与农业、农民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林业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林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林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

(一)有利于气候的调节

首先,林冠是地表与大气之间的绿色调节器,它能够改变太阳的辐射和大气流通,并通过对大气候及区域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来缓冲极端气候对区域小气候甚至整个区域的不利影响;其次,树冠具有吸附粉尘的作用,能够降低大气中的含尘量,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吸收或分解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最后,森林在不同区域能够促进或调节物质循环交流,起到维持生态过程和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森林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增加空气中负离子含量。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林业具有产业属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因此,在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林业是一个重要途径。加快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提高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发展各种优质高效林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支持发展有农村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参与度高、农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加速建设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优质经济林、种苗花卉等基地,大力培育林业企业,构建生产、加工、营销体系,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带或产业集群,从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生态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生态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对林业的认识存在分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树造林的效果。因此,我国林业整体上处于森林资源缺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脆弱状态。部分地区农村脏、乱、差等环境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深入开展以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改善庭院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可以改变农村面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燃料支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四)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乡风文明,林业建设和改革可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文明风气的形成。林业建设能够绿化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反过来可以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教育,更加激发和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农民的自身修养,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但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打下良好基础,还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乡村文明风气。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村生产发展,而农村生产发展在山区主要依靠林业。总的说来,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建设好新农村即可以有效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而森林资源的健康成长可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下加快林业发展的对策

加快林业发展,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拓宽林业融资渠道,减轻林业税费负担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林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新农村林业生态建设必须加大对林业的投融资力度,使林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政府投资应通过财政资金集中投入,恢复生态脆弱地区已被破坏了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把农村生态公益林业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第二,集合社会有关部门资金,对依托农村森林获益的行业和部门,如水利、水电、旅游等单位,确定一定收入比例直接补偿森林经营主体;第三,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包括接受赠款和慈善资金在内的国外资金的投入;第四,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利率低、融资标准灵活,可以为农村工程建设服务方面的作用;第五,发动全体人员参与林业建设,吸纳村民的分散资金作为乡村林业发展基金,这样才能把人民的物力、财力、智力集为一体,共同建设乡村林业。

对于减轻林业税费负担方面,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林业税费负担,使林业经营有利可图。一是对林产品实行低税率;二是制定相关林业税收优惠政策;三是真正推行以税收为主要来源的林业基金制度;四是林业部门要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农民税费负担。

(二)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农村林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投入、政策和机制等因素,但最根本的还要依靠林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创新,用科学技术武装林业,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不断推行农村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支持和鼓励直接林业龙头企业组建科技研发中心,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开展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发挥林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作用,促进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切实提高林农的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

(三)尊重林农主体地位,调动林农参与积极性

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和创造者。我国森林资源多分布在山区,其保护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参与。目前,我国农民的总体生活水平较低,还有许多农民尚未摆脱贫困。贫困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有序发展和森林资源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因此,要保护森林资源,首先应明确农民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受益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克服政府行为与农民利益的不一致。不仅要动员广大农民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从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积极性,自愿参与到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去。只有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意识自己才是新农村建设的行动者和受益者,他们才会全心全力建设自己的家园,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四)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促进林业发展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民特别是身处农村的国民,对生态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产生对生态的热爱,很难做出保护生态的举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加强生态林业发展,认识是基础。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感受生态,了解对人类的积极影响有哪些,从而产生对生态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态的主动保护。

只有全社会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共识,切实把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教育提到议事议程上来,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综合素质,增强生态林业发展观念,才能促进林业发展。

(五)不断健全林业发展法律机制

首先,调整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现有的林业法律,未能真正贯彻生态优先的立法思想和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当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其次,改进林业执法。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再次,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最后,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的不健全是我国法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责任制度,使得能真正发挥效用,从而达到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经营的管理。

(六)发展特色经济林,推广森林生态旅游

特色经济林是林业地区经济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新农村林业生态建设的突破口。特色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它是能够迅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最佳林种之一,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森林食品、药材、工业原料及其它产品。当前,随着经济林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它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世纪林业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经济林生产。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完善投融资体系,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壮大龙头企业,促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化经营。抓好机制创新,增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活力。开拓市场,打造特色经济林产品品牌。

森林生态旅游是农村林业生态建设的切入点,是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通过非消耗性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森林生态资源的破坏。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还有利于改变当地居民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扩大就业,促进林区社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国内外、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同时也促进国内外和城乡之间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张伟(1982-),男,河北丰宁人,河北金融学院教务处工作,河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业经济。)

作者:张伟

第3篇:抓住三大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德州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要完成“实施三步跨越,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作为全国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县的平原县,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环保先行的思路,注重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等实际问题,以村庄为单位,实施了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村庄”为主要任务的小康村创建工作,推进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经济发展,达到生活宽裕

新农村建设,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是基础。按照县管乡、乡管村、村管户的原则,逐村逐户帮助群众选产业、定路子。为了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发展格局,平原县确立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一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减少面源污染。平原县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放松,积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向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标准农业要效益,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的方向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计划”,制定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先后投资1300万元在王凤楼、王呆铺蔬菜市场建立了两处无公害产品检测中心,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45处检测点,指导和帮助农民科学施肥,安全用药,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70%以上,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消除因农药化肥用量过大造成的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平原县不仅被北京市认定为“食品放心工程基地”,“登海牌”良种、“呆牌”蔬菜等18个品牌还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有13个品牌进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和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市场,全县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

二是推广生态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专门谈到:“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加大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力度,保证农产品品质。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推广的力度,使广大农民向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的生产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同步,决不能顾此失彼。平原县结合实际,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模式的生态农业,使农作物秸杆、人畜粪和枝叶、杂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沼气可以照明、煮饭,沼渣可以养猪、喂鱼、肥田,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这样既带动了养殖业,又带动了种植业,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施用沼肥后的农产品产量也提高了,品质也提升了,还避免了大量粪便的露天堆积,一举多得。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方便群众生活。同时,平原县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和农用地膜,积极治理白色污染。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平原县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工程,配置有一定规模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基地富农民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按照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引导农民走市场化的路子,先后培育了福源淀粉、奥伦八喜、登海(平原)种业、友谊养猪场等15家龙头企业,扶持组建了蔬菜、畜牧、作物制种等各类经合组织670多个,培植发展了蔬菜、蛋鸡、鸽子、养鸭等七大生产基地。3年来,全县作物制种10万亩,新发展各类养殖小区289个、养殖大户2816户,规模种养、集约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围绕八大蔬菜生产基地,平原县建起了六大蔬菜交易市场,全县蔬菜无一积压,且价格喜人,连平原县农民自己都说:“这两年平原县农民种菜种疯了!”目前,全县年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其中保护地蔬菜15万亩,陆地瓜菜21万亩,蔬菜大棚3万多个,年产蔬菜200多万吨,其中150多万吨的蔬菜运销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是名副其实的“京津蔬菜园区”。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规模才有效益。如王杲镇多年持之以恒发展温室蔬菜,享有“蔬菜王国”的美誉,目前全镇冬暖式蔬菜大棚有9000多个,蔬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以上,其中黄瓜大棚6000多个,一个黄瓜大棚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好的达到5万元,大棚蔬菜已成为该镇名副其实的摇钱树,也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温室黄瓜产区,黄瓜的产销量能左右北京、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的市场供求。同时,平原县积极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以扩张二、三产业增收,在项目用地、用水、用电等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先后培育了20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8000多个特色产业户,基本实现了“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老百姓的腰包一年比一年鼓,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二、建设秀美村庄,做到村容整洁、保证生态良好

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优美是前提。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逐步解决突出的污染问题,创造整洁优美的农村环境,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没有农村环境的改善,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一个环境污染严重、无法喝上干净的水、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无法吃到放心安全的食物的环境中生存的人们,即使有再多的钱、再多的粮食,也谈不上什么幸福生活。城市建设已经有了先发展、后治理的沉痛教训,新农村建设决不能重蹈覆辙。为真正落实小康环保计划,建设天蓝、水清、树绿、富裕的新农村,平原县制定了统筹规划工作机制,促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良性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建设秀美农村。从确定思路、制定规划开始,就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一同考虑,增强村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推动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按照“规划到位,控制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县政府对全县所有村庄逐一编制并修订了村庄规划,通过“户申请,村同意,乡把关,县审批”的方式,规范了农村房合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有新房、没新村”的现象。沼气工程的实施,清理了柴草堆、粪堆、垃圾堆“三大堆”,使柴草、粪堆资源化,计划3年内实现户户用沼气的“沼气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生态养殖示范样板和沼气入户工程样板。全县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车、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电话、村村通

有线电视、小城镇夜间亮化工程的实施,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二是改变村容村貌,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帮助农民搞好畜禽栏合的设计和规划,户外散养的牲畜和家禽一律入院饲养,规模饲养的一律远离村庄,入区饲养,目前全县建有各类养殖小区近300个,养殖大户2800多户,并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对污水和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转成有机肥料,进行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同时,以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四化”为目标,从“改厕、改圈、改灶”入手,制定了《平原县卫生环境治理保洁方案》,在小康示范村和小康过渡村建立起了专业清洁队伍,修建了垃圾池,建起了畜禽养殖区,这样,新式水冲式厕所逐步取代老式旱厕,自来水逐步取代浅水井,定点圈养取代了坑式饲养和人畜共居,改变了农村“屋里现代化,村里脏乱差”现象,保障了村容村貌的清新整洁,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打造绿色平原,全力向生态县迈进。平原县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环保系统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相结合,制定了《平原生态县建设规划》、《2003—2007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和资金投入,点面结合治理污染,近年来共投入污染治理资金4亿多元。按照建设生态县的要求,全县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把打造绿色平原列入全县发展总体目标,先后实施了“五大工程、七大亮点”,“五大工程”即:绿色通道工程、农田林网工程、特色经济林工程、改碱治沙林工程和城镇村庄绿化工程;七大亮点是:105国道林荫景观大道建设、京沪铁路和101省道之间百米林带建设;引黄总干、马颊河、德惠新河三条跨县河道的高标准绿化;高、金两洼绿化改貌工程;315省道坊子段林带和林网建设。特别是在村庄绿化上,所有村庄及乡镇驻地在完善四周植树的基础上,外向围村林、围镇林延伸,内向街道、机关、农户庭院绿化、美化延伸,主要街道也实现高标准绿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时农村庭院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达到了农村环境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近3年,共植树6576万棵,全县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工程已基本实现,90%的村庄建起了围村林或小片林,耕地全部实现林网化,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三、培育新型农民,做到乡风文明,实现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平原县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守法律、讲民主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并采取一系列根本措施,使农民真正成为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人。

一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坚持培育现代农民从孩子抓起,启动实施了“初中进城”工程,使农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和县城环境熏陶,促进其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等形式,分期分批对干部、党员进行系统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基层领导骨干,把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先锋,让他们带着政策、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办法引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在全县实施了“农民培训工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服务、管理、转移“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用3年时间使全县农村劳动力都得到一次培训,使每家每户掌握1-2项致富技术;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搭建进域务工经商平台,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档次,实现了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每年数次邀请种植养殖、民营、法律、科技、市场经济等方面的专家进村讲课,使群众的观念得到转变,致富能力不断增强,法律、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搭建精神文明平台,做到乡风文明。把培训农民作为小康村创建的重中之重,引导群众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俗。新农村不能光有蔬菜大棚,不能光有水泥路,不能大家只顾低头忙挣钱,还得形成“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爱幼学贤良,和谐助人成风尚”的良好村风民俗。为此全县农村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和“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六下乡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引导群众更新观念,改变陋习;加大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修建多功能文化大院,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充实了图书室,为群众农闲饭后学习、娱乐、健身提供了场所。组建了农民文艺队伍,积极开展群众自编自演、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转变观念,如今改陋习、树新风、讲文明、谋致富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教育引导村民形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良氛围,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3年来,全县共组织“六下乡”活动200多场次,评选星级文明户5.4万户,建设农村文化大院358处,体育场所280处,组建农民文艺队伍384支,培训农民17万人次。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实现管理民主。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小康村创建的组织保障。平原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支队伍的作用,建立健全了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全部由集体讨论决定,把村里的大事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了阳光操作,推动了小康村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加强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尊重农民意愿,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民主议事制度,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目前,全县形成了40个小康示范村基本成型、100个过渡村迅速推进、其他700多个村庄全面启动的创建格局,特别是首批40个小康示范村都培植壮大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实践证明,平原县的小康村创建符合十六大精神,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符合广大群众的心愿,形成了“家家户户齐参与,干群共建小康村”的良好局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以中央确定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内容上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秀美村庄”三项任务,过程上分“三阶段”:村容整治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阶段;原则上紧紧立足“三依靠”:紧紧依靠派出单位,紧紧依靠地方党委,紧紧依靠全体村民;方法上切实做到“三结合”:结合实际工作,结合上级要求,结合村庄实际。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就会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完成历史赋予我党的这一历史任务。

(作者为德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作者:蔡文晓

第4篇:推进新农村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村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

农村建设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划调研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若照搬传统的城市规划模式,对于脆弱的农村环境和退化的农村生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势必造成永久性不可恢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达到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些目标应体现以人为本,切实使农民得到实惠,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成败。

二 、新溪乡概况

新溪乡位于新余市渝水区最东部,与新干、樟树、西地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46.34平方公里,总人口15272人,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26689亩(其中水田24132亩,旱地2908亩),水面面积18977亩,山地21780亩,其中湿地松13000亩,松林1500亩,油茶1500亩,果园3950亩。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已逐渐树立起整个新溪乡工农业优势特色品牌。新溪的优质稻米,三元杂交猪,土鸡、 柑、红桔、新余蜜桔、萝卜、板鸭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产品供不应求。

新溪乡自然优越,物产丰富。渝水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严冬极短,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渝水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7月份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气温40.0℃。1月份是全年最冷时期,月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7.2℃。由此可知,气温的日年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即一种最高值出现在14时至15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

年中的最高值出现在夏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

(一)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新跨跃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一是发展支柱产业。该镇适宜食用菌的栽培,经过3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开拓进取,科技含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食用菌正朝着产品的质量化、生产的标准化、品种的多样化、销售的市场化发展。目前,新溪乡主要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六大产业链:一是以种植业、养殖业、销售业为纽带的立体农业开发产业链;二是以后溪千亩油茶,稍菱、均溪、珠坑三村委千亩莲藕为龙头,发展高效种植为纽带的种植业产业链。三是以精制米厂为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优质大米的加工和销售,形成优质稻生产订单农业产业链。四是发展以农副产品购销公司为纽带的农副产品销售网点向外扩展和延伸的销售产业链。五是发展以砂轮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纽带的个体私营经济产业链。六是发展以优质 柑、新余蜜桔为龙头的果业和生产销售产业链。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食品加工、磨具制造具有较大优势,全乡有工业企业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市砂轮厂、新溪磨料厂为骨干的磨料磨具制造,以新余市龙珠米业有限公司、新溪粮油加工厂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新渝泗溪南风酒厂为代表的酒业酿造等产业集群。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6885万元,比2005年增加1065万元,年均增幅8.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3313万元,比2005年增加2204万元,年均增幅80%。

(二)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开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在构建和谐新溪实践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关键环节,从百姓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做起,走构建和谐、善待百姓之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经费,通过乡财政配套,着力抓好“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寻常百姓。出资150万元,兴建新溪小学综合楼,开设了阅览室、活动室、盖设了食堂,新建了水塔和无公害厕所;出资100万元完成了以江仔口为重点的3座排涝机组改造与更新; 出资200万元在新溪乡周公山兴建了一所占地面积30亩,两栋两层主体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优美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敬老院;出资32万元对集镇进行“三位一体改造”将旧街换新颜;出资2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顶棚翻新。

为了给新溪的经济发展提供一条致富之路,乡党委、政府两年共融资90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了珠城公路(珠坑至城头)拣龙公路(拣家坊至龙尾洲)等二条主干道国债路建

设,累计完成村水泥路建设45.5公里,是有史以来“村村通”公路建设投入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一个时期。目前全乡已通水泥路的自然村有56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面率达到了100%,总投资约700万元的珠易二级公路2007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逐步构成了乡内循环交通圈。为了提高水利服务农业,造福百姓的水平,两年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900万元,完成了袁河南堤新屋下险段、内江南堤均溪段两处共1550米堤圩除险加固,新建山塘水库4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改造中低产田2800亩,农业抗灾除灾能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年来新溪乡按照“抓住工作重点,以点带面,适当奖励帮扶,村民自主运作”的新农村建设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乡13个试点自然村354户村民不仅自家的房屋装饰一新,而且房前屋后进行了硬化。同时乡党政班子想方设法筹集了2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启动资金,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此举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大搞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全乡11个行政村根据各自的特点,纷纷争报试点自然村,目前已申报了13个,其中省级试点村9个,市级试点村 4 个,新农村建设可谓全面开花,初具规模。

(三)围绕“规范运作、管理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是抓好班子的组织建设,以一公两强为标准,建设群众信任好班子。所谓一公两强,就是有公心,两强是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标准,贯穿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始终,从逐步建立起来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二是组织各村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学美岭,创五好”活动,采取指定1名党员科级领导挂钩,安排1名党务干部业务指导、确定1个以上培育项目,落实1笔以上专项经费等措施深化示范村培育工作、努力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三是健全完善村级“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及村务决策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行为,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水平。

(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为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乡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兴建了中学综合楼,新溪小学学生公寓,均溪小学教学楼等一大批基础教育配套设施;投入资金130万元对新溪中学实行校园建设,美化了教学环

境、改造了中学厨房、兴建了学生澡堂,分别为新溪中学,新溪小学安装锅炉各1台;为全乡10个村级小学添置了办公设施,有效地改善了全乡师生生活和学习条件。

三对新溪乡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科学制定规划。要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增强规划、意识建设新农村,应以政府为引导,以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探索适合当地农民生活特点的建设模式,而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建新村或村容村貌的改造,没有规划的建设就是乱建设。要因地制宜编制详规,充分发挥规划建设管理的作用,配齐配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站人员,加强规划建设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

2、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根据本县、本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注重挖掘和延续城乡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等特色资源,突出城郊的村落、规划建设应与将乐文明古县、旅游县城、杨时故里等个性特征、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重点乡镇的大街的规划建设,应提升较高的档次和品位。乡村农民的住房建筑应规划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有利于村容村貌整治和管理的附属房、院子。

3、解决重点问题,创新审批机制,当前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实施以村容村貌整治、清理村内闲置的宅基地乱搭乱建的现象,加大投入,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河道(沟渠)净化、垃圾处理,环境美化为重点,解决好农村的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设。要创新建设土地审批机制、提高新村规划建设办证效率,建立地籍资料档案,妥善解决农民建房“一户一定”,落实好简化住宅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和住房规划设计费用优惠等政策。

4强化农村整治,建设宜居环境。结合“家园清洁行动”和“小康环保行动”的开展,全面实行改水、改厕、改路、改灶和改圈,彻底清除垃圾堆、柴草堆、石头堆和粪堆,对大街小巷、居民庭院进行净化、绿化、美化,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完成村级人饮工程,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精心实施农村公路提级改造、客运和广电“村村通”工程。

5培育新型农民,提高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以被列为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县为契机,以农村科技文化园为主阵地,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把有一定科技文化基础的农村种养大户,培养农村科技创新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应用和推广的骨干力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三是应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四是积极将城市优质人力资源导入农村。通过机制创新,把城市的人才、科技引入农村,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农村发展。五是实施农民教育引导工程。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村民以正确的观点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执行政策;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奠定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破除迷信、远离邪教、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居民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

6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规划初稿完成后,要召开村民大会经2/3以上的户主同意认可后,报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

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综上所述,新溪乡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组长:王兵兵2008101308

成员:刘婷2008101276陈艳茹2008101277邓钟梅2008101286

第5篇:新农村建设讲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教学对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教学目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教学提示:可适当引用教学参考之内容;

教学时间:1.5小时。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但要从理论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说清,在实践上做好,都不容易。要真正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理论问题上必须弄清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均表明我国已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一是人均GDp。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二是产业结构。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和36%。非农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就业结构。2005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4%,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3%和33%。非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四是城镇化水平。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1.8%,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第一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财政实力的增强,表明我国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第二是中央的支农惠农力度逐渐加大。第三是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四是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综合以上四点,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财政的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能力的现实基础上提出来的。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和更加突出的“三农”问题,人们普遍要求改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和谐与协调发展;要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号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非常明确,内容非常全面,“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

(三)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四)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使农村成为人们享有幸福感的美好家园。这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五)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中央领导同志和许多专家深入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后,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也有很强的可行性。它也可以概括为五个“新”:就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形成“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三农”方面看,也可概括为“三改一化”

第6篇:新农村建设讲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但要从理论上把社会主义新农村说清,在实践上做好,都不容易。要真正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理论问题上必须弄清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均表明我国已进入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一是人均gdp。XX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二是产业结构。XX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和36%。非农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为代表的产业,已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就业结构。XX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4%,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3%和33%。非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四是城镇化水平。XX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1.8%,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于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找范文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第一是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XX年,国家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财政实力的增强,表明我国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能力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第二是中央的支农惠农力度逐渐加大。第三是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第四是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综合以上四点,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财政的增长已经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乡村能力的现实基础上提出来的。另一方面,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和更加突出的“三农”问题,人们普遍要求改变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和谐与协调发展;要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的号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非常明确,内容非常全面,“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生产发展为新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各方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乡风文明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支持,村容整洁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管理民主为新农村的各方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轨道顺利推进。

(一)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才能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务。

(三)乡风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乡风文明,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重建农村精神家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四)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容整洁,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打造拥有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新秩序的农村新面貌,使农村成为人们享有幸福感的美好家园。这是建设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五)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是中央领导同志和许多专家深入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到国外考察后,在总结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也有很强的可行性。它也可以概括为五个“新”:就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形成“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从“三农”方面看,也可概括为“三改一化”: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7篇: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试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土地制度现代农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规划的建议》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归纳为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温家宝总理还在他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差距过大,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的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p65]因此发展农村经济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人口,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农业已经没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农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近10亿的农业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至少4亿。耕地19亿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不到2亩地,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到5亩地。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是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农业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农产品产量增长的空间受到制约。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的人均收入也很难有大的突破。即使按照较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求,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最大需求量也不应当超过4000万人。按每个农户3口之家计算,约1.2亿农业人口,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国10亿农民,其中至少80即8亿农民,属于“多余”人口,应当转移出来。他们要想在农村就地消化,就地脱贫,永远不可能。尽快的、大规模的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这里所说城市化,不是城镇化,参见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二)城市化的理由。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就越高。2000年,上海城市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其农民收入全国最高。而西藏的城市化水平全国最低,农民收入也是全国最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高土地利用率。假设10亿农村人口进入沈阳这样的大城市,总计占地月50000平方公里,而进入小城市面积将扩大十倍,至少五倍,达50万或25万。可以节约45万或20万。对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仅此一项就充分地证明我们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要实现城市化,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就只能选择大城市。二是大城市容纳和消化农村人口的能力强。现在,我国每年农村常年外出打工人口约为6000—8000万。其中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的农村打工人口就超过1500万。全国的农村进城打工人口主要集中的大城市。小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这个情况表明,只有大城市才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财富,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容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可能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拥有十几个、几十个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我们的农村人口数量就不会像目前这样庞大。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采取放手发展大城市的方针,到现在,我国就很可能拥有十几个北京、上海那样规模的城市了。

(三)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与现实不相适应。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峰值。为了实现城市化,必须设法将至少10亿农村人口转入城市。依靠现有的680个城市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城市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包括大城市也还是太少了。我国的城市规划不是太大了,而是还不够大。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城市。中国应当是世界上大中小城市最多的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10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把农村人口装进小城镇,不是城市化,不是真正改变农民身份,不是我们的目标。一句话,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

200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38,比世界水平低9,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比高收入国家低40。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40,那是把城市郊区县和小城镇的农业人口也计算的内的。准确地说,中国的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4年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城市人口为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得不到20。这才是我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即使把1亿农民工计算在内,最宽泛意义上的我国城市人口也只有3.5亿,城市化水平为2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只有当城市人口占70-80的时候,才算实现城市化。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里,没有二三

十个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没有二三百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无法把10亿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化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作为人类一部分未来的自身品质和生存质量。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维护农民权益。

农民拥有的最

大宗资产是土地,我国农村经济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从土地改革入手。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农民脚下的土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由于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国家垄断以一级土地市场,农地要转换为建设用地,其唯一途径是国家征用,国家对农地进行低价征收,而在土地市场则实现准市场化运做。征地标准大大低于市场价,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大量弄地用途转换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农民持有的土地财产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农民没有相应的享受到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

目前,我国土地制度至少在下面几方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影响着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和经营的积极性。

2,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土地呈条块分割状态,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对农业的科技改造。

3,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合理,使农民的财产权益受到很大侵害和剥夺。

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

《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用。”《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然而在实际中,“公共利益”这一范畴被扩大化了。国家建设用地也成了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征用土地,即公共利益与国家建设划上了等号,这就人为地跨殴打了征地范围。征用权没有限制,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征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在征地补偿标准上,也存在范围窄,仅限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地上附者物和青苗补偿费。二是计算方法不科学。我国仅以前三年平均产值的若干倍计算,不考虑区位差异。在补偿款上,也存在截留现象。

2,农村土地产权的不完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但国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种权利具体表现为农户对地的所谓承包权。

然而,在现实中集体所有权是虚拟的,他不拥有土地的收益权,抵押权。由于中国关于农村土地的一系列法律政策要通过乡村干部来落实,这使乡村干部成了土地所有权的人格化代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驱使,让乡村干部和政府,开发商联合起来侵占农民利益。由于农民没有完整的土地产权,也缺乏一系列的救济措施,权力侵犯农民权利就不可避免。据统计,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损失了大约2万亿元财富。

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必须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制度,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允许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同时制约政府滥用征地权力。另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征地的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改变征地补偿办法,对被征地土地产权主体实行合理补偿。二是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性质。使农民拥有处分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转让,抵押权。这样不但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权益,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三,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条件,必然将我国的现代农业置于更加深刻、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宏大背景之中。

(一)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一般来说,它取决于农村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销售就是中心环节。农产品只有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完成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绝不再单单是国家统一调拨的统销品种和战略物资,而完全同工业产品一样,具有鲜明的商品属性,其出路只能由市场来决定。这样,要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当然,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农产品价格问题,因为它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仅在国内封闭的市场中运行,现在迫于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制定农产品价格不但要顾及国内市场,而且还要考虑国际市场。一些农产品质量次、包装差、价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是原来具有一定优势园艺产品的出口也受制于技术壁垒,农产品的低价优势也随着农产品成本增大而慢慢消失,这都是我们面临农产品市场新情况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二是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大部分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方法和加工过程,农产品成分、性能及卫生检疫,农产品包装和储运环境,认证和审批制度,都提高了标准和限制,使得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的困难日益突出,甚至一些优势传统商品的出口也障碍重重。这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至今我国尚未全方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测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为提高我国农产品提供技术保障。从全国来看,重点是要在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升级、农产品出口贸易和农民增收的前提下,加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其实施与示范,加强管理与监督。

(二)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其目的就是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七大体系”不仅是在整体上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力措施,同时也为建设新农村、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保证。因为,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就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蓄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农业科技基础实习、创新能力和转化效率的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动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和完善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扑灭能力和农产品卫生安全监控能力的支票物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系统工程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与设施建设,进而建构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通过组织实施“金农”工程和农业遥感监测工程开发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进而建构发燕尾服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服务水平的农产市场信息体系;通过组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沃土工程、农业生物资源安全保护与利用工程、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强农业资源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国家级渔港工程和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工程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进而建构围绕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三)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绿色按照标准化生产加工的,经专业部门认定并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奶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要加强绿色食品市场体系建设,针对国内外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勇于进入国际市场渗加竞争,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要加强绿色食品法制建设,把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参考文献: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严伟建设新农村不是把农民留在农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曾业松.新农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肖义于德运.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攻方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6,(2)

第8篇: 建设先进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孝直镇注重文化建设,借助载体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走出了一条靠文化提高党员素质、靠文化凝聚民心、靠文化促进发展的路子。

学以致用,创新理念,靠文化聚民心

人们常说“百人单位用人管人,千人单位用制度管人,万人单位用文化统领人”。千百年来,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凝聚民心,开展工作,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孝直镇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文化建设与先进性教育相结合,不断创新思维,以新的理念引领各项工作,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是践行“三不”执政理念。孝直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公开向全镇承诺:一不给下届党委政府留负担,二不在群众中落埋怨,三不给自己留遗憾。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出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理念,以此推动经济发展。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孝直镇党委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听、带头议、带头改,发挥了表率作用,做到了决策科学,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做事到位,做一件是一件,件件落实;承诺有度,说一项是一项,项项兑现。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把“三不”执政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干不到一流 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为目标,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心系孝直、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诚信”文化理念。为进一步打造诚信孝直,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了“诚信兴镇”战略,开展了以争创“文明诚信政府部门、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户”五项活动,构建政府、企业、公民三级社会信用体系,叫响了“诚信孝直、孝直诚信”的口号,确立了“今天的诚信就是明天的发展”的工作理念,树立了“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目标。把文化建设与广场建设相结合,在孝直中心广场建了“孝侄”铜像、正义厅、奉献厅三座标志性的建筑,“孝侄”铜像,倡导“孝顺直实”的传统美德;正义厅,教育引导人们见义勇为、树立正气;奉献厅,倡导助人为乐、乐于奉献。广场成为大家学习的大课堂,每到重大节日,群众、学生等都到广场接受诚信教育,形成了浓厚的广场文化,使人们时刻置身于诚信文化氛围之中。三是叫响“三个时刻不忘”工作理念。镇党委书记刘美琪经常对机关干部讲,党和人民叫咱来孝直工作,就应该把孝直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抱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作用干一番事业,造福孝直人民!为此,他向全镇干部提出了“三个时刻不忘”,即时刻不忘责任,时刻不忘形象,时刻不忘发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把“三个时刻不忘”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固 树立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发展意识,自发提出了“工作不在我这里拖延,差错不在我这里产生,不良风气不在我这里出现”的标准,自觉做到学以致用、靠前指挥、靠前落实,在实践中悟出了“责任重于泰山、形象胜似生命、发展压倒一切”。人们常说,乡镇工作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老办法也能用,看你是否灵活用;硬办法也敢用,看你是否依法行政;软办法也管用,看你是否真心为群众;新办法更实用,看你是否学会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把“三个时刻不忘”落实在行动上,把先进性体现在工作上,形成了“以干事树形象、以干事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特色,借助载体,靠文化正民心

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支柱。孝直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借助载体积极倡导先进文化,不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扩大先进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一是以文明户评比为主抓手,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实行以德治镇。全镇39个村村村开展了文明户评比活动,各具特色。孝直村实行了“精神文明物质奖”,使精神奖变物质奖,物质奖转化为精神动力;商庄村的“流动匾”成了群众想得到而又怕失去的荣誉;贾庄、东山等村把奖励基金转化为给文明户订阅科技报。“七一”前夕,镇党委政府对 评出的1000户镇级文明户进行了发牌表彰。二是以文明一条街为主战场,抓好文化阵地建设。为弘扬倡导先进文化,孝直镇坚持以引导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改善村容村貌、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把文明一条街作为新阵地,在街道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突出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各村写出10—20条先进文化的标语,付庄、前科、张庄等村制作了高标准的展示牌,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亮点单位。村村都有文明街,街道成了宣传文化的大课堂,让墙壁“育人”,让标语“说话”,让文化“诱导”,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三是以文化大院为主体,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孝直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和要求,把重心放在抓好公益性文化上来。东山等村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集图书室、阅览室、健身路径为一体的文化大院,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致富思源不忘党,富而思进不自满。通过这些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教育氛围,使人们时时处处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人心思上的新境界。

注重实效,加快发展,靠文化顺民心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文化繁荣的地方,也必然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说,先进文化必然会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孝直镇把发展先进文化,倡导农村文化,靠文化的影响加快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脚点。

在全镇,提出了“建美丽的孝直镇,做幸福的孝直人”的目标,精心打造“山皆青、水皆绿、人皆诚”,力争把孝直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各有特色、没有围墙的大公园;在机关,围绕“建学习型机关,做创新型人才”,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良好局面;在学校,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了“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特点成立了“一休”班、金钥匙班、小白帆班等,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在企业,坚持“工业立镇,诚信兴镇”的指导思想,守信誉,保质量,创品牌,拓宽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互利共赢,诚信立业”的企业文化。

发展是硬道理。孝直镇咬定发展不放松,大力实施“工业立镇、诚信兴镇”战略,靠浓厚的文化氛围、淳朴的民风、便利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使孝直成为众多客商投资的沃土、创业的舞台、发家的乐园。近年来,先后引进引办各类企业30余家,其中弧形齿轮、建畅机械、数控机床 等高科技含量规模以上企业20多家,机械加工已成为孝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XX年产值超过3亿元,利税3000万元。

第9篇:建立农村社区组织 推进新农村建设

乐天溪司法所

傅格云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各地对新农村建设有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根据笔者在乐天溪镇农村工作实际及实践,分析建立农村社区组织、实现农村社区化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设想。

一、农村社区组织的历史演变

一个村落,就是一个社区,就有公共事务,就需社区组织。农村社区组织是政权的延伸,是政府的末梢神经。过去虽然没有“社区组织”这个概念,但适应一家一户经营体制建立起来的“理事组织”依然存在,比如,过去几乎村村都有的村庙、姓氏单一村的宗祠以及“社学”等,这些组织肩负着修桥补路、调解争讼、制定村规民约等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号召力。如,庙会可以发动全村捐款、捐物,开展大型的民间活动;宗祠有“祭田”“祭山”等公共产业;过去的“社学”最早为官府倡导下兴办的“学人课艺、绅耆讲睦”之所,即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后来社会纷乱,则逐渐演变为“群防群治”性质的组织。农村理事组织对外作为政府联系村民的桥梁、纽带,对内作为村民管理公共事务、规范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协调化解内部矛盾、促进农村稳定的理事机构,起到了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理事组织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适应“大锅饭”体制建立起来的“生产队”。“生产队体制”虽然不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其集“生产、收入、分配”于一身,在对农民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上却是相当有效,相当便捷的。

“大锅饭”解体后,“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不属于一级组织,一些地方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二、成立农村社区组织的必要性

1、村民自治的“先天不足”,需要社区组织补充完善

农村现有村委会组织大多脱胎于“大锅饭”时期的“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则”规定“大的村可以设置几个村委会”,而目前村委会自治规模普遍过大,人口多的数千人,少的也有近千人,辖十几个自然村。自治规模过大,村民感触不到“小团体”利益,觉得村委会兴衰与己无关,没有把村委会当成是自己的组织,仍然存在吃“大锅饭”思想,特别是近几年的合村并组,使原来村委会组织更大,合并后的村与村之间的隔膜还没有完全消除。村委会自治规模过大,村民之间、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与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差异大,村民自治难以形成共同意志,自治功能难发挥,村委会名曰自治,实际上成了一级“准政府”。“自治难”还大大增加了村委会自治成本,致使村委会除了支付村干部工资等“非生产性开支”外,难以腾出更多资金兴办公益事业,村民对此有意见。一些村委会对村民不但没有“向心力”,反而存在“离心力”。

村委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要让其担负起村民社区事务,显然因其“不贴身”而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目前,村民小组只设小组长一人,既没有办事场所,又没有工作经费,作用难发挥,一些地方农村社区事务处于“真空”和“失管”状态,上级有关政策传达到“行政村”一级,就很难再传达下去了,即出现所谓“断层”、“村梗阻”现象。

2、新农村建设呼唤建立农村社区组织

农村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失去桥梁、纽带,党委、政府就难以掌握村民的“脉搏”,村民的诉求也就没有一个畅通的反映渠道,农村工作就没有落脚点,甚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面对千家万户,政府竟不知跟谁打交道,好像谁都是代表,谁都不能代表。

农村社区组织是农村的“基础性组织”, 没有“基础性组织”,成立其他社会、产业组织,必然是舍本而求末;各个部门诸如宣传中心户、计生中心户等伸向农村的“腿”,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发挥作用。

一个村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决不是依靠以个人身份出现的少数乡村干部的“外力”能起作用的,它必须有由村落中“长者”、“智者”组成的“主流社会”,通过形成社会舆论来约束、规范群体行为。

农村分田到户后,各人“自扫门前雪”,农民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一些诸如不赡养老人、乱倒垃圾、侵占公共物产等本应由道德、舆论约束的事,由于没有社区组织,形不成主流意识与舆论,而失去约束。一旦侵占公共物产之类的事失去约束,让刁钻者占便宜,不良导向便开始起作用,歪风邪气由此抬头。

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民致富问题,如果农民富了,一幢幢房子盖得很漂亮,而村落街不像街,路不像路,甚至垃圾成堆,村民没处休闲、没处娱乐,夜幕降临,昏暗的灯光下这里一堆,那里一撮,扔骰子、拔扛、赌博„„这绝不是我们为之而奋斗的新农村景象。

党中央提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种占领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具体的。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占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良好民风的形成、农村的稳定等都必须依赖于农村社区组织去落实,去实现;农村的公共卫生、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也必须依靠社区组织去办理。

3、村民的事让村民作主,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治能量 村民的事由村民作主,能使各种矛盾最小化。比如,低保户的评选、灾款灾物的发放、征地款的分配等等,这类事只有让农村社区组织去办理,才能发挥村民相互监督、互相制衡作用,保证公正、透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村民的事由村民作主,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治能量。只有在农村社区较小的范围,兴办事关每个村民切身利益的事,义务投工、投劳、投资才能成为可能,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甚至办成平时想办而办不到的大事。

三、成立农村社区组织的设想

1、划分农村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

村民小组,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为依据维系隶属关系的,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新建房、新村规划、灾后重建等,村民小组之间的居住界线已完全打乱,特别是有多个村民小组的大村,各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已完全混居在一块。 因此,农村社区应以村民居住地为依据重新划分,每一个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选举德高望众、热心公共事务的3~5人作为理事,议事会设召集人(或称会长)一人;大的村可视情况划分若干社区,成立若干农村社区议事会。要通过制定议事会章程、完善议事、理事程序等,来规范议事会管理,使其真正运作起来,建立起一个党和政府联系村民、反应便捷的“全覆盖网络”。

2、建场所,解决村民无公共活动场所问题 村民议事会不是无形的空中楼阁,它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即为场所(或称村民“议事馆”、 “文化活动中心”等)。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建祠堂热,有些祠堂还添置锅碗瓢盆,作为族人办红白喜事之所,因而深受欢迎,相关部门还研究推广祠堂文化。一族一姓能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堂,作为党和政权的末梢组织——村民议事会,为何不可建一个休闲、娱乐、议事之所呢?目前,农村大部分“公共活动场所”为30多年前“生产队”时期遗留下来的谷楼、凉亭之类,大多已破烂不堪,而且还有相当部分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

因此,从某种意上说,建文化活动中心是农民最受欢喜、最迫切,并且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实事之一,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文化活动中心应集休闲、娱乐、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以“民办公助”为主,充分调动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村民居住分散的村,可在适当地方设置村民憩息点,增设长椅、长凳之类。新村规划、灾后建新村等应预留公建用地。

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是村民议事、活动之所,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伸向农村的有形阵地,这一阵地作用发挥得好,农村工作将为此翻开新的一页。

3、转变村委会职能,探索民主的自治组织 现有村委会已由过去“摊粮派款”的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农村实现社区化管理后,“行政村”一级的职能更多的是协助政府搞好管理、服务,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后,“农村工作难”有可能“迎刃而解”,乡镇政府一级的事务将大大减少,从而能够抽调相当数量的乡镇干部下派到村委会协助工作。成立村民议事会后,村民小组还应暂时保留,因为农村兴修水利、开设机耕路、分配征地补尝款等还应以村民小组为受益单位。村民小组可探索向产业协会之类的组织转变。

2009年我镇在沙坪村沙道湾农村社区试点建立村民议事会,对建设管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议事、理事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镇将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全面展开,只要方向是对的,加上脚踏实地的工作,就有可能取得成功,获得上级的支持,从而找到开启“农村工作难”的金钥匙。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上一篇:经典诵读家长感悟下一篇:分管林业副县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