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精选8篇)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1

———致辖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

你们好!

近来来,我区不断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步伐,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及新农村建设行动,深入持久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农民朋友更为切身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事业进步、社会文明和谐的新xxx初步呈现人们面前。

碧蓝的天空,葱葱的青山、洁白的沙滩、整洁的街道,悠悠的清水,绿油的草地,是每个xxx人都无不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最近,市委、政府作出了清洁乡村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顺应民意、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新风工程、作风工程、系统工程。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实施“美丽xxxx•清洁乡村”专题活动。此次专题活动关系你我,人人有责。希望广大居民朋友们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特别围绕整治乡村环境卫生,全面净化村容环境,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料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禽畜乱跑等“八乱”现象,以集中清理卫生为重点,全面开展村镇积存垃圾大清理、村镇污染源头大整治、村镇乱搭乱建大整治、村镇占道摆卖大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xxxx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广大的居民朋友们,让我们齐心协力,从我做起,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这活动中,人人动手,户户参与,清洁乡村,美丽海城,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居住环境,为把xxx区建设成为xxxxx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xxxx市xxx区委员会

xxx市xxx区人民政府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2

新农村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规划。首先, 新农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不同, 具体表现在内容、标准、类型上呈现出相对特殊性;其次, 将道路交通、工程管网、市政环卫设施等统统纳入到公共设施建设中进行统一安排, 但又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只能参照重庆市的相关规定和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部署;第三, 规划打破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分类进行的模式, 将宏观、中观、微观层次的内容统一纳入规划进行安排。基于此, 新农村规划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和标准可以直接套用, 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以更广阔的视野来探索新农村规划, 建立一套适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

二、新农村规划的现状及分析

(一)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简要回顾

重庆市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76%为中低山地区, 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和相对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造成农村居民点规模小、点多面广、基础差的基本情况。基于现状, 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大, 首先体现在新农村规划方面。为推进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 通过千村重点推进和百村示范, 为全市山地新农村建设探索经验。统筹协调20个市级部门1.74亿元资金启动了示范村项目建设, 带动区县、乡镇、农村居民及社会资金投入6.12亿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全市各区县分别进行县级新农村规划的编制,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重庆市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新农村规则在编制、实施以及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城轻乡”以及规划编制的滞后不能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规划是先行环节。在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 地方区域规划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城有乡无”的情况, 特别是村庄缺乏科学规划。从走访区县来看, 建制镇、乡集镇的规划大多数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编制的, 早已到了修编或重新编制的阶段, 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另外, 据调查发现, 农村的许多重大安全隐患以及不合理的布局都与没有规划及没有执行部门法规和标准有关。如: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源被工业、养殖业或生活污水污染等。规划的滞后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没有规划的指导,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且严重滞后。另外, 以石柱县为例, 32个乡镇和241个村 (社区) 截至目前已编制镇乡总体规划的只有少数几个乡镇, 已编制新农村村级规划的只有22个村, 覆盖率均不到10%。可见, 新农村规划的工作还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

2、村镇规划编制投入不足, 缺少资金的保障。按照2005年修订的《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 “所有村镇都应制定规划, 并按批准的规划实施, 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按照国家及市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然而, 关于乡镇规划的编制经费,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重庆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均未给予明确, 加上现行重庆市区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各乡镇的财政统一由区县财政管理, 使得各乡镇规划编制经费来源不明和不足, 从而造成了规划编制的滞后和编制成果质量的欠缺。区县的规划经费投入虽呈逐年增长态势, 但区县规划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且不平衡。

3、乡镇规划管理人才匮乏, 规划的龙头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调研中, 乡镇规划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员稀缺等问题普遍存在, 是影响乡镇建设管理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乡镇规划的管理人才缺失和管理水平的低下, 实际上反映了规划人才的缺乏和规划能力的欠缺, 而规划能力欠缺主要体现在知识和财力方面。有些村镇干部对规划的认识还停留在“图上画画, 墙上挂挂”的阶段, 在现实的生活中并不是依据规划来开展生产建设活动。调查发现, 在经济欠发达的山丘地区, 村镇干部普遍不熟悉村庄规划知识, 对于村庄规划的作用、内容、重点、程序, 各种设施如何合理安置等都缺乏了解。

受农民传统意识影响以及认识上的差异, 同时受用地指标约束, 造成农户实际建房与规划脱节, 新农村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甚至很多地方把本应全盘考虑、综合协调的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仅仅是村庄的村容村貌建设, 变成了拆房子、搬村子等简单建筑行为。目前, 重庆市的很多村镇建设还处在无规划可依或正在编制的过程中。即使是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的, 早期编制的规划方案由于经验不足, 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 对村镇村庄的建设工作缺乏足够的约束和指导, 更起不到前瞻性指导功能, 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4、乡镇规划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编制和有效实施。长期以来, 国家和地区的规划重点往往是城市, 由于需求导向的作用, 社会上从事规划的单位和专业人士为数不少, 但是他们的目光所关注的焦点往往不在农村。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形势下, 他们当中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与新农村规划需要存在差距。乡镇规划管理的机构不健全, 规划管理和服务网络不完善, 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极不适应。以某县为例, 该县的规划局直到2007年3月才正式挂牌成立。目前, 该县的32个乡镇中只有20个设置了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 而且机构名称还不统一, 有的为“城建办”, 有的为“乡建办”。该县尚有12个乡镇还没有设置从事规划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从现有的村镇规划管理机构来看, 其机构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乡镇级规划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规划管理存在职能交叉、主体不一的现象。从调查来看, 有些区县单独设立规划局, 还有一些是在建委成立规划办公室。由于规划、建委以及国土等部门在职能划分上不够明确, 因此在管理中时常发生重叠, 管理规定过于烦琐, 造成执法主体不统一和执法过程、范围条块分割, 使规划管理和违法建设查处难度加大。

5、现有的规划标准体系仍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从区县调研反映的情况来看, 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统筹规划的要求, 规划编制体系方法必须重新建章立制, 从而确立城乡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科学方法, 以此为基础,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工作。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体系应向下延伸至镇、村, 制定梯度规划编制任务和目标责任分解表, 明确完成时间及各级部门责任, 纳入城乡规划效能监督体系作为考核内容。

鉴于重庆山地农村的特殊性, 在编制村级规划时要注重新农村规划的灵活性。村庄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历史文化等渊源和经济、社会等条件, 其发展演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村庄行政区划和空间位置的稳定性, 是村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条件。因此, 新农村规划要关注农村的普遍性, 但更要重视农村的特殊性。如重庆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市域范围内山地75.8%, 丘陵占18.2%, 平坝占6%, 市域内行政村的规模从2-20平方公里大小不等, 村平均人口约1400人。根据不完全分析, 村级之间面积可以相差11倍, 人口规模几乎相差5倍, 人均纯收入几乎相差1倍, 一个村内的村民小组 (社) 几乎相差12倍多。面对如此复杂的山地农村情况, 我们现有的标准和导则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差异化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认识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分类、分区、分标准制定重庆市新农村体系规划。

三、完善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对策及建议

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加之重庆市农村特殊性, 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必须按照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设施条件和农民居住习惯进行编制。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 我们开展新农村规划, 需要新办法、新思路, 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创新。

(一) 政府主导, 农民参与, 完善农村规划编制和审批体制

从重庆市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应以政府为主导, 选择试点, 模拟政府采购的方式, 由政府出资, 聘请规划机构和有关专家以及有相应能力的非营利组织深入农村, 为基层服务, 落实、完成新农村的新规划、参与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也是政府为农民谋求长远利益、建设城乡和谐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

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应仅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主体, 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 新农村建设规划应该是农民参与型的规划, 而不能单单政府型和专家型规划。所以, 应提倡由政府和农民一起参与新农村规划, 形成一个上下结合一起的行动。在参与农村规划的过程中, 起到教育农民、组织农民, 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自己的新生活。在“千村推进百村示范”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农村规划编制工作。抓住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好时机, 推进规划体系的改革, 明确规划审批程序和规范编制程序, 进一步完善重庆市的审批体制。

(二) 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乡镇域规划, 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

针对当前农村规划编制水平不高的情况, 应科学统筹编制农村规划工作。镇域规划是指导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规划, 应着重从区域规划角度出发, 对乡镇域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战略研究和合理布局, 科学制定新农村规划。要根据乡镇域村庄分布状况和相互依存关系, 预测合理的农村人口容量, 通过改造镇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行政村、合并自然村, 建立合理的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分析研究本地域经济发展条件, 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 引导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引导乡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区集中;合理确定乡镇域道路交通、公交车和通信体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明确功能分工,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共建共享, 引导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健康发展。各类建设活动都要纳入乡镇域规划统筹安排, 通过科学的乡镇域规划统筹安排和科学的新农村规划, 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镇村发展体系,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前提。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根据村庄的不同类型, 在乡镇域规划的指导下, 应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意愿, 规划的立足点放在现状基础上的适当改造和环境整治。综合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村落分布的调整以及自然地理条件、耕作半径等因素, 合理确定农村社区规模;以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住宅美化、过道净化、环境洁化、服务强化为主要内容, 统筹规划农村社区和居民集中点的布局;根据村的规模与等级, 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布点, 凸显新农村建设特色。另外, 高度重视、切实保护好村落中的文物古迹、特色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 发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文化, 丰富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 搞好乡村形象设计, 突出地方特色和乡土特色。

(三) 针对重庆农村实际制定城乡统筹规划标准、准则、方法

各地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人力构成、地理条件等因素以及发展现状、势头存在很大差异, 以前制定的条例、标准、导则规定等注重普遍性, 忽视了差异性。从目前情况来看, 至今应该根据“一圈两翼”不同区位, 重大地形差异等因素划分出几大区域, 制定不同规划导则、指引, 分别加以指导。据调研, 区县普遍对城乡总体规划指引下, 新农村规划应如何开展, 应遵循的准则, 应达到的深度, 工作的重点等问题感到难以把握, 究其因, 还在于规划的示范作用不够。因此, 应结合已开展试点区县的经验, 尽快组织专人经验总结, 提高、制定出可以以指导全市城乡总体规划的导则、标准。

(四) 实行分类指导,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引导农民集中

由于广大的农村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基础不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 故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如市区和区县城区的城中村和城边村主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开展村级规划和村庄整治及改造, 远离市区的城郊村可按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有关要求进行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村庄与经济较贫困地区村庄分别按照当地实际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和整治, 可根据经济发达程度和农民收入状况按小康型、宽裕型、生态型等层次进行规划。

根据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可以将现状农民居住地划分为低山、丘陵、平坝三类地区。在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中, 可以发挥基础设施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 将低山 (中高山) 地区划为禁止发展区, 弱化其基础设施, 基本不作投入;同时, 鼓励这些地区农民实行生态搬迁, 辅之以财政补偿;将丘陵地区划为限制发展区, 在条件相对较好处适当集中、配置基本满足要求的基础设施;将平坝地区划为优化和和发展区, 鼓励建立农民新村, 集中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五) 结合重庆农村特点和生活习俗, 对农村风貌特色延续的规划引导

新农村规划不能采用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要保持乡村风貌和地方特色。重庆市农村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社会环境差异极大, 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尊重农民的意愿, 本着保持原有自然风貌的原则, 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进行科学规划。特别在旧村落改造中, 要注意保护原有风貌, 保留原有的院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 尽可能延续旧村落的历史文脉, 使得建成后的新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 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满足人们对乡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乡村规划还要与田园风光统一和谐, 保持乡村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统一。具体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 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貌的基础上, 加以利用, 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

(六) 健全规划管理机构,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

目前重庆市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 规划管理很少延伸到乡镇。村镇规划管理机构不健全, 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编制及实施。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应当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契机, 健全规划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建制镇规划管理所的网络建设, 落实专职规划管理人员, 健全管理制度。同时, 要加强村委会的建设, 村委会是农民参政议政的常设机构, 也是村民参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组织机构以及新农村规划的审查机构,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组织建设。

在健全规划管理机构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严格界定规划管理机构的职能职责、明确规划审批程序、规范编制程序以及加强规划监督力度等。

(七)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规划知识培训

针对当前基层缺乏相关规划人才情况, 要加强规划知识宣传, 加大规划人才培养力度。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先进与否关系到规划工作开展和规划施行的实效。因此, 结合各地普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针对目前基层领导缺乏规划专业知识, 对规划工作的认识不到位, 对规划工作支持不够的实际, 由市、县一级政府组织, 有计划地分批集中基层领导学习, 由规划专业部门专业人员授课, 向他们讲授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原则。通过培训, 使基层领导干部提高对规划工作的认识, 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将规划提高到决策层面, 指导他们的日常建设决策工作, 使规划工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地方基层的支持, 充分发挥出规划的龙头作用。如重庆市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千推进百村示范”工程时, 加强对“示范村”、“推进村”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力度。针对当前农村规划的一些问题, 对全市“示范村”所在的镇长、“示范村”村长和全市农办、规划部门100名“规划指导员”进行规划培训。

参考文献

[1].黄信倩.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10

[2].郭大忠.新规划 新思维 新措施.山地城乡规划.2007/1

[3].张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3

[4].李小云.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农业考古.2006/6

[5].曹立军.新农村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小城镇建设.2007/3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3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4

甲方:

村委会 负责人: 职

务:

乙方:

公司 法定代表人: 职

务:

鉴于:

(一)甲乙拥有城镇生产建设用地一块,该地块的性质为

,位于××市××县××镇,共计××亩,地块编号为××。该地块于××年××月获得了××县政府规划部门颁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为望规地字第××号,且该规划部门已经为该地块编制用地红线图。

(二)乙方系在××市注册成立的专业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有充分资本投入本协议约定的事项。

(三)甲方就本协议约定事项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法规的有关规定,村委会进行过集体讨论,获得一致通过。

现经甲乙双方平等且充分友好协商,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规和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为推动本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本村镇群众的居住条件,发展地方经济,本着诚信原则,签定如下协议,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 甲方同意以甲方自有的共计××亩土地与乙方共同合作开发建设。

第二条 甲乙双方合作的范围包括:

(一)宗地范围内不动产及其附着物的拆迁与补偿;

(二)宗地范围内土地的平整;

(三)宗地范围内修建道路及其他公用设施包括水、电、气、有线及无线通讯设施、地下给排水管网、广播电视线路接入、邮电等服务设施的建设;

(四)双方依据政府最终批准的规划自用及商品房房屋建设;

(五)双方依据政府最终批准的规划确定的绿化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六)双方依本协议及其后的补充协议约定的其他项目。

第三条 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

(一)甲方出地:即甲方将共计××亩土地全部投入合作开发;

(二)乙方出资:即乙方按本协议约定的合作范围承担全部地价及建设资金;

(三)共同报建:即依本协议要求,甲乙双方共同向镇政府、县国土、规划、建设及其他部门办理合作建设所需的一切手续、批文及政府行政许可事项,共同作为合作开发的主体。

(四)分享收益及分担亏损:甲乙双方利润分享及亏损承担的比例为×:×,即甲方占有该宗地范围内全部收益的××,乙方占××,分享的方式包括现实及实物,其中实物包括房地产。

甲乙双方依本协议分得的收益均为各自出资所获得的概括性补偿,除此之外,任何一方或其成员均不得向另一方提出其他权利要求。

第四条 合作的具体步骤:

(一)本协议签定后30日内,甲乙需将本协议约定的事项由本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获得通过后本协议正式生效;

(二)本协议生效后10日内,双方将本协议提交镇政府、县国土、规划及县新农村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并取得相关部门批准手续;

(三)获得前述各项批准后10日内,双方共同成立拆迁及建设办公室,甲方出二人,乙方出三人,并设立共同管理中的账号;

(四)拆迁及建设办公室成立后,一刚即向共管账号拨付拆迁及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首期拨付的资金不得少于××万元人民币。

(五)依据政府的各项批准事项,从事后续的拆迁及建设工作。

第五条 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依本协议约定分享××的拆迁、建设收益。

(二)甲方的义务:

1.将本协议交由本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2.将本协议约定的事项上报镇政府、县规划、国土、建设部门通过并获得合作建设所需的各项批准文件;

3.负责办理宗地范围内的各项拆迁工作并做好被拆迁群众的各项安置工作;在拆迁过程中做好思想教育、群众性事件的处置工作;

4.和被拆迁人达成拆迁协议并依协议派发拆迁补偿; 5.处理因拆迁引发的争议;

6.协助乙方搞好宗地范围内规划及建设工作;

7.负责把乙方分得的收益落实给乙方,包括把房产过户到乙方、把获得的收益款等划拨给乙方;

8.本协议签定后不得以任何方式提高收益的分成比例; 9.本协议签定后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10.本协议签定后不得再与他人洽谈或签定协议,将本协议约定共同开发的土地交由他人开发或与他人合作开发;

11.在规划、拆迁及建设过程中,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不得无故拖延;

12.甲方及甲方的成员,包括村民中的全部或部分,不得无故拖延或以任何理由阻挠拆迁及开发过程。

第六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的权利:按本协议约定的比例分享收益。

(二)乙方的义务

1.按本协议约定的事项,提供拆迁、规划、建设全过程的全部资金,并保证出资及时到位; 2.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将本协议约定的出资义务或合同权利转让给他人; 3.配合甲方完成合作拆迁及合作建设的各项文件报批工作;

4.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的要求对宗地范围内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5.保证在合作拆迁及建设过程中甲方应分得的收益全部到位,包括资金的划拨和房产的过户;

6.及时开工建设并保证验收合格经政府部门批准的各项房屋及公共设施; 7.负责宗地范围内的物业管理;

8.本协议签定后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9.本协议签定后,乙方在拆迁及建设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第七条 国家征收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因公共建设需要、政府征收储备用地或其他方面的用途,本协议约定的宗地及宗地建筑物、附着物被国家有关部门征收或另行出让,征地部门所支付的本宗地及宗地之上的建筑物、附着物补偿,甲乙双方应按本协议约定的比例分得,即甲方30%,乙方70%。如其中一方收取,应将另一方应分得部分如数划转。如果国家征收土地过程中,另外划拨其他土地予以置换,对置换土地双方仍以本协议约定的比例分享权利及收益。

如甲、乙方对国家征收有异议或对征收标准有异议,应共同向有关部门提出,因异议后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聘请律师、缴纳诉讼费等)均由乙方支付。第七条 特别规定

(一)本协议生效的前提条件是:甲方村民代表大会批准本协议。如果村民代表大会未能通过本协议,则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甲方也不予乙方任何补偿;

(二)本协议生效后,乙方控制的公司、乙方指定的其他公司参与本项目的共同开发,需经甲方书面同意,参与开发的其他公司与乙方共享乙方权利,不得向甲方主张其他权利;

(三)本协议生效后,如乙方未能如期提供拆迁、建设中的各期资金,严重影响拆迁、建设进度的,甲方有权另寻其他合作伙伴。第八条 违约责任

本协议生效后,甲乙双方应积极、诚实、全面地履行合同,一方违约应支付守约一方200万元人民币,并应赔偿应违约给守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如出现以下情形,则属于根本违约:

(一)本协议签定后,甲方私自又与第三方协议,将乙方的权利让与第三方;

(二)本协议签定后,且有关政府部门批准合作开发及拆迁后,甲方拒不交出宗地,致使合作开发与拆迁无法进行;

(三)甲方村民全部或部分阻止乙方的拆迁及开发,致使合作开发与拆迁无法进行或严重延期;

(四)甲方拒不支付乙方应分得的各项收益、政府补偿或截留乙方应分得的各项收益、政府补偿;

(五)乙方拒不支付各期建设资金或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致拆迁及建设无法进行;

(六)乙方的建设工程经验收不合格;

(七)乙方拒不支付甲方应分得的各项收益、政府补偿或截留甲方应分得的各项收益、政府补偿;

(八)乙方未经甲方同意将项目私自转给他人谋利。

如出现前述根本违约情形,守约方除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外,也可要求解除合同,并由违约方赔偿因解除合同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第九条 本协议属框架协议,甲乙双方履行本协议后,对本框架协议未尽事项可另行协商并签定补充协议,本协议与补充协议不一致的,以补充协议为准。

第十条 本协议未有约定且补充协议未另行补充事宜,依中国法律有关规定及国家政策的规定执行;法律及政策均无规定的,依行业通常惯例执行。

第十一条 因履行本协议发生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十二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一份,镇政府及县国土部门备案各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以下无正文)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代表(签字):

代表(签字):

农村公路建设协议书 篇5

(农村自建)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进行,保证一个优良的建设环境,使工程质量、技术指标达到标准,特对

公路建设工程采取委托承建方式进行。为明确双方职责,经协商特订以下协议:

一、甲方的职责:

(一)付款及结算方式:甲方只负责国家补助资金部分的支付款,其他工程款慨由乙方承担。

采取由乙方垫资进行施工,工程竣工后经市交通局验收合格,甲方只能按国家补助资金60%支付给乙方,国家补助资金余额待省、市全部验收合格后按国家拨入款项扣除质保金5%后,一次结算付清(质保金一年后无质量问题方可退还乙方,一次付清)。

二、乙方的职责:

(一)质量要求:

1.严格按照

号文件《关于********的通知》的有关质量要求进行施工(附文件)。请仔细阅读文件,甲方将严格按照文件内容进行验收,出现质量问题的按文件扣减工程款。

2.路基和路面总体要求:

① 通畅工程中的村道应尽量利用地形进行修建,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强度标准为C30,基层必须满足强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基层完工后必须经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门鉴定合格后,方能进行路面施工,否则不予支付工程款;路面宽度在 4.5米以下的要求设置错车道,长10米,路面全幅宽6米。材料为砼,路面用碎石粒径不大于4cm,河砂为中砂,水泥标号不小于425。镶竣工日期2处。

② 通达工程中的村道建设标准按照《********》。3.附属工程的总体要求:

① 防护工程:浆砌片石挡土墙标号不少于M7.5,保证坚固实用,美观大方。

② 桥涵工程: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农田水利的需要,做到基础牢固、墙身坚实,面板强度达到设计荷载的要求。

4.资金渠道:除国家补助资金每公里

万元外(国家计划补助

公里),其他资金全部由乙方负责筹集,采取先垫资建设的方式进行。

三、双方其他职责:

(一)税费:按有关政策执行,由乙方负责。

(二)竣工验收办法:由县交通局进行初检,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验收内容:按照《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有关规定,对外观、实测项目、质量缺陷修复等内容进行检测验收。

(三)安全职责:

乙方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若发生安全事故,概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四)乙方必须优化生产环境,保证施工进度。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乡(镇)政府(盖章)签字:

二0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6

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城市的景观、生活在广泛地影响着农村的居民,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从观念上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行房屋建设,村落绿化建设,道路的修缮硬化和绿化,还增加了健身娱乐设施。1980年以后,农村的住房条件大有提高,先富起来的村落对居住环境也有了高的要求,兴建了村公园。使农村的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在村庄的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己经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人文景观再现、延续和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加强了对农村规划、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研究。

加上农村许多当地政府的反思和重视,己经出现开始注重前期规划设计的趋势。相关的法令和法规也正在被提上日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目前,虽然全国有26%的村庄己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对于管理者来说,制定规划只是政策需要,没有真正实施的可能。己经建成的新村,缺乏农村的环境特征,设计者没有对农村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一味迎合居民的需求。

①建筑形式欧化 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和人民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农村的居民也盲目的模仿城市中见到的欧式建筑,在有着5000年中华文明的土地上长出了欧式特征的建筑,破坏了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田园风光,岂不知欧式建筑的形式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我们的农村民居建设也应该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御鑫造园http:///

②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化 当前的有些农村环境景观设计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将适合城市环境的设计照搬到农村的规划设计当中。修建了不适合农村规模的宽马路,大尺度的广场,只有“广”而没有“场”的概念,非常地不适合人的使用尺度,在路口、广场上建大钢雕,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田园风貌还造成了土地利用的浪费。

③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 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在设计中,不能以适合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环境景观设计移植到农村,有些设计缺乏对农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造成建成的环境使农村居民使用不便,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无论什么样的规划设计,目的都是要为人解决问题,最终来为人服务和使用的,只有符合当地人的需要的规划设计才称得上是好的设计。

规划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事半功倍,低水平的规划和无规划的建设同样是不允许的,这需要专业的设计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以及对当地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控制景观风貌的作用。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都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现代的”“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不好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加之农村的民居建设大多是农民自主建设,由此就使土不土,洋不洋的建筑

御鑫造园http:///

形式在农村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种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农民自主建设,拆了建,建了拆,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相当混乱,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由于工业的发展,许多工厂以乡镇企业的形式,扎根于农村,虽然对农村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严重的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水随意的排入河流。

加上对农田的侵占等都使原来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前的某些建设中还出现了填河、挖湖的做法;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家都有摩托车等机动交通工具,大量尾气的排放使空气质量变差,但却没有引起农村居民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建设中为了建成城市景观,为了“不露土”,许多的当地植被被砍伐,代之以水泥的硬质铺装。所有的这些都致使当前的农村环境质量在不断下降。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7

赣州是江西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 俗称赣南, 下辖二区二市十五县。新世纪之初的2004年, 赣南人民秉承客家人求新图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在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近四万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六七年的新农村建设, 昔日“陈旧破败, 人去村空”的赣南农村, 而今成了“群山环抱, 碧水流淌, 洁净的水泥路蜿蜒在村间;黛瓦白墙, 竹影摇曳, 恬淡的农家庭院沐浴在阳光下;橙黄橘绿, 歌中收果, 如画的千山万岭成了‘绿色银行’……漫步在赣南的广大农村, 无处不感受着人与自然和谐天成的妙趣”[1]的新农村, 成了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诗歌中所描写的“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的美丽注脚。乡村已经是一片农民诗意的栖居地, 山水田园路, 这些乡村最古老的元素,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召唤下, 有了别样的乡村审美神韵。

赣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被称为“赣州模式”、“江西经验”, 已在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传播或复制。据新农村建设五周年特刊《新赣州》统计, 赣南新农村建设五年来, 共接待国内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考察团五百多批次, 以及坦桑尼亚、赤道几内亚等国际新农村建设考察团。

一、古老客家民居文化意蕴的新呈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美

挖掘古老乡村的文化底蕴, 彰显堙没的乡村文化意义, 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审美改造的首要原则。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独特的农耕文化村落。“这些古村落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审美情趣等精华, 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 是不同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体现, 是社会与它所在地区关系的基本表现, 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具有多方面的价值。”[2]

赣南是客家人聚居之地, 素有“客家摇篮”的美誉。客家是由于历史上战乱、饥荒等因素, 中原汉民族逐渐南下进入闽赣粤三角地带定居, 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后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在其发展过程中, 保存了中原汉族古老的文化体系和方言系统, 与当地土著的文化系统和方言体系融为一体, 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客家先人们在南迁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特别是在住宅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围屋。但是散布在赣南广大乡村的客家围屋由于建筑年代久远, 早已失去了它当初的风采, 古老围屋中的民居大部分已搬出, 只剩少部分老年人仍留在围屋中居住。人气的缺失和管理的缺失, 客家围屋成了乡村脏乱差的滋生地, 客家文化底蕴早已堙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当地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调研, 认为客家围屋虽然破旧, 周围环境虽存在脏乱差的现状。但客家围屋毕竟承载了一个民系悠远宏博的历史文化内涵, 每一座客家围屋都蕴涵着一段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 理应将这些具有文化历史价值和独特地域风貌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重新彰显其古老的审美底蕴, 这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使之成为新农村新的靓丽风景。

案例一:位于赣县北部的白鹭洲客家民居, 依山傍水, 整个民居建筑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这是一个典型的赣南客家民居村落, 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相对保存完好的69栋祠堂庙宇的门楼风格各异, 千姿百态,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是一直以来缺少管理, 致使潜藏着深厚审美文化底蕴的白鹭村藏在深闺人不识。村民们散养的鸡鸭猪狗等家禽家畜漫步其间, 留下了满地的粪便。此外, 由于该围屋年久失修, 整个排水系统基本失效。放眼望去, 古老的村庄垃圾遍地、杂草丛生, 山墙边、门楼下到处堆满柴禾杂物。面对这种情况, 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 村里请来了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 制定了《白鹭古村保护与利用规划》, 确定了对白鹭村客家古民居实行“三清一不清、三改一不改”的审美改造原则, 即清淤泥、清垃圾、清路障, 但不清文化积淀;改水、改路、改厕, 但不改历史原貌。通过整治, 将客家古风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 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过新农村审美改造的白鹭村, 山环水绕, 绿树古居相映成趣, 村内青石铺就的村道, 与古民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形态万千的风格相得益彰, 客家建筑的审美文化底蕴重新焕发了其审美魅力, 白鹭洲以“诗意乡村”的新农村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案例二:素有“八卦围”之称的龙南县栗园古围是赣南规模最大的一座客家围屋。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立园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因围屋建筑在大片的板栗树丛中, 故取名栗园围。这座客家围屋蕴涵着丰富的八卦文化, 围内房屋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的布局建造, 四周用片石筑成高六米、厚两米的围墙, 围墙长度三公里, 布置了四百多个枪眼, 围墙外人工修筑有一条两米宽的壕沟, 其防御系统堪称史上最顶级的建筑。但是由于年代久远, 围屋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雕梁画栋已经磨去了棱角, 陈旧的墙体承载了过多的沧桑。围内违章建筑遍地, 卫生条件差, 成了典型的破旧古村。在新农村建设中, 村民们充分挖掘客家围屋的文化元素, 一方面整治村庄, 一方面改造围屋, 将栗园古围建成了集客家围屋、江南水乡、客家文化、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古韵与现代生活气息相融的“诗意乡村”。

以上两个案例是散布于赣南无数客家古村落新农村审美改造过程中的缩影。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赣南客家古村落, 各村有各村的特色, 各村有各村的审美文化底蕴, 在新农村建设的审美改造过程中, 政府部门并没有强制新农村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 而是根据不同村落的不同特色和文化内蕴, 农民们自主进行对古村落的规划建设, 按照农民们自己的审美观念进行审美改造。如今的赣南新农村, 每一座古村落都焕发了新的魅力, 可以说, 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古老客家民居, 每一座古村落都是一首韵味独特的美丽诗篇, 都是充满着诗意的新乡村。

二、舞动在阡陌间的灵动飘带——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

“农村的建设规划与布局上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 结合地势, 与自然和谐相宜。”[3]这是客家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审美改造的原则。赣南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市, 在近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农村耕地只有29.29万公顷, 而山地面积却有271.3万公顷, 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 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赣南客家村庄因其特殊地貌环境, 形成了其独特的村落建筑群。首先, 身处丘陵山区, 客家先民一般都选择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 住宅大多依山势而建, 山坡高低不平, 弯弯曲曲。其次, 客家人特别喜欢樟树, 在客家村落的房前屋后都种植有许多樟树, 这些樟树历经几百上千年的风雨, 已然成了古木, 虽然在大炼钢铁年代砍伐了许多, 但民居之间仍然留下了很多古樟树, 这些古樟树成了古老村落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三, 自改革开放以来, 赣南老百姓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靠近珠三角和厦门经济区, 改革开放初期就有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经济得到改善的客家村民, 首先想到的是造房子, 客家人讲究住宅的风水朝向, 在以前缺少规划的时候, 新建的民居像插花一样散播在古民居的周围。“有新房, 无新貌”, “只见新房, 不见新村”的现象很好地概括了赣南客家村落当时的现状。

面对客家村落的如此现状。该如何进行审美改造呢?

人们常说,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村庄要靓丽, 道路厕所要先进。厕所改造、道路硬化是体现新农村、新风貌、新美学的重要一环。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像欧洲, 村镇像非洲”。脏乱差, 道路泥泞, 蚊子、苍蝇满天飞是我国前几年农村面貌的真实写照, 尤其是农村道路, 大多是山区小道, 或者田间小路, 弯弯曲曲的土路, “晴天像把刀, 雨天似泥塘”是以往赣南客家农村道路的写照。国家在前几年就意识到了我国农村的不佳生存状况, 提出了村村通公路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也深刻意识到要改变农村的生存面貌, 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就必须加快农村道路的改造。提出不仅要村村通公路, 还要将水泥路连接每家每户, 使道路改造成为客家新农村新面貌的重要视点。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就势按照现有村落格局进行农村道路改造的审美原则, 围绕整个村庄修建一条环村公路, 然后再修建一条条连接线连通各家各户。经过这样的审美原则改造, 如今的赣南客家村落, 远远望去, 似条条舞动的飘带, 绕过古民居, 绕过古樟树, 蜿蜒曲折地飘向千家万户, 新农村就像童话一样魅力无比。

案例三:定南县天九镇新拗村认真开展“三清三改”, 规划修建了一条长三公里的环村水泥公路, 并从每家每户延伸出一条水泥公路连接环村公路, 弯弯曲曲的入户水泥路与环村水泥公路组成了一曲舞动的韵律。在此基础上, 村民们又规划兴建了六座水冲式厕所, 彻底消灭了露天式厕所, 并协助有条件的农户改卫生户厕, 陈旧的村庄显示出了新的活力。

案例四:南康市龙华乡崇文村修建了以村十字路口为中心、四面延伸又环环相扣的村组道路网络, 这些道路网络蜿蜒于各个村落田园间。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 一栋栋绿树掩映的客家民居和造型别致的新民居错落有致。这些昔日脏乱差、道路泥泞的村庄而今已是旧貌换新颜, 果园、公路、河流宛若洁白的玉带, 盘缠在美丽的村庄, 白色的农家整洁错落地镶嵌其间, 没有喧嚣, 只有宁静, 美不胜收。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改造村容村貌、进行新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 采取了结合地势、与自然和谐相依、保持古村落文化因素的审美改造原则。这一审美改造原则的运用, 一方面使村容村貌快速发生变化, 同时也保护了古村落的文化底蕴, 能让村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即时效果, 提升了农民参加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局部改造又节省了新农村建设资金, 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在新农村村容村貌改造过程中, 当地新农村建设者们采用了由政府无偿提供水泥, 农户自己准备沙石, 村里集中义务投劳的模式, 修建了一条条的通村达户水泥路, 修建了无害化的厕所, 使整个村庄形成了独特美丽的诗意乡村, 农民们常说:新农村建设,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三、生态绿色的庭院经济——绿色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生态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 增强农村经济活力。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在新农村建设的审美改造过程中, 一方面以改造农民的居住条件, 整治农村的居住环境, 提升农村的观感效应为切入点, 另一方面也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 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众所周知, 如果没有产业支撑, 新农村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激发“经济活力”是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那么, 在新农村建设中, 如何激活农村经济呢?又如何定位新农村的新经济环境呢?

赣南新农村建设者们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 根据赣南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农耕文化, 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经济运行环境必须坚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并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农村基础建设相得益彰。

赣南地处南方红色丘陵地带, 红色的土壤, 低矮的丘陵, 温暖的气候, 特别适宜蜜桔和脐橙的种植。赣南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种植蜜桔的传统, 上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曾经出台了一个重要举措:号召广大农民在山上再造一个新赣南。而今在新农村建设中, 赣南又摸索出了一个更加切合农民实际的“庭院经济”模式, 绿色生态经济在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展示出了无穷魅力。“一幢房、一果园、一栏猪、一口沼气池”的庭院生态经济模式在赣南古老的大地上, 成了新农村新的审美视点;“房前, 鱼塘相映, 屋后, 果园绵延”, 展示出了赣南新农村新经济的画卷。

案例五:“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七十多年前, 浪漫主义诗人毛泽东笔下的美丽诗篇, 如今在会昌县大塘村新农村建设中得到了完满显现。只有六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 当地政府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荒地进行生态经济改造, 经过几年的努力, 该村实现了每户一个果园, 一个生猪养殖场和一个沼气池的庭院经济模式, 这种绿色生态产业, 不仅美化了村庄, 美化了农村居住环境, 而且这种绿色生态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

案例六:与赣闽粤三省接壤的寻乌县, 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 是典型的红土丘陵地带,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1930年毛泽东曾经在此做过农村经济调查, 写出了著名的《寻乌调查》。经过几年的新农村庭院经济模式的改造, 如今的寻乌县每到初秋时节, 满眼都是橙红橘黄的美丽乡村。该县的三二五村, 曾经是贫穷落后没有名字的小村庄, 1928年3月25日之后, 为纪念古柏领导的寻乌农民暴动, 村子被命名为三二五村。这个村子是赣南著名的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 成了全县著名的首富村。放眼三二五村, 山坡上, 层层叠叠地排列着整齐的脐橙树, 墨绿的树丛中, 红灿灿的脐橙缀满枝头;山坡下, 一座座美观大方的新农居点缀在红绿相间的果园中, 将古老而美丽的新农村打扮得更加迷人。

以上两个案例只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一个缩影。“如今的赣南, 千山桔绿, 万岭橙黄;云里摘茶, 水中插秧;歌中收果, 画中采桑;白鹭行行, 紫燕双双……”[4], 这种充满诗意的乡村美景, 充分体现了我国已经富裕起来了的新农民新的产业理想。他们正在经历一场以绿色产业为主题的革命, 家家户户在山上种下一篇绿, 收获一片绿, 绿色与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 昭示出新农村生态农业的光辉前景。

中国新农村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了的中国农民一次审美大超越, 是中国农民从温饱型转向审美型的一次蜕变。新世纪以来, 由于国家农村经济政策的宽松, 不但免除了农民的各种税收, 还补贴、奖励农民种田, 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另一方面,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给我国农民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 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富裕起来的农民, 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了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的新需求, 人性得到了回归, 已经不再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忙碌, 他们对自己的生存条件有了更高的审美追求。而其审美创造必然向自然美复归,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处于一种和谐发展的状态。赣南新农村建设正是适应了广大农民在新的审美需求情况下, 发起的一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点燃了中国农民积蓄已久的新的审美创造潜质。

摘要:新世纪之初赣南人民秉承客家人求新图变、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展开了一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赣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被称为“赣州模式”、“江西经验”, 挖掘古老乡村的文化底蕴, 彰显堙没的乡村文化意义, 是赣南新农村建设中审美改造的首要原则。规划与布局应注重利用自然条件, 结合地势, 与自然和谐相宜, 这是客家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审美改造的原则。一方面改造农民的居住条件, 整治农村的居住环境, 另一方面也积极激活农村的经济活力, 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4]任继众.一把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J].见:赣南日报.2009.12.2.又见:新赣州——新农村建设五周年特刊, 2009 (11)

[2]张海英.浅谈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古村落[N]山西科技报, 2009-12-17

新农村建设倡议书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领导力的基础,是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如何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历史性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待加强

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成了拥有种种自主权的生产经营主体,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大大提高,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则失去了对集体经济资源的控制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分散的家庭之间的经济链条断裂,经济关系淡化,农村党支部可控制的经济资源大幅减少,公共事业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党组织原有功能的实现空间逐渐缩小。而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应对乏力的问题。职能转变没有及时到位,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手段减少、功能弱化,导致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与农民群众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愿望和要求产生了很大差距。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

随着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自治主体缺乏。由传统的“统治”方式向村民自治制度的变迁,治理主体也由政府转向了村民,然而,作为村民自治制度的主体——农民,其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合作精神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公共精神缺乏, 再加上由于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使一些较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村民流向城市, 农村出现了以“九九、六一、三八”为特征的村庄人口结构现象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倾向年龄老化、知识老化、作用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形不成核心,聚不成合力,影响生产和管理。其次,“两委” 班子不协调,有些党支部书记片面强调“一把手”的地位,并代替村委会决策,干预村委会自治事务。有些村委会成员又片面强调自治,认为村委会是众多村民选出来的,有群众的拥护,比由上级任命或几个党员选出来的村党支部群众基础强,所以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愿服从党支部的领导,同党支部书记形成对抗,严重影响工作,也使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使村里面的工作陷入瘫痪,争权夺势现象非常明显,有些村甚至出现利用宗族或金钱等的手段干预村务政务等现象,影响了基层稳定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三)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方式有待创新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跨地区、跨产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新的经济组织日益增多,农村出现了生产大户、农业协会、经济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企业,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产生,特别是近年来的城中村开发,新的农村社区不断涌现,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此外,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包括农民党员越来越多,流动性较大,党员集体活动难以开展,党内生活制度基本上流于形式,使党支部与党员思想之间出现了断层,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难以落实。目前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往往与党员个体特点不相适应,导致流出地党组织很难准确掌握其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流入地党组织也很难为其搭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

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将自学、集中学习、脱产学习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将政治理论的学习与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村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训的教育体系,通过各级党校、干校以及各种农村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理论业务培训、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学习,并通过外出考察、锻炼等多种渠道,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提高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二)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

农村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领导为引导、变强令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为农村的发展谋出路、订规划、绘蓝图,真正把促进农村发展当为己任,努力开创为农村的富裕和农业发展的场景,为农民的增收出主意、想办法、找出路、办实事。农村基层组织要加大农村普法力度,加强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引导,使农民知法、懂法、守法。在教育农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村民自治的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上。对事关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的相关权益和事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组织农民讨论协商,制定农民共同遵守的村民公约,规范和约束农民行为。

(三)创新用人理念,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创新用人理念,就是要打破传统的用人方法拓宽用人的渠道,在坚持政治素质标准的前提下,打破身份、籍贯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可采取公开招考、聘任制等方式,面向全社会选拔村干部,真正把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的人才引进来。要加强建设后备队伍建设,下大力气加大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工作,注意从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的在乡青年、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优秀经营管理者中,选拔出经济思路清、带民致富举措多、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年轻党员进行重点培养,并对培养对象定期考核,特别优秀、已具备领导干部条件的,要不失时机地把他们推上基层领导岗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政治舞台。

(四)创新村级领导体制,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从体制上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委会的自治之间的关系。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建立完善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凡涉及村里重大事务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经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二是完善村“两委”班子协调配合的工作体制,坚持“两个不动摇”,即坚持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实行村民自治不动摇,严格界定“两委”职责范围,正确处理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建立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在村级组织中,村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位置,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班子的“一把手”,是村里各项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自身职能,依法照章开展工作。

(五)创新党内组织机构设置,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应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村村联建党组织。将相邻的两个或几个村党组织合并归一,建立联合支部或党总支或党委,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二是村企联建党组织。即突破行业界线,将乡镇骨干企业党组织与行政村党组织合并联建,由企业党员厂长或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在组织上实行村企统一领导。三是村居联建党组织。在城郊与城区接壤的地区,将行政村和居委会党组织合并,建立党总支或党支部,统一领导行政村和居民区的工作。 四是建立行业党组织。主要以行业协会为载体,把分散在广大农村和城镇的党员,按行业分工组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党组织。五是建立流动党员支部。根据农民党员的流动态势及特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经济组织或行政组织中,设置流动党员临时支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党员信息一网通,实现城乡对接的党员“无缝”管理,从而增强农村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

上一篇:深夜孤独随笔心情散文下一篇:师德倾注教育 爱心追逐梦想--师德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