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

2022-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

校企合作的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 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辽宁民办高等院校为主体,立足辽宁经济的发展特点,分析了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辽宁民办高校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保障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 校企合作 合作机制

一、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辽宁从1997年开始试办高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的十余年中,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成为辽宁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目前辽宁民办高等职业学院数量达到了十所(如表1所示),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虽然相对于公立高等教育发展来说,还略显薄弱,但其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民办高等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发展形式。

辽宁省唯一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设有金融学等14个本科专业,另下设英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货物运输)等9个本科专业方向,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管理、外语、经济贸易等文科专业上。其他9 所民办高职院校共开设112个专业,其中大连商务职业学院设有26个专业,大连艺术职业学院有20个专业,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等院校的专业都在10个左右,大连枫叶职业学院由于在校生数量较少,开设5个专业。开设专业的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从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上看,除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其他九所院校均是专科层次,并且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至今仍保留着部分专科高职教育。民办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当部分的教学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实现。国际上普遍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等,尽管这些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其宗旨都是将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氛围,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

2、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1)与辽宁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产业结构是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辽宁作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体系历经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自建国以来发生了比较重大的变化(如图2所示)。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通常会由“一、二、三”的格局向“二、一、三”和“二、三、一”的格局演变,并最终形成“三、二、一”的格局。从全国数据来看,近五年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相对均衡,但辽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比例明显失衡,表明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合理性。与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相比,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其发展主要还是依靠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拉动。辽宁的计算机技术、金融工程、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较低。辽宁民办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恰好契合了辽宁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为辽宁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

(2)政府促进就业的需要。2005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在校生2300万,居世界第一位,进入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制度也相应地由国家包分配逐步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转变。2010年辽宁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4.5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1.6万人,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倾向录用具有一定实践工作能力的毕业生,而校企合作的模式恰好弥补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成为增强应届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开展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普通公办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多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尽管近年来也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但存在的官僚体制还是比较普遍,获得意见的通道仍然比较狭窄,注重学术研究的氛围也使学校的管理带有内敛的封闭性。长期以来,公立高校一直处于国家行政部门附属机构的位置上,行政部门对高校管理过多,高校的自主权受到限制,制约了高校按照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合理规划学科专业的发展和课程的设置。

民办高等教育在管理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监督,会接纳到社会各方面的多种意见。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于董事会涵盖了众多领域的不同人士,因此在决策上更有优势。与普通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强调适应市场需要。由于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民办院校能够主动面向市场,勇于创新,已经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影响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民办高等教育仍以高职教育为主,而高职院校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培养适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办高等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教育和经济的交汇点。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大学趋之若骛,而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等教育接受度普遍较低。在这样的社会价值取向影响下,不少民办高校耻于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转而追求教学研究型目标。

2、缺少立法支持

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该条例首次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我国民办教育的第一个法规。2003年又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标志着我国的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但是对于校企合作操作中的具体环节,如资金支持、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缺少有效的措施,校企合作难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3、政府的统筹与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企业在所有制、运作模式、技术与经济实力、竞争力方面呈现多元化的态势,要求所有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协调经济和社会效益、长远和眼前利益、短期和持续发展是很难的,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才能实现。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的工作并不到位,在推动合作教育机构建立、成立专项扶持基金等方面缺少实质性的举措。

4、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

校企合作需要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配备现场指导人员,根据产业环境还要适时地调整培训计划,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民办高等教育的体制决定了政府不承担民办高校的经费支出,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捐款、校办收入,其中学费收入占了民办高校收入的80%以上。国外的不少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于社会捐款,但由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知名度较低,加之社会对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着歧视,民办高校很难从社会上筹集到经费。

三、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改变观念,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宣传

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业应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工作对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宣传;此外还可以宣传国家支持和鼓励校企合作工作的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工作氛围,调动民办院校和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促进辽宁民办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展开。

2、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辽宁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任务,人才的培养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而校企合作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保障。因此,辽宁有必要参照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推出一部适合地区特点的《校企合作教育法》,把校企合作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培养目标等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帮助辽宁建立与现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教育制度体系,引导校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3、提高政府的统筹与引导作用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往往受到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办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民办院校学生在“唯学校名气”的用人机制下也不愿意参与到校外实践活动中。因此,政府有必要推行就业准入制度,改变过去仅凭毕业证书就业的状态。实施就业准入制,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统一的职业标准,发挥国家劳动行政部门的综合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规范用工行为,并提高社会和企业对民办高等教育地位的认可度。

4、建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经费投入模式

校企合作与非校企合作相比,需要较高的教育经费和教师力量的投入,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就更加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整合政府、企业和高校各方力量,建立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投入模式。政府应将校企合作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校企合作财政专项资金;企业则应意识到校企合作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在企业财务预算中划拔一定的费用作为校企合作的支出;民办高校则应通过弹性灵活的学费制度、提高与企业的合作层次来拓宽经费来源的渠道,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

在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适合辽宁民办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从校企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看,校企合作可以分为松散型合作和紧密型合作。

1、松散型合作

(1)专业与课程共建。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共同来设置课程,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将对课程进行改革,以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聘请企业领导、技术骨干参与到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更趋合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实用的技能。

(2)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师资水平是校企合作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校企业人员双向流动和互相兼职的机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满足企业和高校的需求。现代化的企业十分注重在职职工的培训工作,但是由于受到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因素的限制,企业内部职工培训很难有效地开展。高校教师实习机制可以帮助企业从机构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计划、考评制度、技能鉴定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管理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高校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作为特聘教授或指导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助于将生产实践紧密融入教学过程中。

(3)特定项目的合作。辽宁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办学经验,校企合作的实施与老牌公办学院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仅限于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中小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相比在接纳学生数量、实习时间灵活性上都处于劣势,因此很难形成大规模与深层次的合作。但辽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管理灵活,这就为开展校企之间特定项目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一人多职”、“一职多能”现象非常普遍,在业务繁忙阶段人力短缺的现象就凸现出来。因此,校企之间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形成一种长期的、基于特定阶段、特定项目的合作。辽宁民办高校开设的专业中管理、商贸、艺术设计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这些领域往往是中小企业比较薄弱的环节,基于特定阶段与特定项目的合作一方面缓解了企业人力不足的现状,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整合双方资源与能力的一种双赢模式。

2、紧密型合作

(1)订单式人才培养。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即高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学校按照企业要求招收学生并组建教育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企业介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并直接参与订单教育班的教学和管理,在师资、技术、设备、科研和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利用双方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订单企业的需求进行培养,同时融入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订单教育班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合作企业未来劳动者的全面素质。

(2)校外实习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是指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且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校企共建生产实习基地,是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对校内教学的补充,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高校而言,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缓解了校内实习场地小、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与企业、与岗位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学生切实提高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对企业而言,在生产任务紧的情况下解决了劳动力及技能人才紧缺的困境,并且实习生实习期满基本上都留用在该企业,还为企业招聘专业人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3)校企联合办学。在这种校企合作中,合作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注入股份进行联合办学,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并深度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使学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共同培养合作企业及行业所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校企合作有些类似于企业办学,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最高。

(注:本文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校级课题《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保障机制研究》(2010XJLXMBZXY0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玉、刘莉莉: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与竞争环境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2] 吴宾、何婕:校企合作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改革与开放,2009(9).

[3] 喻忠恩:论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9(22).

[4] 阮莲菊:论大陆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建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5] 胡昌荣:高职“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 王武林、曹雨平、张新科:“三位一体”共建校企合作利益平台[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责任编辑:胡婉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王淑荣

第2篇:校企合作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结合多年顶岗实习实践经验,构建了从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和机制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校企互动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顶岗实习;旅游管理专业;质量保障体系;高职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训练。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促使其自觉认识社会,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工作氛围,自觉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思想保障:根据不同阶段提前进行心理干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实习前都会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提前认识和接受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工作特点、工作中将遇到的困难,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制度,提前让学生对实习工作有所准备,以便于学生实习后较快地进行自我调整。

在实习初期,学生需要承担较繁重的工作,同时又要处理相对陌生、复杂的人际关系,会出现情绪紧张、厌烦心理等问题。在这个阶段,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需要时刻关心、慰问学生,多看望学生并适时地进行思想辅导。指导实习期间,专业教师应每周去实习酒店现场指导,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和困难,及时帮助学生调节好心态。否则,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存在着的不能及时转换角色等问题,对工作存在不适应、消极应付或擅自离岗等现象,从而影响顶岗实习的预期效果。

在实习中期,一些学生经过了早期的适应阶段后,逐渐熟悉了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环境和要求,技术越来越熟练,因而在情绪上经常会出现轻微职业倦怠。在这个阶段,校企指导老师应努力帮助学生端正好心态,为他们指出行业标杆,引导学生们树立起虚心求教、不断进步的思想,使他们敢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指导老师还应该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顶岗实习,及时向他们介绍国内外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出现的新趋势,激发学生们耐心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的兴趣。

到了顶岗实习的末期,一些学生以为工作技能已经掌握,心态开始变得浮躁不安,或是想提前结束实习,或是想尝试换一个实习单位,因而出现了对待现有实习工作随意应付的情况。针对这些较为普遍的情绪,校企双方的主管人员、老师应从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行业规范的角度向实习学生说明,强调企业管理和实习纪律要求,鼓励学生在岗位上认真学习,并通过提出新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习任务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需要每周写好实习日志,向指导教师汇报工作进展与出现的问题。校企双方的人事部门、专兼职教师需要及时检查学生们的实习周记,留意实习学生情绪的变化,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及时开导,按时做好教师实习管理指导记录,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乐观的心态。

二、组织保障:健全和深化实习过程中的校企合作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现实对接,提升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健全和深化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双方的沟通与合作是切实提高实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三个到位”、“三个先行”的组织保障方法。

所谓“三个到位”,即:一是组织到位。为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学校设立由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旅游管理专业团队顶岗实习指导小组组成的二级管理机构,实行院、专业团队二级分级负责制;针对集中型的顶岗实习,专门设立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即实习小组。二是部署到位。学院提早部署学生顶岗实习推进的时间、工作内容及负责人。三是资料到位。学院组织专业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完成顶岗实习大纲、工作计划、指导书等资料准备,以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内容、纪律要求、实习形式等内容。

所谓“三个先行”,即:一是招聘见面会先行。在每年的5月份学院陆续联系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来学校与学生见面,介绍企业文化与企业基本情况,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招聘及见面会。二是实习动员会先行。每年6月份学院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三是指导见面会先行。每年7月初实习指导教师整理学生实习单位及岗位基本情况,与实习单位联系,落实学生上岗时间,发放《学生实习手册》、《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顶岗实习指导书》等相关资料,并明确实习相关事宜。

在校企合作组织好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双方应根据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单位自主选择权。学校在统一安排实习单位上不要一刀切,在不增加实习管理难度、能保证实习安全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单位自主选择权。例如,有的同学喜欢茶艺并在这方面有特长,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想在茶艺这行发展,那么在学生找到适合其职业兴趣的、有正规资质的茶叶公司实习时,学校就不宜要求学生只能去统一安排的实习单位,而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否则,学生一旦产生抵触心理,被动实习,那么学生不仅收获甚少,而且还可能束缚了他们的职业发展,这显然有悖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条件保障:慎重选择实习合作单位

由于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期通常长达半年,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就业意向和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要优中选优。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校企有深度合作、能够提供轮岗的四星级以上酒店进行实习格局。例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经常前往企业管理规范的从化望谷温泉度假村,或者服务和管理国际化的知名国际品牌酒店希尔顿酒店等。

从历年的顶岗实习实践来看,一些酒店给实习生全部安排了轮岗,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重视学生在酒店中的成长,学生实习归属感最强,实习收获较大,满意度较高。例如,希尔顿酒店非常重视对实习生的岗前系统培训,学生在上岗前要接受一个半月的企业培训,酒店的服务和管理国际化、规范化、标准化,虽然学生的实习补助在几个酒店里是最低的,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最高,英语听说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提升最大,学生满意度也最高,100%愿意继续在酒店行业发展。而有的酒店在管理方面则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酒店的管理不太规范,员工流失率较高,酒店的实习生比例很大,但酒店却不太重视实习生的培训,或是岗前培训只有一两天时间,在岗培训也很少;即便学生通过实习,也只是某个岗位的工作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不明显。而有的国有企业酒店员工裙带关系多,管理滞后,效率低下,企业缺乏创新和活力,酒店的实习生仅充当临时工角色,岗位培训很少,学生普遍反映学不到什么东西;尤其是中餐厅实习生每天重复摆台、托盘、斟酒、上菜的基础性工作,学生的心理抵触最大,实习积极性最差,实习收获最少。

由此可见,选择优秀的企业不仅将决定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状况和实习绩效,还会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四、机制保障: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到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多年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完善实习质量的保障机制,为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基于实习生普遍体会到酒店英语听说的重要性及自身英语能力的不足,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酒店英语的听说训练课时,并在实习前4个学期分别设置入门级、初级、中级、高级酒店英语听说训练课程,保证每个学期不间断,反复操练,逐级提高,达到能够熟练听说酒店英语、与外宾自如交流的目的。另外,像《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这些与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基础课程,尽量安排双语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频繁使用岗位专业英语术语,给学生不断的感官刺激,提高其岗位专业术语的英语听说能力。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真正落实校内指导教师每年一个月的企业脱产实践计划,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学校提出,专业教师要能及时有效地指导学生在顶岗期间的实习,本身就应十分清楚实习企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如前厅礼宾、前台接待、中西餐服务等流程。因此,学校明确要求教师通过下企业学习,在一线了解岗位情况,从中得到更多更新的实践知识,以此来推动教学和进行有效的实习指导。同时,学校专门制定指导实习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顶岗实习指导的全过程,帮助实习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让学生少走弯路,增加职业发展成功的机会。

在实习指导期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主要采取面对面指导形式。经过长期实践,学校发现专任老师去企业看望、指导顶岗实习,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孤独感,在企业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同时,专任老师跟企业领导、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现场交流,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和实习问题,并现场协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面对面指导方式,老师走进企业,在一线了解更多的岗位工作情况和动态信息,得到更多更新的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专任教师通过与企业领导交流,加深了校企之间的认识,为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共赢奠定基础。而对于那些顶岗实习地址较为遥远的单位,专任教师频繁的现场指导不太现实,因此学校要求对于市外学生的指导和学生需要立即解决的困惑或问题,应积极运用互联网、QQ、飞信、电话、短信、微信等新信息媒介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其实习状态和问题并跟进指导。

在实习结束后,顶岗实习的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计分制。实习成绩由实习基地和学校共同考核,以校外指导老师考核为主,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中企业鉴定成绩具有一票否决效力。实习考核由实习态度考核和实习业绩考核两部分构成,实习态度考核包括实习出勤情况、遵守工作制度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占总评成绩30%,实习业绩考核依据是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而定,占总评成绩70%。通过引入校企合作建构的全方位评价指标体系,让企业和学校共同监督和管理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督促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将顶岗实习的各项要求落实在具体的工作环节中。

实践证明,校企互动的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综合了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条件保障和机制保障四个方面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成效。在多年的校企合作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学生具备比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质,可塑性强,综合素质较高。学校多年坚持的顶岗实习问卷调查表明,经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运用,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通过实习,工作经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交际能力、综合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龚迎春.高职高专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15).

[2] 俞校明,张红.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责任编辑 王 莉]

作者:杨娟

第3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进程滞后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发展步伐,校企合作法缺位阻碍企业正常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活动。文章阐述立法机构应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的内涵及意义,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缺位、立法程序紊乱、立法权责规定失范及立法表达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揭示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问题所在,从立法理念保障、立法程序保障、内容规范保障及表达机制保障等方面给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体系设计方案。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立法保障

[作者简介]赵景媛(1980- ),女,贵州遵义人,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财务管理。(贵州 遵义 563000)

[

校企合作是知识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自身现代化改造的产物,是职业院校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校企合作成败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充分激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而校企合作法则是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存在各参与方的角色定位不准、责权界定模糊、程序规范性不足及利益表达机制缺位等各种问题,这给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稳步推进造成显著阻碍。立法机构应当深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效能提升的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大胆变革当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理念问题、制度问题及程序性问题,通过理念变革和制度革新的方式有效扩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切实增强校企合作法的可执行力。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问题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缺位

1.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缺乏理性立法理念,致使立法议案对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所应享有之权利与所应肩负之义务的边界界定模糊。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并无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专门法规,相关法规散见于《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条中,且相关规定的原则性与概括性过强,无法对现实的职业教育活动产生有效的约束力。我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该法条对立法机构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却无相应法条对不履行该法条所提出的“立法机构应当保障企业参与立法的义务”的立法机构进行有效惩治,使得立法机构对企业参与立法权的法律保障落空。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缺乏立法效益理念。作为独立经营实体的企业的核心使命是实现企业利益最优化目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将挤占企业投放在经营事业上的宝贵时间与其他资源。立法机构通常依据自身立法所需来规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流程及方法,在制定相关立法程序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作为校企合作立法重要参与者的企业的正当权益维护,未能有效协调立法机构的工作时间和企业参与立法工作时间之间的冲突,使得企业需为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付出额外代价。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程序问题

1.校企合作立法程序缺位制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效能。当前,我国尚未确立立法程序法,相关法律的立法程序规则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中。这使得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企业难以对其所参与的立法工作的进程、立法内容及立法结果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预期,从而导致其所参与的立法工作缺乏系统性,其所提出的立法倡议缺乏严整性,其所参与的立法程序运作缺乏必要的科学性,最终导致所确立的法律可操作性不足。

2.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程序缺乏必要的制度刚性,从而严重影响立法工作的效率和立法议案的决策质量。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过程中,立法机构组织者沿袭了行政决策系统中的民主集中制决策模式。运用民主集中制决策模式可以显著提升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效率,但部分立法机构组织者忽视立法决策的民主性而强调其集中性,以至于民主集中制对立法实践的效率提升效果大打折扣。在立法过程中过度强调集中性将降低作为校企合作当事人的企业通过立法渠道表达自身合理利益诉求的能力,削弱议案对校企合作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的代表力。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效能受形式化立法工作程序的制约。立法机构对于立法程序给予较高的关注度是导致形式化立法工作程序的诱因之一。在一元化利益主体为主导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立法活动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并无根本性分歧,针对具体立法议案较易达成统一意见,因此形式化立法工作程序对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并无明显的阻碍作用。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实践中存在多元化利益主体,其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元化态势。立法机构未能根据当前校企合作框架下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变动趋势来及时调整传统的形式化立法程序,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效能的发挥。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权责规定失范

1.立法机构缺乏有效权责平衡机制来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过程实质上是校企合作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将自身的利益诉求反映到立法工作平台之上,并通过立法表决机制将其转变为校企合作法来指导校企合作实践。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处于利益多元化阶段,包括企业团体在内的社会各类团体有着显著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当前校企合作立法的工作难点在于,企业对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合理利益诉求面临着与以职业教育集团为代表的利益团体之间进行利益对抗的问题。由于立法机构无法为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企业提供有效的权责平衡机制保障,在校企合作立法平台上与具有政府背景的职业教育利益集团展开利益博弈时,企业难以有效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

2.被利益团体俘获的立法机构难以公正地为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本质上固然有助于扩大校企合作法的民意代表范围,有利于提升校企合作法对未来校企合作活动相关司法实践的规制能力,但却为企业通过非常规手段介入立法活动并影响立法成果提供了契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制度安排本身并非立法过程腐败迭发之源,立法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才是诱发立法腐败的根源。在对立法腐败行为缺乏有效惩治制度的条件下,企业利益团体或其他利益团体通过腐蚀立法机构关键决策者的方式来达成其本位利益的行为符合理性决策的特征。校企合作立法过程中立法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立法过程的不透明性,立法工作者之间就立法信息沟通的能力有限,以及立法当事人权益表达渠道不畅等。

(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表达机制不健全

1.立法机构对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企业的合理利益诉求的表达程序机制设计不合理。当前立法机构的立法程序并未对企业等参与立法活动者的合理利益表达给予必要的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立法议案的审议过程通常表现为议事代表对议事法案进行空泛的谈论,而不是进行有价值的深入分析。校企合作立法审议活动表现为参与立法议案讨论的议事代表通常对议事法案做情绪化表达,缺乏针对立法议案各法条的不足而提出具有建设性修正意见的能力。此种制度安排严重削弱了立法议案审议环节的讨论价值,从而将参与校企合作立法议案讨论的企业置于旁观者或表决机器的地位。立法机构未考虑就校企合作法议案做出逐条审议和公开辩论的立法程序安排,这使得参与立法活动的企业难以通过公开辩论的方式来与持有反对意见者进行理性讨论,以形成相对公正合理的议案修正案,从而间接打击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中真实、全面表述其立场和观点的意愿。

2.立法机构未能在立法表决阶段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提供有效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机构执行立法审议与立法表决分离式立法程序。立法机构通常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活动限定在立法合议阶段,非立法议员的企业代表难以在立法表决阶段有效表达其合理利益诉求。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企业固然可以在立法合议阶段提出相对有建设性的倡议,并存在通过现有立法程序和民主集中形式反映在最终通过的校企合作法案中的可能性,但企业通过现有立法意见表达渠道来达成其立法诉求的行为属于小概率事件,现有立法机制设计决定了企业的合理立法意志的正常表达和落实缺乏稳固有序的制度保障。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体系设计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理念保障

企业应当依据普适的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来有序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

1.立法机构应当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生态化原则。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生态化原则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及其方法来指导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果体现为校企合作各方所收获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而增进上述价值的关键在于通过设计注重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切身利益的法律体系。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活动属于职业教育变革探索的新领域,校企合作的形式、方法及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存在诸多的未知因素,有待法律规整。生态系统具有通过自我调节以实现系统内部各力量均衡发展的功效,生态化原则主张引入企业力量来深入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通过调整和改进的方式来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法的管辖内容及司法实践方法。基于生态化原则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实践将有助于促使校企合作法产生类似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优化的功能,实现校企合作法框架下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立法机构应当确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日益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发展势头迅猛,但相关立法工作的滞后性导致校企合作活动因缺乏权威与可行的法律规制而陷入无序运行的状态。立法组织者应当在保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提升其立法效率,以便尽快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事宜纳入法制规范下的发展轨道上来。考虑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复杂性,立法工作者应当在追求立法公平和立法效率的双重目标约束下做出兼顾立法公平和效率的次优选择。对于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实践中具有较大争议的法条,立法工作者应当在设计校企合作法律体系的过程中为司法实践环节的法官留下充裕的自由量裁权空间,以有效应对校企合作司法实践中的复杂司法情境。

(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程序保障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制度化有助于企业建立对该立法活动结果的理性预期,减少立法制度成本,提升其参与该立法工作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1.立法机构应当通过订立立法程序法的方式来确保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校企合作立法工作具有其特殊的内生性规律,立法机构应当通过制定立法程序法的方式来为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提供法制保障,确保校企合作立法流程不受外部立法环境变更的影响,有效提升校企合作立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流程的制度化将有助于参与该项立法工作的企业形成相对稳定的立法流程预期及立法结果预期,减少其在立法流程学习上耗费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降低其在立法制度体系外通过非程序化手段谋求其个体利益的制度成本损失。在修订及完善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程序的同时,立法机构还应当强化校企合作立法程序法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通过非程序手段来谋求私利的违规活动和贪腐行为,从而有效保障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良好运作秩序。

2.立法机构应当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程序便利性。立法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立法工作信息交互平台的方式来提升立法机构的运行效率。此举有助于扩大文字征求意见方式所能覆盖的立法征询对象的范围,并有效降低社会各界参与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信息交互成本和制度运作成本。立法工作者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整理及分析校企合作立法信息交互平台数据,有效整合并提炼校企合作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从中厘清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交集,以增强校企合作法对各方利益的兼容性。基于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便捷性程序,作为校企合作利益相关方的多数企业可以顺畅地参与立法程序并监督立法工作流程,从而形成校企合作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进而预防其他利益团体通过影响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方式来谋求其个体利益。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内容规范保障

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过程中,可从如下方面规范具体的立法内容:

1.企业应当积极主张其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中的合法权利。鉴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的适用对象是作为经营机构的企业和作为非经营机构的职业院校,立法工作者应当尊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企业在决策校企合作相关事宜中的自主决策权,不可运用法律规范强制企业从事校企合作项目。立法工作者应当清晰界定市场机制与法律制度的管辖边界,充分赋予企业根据本企业利益最优化的原则来选择校企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及合作内容的正当权利。这将利于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同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项目,以实现其社会价值目标。若校企合作法强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活动,将显著弱化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也为日后合作项目的纠纷乃至失败埋下隐患。此外,校企合作法应赋予企业根据本企业实际用人需求适度选择实训学生的权利,以及根据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对驻厂实训期间的实训生进行有效管理的权利。企业依法所获取的管理权限与其所应当承担的实训阶段教学责任相统一,企业对实训阶段驻厂学生履行必要的管理职能有助于增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教学安全管理水平。

2.企业应当客观界定其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中的应尽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增加企业义务性规范的同时应当在修订旧法或订立新法中规定企业相对应的权利。本着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获取合法权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必要的义务。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企业需要明确认识到义务规范与权利规范的差异点在于前者具有强制性而无选择性,立法者及立法参与者可以在立法过程中予以合理规避,但经立法确认后,相关责任人即不可肆意选择与变更该项义务的内容与方法。当前法律规定企业有支持校企合作事业的义务,但为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并无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接受任一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申请的义务。过度强调企业对校企合作事业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将导致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上投放主要精力而忽视其主营业务,其结果势必恶化企业经营绩效,削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动性,最终降低校企合作实效。因此,企业可通过立法渠道来界定企业实训生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依法与职校实训生建立劳务法律关系,为职校实训生提供同工同酬的薪资待遇,并为其及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等。企业在校企合作事宜上的法律义务履行成效应当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对企业执行年检、税务稽核等外部监管措施的重要考核指标。

(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表达机制保障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义在于包括企业在内的非传统立法参与者以立法行为主体的身份参与立法程序的各工作阶段,并依据合法程序来向立法机构表达其切身利益诉求的过程。立法机构可从如下方面建立合理的立法表达机制,以便为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正常表达渠道来声张其合理利益诉求提供必要制度保障。

1.立法机构应搭建公开化的立法信息沟通平台,并确保基于立法信息沟通平台的信息交互的透明性与有效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立法信息沟通平台的信息透明化措施可以有效消除立法工作中各利益集团通过暗箱操作手法来谋求私利的行为。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立法信息沟通平台来将其个体利益诉求公布于众,供各利益相关人公开讨论并形成相对趋同的合理立法意见,从而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立法活动的影响力。立法机构应当制定规范的立法意见表达形式,以有效避免参与校企合作立法工作的企业立法意见表达的情绪化倾向,确保在校企合作立法合议阶段的企业意见表达更具建设性,更利于立法工作者进行相关立法意见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在校企合作法中予以准确与全面的体现。

2.立法机构应当充分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立法表决阶段的立法意见表达权。为有效克服在立法表决阶段企业立法意见表达权的保障功能相对不完善的问题,立法机构应当变革立法合议与立法表决分离式立法程序,建立立法合议与立法表决合一式的立法程序。为避免企业对立法议案中的部分条款试图打包通过所造成的立法当事人之间的对抗,立法工作者可以对校企合作法预案采取逐条合议与表决的方式,保障有效参与校企合作事业的多数企业的合法权益。在运用逐条审议的方式审核校企合作法议案的过程中,立法当事人各方可以通过深入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来交换各方意见,弥合各方意见分歧,从而达成以不伤害立法各方核心利益为前提的折中型立法议案。

[参考文献]

[1]王伟.关于完善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王旭丽.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立法的问题与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

[3]王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立法保障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作者:赵景媛

第4篇:校企合作措施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校企合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校企合作有四个方面必须予以注意: 1.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机制来推动校企合 作。

目前,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是这种“合作”主要依赖于企业领导人和校方的觉悟和明智,而不是依靠政策和机制来推动。我们应如何通过政策来引导、推动这种“合作”、通过立法来规范这种“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制,使这种“合作”成为大多数企业和高校的行为而不是少数先知先觉者的要求?这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要建立起 使高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技术与市场互动的运行机制,使科技人员最快捷的得到市场需求刺激,从而最高速地创造出新成果。还要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使合作双方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向上精神,克服“小利而安”的思想。为校企形成一个有利的合作环境。 2.高校与企业必须建立起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是合作成功的保证。

合作双方必须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尊重,互谅互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就要求高校在找寻合作伙伴时,要慎重,要找哪些素质高,有相当高的管理水平,懂法制,讲信誉,能同甘共苦的企业进行合作。可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3.选择合适的切人点是合作成功的基础。

校企合作应有共同的基点,这个基点应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双方应以此为切人点,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难题,结果是双方共同得益。一般说来企业期望高等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支持,即:(l)培养人才资源;(2)产品创新;(3)改善生产或服务过程。高校必须在企业所需要解决问题的方 面存在优势、长处,才有合作的可能。 4.要转变观念, 提高人们对校企合作意义的认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议论,校企合作是不是至此为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高校“不务正业”、是企业“拿着钱浪费”。这种观念已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必须转变。并且,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关心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帮助企业开发有市场占有率和高利润的产品;企业要增强依靠意识,增强竞争力,使自身真正成为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社会、校方、企业都必须转变观念,为校企合作营造一个良好氛围。

第5篇: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秦晓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224005

摘要:基于PDCA循环构建高职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建立改进系统、完善系统来最终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实现阶梯式循环上升。 关键词:校企合作;PDCA;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项目号为D/2013/03/111

1.引言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16号文中强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将知识的学习和就业岗位紧密结合在一起。 1.2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建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性举措。为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评价关注技能训练,更注重过程评价。

图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2.1目标计划——PLAN 目标计划是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1]。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对最终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达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开展专业行业调研,了解掌握专业行业的最新动态,召开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把握专业定位,从而制订出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 2.2实施保障——DO 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其独特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教学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实施,在完成企业的真实项目中学习,在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中提高能力,在参与项目改造中增强创新素质。CDIO、学案导学教学[2]等一系列工程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高职院已日趋成熟。 工学结合的育人方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通过实施学案导学(做),采用灵活性强的活页学案导学导做,彻底打破原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按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 2.3检查评估——CHECK 建立规范的专业评价运行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通过校级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二级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和激励作用。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子系统,也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

首先,建立校、 院、系、教研室四级督导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3]。学院把握大的指导思想,制定合理的方案和标准并下达院级教学质量督导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依据校级指标体系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系教学质量评估小组按照二级学院的指导意见开展自我评估,并指导教研室专业评估小组开展工作。

其次,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构建督导、学生和企业专家三维评估机制。教学督导组、学生以及企业专家分别代表着三方不同的利益,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时候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督导人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对评估工作热心负责,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学生评估主要是对教师教学的具体分解,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感受。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学,从企业、行业角度来进行评估,更体现专业性和科学性。 2.4总结改进——ACTION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人们办事规律的科学性总结。基于PDCA循环构建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内部管理要求,明确办学思想、确定教学质量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文件的实施为主要工作目标,建立资源优化配置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文件实施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效果可以通过教学质量监控结果测量和评定体系表现,同时,通过建立改进系统、完善系统来最终促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同时,每一循环都会对目标和内容进行更新和修改,实现阶梯式循环上升。

图2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阶梯式循环上升

3.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注意点

3.1“以人为本”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前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工作、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更加体面。

3.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关键

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而且实现高职院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坚持校企深度合作,坚持让学生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学习、在真实的项目中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自主管理工程项目、自主评价工程项目,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卓越技师”[4]。

同时,工学结合的育人方式是高职院的教学特色,通过实施学案导学(做),采用灵活性强的活页学案导学导做,彻底打破原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构按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头、心、手以及其他感官的全面发展。 3.3双师队伍是运行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师能教学、能生产、能研究,满足了高职院校教学的基本要求。现在推行的不脱离企业的“不断型”双师[5],与企业真正是“一家人”,教师编制在学校,人在企业,只在特定的教学时段在学校的实训基地或企业的生产车间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我院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三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导师的特殊地位,保证了未来工程师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同时,教师在服务地方企业中形成的应用型研究能力,又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项目改造,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企业,成为企业技术研发的核心。教师的企业产品研发的实际经验又成为教学一线活生生的教学案例,实现了学生课堂上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产品,并能够在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指导下仿制或创新性地设计、生产新的产品,这些学生的设计或改进的作品又成为教师在企业技术产品创新的源泉,形成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同赢的良性循环,保障了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运行效果

经过几年的时间,我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趋于成熟。基于PDCA循环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重视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考核,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根据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实践技能等评价较好。同时,在2013年省教育厅对我院进行的第二轮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评估专家对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人才质量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祁克顺.基于PDCA原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0.3(20):69-71 [2]刘华,王曙东.“学案导学”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11,2 [3]李明.基于多理论视角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中国高等教育评估[J],2013.2:17-19 [4]王建明,秦晓.高职院校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探索.山东纺织经济[J],2013.10 [5]王文龙.加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坚持“四个不断”.教育与职业[J],2008.15

作者简介:

秦晓(1980-),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研究、教学管理 联系电话:13851188196 E-mail:qinxiao1980@126.co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QIN Xiao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apparel, Yancheng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will be buil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skilled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can be train unde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The teaching quality system can be operated effectively through series measures, and it can be improved in endless cycles.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DCA;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第6篇:家校合作工作方案与组织保障措施

上栗镇胜利小学

家校合作工作方案与组织保障措施

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只有实现功能互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为儿童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我校在此方面做出了以下探索:

一、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及组织建设

1、建立对家长的培训制度。对家长培训的目的,一方

面要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学校,培训家长对学校教育设计、教育理念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来帮助学校推进教育方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家长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学校的制度。家长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种情况后,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对学校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反馈形式可告知家长委员会,也可直接用书面形式投递到家长意见箱或口头向“校长接待日”的领导陈述。学校将对家长反应强烈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改进。同时恳请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学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

3、实行家长委员会制度。热心家校教育合作的家长代表,可由家长们选出或学校推荐,其职责主要是沟通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

4、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教导处、教研组及部分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家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德育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实施。

5、成立家长学校。详细制定培训计划和操作流程,确定每一阶段的培训主题和课程,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6、组建家长工作委员会。从家长中选派代表组成的家长工作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改革,作为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桥梁,既可以协调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做好家长工作,又可以发挥学生家长在教育实践中的智慧和才能。

二、多措并举,拓展家校合作途径

1、定期召开家长会。按照《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一年级一般在刚入学时,毕业班一般毕业前夕,其它年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酌情定时。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也可让学生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作为家长,往往迫切希望了解孩子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学校举行“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就给家长提供了机会。活动内容包括,参观班级布置,检查教师常规教学工作(备、教、辅、批、考),翻阅学生作业,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观看学生成果展示等。让家长看到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3、教师定期家访。教师到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是他的工作内容之一,作为家长应热情接待。教师家访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切忌家访时附带其它与孩子无关的事,而有损教师形象。家长要认真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优缺点、个性及特长,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子良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4、举办家长培训班。为了提高家教水平达到家校共建的目的,学校决定定期分批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支持、督促学校各项工作,学习先进的育人经验,不断总结自己,改善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寻找科学有效的途径。

5、树立榜样,表彰优秀家长。每年艺术节评选一批优秀家长,表扬宣传育子之道,让广大学生家长从中汲取营养。

6、建立家校微信群、QQ群。家校微信群、QQ群是家校联系最方便、最灵活、最实用的渠道。它可以省时,增强透明度,使老师和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充分地交流信息,为及时有效地教育孩子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和家长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家校微信群、QQ群。学校对老师完成此项工作的情况将纳入班级考核和教师考核。

7、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家校共建活动是学校与家庭,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其主要形式和内容有以下几种:

①亲子活动 ②“六一”艺术节 ③ 主题班、队会 ④新队员入队

家校共建融教师、家长、学生为一体,可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加深相互间的感情,有利于调动三方的积极性,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8、 建“家长信箱”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家长,随时接受他们的监督,学校在大门外挂一个“家长信箱”便于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的反映,对本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映。政工处对家长反映的情况进行整理,会同相关部门及老师共同解决,争取做到公正、求实、快捷、有效。

9、建学生成长记录袋

给学生建个人成长记录袋,就是采用激励积累的方式,鞭策学生进行自主教育,不断进步,成为合格的小学生。学校要求创新实验班每生建一个个人成长记录袋,将学生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装入袋中,一月一小结,一期一总结,小学生毕业时搞一次综合大展示,以激发广大学生在漫长的小学六年中不断进取,全面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合作的艺术

学校向教师提供有关家校合作的专门训练,以便在与家长沟通交流时,能够游刃有余、恰如其分。

一是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好不同层次家庭的关系。每个家庭都有其家庭背景,教师需根据不同的家庭制定不同的策略,为各个家庭量身定做不同的策略。这样才能在家校合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是换位思考。绝大多数教师同时也是孩子的父母。因此,他们对家长的情况相当熟悉。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应换个角度去思考,体谅作为家长的一片苦心,尽量化解家长的抱怨与疑团。

三是善于沟通。教师与家长要保持双向交流,互换观点,互相尊重,互相促进,互相帮助。语言要亲切、自然、大方、简练,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方法。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获取更多有关学生的有效信息,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并从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中获取帮助。与不同背景下的家长交流,可以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相同的问题。

四、改进创新,优化现代家校合作方式

在现代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校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为家校合作良性发展打下基础。

家长——学校“面对面”。通过家长理事会的家长们经常与学校领导、教师、子女交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学校也及时把校务和学校大事向家长理事会报告,听取意见。家长理事也能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并就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聚集可用教育资源。学校利用家庭、社会中的教育资源,补充学校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庭劳动基地、德育基地、家长特长等,扩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内容,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效果。

家长——学校“一线牵”。学校利用校园网等现代媒体,形成一种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家校合作新型方式。如建立学校网站,建立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班主任邮箱,创建班级博客等等,搭建现代家校合作的有效载体。

五、有效落实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1、家长教育理念得到较大转变。我校家长有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教育观念相对陈旧,对孩子所付出的心力和时间极其有限,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通过家校合作措施的实施和渗透,家长们多数认识到了自己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陪伴投入以及教育方式方法都有明显的改观。

2、对孩子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之前,部分家长只简单关注孩子的分数,而今,通过数次家长学校的培训,家长更多的关注到了孩子的学习过程以及全方面的发展,这是一个观念上的进步,也是家长素质的进步。

3、与学校的配合率与日俱增。很多家长从前忙于工作,认为孩子上了学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不管不问,现在,很多家长能够主动与老师联系,并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教育孩子的工作,形成合力,共促学生发展。

现代家校合作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将继续探索有效地合作策略,稳步落实合作措施,为构建和谐的教育、培养健康的儿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7篇:与荣鼎通校企合作的讲话稿(校企合作讲话稿)

重庆江北财经校与荣鼎通集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会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

下午好!

很荣幸受邀出席今天的盛会,与大家共享并见证荣鼎通集团打通中西,把健康的食材和幸福厨房的理念引进中国取得的成果和宏大的规划。 我代表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重庆教学部、重庆奥普兰商业有限公司对此表示祝贺 ,同时今天我方和荣鼎通签订2份战略合作协议成了收益最多的单位因此表示感谢。

下面我就校企合作平台合作事宜做如下分享:

深化校企合作 共建多赢局面

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延伸发展,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于2007年在重庆成立教学部,和重庆江北财经培训学校合并办公,是一家集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教育、总裁研修、企业内训、企业咨询、人才预职培训、校友服务、校企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教育培训单位和平台服务单位。我校和荣鼎通集团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对我方的办学、我方平台以及其它社会服务工作都有受之不尽的好处,同样对荣鼎通及合作伙伴也是多赢的大好事。

(一)首先,我方授牌荣鼎通集团成为我校的“教学实践与校友联谊基地”,我校将不定期组织学员、校友到企业参观考察,帮助创办企业内刊或网站,为企业组织宣传策划活动,请高管开讲座、分享经营管理经验、创业经验、人生感悟、指导就业等,企业有条件优先为学员提供学习机会、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创业机会;

(二)另外 荣鼎通授牌我方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在培养企业现有人才,也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为企业选拔、定制培养人才,同时校企可联合创建”企业商学院“。校方成为企业发展、升级的智力库、人才库。

(三)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方承诺利用办学资源、校友资源在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外部资源方面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也期望企业尽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今天与荣鼎通的战略合作加强了校企联盟的力量,为其它校友企业增加了合作交流的新机遇。重庆奥普兰商业有限公司是我校办学中学员抱团发展的典型代表,公司由几名核心校友代表牵头,在学校的助推下众筹的平台公司。

公司经营了一个集餐饮娱乐会务交流为一体的会所,我们叫做“窝子”,旨在打造一个以西财校友,各界精英人士为核心,以大爱传承理念为指导,集执善爱心、文化交流、人脉共享、合力发展等为一体的线下交流平台。

同时公司的线上平台“窝子好产品电商平台”已上线,旨在帮助校友推广最健康、最绿色、最富营养价值的洋产品、土产品,好产品,此举正和荣鼎通“健康、高品质”的产品理念一致,故达成今天的战略合作,我方将把荣鼎通的进口好产品作为主推的洋产品。在此面向与会的其他企业发出诚挚邀请,把你们的好产品放到我们的平台来跑跑。

最后祝愿校企合作、平台合作取得成功;祝愿荣鼎通和与会企业合强强合作,蓬勃发展、兴旺发达;寄望大家携手打造重庆乃至全国真正“健康餐桌”履行一份社会职责。

第8篇:校企合作的方案流程

一、背景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发挥,使得国内经济形势逐步回升,企业的生产运营有了充足的业务订单,企业的用工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而企业的用人机制方面存在偏失,再加上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目前企业招工难的局面。

反之,就业方面,国内有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再加上目前大学生的对自我的认知不够,素质和技能与企业所需的存在差距,就业心态浮躁。致使出现“就业难”的局面

2、目的(提高企业与人才之间的匹配度,人才连锁服务升级,提升品牌效力)

3、宗旨(以服务人才、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与院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4、集团概述(人才连锁集团简介)

5、学院概述(营销管理学院简介、品牌定位、学院优势、知名讲师介绍)

6、合作模式(营销管理学院与学院共同举办营销培训班,免费给毕业生进行营销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后由营销管理学院免费推荐知名企业就业上岗)

7合作分工

学校:负责培训的宣传、学生报名,负责培训时所需场地及设备;负责讲师的食宿

学院:负责培训的讲师、负责培训班课程设置、负责与企业方进行洽谈,推荐培训合格的学生就业;

8组织流程

9班级设置

10合作收益

11部分合作企业展示

第9篇:校企合作的协议书

校企合作是非常常见的就业解决形式,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校企合作的协议书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校企合作的协议书一

甲方:XX县技工学校

乙方:XX县诚信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为推动阳光工程在我县的实施,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工作,扩大培训和就业规模,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甲乙双方本着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积极交流、互利互惠的原则,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可作为乙方的培训基地,按乙方的要求,为乙方培养机加、焊接、电钳、建筑(瓦工、木工、抹灰工、钢筋工、架子工)等技能人才,在乙方需要的时候,为乙方优先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供乙方选拔和录用。

二、甲方也是乙方的研发基地,按照企业提出的技术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甲方还承担对乙方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定期按企业要求进行及时培训,为提高企业内部劳动者素质提供服务。

三、乙方可作为甲方的实习、就业基地,定期接收甲方学生的实习,在有用工需求时,如甲方学生符合招聘条件,乙方可优先录用甲方学生。

四、乙方应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确保用工的合法性。

五、乙方招用甲方学生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学习、卫生和文化娱乐条件,并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甲方学生按规定享有工资、福利等基本用工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甲方学生应严格遵守乙方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甲方学生作为乙方的员工,乙方有权按照相关政策、制度进行管理。

七、甲乙双方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中的各项条款,妥善处理劳资双方的劳务纠纷。如一方单方面违约,另一方有权终止协议。

八、其它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九、合作时间为5年,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可长期合作。首次合作结束后,双方可共同商议形成新的合作意向。

十、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合作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即生效,双方应遵守有关条款。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校企合作的协议书二

甲方:______学院

乙方:

为了推动学生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具有较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______学院(甲方)与______(乙方)本着互相协作,各施所长,互补所需的精神,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责任:

(一)甲方:

1、优先为乙方提供有关专业的新信息,技术咨询和开展技术协作;

2、为乙方培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转岗工人提供服务;

3、根据乙方企业的要求,培养我院的优秀学生成为乙方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优先、或择优推荐我院的毕业生;

4、做好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

(1)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提前三个月至半年申报实习计划,认真制订实习大纲,指派较好的实习指导老师,于实习前1个月到实习单位共同商订实习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2)加强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乙方的保密制度的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二)乙方:

1、为甲方______学院提供实习基地,委派带教人员指导实习,并对实习提出考核意见;

2、为学生实习、教学参观提供方便。为支持教育,在实习经费方面按有关规定予以优惠;

3、为学生就餐、休息等活动提供条件;

4、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劳保用品;

5、提供实习必需的技术资料和样品。

二、组织保障措施:

为认真执行协议条款,双方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双方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乙方任组长,甲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有关协作事宜。

三、协议期限:

本协议有效期为四年,自______年______月至______年______月止,如需要延长双方另行协商。

四、本协议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两份分别送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___年___月___日 ___年___月___日

上一篇:通用自我介绍模板下一篇:急救中心护理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