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精选8篇)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1

一、考试对象

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等(本科、专升本)成人学生。

二、考试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营销学学科发展和方法应用的脉络和趋势,能够运用所学市场营销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对所给的具体实际问题进行基本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方法: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要求和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考试,考试期间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参考他人或者参考任何书面材料,考场内不允许使用任何电子工具。

考试内容:

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市场调查、市场细分与定位、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各项策略、竞争理论、社会营销和非盈利组织营销、国际营销等。

五、考试基本题型比例

1.单选题:20%

2.多项选择题:30%

3.判断题:15%

4.综合题:15%

5.论述题:20%

六、考试参考书目

市场营销学概论,陈信康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第1版

Marketing:An Introduction,Philip Kotler & Gary Armstrong,华夏出版社,1998第4版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2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特点

(一)能够显著的反应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紧随于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理论跟随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而市场营销学作为以社会经济和营销体系为基础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科,紧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完善。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进一步产生了理论观点及经验要求。为此,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和内容设计应与时俱进,体现出最新的市场经济理论及关注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最新知识,使学生更加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并培养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的应用型合格人才。

(二)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学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将理论与实际共同纳入教学过程中。因此,通常以案例教学为主,将现实情景通过案例来进行思考和发现问题,将理论纳入实际,以此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分析实际中可能出现的市场问题。之所以以实际案例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因为市场营销学的众多理论源于实践,是对市场经济活动的总结和抽象,因此通过案例分析来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

二、市场营销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考试目的,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不够充分

为了促进和发展教学效果,需建立教育机制基础上的考试机制,以此来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程度。应消除学生的为分数而考试这种观念,树立考试的“导向”性和:塑造功能。同时对于老师而言,考试只是学生所学知识做出的简单结论;对学生而言他们更注重学分、文凭的获取,因此会产生为了成绩而考试,而不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

(二)考试内容缺乏科学性及应用型

由于高校设置的专业不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考核形式应该结合各专业及不同课程特点进行设计。高校的管理类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发现和分析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高校基本采用闭卷,形成了一卷定成绩的方式,这种考核制度导致考试的偶然性较大,不能公平、客观的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不利于教学管理,相反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限制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考试内容片面,题型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考试题型设计缺乏科学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客观题(例如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等)比例高于主观题(例如案例分析、策划设计等)。这样的现象存在于众多学科,尤其是《市场营销》这样的基础性课程中。因此,造成学生对课堂学习中锻炼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练习积极性不高,仅在期末考试前对考点突击记忆,造成“上课记笔记,课后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这种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同时也与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相符合。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内容改革改革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考试目的

重视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以提升能力和科学培养逐渐成为当前社会高校管理类人才的专业培养观念。由此带来考试形式和目标的转变,及考试重点内容应该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教学方法的提升和高教目标的实现。内容应注重教与学的效果、目标、质量、能力等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问题上。

(二)考试方式的重新构建

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应用型较强,因此考试形式应包含案例分析、策划营销、调查、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考试内容,加强考试内容的应用型和灵活性,以此来考察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由考知识转变为考能力。因此应改革单一枯燥的考试形式。因此在是实际中为了确保考试评分的公正性,需定期和不定期的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评估等方法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进行检查、监督,并且教师需保证评分的公正性、严格性并且评分尺度的掌握程度。

(三)考试内容与题型的科学选择

试卷命题应体现考试的导向性作用。市场营销学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学科,考试内容不应只依靠教材内容,而是将试卷命题丰富化,多出一些综合分析题,应用题来引导考生独立思考能力,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获取知识的积极性、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等,锻炼学生的思维,提供探索的机会。教师在出题过程中以课程特点为出发点,强调试题的应用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积累专业知识,并培养学生主动的进行调研和查找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廖平,阎瑞华,马继刚.地方综合性大学试题库建设调研分析和策略研究[N].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3月

[2]顾晓波.高校考试管理的科学规范化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2期

[3]陈发奎.论市场营销学的案例与实践性教学[N].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12月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3

《市场营销学》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需要既精通专业又懂经营的人才,因此,《市场营销学》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客观上要求教学应强调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实践教学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课程的应用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高职《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既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培养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目前,高职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的学校已经开始探索营销课程的情境教学和实训教学。但是,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情况看,由于观念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实施的困难较多、难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多安排理论课教学时数,多讲纯理论知识,少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即使安排了,也仅安排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更不具备从事具体营销活动的能力,基本上难以达到让学生既懂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的效果,致使课程学习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缺乏与市场营销学学科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学是离市场和社会最近的学科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市场营销学的相关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学的实战型应用人才,然而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方法相对比较缺乏,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关于营销业务技能的实训,往往实施的是“销售技巧”的实训,这就在本质上混淆了“营销”与“销售”的概念,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正确区分 “营销”与“销售”的概念。

(三)缺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有效途径

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要求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较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然而,部分职业院校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课程教学重知识,轻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市场营销学的职业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创新能力的高低。

二、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市场营销学的实践性教学,要深入社会和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实践教学改革应围绕以下两点进行: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目标

首先,要树立“两种观念”。即:“素质教育观”,树立以知识外化为能力,以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观念。“就业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创业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全面发展观念。

其次,要解决职业教育的“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职业教育目标的定位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关键是要有较强专业技能,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课堂与社会的融通。反映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中,应着力解决好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一是应根据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要求,分析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二是经过教师的点拨和演示,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经过工作过程的亲身体验,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二)建设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实践创新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培养学生“三种能力”为目标,以设计“三个模块”为重点,加强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1)以培养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设计基本技能模块。教学中着重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营销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该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目标市场选择能力、市场定位能力、消费者行为分析能力、确定营销组合策略能力等。

(2)以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设计培养学习能力模块。为适应企业对学习型市场营销学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该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对最新营销理念的跟踪学习及应用能力、产品推销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等。

(3)以培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设计模拟实战模块。采用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营销战略的能力、控制营销活动的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与顾客、与竞争对手、与同事的沟通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从事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大部分还缺乏市场营销学实践经验。而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教学要求必须要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做好实践教学的基础。可以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鼓励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教师可通过挂职锻炼形式,在虚心向企业员工学习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培训等形式向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教改经验,鼓励教师探索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营销策划专家到学校担任课堂教学,让学生聆听来自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增加其真切感受。这样不仅缩短了小课堂与大社會的距离,同时也为专业课教师向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大纲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必须积极主动收集企业的市场营销人才需求信息,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以及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指导书,使实践性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实训教学大纲中包括能力要求、技能标准、实训内容、教学与实训方法、考核方式和标准、课时安排等。实践内容力求与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内容及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保持对接。经过从企业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企业的多次反复,力求使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书贴近实际、科学有效。

(二)多种形式结合的课堂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形式。

1.视频体验

通过教学视频,能够使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营销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营销实践的感知。如对于“渠道策略”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适当地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商业连锁店、大卖场(如欧尚、大润发等)视频,通过讲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渠道及渠道的使用策略”。通过视频体验,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课堂上在引入教学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导出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考虑职业院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从基层开始做起,选择教学案例上,不仅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同时分析院校所在省市企业的市场营销过程,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实地分析和深入理解。如对于“促销策略”这个知识点,先提出背景材料,由学生作为营销经理和销售代表分别针对背景材料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在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创设具体情境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创设,使学生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通过引导,调控来使学生与教师积极性协调一致。创设的情境要生动,富有启发性。如在促销策略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课后自备商品,在课堂上扮演促销员角色,采用多种推销技巧说服顾客购买,其他同学以顾客的身份来提出许多问题,千方百计刁难促销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促销技能,又锻炼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三)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实训的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于是否真正达到实践的效果。因此在课内实践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通过在企业真正的顶岗锻炼,了解企业对专业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营销实践中,从一个营销者的角度看待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自己作为消费者看待他人的购买行为的差异。这种实践对指导学生如何学以致用非常关键。

(1)校内实践。以创业园为平台构建“模拟销售市场”,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销售技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系一家创业园商店,进行营销策划组织活动,造了一个真实的商业氛围。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组织各个小组撰写销售策划方案,锻炼学生的文书写作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参与商品采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风险意识;负责店铺的陈列布置,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作为导购员,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锻炼学生营销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进行社会实践。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践,真正参与市场营销学实践活动,快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营销实践,比如到大型商场进行销售与促销、为企业进行专题的市场调研等,这样即可以增加实践经验,又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改革要与时俱进,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市场营销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职业学校的独特优势,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冬梅.高職《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方式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7(8).

[2]康华.高职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9).

[3]王娜.浅谈高职教育中的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J].管理与财富,2009(7).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4

(一)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 04729 大学语文 法律基础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概论(需 加考时事政治)2013 年 4 月考试 20 日上午 09:00-11: 20 日下午 14:30-17: 21 日上午 09:00-11: 30 0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00058 市场营销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加考时事政治)2013 年 7 月考试 13 日上午 09:00- 11:30 00058 市场营销学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加考时事政治)2013 年 10 月考试 19 日上午 09:00-11: 19 日下午 14:30-17: 20 日上午 09:00-11: 30 00 30 04729 大学语文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 00181 广告学

(一)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 论 法律基础 00102 世界市场行情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00020 高等数学

(一)03707 毛泽东思想、邓 20 日下午 14:30-17:00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20 高等数学

(一)04729 大学语文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13 日下午 14:30- 17:00 14 日上午 09:00- 11:30 14 日下午 14:30-17:00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0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77 消费心理学 04729 大学语文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00020 高等数学

(一)00040 法学概论(港澳人考)00 30 21 日下午 14:30-17:00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30 13 日下午 14:30-17:00

表”重要思想概论(需 法律基础

表”重要思想概论(需 法律基础

表”重要思想概论(需 加考时事政治)

课程考试安排表中课程颜色的说明:课程名称红色的,一年安排一次 考试;课程名称蓝色的,一年安排 2 次考试;课程名称黑色的,一年 安排 4 次考试。

1、主考学校:暨南大学 020-85220278

2、毕业要求:不少于 16 门课程且不低于 74 学分。课程设置:必考 课 16 门 74 学分;选考课 0 门 0 学分;加考课 1 门 6 学分。

3、开考方式:面向社会(考生可以自己买书,采取自学的方式学习,自己通过本书店现场人工报考或网上或电话方式报考。全部成绩合格 后,自行申请办理毕业)及独立办班

4、港澳考生可不考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 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需加考时事政治)两门课程,但须加考 00040 法学概论。5、0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00019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课程 用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顶替,每年 6 月

表”重要思想概论(需

加考时事政治)

课程考试安排表中课程颜色的说明:课程名称红色的,一年安排一次考试;课程名称蓝色的,一年安排2次考试;课程名称黑色的,一年安排4次考试。

1、主考学校:暨南大学 020-852202782、毕业要求:不少于16门课程且不低于74学分。课程设置:必考课16门74学分;选考课0门0学分;加考课1门6学分。

3、开考方式:面向社会(考生可以自己买书,采取自学的方式学习,自己通过本书店现场人工报考或网上或电话方式报考。全部成绩合格后,自行申请办理毕业)及独立办班

4、港澳考生可不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需加考时事政治)两门课程,但须加考00040法学概论。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5

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社会政治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了解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学习政治学的意义,尤其足对于公共管理的意义,掌握并学会运用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政治的含义

一般来说,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按照这一定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政治的含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把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需要把握社会政治的基本含义。

从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是人类社会长期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社会成员,因此,在世界文明中,对于政治现象的关注至少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许多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都努力对社会政治的含义予以明确的界定和把握,由此提出和形成了许多关于政治的定义。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有: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比如,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人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这种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指出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但是,它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并没有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和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德·拉斯韦尔等也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

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为管理政治观。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的角度来探讨和阐述政治的含义。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4、认为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的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政治的含义作过多方面的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其主要是: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个方面,而政治则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与本阶级群众、与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等。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阶层、民族等方面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体现。这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首先,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其次,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体现着经济关系的要求。最后,政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现实性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是阶级关系的体现。因为“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所以,政治集中体现着特定的社会阶级利益。在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经济建设成为最大的政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冶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而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都遵循着特定的规律,都有着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应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干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种艺术。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科学地阐明了政治的原因、本质和基本特征,为我们准确确定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指南和方法。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含义的理解,同时,扬弃和吸收其他代表性的政治定义,我们可以把政治定义为: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

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因此,政治关系涵盖阶级、民族、社会集团、阶层等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对立阶级之间、非对立的阶级之间和特定阶级内部的关系。

2、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二、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关系具有多种外延形态。因此,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要对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正是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这些具体外延形态的研究,构成了政治学研究的丰富的多方面内容。

在人类研究政治现象的长期历史过程中,政治学的内容,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的,时至今日,政治学的内容已经相当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对政治学的内容作不同的分类,比如按照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标准,可以划分为马克思吏义政治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按照其功能,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按照其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政治学和微观政治学;按照其研究对象是否以政府为主,可以划分为政府的政治学与非政府的政治学。

就其研究领域来看,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对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也有不同的划分和确定。1948年国际政治科学协会成立大会上,人们把政治的研究划分为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党、舆论和政治团体,国际政治等四个基本领域。美国学者格林斯坦和波尔斯比主编的八卷本的<政治学手册}中,把政治学分为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政治学的范围与理论、微观政治、宏观政治、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与过程、政策与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等。

我国的政治学从本质上来讲,无疑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从政治学内容的技术分类来讲,我国的政治学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即政治学理论(包含中外政治思想)、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

1、政治学理论。包括政治学基本理论、方法和中外政治思想。在政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基本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典著作研究,邓小平政治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政治管理学,政治哲学,发展政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生态学和比较政治学等。在中外政治思想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政治思想史,外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当代政治思想,西方当代政治思潮,政治伦理学。

2、中外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西方政治制度,宪法和宪政研究,政府理论和制度研究,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研究,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政治社会团体制度,非政府政治组织研究,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选举制度和方法研究,政治协商制度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监察理论和制度研究,一国两制研究,比较政治和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等。

3、行政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学原理,公共组织理论,公共部门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领导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经济学,市政学,比较行政学,行政法学,行政分析方法,组织行为学,公共伦理学,秘书学与秘书工作,行政公文写作,行政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及其运用,公共部门管理和决策模型分析等。

4、国际政治。主要包括国际政治力量,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战略研究,外交学,外交政策和决策分析,世界政党研究、国际关系史,国际冲突与合作研究,国际政治研究方法等。

第二节

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政治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普遍、广泛、深刻和长久的影响,因而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而社会政治的公共性和权威性特点,又使得它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内容。因此,政治学的学习,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政治观

就是人们对政治的本质的基本看法。作为对政治生活的总体把握和认识起点,政治观不仅决定着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看法、态度和感情,支配着人们的实际政治行为,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组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运行和贯彻实施,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因此,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政治学通过对社会政治本质的科学分析和阐述,帮助学习者确立正确的政治观,使之把握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和政治方向,从而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和行为。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政治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现象错综复杂、异彩纷呈,但是,就其本质联系和发展来说,却具有特定的规律性,有其客观的内容。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政治现象,在深刻认识和科学掌握政治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政治生活中应对自如。政治学正是在研究和分析客观政治现象的基础上,对政治现象本质联系和发生、发展、变化乃至消亡的规律的认识和阐述,因此,通过政治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掌握这种联系和规律,从而在社会政治管理和活动中获得主动性,发挥能动性。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政治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人们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养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学的学习和训练,、促使人们逐步理解和掌握政治理论和分析方法,形成科学的政治思维和自觉的政治悟性;促使人们逐步了解和把握有关的政治知识,从而准确地认识政治现象,并且形成良好的政治修养;促使人们逐步形成和提高政治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创造优秀的治理和管理成就,贡献于社会。由此可见,政治学的学习和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能力和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4、学习政治学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社会政治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活动和政治文化的完善、进步和发展,对于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推进社会政治的改革和发展,才能推动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的进步和发展,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富强、民主、文明为目标,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政府管

理和决策的逐步科学化和效率化,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容,也是其实现程度的标志。因此,学习政治学,掌握社会政治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参与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作为公共管理的学科基础之一,政治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有机构成内容,因此,它是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核心课程。政治学的学习和有关知识的掌握,对于公共管理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具有特定的基本功能和意义,具体体现在:

1、政治学阐明了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政治学从社会政治和公共现象发生的社会根源人手,分析政治现象和公共生活形成、变化相发展的社会原因,阐述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前提,指出社会政治和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由此阐明了公共管理的社会根源、社会基础和发展的社会动力。因此,只有理解和把握了政治学,才能从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角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社会前提、基础和发展动因,才能深入把握其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2、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本质和特性。作为特定的社会现象,公共管理与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形成和运行的。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决定了公共管理的特定社会本质和属性,因此,公共管理的社会本质和内容,只有置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中,才能深刻和准确地理解,而政治学正是阐明这种社会关系,尤其是政治关系的科学。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背景下,公共管理是依据社会生活的公共性而形成和运行的,正是这种公共性,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而政治学通过政治理论和实际的分析,阐明了这种公共性的内涵和特性,从而为人们准确把握公共管理的特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3、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组织和制度环境。就社会制度和规则层面来看,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尤其是在特定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环境中进行的,也是在与这些组织与制度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因此,社会政治组织和制度,不仅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提供了平台,而且对其实际活动和运行形成了约束性条件。政治学从国家、政府、政党和社会政治团体等角度,阐明了公共管理形成和实施的政治组织和制度环

境,为人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实际过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组织和制度分析途径,也为人们全面深刻分析和理解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和政策过程揭示了组织和制度性影响因素。

4、政治学指明了公共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政府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是国家公共权力直接行使的过程;而非政府公共组织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也是委托和授予这些组织的国家公共权力行使的过程,因此,无论政府还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都是以国家公共权力作为基本依据的。关于国家公共权力的产生原因、本质属性、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阐述,关于公共权力形成的公共权威现象、社会政治秩序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共权力之间关系的分析,构成了政治学研究和教育的基本内容。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政治学的学习,人们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进行公共管理、贯彻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权力凭借,从而按照公共权力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来科学地进行公共管理活动。

5、政治学阐明了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利益的管理活动,就社会价值层次来看,公共利益具有多重价值综合构成性,它包括生存、安全、秩序、效率、公平、公正、民主和效益等基本价值。这些价值影响着公共管理的组织和制度构成,决定着公共权力的合法性程度和实际运行方向,支配着公共政策的制度和实施取向,就此而言,公共管理是公共价值实现的过程。政治学对这些公共价值的内涵和产生根,源展开阐述,使人们能够正确把握社会公共生活的价值取向,深刻理解公共管理的价值内涵,进而选择切实可行的公共价值,制定正确的公共管理战略,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实现政策调整和创新,从而提高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分析角度和途径及技术手段。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共同之处,其中有些研究方法就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某些学科研究方法的借用和转化。时至今日,政治学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途径的研究方法。政治研究方法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为人们从多个方面认识和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最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研究方法,因此,政治学的研究必须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和吸收其他政治学研究方法,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的精髓,也是政治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原则。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一方法论要求人们客观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这些要求在分析方法上集中体现为对于客观事物的矛盾的研究。“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辩证法对于矛盾的研究,是政治学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价值分析和事实分析相结合、个案分析和一般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历史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把政治现象和政治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范围和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同时,从历史的因果联系中去把握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要求从社会经济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政治现象的本质、方式和方向,同时,确认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巨大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阶级看做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由生产资料关系基础所决定的其他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社会群体意义上的经济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力量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政治的主要原因和内容。阶级分析即是由此出发解释和说明政治现象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从利益角度分析政治关系的动因、内容、功能、范围,并由此解释政治现象。它是马克思主义其他政治分析角度的深化。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主张科学的调查研究有三个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即客观地观察事物;科学性,即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调查和研究;全面性,即不是根据个别现象,而是从整体上去掌握事实。

二、政治学研究的其他方法

1、政治哲学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不同于政治研究的哲学原则,而是指以哲学的思辨的方法,在原有的政治思想研究成就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评价。其特点是:以政治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哲学的逻辑思辨为主要方式,以揭示政治价值并由此构建理论内容为基本目的。

2、历史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主张,政治理论可以通过历史的证据来证明,厉史证据提供了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下考察不同政治现

象的机会?因此,政治研究可以运用历史的方法宋进行。因此,这一研究方法注重政治史料的收集和政治历史的描述。同时,其中贯穿着政治学研究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其研究带有特定的价值立场。

3、制度研究方法。政治学的制度研究方法,其基本特点足以政治制度和政府法定机构作为政治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政治制度相机构设置原则、结构和功能、不同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来分析政治的目的、价值和发展规律,并且尽力从特定的政治价值出发设计合目的的政治制度安排和机构设置。

在西方政治学中,制度研究方法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制度研究方法成为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

4、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方法对社会政治现象展开分析,说明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按照经济理性人的原则,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做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第二,把政治过程看做是类市场过程,按照市场过程原理及其规则特点,对于政治过程的各环节进行类市场分析;第三,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入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如理性选择模式、博弈对策模式、联盟理论模式等等,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

5、社会学研究方法。这部分研究方法,是政治学从社会学领域引进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政治精英分析方法、政治团体分析方法、政治文化分析方法。政治精英分析方法以政治精英作为分析对象,以此为中心展开对政治过程和决策特点的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方法以政治团体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政治团体相互作用及其对政治过程的影响,分析政治的特点;政治文化分析方法则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指明政治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6、心理研究方法。政治学在进行政治行为研究的过程中,以政治心理的测验作为把握政治行为的基本依据,因此,政治学研究从心理学引进分析研究方法展开政治行为的研究。政治研究中的心理研究方法注重人们的政治心理研究,以心理测试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展开政治行为分析,并将此作为把握政治现象的重要途径。

7、政治系统分析方法。这一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系统论和结构功能原理的分析模式,对政治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展开一般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因此,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包含一般政治系统分析和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一般政治系统分析以政治系统的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运用输入一输出一反馈等过程要素建立分析模式。结构功能分析则以政治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此揭示政治生活的过程和发展规律。

8、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政治沟通分析方法按照现代自然科学的控制沦原理和分析模式,对政治信息及其输送过程展开分析,按照自控和反馈原则对政治生活展开模拟研究,以此探讨政治决策过程的分析途径。政治沟通分析把握了政治信息在政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

按照自然科学的原理展开政治信息传播的分析,从而开辟了政治分析的新角度。

9、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实证调查和分析的方法,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特别是实证性研究采用的普遍方法。这类方法通常包含的内容是:(1)课题选择。根据学术研究和社会政治生活的要求,并且按照可研究的程度,选择特定的课题;(2)研究设汁。根据所选择研的确定的研究问题,设定可检验和具有相对性的命题和假设,并且设计研究方式和步骤;(3)展开调查和资料收集。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主要有:文献调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观察与访谈,案例调查。(4)分析和验证。根据调查的资料,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按照社会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在分析过程中,对于所选择的命题和假设展开验证。实证调查和分析方法重视政治现象的实际状况和第一手资料,重视分析技术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这些都有助于政治学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发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2、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要点。

3、政治学的学习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习有何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5、什么是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6、什么是政治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7、什么是政治系统分析方法?

第二章

国家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把握国家的本质、特征和职能,国家权力的基本特性,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演变规律,主要的国家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第一节

国家的本质与历史类型

一、国家的含义

早在奴隶制社会,在古籍文献中就出现了国家的概念。在我国古代,天子统治的疆域称为天下,诸侯分封的辖地称为国,大夫统治的疆域称为家,总称为国家。在古希腊和罗马,国家通常被解释为城邦或城市的全体居民。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剥削阶级和代表他们利益的思想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需要或者对政治生活和国家现象的不同理解来解释国家的含义,形成了关于国家的多种多样的定义。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君权神授国家观。在古代政治思想中,这一国家观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把它视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理论基石。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神和上帝创造的,统治者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天经地义、不可悖逆。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君权神授论”,欧洲中世纪托马斯 阿奎那宣扬的“除上帝外,别无权力”的观点,都是君权神授国家观的典型体现。显然,这一国家观具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特点。社会共同体国家观。这一国家观将国家解释为集中人们意志和利益的社会团体、组织体或者联盟。在西方政治学中,从古希腊、古罗马直到现在,这一国家观具有长远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政治学家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这一理论。直到今天,美国最高法院仍然认为,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为了共同利益,安享其所有的一切,并对他人维持公道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社会共同体国家观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没有指明其社会根源和内容,也没有区别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契约论国家观。这一国家观源于西方古希腊时期,在16-18世纪,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并且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主要理论武器。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则,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而订立契约的结果。西方近代的政治思想家如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卢梭等,均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复合国家观。这一国家观认为,国家是由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等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如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国家是“在一既定领土内成功地要求对物质力量的合法使用实行垄断的人类社会”。美国学者罗伯特 达尔也认为,“由特定领土内的居民和政府组成的政治体系就是国家”。

在国际法的意义上,国家要素常常被人们用来判断和衡量一国在国际社会中是否完整存在和发挥作用,但是,这一国家观仅仅在一定技术范围内构成对于作为国度的国家的存在和实际功能的判断标准,并没有从本质上说明国家的含义。

由此可见,这些国家观由于阶级立场和认识程度的局限,尽管涉及甚至指出了国家的某些方面特征,却没有科学地和完整地揭示国家的本质内容和含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历史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角度,通过对于国家的起源的分析,揭示了国家的本质,从而科学地界定了国家的本质含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国家产生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在原 始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 分工,因此社会产生了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的产生,在社会中产生 了私有观念和私有制,这就使得社会中的长老和军事首领可以凭借 自己的地位和势力,占据剩余产品,并且运用对生产资料和剩余产 品的占有,对其他社会成员进行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得社会分裂为 不同的群体,由此形成了阶级。

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出现,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的内部分裂和对抗,形成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的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社会矛盾,运用自己的经济地位和军事政治力量,改造了氏族和部落社会的公共组织,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这种建立在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基础上的组织,就是国家。关于国家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 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特有的履行特定功能的特

殊组织。国家在氏族社会瓦解的基础上产生以后,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和运用公共权力处理阶级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特殊组织。这一含义表明国家存在的时限,国家不与人类社会共存亡,它只是人类划分为阶级时期中的历史现象。

2国家是阶级对阶级的统治和专政。国家的产生,表明社会形成了相互对立或抗衡的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公共权力的两端,一部分人拥有社会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而获得统治地位,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削、被奴役。因此,恩格斯指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历史类型和政权组织形式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是,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和实行任何政权组织形式的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其存在的意义和实质都是阶级统治和专政。

3国家是具有特定功能和职能的机器。这一含义表明国家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的显著特征,国家是以公共权力为核心构成的机构体系,是具有组织运作机制的有机整体。

二、国家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国家产生和本质的分析,国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变更的结果,是在人类社会产生阶级和经济统治之后形成的特定的政治统治和治理组织。由此可见,国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社会公共管理组织,它具有不同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的公共

组织的特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述,这些特点主要是: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这就是说,首先,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组织是全体居民的权力,代表和实现着社会中全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但是,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背景下,国家不再是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权力组织,而是在经济上占有生产资料、在政治和军事上掌握着统治和控制社会力量的统治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组织工具。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的公共权力组织的基础是全体社会成员及其利益要求,而国家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指出,国家是日益与社会相脱离的力量。

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工具,指明了国家的本质特征,在历史发展中,这一特征进一步具体体现为:(1)国家的演变和发展始终依据统治阶级的意志,顺应统治阶级的要求。国家会随着不同时代科技、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国家始终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2)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的手中,由统治阶级左右。在历史进程中,政治统治的方式、政府履行职能的手段和方法会不断变化,但是,国家政权总是牢牢把握在统

治阶级的手中。(3)国家权力始终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权 力总是要在思想、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维护和实现统 治阶级的利益。

其次,国家统治在形式上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在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形式,国家要想有效实

现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必须形成和保持社会的统治秩序和相对稳 定,这就需要国家以形式上的公共权威把社会阶级对立和矛盾控制 在特定的限度范围内。根据这一需要,国家需要在形式上以中立的 社会控制者和公正的社会公共权力与权威组织的面貌出现,以便作 为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存在并发挥作用。当然,国家的这 种表面中立的公共权威形式,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以便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居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 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社会成员按照血缘关系划 分为不同的氏族和部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形成,社 会成员按照社会劳动分工进行生产,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社 会流动大大加强,这就使得不同氏族和部落成员相互来往并且杂居 到一起,原有的血缘关系纽带逐渐被破坏而不能起到维持社会联系 和实现社会控制的作用,根据这一状况,统治阶级为了对社会成员 进行阶级统治,往往以对居民的地区划分代替原有的血缘关系的划 分。因此,作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其不同于氏族 和部落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按照地区来划分居民。3 国家具有特殊的暴力形态。公共权力往往都具有其特定的 暴力附属物,但是,国家这种阶级社会的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器,不 同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暴力,其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有各种专门常设性的强制机关及其物质 工具,而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武装组织往往是居民的自我

武装和组织。第二,国家的暴力机关和工具为统治阶级专属和控 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由全体 居民构成,服务于全社会。第三,国家的暴力具有系统性和精巧性,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武装不具备国家的暴力机关的系 统性和精巧性。第四,国家的暴力具有对内镇压和对外扩张防御的 职能,而原始社会的氏族和部落组织的暴力主要是对外的。

三、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职能是与国家根本目的相适应的国家活动的方向,是国 家在社会中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作用。国家职能具有阶级性和社会 性双重属性,阶级性意味着国家职能由国家的阶级性质所决定,是 国家本质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性意味着国家职能并不完全等同于 国家本质,它具有自身的内涵和活动规律。国家职能是一个集合概 念,其内涵不是指具体国家机关的任务、作用及其总和,而是指国 家机器对社会的整体作用。

按照地域划分,国家职能分为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 内职能执行统治阶级的路线和政策,实行社会控制,促进经济增 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国家的对外职能执行统治阶级的外交路 线和对外政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对于一个国家而 言,对内职能决定对外职能,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

按照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划分,国家职能分为统治职能和社 会职能。统治职能主要指国家通过政治权力等强制机制行使的控制 和镇压被统治阶级和异己势力的功能。这一职能包括两个基本的方

面:对内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外防范敌对势力,并调整与其 他国家的关系。内外两个方面的职能保障了统治阶级对国家的统治。

社会职能也称公共职能和政治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各个方 面生活的指导、管理、服务、协调、调控和监督的功能。社会职能 是国家与生俱来的职能,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 家、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社会职能,区别在于,在不同性质的国家 中,国家通过履行社会职能进行政治管理的根本目的不同,管理的 价值效应不同。在履行社会职能时,国家作为上层建筑,产生于经 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对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社会发展起着 巨大的反作用。

国家的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是辩证统一的。统治职能是国家的核心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前提,统治职能的实现又有赖于管理职能 的承担;管理职能是国家的基本职能,是统治职能的基础并服务于 统治职能,没有稳固的政治统治,管理职能也就无法履行。

四、国家的历史类型

科学划分国家的类型,对于人们正确把握国家的基本特点和现 实形态,进而把握国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定现象的类型的划分,是与其划分的标准联系在一起的。同 样,按照不同的标准,人们可以划分不同的国家类型。古希腊的政 治学家亚里士多德从掌握国家权力人数的多少出发,认定国家存在 君主国、贵族国和共和政体国三种类型。中世纪有的学者沿用这一 标准,增加并突出了神权国。16世纪,法国政治学家布丹以主权 的归属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和政治学家马克斯 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除此之外,有学者以掌握国家主权的程度为标准,将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和殖民地国家;有学者依据地理环境,将国家划分为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所有这些分类,抓住了国家的某些外部特征,作为研究国家的特定角度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们都没有从国家的本质入手对国家类型进行划分,因此,缺乏深刻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的理论,把人们的经济关系和国家的阶级本质确定为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从国家的客观本质、规律和趋势上把握其类型。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类型的划分是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的划分,是一种历史性 划分,其划分的国家历史类型表明了国家是维护特定阶级统治的,由此揭示了不同类型国家的阶级本质。

按照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国家从产生至今,相继出现过四种类型: 奴隶制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实行奴隶制的国家。公元前8世纪,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最发达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邦国家。

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占有制,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结构

中的两个基本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奴隶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和剥削奴隶阶级的暴力机器。作为这一本质的体现,奴隶制国家的主要特点是:在经济统治上,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在政治统治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采取赤裸裸的残暴手段进行镇压;在思想统治上,奴隶主通过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奴隶。封建制国家。封建制国家是在奴隶制国家瓦解后产生的。由于封建制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东西方许多封建国家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就使封建制国家成为历史上维持时间最长的剥削阶级国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地主和农民阶级是封建制国家中的两大基本对立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封建制国家中,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政治上对农民进行统治,国家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专政的工具。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使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者密切结合;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君主的意志和权力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在经济和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在思想上,封建地主阶级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在封建制国家废墟上建立的国家,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类型,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

有制基础上,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

进行专政的工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 要矛盾。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资 本主义国家在统治形式和手段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另一方面,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国家相比,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贴上了“科学、民主、法制”的标签,使国家的阶级本质更加隐蔽,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第一,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以“ 天赋人权”“、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口号来麻痹广大民众,使阶级统治罩上了“公共权力”的外衣;第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后,资产阶级为缓解日益深化和尖锐的阶级矛盾,运用政府公共政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调整并改变统治方法,在政治统治、管理形式和手段上更加隐蔽。4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后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剥削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权,对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实行最严厉的专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存在,但是,阶级斗争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存在。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后建立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

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经历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通过生产关系和国家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走向成熟。因此,除了镇压少数敌对分子的反抗、抵御外来侵略外,国家的职能主要是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前提下,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

从马克思主义划分的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可以看出其发展规律性,就是说,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变更和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包括国家历史类型的变革,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个阶段由此结束,这一运动的新的阶段由

此开始,国家的类型也就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 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是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阶级用暴力革命的方 式推翻旧的政治统治,从而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 历史性转变。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进行的某些局部性的改变,它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第二节

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含义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国家权力是对社会进行宏观控制和治理的权力,即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通过国家政权对社会上其他阶级运用的支配力量和控制力量。由此可见,国家权力是一国范围内以强制力保障科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国防、外交等事业的实施,管理公共事务,以从形式上或者实质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权力。

国家权力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权力,它不是局部的和微观的权力,而是在社会层次和意义上完整的、全局的和宏观的权力,对于特定国家所治理的社会总体来说,该国家权力常常被称为社会公共权力。

国家权力不同于政治权威。权威是政治权力造成的心理态势,在政治生活中,它是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之间的权力一服从关系,是建立在政治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认可和同意,即政治合法性 的基础上的。而政治权力则是一种力量,是国家的统治者对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控制和支配力量。

国家权力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力量或者政治力量。实际 上,国家权力是一种大于其他一切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并且对其他力量具有制约力的力量。

二、国家权力的基本特性

作为特定的控制力量,国家权力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主权性。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和对外事务的权力。国家权力的主体是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此,国家主权本质上归属于统治阶级,实际上,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掌握一国的统治权力这一事实在政治和法律上的体现。

国家主权分为对内统治权和对外独立权。就对内的统治性来说,国家权力的主权性体现为:(1)本源性。在国家权力系统中,主权处在权力本源的地位,它派生出该系统内的其他一切权力,却不被其他权力所派生。(2)最高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系统中的最高权力,因此,主权的意志是国家权力中的最高意志,一切其他权力必须或者最终都要服从于主权。(3)不可分割性。主权是统一的国家权力,只能由法定的主体通过法定的程序统一行使,国家主权不能分割成可以由其他同等权力主体行使的权力。(4)惟一性即排他性。每个独立的国家权力系统只有一个主权,不能有并列的和隶属的另一个主权。(5)不可让与性。国家主权在产生出其他权力后,自身并不消失和削弱,不因时间流逝和不行使而消亡,在该权力系统中永久存在。主权的丧

失意味着国家生命的中止。

就对外独立权来讲,国家权力的主权性是指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独立性和平等性,表现为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国家不依附国内外任何权力和势力,有权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一国与其他国 家在权力的有效性和国际社会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普遍性。国家权力是其所治理的社会总体范围内的公共权力,其权力涉及国家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因此,国家权力施及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既包括被统治阶级,也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就此而言,国家权力具有普遍性,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的政治行为都必须服从本国的国家权力。

2制约性。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和合法性结合的制约力。作为社会的公共权力,国家权力具有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允许社会成员和各种社会组织与政治团体违抗、侵犯或者悖逆其权力要求,而强制或者约束人们接受国家的意志。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强制性还意味着国家在拥有强制性权力方面具有社会的惟一合法性,因此,它不允许其他社会成员或者组织拥有这种强制性。公共性。国家权力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履行公共社会职能。在剥削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阶级利益,保证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不得不以国家和全社会正式代表的名义行使权力;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权力是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代表和实现着工人阶级与全体劳动人民的公共利益和要求。由此可见,国家权力的运作走向和方式总是被动或者主动地受社

会需要的约束,从而使其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具有公共性。另一方面,国家权力除了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还具有对全社会公共生产和生活进行组织、调控和治理的功能,在这一意义上,国家权力也被称为公共权力。第三节

国家政体

一、国家政体的含义

国家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国家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政权,根本上由作为国家内容的国体所决定。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哪个阶级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在国家中处于被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国体与政体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具有特定阶级本质的国家,需要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保证阶级意志的实施,一定的国家政权形式取决于阶级统治的需要,并为阶级统治服务。国家政体一经形成,相对于国体,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除了国体之外,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采取的具体形式,还受到地理环境、政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力量对比、历史传统、经济结构、文化、民族、宗教等自然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不同的国体,可能采取相同的政体,如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和现代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采取相同的共和政体;而相同的国体,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如同样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英国、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

宪制,而美国、德国则实行共和制。

二、国家政体的类型

自古代到近现代,许多思想家在研究国家问题时,就划分国家 政权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并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政体划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区分政体的标准主要有两条: 一是统治者谋利的对象是自己还是城邦,二是多少人掌握政权。按照第一个标准,他把政体分为为城邦谋取公共利益的正宗政体和为统治者谋利益的变态政体;按照第二个标准,他把正宗政体具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把变态政体具体分为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世纪法国的布丹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标准在于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数是一个、少数还是大多数。世英国的洛克以立法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标准 从而根据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16世纪法国的布丹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标准在于掌握国家政权的人数是一个、少数还是大多数。17世英国的洛克以立法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标准 从而根据掌握立法权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

后来的学者在研究中相继提出的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还包括: 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中以及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国家和 政府是否合一; 官吏职权的来源; 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等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体划分的标准,是客观的标准,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客观存在着的国体与政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这种

关系,首先应该从国体上划分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继而,对存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政体进行划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体概念的分析和运用,可知他们划分国家政体类型的标准主要是:第一,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多少人手中,即是由一个人掌权还是由集体掌权;第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如何产生以及任期怎样,即执掌者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是实行任期制还是实行终身制;第三,中央权力机关如何设置和分配权力,即最高权力是集中于一个机关还是由几个机关分工行使,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根据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古往今来的国家,首先 应该划分为剥削阶级国家政体类型和社会主义国家政体类型。就剥削阶级国家政体来看,在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中,主要实行过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政体。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按照君主所实际享有的权限来划分,君主制派生出各种具体的形式。在封建社会早期,存在过适应领主占有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国家结构,君权在实际上比较虚弱并被分割的贵族君主制。在中世纪后期的一些西欧封建国家,存在过以僧侣、大封建主、普通贵族和市民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为咨询机构的等级君主制。不过,在普遍的范围和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君主制主要有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两种。

(1)专制君主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形式的国家中,国家的最高权力为君主个人独揽,君主不受任何法律和机关的监督和限制,拥有超然于一切法律和机构之上的最高的个人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和法律,君主的权位由世袭而来,一经拥有即终身占有,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君主为中心,围绕君主权力形成并且为之服务的政治军事僚机器统辖全国,臣民们服务和忠诚的对象是君主个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立宪君主制,也称君主立宪制。在实行这种政体制度的国家,君主名义上为国家元首,掌握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实际上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和议会、政府等机关的限制。近代以来,君主立宪制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由于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力量对比不同,所以同样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君主的实际地位和权限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君主世袭地位和权限,君主立宪制又分为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二元君主制主要存在于封建势力较强、资产阶级力量较弱的国家。按照这种制度,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二元君主制主要出现在1871-1918年的德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目前的摩洛哥、约旦和尼泊尔等国。议会君主制主要出现在资产阶级力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按照这种传统,政府对议会负责,君主的行动受议会制约,有民主方式制定的“宪法”,君主无实际权力。比如:英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日本。共和制。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行共和制的国家元首和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都由选举产生。但是,这两种机构产生的程序、任期、职权以及相互关系在各国有所不同。根据元首、议会、政府三者的职权和关系状况,资产阶级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两种基本类型。(1)议会共和制。这种制度中的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 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采取议会共和制的资本主义 国家主要有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2)总统共和制。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美国、墨西哥、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实行总统共和制。

目前,实行共和制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如法国和俄罗斯实行的“半总统制”,介于总统共和制和议会共和制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又如瑞士实行的委员会制,具有自己的特征。

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的国家类型,其国家政体在根本上不同于 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是其根本国体,国家存在和发挥功能的宗旨是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和幸福,因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一宗旨,便成为创立、调整和完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根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政体。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本国国情,探索着在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这一政体下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在历史上,各个社会主义政权实行过不同的政体,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三种: 巴黎公社。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管理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一个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特点是:一切公职 人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有权监督、撤换和罢免他们;公社 委员会是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议行合一的原则,统一行使立 法和行政权力。苏维埃制。这是苏联实行的一种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按照这种制度,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为普选产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国家集体元首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其权力受最高权力机关的制约;政府(部长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最高苏维埃及其主席团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 的,为实践所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国家管理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是:人民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成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并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即人民代表大会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其范围内行使职权,下级人民代表大会服从上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和法令。第四节

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权力以地理和区域进行划分的模式,即 国家权力主体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行使权力的一定模式,体现的是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权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

任何国家都是由属于一定民族、居住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所组成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科技、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会发生公民在地域间的流动和重组,发生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充实,形成国家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根据社会发展的这些状况,合理配置国家权力,使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保持合理的关系,形成政令统一、运转有效的权力体系,便构成了国家结构形成的问题。由此可见,国家的结构形式,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关系的有机构成状况,反映了该国家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国家行政区域中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统一运行的状况。在现实政治中,国家结构形

式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围绕民族和区域问题形成的特定关系的具体体现。

二、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从历史和现实的国家结构构成状况来看,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 单一制和复合制。单一制国家形式与复合制国家形式的划分标准主 要是:

(1)国家主权是由中央政权独享,还是由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

(2)中央和地方在权力来源上,是中央权力授权给地方权力,还是地方权力委托给中央权力;

(3)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其间的权力。一般认为,在这些标准中,基本的标准是第一条。单一制国家。单一制国家结构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或国家制度,基本特征是:中央权力独享全部主权。国家有统一的宪法、统一的国籍、统一的最高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在对外关系上国家整体是单一的国际法主体。

形成单一制国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历史传统的原因,如中国、英国、法国;有的是民族原因,如日本、朝鲜都是单一民族国家。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由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和制约的程度不同,单一制又分为中央集权和非中央集权即地方分权制形式。实行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高度集中国家权力,中央政府完全和绝对控制各个地方政府。实行非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实施有限权力控制,地方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在许多地方事务方面,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和行政自主权。复合制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具有较大自主权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联合体或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在实行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的国家中,地方政府往往一定程度上与中央政权分享某些方面的主权。由于联合的形式、程度以及联合体与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划分有所不同,复合制结构分为联邦制、邦联制、君合制、政合制等。

联邦制国家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成员国(共和国、邦、州和省)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其特点是国家设有统一的最高立法和行政机关,统一宪法、法制和国籍;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在国际交往中代表国家;同时,联邦各组成单位有自己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宪法和法律,有一定的独立对外交往权力,但没有独立的军队;联邦政府与各成员国政府的权限划分,取决于联邦宪法的规定。

联邦制国家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由殖民地联合而成的,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有以从封建割据到中央集权国家的过渡形式出现的,如1817-1918 年的德意志帝国等等。

邦联制国家是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军事式的特点是,邦联是根据成员国缔结的条约组成的,成员国具有完整的主权和绝对的自治权;邦联不是国家主体,没有统一的最高立法机

关、行政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预算和国籍,邦联成员国是主权国家,是国际交往中的主体;邦联对成员国不具有强制力,成员国可以向邦联让与或收回本国的部分权力,可以自由加入或退出邦联;邦联为协调成员国意志和利益通常建立常设机关,如邦联议会、联系制度、成员国首脑会议制度等。

君合制和政合制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特殊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君合制是两个国家由于王位继承等原因,由一个君主进行统治的国家联合,实行一君两制,各国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都是国际事务中的主体。比如1867-1918年的奥匈帝国。政合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和制国家组成的国家联合,一个国家元首统一管辖各个成员国,国家联合有共同的宪法和统一的国家机关,是对外交往中的主体,成员国拥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政府,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比如1814-1905年瑞典和挪威的国家联合。在当代,君合制和政合制已经不复存在。

三、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56个民族,实行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由于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发展的原因,在中央政府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由一般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三种形式构成。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不同的行政区体现在不同的管理制度之中,一般行政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民族自治区实行中央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我国多数省(直辖市)属于一般行政区,实行垂直领导,遵循在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对于一般行政区而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体现为,全国人大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国务院对贯彻全国人大的决定统一实施行政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法规和决议,国务院有权撤销或改变地方政府的决定和命令;各省、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保证国家法律和法规的执行,领导地方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建设和各项公共事业,并有权在不与国家法律和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根据本省市具体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干部问题上,地方干部由地方选举产生,由中央统一管理,中央有权调配、任免地方干部。

设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国家结构形式的一大特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西藏、新疆、内蒙古、宁 夏、广西五个自治区,若干个自治州、自治县,在相当于乡的民族地区还设立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下的民族自治,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自治区自主管理本民族和本地区的事务。在民族自治区,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除了与一般行政区相同的以外,自治区人大有权制定符合本地区情况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规,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充分行使自治权力。

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在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过

程中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目前的香港和澳门,未来将要统一的台湾,属于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这是单一制国家兼有某些复合制国家特点的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形式,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一个国家”,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实体,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统一国家中的地方行政区域;第二,“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在国家主体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三个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第三,“高度自治”,即特别行政区在由当地人组成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享有充分的外事权等方面,行使高度的自治权。[思考题] 怎样理解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2 区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3 国家权力有哪些基本特性? 什么是国家政体?国家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是什么?划分国

家政体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以实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及其基本特点。什么是国家结构形式?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试述我国的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第三章

政府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掌握政府的含义、特性、地位和现代政府的基本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了解政府权力结构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政府职能的两重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能范围,把握政府机构的设置原则、内容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政府的含义

一、政府与国家 在政治生活中,政府与国家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的关系体现在: 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国家主权的行使、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秩序的维护、人民生活的维持和生活水平的增长,都与政府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最为基本的手段。国家与氏族、部落、村坊等组织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具有完整的系统的政府存在。国家意志的形成和执行,都要通过政府,政府的目的就是国家的目的。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在日常性的功能运作中,政府往往作为国家的具体组织和机构化身而存在,代表国家运用和行使公共权力。

正因为国家与政府存在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对政治 现象的理解中,往往会把国家与政府混为一谈。而从政治学研究的 角度,尤其是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来说,区分政府与国家,具

有特定的意义和必要性。

从历史和现实状况来看,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政府是国家的构成要素之一,而非国家的全部。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要进行这种统治,必须具有基本的国家构成要素,或者说,必须在构成要素基本具备的条件下进行阶级的统治。从国家构成要素来看,它是由土地、人口、政府和主权所构成的统一体。从这些要素来看,一个国家的存在,不能没有政府,但是,政府本身的更迭并不导致国家的灭亡。政府权力受之于国家主权,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普遍、广泛、无限和统一而不可分的,而政府公共权力是有限的,并且通常要在权限或职能上进行具体限度和界定。在现代社会,国家主权一般为人民所拥有,而政府权力则是人民通过法定的方式授予政府组织和官员的。因此,政府权力以人民或者人民代表是否授权为转移,而国家权力则以国家是否完整存在为转移。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等同于国家功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府是执行和实现国家重要功能的组织和工具,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等于国家功能的全部,在国家的功能中,有些功能是政府没有或者无法履行的,比如,国家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承等。因此,在政治生活中,一国的公民可以不认同特定政府及其政策,但不能反对和脱离自己的国家,否则就会丧失公民资格。国家是其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公民如果丧失对于国家的认同,就会丧失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国家在特定社会中代表和实现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要求,但是,就其组织构成来看,国家却是由统治阶级成员和非统治阶级成员共同构成的。而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组织和工具,则是由特定社会中经过专业化训练并具有管理能力和水平的一部分人组成的,因此,政府的组织构成并不包含非政府的其他会成员。

二、广义政府和狭义政府

从本质上说,政府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 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政府的作用使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借助政府机构执行和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从外延的角度理解,对于政府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确定。广义的政府包括各类国家权力机关在内,即政府是一个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机关的总称; 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

对政府的狭义理解,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功能性划分和限制制衡的产物,即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基本的功能性权力,而把政府仅仅归结于行政权力。但是,从国家权力运行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来看,仅仅限于从行政权力的角度来界定政府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按照政府的一般性定义,政府是统治阶级承担、行使国家公共权力,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不过是公共权力的不同功能,在本质意义上,这些功能是统一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因此,政府是这些权力的组织工具,实际上包含了公共权力的这些全部功能。

从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状况来看,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国家权力往往是不作严格划分的,承担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所有机构,都属于政府的范围。而近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纯粹行政意义上的政府实际也不存在,各国的行政机关或者与立法、司法机关形成权力相互渗透的关系,或者或多或少承担一定的立法和司法功能,由此构成了统一的有机的承担国家公共权力的组织体系。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所理解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即把政府界 定为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三、政府的特性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1 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于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就此而言,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统治阶级的性格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公共性的基本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是工人阶级和最广

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在这个范围内,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而运用政府权力谋求特定社会团体或者私人利益,是与政府的这一特性相违背的。

由此可见,政府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但是,政府的 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 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以公共 利益的名义或者实际要求来行使权力。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一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 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同时,政府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和运行的,这些组织由特定的人员、物质和财力等要素按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构成,政府的权力依托这

些组织机构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5 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政府内部的不同机构和部门来看,其职能分工又有其特定的规定性,这些机构和部门按照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职能分工,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构成了政府的总的职能。

四、现代政府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现代政府在其权力组织和权力运行上,形成了特定的原则。主 要包括: 人民主权原则。人民主权也就是主权“在民” 而不是“ 在神”或“在君”,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而不是专属于某个个人或社会集团。人民主权更多地是一种政府理念而非组织体制,但是,它为政府按照民主的要求运行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人民主权原则,政府的公共权力的权源来自于人民自下而上的授予,而非自上而下地自行产生的,更不可能是“君权神授”,政府只是受人民委托来行使这些权力,权力的行使必须服务于人民,而不能借助这些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政府组织必须以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目标,并通过民主和法治的规则实现公民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监督。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民主权的原则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外衣,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掩饰其阶级统治的本质,而以人民主权

为幌子。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才具有真实的社会含义和实现条件,政府才可能真正按照人民主权的原则组成和运行。有限职能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界定,现代政府往往贯彻有限职能原则。在社会利益结构层面上,现代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因此,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机构,主要在社会公共领域中,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活动;在宪法和宪政的意义上,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其间关系往往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按照这些法律的规定要求,现代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不仅必须保护公民的法定权利,而且必须以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基本限度。在政府具体职能的意义上,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发展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发育成长,政府需要逐步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自己的职能,形成有限职能的政府。在政府的实际活动过程中,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同,因此,有限职能原则的本质内容和实施情况也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往往起着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掩盖其统治本质的作用。政府的职能限度,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不同的范围。在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法律规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体现和必要保障。政府职能的有限性,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而确定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和合理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3责任原则。政府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执掌和运行政治权力,对社会和政治进行管理,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具有对统治阶级成员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政府的责任与其权力是对称的,是其义务的具体体现,这就是说,政府具有什么权力和多大程度的权力,就具有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一般来说,政府的责任包含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等。法治原则。政府依法治国,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定要求。按照法治原则,政府的组成、权力的行使,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进行;法律必须经过法定的合理程序加以制定;法律一经制定,政府必须带头奉行和严格遵守;公民按法律享有正当的权利,政府必须保护公民的这些权益;如果剥夺公民的法定权利,必须依据法律和法定程序进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斥掌握公共权力者的特权。现代政府奉行法治的原则,是为统治经济的利益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政府实行法治,本质上是为了使资本的统治秩序有序和稳定运行。但是,在其政治实际生活中,资产阶级利益和金钱政治往往左右和支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以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掩盖着社会和经济意义的资产阶级特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法治原则,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第二节

政府权力结构

一、政府权力结构的含义和构成权力 政府权力结构的含义。按照广义的政府的定义,政府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部分。政府权力结构,是指这三种权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构成形式。从实际政治和政府权力构成状况来看,政府的权力结构是在纵横两个方向上构成的,因此,政府权力结构包含纵向的权力结构和横向的权力结构。2 政府权力结构的构成权力。

(1)立法权。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立法权的运用,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立法权一般包括制定和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选举国家元首,决定行政机关首脑,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罢免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监督财政,批准条约,批准对官吏的任命,监督行政和司法权力和国家官吏的活动等。

(2)行政权。行政权是对国家意志的执行权。行政权一般包括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命令,向立法机关提出议案,统一领导行政部门工作,编制和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工作,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维护国家安全,以及行政机关内部编制和人员的管理等等。

(3)司法权。司法权相对独立于立法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一般包括根据法律接受诉讼,审理案件,开展司法调查,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惩罚犯罪。一般而言,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都由特定的政府

机构来履行,从而形成政府权力的基本结构。但是另一方面,政府机关的权力都不是单纯的,而是相互渗透的,立法权、行政权乃至司法权,在各政府部门之间都会形成不同程度的相互渗透,如一些行政机关也拥有一定程度的立法否决权和行政司法权,一些国家的最高法院也通过法律解释权来进行实质性的立法工作。政府权力在政府各结构之间的相互渗透,将对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产生影响。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立法机构权力运作的审慎特征,重民主而轻效率,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因而出现了行政机构权力相对强化、立法机构权力相对弱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立法权向行政机构转移,行政机构的权力日益凌驾于其他政府机构上。

二、政府权力的纵向结构

政府权力在纵向上体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政 府权力纵向划分的原则主要有两类:

第一,保留权力的分权原则。权力是由地方自下而上让予中央 的,地方政府权力是保留的,而中央政府权力是列举的,没有列举 的权力都归地方政府保留。

第二,授予权力的集权原则。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 授予的,中央政府权力是保留的,地方政府权力是列举的,没有列 举的权力都归中央政府保留。

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 篇6

第一部分 说明

一、课程性质

《药品市场营销学》是高等院校化学制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和行为学基础上的综合应用科学。由于我校的化学制药专业方向培养的是懂医药和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该门课程在研究市场营销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药品市场营销的特点,总结医药市场营销的规律、为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二、课程的目的在《药品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该坚持医药与营销知识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手段与形式,使学生掌握营销学、医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药品市场营销经济现象的正确观点与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的能力,为进一步钻研、提高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任务

本学科是随着市场营销学的产生而出现的,是市场营销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整合了市场营销学原理和药品市场特征的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营销工作所必须的营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需要学习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另外还要有一定的营销基础,如公共关系学、服务营销学、推销策略与艺术、消费心理学等。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药品市场营销的相关概念及营销观念、药品营销环境、药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析、药品的目标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营销、药品营销的相关策略等等。

五、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以课程讲授法为主,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

篇次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药品市场营销环境

第二章

药品的购买行为

第三章

医药目标市场营销

第四章

医药产品策略

第五章

医药产品品牌与包装策略

第六章

医药产品价格策略

第七章

医药产品分销渠道策略 第八章

医药产品侧向策略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 绪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学习,了解药品市场的概念,熟悉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熟悉市场营销的定义、市场的分类、影响市场的因素。了解市场营销的形成与发展。

使学生对处方药市场、非处方市场、保健品市场、原料药市场及特点、影响因素有深刻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市场营销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药品市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药品市场的分类 教学难点

市场的类型及特征;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1、市场及市场营销

2、药品市场及药品市场营销 复习思考题

1、试从营销的角度理解药品市场?

2、影响药品市场的因素。

第一章

药品市场营销环境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主要学习药品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同时,注重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对药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范围、程度等内容的学习,以便有效地利用药品营销环境,进行药品营销活动。教学重点

药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方法;微观营销分析和宏观营销分析 教学难点

宏观环境对营销活动的影响;微观营销环境与宏观营销环境的关系;微观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1、概述:药品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和特点、市场营销环境的分类、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2、药品市场宏观营销环境分析: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3、药品市场的微观营销环境分析:药品的供应商、药品企业本身、药品营销中介、竞争者、公众。复习思考题

1、如何区别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和可随意支配的个人收入?

2、药品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如何影响医药企业的?

第二章

药品的购买行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学习药品消费者市场和药品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的特征,影

响购买行为的因素、购买决策过程等内容,以便更有效地运用营销策略,进行药品营销活动。教学重点

医药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的模式、主要影响因素和决策过程。教学难点

药品消费者市场和组织者市场的特点。教学内容

1、概述:药品市场购买行为的定义、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分类

2、药品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药品消费者市场及其需求特征、药品购买者的购买动机、药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等。

3、药品组织者市场购买行为:药品组织市场及其分类、影响药品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的因素、药品组织市场的购买决策、药品组织市场的购买行为等 复习思考题

1、假设你是一位药品销售代表,正在向医院推销一种治疗肝炎的新药品。请你分析医院购买决策的参与者及其充当的角色和在购买决策中的作用,并准备针对性的面谈

2、药品消费者市场和药品组织者市场的需求有何不同?

第三章

医药目标市场营销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药品市场细分的益处、有效市场细分的条件、有效市场定位的条件;熟悉药品市场细分的概念、药品市场定位的含义及市场定位的方向和方法;掌握区分药品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的因素及方法、满足目标市场的策略、影响目标市场策略选择的因素。教学重点

医药目标市场选择 教学难点

医药市场定位 教学内容

1、药品市场细分:药品市场细分的定义、作用、细分标准、细分方法等

2、医药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的概念与确定方式、目标市场选择的模式、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影响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的因素等。

3、药品市场定位:药品市场定位、定位方向、有效的药品市场定位、定位步骤、定 位策略等。复习思考题

请同学们分别列举采用无差异策略、差异化策略、集中性策略企业的例子,并根据你所举的例子分析个测量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

第四章

医药产品策略

教学目的

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 篇7

一、课程目标

1、《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培养学生对市场的调查、分析能力与敏锐的感知力, 并且能够应用适当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

2、结合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及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定位是“理论与实践并重, 经典与前沿相结合, 培养创新思维”。《市场营销学》是一门集科学与艺术特征为一体的学科, 既要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掌握理论, 又要通过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并且培养发散性思维;同时, 由于现代营销理论更新发展速度较快, 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将前沿理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在原有体系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知识, 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扩容, 提高学生的知识创造意识与创新思维。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营销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分解的基础上,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来进行的。市场营销专业每年都会邀请来自行业的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人才培养方案, 并听取他们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所提出的课程开设建议, 校外专家结合校内专任教师的广泛行业调研, 提出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规划方案;而由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组, 则进一步对《市场营销学》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以及项目教学的活动载体设计, 最终形成目前较为新颖的工作任务导向的各种学习项目。

作为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内的实践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 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 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 开展广泛实训, 提高设备及设施的利用率。此外, 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还辅之以校内第二课堂活动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各项实践活动。校外实习基地的各项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各种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活动, 利用本专业的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统筹规划, 可以使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模拟操作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复演练, 从而熟练掌握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推销、客户维护等各项专业技能;并通过了解企业实际, 感受企业文化, 将学生培养成准职业人。

三、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建立起“一个中心、两种方式、三项结合、四方面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发展潜力为中心;采用模拟训练与实际运作两种方式;把长期实践与短期实训结合起来、课上案例分析与课下项目研究结合起来、校内实验室实训与校外基地顶岗实习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1、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

以导论工程为抓手, 开阔学生学术视野;以导读工程为抓手, 夯实学生理论功底;以导做工程为抓手, 推动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减少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冲击,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期, 而且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满足当前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通过第二课堂与课下项目研究的开展, 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持续地把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及案例等带进课堂,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2、创建“渐进式”的综合训练制度。

基于认知规律的渐进性和培养创新思维的客观需要, 并根据企业营销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建立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渐进式的综合训练制度, 使学生得到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全过程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随着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 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引入案例教学。

除了要求教师将已掌握的案例材料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分析外, 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运用大量案例讨论来加深学生对营销概念和营销分析方法的认识。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介绍之中穿插案例讨论, 加深学生对个别章节理论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介绍完之后, 组织完整的营销案例讨论, 加深学生对整个课程理论概念和分析方法的全面认识。

设立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充分地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以上措施, 激发广大同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将学生引上了对市场营销现实问题的思考之路。

2、开展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在市场营销课程和专业建设中, 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结合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具体有: (1) 结合课程内容的改革, 认真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 以动感式页面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在教师之间探讨、交流多媒体制作的经验, 了解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其内容的具体意见和要求, 不断提高制作水平; (2) 上课中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选择合适的网上案例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 (3) 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设想、建议, 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析, 2011.10.

[2]浅谈高职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2012.2.

《市场营销学》学位课程考试大纲 篇8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营销思维;问题意识;市场意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市场营销理论的运用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已成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工程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如何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在企业运营和动态市场变化中学习、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是该课程教师着力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在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课程教学中,不断进行尝试性的改革,使该课程获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学科性质及知识点,作为夯实课程基础的首要教学目标

我们在课程教授中,把“市场营销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理论及知识点作为夯实课程基础的首要教学目标。

第一,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市场营销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科?中外专家有何界定?如何学习这门课程?对上述问题,中外学者有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的,有从行为学和管理学角度给出答案的。例如: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认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之上的应用科学,因为经济科学提醒我们,市场营销是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仔细分配来满足竞争的需要;行为科学提醒我们,市场营销涉及不同的购买者和决策者,因此,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管理理论提醒我们,如何组织才能更好地管理其营销活动,以便为顾客、社会及自己创造效用。目前中外学者达成共识的观点是:市场营销学是对现代化大生产及商品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营销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建立在多种学科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它阐明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方法,其理论与方法一直指导着国内外企业营销活动的发展,笔者赞同众多学者的共识。

第二,教师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市场营销学的知识结构、系列概念、原理及方法论需要学生系统掌握,因为这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是课程的内在规定性,教师教授“市场营销学”,要求学生在接触概念、原理和知识点的过程中,用“市场营销思维”、“市场营销观念”和“市场营销意识”去思、去想、去理解、去把握。教师对市场营销学知识结构的划分,参照了国内外市场营销学教授的观点,即把市场营销原理视为两大方面:一是指宏观市场营销理论,二是指微观市场营销理论。宏观市场营销理论是把市场营销活动与社会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市场营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结合起来,是对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微观市场营销理论是指企业活动或企业职能,是研究如何从顾客需求出发,将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赢利目标,它是一种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运营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宏观市场营销和微观市场营销理论都涉及如下概念、理论和方法,如市场、市场营销及市场营销者,交换、交易及其关系,产品及相关的效用、价值及满足顾客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和应用等。对上述概念、种种关系及应用方法的学习、掌握,是课程教学目标最基本的要求,不可忽视;用学科思维去学习、掌握概念和原理,有助于消化理解和结合实际去思考;了解了宏观营销和微观营销两部分内容之后,能帮助初学者理清理论结构,是来源于经济社会方面的,还是来源于企业运营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当然,无论是宏观方面的还是微现方面的,其概念、原理及其方法论的运用至关重要,因为,解决社会和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需要理论支持,需要有理论依据。所以,学习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结构十分必要,这是课程教学目标首要的也是基本的要求。

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市场营销学”相关的知识。为了夯实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必须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知识。①学习“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如商品与生产、消费与劳动、资本与经营、价值与效用、需求与供给的概念和原理;②学习“行为学”的有关内容,如宏观部分一要涉猎人的行为规则、规律,它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二要涉猎社会群体行为的规律,以及控制和监测的方法,为政府施政提供抉择依据。微观部分包括社会单位和组织行为、消费者行为的规律;③学习“管理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管理决策、企业资源配置和企业文化等;④学习“哲学”的认识论、实践论、辩证法等。学生学习上述知识,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领会、理解“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理论。如学习经济学的关系概念,对学习者来说具有直接的效用价值。因为,经济学的理论最初是直接从商人的实践中产生的。正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学派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尺度。而活的劳动,在和资本交换时,工资、活劳动的价值,比它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总是更小。马克思说:有价值的不是劳动,作为商品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它的价值就等于它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社会的必要劳动,诸如此类,教师对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引导十分重要。当然学生要深入学习,可以通过选修。⑤还需要学习“社会学”、“经济数学模型”、“消费心理学”等,这些课程内含大量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它对于进一步理解“市场营销学”十分有利,可以起到夯实“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基础的作用。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历史知识、逻辑知识、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知识,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研究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就成为认识历史过程、揭示历史本质的根本任务之一。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如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等。大学是知识库,是知识的海洋,学生能广泛地涉猎各学科知识,用各学科知识武装自己,能拓展自己认识问题的视野,能客观理性地面对来自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各种现象,能更好地应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市场中的各种问题。

二、用“市场营销思维”学习“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一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二是培养他们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是:

第一,引导学生用营销思维分析市场。营销思维就是人们在各项活动过程中,具有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竞争导向的意识、严密的逻辑思路、敏锐的市场反应、独到的观察视角、稳定的理论框架为特征的快速信息甄别、系统环境分析与决策等一系列思考、分析、处理问

题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例如,具有营销思维的学生,在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时,就会首先对人才市场进行供需分析(市场营销学中的外部环境分析),进而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市场营销学中的内部条件分析),确定自己合适的职业目标(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然后对自己进行能力培养(市场营销中的产品开发),最后是职业包装和自我推销(市场营销的营销组合)。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用营销思维了解宏观市场营销。如我们通过课堂典型材料的展示和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宏观市场情况;通过“中国市场研究网”下载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专家对“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和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同时给予解答的方式,让学生对宏观市场内容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状况有所认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用营销思维认识微观市场营销,要求学生了解企业运营状况,企业如何从顾客需求出发,将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自身的赢利目标;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员工的素质和实力、员工在营销活动的作用,企业资金结构配置情况、生产要素的利用情况、经营效益及企业发展前景,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策划和决策水平等要素。再次,教师要求学生用营销思维认识市场营销道德,了解由于企业营销道德缺失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列举诸如“三鹿奶粉”等生产、消费和在市场上的流通的典型案例,分析其造成对广大民众的身心影响及毒害,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要求学生在事实材料的分析中,做到举一反三,用“市场营销思维”分析“市场营销现象”。

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调研市场营销产品的需求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的市场调研方式既有问卷式调研,又有走进企业直接与管理者进行访谈的摸底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实际经济活动市场存有“负需求”、“无需求”、“潜在需求”和“过度需求”等现象。所谓负需求,是指诸多顾客不喜欢的产品,包括不喜欢的服务方式,比如,有的市场营销者推出的产品采取了顾客不愿意接受的手段:软磨硬缠、拉扯购买等;也有为老年人预防各种疾病而生产的产品,由于质量低劣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它引发我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市场营销的“负需求”转变为正需求,需要企业生产者与中间商的密切配合,供应、生产、销售实现一体化,这样就能保障市场经济活动有序、健康地发展,市场营销的经济秩序需要政府加强监管,需要全民监督。

我们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到中国企业对于营销调研存在着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在调研执行中也暴露出各种问题。误区和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中国企业营销调研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势必影响到企业营销调研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市场营销学”课程调研的质量。

第三,教师多重角色的定位使学生收益,笔者在多年的“市场营销学”教学和承担的课题研究中,深感市场营销理论的应用性、综合性和管理性。因为,市场营销学研究的原理、方法、策略,来自于经济活动的实践,又指导营销行为和服务于实践。市场营销学研究企业集聚整合资源,利用外部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实现利润的决策,其中的管理特征十分明显。如企业理念、发展战略、产品营销寻找顾客、开拓市场和占领市场等,都寓于管理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肩负多重角色:即教师、企业营销策划分析师、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咨询师等。教师多重角色的定位,要求教师要随经济社会和市场经济活动的变化,不断提高教师角色所需要的素质,时代的视野,驾驭市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既能回报给社会,也能传授给学生,社会和学生产生价值效应,这是“市场营销学”教师的责任,责无旁贷。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时捕捉信息。近期,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波及世界各地,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应对措施,美国奥巴马新政府有何对策?需要及时了解。教师要协助学生捕捉信息,如从财经网、中国网了解到美国政府对待金融风波的态度:他们运用一切手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关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来访中国,她在演讲时借用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来说明发展美中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她说,“在同一艘船上的人必须以和平方式才能共同过河,这则中国成语在今天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相信美国和中国都能从彼此的成功中受益,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加强合作,分享机会。”我们了解了美国的态度,同时,也收集了其他国家采取干预经济和干预市场采取的措施。进而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政府面对危机的举措。如中国政府投资4万亿拉动内需的计划,对大学生、农民工就业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随之向学生提出在金融市场失灵的状况下,中外政府干预经济和市场,对该问题进行思考是有现实意义的,教师引导学生对现时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思路。

用“市场营销思维”学习“市场营销学”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学生受年龄、经历、能力及社会实践等多因素的限制,要求他们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形成“市场营销意识”是不现实的,也是苛刻的。经过细心观察,使我们看到了青年学生身处有好多优势:他们生活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多元化思潮并存,思维方式的开放,对他们形成“市场营销意识”创造了条件,借助这些条件,教师通过系统理论的教授,让他们用学科思维去学习课程是奏效的,获得课程学习的效用价值也是直接的。

三、课程方案的设计,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我们在课程方案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改革探索:

第一,课程方案的设计。山东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是针对教师和学生设计的,也是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课程方案对教师授课知识点、知识结构的设计要求,本文在前已经论及。那么学生又是怎么实施呢?首先,我们打破了课堂听课的时限(严格意义上的)。如对有价值的市场经济活动对象的分析,教师提供市场营销产品的真实数据、企业背景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或学生之间合作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将分析准备的东西整理出来,通过课堂演讲,或讨论、辩论等形式;有些课程内容,我们要求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交给教师,这种放手学习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因上课时限而约束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分析材料中消化知识,在梳理材料中学习原理,他们尝到了自己学习的乐趣,学生对课程教改方案的设计比较满意,教师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效果感到欣慰。

第二,教科书的开放。教师推荐教科书给学生,也是课程方案设计的内容。我们推荐的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有地方(全国部分院校)高校组织编写的,也有我们自己编写、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按照课程学习的章节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参阅上述教材,或搜集、阅读其他相关资料,如企业的统计资料、新闻网上登载的权威人士讲话内容等,我们的做法是:课堂上由教师给出课程模块和相应的思考题,教师

列出需要学生查阅的资料清单,学生开始对资料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归类,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教师给出的报告题目。学生利用课堂展示报告内容,进行答辩。随着学习内容的进展,学生形成了提前着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需教师给出资料的前提下,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查阅资料,主动写出或完成论题报告。教科书及学习资料的开放,培养了学生自己要学习、自己要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三,基本技能的快速训练。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无论是从事企业实践活动,还是从事项目课题研究,快速搜集和甄别信息,分类和处理资料,基本技能的训练很重要。“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掌握上述技能很重要。如对资料信息的及时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若对市场变化有一定的估计,在掌握原有数据的情况下,估计有波动的数据存在的可能,接下来要拿出市场营销的决策建议。技能的快速训练需要可靠的资料,严密的分类处理,市场的准确数据,实战的操作训练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帮助:教师传授经验,向企业家请教,学生走出学校,在实践中训练,在训练中积累,学生之间的交流等。为此,我们为促使学生技能训练的快速提高,组织了各种操作性活动,通过实战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第四,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我校“市场营销学”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实行了如下方式。①闭卷考核课程知识的核心内容。对核心内容的考核,既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水平,也能考察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基本态度。②市场调研分析论证,以市场某产品营销为基础,结合课程知识点和理论,学生形成书面报告,有理论,有观点,有分析,主要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调研分析的结合情况。③结合市场营销存在的实际问题给出诊断。如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使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大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后如何加强管理拿出解决和处理的意见。这样的考核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市场环境分析的驾驭能力,当然,这是开卷进行的。④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总结、合作组织完成的有关报告、独立完成的采访内容等,也纳入考核成绩,这需要教师教学过程中细心的整理、存档才能做到。

四、课程教学成效,形成问题意识和市场意识

多年的教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不仅表现出使学生形成了问题意识和市场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

第一,形成问题意识。我们通过“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有:应该从哪些基本方面和维度来认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价值?市场营销活动与现实经济社会状况有何关联?市场营销与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经济福利有哪些结合点?企业劳动、经营产品与实际消费者需要建立什么关系?产品如何从生产者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如何实现企业的赢利目标,如何使市场营销合乎规律地有序运转?从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过程、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面去理解“市场营销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提高课程学习的效果。

第二,形成市场意识,教师将企业营销命题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专业实践的机会,也为企业解决了问题,实现了企业和教学的联合,发挥了营销知识的作用,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我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为学生能力的锻炼、营销思维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值得总结的经验:“营销思维”、“营销观念”和“营销意识”的形成,需要理论武装,需要营销活动的实践,需要市场经验的积累。学生凡参与调研形成报告的,其驾驭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比较强。

第三,本科就业率和考研率高。我校营销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很高,凡是本科毕业从业者受到企业的信赖。目前,我校营销专业在全国企、事业单位工作者,深受单位的信赖,他们上岗适应快,操作能力强。有的已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在已是大企业的老板、经理、营销专家,我校营销专业考研率很高,有的经过考研就读于国内外名牌大学,有的经过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已工作在国内重点高校,并在教授的岗位上成为国内营销学研究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山东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在探索中取得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教学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目标达到了一致;二是国家需求的高层次和精英人才的水平培养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仍是尝试性的,尤其是以社会经济活动和企业经营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教学走的路子,是可行性的。笔者认为,今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还有待于继续深入,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资材年终报告下一篇:创建安徽省卫生城市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