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基本原理(通用8篇)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伴随着新旧观念的剧烈摩擦和人生价值的重新定向。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灵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的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的,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固然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现,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经济改革深化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了解其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作为大学生,应该培养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青年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
二、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青年学生的双重效应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价值规律反映在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有的青年学生安于现状,追求中庸的心态,使青年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青年学生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交换的双方都是以利已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使青年学生对自己从小受到的价值观教育以利他行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感到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为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点。这就使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
2、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大学是文化聚集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在此荟萃,并为大学生所分享。在文化领域的开放和交流的大潮裹挟下,大量的西方学术著作翻译出版,生活在文化前沿阵地的大学生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典籍。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造成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还有一部分学生则陷入新旧观念形态双重并存的矛盾之中,他们既怀疑现存的价值观念,又在西方的理论思潮中与中国国情、民族的心态冲突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引起价值认同上的矛盾。
三、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的历史选择,由此牵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这是一种趋势。人生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影响整个人生道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光纤的分类及用途:
一、按光纤组成材料可分为:
1、石英系光纤
石英光纤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 并按不同的掺杂量, 来控制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分布的光纤。石英 (玻璃) 系列光纤, 具有低耗、宽带的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
2、多组分玻璃光纤
多组分光纤是在二氧化硅原料中, 再适当混合诸如氧化钠、氧化硼、氧化钾等氧化物制作成多组分玻璃光纤。多组分玻璃比石英玻璃的软化点低且纤芯与包层的折射率差很大。主要用在医疗业务的光纤内窥镜。
3、全塑料光纤
是将纤芯和包层都用塑料 (聚合物) 作成的光纤。早期产品主要用于装饰和导光照明及近距离光键路的光通信中。原料主要是有机玻璃、聚苯乙稀和聚碳酸酯。塑料光纤的纤芯直径为1000μm, 比单模石英光纤大100倍, 接续简单, 而且易于弯曲施工容易。
4、氟化物光纤
氟化物光纤是由氟化物玻璃作成的光纤。主要工作在2~10μm波长的光传输业务。其具有超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 正在进行着用于长距离通信光纤的可行性开发。
5、硫硒化合物光纤
在光纤的纤芯中, 掺杂如铒、钦、镨等稀土族元素的光纤。掺杂稀土元素的光纤有激光振荡和光放大的现象。
二、按工作波长可分为:
短波长 (800mm~900mm) 、长波长 (1300mm~1600mm) 、超长波长 (2000mm以上) 、全波光纤。
三、按传输模式分:
1、单模
中心玻璃芯很细, 一般只能传导单一基模的光纤。其模间色散很小, 适用于远程通讯, 但存在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单模光纤对光源的谱宽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现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工作波段是1.31 u m。
2、多模
可传播多种模式电磁波的光纤。中心玻璃芯较粗, 可传播多种模式的光, 但其模间色散较大, 这样就限制了传输数字信号的频率, 而且随距离的增加会更加严重, 所以多模光纤传输的距离比较近, 一般只有几公里。
四、按光纤横截面的折射率分布可分为:
1、阶跃光纤
光纤的纤芯折射率高于包层折射率, 使得输入的光能在纤芯包层交界面上不断产生全反射而前进。这种光纤的模间色散高, 传输频段窄, 传输速率不能太高, 只能用于短途低速通讯。
2、渐变折射率光纤
光纤中心芯到玻璃包层的折射率是逐渐变小, 可使高次模的光按正弦形式传播, 这样可减少模间色散, 提高光纤带宽, 增加传输距离, 但是成本较高。
光纤传输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 可见光部分波长范围是:390~760nm (纳米) 。大于760nm部分是红外光, 小于390nm部分是紫外光。光纤中应用的是:850nm, 1310nm, 1550nm三种。因为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所以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 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产生折射和反射。而且, 折射光的角度会随入射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当入射光的角度达到或超过某一角度时, 折射光会消失, 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来, 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质对相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 (即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光折射率) , 相同的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利用光导纤维进行的通信叫光纤通讯, 而光纤通讯就是基于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在光纤通信中首先是光发送机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 并用耦合技术把光信号最大限度地注入到光纤中, 而光纤作为信道传输光信号, 作为光在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的传输路径。光接收机再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传输理论分为模式理论和光线理论。把光作为电磁波来处理, 研究电磁波在光纤中的传输规律, 得到光纤中的传播模式、场结构、传输常数及截止条件。
传播模式可分为三类:
1、传导模:满足全反射条件的那些模式。其纤芯内为驻波场或行波。
2、辐射模:不满足全反射条件的模式, 其电磁场不限于光纤芯区而可径向辐射至无穷远。辐射模在纤芯和包层中均为行波场, 光纤失去了对光波场功率的限制作用。
3、漏泄模
以临界角入射的光线, 在纤芯内传播时, 光波场功率透过一定厚度的“隧道”泄露到包层之中, 在包层中沿着传播方向为衰减的行波场。
光纤裸纤一般分为三层: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 (芯径一般为50或62.5μm) , 中间为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 (直径一般为125μm) , 最外是加强用的树脂涂层。光线在纤芯传送, 当光纤射到纤芯和外层界面的角度大于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 光线透不过界面, 会全部反射回来, 继续在纤芯内向前传送, 而包层主要起到保护的作用。
光纤作为光通信和光传感系统中的信息载体和敏感元件, 得益于它有以下优点:
(1) 它能够海量的传输信息。光纤具有极宽频带是其各项优点中最重要的优点, 它使得光线可以传送巨大的信息容量。
(2) 保密性强。光纤的基本成分是石英, 不导电, 其中的光信号不受电磁场影响, 所以在传输过程中利于保密。
(3) 制造原材料便宜, 节约有色金属。光纤的基本材料是二氧化硅, 有大量来源。而通信电缆是用铜做导线, 铜的资源有限。
(4) 抗电磁干扰。二氧化硅是绝缘介质, 因此光纤不会产生感应电磁干扰。纤芯中除导模外的磁场在包层的内区就衰减到零。
(5) 传输损耗低。光纤与同轴电缆相比, 传输损耗几乎可以忽略, 而且光纤在全部有线电视频道内具有相同的损耗, 不需要像电缆干线必须引入均衡器进行均衡, 还有就是损耗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不用考虑因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干线电平的波动。
(6) 保真度高, 工作性能稳定。光纤传输不需要中继放大, 不会因为放大引入新的非线性失真。光纤系统包含的设备数量少, 可靠性稳定且高。
在实际应用中, 光纤与光纤的连接, 一般采用热熔接和冷接两种方法来进行施工。
1、热熔接法
使用光纤熔接机的高压电弧将两根光纤熔化后连接起来, 这种方法早期一般用于长距离通讯施工, 不过随着人们对网速需求的提高和光纤入户的兴起, 热熔接法也用于短距离光纤铺设施工 (如小区宽带网和光纤入户等) , 已成为国际上主流的光纤施工方法。
2、冷接法
冷接法是相对于热熔接法而言的, 指不需要高压电弧放电来融化光纤, 而使用光纤冷接子来将光纤连接起来或将光纤接入到光通讯设备中。
光纤作为一种信号传输物质, 有着通信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保密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等的优点, 在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网络和通信中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业务由传统单一的电话业务转向高速IP数据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宽带业务, 是实现高速传输的最理想的传输媒质, 因而光纤通信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
摘要: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可作为传播光信号的工具。
强化理论的激励原理
斯金纳认为,激励涉及到以下两种反射过程:S(刺激)→R(反应)和R(反应)→S(刺激)。从而补充和丰富了此前心理学家提出的行为反应模式。
所有的行为主义者都注重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在斯金纳之前,人们一般看到的是“刺激→反应”模式,也就是关注那些引发行为的刺激。这种刺激能使行为者产生反应,所以具有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不一定有效。因为这种模式是先有刺激,后有行为,行为者得到刺激不见得会产生相应行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拿了钱的鬼不见得会去推磨。这种模式下,刺激对其后的行为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具有被动性。所以,在现实中依据这种模式进行的激励,往往不尽人意。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这种困境。例如,不发奖金不干活,但发了奖金不见得就有积极性;没钱的时候觉得有了钱就一切好办,有了钱才发现钱也不是万能的。
鉴于上述激励模式的缺陷,斯金纳提出了“反应→刺激”模式,也就是关注行为结果给行为者带来的刺激,由此而形成了他的强化理论,这正是斯金纳对管理学贡献最大的地方。按照这一模式,激励不能局限于行为前的刺激,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行为后的结果。换句话说,激励来自于行为后果的强化。某种行为出现后,如果会带来具有强化这种行为的后果,反复持续,就能使行为与强化之间形成很强的相倚关系,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强化来调节这种行为。管理者可以调节强化物的种类、频率、强度,但归根到底,激励作用是由被管理者的自身行为产生的,从而使强化对后续行为形成有效制约,而且具有主动性。例如,能不能拿到奖金,不是由头儿说了算,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管理者的作用,不在于直接给被管理者提供刺激,而在于调整行为与强化物之间的相倚关系。
斯金纳认为,即使对“反应→刺激”模式而言,也需要区分外部环境的强化和行为本身的强化。一般来说,在行为发生后的强化有两种:一种是强化的内在相倚性;另一种是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所谓强化的内在相倚性,是指行为本身的结果所产生的强化效应;所谓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是指行为发生后来自外部的强化效应。比如,一个研发人员,他的某种新发现会使自己沉浸于这种发现之中,甚至为之探根究底而废寝忘食,这里表现出的是内在相倚性。而这种研发人员的行为,也会得到上司的表扬或者同事的赞许,没有这种行为就得不到相应的表扬和赞许,这里表现出的是外在相倚性。在管理活动中,这两种相倚性所形成的激励都应该予以重视。
斯金纳之前的激励,往往着眼于对激励对象提供刺激物,甚至会对刺激物的大小多少斤斤计较,但是,却不太重视刺激物与激励对象行为后果的关联。这样,很容易使激励失效,或者使激励的作用扭曲。这种所谓激励,不能有效地建立强化的外在相倚性,更谈不上形成强化的内在相倚性。所谓外在相倚性,强调的不是刺激物本身,而是刺激物与行为后果的联系。如果外在刺激与行为后果没有关联或关联度不大,那么,这种外在刺激就不能促成有效的后续行为。例如,人们往往重视报酬的高低,但如果报酬与当事人的努力没有多少关联,不论报酬的高与低,都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的高报酬,会使当事人对付酬者形成感恩心理或依赖心理,但不能调动积极性。更常见的情况是,管理者由于激励措施不当,会建立起错误的外在相倚性。例如,以完成定额作为付酬依据,这样,完成定额与得到报酬的外在相倚性建立了,然而这种相倚性却割断了工作质量与报酬的联系,员工的后续行为就很有可能只管数量不管质量。再进一步,如果把质量与报酬也关联起来,这样,外在相倚性不再发生偏差,但是假设没有内在相倚性,员工依然有可能仅仅追求表面的质量而忽视内在的质量。所以,还需要有员工自己对质量的认可程度和追求力度,形成内在相倚性。外在的赞许和期盼的目光,都会对内在相倚性的形成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管理者最需要警惕的是,本意是为了建立符合管理者意图的外在相倚性,但采取的刺激手段却破坏了或妨碍了与其匹配的内在相倚性。在现实中,有些管理者采取的刺激手段,往往会鼓励弄虚作假、蒙混过关,就同这种相倚性的不匹配现象有关。
强化物及其分类
强化作用离不开强化物。所谓强化物(reinforcer)不一定是实物,也可以是行为、表情等等。只要在某种行为之后,这种行为本身或者由它带来的后果可以刺激该行为的再次出现,就属于强化物。强化物在塑造人们的行为上有着极大作用。
一般来说,强化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管理者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增大,行为者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其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这就是正强化。反过来,通过某种强化物,能使管理者期望的行为发生概率减小,行为者受到这种强化物的激励,其积极性会消退甚至丧失,这就是负强化。由此出发,斯金纳把强化物分为两种:正强化物(positive reinforcers)和负强化物(negative reinforcers)。
对正强化物的效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个层面是某一行为如果会带来行为者的愉快和满足,如给予食物、金钱、赞誉和关爱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另一个层面是某一行为如果能减少和消除行为者的不快和厌恶,如减少噪声、严寒、酷热、电击和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
与此类似,对负强化物的效用照样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惩罚性强化物和消退性强化物。惩罚性强化物是指会给行为者带来不快的东西,能使行为者的行为倾向减弱;消退性强化物是指减少或取消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也能使行为者倾向于终止或避免重复该行为。
对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的区分,不能想当然,而要以其效果确定。比如,限制一个孩子获得某种玩具的欲望,其效果很可能是极大地激发了这个孩子获得这种玩具的行为。现实中某些东西,越禁止反而越流行,实际上这种禁止就起着正强化作用。而不恰当地对某种行为进行言过其实的赞扬,很有可能引起反感而削弱这种行为,赞扬起的是负强化作用。有时候官方树立的先进模范反而收不到正面效果,就是这种机制。一个部下过于明显地逢迎上司,有可能会引起这个上司的反感。这些,都是值得激励研究注意的。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表面上截然相反的强化物,其强化作用却高度一致。如果对赌博进行强化分析,就不难发现,不论是输是赢,都会起到强烈的正强化作用。赢了,会刺激赌徒继续;输了,还会刺激赌徒继续。所以,单靠赌博本身的输赢,很难消退赌博行为。公司经营中,有些人偏爱投机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投机方式不论后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产生类似赌博的正强化效应。
从强化物效用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来讲,还可以进一步将强化物划分为初级强化物和条件强化物。初级强化物对有机体来说,往往是无条件的,它能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条件强化物需要通过初级强化物才能产生作用。任何一个中性刺激物,如果与初级强化物反复联合,它就能使自身获得强化物性质。它是初级强化物的附属品。例如金钱,对小孩它不是强化物,但当小孩知道钱能换糖时,它就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化效果。在这个例子中,糖果就是初级强化物,而金钱则是条件强化物,金钱的强化作用是由于与糖果的结合才获得的。作为管理者应该注意,初级强化物是最基本的,然而条件强化物是最常用的。二者的匹配和结合方式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强化物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非理性的,斯金纳把这种强化行为称为“迷信”(superstition),也称为“非相倚强化”。在斯金纳的实验中,假如把给白鼠喂食的方式改为不是按压杠杆引发,而是每隔15秒固定送食一次,那么,白鼠在首次喂食之前的偶然动作就会形成“迷信”。如果白鼠正在作揖,它就会在此后不断作揖以求得食物;如果白鼠正在嗅通气孔,它则会不断嗅通气孔以求得食物。人类这种情况也十分多见,比如,天旱引发的祈雨行为,某个运动员对某种动作、某种服饰与获胜之间的看法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等等,都属于迷信。迷信只有在多次无效的情形下,才会逐渐产生操作性消退。但是,只要有偶然性存在,迷信就不能彻底根除。
要使正负强化能达到各自预期的效果,对强化物的恰当选择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在使用强化理论之前,首先要弄清是要对行为进行正强化还是进行负强化,然后针对行为者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在选择时,并不是强化物的数量越多越好。斯金纳认为,由于强化物的数量与对行为的强化效果不一定成正比例,真正的强化物也可能被误用,因此,合理安排强化措施,比单一追求强化物数量更为重要。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强化物的合理配置问题。为此,斯金纳设计了“强化表”,对强化物合理安排做出了有益尝试。对于现实中的管理者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照搬斯金纳的强化表,而是参照和借鉴斯金纳的思路,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考虑各种特定的环境因素,对强化物的选择、搭配和使用作出符合理性的科学安排。
一、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根据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3、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答:(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和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是一致的,是有认识的秩序决定的。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真正任务决定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4、唯心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答: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是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
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
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5、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群众观点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
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想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简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不变资本(C)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可变资本(V)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
削的实质。(2)为准确计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
据。(3)为理解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等理论奠定了基础。理解的深度也大不相同。
7、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
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原因是:
(1)克服了社会化在生产和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2)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
界限。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化再生产的要求。
(4)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5)通过国家出面进行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协调和发展
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动因。
答: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0、简述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的对社会主义的思考。
答:(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11、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2、简述苏联模式的功过。
答: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制度方面,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
划经济模式,完全排斥市场机制。在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
导机制。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国防等重工业的发展,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力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严重阻碍苏联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历史证明:
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二、辨析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
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
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2、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有些事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
反映或者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们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的反应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
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
了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3、“宿命论”不是英雄史观。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原因:“宿命论”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它与唯意志论构成了英雄史观的两种典型形态。只不过,“宿命论”把决定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的意志看作是一种神秘的精
神力量的体现而已。
4、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内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
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
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
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
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5、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
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
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即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寡
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6、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应为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
物主义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
吸收,而不是由于他们的历史观。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时才
被创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住,并且,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真正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辩证否定观的及其意义。
答: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一是否定式发展的环节,二是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
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的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
(2)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有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答:(1)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
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任何真理都包含
着相对性和绝对性。
(2)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的。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在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经过了160多年的实践证实的真理,因而它具有
绝对性的一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
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
对性,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
(4)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必须坚
持,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但马恩、列宁、毛泽东等人在具体历史环
境下形成的看法(尤其是各种战略和策略)不能被当做神圣的教条,随着时代条
件、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变换,马克思主义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如何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把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割裂开来的倾
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都是错误的。
3、试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基本
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趋
势。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的、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建
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层次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适应我国
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经阶段,要进一步完善它,充分发挥其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单纯的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能自动的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答: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 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调节生
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的生产率‘
(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但价值规律在调节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在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原因和实质。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
二战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欲值得变化是:一是国家资本所有
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
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后,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避免社会冲突和**,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得到一定改变。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
增加,劳动方式发生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
趋势;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影响日益扩大。
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力量。
(2)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作用是退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
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
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6、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如下: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
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
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一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
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
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
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民民主
专政或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即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1.汽车原理……………………………………………………………………3 概述
汽车分类
2.汽油发动机………………………………………………………………1 1 .概述
发动机本体
进气系统
燃油系统 .
冷却系统
排气系统
3.柴油机……………………………………一一……………………………43 柴油机
发动机本体
燃油系统
预热系统
4.传动系……………………………………一一……………………………53 概述
离合器
传动桥
手动变速驱动轴
汽车变速驱动轴
差异
传动轴
驱动轴
车桥
5.底盘………………………………………一………………………………77 底盘,悬浮
转向
刹车
轮胎
轮盘
6.发动机电气 ………………………………………………………………112 发动机电气
蓄电池
启动系统
充电系统
点火系统
7.车身电气……………………………………………………………………127 车身电气
电气配线
开关和继电器 照明系统
组合仪表和计量表
刮水器和洗涤器
空调
发动机固定系统 SRS空气囊
8.车身………………………………………一……………………………157 车身形式
车身结构部件
油漆
汽车玻璃
车身功能部件
座椅安全带
9.测试………………………………………一……………………………171
第一章 汽车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车辆组成:
车辆有下列零部件组成:
1、发动机:汽油或柴油发动机
2、传动系
3、底盘 悬架:
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4、发动机电气:
5、车身电气
6、车体
第二节 车辆分类
一、按照驱动动力分类
车辆可以通过下列驱动动力类型进行分类: 1汽油发动机车辆 2柴油发动机车辆 3混合动力车辆 4电动车辆
5燃料电池复合动力车辆
(一)汽油发动机车辆
这类车辆使用汽油发动机。因为汽油发动机产生高功率,外型紧凑,广泛用于轿车。类似的发动机包括CNG发动机,LPG发动机和酒精发动机,但使用的燃油类型不同。CNG:压缩天然气 LPG:液化石油气 1发动机 2油箱(汽油)
(二)柴油发动机车辆
这类车辆使用柴油发动机。因为柴油发动机产生大力矩,燃油经济-陛能好,广泛用于卡车和SUV。
SUV:多功能运动车 1发动机 2油箱(柴油)
(三)混合动力车辆
这种类型的车辆装备不同类型的驱动动力,如:汽油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因为汽油发动机可以发电,因此,这类车辆不需要用于电池充电的外接电源。车聋2驱动系统使用270V,相反,其它系统伎用12V。例如,在起动关闭期间,因速度较低,使用能够产生高动力的电动机运转方式而车辆加速时,汽油发动机在较高转速下以更高效的方式运转。通过这样的力式转换,实现两种动力类型的最佳利用可以提高效力,减少废气排放和节约燃料。·图中标明了丰田混合动力系统(汽j和电动马达)。
1发动机2变换器3传动桥4变矩器5蓄电池
(四)电动车辆(EV)此种类型车辆使用电池电源运行电动马达。而不是使用燃油,但电池需要充电。它提供许多优点,包括操作期间开废气排放和低噪声。车轮驱动系统使斤290V,另一方面,其它电气使用12V。
·图中标明了丰田EV系统。1动力控制装置 2电动马达 3蓄电池
(五)燃料电池复合动力车辆(FCHV)此电动车辆使用的电能来自氢燃料与空气中氧的反应,此反应形成水。由于刖反应仅放出水因此这被认为是低污梁车辆的最终形式,预计将成为下一代的驱动动力。·图中标明了丰田燃料电池复合动力j统。1动力控制装置 2电动马达 3燃料电池架 4氢气存储系统 5次级蓄电池
二、按照驱动方法分类
车辆可通过发动机和驱动轮位置,和驱动轮数来分类。
1、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车辆):由于FF车辆没有传动轴,故乘员室内宽敞,很舒服。
2、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车辆):由于FR车辆有很好的重平衡,故其控制性和稳定·性很好。
3、MR(发动机中置/前轮驱动车辆):由于MR车辆在前桥和后桥上有很好的重平衡,故其控 制性很好。4、4WD(4轮驱动):由于四轮驱动车用四轮驱动,故其可以稳定的方式在很差的状况下行驶。其重量比其它类型车辆重。
第二章 汽油发动机
第一节 概述
一、概述
在汽油发动机中,空气燃油混合气耷发而杌内爆燃,此爆燃力被转换成旋楚运动,使车辆行驶。为了使发动机运行:除发动机本体外,还加装了多种系统装 1.发动机本体
2.进气系统
3.燃油系统 4.润滑系统5.冷却系统6.排气系统
二、工作原理
为了产生动力推动汽车,汽油发动机重复进行以下四行程: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它们吸入空气燃油混合气至气缸中,将其压缩、点火和燃烧,然后排放。此四个过程重复进行为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这种发动机称为四行程发动机。1进气阀 2火花塞 3排气阀 4燃烧室 5活塞
三、气门机构
进气门和排气门随凸轮轴的转动而开启和关闭。曲轴每转动二圈(活塞有二个往复运动),凸轮轴就转动一圈(气门开启和关闭一次)。
一、组成
1.气缸盖
2、气缸体
第二节 发动机本体
3、活塞
4、曲轴
5、飞轮
6、气门机构
7、传动皮带
8、油底壳
二、气缸盖和缸体
(一)气缸盖
和位于气缸盖底部凹陷处的活塞一起构成燃烧室的部件。
(二)气缸体
构成发动机主体结构的部件。为使发动机平稳运转,要使用几个气缸。1气缸盖 2垫片 3气缸体
(三)参考: 气缸排列
下列气缸排列是通常的排列方式 1直列型
这是最普通的类型,所有气缸被排列在一条直线上。2 V型
所有气缸被排列成v字型。此发动机的长度比具有相同气缸数的直列型发动机短。3水平对向型
所有气缸被排列在水平对向方向上,曲轴则位于中间。虽然发动机变宽,但其总高度却降低了。
(四)气缸数
为将活塞垂直运动的震动降至最低并提供舒适的驾驶,一台发动机有多个气缸。通常,气缸数愈多,发动机转动愈平稳,震动也愈小。
直列型发动机通常装有4或6个气缸,V型发动机则装有6或8个气缸。4行程汽油发动机:
在4缸发动机中,曲轴每转二圈就有四次爆燃。在8缸发动机中,则有8次爆燃。
为使发动机能平稳运转,气缸的基本点火顺序取决干气缸的数量。
1直列型4缸1—2—4—3 2直列型6缸1—5—3—6—2—4 3 V型6缸1—2—3—4—5—6 4V型8缸1—8—4—3—6—5—7—2
(五)活塞,曲轴和飞轮 活塞:
空气燃油混合气体爆燃产生的的压力,使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曲轴:
曲轴借助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飞轮:
飞轮用厚钢片制成,可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惯性运动。因此,它可以输出稳定的旋转力。1活塞 2活塞销 3连杆 4曲轴 5飞轮
(六)传动皮带
传动皮带通过皮带轮将曲轴的旋转功率传递至交流发电机、动力转向泵和空调器压缩机。正常情况下,汽车上有2或3条皮带。传动皮带必须进行适度张力和磨损方面的检查,并按规定间隔时间更换。
1曲轴皮带轮 2动力转向泵皮带轮 3发电机皮带轮 4水泵皮带轮 5空调压缩机皮带轮 A V型皮带
此皮带的截砸是V型的,可以保证传动效率。B 带V型加强筋的皮带
此皮带在表面上有几道V型的筋,用以接触皮带轮。其优点是薄、磨损小和拉紧度好。
参考: 蛇形传动皮带
蛇形驱动系统使用单根带V型加强筋的皮带来带动交流发电机、水泵、动力转向泵和空调压缩机。与普通传动皮带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缩短发动机的总长。·减少零件数。·减小重量。
1带V型加强筋的皮带 2曲轴皮带轮
3惰轮(自动张紧器)4动力转向泵皮带轮 5发电机皮带轮 6水泵皮带轮
7空调压缩机皮带轮
(七)油底壳
这是个机油容器,用钢或铝制成。油底壳上作有深凹处和隔断,即使车辆倾斜,油底壳底部也有足量机油可供使用。11号油底壳 22号油底壳 A无隔断的油盘 B有隔断的油盘
第三节 进气系统一、气门机构
气门机构是可在适宜正时将气缸盖内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的一组部件。1曲轴 2正时链轮 3正时链 4进气凸轮轴 5进气门 6排气凸轮轴 7排气门
*图中显示了VVT— i系统的气门机构。参考:
气门机构类型: 根据凸轮轴的位置和数量,气门机构可有多种类型。A DOHC(双顶置凸轮轴)此类型含有两个凸轮轴,每个凸轮轴直接推动气门,保证气门的精确运动。B紧凑型DOHC 此类型含有两个凸轮轴,其中一个凸轮轴受一组齿轮所推动。此气缸盖构造可 比常规型DOHC的做得更简单和紧凑。1正时皮带 2剪式齿轮 3凸轮轴
COHC(顶置式凸轮轴)此类型使用单根凸轮轴,通过摇臂来推动所有的气门。DOHV(顶置式气门)此类型在气缸体内部有一个凸轮轴,需用推杆和摇臂来开启和关闭气门。
二、正时链
此链将曲轴的旋转运动传递至凸轮轴。1正时链 2凸轮轴链轮 3曲轴链轮
参考
正时皮带:
和齿轮相似.此带上有齿,可和正时带轮的齿相啮合。用在汽车上的正时皮带是以橡胶为基本材料制造的。
正时皮带必须经过适度张力和磨损的检查,并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更换。1正时皮带
2凸轮轴正时皮带轮 3曲轴正时皮带轮
三、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内装有一个滤清器芯,在外部空气进入发动机时,可从空气中除去灰尘和其它颗粒。空气滤清器滤芯必须定期地清洗或更换。1空气滤清器滤芯 2空气滤清器壳体
参考:
空气滤清器滤芯的类型
1纸质滤芯型:汽车上使用的最广泛的类型。
2织物滤芯型:内装由织物制成可洗的滤芯的类型。3油浴型:是一种湿型内含有油池。
空气滤清器的类型:
1、预前空气滤清器
利用翅片旋转运动产生的空气离心力将灰尘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然后将灰尘送往集尘器,空气则输送至另一个空气滤清器。
2、油浴型空气滤清器
通过用金属纤维制成的、浸于在滤清器壳底部贮有机油的滤芯来过滤空气。
3、旋风型空气滤清器
通过由翅片产生的气涡离心力来清除诸如砂子等脏物,并通过纸质滤芯来俘获灰尘颗粒。
四、节气门体
节气门用拉索和位于车辆内部的加速器踏板协同操作,来调节吸入气缸中的空气燃油混合气容积。当加速器踏板被踩下时,节气门开启,吸入大量的空气和燃油,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增 加。同时还配备ISCV(怠速控制阀)以便当发动机冷态或怠速期间调节空气量。1加速器踏板 2油门拉索 3节气门 4Iscv
参考:
ETCS—i(电子节气门智能控制系统)ETCS—i,它将加速踏板操作转换成电气信号,使用一只ECU(电子控制单元)根据驾驶状况来控制节气门控制阀的开、关。
因此没有连接加速踏板与节气门控制阀的油门拉索。1节气门控制器马达 2节气门
3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4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ISCV(怠速控制阀)lSCV调节节气门控制阀提供的、通过旁通的空气量,以便总是将怠速控制在最佳的水平。1 ISOY 2节气门体 3节气门控制阀 4旁通通路
参考: SCV的类型 A步进马达型
此阀调节通过旁通的空气量这是通过一只位于转子端部的阀来完成的,此阀通过转子运动前后移动。
B旋转电磁阀式的
此阀通过改变阀的开启度调节进气量。这通过调节施加到2只螺线管(线圈)上电压的持续时间来完成。
1阀 2转子 3线圈 4磁体 5双金属器件
五、进气歧管
进气歧管由若干管路组成,为各个缸供气。1进气歧管
参考:
AClS(声控感应系统)AcIS使用ECU(电子控制单元)操纵改变进气歧管有效长度的控制阀。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长度,此系统改善所有发动机速度范围的进气效率。A阀门打开 B阀门关闭 1控制阀 2吸气室
第四节 燃油系统一、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向发动机供应燃油。它也有清除垃圾或灰尘的功能,并调节燃油供给量。1油箱:燃油存储罐。
2燃油泵:将燃油从油箱抽送到发动机。
3燃油滤清器:其包含一个滤芯以便从燃油中除去杂质。
4压力调节阀:调节燃油压力,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从而稳定地注入燃油。5喷油嘴:将燃油注射到相应气缸的进气歧管。
6燃油箱盖:其盖住燃油箱,且附带一个阀使油箱中保持压力不变。
二、燃油泵
将燃油从燃油箱泵到发动机,这样使燃油管保持固定的压力。有一种油箱内装式,它位于燃油箱内;以及一种直列式,它位于燃油管中间。驱动泵有不同的方法,EFl(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系统使用一种带马达的电动泵。
·电动型: 油箱内装式(涡轮式)直列式(转子式)1马达
2涡轮式泵叶轮
三、喷油器
对来自ECU的信号作出反应,线圈将柱塞拉起,并打开阀门喷射燃油。1喷油器 2孔环 3喷嘴 4 0形环 5阀 6线圈 7柱塞
喷油器喷射的燃油与空气混合,混合物被送到气缸。.为了获得最佳空气一燃油混合比,ECU调节喷射时间和喷射量。喷射量通过喷射持续时间来调节。1喷油器 2进气口
参考:
D-4(直接喷射四行程汽油发动机)
在D-4中,燃油不象进气口喷射型那样 喷入歧管,它直接喷入燃烧室。因此,此系统可以精确调节燃油的喷射时间和 油量。活塞头设计成一种特殊形状,便 于燃油和空气在燃烧室内混合。A D一4型 B口喷射型
1喷油器 2活塞 3燃油 4进气口
四、燃油滤清器
清除燃油中的污物。为了防止它们被吸 入喷油器,使用一过滤纸清除污物。燃油滤清器总成必须定期更换。1燃油滤清器(箱式集成型)2燃油泵总成五、压力调节阀
将燃油调整到设定压力,因此总是有稳 定的燃油供给。1压力调节器 2燃油泵总成
四、润滑系统概述
润滑系统使用一只油泵,连续在整个发动机内部供应发动机油。此系统用油膜来减少部件之间的磨擦。如果发动机无油运转,会导致运行不良,甚至导致烧坏。除了润滑,发动机油冷却并清洁发动机。
1油底壳: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机油容器。
2机油粗滤器:位于进油口的金属网,用来清除较大的灰尘颗粒。3机油泵用来将积蓄在油底壳的机油泵到发动机各个部分。
4机油尺(液位尺):此液位尺用于检查液位和油杂质。
5机油压力开关:开关监控发动机机油压力是否正常。向报警灯发送电信号。6机油滤清器:过滤使用机油粗滤器不能排除的细小粉尘或金属粉粒。
五、机油泵 次摆线泵
有一驱动转子和一不同轴的从动转子。这些转子的旋转运动引起转子之间的间隙变化,这样导致泵的动作。驱动转子用曲轴驱动。泵中设有释放阀,用于防止油压超过预定的值。1驱动转子 2从动转子 3溢流阀
参考:
齿轮泵:驱动齿轮随着曲轴旋转时,驱动齿轮间的间隙也发生改变,齿侧面和月牙块之间的油被泵出去。
1驱动齿轮 2从动齿轮 3月牙块
六、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从发动机油中清除污染物,例如金属颗粒等,并保持发动机油洁净。它有一只单向阀,当发动机停机时使油保持在滤清器中。这样发动机起动时滤清器就总有油。它还有一个释放阀,当滤清器堵塞时允许油输送到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是需要定期更换的零件,并且达到规定行驶里程时要整体更换。
1单向阀2滤芯3壳体4溢流阀
七、油压警告灯(油压表)
此装置警告驾驶员,油泵产生的油压是否正常,是否正常地输送到了发动机的各个部分。油路中的油压开关(传感器)监控油压状态,并且若发动机起动后如油压不增加,在组合表上对驾驶员发出警告。1油压力开关 2组合仪表
3油压警告灯:通过点亮警告灯指示异常情况(低油压)。
第五节 冷却系统
通过在整个发动机中循环冷却液,冷却系统把发动机温度调至最佳水平(80℃至90℃冷却液温度)。冷却风扇冷却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并且水泵使冷却液在气缸盖和气缸体中循环。1散热器 2储液罐 3散热器盖 4冷却风扇 5水泵
一、冷却液流向
水泵的力使冷却液在冷却液通路中循环。冷却液从发动机吸热并通过散热器释放到大气中。冷却液就这样被冷却,然后返回到发动机。
二、散热器
散热器冷却已经到达高温的冷却液。当散热器的管子和散热片暴露在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及车辆运动产生的气流中时,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变冷。提示:
根据每个地区的特定环境温度来决定LLC(长效冷却液)的最佳浓度。另外,LLC必须定期更换。
三、散热器罩
散热器罩有一压力阀,其给冷却液加压。压力下的冷却液温度升至100℃以上,这使得冷却液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差别更大。这样可以改善冷却效果。当散热器压力增加时,压力阀打开,并将冷却液送回储液罐。当散热器解压时,真空阀打开,使储液罐放出冷却液。A增加压力期间,压力上升(高温)B减压期间,压力下降(冷却)1压力阀2真空阀
四、冷却风扇
此风扇将大量空气引入散热器,以便提高冷却效果。
A电动冷却风扇系统
检测冷却液温度,并只有在水温高的时候运行风扇
1点火开关 2继电器 3冷却风扇 4水温开关
B带液力耦合器的冷却风扇
用传动皮带驱动,并用硅油液力离合器转动风扇。在冷却液温度低时降低旋转速度。C电控的液力冷却风扇系统 用液压马达驱动风扇。
ECU(电子控制单元)调节流入液压马达的液体。控制风扇的转速,经常保持散热器有一合适的散热空气量。
1冷却风扇 2液力耦合器 3皮带轮 4水泵 5液压马达 6水温传感器 7液压泵
五、储液罐
储液罐与散热器相连,以便存储从散热器溢出的冷却液,并防止它流到外面。当散热器中的冷却液温度上升时,它膨胀并流入储液罐。当散热器冷却时,它从储液罐吸取冷却液。1储液罐 2储液罐软管 3散热器
参考:
全密封冷却剂系统
全密封冷却系统在储液罐上而不是散热器上有一个散热器罩,因此压力施加到整个冷却液回路。有一只压力阀封住冷却液回路,防止冷却液蒸发损失,并防止冷却液通过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1散热器储液罐 2进水口 3散热器 4散热器盖
四、水泵
此泵向冷却液回路提供冷却液。使用传动皮带传输曲轴的旋转运动,以便驱动水泵。1水泵
五、节温器
恒温器是快速预热发动机并调节冷却液温度的部件。它位于散热器与发动机之间的通路中。当冷却液温度变高时,连接散热器的阀打开,以便冷却发动机。有两种类型的恒温器:
’带旁通阀’类型用于底部旁通类型,’无旁通阀’类型用于直列式旁通类型。A带旁通阀 B不带旁通阀
1阀 2缸 3旁通阀 4蜡 5跳阀
底部旁路类型的工作
恒温器位于水泵的进口侧。恒温器有一只旁通阀,当冷却液温度增加时,恒温器打开,旁路关闭。
与直列式旁通类型相比,底部旁通类型有下述特点:
1、它有大的旁通量,在预热期间确保了
发动机中的温度均匀分布。
2、在发动机预热或高温时,其完全关闭
旁通管从而产生较好的冷却效果。
3、恒温器反应灵敏,稳定冷却液温度。1恒温器 2旁路 3散热器 4水泵 直列式旁路类型的工作
旁路一直打开,并且在预热期间通往散热器的管路被恒温器关闭。因此,冷却液通过旁通管路。当冷却液温度增加时,恒温器打开,让冷却液流入散热器。此时,少量冷却液也流过旁通管路。
1恒温器 2旁通管 3散热器 4水泵
第六节 排气系统一、概述
排气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排放入大气。它有以下功能:
·通过改善发动机废气的排放。陛能,提高发动机效率。·通过清除有害成分清洁废气。·减少废气发出的爆炸声。1排气歧管 TWC(三元催化转换器)3排气管 4消声器
二、催化转化器
催化转换器位于废气系统中间,从废气中清除有害成份。废气中的有害成份包括CO(一氧化碳)、HC(碳化氢)和NOx(氮氧化物)。有二种催化转换器:
1、OC(氧化催化剂)用带铂和钯的催化剂清理废气中的C0和HC。
2.TWO(三元催化剂)用带铂和铑的催化剂清理废气中的C0、HC和NOx。A整体式催化转换器 1外壳 2丝网
3整体催化剂
三、消声器
因为从发动机中排放出的废气处于高压高温状态,如果直接排放,它发出爆炸声。因此消音器通过降低废气的压力和温度来消音。
问题一1 请标出以下每个语句正确或错误。
1、在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中,曲轴旋转一周,凸轮轴旋转一次。()电子燃油喷射发动机的燃油喷射容积是随着喷油嘴喷射的持续时间而变化的。()
3、机油滤清器有一个单向阀,他防止发动机机油停止流动而堵塞滤清器。()4 通过传动皮带使曲轴旋转来驱动水泵。()问题一2 以下哪个关于排气系统的语句是正确的?
1、催化转换器将废气返回到进气歧管,以便重新燃烧废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
2、排气歧管迅速降低废气温度以使催化转化器效率更大。()
3、消音器直接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4、三元催化剂清洁废气中的CO、HC、和NOx。()问题一3 以下哪个关于节温器的语句是对的?
1、用在底旁通系统中的恒温器是不带旁通阀的。()
2、恒温器的功能是在发动机启动后暖机,以便调节冷却液温度。()
3、恒温器提高了冷却液浓度来调节其温度。()
4、恒温器通过改变冷却液浓度来调节其温度。()
问题-4
问4—1从词组A中,选择适当的词组填入括号。问4-2从词组B中,选择适当的词组填入括号。
第三章 柴油机
第一节 柴油机
一、概述
柴油机使用柴油。其在低速时产生动力高,结构坚固,燃油效率优于汽动机。
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之处:
除了使用的燃料类型不同之外,汽油柴油发动机使用不同的机构。1燃烧室
柴油机没有带火花塞的点火系统,由压缩时产生的热使燃油自燃。因压缩比设置较高。2预热系统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起动性能,柴油有一个使用预热塞等对进入空气进热的预热系统。3燃油系统
柴油发动机有一个喷油泵和一个喷将高压燃油喷入燃烧室。
第二节 发动机主体
一、工作原理
为产生车辆的移动动力,普通4行动机重复图中所示的四个行程。与汽油发动机不同,柴油发动机无系统。相反,它是把高压燃油喷入高温高气来使燃油自燃。
1进气阀2排气阀3喷油嘴4燃烧室5活塞6连杆7曲轴 *此图显示了涡流室式发动机。
进气行程
排气阀关闭,进气阀打开。活塞的向下行程通过打开的进气阀只把空气吸进气缸。
压缩行程
在活塞完成向下行程时,进气阀关闭。随着活塞的向上行程,吸进气缸的空气被高度压缩并达到高温。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15至23(约为汽油发动机的2至3倍)燃烧室温度=500到8000C(900到1,500。F)
作功行程
当活塞将要完成向上行程时,喷油嘴把 高压燃油喷进已达到高压和高温的空气。空气的高温使燃油自点火、导致燃烧和 爆炸。
燃烧产生的力将活塞向下推,使曲轴旋 转。
排气行程
当活塞完成其向下行程时排气阀打;然后,活塞接下来的向上行程使燃4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二、燃烧室
燃烧室由活塞、气缸体和气缸盖之间产生的空间组成。A涡流室型:
通常在主燃烧室的顶部有一个球形j室。涡流室通过一条输送通道与主室连通。压缩过程中,空气流入涡产生强涡流。喷油嘴将燃油喷入涡室。B直接喷射型
在气缸盖和活塞之间形成一个主燃j而燃油是从喷油嘴直接喷入燃烧室. 1(主)燃烧室2预热塞3喷油嘴4涡流室5输送通道
三、柴油机输出控制
柴油发动机依靠高压高热的吸入空起的自点火使燃油燃烧,这需要大空气。所以,它没有节气门。汽油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是通过节气控制的,此节气门调节吸进发动机的空气燃油混合1汽油发动机(带节气门)
2柴油发动机(不带节气门)3燃油喷射量小 4燃油喷射量大
物的量。
相反,柴油发动机通过调节燃油喷来控制其功率输出。这是因为它i5i气门,其吸入空气量是恒定的。例如,当移动燃气炉控制旋钮时,火焰强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燃气改变了。
同样,当驾驶员踩压柴油机车辆加速踏板时,注入气缸的燃油量增加,从而使发动机功率输出增加。
第三节 燃油系统一、概述
柴油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把高压燃油喷入燃烧室,此燃烧室中的空气已被压缩至高压。这要求用到汽油发动机中未用到的特殊装置。1油箱:储存燃油。
2带沉淀器的燃油滤清器:从燃油中去除灰尘和水份。
3喷油泵:将燃油加压并泵油。4喷油嘴:喷射燃油
参考: 燃油流向
二、燃油滤清器
此装置从燃油中除去灰尘和水以保护含有精密零件的喷油泵和喷油嘴。由于喷油泵用柴油润滑,因此灰尘和水必须从燃油中除去以防止喷油泵卡死或锈蚀。
1起动泵:这是一台手动泵,用于当车辆用光燃油后将空气从燃油管线中排出,或将沉淀器中的积水排出。
2、滤清器:此部分滤除燃油中的杂质。
3、沉淀器此部分将水从燃油中分离。
三、喷油泵
柴油发动机中使用的喷油泵有二种类!机械控制燃油喷射量和正时的机械喷;泵。在45 EFI-D(电子燃油喷射柴油机)系统中使用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子油泵。A机械式喷油泵 B电子式喷油泵
1喷油泵 2喷油嘴 3正时皮带4 ECU 5传感器
喷油泵压缩燃油并把它泵到喷油嘴。燃油喷射量和燃油喷射正时是根据施到加速踏板的力和发动机速度来机械制的。
参考: 喷油泵类型
喷油泵有二种类型:分配式喷油泵装有单个泵柱塞,可以使燃油增至高压,直列式喷油泵泵柱塞的数量与发动机气缸的数量相同。A分配式喷油泵
亦即”VE*泵”此紧凑而轻型的泵是用于客车和小卡车的发动机。*VE:德语”VerteIler Ei nspritz一词的缩至 B直列式喷油泵
直列式喷油泵结构复杂,因有多个柱塞,它主要用于卡车发动机。1燃油2低压3泵柱塞4高压5喷油嘴
四、EFI柴油机
EF l柴油机系统有二种类型。
常规型EFl柴油机、共轨型EFI柴油机
1、系统采用传感器来检测油门开度和发动机速度,并采用ECU来决定燃油喷射量和正时。用于泵送、分配和喷射过程的控制机构基于机械型柴油机系统。
1ECU(电子控制单元)2传感器
3油箱 4燃油滤清器 5喷油泵 6喷油嘴
2.共轨型EFl柴油机
由供油泵压缩过的燃油在分配到喷射器前被存入共轨。ECU(电子控制单元)和EDU(电子驱动单元)根据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来操作和关闭喷射器,以此来控制燃油喷射量和正时。此过程与汽油发动机的EFI系统相似。
1供油泵 2共轨 3燃油压力传感器 4压力限制器 5喷油器 6传感器 7 ECU 8 EDU 9油箱10燃油滤清器 11单向阀
五、喷油嘴
此部位从喷油泵接收高压燃油并把它喷入燃烧室。当经过喷油泵泵送的燃油压力超过压力弹簧的固定负荷,燃油压力把喷油嘴针阀往上推。这使得压力弹簧被压缩,并且燃油被喷入燃烧室。可通过改变调整垫片的厚度来调整喷射压力,此调整垫片可有效改变弹簧的固定负荷。1压力弹簧 2喷油嘴针阀 3喷油嘴壳体 4调整垫片
第四节 预热系统
在冷起动和低温工作期间不能达到了的压缩热。预热系统加热进气,以j燃油的可点火性。此系统使用蓄电;流来加热进气。预热系统有二种类型: A预热塞类型:加热燃烧室 B进气加热器类型:加热进气。1预热塞 2加热线圈
问题—1请标出以下陈述正确或错误。
1、用在车辆上的柴油发动机压缩比是9——12。、在柴油发动机中,高压燃油被喷射到已经被活塞压缩的高压、高温空气中。高温的空气引起燃油自然。
3、涡流室式柴油发动机由预热系统,因为在冷态启动或在低温驾驶他可能达不到合适的压缩热度。
4、柴油机的燃油滤清器具有烧掉燃油中所含水份的功能。一2 问题-2 哪一条关于共轨型燃油喷射的陈述是正确的?
1、此系统按照加速器的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以机械方式控制燃油喷射正时。
2.共轨储存经供油泵加温的燃油。当燃油达到规定的温度值时,喷射器打开并喷油。
3、共轨存储经供油泵加压的燃油,ECU(电子控制元件)通过控制喷射器的开和关来确定燃油喷射量和正时。
4.共轨将燃油和空气混合而ECU根据加速器的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控制燃油喷射量。问题—3
常规型EFl柴油机,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1、该系统使用传感器检测加速器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并机械的确定燃油喷射量和正时。2.该系统使用传感器检测加速器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并使用电脑确定燃油喷射量和正时。
3、该系统机械的检测加速器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并使用电脑确定燃油喷射量和正时。4.该系统使用传感器检测加速器开度角和发动机转速并使用电脑控制进气温度。
常见的解题策略有以下几种:
(1)特殊元素优先安排的策略
(2)合理分类和准确分布的策略
(3)排列、组合混合问题先选后排的策略
(4)正难则反、等价转化的策略(5)相邻问题捆绑的策略
(6)不相邻问题插空处理的策略(7)定序问题除法处理的策略
(8)分排问题直排处理的策略
(9)“小集团”排列问题中先整体后局部的策略
(10)构造模型的策略。典例精析:
题型一: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布乘法计数原理的应用
例1.(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的两位数有多少个
.(2)已知集合M={-3,-2,-1,0,1,2},P(a,b)表示平面上的点(a,bM)
问:(1)P表示平面上多少个不同的点?
(2)P表示平面上多少个第二象限的点?(3)P表示多少个不在直线y=x上的点?
题型二: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2.用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比2000大的四位偶数。
题型三:排列应用题 例4.7个人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排法?
(1)甲排头
(2)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3)甲、乙、丙三人必须在一起
(4)甲乙之间有且只有两
人
.(5)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
.(6)甲在乙的左边(不一定相邻)
.(7)甲、乙、丙三人按从高到矮,自左向右的顺序
.(8)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题型四:组合应用问题
例:7名男生和5名女生选取5人,分别求符合下列条件的选法总数有多少种?
(1)A、B必须当选
(2)A、B必不当选(3)A、B不全当选
(4)至少有两名女生当选
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练习题
1、一个乒乓球队里有男队员5人,女队员4人,从中选出男、女队员各一名组成混
合双打,共有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
2、从甲地到乙地有两种走法,从乙地到丙地有4种走法,从甲地不经过乙地到丙地有3种走法,则从甲地到丙地共____种不同的走法。
3、为了对某农作物新品种选择最佳生产条件,在分别有3种不同土质,2种不同施肥量,4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不同播种时间的因素下进行种植实验,则不同的实验
方案共有____种。
4、某电话局的电话号码为,若后面的五位数字是由6或8组成的,则这样的电话
号码一共有________________个。5、4个小电灯并联在电路中,每一个电灯均有亮与不亮两种状态,总共可表示
__________ 种不同的状态,其中至少有一个亮的有__________种状态。
6、(1)若1≤x≤4,1≤y≤5,则以有序整数对(x、y)为坐标的点共有多少个?(2)①每位学生必须参加一项竞赛,则有不同的参赛方法有__________种 若x,y∈N且x+y≤6,则有序自然数对有多少个?
7、某国际科研合作项目成员由11个美国人,4个法国人和5个中国人组成,(1)从中选出1人担任组长,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2)从中选出两位不同国家的人为成果发布人,有多少种不同选法?
8、(1)3名同学报名参加4个不同学科的比赛,每名学生只能参赛一项,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报名方案?
(2)若有4项冠军在3个人中产生,每项冠军只能有一人获得,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夺冠方案?
9、将3封信投入4个不同的信箱,共有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投法;3名学生走进有4个大门的教室,共有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进法;3个元素的集合到4个元素的集合的不同的映射有________________个。
10、在一次读书活动中,有5本不同的政治书,10本不同的科技书,20 本不同的小说书供学生选用,(1)某学生若要从这三类书中任选一本,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2)若要从这三类书中各选一本,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若要从这三类书中选不属于同一类的两本,则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11、某市提供甲、乙、丙和丁四个企业供育才中学高三级3个班级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甲是市明星企业,必须有班级去进行社会实践,每个班级去哪个企业由班级自己在四个企业中任意选择一个,则不同的安排社会实践的方案共有___________种。
12、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旗帜各3面,在每种颜色的3面旗帜上分别标上号码1,2,3,任取3面,它们的颜色与号码均不相同的取法有___________种
13、有四位学生参加三项不同的竞赛,②每项竞赛只许有一位学生参加,则有不同的参赛方法有__________种
③每位学生最多参加一项竞赛,每项竞赛只许有一位学生参加,则不同的参赛方法有_________种
14、四面体的一个顶点为A,从其他顶点与棱的中点中取3个点,使它们和点A在同一平面上,不同的取法有 A.30种
B.33种
C.36种
D.39种
15、圆周上有8个等分点,以这8个点为顶点作直角三角形,共可作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A.56
B.2C.16
D.1217、设直线的方程是AxBy0,从1,2,3,4,5这五个数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A、B的值,则所得不同直线的条数是
A.20
B.19
C.18
D.16
18、(1)3个不同的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内.
(2)在(1)中每个盒内至多放一个球.
(3)3个相同的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内. 问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19、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分别从事三项不同的工作,若这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选派方案共有()
A.108种
B.186种
C.216种
D.270种
20、在数字1,2,3与符号+,-五个元素的所有全排列中,任意两个数字都不相邻的全排列个数是()
A.6
B.12
C.18
D.24
21、高三
(一)班学要安排毕业晚会的4个音乐节目,2个舞蹈节目和1个曲艺节目的演出顺序,要求两个舞蹈节目不连排,则不同排法的种数是()
A.1800 B.3600 C.4320 D.5040
22、将5名实习教师分配到高一年级的3个班实习,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则(2)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且为5的倍数的五位数?
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A)30种
(B)90种(C)180种
(D)270种
23、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的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A.10种
B.20种
C.36种
D.52种
24、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__________种 25、5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A)150种(B)180种
(C)200种(D)280种
26、用0,1,2,3,4,5六个数字:
(1)能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
振荡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接通电源后,放大电路获得供电开始导通,导通时电流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该变化的电流中包括有微弱的0-∞各种频率的信号,这些信号输出并送到选频电路,选频电路从中选出频率为f0的信号,f0信号经正反馈电路反馈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后输出幅度较大的f0信号,f0信号又经选频电路选出,再经过正反馈电路反馈到放大电路输入端进行放大,然后输出幅度更大的f0信号,接着又选频、反馈和放大,如此反复,放大电路输出的f0信号越来越大。随着f0信号的不断增大,由于三极管非线性的原因(即三极管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幅度时,放大能力会下降,幅度越大,放大能力下降越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自动不断减小。
放大电路输出的f0信号不是全部都反馈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而是经反馈电路衰减了再送到放大电路输入端,设反馈电路反馈衰减倍数为1/F。在振荡器工作后,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不断减小,当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与反馈电路的衰减倍数1/F相等时,输出的f0信号幅度不会再增大。例如f0信号被反馈电路衰减为原来的1/10,再反馈到放大电路放大10倍,输出的f0信号不会变化,电路输出稳定的f0信号。
2 振荡器的工作条件
从前面介绍的振荡器工作原理知道,振荡器正常工作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2.1 相位条件
相位条件要求电路的反馈为正反馈。振荡器没有外加信号,它是将反馈信号作为输入信号,振荡器中的信号相位会有两次改变,放大电路相位改变ΦA(又称相位ΦA)、反馈电路相位改变ΦF。振荡器相位条件要求满足ΦA+ΦF=2nπ(n=0,1,2,...)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保证电路的反馈为正反馈。例如放大电路将信号倒相180°(ΦA=π),那么,反馈电路必须再将信号倒相180°(ΦF=π),这样才能保证电路的反馈是正反馈。
2.2 幅度条件
幅度条件指振荡器稳定工作后,要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使其与反馈电路的衰减系数1/F相等,即A=1/F。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振荡器能输出稳定的交流信号。
在振荡器刚起振时,要求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大于反馈电路的1/F,即A>1/F(AF>1),这样才能让输出信号的幅度不断增大,当输出信号幅度达到一定值时,就要求A=1/F(可以通过减少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或增大反馈电路的1/F来实现),这样才能让输出信号幅度达到一定值时稳定不变。
3 结语
振荡器是电子技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不管在工业电器或家用电器中,其电路涉及面非常广泛,种类大致分为RC振荡器、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三种。其电路的内部工作原理非常复杂,但其基本原理不会改变,无非在电路工作稳定程度上,加了一些辅助电路。本文简要分析了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复杂的振荡电路此不赘述,希望能给理论尚浅的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碳审计; 碳足迹; 审计步骤; 政策建议
一、碳审计的基本涵义与缘起
根据全球碳管理广泛采取的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碳审计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它是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构委托,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职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碳审计的作用在于建立“碳足迹①”以此作为衡量温室效应的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碳审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将审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因此它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目标落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碳审计的出现并非偶然。近几十年,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提高使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计划和实施环境审计。早在1989年,英国地球的朋友(Friends of the Earth,FOE)协会在其章程中拟定了地方政府应实施的环境审计框架。而作为世界环境问题中最为严峻的一项,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室效应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说环境审计有利于规划更加稳定和谐的未来,那么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无疑成为了环境审计中致力于降低CO2排放的关键第一步(Jessie,2003)。虽然估计一个组织CO2排放情况存在某些难点,但随着对温室气体强制性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碳审计的发展刻不容缓。
由全球环境问题引发的温室气体经济效应再次推进了碳审计的出现与蓬勃发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允许将碳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同时,《京都议定书》还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交易(ET)三种碳交易机制,至此碳交易应运而生。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碳会计、碳审计问题等规范的探讨也愈加热烈,日渐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现有学术文献还较少提及碳交易或碳信用等碳鉴证与审计问题(周志方、肖序,2009)。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及生态领域的相关学者就国家、地域及全球范围的碳存量和流量进行过核算(Carbon Accounting),但该核算仅针对碳实务量,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内的价值核算和信息反映并无实质关联。随着对碳排放交易的日益关注,有学者指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会计事项不应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排污权框架内,而应同时设置一个类似于社会会计中的碳账户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处理(Jan Bebbington et al.,2008);也有学者将碳固(Carbon Sequestration)及碳鉴证(Carbon Assurance)纳入其中,认为企业的碳账户在排放市场中进行交易前须经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Janek Ratnatunga et al.,2008),也就是说需要对企业的碳账户实施碳审计。
在实务操作方面,各国政府一直努力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审计”的国家,其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指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报告,为其他国家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2010年5月,在ISO14000系列和PAS 2050等环境标准基础上,英国标准协会(BSI)又制定发布了“PAS 206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碳中和的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丹麦作为最先提出在2025年前达到碳中和的国家,其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碳核算和碳审计,并采取了税收惩罚政策,以期对碳排放进行监督和跟踪。香港是我国率先实行碳审计的地区,由于其79%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因此香港政府在2008年7月推出了香港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以此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量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目前, 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2010年制订出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标准ISO14067CD版文件(委员会草案版),并且经过多次讨论后于2011年12月23日发布了ISO 14067 DIS版文件(国际标准草案版),这个版本的发布表明碳足迹的规范框架已经确定完成,剩下的只是文字上的修饰了。毫无疑问,各国组织相关低碳标准与认证的制定已成为了碳审计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碳审计目标与碳评估方法
(一)碳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既定的方向,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程新生,2001)。某一项审计活动的具体审计目标应与其所处审计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相匹配,讨论碳审计的目标必须结合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进行。根据前面讨论的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可知,碳审计是基于人类控制碳排放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工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而推行和倡导的政策举措。因此,一个国家推行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李兆东、鄢璐,2010),控制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碳审计的总目标需要通过各个具体的审计目标予以实现。对各个组织而言②,碳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改善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对具体能源利用效益的测算,检查对某项能源的具体开发利用程度,即计算创造了多少效益,浪费了多少资源(何雪峰、刘斌,2010),使企业的碳排放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达到预定节能减排目标,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各个组织的具体审计目标实现了,国家的总体审计目标也就得到实现,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总体审计目标对具体审计目标起指导作用,而总体审计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通过这项机制,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履行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借此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减排量获得额外收益。对全球而言,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减排总成本。但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计算和验证排放量数值,确保每一吨二氧化碳的测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一样(ISO14064,ISO14065)。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个相关标准,分别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2004年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64和ISO14065系列条款。这些规程确定了排放核算范围、数据搜集方法、排放量配额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就是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则,如何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难题。而通过碳审计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算程序和方法符合相关准则规定,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是碳审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简单地说,碳审计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遵循性目标:一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碳管理政策程序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达到预定减排目标;二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的碳排放量计算和披露符合国际准则或标准的规定。
(二)碳评估方法
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在方法运用上与环境审计有相似之处。在碳审计的早期阶段,企业对碳足迹的估测通常仅仅基于其所消耗的能源总量。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碳足迹的测量也越来越细化,碳审计已由单一企业的个体行为演变成企业的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③。评价一个行业是否属于低碳行业,不能单纯从其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碳量加以判断,而应同时考虑该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高能耗、高碳量,即应从其整个生命周期链条的碳排放量角度加以衡量(张天立,2010)。同样,一个产品是否属于低碳产品,也不能只看碳直接排放量,还要考虑间接排放量。因此采取产品生命周期法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将扩展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将企业的供应商到销售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货物运输以及最后的废物处理与回收等各项环节均涵盖其中。
具体说来,生命周期法主要运用财务核算的原理推算某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既计算提高效率而减少的碳排放量,还要计算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维护等各方面的能耗,最后用整个生命周期链(见图1)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度量,看是否真正低碳,从而决策某项生产或服务是否应该立项、推广应用。碳审计的结果可以是只关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审计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
三、开展碳审计的基本步骤
碳审计是协调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很多碳审计指引中提出碳审计表现为逐步推进的线性结构,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更类似于一个循环的反馈系统,每一步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既提供于下一步骤,又同时对上一步骤的信息进行检查与验证。图2具体反映了这一流程。左边的箭头表示广义上的流程步骤,右边的箭头表示利用新信息进行修正的循环过程。
(一)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
碳审计所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物(PFCs)、六氟化硫(SF6)。因为这6种气体尤其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故而在实际监测和计算中,常依据各种气体温室效应的能力不同,统一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进行衡量。一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这一气体的排放量乘以其对应的全球变暖潜势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不同的温室气体,其GWP值各不相同,但人们习惯上用“碳”来代称温室气体。
开展碳审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即确定被审计单位或被审项目排放的哪些气体是属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是否全面、准确影响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碳审计中应把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气体全部纳入温室气体范畴,并作为后期估算碳足迹的依据。
(二)选定碳检测产品
碳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计算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国际上一般用相等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显示的“碳足迹”来表示这一衡量结果。在选择进行碳足迹计算的产品时,应直接源自项目开始时约定的目标,如考虑哪些产品能产生最大的减排空间,其产品规范、制造过程等环节是否与公司整体的减排战略最为相关,碳足迹分析可能对关键利益相关方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此外,碳足迹分析所要花费的时间与资源也需要加以考虑。一旦选定了产品,下一步就是指定功能单位。功能单位是为了方便计算碳足迹而对某种产品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度量标准(PAS 2050,2008)。它反映了该产品或服务被最终用户实际消费的方式④,因此它提供了不同消费形式间相互比较的基础。一般说来,使用较大的功能单位(如1t薯条相对于200g薯条,一片铝板相对于一个易拉罐)进行分析可能会更为容易。选择功能单位时,可能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企业应将其设定为一个容易被理解或使用的单元。企业也可以参考针对特定行业的标准指南,如食品生产中的功能单位可以设定为单位包装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量。
(三)确定碳审计的操作范围
碳审计的开展必须要确定边界范围⑤,边界范围包括组织边界和营运边界。组织边界主要是从企业集团角度着眼,需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各自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具体计算可基于控制权或股权比例。而营运边界主要是指公司的营运活动,其计算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确定。根据世界企业持续发展委员会及世界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温室气体专案量化协定》,温室气体排放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范围:
1.直接排放。包括固定设备(例如锅炉、发电机、焊接设备等)的燃料燃烧;私人机动车辆的燃料燃烧;温室气体释放与消除等。
2.能源间接排放。主要指电力消耗与煤气消耗等。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原料的使用、废物处理、公共交通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规定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基准年⑥,以便提供参照、达到温室气体方案的要求或满足清单的其他用途。
(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在计算碳足迹时需要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和能源(物料输入和输出、能源使用、运输等)。排放系数是衡量活动排放情况的固定比例,可将“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⑦。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可来自初级或次级数据。初级数据是指针对具体产品生命周期由内部或者是由供应链中别人所做的直接测量;而次级数据是指不针对具体产品的外部测量,它是一种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如行业协会的行业报告或汇总数据)。目前我国次级数据库的建立中行业差距较大,其中电信及信息技术、银行及金融业的参与度较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及建筑材料行业,而风电、太阳能等新兴能源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但国家正在不断努力对此进行开发和更新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次级数据的选择最好使用经同行评审过的出版物中的数据,以及其他合格来源(如国家政府、联合国正式出版物和由联合国支持机构的出版物)的数据。但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与针对性,企业最好能够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初级数据。
(五)计算产品碳足迹
收集和汇总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强度和对应的排放系数后,即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量化。计算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基于排放系数的公式运算。直接检测由于受现实技术制约,不太常用。目前碳审计主要是采用第二种办法,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乘以其排放因子取和。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排放量=活动强度(质量/体积/千瓦时/千米)×排放系数(每个单位的CO2当量)”这个公式估算,每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经计算出来,则利用GWP将其换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也可根据所用燃料的含碳量和燃料使用量来估算⑨,还可通过IPCC的指导准则⑩来估算。
计算碳足迹通常需要对进出过程的所有材料总量进行量化以达到“质量平衡”,使输入过程的总质量与输出过程的总质量相等,从而确保所有输入、输出和废物流均被计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出未被发现的废物流,如果输出过程的质量小于各种输入的质量,则必有其他部分流——最有可能是废物在该过程中被遗漏。《PAS 2050规范》使用指南中也提到了羊角面包生产阶段的质量平衡过程:为简化计算可以在搜集数据的同时结算质量平衡,从面包的购买点向后算起,既包括小麦采买、面粉加工、制作烘焙、产生共生产品{11}、包装销售等各输入输出环节的材料和能源,还包括各流通环节之间的储存、运输消耗,产生的废料、废气等质量,以确保获得该羊角面包在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的总质量。只有基于质量平衡,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测量某种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比较分析。
(六)不确定性检查
计算出产品碳足迹后,企业可以对这一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这一步骤是对碳排放精度的衡量,目标是分析评价碳足迹结果中的不确定性并使其最小化,提高碳足迹比较结果的可信度,更好地认识碳足迹模型本身的贡献,提高基于碳足迹的决策水平。正如《PAS 2050规范》所鼓励的那样,将碳足迹计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小化,有助于提供最确凿、可靠和可重复的结果。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如利用质量好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替代次级数据;采用更具针对性、更完整的次级数据;不断改进用于碳足迹计算的模型;把这一分析任务委托给具有不确定性分析经验并熟悉产品碳足迹模型的某个单位完成等。
(七)形成碳审计报告
碳审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编制碳审计报告。该报告是把审计结果向节能减排转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其编撰范式可根据企业的评价目标而定,若审计报告需要向消费者或投资者公布,则验证等级及详略程度需高于仅供内部使用的数据。近年来,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正积极鼓励世界各国企业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应对战略,以便更好地设定减排目标、改善绩效,并有利于投资者识别“低碳”公司,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毫无疑问,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碳审计报告的标准化与合规化,并促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报告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碳排放管理。
相对于一般财务审计,碳审计报告更侧重碳燃料使用范围、耗费、排放的统计与计算。例如在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中,审计报告就需要留意以下的建筑物相关性能: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物朝向、外墙遮阳装置、电力装置、照明装置、办公设备、空调装置、升降机及自动梯装置、供水排水装置、煤气和石油气、相关交通工具的使用等(刘少瑜等,2009)。此外,由于碳审计要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可以减排的项目,以减少碳排放量,故报告中应对审计对象的排放情况提出减排建议与措施。
四、开展碳审计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适时推出碳审计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现实需要。然而碳审计还属于新生事物,推行碳审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正如陈燕燕、彭兰香(2010)所指出的,碳审计标准缺乏、获取核算数据困难、专业人才稀少等都成为碳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为了顺利开展碳审计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创造进行碳审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提升公众碳审计意识。目前社会各界对碳审计的认知度不高,为了推动碳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碳审计的舆论宣传导向,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企业碳审计的宣传与倡导,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政府审计机构可以推出相关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实施碳披露,在年报上披露节能减排、碳审计和环保项目投资等信息,严肃查处碳排放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保护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求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碳管理,为碳审计提供真实完整的各项数据,以利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尽快推出碳会计和碳披露。实施碳会计和碳披露是高效开展碳审计工作的前提。让企业实施碳会计或参与碳披露项目,可以反映企业的碳源、碳固、碳排放量的变化,以及与碳相关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了解被审单位的碳管理现状,为碳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曾发布过与碳会计相关的草案或指南,而以FASB发布的对参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EITF03-14)和IASB发布的排污权解释公告IFRIC3最为典型(郑玲、周志方,2010)。我国可以在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碳会计规则的基础上,推出碳会计准则或碳披露准则,规范企业的碳管理与披露行为。
(二)建立碳审计制度和指南
一项审计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准则指南是前提。建国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先后推出了合法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也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审计准则和法规,2011年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这些现有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推进碳审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要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碳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碳审计属于新生事物,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准备,在初次执行碳审计时,必须有章可循。因此,政策部门可制定操作性强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进行详细规范,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碳审计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2006年起颁布了ISO14064、ISO14065、ISO14066和ISO14067—1、ISO14067—2系列规范,用于指导碳足迹计算和碳审计工作。英国标准协会也自2004年起颁布了PAS 2050和PAS 2060系列规范,对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碳中和认证等进行了规范。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8年颁布了指导碳审计工作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对建筑物边界、营运边界、量化方法、作业步骤和报告格式样本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我国在制定全国统一的碳审计指南和准则时,可在借鉴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详细论证制定。
(三)建立碳审计协调机制
碳审计所涉及的政府监管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协调监控机制。从审计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各级审计机关;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环境保护部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证监会、国资委、各地国资管理、企业管理等部门;从碳会计的规范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还涉及财政部。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联合效应,有效实施碳审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控较多,主要是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环境保护部(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颁布了《上司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最近环境保护部还发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上述文件精神来看,对企业环境保护监控主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证监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不多。
今后应更多地发挥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组织在履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推动碳审计和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并与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国资委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法规制定、工作开展方面进行合作,建立联合机制,在取得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既发挥环保部门环境指标测度、碳排放量核算的技术专长,又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核查专长,提高碳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培养和储备碳审计技术人才
开展碳审计工作,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项目审计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能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并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陈燕燕、彭兰香,2010)。目前尚缺乏开展大规模碳审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将是开展碳审计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在审计人员招聘上有意识地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等专业招聘审计人员,将这些人员与原有财务审计人员结合组建碳审计项目组,形成碳审计项目组成员合理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加强碳审计的培训和教育,聘请统计、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标准化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已经开展了碳审计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的优秀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碳审计知识和技能,为碳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Jessie Francois.Carbon Auditing-A Resource for School[OL].Working paper,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
[2] 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 (11):91-95.
[3] Jan Bebbington and Carlos Larrinaga-gonzalez.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17:697-717.
[4] Janek Ratnatunga and Stewart Jones.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ccounting:The Paradigm Shift Required in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Assurance[O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Anaheim CA,2008.
[5] 程新生.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J].审计研究,2001(2):45-47.
[6] 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21-22.
[7] 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J].会计之友,2010(10):25-26.
[8] 张天立.实施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OL].http://www.cityhz.om/a/2010
/5/19/content_47351.html,2010.
[9]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s.PAS 2050:2008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British Standards,2008.
[10]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J].中国能源,2009(6):30-33.
[11]陈燕燕,彭兰香.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月刊,2010(9):71-73.
[12]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111-117.
【市场营销基本原理】推荐阅读:
市场营销总监工作的基本职责11-15
市场营销学——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1-20
电力营销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1-04
市场营销学之洞察市场07-06
市场与市场营销电子书11-17
市场营销辩论06-11
简历市场营销07-13
市场营销规划10-09
市场营销证书12-02
芦荟市场营销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