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侗族文化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贵州侗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源自于他们对自己所居自然环境的感知和体认,他们在村寨营构和人生成长中形成的习俗反映了万物同源、天人同体的生态文化理念,对当前破解生态失衡难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篇:侗族文化论文

浅谈湖南侗族建筑文化

【摘要】湖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除古称“华夏”的汉族是湖南的古老民族外,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也是自古以来就长期生息在湖南境内的民族。在建筑文化方面,各民族也各具特点。本文选取了湖南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侗族和苗族,也是老师授课时详细介绍的两个民族,对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比较两者民居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侗族 苗族 建筑 比较

一、 概述

湖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境内居住的除汉族外,有50多个少数民族520多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6个民族,占到了少数民族人口的99%。湖南各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湖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的地区,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5%。在武陵山和雪峰山以西的山区,聚居着98%以上的土家族和苗族人口。贵州高原余脉和雪峰山以西的山区,聚居着96%以上的侗族人口。

古村落和古民居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徜徉在三湘四水之间,从湘北洞庭湖滨的张谷英村,到湘南谢沫河畔的上甘棠村;从湘东井冈山麓的板壁屋,到湘西武陵山下沱江边的吊脚楼,一座座古老的村落,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古老民居,散布在广阔的田野和山岭之间,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辉煌的历史。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筑是中国古村落古民居建筑中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我对老师对侗族和苗族的介绍产生了相当的兴趣。

二、 侗族

侗族自称“千”或“金”,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湖南主要分布在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和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其中湖南通道是一个以侗族聚居为主的山区县,很多人都去那里考察。村寨大都依山傍水,侗民聚族而居。大寨数百户,小寨四、五十户,单家独户的极少。

侗族擅长建筑,在民族建筑上,以鼓楼、风雨桥、寨门最为出色,堪称侗族建筑“三宝”,它们结构精巧、形式多样。走进侗寨就会发现,逢寨必有鼓楼、寨门,逢水必有风雨桥,逢路必有凉亭。

鼓楼是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也是该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鼓楼是适应侗族先民们聚族而居建造的。侗族先民们仿照杉树的形状建楼,而慢慢发展到近代、现代的各种形状,既有四角、六角的,也有八角的。鼓楼是群众聚会、议事、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的建筑工艺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经典。其主体建筑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柱子、排枋、穿枋、瓜配枋等,全是通过栓、榫来连接,牢固严谨。在造型装饰上也是独树一帜。位于侗寨中心的座座鼓楼,顶层是伞形,楼座是宫殿式圆柱形。整个楼身结构精巧,造型美观,典雅端庄,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作。

风雨桥在当地叫花桥、福桥或风水桥。在古老的侗乡山寨,无溪不花桥。风雨桥也是侗族建筑文化的象征。风雨桥是由桥墩、桥身、桥廊和桥亭组合而成。桥墩系用大青石块垒砌而成,非常坚固;桥身多半用老杉木伸臂托梁的方法架设,以解决桥的跨度;桥廊上铺有木板,两边各有一条凳;桥亭则根据桥的长短而设,一般有三亭,长的有五亭。所以,侗乡的风雨桥,独具民族风格。说它是桥,它犹如长龙,横跨两岸,既充当中介,供人行走,又堵住一方风水,象征保一方平安、给人们带来福气的福桥和风水桥;说它是廊,它犹如颐和园的长廊,既能供行人避风挡雨,又能供人们遮阴躲太阳;说它是塔,桥面的长廊上建有座座宝塔,塔有三层、五层、七层。塔上飞檐重叠,檐角面上彩绘雕塑各种花、鸟,桥脊上还有各种吉祥崇拜物,真是应有尽有。这种绚丽多彩的风雨桥,把中华传统的古建筑的桥、廊、房、塔、鼓楼的优点吸取过来,巧妙地融合于风雨桥建筑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由于侗族有依山傍水居住的习俗,从而民居大多为干栏式的吊脚楼。建筑材料一般为杉木,建筑格式为三层。从实用和卫生起见,第一层是堆放杂物和关养畜禽的地方;第二层是本家起居生活之场所;第三层是储仓和客宿。在通道侗寨,干栏式民居分为山麓型、山脊型两种,以山麓型为主。山麓型的侗寨最为典型,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大都依山傍水而建。有的河溪沿岸,相隔三至五里,串联十几、甚至几十个规模各异的村寨。所谓吊脚楼往往半边架在河滩上,另半边依坡而建,并常常是各家的屋檐与栏杆彼此相搭,纵横交错,层层叠叠,鳞次栉枇,形成侗民族民居的独特风味。

四、 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民居异同性比较

侗族和苗族在建筑上存在一定相似性,如民居都存在吊脚楼的形式,而两种

吊脚楼又有许多区别。就居住方式而言,侗族是同族群聚而居,苗族则是大杂居小聚居;侗族村寨依山傍水,而苗族村寨多分布在山坡,应险凭高;在聚落中心,侗族修建鼓楼、戏台等公建及广场空间,集中紧凑,苗族则配置铜鼓坪或芦笙场,离散粗犷;民居形式侗族传统干栏木楼较多,苗族则是半边吊脚楼为主。下面我想主要谈谈这两个民族的民居的异同性。

在平面空间序列上,苗族是围绕堂屋布置各个使用空间,形成以堂屋为中心的放射性平面空间布局。侗族民居则采取以入口轴线方向为导向的平面布置形式:即有宽廊——火塘间——寝卧空间的序列特征;空间序列关系是前——中——后的纵向平面布局格局。平面空间虽不同,但都是根据不同的使用性质而采取的不同的开敞与封闭。

通过对侗族和其他民族简单的了解和比较,我深深感受到了各民族的文化与智慧。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继续研究他们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文化,让这些上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得以长期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挹澧.《湘西风土建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方咸孚等.《湘西城鎮与风土建筑》. 天津大学出版社

3、 罗德启.《贵州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石佳祺

第二篇:侗族建筑形式剖析及侗族文化寻绎

摘 要:侗族文化的特色极具典型性,对侗族文化的视觉形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章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皇都侗族文化村为例,尝试着从侗族文化的分类、侗族文化的视觉形式内涵、侗族文化的视觉形式发掘与呈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重点通过侗族村寨之朴美、侗族建筑之精美、侗族民俗之独美、侗族人物之雅美四个方面来对侗族文化中的视觉形式进行发掘。

关键词:侗族文化;视觉形式;发掘与呈现

一、侗族文化的分类

侗族文化没有一个权威的分类,笔者根据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站中关于通道旅游侗族文化的分类,将其分为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合款文化、信仰文化、歌舞文化、体育文化、习俗文化八个方面,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侗族文化中视觉形式内涵

侗族文化中视觉形式内涵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和特征,是一种视觉图式,是一种意象的表现形式。在艺术领域尤其是在视觉艺术中,可分为两个层面的构成形式:第一个层面是表层或外部形式,是指视觉艺术中的物质媒介层面,即直观的点、线、面、体、光影、色彩、肌理等;第二个层面是深层或内部形式,是指将前者组织起来的空间结构关系和组织原则,也就是说将多种内部要素所组成的关联组织结构形式展现为可视的存在形式。

三、侗族文化中视觉形式发掘与呈现

(一)侗族村寨之朴美

侗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在承载着自然景物之美的同时也彰显了自然景观中点缀精妙的文化意味,体现人类智慧以及华夏民族崇尚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总的来说,侗族村寨的形式普遍具有对称性、重复性和节奏性特征。它拥有是人类先天具有的一种先验的结构①,如秩序性构成规律,这是人类衡量各个文化艺术背景下美的标准;同时,这种形式的呈现也体现了人类对外在的客观环境的认知结果,即长期生长在无秩序的自然环境下的心理对安定的、有规律的秩序的一种渴望与追求。

皇都侗寨(图1)被分割为盘寨、头寨、尾寨、新寨四部分。盘寨、头寨、尾寨三部分联结为一体与新寨分居河的两端,风雨桥的连接让看似无序的寨子连为一体。皇都侗寨是保留较为完整的侗文化村落之一,现有500多座吊脚楼,俯瞰观之,吊脚楼群气势磅礴。村寨依山傍水,风雨桥横贯东西,寨门围寨而建。干栏式楼房高低错落,廊檐相接,青瓦若鳞,如诗如画。鼓楼耸立寨中,四周鱼塘满布,寨中大路小巷皆以青石板铺排而成,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一级一级的台阶从村脚的河边蜿蜒而上,伸到寨子尽头,犹如画中美景。

(二)侗族建筑之精美

侗族鼓楼和风雨桥沉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精湛的工艺价值,是最能体现侗族人民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的建筑工艺。它们在艺术层面上来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如在装饰纹样上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以植物纹为代表的自然的纹样图式。百花纹样是侗族比较普遍的传统纹样,侗族地处山区,植物茂密,百花竞相开放,侗族姑娘处在这五彩缤纷的风景中,自然将花为元素装饰织锦,同时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鼓楼(图2)是木结构建筑,整座楼建下来都不用一钉一铆,杉木榫卯将高十几至三十米的鼓楼屹立在寨群中间,在上百年的风雨吹打中丝毫未损,楼檐雕龙绘凤,画缎饰锦,檐角高高翘起,势态如飞似跃。皇都侗寨现有两座鼓楼,分别为头寨鼓楼和尾寨鼓楼。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以前是侗族人民进行政治和文化活动的中心,现在基本上是休闲场地。

风雨桥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皇都侗寨的普修桥(图3)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坪坦河上,桥台上建长廊,桥墩上建亭阁,桥廊两侧设置通长直棂窗,四柱三间排架,桥身为重檐长廊,分设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桥门,桥门为重檐歇山顶。两边桥亭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顶式,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融美与实用于一体。远远望去,如彩龙卧水,雄踞寨边,极为壮观。现在桥主要功能为新寨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村民休闲娱乐场所。

(三)侗族民俗之独美

侗族民俗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显示侗族的特点和文化风貌,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服饰上面。传统侗族的服饰都是用自纺自染的侗布制成的。经过复杂的纺染工序制成的侗布,呈深蓝,色泽鲜艳,光亮异常,这在少数民族中是绝无仅有的。素雅质朴的色彩是侗族服饰美的突出特点。侗族人民喜用单纯、素雅、和谐、冷暖相宜的色彩,并善于运用过渡色调和,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

从色彩三要素的色相、明度、纯度及色彩图案搭配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怀化市通道地区侗锦的特征。侗族人勤劳朴素,有质朴的人生哲学,信奉清清白白的处世观,也造成了素锦在织物里的广泛流行。从装饰搭配来看,整体服饰色彩由大面积黑白或藍靛色与小面积多层彩色棉纱组合搭配,通过色彩叠压以及花布条的反复出现,形成和谐的色彩过渡。侗锦一般使用大面积素色,只是在门襟、袖口、下摆、裤脚、围腰等处使用彩色与花布条进行装饰,点缀得十分巧妙,素雅的同时又增添了服饰的视觉美感。这种素雅、质朴的色彩系统体现出来的是侗族人民自然生态观念、宗教图腾信仰(图4)。

(四)侗族人物之雅美

侗族人民生性好客,如果有客人来寨子,侗家人都会热情招待。合拢宴就是侗族人民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展示侗文化的宴会,规模从几十到几百上千人不等,十分热闹,已经成为侗族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宴会。这是侗族人民招待客人最隆重、最独特的礼节习俗,能让宾客深切感受到侗族人民的热情和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粟田梅(图5)是十九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文坡村的党支部书记。2015年10月,她带头成立了侗锦专业合作社,培训“织女”3000多名,带领村民们以侗锦产业为核心,编织出他们多姿多彩的锦绣生活。粟田梅运用侗锦织造为全村脱贫致富寻找到新路子。

四、结语

综上所述,侗族文化的视觉形式在发掘与对接中,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在继承中求创新,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视觉样式,对于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者们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在侗族文化的视觉形式发掘过程中,发现很多图案,比如鼓楼、服饰上都有一些传统的纹样,这与现代基础设计中“四方连续”的结构特征相契合,即单一母题反复绘制,连续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富有装饰意味的图案,就整体而言,具有整一性、规范性、系统性的视觉形式。因此,用意象油画来对其进行表现时,在形体上注重简化造型,这源于意象的形成需要“有意味的形式”。换句话来说,造型的简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化”,因为简化的形式更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在情感上与艺术家达到共鸣。贝尔认为:“没有简化,艺术不可能存在,因为艺术家创作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提取出来。”

注释:

①现代发生认识学研究已经表明,视觉形式可作为一种原型图示,是先验的结构。荣哥(Jung)的“无意识集体原型”论认为,人的大脑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保留了社会和种族经验的痕迹,形成了无意识的原型。

作者单位: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作者:唐云 靳小水

第三篇:贵州侗族习俗中的生态文化

摘 要:贵州侗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源自于他们对自己所居自然环境的感知和体认,他们在村寨营构和人生成长中形成的习俗反映了万物同源、天人同体的生态文化理念,对当前破解生态失衡难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贵州 侗族习俗 生态文化

一、引言

马克思曾说:“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都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持供需的动态平衡。但是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尤其是发端于西方的工业革命,打破了这种平衡,人与自然由和谐走向对抗。 面对人类对自然界以掠夺式的开发所获得的巨大财富和所得到的日益严重的“报应”,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所做的一切,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过去被人们所漠视甚至扭曲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也开始得到客观的审视,他们特有的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生态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希望从他们的生存智慧中寻求缓解人与自然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村寨营构中的生态文化

贵州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和具有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黔、湘、桂三省(自治区) , 现有人口约三百多万,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民族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很多逐渐形成为他们独有的习惯法,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生态文化学的角度来看,侗族的风俗习惯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是既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保证人与自然“双赢”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第二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规约和社会制度;第三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情感和价值体系。

从现有的侗族资料来看,贵州侗族的祖先是从遥远的东方经过长期的长途跋涉迁徙而来,每一次动迁都意味着对新的生存点的选择。这种选择实质上是对生存环境或曰居住环境的选择,一旦他们认为某地能够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就会选择这里立村建寨,并精心呵护,营构和维护村寨的生态体系。侗家人长期生活在崇山峻岭和千沟万壑的莽莽森林之中,因而很讲究选择建造村寨的地理位置。侗家人的每一个村寨住地都是其祖先精心选择的结果,侗族款词中的《族源款》不仅描述了侗族祖先频繁迁徙的酸楚,也记载了他们选择适合生存环境的无奈和良苦用心。这说明,侗家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山水、地基的考查、比较,是一种自觉自为的行为,是为了找到一块能够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

有人感叹于侗家人的住居环境,曾经这样写道:“侗族村寨犹如一首悠美的乐曲,以鼓楼为中心,在其周围,有古朴的寨门,这为前序;有横跨于河溪之上的风雨桥,这是过渡;有小巧幽雅的凉亭,这是慢板;鼓楼则是这首乐曲的高潮;在它身边还有成片的干栏式民居,那是尾声。此外,还有层层叠叠的梯田、银光闪闪的鱼塘、葱葱郁郁的山岭,那是这首乐曲的基调。侗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借用高山的壮丽,深谷的幽雅,溪水的活泼,林木的秀美,将人文景观置于最佳的审美空间之中。使自然美与人文美景观巧妙地融在一起,构成既宏大广阔,又小巧幽雅的艺术境界,因而受到建筑大师们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花园式的居住环境’,‘是中国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 这种“花园式的居住环境”得益于侗族长久以来就形成的植树护林良好习俗,据黎平县侗族聚居的茅贡乡腊洞村《永记碑》载:“吾祖遗一山,土名跳朗坡,祖父传冷(吴姓)曰:‘无树则无以作栋梁,无材则无以兴家,欲求兴家,首树树也。’……”为了传承这些良好的社会习俗,侗家人编出了很多富含哲理的谚语,如“生活要丰盈,两手抓住林”、“家栽千蔸杉,子孙享荣华”、“家有千株桐,一世不受穷”、“家栽万株杉,生活永不差”、“山上栽滿树,等于小金库”等等。这些谚语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少年儿童都能够信口道来,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就早早地埋下了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种子。现在的侗家人仍然以房前屋后树木茂盛为美,几乎家家都会在自家的空地上栽种桔、柚、桃、李、竹等林木,建立庭院生态。不仅如此,在侗族的村寨、凉亭、鼓楼、花桥、寺庙、祠堂周围或节日集会的地方也种有各种各样的树,如杉树、枫树、银杏、榉树、樟树、楠树、松树等,其中不少为稀有名贵树种。这些树的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侗族款词《赞风水》这样唱道:“村脚是三抱大的古树参天,村头有三围大的乌桕树盖地;乌鸦到此孵蛋,喜鹊喳喳贺喜。鼓楼高葳葳,顶上盖琉璃,檐下垂玉珠,结实又雄伟,百样美。花桥长又长,琉璃阁上安,玉珠檐下装。富丽又堂皇,百样强。山清水又秀,胜过别的村乡。”

三、人生礼俗中的生态文化

侗族的人生礼俗主要包括生育礼俗、婚恋礼俗和丧葬礼俗三个组成部分。人生礼俗的形成是人对其所生存的环境利用和认知的结果,人们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果不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一个人的时运、健康乃至生命都會遭遇危机;而一旦这种危机发生,人们按照这些礼俗采取补救措施,就极有可能转变厄运、减轻痛苦、化险为夷。当然这些人生礼俗对事物的认知被抹上了一层浓淡不一的宗教或巫术色彩,不一定十分正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又自觉或不自觉地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合理的因子,蕴藏着不少发人深省的生态文化价值。在贵州黔东南侗族地区,广泛流传着一首民谣:“十八杉,十八杉,姑娘生下就栽它,姑娘长到十八岁,跟随姑娘到婆家。”这是源自于当地流行的“十八杉”的习俗:当一个婴儿出生之际,家人就会在荒芜的山坡上为之种下100棵杉树苗,并加以精心管护。待18年后,孩子长大成人,杉树也长大成才了,姑娘出嫁时,家人便上山砍下这些杉树,给她置办嫁妆,而且还可成为姑娘出嫁随身带走的家产;男儿娶亲时,家人就用它们为他建造房屋。因杉树要18年方能成材,所以叫“十八杉”(有些地方也叫“女儿杉”)。 这种自发种树育林的习俗,在侗族南方言区已有千百年的传统,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就避免了因人口数量的增加带给森林资源供给的压力,人们在为自身延续生命的同时,也为自然种下更多的生命,自觉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侗族在对待种族兴旺、繁衍生息方面,从鸟雀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体悟出了节制生育的生存法则。如从江县高增乡的占里侗寨,其祖先在明末清初初来占里落户创业,因见这里田地不多,担心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人地矛盾而引发纷争,于是立下寨规:一对夫妇最多只可生育两个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一规矩后人代代恪守不渝,逐渐形成了占里人独特的节育惯制。为此,他们还专门研究出了一套有效节育的避孕药方,每世每代只在村中一两个老妪中传授,秘不外传。据从江县档案局馆藏资料显示,从1952年至2000年,占里的住户一直保持在160户左右,人口总数也不超过70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几近为零。这些都表明了在侗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内化于侗家人们的心中,变成了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节育惯制,对我国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终上所述,侗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所居自然环境的感知和体认,蕴涵着深刻的生态文化意义,由此而形成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行动,对于当今世界破解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频发、污染日益严重、气候日趋恶化等环境困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1979,95.

[2]冼光位.侗族通览[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93.

[3]石开忠.明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开发及对当地侗族、苗族社会的影响[J].民族研究,1996,4.

[4]陆景川.侗家儿女杉[J].森林与人类,1994,5.

作者简介:童中平 (1969—) 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作者:童中平

第四篇:侗族音乐文化进中小学合唱课堂之尝试

摘要:桐族音乐文化在中小学合唱社团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本文着重探讨桐族音乐文化合唱社团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的应用,希望能对侗族歌曲的传承有所贡献。

关键词:桐族音乐文化;中小学;合唱

侗族民歌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伴奏、无指挥的原创复调合唱歌曲。将侗族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对于传承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侗族民歌进入课堂教学的回顾,从侗族民歌保护的政策、教材、师资、教学模式等方面,对侗族民歌进入中小合唱学音乐课堂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侗族音乐文化进中小学合唱课堂重要性

合唱教学是将侗族歌曲运用到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合唱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适合儿童合唱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固定低音”和“填充”。合唱教学对培养儿童的音乐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侗族民歌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民歌,主要表现在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等方面。侗族民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应突出其合唱特色。因此,合唱教学是侗族大歌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组织合唱教学的方法很多。

二、侗族音乐文化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在进行侗族音乐文化歌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初始阶段是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最宝贵时期。学习侗族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受,欣赏,表达和创造民族音乐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此,在音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关于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

侗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情感能力是学生听力,记忆和思考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是学生认知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体现;它是学生听力和歌唱技巧的体现。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将音乐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声级,长度,强度等方面入手,以增强侗族音乐文化的趣味性。聆听和辨别音乐短语的顺序应着重于声级和时间值。

2.关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

侗族音乐文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欣赏能力是指识别音乐作品的主题,风格,风格和情感的能力,以及感知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的能力。当然,培养这些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认识音乐作品的主题,了解音乐作品的价值和情感,了解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的特点,掌握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一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方法,他们自然就会识别音乐作品。简而言之,在音乐欣赏和歌唱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提高学生分析,合成和判断音乐作品的能力。

3.关于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侗族音乐文化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表现力是指学生在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一定的个人社交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解能力。它可以巧妙地将社交生活与音乐形象结合起来,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和联想,产生不同的音效,并培养人们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演唱侗族音乐文化,注意给学生更好的演奏机会,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激发想象力,掌握各种演奏方法,促进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

三、侗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

据了解,近年来,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将侗族音乐文化引入中小学进行了越来越多的尝试。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将广西侗族音乐文化引入中小学课堂呢?

1.侗族音乐文化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

在了解广西侗族音乐文化之后,作者得知该县已采取措施将侗族音乐文化纳入课堂。此外,贵州黎平县还将在当地一些中小学开设具有侗族音乐文化特色的班级,学习民族文化课程和民歌,并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了弘扬侗族音乐文化,首选中小学生音乐课。在课堂上,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实现了对广西侗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越来越多的民间音乐出现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侗族民歌也出现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

2.注重学科建设,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

如上所述,中小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对于民歌,他们认为民间音乐既过时又无味。现在,尝试将广西侗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和艺术引入中小学的教室。学生愿意接受吗?激发学生对学习侗族音乐文化的兴趣是当务之急。除了在课堂上渗透广西侗族音乐文化外,还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即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优秀的侗族音乐文化。课后,老师们可以尝试开展各种活动,例如收集侗族的习俗,侗族的歌舞比赛以及制作侗族的服装,以提高动手和探索技能。这种生动的形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观地体验丰富多彩的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侗族音乐的机会,并增进他们对侗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3.培训教师是关键

侗族歌手,他们肩负着培养侗族歌队和继承侗族歌的责任和义务。它们是传承侗族歌曲的重要力量。宣传侗族音乐文化,让侗族音乐文化进入教室并聘请数量有限的老师是不现实的。此外,侗族地区的学校缺少侗族教师。因此,培养民族音乐老师是侗族音乐文化进入课堂的关键。因为传统的侗族音乐教学方法是先教歌词,然后教旋律。教师通常使用一种在四度范围内朗读的朗读方法。老师阅读并跟随学生。在记忆完歌词之前,老师开始教学生唱贝司的旋律,然后教学生唱高音在贝司的基础上唱高音,并教有学问的专家和学者。在国内外侗族民歌研究和创作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和成就。专家们来学校讲学,以加深对侗族文化和侗族民歌的了解和学习。

4.正确认识侗族民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在对中小学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中小学对开发和利用侗族民歌课程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具有主观和侧面的认识。实际上,在侗族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侗族民歌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中小学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笔者认为,正是这种缺乏理解和偏差影响了教师对侗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的关注,进一步阻碍了侗族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开发和利用侗族民歌教育资源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小学教师必须首先全面,准确地认识侗族民歌教育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5.中小学合唱应重视侗族大歌的实践教学

针对中小学合唱团社区侗族音乐文化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我校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更适合成员学习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成员的音域条件将其分成两部分,选择不同演唱层次的歌曲。通过分析成员的熟练程度,可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唱侗、练侗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成员演唱的比较,分析演唱的音效,及时调整成员的位置和教学方法,使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同时也能融入到社会中去,共同演绎侗族大歌的和谐之美。

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关系越来越密切。在音乐教材的修订中,如何将广西侗族音乐文化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荣誉感,日益成为学校课程理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黎平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特征研究 [J]. 李成龙,吴国峰.戏剧之家.2017(24).

[2] 论侗族大歌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李晓蓉,吴桃波,戴如莲.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作者:宁芳琳

第五篇:侗族古文化礼仪祭礼音乐浅析

摘要:侗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本文着重从侗族礼仪祭祀的仪式和音乐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并详细的阐述了侗族的历史和民间文化,旨在向大家诠释一个真实的侗族和展示侗族丰富多彩的礼仪祭祀音乐。

关键词:侗族 古文化 礼仪 祭祀乐

前言

侗族古文化礼仪祭礼乐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社会实践中沉淀下来的宗教信仰礼仪以及侗族民间音乐的结合,它蕴含着侗族古文化、侗族传统礼仪、侗族传统宗教文化、侗族民族音乐以及侗族人的精神理念。

侗族民间音乐是侗、瑶、苗、汉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全面反映了这一民族地区的民俗生活,是研究湘黔文化和侗族文化的“活化石”。

一、侗族的分布概况及侗族历史

(一)侗族分布概况

侗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人口296万(来自2000年人口普查)。聚集于湘、黔、贵三省交界的天柱、从江、黎平、玉屏、榕江、锦屏、三江、新晃、通道、龙胜等县[1]。侗族分布连成一片,政治经济的发展基本相同,风俗习惯大体一致,只是各分部之间有些差别。侗族有共同的语言,属于汉壮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分南北两个方言,但差异不大彼此可通话[2]。

(二)侗族族源历史概述

据史书记载,侗族先民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唐称“僚”或“僚许”,宋往后则称“仡佬”“仡悦”等;直至清朝才逐渐称为“侗民”“侗家”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对侗族居住地居民习惯称之为“南蛮”,这是一种带有侮辱色彩的称谓。侗族自家人一般以“仡伶”自称,“侗家”、“峒人”则是外族对侗族的称谓。

二、侗族古文化

(一)侗族古文化概述

侗族古文化实际上是侗族的民间传统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发展源泉,包括民族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民间音乐、民间艺术建筑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侗族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其中以侗族民间音乐和侗族民间艺术建筑最为突出。侗族民间音乐主要包括侗族的代表性音乐形式“侗族大歌”以及侗族的礼俗、祭祀方面的侗族民间音乐歌曲。侗族艺术建筑主要是指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他们是侗族古文化的瑰宝,是侗家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二)侗族古文化之典范——侗族大歌

说到侗族,说到侗族音乐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侗族大歌,可以想象侗族大歌在侗族文化体系以及在侗族音乐艺术中的地位。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源于古老的侗语“嘎玛(gama)”和“嘎老(galao)”。在侗语中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刚好反过来理解:“嘎”为歌的意思,“玛”和“老”即是大之意,所以谓之为“大歌”。大歌的演唱形式为合唱,一般要三五个人以上组成的合唱团队来演唱,但在逢年过节或者大的民族喜庆日子时合唱团队多则多达上百人乃至上千上万人之众,如此宏大之场面,“大歌”之称谓当之无愧。但大歌的含义不仅仅指场面之宏大,从广义上讲所有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曲都属于侗族大歌。

(三)侗族古文化之宝——鼓楼和风雨桥

1.鼓楼:到过侗寨的人,会被一座像杉树一样耸立的木楼建筑所折服,也会情不自禁的对一座横立于河上的美丽木桥发出赞美之情。这就是侗寨的物质文化遗产鼓楼和风雨桥。说到鼓楼,在侗家人心里面积攒了太多的感情,因为鼓楼是侗家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俗话说“有寨必有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是侗族人民休闲、娱乐、议事、集会的活动场所,更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结晶。

2.风雨桥:侗族人喜欢依着河安家,跨水而居,所以在侗寨会看到另外一种独特建筑“风雨桥”。风雨桥和鼓楼一样,也是侗寨必不可少的建筑。风雨桥建立在河上,桥基本用木建造,桥上还建有廊和亭子,这样建造即可行人又可避雨,所以谓之为“风雨桥”。侗家人信奉神,相信有神灵存在,所以侗寨的很多风雨桥上都供奉着象征丰收和平安的神像。逢年过节,侗民们都会组织在风雨桥上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明年丰收和全家幸福平安。

三、侗族礼仪祭礼乐

(一)侗族礼仪、祭礼分类

侗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侗族礼仪分为节日礼仪、待客礼仪等,礼节礼数之多为我国少数民族之最;祭礼俗称“祭祀”,是一个民族的宗教民俗行为。在侗族,礼仪与祭祀两者具有共通性,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两者按性质大体可分为待客礼仪、民歌风俗、宗教祭祀习俗等三大类。这三大类构成了侗族的传统宗教礼仪体系。

1.在待客礼仪方面,侗家人讲究的是热情、周到,无论你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途径过往的商旅,侗族人都会热情的邀请你到家中歇息、喝茶,如果志趣相投还会留你在寨中久居,义结兄弟。

2.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在民歌风俗方面,侗族的习俗歌分为开路歌、拦路歌、赞歌、酒歌、哭歌等。开路和拦路歌是侗家男女结婚时唱的歌,男方去女方村寨接新娘,女方村寨的人就会在村寨门口手拉着手设障碍物,用歌声唱出“拦路”的理由,男方就必须以歌声回应,称之“开路”。而另外一种情况叫“吃相思”,就是指每逢节日时,村寨间的歌对互相来往以增强年轻人的交往。赞歌和酒歌都是在宴席上唱的歌,两者的区别是酒歌是款待客人时唱的,俗称“嘎靠”;而赞歌是到外寨作客时唱的,主要是赞颂人或鼓楼和风雨桥。哭歌是办丧事时的吊唁歌,属于祭祀乐音乐范畴。

3.宗教祭祀习俗,是一个民族的宗教行为,主要是指逢年过节的盛大祭祀活动。侗族是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侗族形成了自己多样化的宗教文化,在信仰本民族的宗教基础上兼容了佛教和道教的宗教思想,所以在侗族的村寨里随处可以看到佛、道两教神灵被供奉着。侗族本民族的信仰主要以信祖母神“萨岁”为主,此外还有泛神论和各种图腾崇拜。

(1)“萨岁”是侗族人民心中的女神,传说她主宰侗族的一切,所以她在侗族人心中占据无比崇高的地位。每个侗寨都建有供奉“萨神”的萨坛,建立萨坛是侗寨的头等大事,所以在建坛之后都得举行隆重的安殿仪式,全寨人民都得在萨坛前跳踩歌堂,唱“萨岁之歌”;且在每年正月和二月的初一,侗族男女老少都会集中一起举行“祭萨”活动,来祈求幸福安康、风调雨顺。

(2)“泛神论”和“图腾崇拜”,侗族“泛神论”的存在是由侗族的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决定的。“泛神论”信仰是指人们相信天有天神,地有地神,天地间的事由各种神灵分别掌管的,他们各司其职、但又互相联系,共同控制着天地,主宰着人的命运;所谓“图腾崇拜”就是指对物体和动物的形象崇拜,按照它们所代表的意思把它们刻画成一种神灵形象。侗族的图腾形象主要有太阳、伞等。在侗族的图腾寓意里面她们都象征着“萨”:太阳普照大地给天地带来温暖所以被意为天上的“萨”;伞同“萨”谐音,有保护伞的意思。

(二)侗族民间祭祀乐的分类

侗族民间祭祀乐是侗族音乐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侗族民族宗教信仰文化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产物。侗族民间祭祀乐按类别可以分为三大类:“耶”、“款”、“祭祀歌”。

1.“耶”是集歌、乐、舞为一体的一种侗族民族歌舞,它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宗教祭祀、婚嫁、民族娱乐、民间劳动等方面。“耶”的演唱场合有很多,一般逢年过节或村寨重大节日时演唱,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唱,例如村寨修了桥或者哪家建了新房侗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奏唱耶歌。歌曲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侗民们对上天恩赐的感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祈求萨岁、冥神、灶神、天神等保护侗寨和谐稳定,保佑侗民平安幸福。耶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是歌对与歌对间或男女间的对唱比赛,一般在歌堂进行。

祭祀“耶”词体结构比较严谨,歌词内容、结构相对固定,句式多为四句或八句,每句字数为单数,常见的为七言和长句歌。

2.“款”——按照严格意义来说属于“耶”中的一种,是在“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吟诵词和白话歌的总称。包括侗族祭祀、婚嫁、娱乐、文化、集会交流等各方面的念诵词和白话歌。祭祀“款”的音乐风格与别的民族祭祀音乐不同,她是属于完全不带旋律的音乐说唱形式,只具有特殊的音调和节奏。侗族的巫歌、祭词基本上都是此类形式,这是最原始的侗族祭祀音乐形式。

3、祭祀歌是指除“祭萨”外所有祭祀仪式上的歌曲。一般分为请神歌、酬神歌、娱神歌、送神歌四种,演唱者都为巫师或鬼师,在侗族巫师和鬼师有很高的地位,因为他们被意为神灵的化身,是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祭祀歌跟“款”一样,旋律性不强,但又要比“款”强些,属吟诵性音乐,结构灵活多变。祭祀歌的曲调分为词曲固定搭配和词曲非固定搭配两种。侗族祭祀歌中的娱神歌、酬神歌等属于词曲固定搭配,曲体为分节歌形式乐段变唱曲结构,为二句式单乐段,演唱时配以“法铃”(铜摇铃)伴唱。调式以羽调为主,中间穿插有宫调式,律动均分,节奏不慢不急,以节奏型“XXXX·”为主。

谱例1:《大冥香》[4](告解歌节选)

(三)侗族祭祀乐的祭祀仪式及仪式音乐

1.祭萨,是侗族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祭祀活动,“萨”在侗语中称为“萨妈”、“萨岁”、“萨天巴”等。“萨岁”是侗族人最崇敬的祖母神,是侗族的最高神灵。所以侗族人希望通过对“萨岁”的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人丁兴旺、家庭和睦。“萨岁”在侗族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它的祭祀仪式是侗家所以祭祀仪式中最隆重的,也是最多见的。日常祭萨即是每月初一或十五侗民们自发的带着香纸、油茶来到萨坛前祭拜,唱祭萨歌,祈求平安,久婚不孕的妇女在家婆或女巫师的陪同下在萨坛前祈求早生贵子;节日祭萨则是在逢年过节或村寨重大喜庆日子,全寨人或邀请附近村寨寨民一起举行盛大的祭萨活动。这样既可达到祭萨的目的又可加深侗民间和村寨间的感情,增强民族团结。

2.佛教祭祀,侗族崇尚多神论,所以在侗族宗教信仰中,除了对萨神的主体崇拜,还存在着对佛教的崇拜。侗族佛教活动一般在寺庙进行,分为两种,一种为和尚或尼姑的科仪活动;另外一种是有众多信徒参与的法会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都会举行“观音会”,法师们又念又唱,有时还吹箫、海角,非常热闹。

3.祭丧仪式祭丧仪式是侗族祭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开路”和“守灵”两部分。在“开路”仪式中,最主要的是请佛和踩灯。“请佛”是丧祀仪式的序曲,意为“邀请普天诸佛来证明”。“请佛”由主坛先生主持,音乐为多曲联套,首先由打击乐合奏为开始第一段,曰《长行头》,随后是《安龙神》、《三贩依》、《小八句》等。踩灯”则是为女性逝者设立,晚上由主持先生绕着点了灯的棺材踏歌行走。踩灯的音乐丰富多彩,由多首歌曲及器乐套曲组成,其中《踩灯调》为核心唱段,曲风凄惨,在演奏中营造出一种阴深、悲切的气氛。

“守灵”——守灵需要唱“孝歌”,所谓孝歌其实就是晚上在灵堂上由歌师唱逗大家发笑的歌,让大家快乐送故人。歌曲体裁没有限制,但叙述风格诙谐幽默,意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以排解夜晚守灵大家的寂寞。

结束语

侗族是我国多民族家庭中的一员,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古老且最具传统文化底蕴的民族之一。侗族不仅被人们称之为“礼仪之邦”,而且被冠以“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鼓楼、风雨桥便是其文化精髓;侗族大歌更是其杰出代表,她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没有多声部合唱音乐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石若屏.浅谈侗族的族源与迁徙[J].贵州民族研究,1984,(04).

[2]黄妙秋.广西侗族民间祭祀音乐之音乐学分析[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7,(05).

作者简介:

杨鉴(1971,5--),男,侗族,湖南怀化人,出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声乐、民族民间音乐。

作者:杨鉴

上一篇:电子合同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