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P2P监管

2022-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信贷消费市场就陷入了低迷期, 一边是银行通过收缩银根来缓解通货膨胀, 一边是融资困难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这种情况下, P2P应运而生, 进入了爆炸式扩张时期。自P2P进入中国以来, 由于我国缺乏针对性的监管立法, 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完善的自律规则, 从而导致了我国P2P行业鱼龙混杂, 部分非法企业披着P2P的外衣从事非法集资、资金池等非法金融活动, 对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大对P2P监管的研究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P2P监管问题

1.1 监管主体的缺失。对于我国金融行业来说, P2P属于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 因此自P2P进入中国以来, 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立法, 导致很多相关部门仅仅尝试性地对P2P行业进行监管, 效果不甚理想。例如银监会成立于P2P进入中国之前, 因此其关于信贷业务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并不适用于P2P监管, 虽然银监会颁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 但是在通知中仅仅阐述了P2P中存在的风险, 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监管意见。此外, 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信部所颁发的政策法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P2P的运营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但是也都没有明确地指出监管需求。由此可见, 当前我国P2P行业的监管主体仍旧无法确定。

1.2 监管立法的滞后。P2P在2006 年进入中国, 2013 年取得了突破性扩展, 其发展速度之快使得我国当前的信贷法律法规呈现滞后性、法律位阶低、体系零散等问题, 使得相关部门在对P2P进行监管时只能够根据相关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或者地方性P2P监管政策来开展工作。例如当前对P2P的监管主要是根据《合同法》第210条、211条和《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7条进行的, 当然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也针对P2P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如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参与P2P网贷平台相关业务监管的通知》等。

1.3行业自律不完善。监管是P2P行业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保障, 行业自律则是其长期发展的根本。目前我国P2P行业可谓是鱼龙混杂, 缺乏统一的自律公约。虽然说在2012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个人对个人小额信贷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行业委员会 (P2P行业委员会) , 之后在2013 年颁布了相应的自律公约, 实际上, 该自律公约的指导意义远大于实践操作意义, 原因就在于该公约仅仅属于概括性、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 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导致其可操作性极低。例如公约的第20条“当P2P服务机构违反公约规定时, 自律工作执行小组视情况给予通报保证取消会员资格等处理”, 对此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对于“违反公约规定”的行为没有明确阐述, 另一方面惩罚力度较小, 使得公约的震慑力较低。

2.加强P2P监管的有效措施

2.1 设置准入门槛。分析我国P2P迅速发展的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P2P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或者说根本没有准入门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也是造成P2P行业野蛮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来设置P2P行业的准入门槛:首先是明确P2P企业的出资人资格。由于当前法律法规对于P2P企业出资人资格没有明确的规定, 从而导致了部分面临资金危机的企业通过P2P来进行融资现象的出现, 这属于一种解决出资人或者控制人资金困难的“自融”方式, 和P2P的本质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 应当对P2P企业的出资人进行明确的限制, 只有在具备良好业绩、财务和社会信誉的情况下才能涉足这一行业;其次是通过明确P2P注册资本的方式来降低P2P快速圈钱的风险, 对此笔者认为由于P2P业务的特殊性, 其资本应当高于《公司法》的最低标准;最后是统一P2P企业的法律地位, 为后期的监管工作奠定基础。

2.2 规范P2P经营行为。对于如何规范P2P经营行为, 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两个禁止”一个是禁止以自由资金放贷。从本质上来说, P2P企业属于潜在放款人和潜在借款人之间的中介机构, 因此P2P企业自身的资金不应当参与到放贷行为中, 放贷的资金只能够来自于网站上注册的放贷人;另一个是禁止P2P平台自身提供担保。为了达到吸引投资者, 保持自己吸收能力, 很多P2P企业以各种名目对放款人的本金提供担保, 如人人贷的“本金保障计划”等, 如此一来则会将一定资金风险转移到平台自身, 当发生严重贷款违约行为是, 会对其他放款人的利益造成影响, 和P2P属于中介机构这一本质属性相矛盾。

P2P信贷模式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快速圈钱或者牟取暴利, 而是为社会融资性较弱的群体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其服务对象应当以游离在银行信贷体系外的中小微型客户为主。建立完善P2P监管, 对于活跃金融市场, 促进P2P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摘要:作为消费信贷的创新模式, P2P诞生于信贷市场紧缩的近代, 自2013年以来进入到一个爆炸式扩张阶段。目前, 我国的P2P在没有针对性的监管立法、明确的监管主体和完善的行业自律规则的前提下已经超越了其应有的中介地位。本文根据我国当前P2P监管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完善P2P监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P2P,消费信贷,监管

参考文献

[1] 赵婉媚.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与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 2014 (04)

[2] 李绍昆, 蒋海涛.中国P2P不同模式的风险及监管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0)

[3] 柴珂楠, 蔡荣成.美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模式的发展状况及对中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 2014 (07)

上一篇: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下的企业战略发展下一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