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监管系统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进出口监管系统(精选7篇)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1

大连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

视频监控系统框架标准

为规范大连关区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和有效使用,提高海关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监管的水平,强化海关对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的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出口监管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办法》以及《大连海关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布局规划(2009年—2013年)》(大连海关〔2009〕2号公告),结合大连关区保税监管场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框架标准。

一、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以下简称“两仓”)应具备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视频监控设施。

二、两仓经营企业负责提供两仓视频监控系统仓库范围内的软硬件系统、布线、终端等方面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包括主管海关驻库办公室监控终端),负责将视频监控信号通过电子口岸传输至主管海关。

三、两仓视频监控系统要保证实现对两仓内部及所有出入通道的全方位、24小时实时监控,并提供三个月内录像保存及回放功能。

库区照明条件不能满足夜间视频监控需要的,应加装视频红外监控装置。

四、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不低于1小时供电的不间断后备电源,并可在发生可能影响视频监控的因素后立即通知主管海关。

五、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一)实时监控功能

操作人员可监控任意监视器,可实时监视同一或多个监控点的所有图像信息,可以同屏显示多路图像信息。多台监视器可同时监视某一点图像信息。

海关可远程控制任意监视器朝向,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监控需要远程控制某监视器朝向,使其移向海关需要的监控方向,并可手动调焦。

监视器可以轮巡监视多路实时图像信息,在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系统内的所有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监控点的图像、同一监控点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

(二)语音控制功能

监控室与两仓作业区之间,提供配合视频监控的语音广播功能。

(三)录像功能

两仓视频监控系统录像功能应包括:实时录像、定时录像、运动检测预触发录像、报警预触发录像、录像检索回放功能。

(四)报警功能

报警种类可分为外围设备报警接入和监控系统内部报警两类。

外围报警包括:事故报警、设备状态变化及故障报警、消防报警、防盗报警、防火报警。

内部报警包括:视频信号中断报警、磁盘空间报警、线路故障、网络故障、设备故障等。

(五)接入功能

两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有前瞻性,为系统升级、扩容、及资源整合预留充足空间,为海关预留高质量视频信号接口,保证能接入海关视频监控网络,并在接入海关视频监控网络时提供必要技术协助。

六、两仓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摄制图像

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标准评定不低于四级,水平清晰度不低于480线,灰度不低于8级,信号电平值为1V±3db,信噪比不小于40db,无故障工作时间大于30000小时;

(二)显示图像

水平分辨率彩色模式480线,黑白模式570线,自动追踪/自动白平衡控制/手动R/B增益控制,48分贝信噪比,可以自动或手动切换彩色模式或黑白模式,F1.4时彩色模式0.14Lux,黑白模式0.01Lux;

(三)录制图像

多画面显示,可作单/四/九/十六/大小画面分割显示,手动/自动轮巡,现场抓拍、多种录像方式选择,压缩码率可根据现场状态自动调节,保证画面清晰度,杜绝马赛克现象,能保持长的记录时间,在检索录像、抓拍图片、系统日志和报警日志时刻随时进行备份处理,报警技术处理采用移动侦测技术,可以动态调整其分析精度,可根据连接的不同客户端带宽动态改变网络传输时的码流。

七、满足和配合主管海关实施视频监控的要求

(一)各保税仓库主管海关设专人负责辖区内两仓的视频监控,定期和不定期在主管海关办公楼或驻库办公室内对系统录制的历史图像进行检视,分析可疑图像内容。

(二)两仓的视频监控系统不能使用时,原则上应暂停其所有进出仓业务。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暂停其业务,两仓经营企业应向主管海关申请,并配合主管海关有针对性地增设临时监管手段或措施,以防范和弱化因视频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所出现的监管风险。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2

一、完善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体系

1. 加快推动法制建设

对于加快推进法制建设,促进法律上有关制度条例的建立,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要对其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改正,使之愈加适应现在进出口商品监管的工作需要。而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中的法制观念建设也是进出口商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的一方面,要在观念上真正的认识到进出口商品监管的重要性,明白进出口商品监管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在确保进出口商品逐渐法制化的基础上,各部门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进出口商品监管的工作质量。

2. 推进监管体系建设

推进监管体系建设是当前工作任务的主要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风险存在的必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简化不必要的监管流程,使其将原有的笼统监管流程进行细化,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在健全的法制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全面、科学、有效的检验监管的方法对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建立健全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来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使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工作可以有效、高效的进行,避免出现因监管不力使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被卡在海关的现象,造成企业及国家的损失。

二、健全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体制

1. 推动进出口商品监管的工作体制建设

要依赖地方,提高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中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的重视度,使之被各地方政府纳入以后的发展计划中,通过设立政府奖项,标榜优秀先进的质量管理机构,指导企业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强跟其他质量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形成各部门认真负责、协调合作、共同管理的工作体制,形成紧密相连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体系。

2. 变革进出口商品的监管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的监管流程,有关部门首先要规划今后进出口商品的信息化工作。其中包括: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及的建设、手机终端APP的应用、以及内部局域网的数据共享应用等,这样工作在监管流程中,通过不同数据传输的形式,将目前的监管任务流程上传至终端服务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上传的视频及图片及时监督进出口商品在检查过程中存有的漏洞,保证国家人民财产的安全性。此外,还要加强与海关、银行、商务等部门达成企业的诚信信息资源共享的共识,依据企业的诚信现状对其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并制定弹性的诚信体系管理,对于不同诚信程度的企业给予便捷奖励或行政处罚。

3. 革新进出口商品的监管工作

我国根据当前港口目前的运营情况以及后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将当前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至风险监控。一方面能够保证港口资金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当前的工作效率。其中商品抽查的范围涵盖各个方面,包括口岸、市场、仓储等,然后一季度一汇总发布,使商品的监督抽查更有动态性及整体性。其次,对进出口的重点敏感的商品设置专门的监管目录。实行商品的流向全部申报和生产商品的企业的全部备案的措施,从而达到对目录上重点敏感的进出口商品的有效管理。

三、加固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基础

1. 加快高等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实验室建设

推进商品检验实验室的全面建设不但可以从根本上细化了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流程,而且在检验结果方面还能提高数据的精确性。高等实验室不但含有高科技的技术含量,而且在标准化方面也能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其次高等实验室的全面建设全面采用高素质综合人才,无论是在今后工作顺利开展还是后期工作培训中,都能发挥到积极重要作用。原有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后期工作在开展方面遇到极大的阻碍,但是通过现有的模式的改进,使其全面推进了现代化的标准模式。

2. 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的辅助作用

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辅助进出口商品监管部门检测监管商品。进出口商品监管机构可以把相应的检测认证职能交给有实力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而进出口商品监管只需对其的报检与日常检验等工作进行认证考核,这样才能发挥出当前的重要作用,提升第三方认证的检验水准。

3. 加大进出口商品监管人员的素质建设

成立专门对进出口商品进行检验监管的专家团队,对进出口商品的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使之成为进出口商品监管工作这一方面的人才。与此同时要对那些处在关键工作岗位的人员实施在岗培训的制度,力求打造出一支拥有高素质和专业性的专家型的监管团队,以保障进出口商品的监管工作可以有较高的水平。

四、结语

进出口商品监管应从工作体系、工作基础和工作机制上着手展开改进创新,形成一套全新的具备中国特色的进出口商品监管的体系跟方法,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国际经贸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且平衡贸易收支,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做好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的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4,(2):127.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3

【关键词】风险管理;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和范围

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有计划的处理风险,以获得进出口工业品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风险管理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国内外与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区别和改变;国外检验检疫机构及媒体发布的产品质量安全通报、退运、召回等情况;产品自身特性、工厂质量管控、风险控制,企业经营诚信情况等。内部风险主要是指检验检疫关于进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资源配置、监管模式、通关模式以及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的能力等。

二、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的意义

1.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管理从微观向宏观管理转变的必然选择。

从2013年8月15日以后,质检总局对法检目录进行了大范围的主动调整,取消了大部分出口工业品的出口法定检验,检验检疫监管由微观管理逐步向宏观管理转变,原有的检验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对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将检验监管从繁琐的批批检验中抽离出来,通过系统的风险分析、科学的风险防控、突出质量安全的重点和难点,将有限的检验检疫资源合理配置到高风险的监管中,彻底打破法检与非法检的界限,逐步提高对进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适应新形势下的进出口工业品监管要求。

2.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是提升检验检疫自身管理能力的客观要求。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深入、技术性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检验检疫内部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检验检疫人员素质、管理对象的诚信缺失等都会对检验检疫的自身管理带来相应的影响。对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可以解决检验检疫业务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化解执法管理中各类风险,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到管理质量提升、风险可控、高效通关,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3.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是解决检验检疫管理资源与监管任务不匹配的最有效手段。

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多年来高速增长,贸易量稳步攀升,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一,检验检疫业务量也随之大幅增长,其中尤其进出口工业品增幅最大。随着全球贸易风云多变,从政府到外贸企业对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的要求更高、通关速度更快。一边是繁重的业务量和不断提高的要求,一边是严重的人力、财力不足,检验检疫部门虽然出台了大量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实施了“5+2”工作制等等,但还是难以满足外贸企业的需求。实施风险管理,通过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信息化风险管理平台建设,可有效解决人力、财力等管理资源不足问题。

4.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实现“管得住、放得快”的最有效手段。

对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通过对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国外通报、质量督查等进行风险分析,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有针对性的对高风险进出口工业品加强检验监管,使监管更加高效、严密,实现检验检疫“管得住”。此外通过风险分析,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低风险的工业品简化检验监管或者免于监管,实施自动放行,提高通关效率,实现检验检疫“放得快”。

5.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是加强检验检疫队伍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制约,这些风险就可能发生廉政问题。实施风险管理,对检验检疫全流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有效避免检验检疫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廉政问题。

三、进出口工业品实施风险管理的应用

风险管理应用于检验监管,关键是有配套的管理措施,根据不同产品的风险分级差别化管理,在减低风险的前提下提升效率。

结合辖区进出口工业品的特点,强化风险分析结果的应用,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一是结合实际确定不同产品的风险分级,对进出口工业品的风险点进行充分识别。二是确定不同风险等级工业品的检验监管模式。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项目的重点敏感高风险品实行批批检验为主,以确保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其他高风险或较高风险品,实施分类管理;对一般风险的工业品,采用直接放行通关和验证监管模式为主。三是加强总结分析,改进完善。根据进出口形势变化,对风险点实施动态监测、跟踪,针对风险点变化,实施动态控制措施。通过监督检查对进出口业务风险管理措施及时予以修正和调整,使其不断改进并具适宜性。

以广东惠州为例,2015年,惠州检验检疫局按照广东局创新建立“三个模式”、优化构建“三个体系”的总设计,大胆创新,对辖区12家大型企业实施进口工业品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理+监管后置”的快速核放监管模式。在“管得住”方面,制定《惠州局进口工业品风险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对企业的经营守法情况,质量管理情况,信用情况等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实施企业的有较高的综合质量管理和信用水平。针对实施企业九成以上进口工业品为一般风险出口成品的原材料,大胆采用直接放行通关,在对企业的的后续监督管理中验证及监管货物的质量情况;对进口设备、消费品等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和反欺诈项目的高风险产品进行重点集中抽批检验监管。定期对企业进行风险再评估,实现动态监管。在实施过程中,内部管理在工作流程上增加了透明度,在时限要求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既缓解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也降低了廉政风险。在“放得快”方面,企业提前通过电子邮件预申报,实行无纸化报检和通关,业务部门根据货物风险情况因素提前制定检验方案,货物进口时免于口岸现场查验,即报即放,完全实现零等待。到厂的一般风险工业品可按企业质量流程实现直接入库上线生产,高风险产品则在检验检疫监管下集中实施检验。最大限度缩短企业通关和生产流程时间,为企业发展赢得主动。在措施收效明显的良好基础上,惠州局逐步推广扩大实施范围,2016年已经评估并实施了对65家大中型企业的进口工业品风险管理。一年来,通过风险管理通关检验的进口工业品有8455批次,货值8.4亿美元,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通关时间和通关成本。

四、做好检验监管风险管理的关键

实行检验监管风险管理是检验检疫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检验检疫实现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在对风险管理新模式探索中,完善相关要素是做好风险管理的关键。

1.建立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理专业队伍

风险管理属于新生事物,对检验检疫执法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应当加强对一线执法人员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基层执法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论,建立一支风险管理理论知识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专家队伍,学习最新风险管理理论,结合工作实践组织研讨,促进风险管理人员、风险评估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之间进行风险的建议和信息交流。

2.建立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理制度

应用风险管理的科学思维,通过对进出口工业品产品风险因素识别、风险数据分析评估和风险控制,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制度。对进出口工業品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管控,合理调配检验检疫有限的监管资源,集中精力将工作重点放在行业性、系统性等高风险行业和产品的管理上来。

3.完善信息采集评估平台和数据库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4

一、总体要求

(一)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各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辖区内出口鳗鱼产品的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对出口加工注册企业的原料鳗养殖、药物和饲料使用及加工过程实施监督检查,以保证出口鳗鱼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

(二)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出口鳗鱼产品业务集中的地区建立与出口量相适应的检验检疫实验室,保证出口前的检验检疫项目按时完成。暂时不具备有关检测能力的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采样送检),既要促进产品的出口,又要确保质量。

(三)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对辖区内养鳗场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各检验检疫机构要不定期对养鳗场进行监督检查,以监督、确认各项检验检疫要求和规定在养殖环节均得到有效落实。

(四)各检验检疫机构应与当地农业、渔业管理部门和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以下简称“养鳗场")建立协作和信息沟通机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养鳗业的药物和饲料的使用情况;并向养鳗场提供国家质检总局以及进口国家的有关规定。

二、养鳗场的监督管理

(一)养鳗场必须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并报经直属检验检疫局批准,出口加工用鳗鱼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养鳗场。

(二)申请备案的养鳗场必须符合《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申请备案的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附件1)的规定;

(三)养鳗场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备案申请时须提交有关材料(附件2);

(四)检验检疫机构应按照《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申请备案的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的规定,对申请备案的养鳗场进行考核,并填写《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审核记录表》(附件3)。符合条件的报直属检验检疫局审查批准备案,由直属检验检疫局颁发《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证书备案证》(以下简称备案证)(附件4)

(五)备案证自颁发之曰起生效,有效期3年。有效期满后继续生产出口鳗鱼产品的养鳗场须在期满前3个月接照本规定重新提出申请。

(六)备案的养鳗场迁址或名称、养殖规模、所有权、法人代表等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向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重新申请备案或办理变更手续。

(七)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应按要求对养鳗场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并将有关情况在《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监管手册》(以下简称监管手册)(附件6)中记录,且保存2年;监督管理频率:每季度不少于1次,疫病多发季节应适当增加监督管理的频率,包括了解和掌握药物和饲料使用情况,并在出塘(池)时随机抽样检测有关药物残留(每次抽样量不得少于5条鳗鱼/塘或池)。

(八)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需要制订并实施鳗鱼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计划。

(九)养鳗场供出口加工用鳗鱼时必须如实填写《出口加工用鳗鱼供货证明书》(以下简称供货证明)(附件7),并持供货证明和监管手册到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审核、签字并加盖出口加工用鳗鱼供货证明核销专用章(印章模式见附件8),出口鳗鱼产品报检时必须随附供货证明。

(十)直属检验检疫局负责对养鳗场的养殖技术员、质量监督员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

(十一)直属检验检疫局对备案养鳗场实行审核管理制度。养鳗场备案证实行专场专号专用,不得转让和变相转让。

(十二)养鳗场违反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具有下列行为的,吊销其出口备案证:

1.存放或使用国家、输入国(地区)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未标明有效成份或使用含有禁用药物和药物添加剂,未按规定在休药期停药的;

2.提供虚假供货证明或转让和变相转让出口备案证的;

3.发生重大鳗鱼疫病未及时向检验检疫机构报告的;

4.逾期不申请年审的;

5.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和规定的。

三、出口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对出口加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认监委实施的出口卫生注册管理制度。

(一)原料管理。

1.出口加工用原料活鳗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养鳗场。

2.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必须与养鳗场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配备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的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养鳗场的生产、卫生、用药、用料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把好原料收购关。

3.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原料活鳗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养鳗场核查、原料活鳗的收购计划、检测验收等内容。

4.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必须配备质量监督员,接规定对养鳗场卫生、药物和饲料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控,做好相关监控记录,监控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当地检验检疫机构。

5.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应将鳗鱼收购计划报当地检验检疫机构备案。

6.出口鳗鱼加工企业须对拟收购的活鳗进行重金属、药残等项目的预检,合格后方可收购;监督活鳗捕捞、吊水、装车等过程,防止调包和混装。

7.进厂活鳗必须附有经养鳗场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确认的供货证明。进厂活鳗必须分场分塘(池)吊水,同时抽取样品进行检验药残和重金属等安全卫生指标,检验合格的方可加工生产.

(二)生产批次管理(按照水产品标识追溯管理规定执行)。

l.生产加工必须以塘(池)为单位实施生产批次管理,不同塘(池)的鳗鱼不得作为同一个生产批次的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生产批次必须清楚标识,从原料活鳗到成品,批次号必须保持一致。

2.批次号必须体现生产日期、养殖场编号、塘号等。如:030808-001-XXX003,即表示03年8月8日生产的第00l批,原料来自代号为XXX养殖场第003号塘(池)。

3.成品运输包装箱上须打印批次号。预包装产品其标签除应符合进口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打印产品批次号。

4.按产品批次号做好产品入出库记录,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产品品名、规格、批次号、生产日期、数量和入出库时间等内容。

(三)出口加工企业检测要求。

l.出口加工企业应按卫生注册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建立自检自控并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

2.出口加工企业必须按批次保留足够成品样品以备复查,留样时间不得少于样品保质期。

(四)产品追溯和召回。

1.出口加工企业必须建立产品追溯制度,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溯源,查清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2.出口加工企业必须建立产品召回制度,按规定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并进行妥善处理。

3.出口加工企业报检时须提供经销商、出口烤鳗企业和养鳗场3方的产品召回承诺书。

(五)违规处罚。

1.出口加工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检验检疫机构按有关规定吊销出口卫生注册证:

(1)经核实,连续两次因安全卫生质量问题遭到输入国(地区)退货、预警的。

(2)收购死鳗、病鳗及药残超标鳗用于加工出口的。

2.出口加工企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检疫机构可以责令该企业暂停出口报检,进行整顿。

(1)首次因重金属、药残等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遭到输入国(地区)退货的;

(2)出口检验连续抽检3个报检批次的产品出现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

(3)产品原料来源不清,用药不清,批次管理不清的;

(4)日常监督中发现同一不符合项屡次出现,出口加工企业对不符合项没有进行有效纠正的;

(5)质量管理体系没有有效实施,特别是原料活鳆管理制度没有有效实施的;

(6)出口加工企业产品召回制度没有有效实施的。

四、检验检疫管理

(一)各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所有专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鳗鱼加工企业的生产监督和签证工作。

(二)各检验检疫机构应做好养鳗场及加工注册企业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以及养鳗场的考核备案工作。

(三)各检验检疫机构要按照国家和输入国(地区)有关出口鳗鱼产品的有关规定和安全卫生要求,在对出口生产企事业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切实按照输入国(地区)的要求和总局的有关警示通报加强抽样并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注意做好对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和考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出口鳗鱼产品合格。

(四)根据有关规定和输入国(地区)要求出具单证,证书上必须注明生产批次号。

(五)凡检出重金属、药残等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的,根据《进出口食品化妆品风险预警管理规定》向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报告,同时抄送有关直属检验检疫局。(六)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同有关出口企业和其它相关部门的联系与交流,在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基础上应注意搜集和交流各类进出口检验检疫信息(相关官方I网站http://),跟踪有关食品安全卫生信息和检验检疫要求,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知各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和出口养鳗场。

各检验检疫机构发现以下情况时须及时向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报告,并抄报认监委注册管理部:

1.各注册鳗鱼加工厂在收购鳗鱼时发现药残、重金属等超标情况时,应及时与当地检验检疫机构联系,由检验检疫机构确认后上报。

2.检验检疫机构在对养鳗场和出口鳗鱼加工企业日常监管中,发现职药残及重金属等安全卫生问题时;

3.发现出口鳗鱼加工企业和养鳗场存在严重违规现象时,需暂停其出口或出口供货资格,直至吊销其出口备案资格或卫生注册资格。

附件1:

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申请备案的基本条件和卫生要求

一、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土塘养殖的水面积应达100亩以上;水泥池养殖水面积应达15亩%以上;场区内养殖池须有规范的编号。

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养殖用水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BG11607-89)。

三、周围无畜禽养殖场、医院、化工厂、垃圾场等污染源,具有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设施,内部环境卫生良好。

四、布局合理,符合卫生防疫要求,进排水分设。

五、具有独立分设的药物和饲料仓库,仓库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六、养殖密度适当,并配备与养殖密度相适应的足够数量的增氧设施。

七、投喂的饲料必须来自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饲料加工厂,并符合附件《出口食用动物饲用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的要求。

八、遵守国家有关药物管理规定,不存放和使用国家、输入国或地区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药物必须有标明有效成份,有用药记录,并严格遵守停药期。

九、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书面的鳗鱼养殖管理制度(包括生产、卫生防疫、药物、饲料等)。

十、有经过培训合格并在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有不同的人担任,养殖技术员须凭出处方用药,药品由质量监督员发放。养殖技术员和质量监督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诚实守信,忠实履行职责;

(二)具备养殖、卫生防疫专业知识;

(三)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四)从事水产养殖工作两年以上;

(五)掌握和熟悉农业部公告2002年第235号、第278号和农业部《关于发布<出口鳗鱼养殖用药规定>、<出口鳗鱼养殖禁用兽药品种目录>的通知》等国家有关规定。

十一、建立重要疫病及重要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十二、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要求。

附件2:

养殖场申请登记应提交的材料

一、《出口加工用鳗鱼养殖场备案申请书》(附件9)一式两份。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水产养殖证》复印件。

四、养殖场平面示意图及彩色照片(包括场区全貌、养殖池、药房、饲料房、吊水池和包装场等)。

五、养殖塘(池)分布示意图及编号。

六、水质检测报告。

七、所用饲料的品名、成份、生产许可证号及生产企业。

八、所使用药物(含消毒剂)品名、成份、批准号、生产企业。

九、养殖技术员、质量监督员的资质材料。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5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关对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监管,促进邮政业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海关对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等进行监管,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对货物通过邮政渠道进出境监管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未作规定的事项,参照本办法进行监管。

第三条 进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自进境起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并存放于海关监管场所内。

未经海关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开拆、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或者对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进行其他处臵。

第四条 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出境邮递物品的寄件人应当按照海关规定如实申报姓名、住址、身份证件种类及号码等身份信息以及所收寄物品的相关情况,并办理相关手续。除另有规定外,收寄件人可以委托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办理海关手续。

收寄件人委托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办理海关手续的,应当向邮政企业或者其他代理人提供所收寄物品和收寄人身份信息的真实情况;邮政企业或者其他接受收寄件人委托代为办理海关手续的代理人,应当对委托人所提供情况的真实性进行合理审查,遵守相关规定并承担责任。

第五条 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收件人、寄件人应当主动向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申报单》和有关单证,办理申报纳税等海关手续:

(一)超过海关规定数量、金额,但是仍在合理数量内的;

(二)需要提交许可证件或者证明的;

(三)按照海关总署规定应当申报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进境邮递物品的收件人经海关同意,可以在申报前查看物品。

第七条 个人邮寄物品进境,海关依法征收进口税。

进境个人邮递物品在海关规定数量及金额内的,免征进口税。

进境个人邮递物品超过海关规定数量、金额,但仍在合理数量内的,由进境个人邮递物品的收寄件人在物品放行前按照规定缴纳进口税。

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中的“海关规定数量、金额”由海关总署另行制定并公布。第八条 同一收寄件人邮寄进出境的个人物品,经同一邮件总包邮递进出境的,应当合并计算其数量、价值。

第九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的收寄件人和邮政企业,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货物、物品进出境及寄递的禁止性、限制性规定。

邮政企业应当依法对收寄的邮递物品进行验视,对国家禁止出境的物品应当拒绝收寄。邮政企业在已收寄的进出境邮递物品中发现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物品的,应当立即通知海关并协助调查、处理。

第十条 侵犯受法律和行政法规保护的知识产权的进出境邮递物品,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及相关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应当交由海关依法处理:

(一)进境邮递物品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的;

(二)在海关规定期限内未办理海关手续或者无人认领,并且无法退回的;

(三)进出境邮递物品所有人声明放弃的;

(四)属于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情形的;

(五)其他应当交海关处理的。

第十二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进出境邮递物品办结海关手续前,收件人、寄件人依法申请退运的,经海关审核同意后,交邮政企业办理退运。第十三条 超出合理数量、规定金额的个人邮递物品应当按照货物相关规定办理手续。收寄件人选择退运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办理。

常驻机构公用物品、非居民长期旅客自用物品和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及其人员公用和自用物品、音像制品及印刷品等,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四条 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进境、出境、过境、转运、转关的,邮政企业应当采用电子数据、纸质单证等形式向海关如实申报。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开展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运输、报关、监管场所经营等业务,应当符合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报关企业及监管场所经营企业等管理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办理进出境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等进境、出境、过境、转运、转关等手续以及进行装卸、开拆和封发等作业,应当在设有海关的地点进行,并接受海关监管和检查。

第十七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应当接受海关查验。

海关查验进出境邮递物品时,邮政企业工作人员应当到场协助,负责物品的搬移、开拆和重新包(封)装,并作为见证人或者受委托的代理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查验记录单》等有关法律文书上签章。海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通知进出境邮递物品收寄件人到场协助查验,并由其负责物品的搬移、开拆和重新包(封)装。

进出境邮递物品收寄件人不在场的,海关应当在查验结束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告知单》放入被查验邮件内并施加海关封志。

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邮递物品,未经海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开拆、破坏海关封志。

第十八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经查验需要办理申报、纳税等海关手续的,海关应当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进出境邮递物品海关手续通知书》,交由邮政企业送达收寄件人。

进出境邮递物品经海关查验放行的,直接交邮政企业投递。

第十九条 国际邮件互换局、国际邮件交换站(以下统称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是海关监管场所。

邮政企业设立、变更、申请注销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等海关监管场所的,应当向海关总署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直接对外封发、接收及交换邮件总包,并接受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所在地海关监管。

邮政企业不得在未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地区直接对外封发、接收及交换邮件总包。自未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的地区邮递进出境的邮件应当由境内其他地区的国际邮件互换局办理邮递手续,国际邮件互换局所在地主管海关对有关进出境邮袋和邮件实施监管。

第二十一条 邮政企业承运进出境(含过境、转运、通运)邮件总包的,应当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邮运路线及邮运方式备案表》,将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在境内的邮运路线(以下简称邮路)及邮运方式向所在地主管海关备案,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邮政企业可以委托其他企业承运进出境(含过境、转运)邮件总包,但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申报、协助查验等义务。

因特殊原因,邮路或者邮运方式需要临时调整的,邮政企业应当事先报告所在地主管海关及调整后的相关海关,所在地海关及相关海关均同意后方可调整。调整原因消除后,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主管海关及相关海关,并继续按照原备案邮路及邮运方式邮递物品。

第二十二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向海关备案的邮路和邮运方式,将进出境邮件总包、国际邮袋和邮件集装箱完整、及时地运抵指定的监管场所,并确保封志完好无损。

第二十三条 进出境邮件总包在一个设关地点未办结全部海关手续,需转至另一设关地点继续办理的,应当办理海关转关监管手续。

办理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出手续的海关为转出地海关,办理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入手续的海关为转入地海关。

第二十四条 邮政企业办理转关手续时,应当向转出地海关提交电子、纸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进出境邮件总包路单、封发清单,转出地海关据以验核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封志、数量及号码,并制作关封交邮政企业。

邮件总包运抵转入地海关监管场所后,邮政企业应当立即通知转入地海关并提交关封。转入地海关审核转关电子数据,验核关封、邮件总包(邮袋)封志、数量及号码,办理转关核销手续。

因邮政企业运力安排等原因导致海关无法正常核销转关的,邮政企业应当及时向转出地海关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修改申请表》,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邮政企业办理邮件总包过境、转运手续,应当向进境地海关提交邮件总包路单。转运邮件总包进境、出境不在同一地点的,进境地海关验核后制作关封,出境地海关凭关封办理出境手续。

第二十六条 邮政企业开拆及封发进出境邮袋前,应当及时通知海关,并在海关监管下进行作业。

进境邮袋开拆前及出境邮袋封发前,邮政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相关邮递物品电子信息

第二十七条 邮政企业接收进出境邮递物品、国际邮袋、邮件集装箱、邮件总包发生误卸、损毁等事故时,应当及时通知所在地主管海关,并办理相关补充或者变更申报手续。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中下列单证的标准样式及有关事项,由海关总署另行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申报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查验记录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告知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办理进出境邮递物品海关手续通知书;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递物品退运申请书;

(六)邮政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国际邮件监管场所注册登记申请书;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邮袋)邮运路线及邮运方式备案表;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邮件总包转关申报单修改申请表;

(十)海关对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规定的数量、金额、进口税起征点。

第二十九条 进出境邮递物品有关单证应当自制发之日起留存18个月。依法由海关留存的,海关按照有关规定保存。

第三十条 进境邮递物品收件人、出境邮递物品寄件人、邮政企业违反本办法,构成走私行为、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或者其他违反海关法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进出境邮递物品,是指邮政企业通过邮政网络承揽、承运进出境的个人物品及其他物品,包括印刷品、小包、包裹等邮政普遍服务的邮件和邮政速递邮件。

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是指收件人(自然人)本人或者本人家庭自用、寄件人(自然人)馈赠亲友,且属于海关规定的个人物品数量、金额内的日常生活用物品。

收件人,是指进境邮递物品的境内收取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寄件人,是指出境邮递物品的境内交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邮递物品申报单证,是指由万国邮联、世界海关组织等确定用于进出境邮递物品的相关单证,以及中国海关要求的申报单证。

邮件路单,是指载有邮件总包号码、原寄局及寄达局、内含件数及重量、承载的运输工具等邮路信息的万国邮联规定单证。

进出境邮件总包,是指境内外国际邮件互换局每次向对方互换局封发的邮件集合,总包可以由一袋、若干袋或者不装袋的外走邮件组成,盛装容器可以为邮袋、集装箱等。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6

关电邮使用帮助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公开目录导航>公开目录

索 引号: 00001415-4/2010-00647 发布机构: 海关总署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文号: 署令〔0〕9号

主 题词:

信息分类: 通关监管 命令 生成日期: 1989-1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

署令〔0〕9号

(1989年11月1日海关总署令第9号公布,自1989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第三条 进出境旅客必须将所带的全部行李物品交海关查验。在交验前,应填写“旅客行李申报单”或海关规定的其他申报单证向海关申报;或按海关规定的申报方式如实向海关申报。

旅客经由实施“红绿通道”验放制度的海关进出境,应按照海关公布的选择“红绿通道”的规定,选择通道,办理行李物品进境或出境手续。

第四条 查验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的时间和场所,由海关指定。海关查验行李物品时,物品所有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物品,开拆和重封物品的包装。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单独进行查验。海关对进出境行李物品加施的封志,任何人不得擅自开启或者损毁。

第五条 进出境旅客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接受委托办理报关纳税手续的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对其委托人的各项规定办理海关手续,承担各项义务和责任。

第六条 旅客行李物品,应以自用合理数量为限,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围的,不准进境或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经海关审核,按本办法附件《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以下简称《分类表》)规定的范围验放。进出境物品的合理数量和准许各类旅客进出境物品的具体限值、限量及征免税规定,另行制定。

第七条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的物品进出境,在海关检查以前主动报明的,分别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并可酌情处以罚款。藏匿不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处罚。

旅客携运《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物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别管制的物品进出境,海关按国家有关法规办理。第八条 旅客以分离运输方式运进行李物品,应当在进境时向海关申报。经海关核准后,自旅客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含6个月,下同)运进。海关办理验放手续时,连同已经放行的行李物品合并计算。以分离运输方式运出的行李物品,应由物品所有人持有效的出境证

件在出境前办妥海关手续。

第九条 经海关核准暂时进出境的旅行自用物品,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由旅客复带出境或进境。海关依照规定凭担保准予暂时免税放行的其他物品,应由旅客在规定期限内,办结进出境手续或将原物复带出境或进境。

第十条 进出境物品所有人声明放弃的物品和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逾期3个月(易腐及易失效的物品可提前处理,下同)未办理海关手续的物品,以及在海关监管区内逾期3个月无人认领的物品,均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第十一条 旅客携运属下列情形的物品,海关不予放行,予以退运或由旅客存入海关指定的仓库。物品所有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退运、结案手续。逾期不办的,由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条 的规定处理。

(一)不属自用的;

(二)超出合理数量范围的;

(三)超出海关规定的物品品种、规格、限量、限值的;

(四)未办理海关手续的;

(五)未按章缴税的;

(六)根据规定不能放行的其他物品。

第十二条 旅客应在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内,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办结物品进出境的海关手续。

第十三条 海关依照本办法和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免税放行的物品,自物品进境之日起2年内,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的,应向海关申请批准并按规定补税。按规定免税或征税进境的汽车,不得出售、转让、出租或移作他用。在汽车运进使用2年后,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必须报经海关批准;其中免税运进的,应按规定补税。

第十四条 进境旅客携带“境外售券、境内提货”单据进境,应向海关申报,海关办理物品验放手续时,连同其随身携带的实物合并计入有关征免税限量。

第十五条 涉及特定地区、特定旅客和特定物品进出境的管理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权有关海关依照本办法的原则制定,经海关总署批准后,予以公告实施。

第十六条 进出境旅客未按本办法或根据本办法制定的其他管理规定办理进出境物品的申请、报关、纳税以及其他有关手续的,有关物品不准进境或出境。对违反本办法并构成走私或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给予处罚。

第二章 短期旅客

第十七条 短期旅客携带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应以旅行需用物品为限。

短期旅客中的居民和非居民中的中国籍人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照规定的限值、限量予以征税或免税放行(注)。短期旅客中的其他非居民携带进境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海关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办理。

经常进出境的边境居民,边境邮政、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和边境运输工具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经常进出境的人员,携带进出境的物品,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以旅途必须应用的物品为限。未经海关批准,不准带进属于《分类表》第三、四、五类物品。

持特殊通行证件来往香港、澳门地区的短期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海关依据本办法另行制定的规定办理。

第三章 长期旅客

第十八条 长期旅客中的非居民进境后,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其居留期间自用物品或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海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长期居留证件(或常驻户口登记证件)、其他批准文件和身份证件,办理审批验放手续。上述人员在办妥上述手续前进出境或在境内居留期间临时出、进境携带的物品,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长期旅客中的居民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 定居旅客

第二十条 获准进境定居的旅客在规定期限内报运进境安家物品,应事先向主管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向海关交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管部门签发的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办理审批手续。经核准,其在境外拥有并使用过的数量合理的自用物品,准予免税进境;自用小汽车准予每户征税进境一辆。旅客持主管海关的书面通知,到物品进境地海关办理验放手续。

进境定居旅客自进境之日起,居留时间不满2年,再次出境定居的,其免税携运进境的安家物品应复运出境,或向海关补税。第二十一条 获准出境定居的旅客携运出境的安家物品,除国家禁止或限制出境的物品需按有关规定办理外,均可予以放行。

第五章 过境旅客

第二十二条 过境旅客未经海关批准,不得将物品留在境内。

第二十三条 进境后不离开海关监管下的交通工具或海关监管区直接出境的旅客,海关一般不对其行李物品进行查验,但必要时,海关可以查验。

第二十四条 过境旅客获准离开海关监管区,转换交通工具出境的,海关依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的人员携运进出境的行李物品,另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制定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的附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发布实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

“非居民”指进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外其通常定居地者。

“居民”指出境居留后仍回到境内其通常定居地者。

“旅客”指进出境的居民或非居民。

“短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暂时居留不超过1年的旅客。

“长期旅客”指获准进境或出境连续居留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的旅客。

“定居旅客”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部门签发的进境或出境定居证明或批准文件,移居境内或境外的旅客。

“过境旅客”指持有效过境签证,从境外某地,通过境内,前往境外另一地的旅客。

“行李物品”指旅客为其进出境旅行或者居留的需要而携运进出境的物品。

“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出租。

“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规定的正常数量。

“旅客行李物品监管时限”指非居民本次进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出境之日止,或居民本次出境之日始至最近一次进境之日止的时间。“分离运输行李”指旅客在其进境后或出境前的规定期限内以托运方式运进或运出的本人行李物品。

“征免税”指征收或减免进出口关税(即进口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税)。

“担保”指以向海关缴纳保证金或提交保证函的方式,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其承诺的义务的法律行为。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1989年12月1日起实施。

原对外贸易部1958年9月29日(58)关行林字第985号命令发布的《海关对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监管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略)(注:1.中国籍旅客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中国籍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2.本办法所附《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已被修订)

附件:

旅客进出境行李物品分类表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主办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号邮编:100730电话:010-65194114

进出口监管系统 篇7

RFID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决策依据[4]。国外已经利用RFID技术进行货物的监控,利用标签实时收集方位、安全状况等信息,并上传回监视平台进行货物的监控管理。国内许多港口也开始利用RFID进行智能港口的建设[3]。

本文根据南通口岸的特点,将RFID和视频云技术应用于南通口岸的检验检疫领域,研究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的关键技术。采用皮重监控技术防止车辆皮重作弊;采用射频卡识别技术防止更换车牌作弊;采用远程称重技术,使司磅员与货主、车主脱离接触,使用远程打印终端在磅房打印磅单,解决货主、车主对司磅员的干扰和胁迫的问题。同时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和企业的自动称重系统相连,同步查看散货查验的视频和数据,全面掌控现场的每个环节。

1 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的关键技术

1.1 进出口企业的地磅系统与商检管理平台的对接

进出口企业的地磅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进出口散货的报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二是数据收发部分,负责发送数据、调用商检的Web Service,接受商检系统提交的数据,进行校验。

商检系统也分成2个部分。一是进出口企业报检数据的存储;二是数据收发部分,接受各个企业提交的数据,发送商检修改之后的数据给相应的企业的Web Service。

考虑到可能存在不同的企业使用不同的地磅系统,这些系统的底层数据格式并不一致,在数据交互时无法做到统一的数据交换,需要支持异构数据服务来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互。因此本文将数据的处理都放在接口处,研究XML和Web Service接口功能实现技术,统一规定接口规程,统一数据交换的格式和方法。以使监管平台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已有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地磅系统与商检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货物报检与磅单信息的关联控制。

1.2 进出口散货称重过程的监管

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企业散货的监管主要是对其称重过程的监管。使用RFID技术和视频云来提高监管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通过研究传感器的数量、间距对称量精度和速度的影响优化传感器的布局。如图1所示。每台秤配备四套红外光栅、一台中距离射频阅读器、两台道闸、一个语音喇叭、一台信号灯以及三个摄像头,中距离射频阅读器安装在秤台前端(驾驶员车窗的位置),摄像头安装在车辆两端及地磅中间,红绿灯安装在车辆的进口端,栏杆机安装在车辆的出口端。车辆上秤之前,信号灯为绿色;车辆上秤后,重量大于系统最低值时,信号灯为红色;车辆停稳后,系统自动检测红外光栅(如果称重车辆未能完全上秤,系统语音提示称重车辆将车开到中间,否则不允许称重)。

称重的流程为:驾驶员持标签卡,中距离阅读器能自动识别车辆身份;称重系统根据卡号调出该车的车号及相关的预置信息(如:车牌号、皮重、材料来源、包括本车型车辆的核定重量等等);称重仪表测出车辆的重量、摄像机并同时抓拍三组图片(前车牌、车厢、尾厢);若此时本车型车辆允许的最大重量与实际重量相差大于误差值范围,系统自动语音“车辆不能保存,请与管理人员联系”,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车辆进行放行(手动调整);当称重车辆的皮重、同一辆车两次称重的时间间隔信息等出现异常(非许可的时间范围)时报警,作适当的语音提示。称重完成,如果车辆在20秒内车辆还未下秤(重量大于阀值或光栅挡住说明车辆未下秤),进行语音提示:“称重完毕,请速下秤,避免交通阻塞”。若一切正常,系统将称重结果存入数据库中,打印机自动将单据打印出来;出口道闸自动打开,语音提示车辆下秤;系统所有流程完成,信号灯变为绿色,道闸落下。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及进出口企业可以实时汇总、查询、打印称重数据,也可以调用相关称重图片进行审阅。

2 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

2.1 总体架构设计

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通过和各进出口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相连,同步查看散货查验过程中的视频和数据,帮助其全面监管作业现场的每个环节。

2.2 数据库设计

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报检和商检部门的报检校验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商检检验后告知对方企业,让对方进一步确认。另外就是对散货的称重过程进行监控。因此,根据工程要求,在SQL Server2008 R2中设计相关数据库表1至表3所示。

2.3 地磅系统与商检管理平台对接的接口设计

本文通过使用XML和Web Service接口功能实现技术,统一规定接口规程,统一数据交换的格式和方法来实现地磅系统与商检管理平台的对接。

商检系统开放url接口供待检企业地磅系统定时上传数据,地磅系统上传数据到商检平台通过http Web请求方式进行数据的提交,请求类型为post。

地磅系统上传新增数据到商检平台的关键代码:

地磅信息使用XML,统一上传数据的格式:

2.4 进出口散货称重监管的实现

对进出口散货的过磅流程进行监管,商检部门选择报检单位进行实时监控,称重图像即时抓拍,系统自动读取现场作业数据,调取相关称重图片进行审阅及现场作业状况,使工作流程管理图形化。

进出口货物全自动监控,在监控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做到计量数据自动采集,在云端数据实时存储,实现实时信息的可再现,通过长时间的数据积累,提高异常数据预警的准确性,并且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对散货进出口流程及计量数据进行监控、查询、打印等操作,大大减轻了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企业的管理效率。

实时监测数据的关键代码:

3 平台运行情况及结果分析

本监控平台主要服务于粮油、一德等企业对应于商检的直通检疫流程所做的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可以和南通商检的系统无缝连接起来。目前该平台已经为粮油、一德等企业同步商检数据服务、运行了1年多。

经检验,本平台历经长达1年多的运行使用,其功能满足了进出口企业和商检的各项要求。且平台与商检系统、地磅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行了无缝连接,数据交互、使用无异常。平台的使用,一方面减少了因疏忽带来的损耗,在不增加人力情况下,为进出口业务更精确的管理带来了可能。另一方面为企业优化码头人员的数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都非常可观。

4 结论

本文在对南通口岸进出口散货检验检疫流程进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对进出口散货的监管在数据采集与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将RFID和视频云技术应用于进出口散货的业务监管,通过对南通口岸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商检系统的检疫数据流为核心,连接地磅称重系统,同步查看散货查验的视频和数据,实现对进出口散货的有效监管和快捷通关,提高了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后结合粮油和一德作业现场的真实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有效提高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企业的管理效率。

摘要:针对现阶段对进出口散货的监管在数据采集与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将RFID和视频云技术应用于进出口散货的业务监管,通过对南通口岸进出口散货监管平台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商检系统的检疫数据流为核心,连接地磅称重系统,同步查看散货查验的视频和数据,实现对进出口散货的有效监管和快捷通关,提高了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效率。最后结合某港口企业的真实数据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监管平台能有效提高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出口企业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RFID,进出口散货监控,视频云

参考文献

[1]王玉峰.海关直通检疫系统的工程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8.

[2]赵轶华.基于物联网的港口散杂货疏运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冯靓.图像处理技术在海关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上一篇:国培计划(2015)--个人研修计划下一篇:寒假作业日记350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