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战以后,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人类社会逐步向休闲时代迈进。文章就是以休闲的时代背景入手, 对休闲的特征以及休闲给旅游发展带来的新变化进行了具体研究。认为, 休闲时代就像工业时代一样,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从需求角度来看,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从旅游的动机上讲, 我们所说的现代旅游需求的动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食住行游购娱”的基本要求, 而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康体疗”等新的需求, 并且有着向多元化和深度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二是需求的主体更加广泛, 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群;三是闲暇时间更加充足, 带薪假期、公共假日、奖励旅游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条件, 使得现代旅游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次, 从旅游供给的角度而言, 传统意义上旅游业的概念已经不能概括现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行业了, 尤其是产业的高度聚集和城市房地产发展的受限以及旅游房地产的兴起, 使得现代旅游业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都体现出了极大的不同。作为对现代旅游业现象及其背后规律进行探索和传递的重要阵地,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不懈探索, 当下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培养出了一批批旅游管理相关行业的人才, 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时代性特征以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相对滞后的特点, 使得当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1. 理论教学滞后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实际

旅游业实质上是一个产业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其他行业、产业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甚至于是超越自身的价值。最为典型的例证就是文化旅游业, 文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的认同问题, 而旅游业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很好地搭建起消费者与供给者之间的桥梁, 这样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既可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底蕴, 又可以为文化产业带来庞大的消费者。旅游业的这一性质既造就了其旺盛和蓬勃的生命力, 又使自身具备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旅游业呈现出诸多可变和复杂的现象, 对旅游业规律的把握难度更大。而当下高校旅游专业的理论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主要依托的是教材, 有些教材本身就具有滞后性, 尤其体现在数据的陈旧和例证的脱节上。

同时, 高校理论教学成果有时也落后于行业的实际需求,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旅游地产。当以华侨城为代表的一批旅游地产开发者取得成功后, 高校理论教学成果还没有对旅游地产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把握, 尤其是对具体操作规范更加知之甚少, 这就使得理论教学明显落后于实际发展, 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这也直接影响高校教学的权威性和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但是现实中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因数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主观上主要是对实践教学认识的不足,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的误差。一般认为实践教学应该是高职教育的任务, 普通全日制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任务就是传授理论知识。这样, 一些普通全日制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尤其是本科学生, 理论知识学得不够扎实, 实践技能又短缺, 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二是重视的不够。一些高校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理工科实验室的建设上, 对文科类专业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严重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场所、设备短缺, 无法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

客观上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的短缺和行业责任感不足:一是高校建设资金有限, 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更少, 使得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一方面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不足, 对参与高校学生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校外实习基地都是从企业自身利益甚至是短期利益出发来衡量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意义, 如果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业培养机制, 这种现象还继续存在, 这对我们培养适合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弹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很大一部分需要放到社会上, 放到行业里进行。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学科、不顾专业特点机械地统一起来, 这虽然更有利于高校教学的统一管理, 却忽视了专业的特殊性, 使校外教学无法获得应得的时间和效果。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参加会议、进修学习等传统形式, 应该更多地参加到社会实践中, 尤其是要到相关企业、协会等单位定期定岗实习, 甚至是长期阶段性地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也可以引进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 尤其是相关企业的经理人作为兼职教师, 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当然, 引进相关人员就需要具体研究他们的工作任务、工作报酬和社会地位等问题, 进而建立起一支专业素养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稳定的师资队伍。

2. 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一方面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就需要学校充分人知道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实践教学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 进而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师资配备、教学场所建设、教学环境营造等各个方面予以重视。另一方面是相关建设经费的投入, 如教学实验器材、教学软件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经费倾斜。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型人才, 一专是具备一项专业知识或技能, 可以是专业知识扎实, 也可以是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在一专的基础上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或技能, 如酒店管理课程教师, 除了对酒店相关知识精通, 还需要对旅行社、景区等其他相关行业知识或技能熟悉。除此之外,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还应该是一支具有鲜明层次性的师资队伍, 既要有理论教学教师, 又要有实践教学教师, 既要有自己培养的教师, 又要有引进人才教师, 既要有全日制教师, 又要有企业兼职教师, 进而通过培训学习、人才引进、兼职聘任等方式形成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稳定的师资队伍。

4. 培养方式具有弹性

人才培养方式的制定应该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 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规律和旅游业发展的自身规律。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由高校、旅游管理相关企业、旅游协会三者共同制定形成, 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 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5. 课程设置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和现实社会需求紧密相连, 要能够反映当下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尤其是休闲时代的到来, 以及国家对国民休闲的逐步重视, 旅游管理专业对反映休闲的课程应该有所重视。同时课程的设置还应体现使用性, 如旅游心理学这门课程应该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因为旅游管理的对象就是人, 旅游服务的对象也是人, 而对人的管理和为人的服务本质上都是通过把握对象的心理, 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做到事半功倍。

6. 考核方式的综合化

摈弃传统的考试方式, 采取平时考察、其中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分阶段、成体系的考核时序;考核内容突出实际问题的解决、基本理论的应用和相关规律的掌握;采取自我评价、同学评议、企业评语和教师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突出专业能力的考核。

总结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以及其自身的特殊性,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主要表现在理论教学与实践需要的脱节,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两个方面。同时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 在强调理论的同时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高,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理论教学, 又要重视实践教学;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又要重视校外基地的教学。这样,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的探讨, 希望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上一篇:伴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工作体会下一篇:焦化设备管理中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