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共13篇)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生猪屠宰加工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与《动物防疫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导致现阶段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漏洞,任然阻碍着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本文从加强队伍建设、建全规章制度、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检疫程序、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沙坡头区

生猪

产地检疫 屠宰检疫

问题

建议

自一九九八年,我国首次发布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后。我市相关负责的领导同志,严格按照国家条例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认真落实、逐步完善,促使我市较快实现了生猪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基层检疫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市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保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市生猪屠宰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与《动物防疫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成熟,导致现阶段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仍然阻碍着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为此,各检疫机构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出可以提高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成效的新办法、新途径、新思路。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认知,就我市沙坡头区目前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谈以下个人的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1、基本情况:

1.1 沙坡头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基本情况

沙坡头区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4个,分布在全区4个镇,其 中龙头企业“鸿嘉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我市城东10公里的柔远镇,主要担负市城区的猪肉市场供应;宣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位于宣和镇北,主要供应本乡(镇)、市城区及部分中宁市场;常乐、兴仁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场分别位于常乐街、兴仁街并供应各自的乡(镇)市场。2010年沙坡头区定点屠宰场(厂)共屠宰生猪6万余头,2011年预计可屠宰生猪6.5万头。这些生猪定点屠宰厂基本能够按照国家《动物防疫发》、《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生猪屠宰、加工、检疫(验)工作,并对检出的不合格病猪及猪肉产品都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猪肉食品的安全供应。

1.2 生猪屠宰检疫基本情况

生猪屠宰检疫实行凭证、凭标屠宰管理制度,落实检疫工作责任制,要求生猪屠宰检疫人员严把“宰前检疫”、“同步检疫”及“病害动物产品处理”三关,对检疫结果进行即时登记、建档。使屠宰动物的受检率、出厂肉品检疫合格率、检出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处理率均达到100%。

2、存在问题

2.1 检疫人员队伍配备不科学。

2.1.1 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应有编职21人,但目前只有9人在职在岗;在职在岗人员中,45岁以上有7人,占77.8%,检疫人员队伍出现老龄化。虽在2010-2011年已聘用(内招)4名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于新聘用的工作人员无编职,致使领导不敢用、自己不敢动,工作缺乏主动性,其本身 2 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马上发挥出优势。

2.1.2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薄弱。每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应有财政编制的官方兽医4—5名,而多数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只有2—3名财政编制的官方兽医,部分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甚至出现了只有1名财政编制的官方兽医在职在岗的情况。他们除担负本辖区内的业务工作(动物防疫、检疫、监测、诊疗、生产技术指导等)外,还要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临时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因此乡(镇)官方兽医的检疫队伍,依然是人手少、力量弱、任务重、责任大。

2.2 屠宰检疫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沙坡头区无区(县)级动物监督检疫机构,由我市动物监督所直接监管沙坡头区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沙坡头区下设有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除沙坡头区柔远乡(镇)的鸿嘉生猪定点屠宰厂,由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直接派遣2名官方兽医作为生猪屠宰检疫技术骨干,进行检疫工作。其余宣和、常乐、兴仁3个乡(镇)的生猪定点屠宰厂均有当地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委派官方兽医兼职管理。由于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头绪多、没有及时建立健全生猪屠宰检疫各项监管制度,致使在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出现消极情绪。

2.3 生猪屠宰厂检疫(检验)设备、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沙坡头区的4家生猪定点屠宰厂,仍然实行的是“一把刀子、一把钩子、两只眼睛”,完全凭借感官和经验来进行检疫的传统检疫方法。对检疫出的不合格动物及动物产品,只能借用屠 3 宰厂的锅炉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未经即时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农业用水沟渠之中,直接威胁到了公共卫生安全。

2.4 检疫人员配备不合理、检疫(检验)设备不齐全。鸿嘉生猪的屠宰厂的检疫工作由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委派的2名官方兽医作为检疫骨干及商务部门派遣的1名肉食品品质检验工作人员共同把关,确保出厂肉食品质量安全。但是“瘦肉精”检验(检测)设备仍然不具备,只能凭借检疫人员感官、经验来判定,确保100%的肉食品质量安全只能是“空谈”。宣和乡(镇)生猪定点屠宰厂,日屠宰量与鸿嘉生猪的屠宰厂相当,只有1名乡(镇)的官方兽医负责检疫。通过调查发现,该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宰前检疫、同步检疫、检疫出证环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屠宰量相对较小的生猪定点屠宰厂,检疫(检验)设备跟不上,检疫人员配备不合理,监督管理工作滞后,都给肉食品质量带来安全隐患。

2.5 监管制度不完善。

2.5.1 部分屠宰场检疫制度不够完善,检疫记录记载不完整;检疫证明填写仍有不规范之处;证章标志回收、保存、销毁工作不规范。

2.5.2 市场监管环节薄弱,没有形成多部门共同监管、联合执法的局面。就动物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多是动物卫生监督所单独行动,很少有相关部门主动协助、配合。导致动物肉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监管不能集中力量有效、全面、深入的开展。甚至出现了各部门间相互扯皮、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使动物肉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在连接处发生断裂,给全 市的动物肉食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3、今后建议

3.1 加强动物检疫执法队伍建设。我市沙坡头区动物防疫机构的人力资源不足,导致工作滞后。建议市委、人民政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积极在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优秀人才以扩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力资源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继续加强培训工作,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强化专业技能。

3.2 提高认识,落实规章制度。生猪定点屠宰检疫是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的重要环节,即是动物防疫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权利,同时也是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职责所在。这既关系到广大农民增收和畜牧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食肉安全和身体健康。因此,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充分认识到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搞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一是争取地方党政领导重视,争取相关政策;二是建立检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与官方兽医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三是按照法律法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3.3 理顺检疫监督管理体制。对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及监督管理应实行县(区)级属地管理和市级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避免无人管或管不了的情况发生。所有生猪定点屠宰厂的养殖基地、受控猪场均应按照辖区管理的原则由所在地的(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负责产地检疫和防疫监督管理。3.5 建立检疫执法队伍,加强检疫人员管理。由县(区)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统一建立检疫执法队伍,配备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驻厂检疫人员。对官方兽医的管理实行任期制和定期轮换,严格制度和纪律。检疫工作和人员经费纳入财政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

3.6 明确检疫程序,严把 “三关”。生猪屠宰、检疫必须同步进行,设立驻厂屠宰检疫小组,确定一名负责人,负责整体工作,把好入场监督、屠宰同步检疫、出厂签证三关。

3.7 严格要求,做到屠宰检疫“十规范”。

3.7.1 规范建立驻厂检疫办公室。在办公室公示规章制度、检疫人员及举报电话等,接受监督。

3.7.2 规范检疫设施设备。驻厂检疫应配齐刀、钩、棒等检疫用具,剪刀、镊子、玻璃等采样设备,红外线测温仪、听诊器、显微镜、快速检验箱等检查检验设备,统一检疫工作服、冒、靴等。

3.7.3 规范检疫行为。按照检疫岗位职责,根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范操作。

3.7.4 规范消毒。每天对屠宰场地、公共通道、运载工具进行严格消毒规范操作。

3.7.5 规范票证(标识)回收。值班检疫员对入厂(场)猪只的检疫票证严格查验后回收,做到回收的票证与当日屠宰数量相符,并对回收的票证归类装册,至少保存1年后统一销毁。头部检疫时回收免疫耳标,并统一保存定期销毁。

3.7.6 规范签证。对屠宰检疫合格的胴体加盖检疫验讫印章或在分割包装上加贴检疫标志,由检疫小组负责人按照证章 填写规范签发动物产品检疫证明。

3.7.7 规范无害化处理。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按照《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理办法》及《无害化处理规程》对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生猪入场收购环节加强监管,严禁收购死猪,对死猪执行 “四不一处理”措施,既“不入场、不宰杀、不食用、不转运、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3.7.8 规范记录。建立屠宰检疫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记录册,规范登记。

3.7.9 规范收费。屠宰检疫收费严格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局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执行。

3.7.10 规范监督管理和监测。一方面要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驻厂检疫人员工作的监督检查,使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工作,对没有落实驻厂检疫、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不具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车辆消毒设施的企业必须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安全的监测工作。

3.8 加强部门协作与配合。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是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府“菜蓝子“工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农业、卫生、工商、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定点屠宰厂(场)的管理工作。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商务旅游局的职能是管好屠宰环节,加强对屠宰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肉品检验规程进行生产、检验,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制 7 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突击检查。公安局积极配合打击私屠滥宰的行政执法活动,严厉查处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工商局负责猪肉流通环节的监管与处罚,实行可追溯监管,积极引导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商;卫生局负责餐饮等消费环节的整治,依法查处采购和使用未经检疫和非定点屠宰的肉品行为;农牧局负责生猪生产环节及进厂宰杀前的检疫、杀后的检验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好肉品安全管理的综合治理监督和组织协调,加强肉品安全信息的统一发布,开展肉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确保肉品市场安全。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2

1 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场3个,每个屠宰场日屠宰能力为100头。其中2013年城关镇占盈生猪定点屠宰场日屠宰量为20头左右,其余两个屠宰场日屠宰量为15头左右,全县年屠宰生猪14 600多头,共计销毁或无害化处理不合格肉产品0.5 t。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代宰现象严重

生猪屠宰厂(场)主要采取“代宰制”经营模式,由生猪产品经营者自主选购生猪,委托本县屠宰厂(场)屠宰加工。这种“代宰制”经营模式导致屠宰企业、配送商、零售商之间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不清。由于生猪是肉品经营业户自行采购后委托屠宰厂(场)加工的,这些业户一般喜欢挑选瘦肉含量高的生猪,不会考虑质量安全问题。而屠宰厂(场)不直接经营生猪产品,生猪产品的好坏与其经营效益不直接挂钩,屠宰厂(场)质量把关的责任难以落实。

2.2 山区农村小型生猪屠宰场点监管不力

自和政县实行生猪定点屠宰以来,管理范围一直以县城为重点,定点屠宰在农村尚未依法全面展开,农村的肉品主要来自集贸市场和零星摊贩,来源单一,肉品流通和经营方式比较落后。

2.3 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

有些乡镇认识上不足、管理松懈,特别是沿山一带乡镇,交通不便,群众意识淡薄,私屠滥宰现象突出,检疫工作不到位;个别屠宰场管理不严格,劣质肉品出场上市及支持个别经营户夹私违规现象还时有发生;部门之间协调不够,场外补检仍未杜绝。部门配合不力,执法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打击力度不够。肉品流通市场监管涉及到各相关部门相应的法律、法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履行职责易出现工作人员互相推诿,推卸职责,执法监管不到位;硬件投资不足,定点屠宰设施条件差,无害化处理设施和肉品品质检验设备不健全。由于资金不足,无力进行场内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个别定点屠宰场仍然是“一把刀、一口锅”进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屠宰场管理体制老化,迫切需要尽快进行改革改制。

3 采取的措施

3.1 狠抓屠宰检疫、确保产品安全

保证检疫力量,加强人员管理,确保检疫人员按时到岗到场实施检疫;遵守屠宰检疫规程,严把进场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屠宰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检疫合格的肉品必须证章齐全、刀口明显;贯彻落实屠宰检疫、申报检疫和准宰通知书制度,对未检疫申报,也未取得准宰通知书的待宰生猪一律不屠宰,并限制出场;监督屠宰场对病死猪及病害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待宰生猪按10%的比例采集尿样进行“瘦肉精”检测,并根据结果做出处理决定;监督屠宰场定期对圈舍、屠宰间及厂区环境进行消毒。

3.2 强化生猪屠宰场监管、规范经营

遵纪守法,依法经营。不屠宰病死猪、注水猪和含有“瘦肉精”的生猪,不让病害肉、母猪肉、公猪肉及未经过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品出场;密切配合动物卫生监督所各项工作,落实进场检疫、检疫申报和准宰通知书制度,无准宰通知书不得私自屠宰生猪;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维护正常屠宰经营秩序;设立专职肉品品质检验人员,配齐检验设备,做好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做好病死猪及病害肉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设立专职消毒人员,配齐消毒设施,做好场区消毒及记录。并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其他工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得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得到了健康有序地开展,私屠滥宰及病死猪上市现象得到遏制,保证了上市猪肉的安全、放心,生猪市场流通秩序得到了全面地规范,减少了噪音和废水污染,净化了城市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和政县畜牧业、肉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和政县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供同行参考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3

关键词:农村;生猪屠宰;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91-01

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据笔者在基层调查了解,当前农村生猪屠宰管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1 存在的问题

1.1 存在偏、小、脏、乱、差等现象

不少生猪屠宰场都是过去老食品站改造而成,少数是个人投资,位置偏僻、规模小,设施简陋,有的年久失修,墙壁开裂,排污排水不畅,待宰、屠宰与生活办公场所不能严格区分,手工屠宰作业,夜间屠宰作业扰民,场地内整天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粪便四溢,猪肉品质难以得到保证。

1.2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食品屠宰场的管理人员大都是“三置换一保障”改制后的留守人员,原属市商务部门管理,后划各乡镇人民政府属地管理,这些人员的工资报酬都是通过生猪经营者到场屠宰生猪所上缴的费用来解决,普遍存在养老、医保难落实,上面不管,下面不想管,工作存在不满情绪,消极对待。生猪屠宰量跟他们的收入相关工作,驻场检疫员一般都是1~2人,有的还是兼职,夏季一般都是14:00~15:00点进场,其余季节一般都是15:00~16:00点进场,生猪经营者容易掌握检疫员规律,易造成检疫工作出现真空,钻空子,一方面是少数检疫人员责任心不强,宰前检疫、宰后检验不能严格按程序执行,有的不进行“瘦肉精”、“旋毛虫”检测,上下班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检疫把关不严,业务流程不熟练,检疫设施不配套,工作环境差,出现突发情况难以有效应对。另生猪经营者准入门槛低,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少数生猪经营者不服管理,甚至聚众阻挠对抗,“注水肉”、“白肉”、“病死猪肉”时有发生,造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1.3 执法队伍势单力薄,起不到震慑作用

靠1~2名检疫员和屠宰场管理人员难以管到位,力量不足,经费难以保障,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谩骂、阻挠,甚至殴打执法人员,但对不法者处理往往不力,甚至助长其嚣张气焰,另在执法过去中有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在屠宰场是检疫部门的事,到流通环节是工商部门的事,措施不力,有的甚至放任自流,造成管理混乱,起不到震慑作用。

2 改进意见和措施

2.1 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职业管理

对生猪经营者每年工商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对其进行年检,不参加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不得从事生猪经营,农业和工商部门每年要与其签订承诺书和责任状,落实主体责任,定期举办法制讲座和案例分析,不法经营者要列入黑名单,落实重点监管;对定点生猪屠宰场的管理人员要签订责任状,实行考核测评录用,对驻场检疫人员要签订责任状,定期考核,组织业务和法律培训,参加检疫操作技能大比武,加强日常监管和力度,政行风,树形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监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2 科学合理布点,不断提高统筹管理的能力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要根据有利于生猪经营者,有利于生猪屠宰管理,有利于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来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屠宰场的建设要标准化,设施要机械化,布点要科学化,管理要规范化。对新建的生猪屠宰场资金来源,可以对现有生猪屠宰场进行盘活资产采用,能人投资,政府扶持,多招并举等建生猪屠宰场,对不能确保猪肉品质安全的现有生猪屠宰场进行撤并整合,这一管理力量得到整合,可以有效遏制“注水肉”、“白肉”、“病死猪肉”流向市场和餐桌,可以有效遏制不法经营行为的发生;可以有效防止生猪管理费用和检疫费的流失,可以节约行政成本和运行成本,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队伍的日常监督。生猪屠宰场撤并整合后,要实行配送制,方便市场需求和生猪经营者经营。

2.3 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促进协同管理的能力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4

急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各有关部门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的管理,对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保证猪肉质量安全、引导居民消费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较好效果。但各地证章管理实施不平衡,存在证章不统一、内容不一致、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的规范化管理,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生猪屠宰证、章、标志牌管理办法》等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的重要意义

实行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制度,是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生猪屠宰企业经营行为,建立生猪产品可追溯制度,落实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各级商务、农业、卫生、工商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的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制度

地方各级商务、兽医主管部门要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把生猪定点标志牌、动物防疫合格证、检疫合格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无害化处理印章以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证、肉品品质检验人员资格证等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坚持“一厂一牌”、“两证两章”、“一猪两证”的规定,同时完善台账登记制度,如实记录生猪来源、猪肉销售对象、时间、规格、数量、检疫证明、检验证明编号、联系方式等内容。

三、加强猪肉销售环节的索证索票监督管理

屠宰和检疫证章是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猪肉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实施索证索票监管制度,督促市场经营者依法索证、验章,即索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检查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动物产品检疫验讫印章;同时,要求市场经营者建立购销台账制度,记录猪肉的进货来源、进货时间、数量、检疫证明、检验证明编号等内容。对一些需量较少、一次进猪肉不到一头的餐饮、食堂等单位,应查验其肉品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有无检疫合格证明,并按照《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要求登记台账,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以保证肉品的可追溯性。

四、大力提升肉品品质检验整体水平

肉品品质检验,是提高肉品质量,保障居民食肉安全的重要环节。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的监管。生猪屠宰企业必须配备经培训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开展自检;对无自检能力的屠宰企业,要实行委托检验;对无能力自验,又不委托检验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仍达不到检验要求的,取消其屠宰资格。

五、全面开展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清理整顿

地方各级商务、兽医主管部门要结合全国猪肉专项整治工作,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检查合格证的使用情况,是否做到一猪两证;合格证所列内容是否全面准确;验讫章和字迹是否清楚;标志是否正确使用、标志牌是否悬挂在显著地方等。通过检查,摸清底数,掌握本辖区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使用的基本情况。对伪造、涂改、买卖、租用、转借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按规定进行处罚;对不按规定使用标志或悬挂标志牌和违规使用证章的,要及时进行整顿。同时,要发现和总结一批使用规范、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的典型,大力宣传,进一步推动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管理工作。特此通知

商务部

农业部

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生猪屠宰的管理制度 篇5

备有限公司

wtq

2012-8-

21[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生猪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

三、定点屠宰点应当将定点屠宰标志牌挂于显著位置。

四、定点屠宰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源条件。

(二)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急宰间以及生猪屠宰设备和运输工具。

(三)有依法取得健康证明的屠宰技术人员。

(四)有经考核合格专职或者兼职的肉品质检人员。

(五)有必要的检验设备,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及污染物处理设施。

(六)有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条例。

五、生猪屠宰和检疫

(一)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应当持有经生猪产地动物防疫站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

(二)定点屠宰(场)必须做好生猪屠宰前检验,发现病猪和伤残猪,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专人负责实行登记造册。

(三)屠宰厂(场)必须按照国标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屠宰生猪,应当实施宰前停食、饮水、淋浴、麻电致昏,刺杀放血,浸

烫脱毛或者剥皮,开膛净腔(整理副产品)劈半整修的工艺流程。

(四)在屠宰过程中,生猪产品不得落地,病猪必须分开屠宰,检疫出厂。

六、屠宰厂(场)必须建立台帐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市场巡查监管,规范肉品经营行为,确保广大消费者食用放心猪肉,督促宰厂(场)落实进货检查制度和验收购销台帐,质量自检,质量承诺所证所票制度,并实行可追溯制,同时积极引导屠宰厂(场)守法经营,诚信经商,不屠宰病死猪,注水猪,病害猪和病害动物产品,安全处理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行实施。

七、卫生制度

(一)必须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更衣室、淋浴室、厕所,更衣室内必须有个人衣物存放柜、鞋架(箱)。

(二)设有洗手、清洗、消毒设施。

(三)生产车间的设备、工具操作台天天清洗,进行必要消毒(药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要求)。

(四)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加工生猪场地、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五)屠宰厂(场)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防止害虫滋生,车间内外应随时灭鼠,并设有防蝇、防尘设备。

2012年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总结 篇6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商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商务部《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各项要求,着力围绕提高生猪定点屠宰率、进一步规范和抓好屠宰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加强执法巡查和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等三方面展开,猪肉市场进一步净化,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

今年来,我们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成立了县生猪宰管理领导小组,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成员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信局、渔牧兽医局、工商局、公安局、环保局、卫生局、质量监督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本乡镇的生猪宰管理领导小组。8月17日,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家畜屠宰管理工作会议,明确要把县城和乡镇定点屠宰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作为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县政府又出台了《天等县家畜屠宰管理办法》,制定了《天等县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和相关部门在生猪屠宰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

(二)突击执法,开展多环节监管。

生猪屠宰日常执法工作除了常规巡查监管之外,各部门依各自职责,针对管理各环节开展执法检查,同时,生猪屠宰管理相关部门还不定时组成多部门联合执法,对私宰严重的重点区域开展突击联合执法,主要是对全县生猪屠宰和肉品经营场所、摊点以及餐厅、饭店、机关食堂、饭店等肉品使用单位进行全面整治。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850人次,巡查教育25个场点,通报整改屠宰点3个,没收处理私宰肉110公斤,对生猪私屠滥宰和贩卖病死猪肉起到了惩戒作用。

(三)加强宣传教育,调动群众积极参与。

一是强化对定点屠宰场的管理,督促场点开展内部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提高屠宰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业务技能。二是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在各类宣传活动日(如3.15、安全生产活动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开展生猪肉品安全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引导消费者主动选购合格肉品,自觉抵制私屠滥宰肉品,培养公众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增强公众生猪肉食品安全意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四)强化督查整改,推进场点改造升级。

今年来,我们结合全国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强化督促各屠宰场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台账记录,规范屠宰行为,发现问题的,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已对全县各屠宰场做出整改通知,督促各定点屠宰场进行搬迁改造,其中,县城屠宰场和把荷等两个场点的重新布点改造工作已开工。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猪屠宰管理工作重视还不够。尤其部份乡镇领导对生猪屠宰管理的责任缺乏认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执法队伍力量薄弱,虽已成立了县商务执法稽查大队,但目前人员没有全部到位,仅有的一部旧执法面包车已到报废期,执法队不仅是对生猪屠宰执法,还肩负着商务领域中酒类等其他众多巡查执法工作。

(三)生猪定点屠宰及肉品市场监管牵涉职能部门多,开展执法检查协作还不够。

(四)全面展开乡镇定点屠宰工作难度较大,生猪屠宰量少,业主利润低,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升级。

(五)全县没有一家屠宰场(点)达到资格审核标准。各乡镇屠宰场(点)存在屠宰设施设备落后,经营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不过关等问题,群众肉食安全隐患大。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人员和经费,充分调动各部门和群众的力量,确保生猪屠宰管理有效开展。

2、加大联合执法。强化各职能部门责任意识,联合执法,齐抓共管。各乡镇应及时组建监管队伍,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本乡镇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监管。

邹城市生猪定点屠宰的现状及对策 篇7

(1) 目前邹城市有生猪屠宰场 (户) 152个, 仅山东金鹏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拥有生猪定点屠宰许可证, 市畜牧兽医局对其进行了检疫监管;其余151户均为私屠乱宰 (非法屠宰) , 没有任何监管措施, 肉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 给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隐患。

(2) 市定点屠宰场的肉品在邹城市的日销量2t左右, 占3%左右。

(3) 私屠乱宰户的肉品在邹城市的日销售量达45t, 占64%左右。

(4) 全市经营外来品牌肉品代理商7个, 设有68个经销点。在邹城市的日销售量近24t, 占33%左右, 均未办理落地报检、备案手续。

2 现在邹城市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现状

2.1 定点屠宰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

全市152个屠宰场 (户) , 只有一家属于合法定点屠宰场, 其产品主要为外销。市场上经营的60%以上的肉品来自于私屠乱宰, 30%以上的肉品来自于外来品牌, 只有不足10%来自市定点屠宰场。邹城市是一个拥有120万人口, 有兖矿集团、邹县发电厂等国有大型企业的工业大市, 每天的肉品需求量很大;由于非法屠宰场 (户) 的加工场所简陋, 一个简易棚, 一口大锅, 一把刀就可以屠宰了, 污水满地流, 屠宰环境卫生极差, 没有任何监管措施, 注水肉是普遍现象, 也有屠宰前注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现象。更有甚者加工病死猪, 屠宰利润丰厚, 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私屠乱宰的存在, 对取缔非法屠宰场 (户) 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私屠滥宰及制售病害肉等不法行为没有得到彻底根除。

2.2 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1) 在原商务部门管理时, 只有市商务局市场秩序办公室4名同志从事生猪定点屠宰工作, 没有专门的执法车辆、设备、经费, 执法力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只能哪里有举报, 就去哪里执法, 疲于应付。在执法过程中, 很多非法屠宰户态度相当的恶劣, 甚至以武力相威胁, 暴力抗法;即使当时取缔非法屠户, 表示不再私屠滥宰, 但执法人员走后, 他们立即又宰杀, 打游击战, 继续反弹。面对全市生猪私屠滥宰的现象, 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也很难有效控制, 从某种程度上, 执法处在了很尴尬境地。

(2) 现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由市商务局划入畜牧兽医局后, 成立了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科, 有两名工作人员, 虽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合署办公, 但执法状况依旧没有大的改观。邹城市现有检疫人员49人, 在2014年以后将取消检疫收费, 当年的产地检疫申报率将由2013年的10%猛增至80%左右, 每天全市约有150起报检的, 今后并逐步提高, 检疫工作又必须到场 (厂) 到户实地检疫操作, 须进入加工车间、饲养圈舍观察、测温、采样、化验, 工作既脏、辛苦又有危险, 现已超负荷运转再增加生猪定点屠宰监督工作已无力承担。在49人的检疫人员中, 其中在编人员13人为财政全额供养人员;36人为招聘人员, 这些招聘人员均为原畜牧系统内有检疫员资质的人员, 其工资、交通及其它开支原来全部由收取的检疫费列支。在2014年取消检疫收费后, 政府虽拨付一定的检疫工作经费, 也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的检疫工作, 缺乏开展定点屠宰工作的经费。动物卫生监督所只有一辆2010年配备一汽佳宝面包车, 其余的骑摩托车、电动车或私家车开展检疫工作。缺少必要的摄像、录音等取证设备, 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3) 私屠乱宰户对定点屠宰认识不高, 执法难度较大。一些私屠滥宰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受利益驱动, 认为定点屠宰既不方便, 又加重负担, 对定点屠宰工作不理解, 抵触情绪大。部分经营消费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不配合治理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执法难度。

2.3 各职能部门不能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

按部门管理职能划分, 畜牧部门对生猪屠宰、肉品管理仅限于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即生猪及生猪产品在出售或调离产地前到场、到户、到指定地点进行的检疫, 以及在屠宰场点由动物检疫人员依据检疫规程和有关规定对被屠宰生猪实施宰前检疫和屠宰过程中同步检疫, 由于畜牧部门没有对市场流通环节监管职能, 也不能对市场上销售的肉品进行检疫。又因为邹城市市场销售的肉品绝大多数都是非法屠宰的, 市食品药品管理局也无从落实市场准入凭证经营制度。

3 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对策

(1) 必须坚决开展好生猪定点屠宰工作, 是保证肉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从生猪养殖到肉品上餐桌, 屠宰环节处于中间环节, 屠宰环节的屠宰检疫监管能保证肉品的质量安全, 因此要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必须实行定点屠宰。

(2) 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行为。 (1) 市政府成立定点屠宰管理机构, 明确责任; (2) 统一配备执法车辆、取证设备、防护设备、检测仪器等工作设施, 全方位对邹城市肉品市场进行监管; (3) 落实执法经费, 确定编制, 稳定执法队伍。

(3) 落实各部门和属地责任。《食品安全法》要求, 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要负总责, 建议政府明确各部门和各镇街政府的责任, 按照“地方政府负责, 部门指导协调, 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 统一领导和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 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 篇8

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

我们收到政协第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定点的监管》提案后,立即召开专题公议,进行专门研究和安排,并与提交提案的张俊萍委员进行了当面汇报和交流,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吸取了张委员的许多建言。今天,县政协的各位领导不畏酷暑,光临指导、监督,这是对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极大支持。下面我就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措施汇报如下:

一、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开展于1996年,先后几次启动运作。在这期间,各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肉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几经波折,几起几落,在襄樊市区和周边县(市)均继续开展的情况下,我县却在启动运作后中途受挫而夭折。1999年至今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停顿期间,《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得不到很好施行,私屠滥宰、逃避检疫、偷漏税收、不合格肉品上市等违法违规现象相继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肉类商品流通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

目前,生猪屠宰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点屠宰形同虚设。1996年县城区曾设立定点屠宰场6个,目前尚有大古桥、后湖、太平坊、过山四家在勉强运行。由于屠宰场偏多,管理失范,更没有实行严格的集中检疫,上市肉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各乡镇定点屠宰都处于放任自管状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

(二)检疫工作漏洞较大。少数屠商逃避检疫,将没有经过检疫的白条猪肉直接与餐馆、饭店经营者联系成交,定点供应,肉品质量令人堪忧。同时,在生猪屠宰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检疫、检验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为不合格猪肉流入县内市场和毗邻县(市)市场开了方便之门,毗邻县(市)对此意见较大。老河口市曾多次向襄樊市政府反映过冷集桥头未经检验的猪肉流通入该市,影响当地定点屠宰的问题。

(三)个体屠商私屠乱宰问题突出。目前,仅县城区就有屠商128户,私人烫锅107口。场外宰杀,场外检疫,源头失控,难于管理,肉品质量无法保证,直接危害消费者利益。

(四)偷漏税收严重。从上市情况看,县城区每年屠宰生猪约5万头左右,税收的漏征率达50%以上,按2003年定点屠宰国地两税每头生猪定税30元计算,仅县城区屠商每年就偷漏国家税收约60万元。

二、屠宰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县生猪屠宰管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管理机构有名无实。县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定点办”)2002年10月前设在县财办,后经县政府同意,由编委下文正式移交县商贸协会至今。该机构目前是有牌子、无编制、无经费来源。定点办在县财政未纳入预算拨款而省政府办公厅又明文规定屠宰部门不得收取管理费的情况下,管理工作难以为继。二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缺乏全局观念,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不够,让不法屠商钻了空子,导致定点屠宰名存实亡。三是利益驱动。少数不法屠商见利忘义,不法经营,只要能赚钱,就不择手段,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有的甚至公开抗法,使用暴力手段,直接威胁屠宰管理执法人员。

三、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的主要措施

贯彻施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制度,是杜绝不合格猪肉上市,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治本之策,是利国利民之举。针对目前我县生猪屠宰管理的现状,现就贯彻落实新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管理,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政府多个职能部门,是一项法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管理工程。为此,建议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的领导。一是理顺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由县政府办明确一名负责同志主管县定点办,牵头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不断研究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明确和落实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同时,从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抽调得力人员,参加定点办日常管理工作。二是核定编制,解决经费。按照鄂政办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屠宰管理人员人头经费和工作经费应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的要求,为县定点办核定3—4名定编人员。人员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拨款范围,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动用新闻媒体和其它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营造生猪屠宰管理的舆论声势,为重新启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清理整顿屠宰场点,按照规范要求建设一家国家三星级现代化的生猪定点屠宰场。一方面,在县城区通过清理整顿,对不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设臵规范》要求的100多处私屠乱宰场点,坚决予以关停;另一方面按照鄂屠管办[1999]7号、鄂政办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县城区内只设一个屠宰厂”,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兴建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屠宰厂。日加工能力达到250—300头,年加工量达到8万头左右,满足县城区肉食消费需求和适应肉类商品流通。目前,总投资600万元,占地10亩的三星级屠宰厂已经开公兴建。投资商谷城和顺食品有限公司已投入前期资金50万元,已妥善解决了村民搬迁补偿问题,厂区“三通一平”工作,已基本完成。厂房设计和设备采购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竣工投产后,将解决我县无达标定点屠宰场的状况。

(三)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管理制度,加大屠宰管理力度。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管理制度是做好生猪屠宰管理的基础,鉴于多个部门皆有维护肉品质量安全职责以及执法权力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实际,建议由县政府办牵头建立生猪屠宰联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人员从公安、工商、税务、检疫、商贸等部门抽调,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即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活动。联合执法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坚决取缔县城区非法屠宰场(点)和个体屠商烫锅。按照《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五条第三款关于“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屠宰生猪,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的规定,由县定点办协商城关镇人民政府,在事前公示,搞好宣传的前提下,采取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对县城区现有非法屠宰场(点)和个体“烫锅”在限期内予以铲除。在统一行动中,公安部门要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屠宰管理联合执法严厉查处抗拒阻碍执行公务违法行为的通知》([1999]第13号)“组织警力,配合屠宰行政执法,维护正常执法秩序保证执法人员不受侵害”,“严厉打击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的违法犯罪分子”。二是加强部门管理力度,强化对肉品市场的联合监管检查。禁止在定点屠宰场外对生猪产品进行检疫、检验;禁止非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的猪肉进入市场销售;禁止宾馆、饭店、超市、集体食堂购买非定点屠宰场屠宰加工的猪肉。这其中尤其要按照商务部、公安部等国家6部(局)商运发[2007]357号文件的要求,公安部门要着重配合打击私屠乱宰、暴力抗拒管理等问题;畜牧部门要着力做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检验工作,杜绝市场分散检疫问题;工商部门要完善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场;质检部门要加强对肉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加工企业的猪肉100%有定点屠宰票据,严防不合格猪肉进入生猪加工企业。我们定点办也将按照《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管理,严防病死、注水、末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猪肉流出。组织经常性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私屠乱宰、欺行霸市和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规范肉食流通秩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实行“场内集中检疫检验,一票纳税收费”制度。定点屠宰重新启动后,检疫部门只能在定点屠宰场内检疫检验生猪及其产品,严禁场外检疫检验。对定点屠宰的生猪的税费,统一使用从县预算外资金管理局领购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据,由县定点办统一收取,定期划拨各部门。鉴于原税费收取标准为1996年核定,如今各方面情况已发生变化,建议县物价部门依据新的政策规定,对国(地)税、检疫费、工商管理费、屠宰加工费等税费项目的收取标准重新进行测算确定,使之适当降低,更加趋以公平合理。

(五)建立生猪屠宰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认真总结前几次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借鉴襄樊市区及兄弟县市定点屠宰管理先进经验,建立起“政府牵头、部门配合、职责明确、协调一致、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抓源头。规范设臵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加强屠宰加工环节、检疫检验环节、税费收取环节的规范管理,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税费流失。二是坚持抓检查。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实行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重点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定点办执法检查与联合执法检查相结合,对违法屠宰和违章用肉行为,依法严管重罚。同时定点办组建生猪定点屠宰稽查队,请县编委核编7—10人,经费多渠道筹集。在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统一全省生猪生产经营税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鄂政办发[2004]141号)文件规定:“定点屠宰管理机构不得收取任何管理费用,所需经费应按分级负责的财政体制列支“。按照文件要求,定点屠宰办不得在收取任何管理费用。经费的筹集我们的想法是,借鉴毗邻县(市)的做法,政府财政给一部分,其余部分按收费总额的百分比提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有机构、人员有编制、活动有经费,才能做好日常市场生猪屠宰监管工作。三是采取先县城区,后乡镇的办法,分批逐步在全县推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在县城区启动,巩固定点屠宰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设立机构,制定方案,签定责任书和承诺书,建立执法管理队伍,合理布设屠宰场点。四是坚持抓典型。对一贯守法经营、讲求诚信的屠商,发放信誉标示牌,以示鼓励,引导消费。对极少数违法经营、私屠乱宰、欺行霸市,出售不合格猪肉的屠商,坚决依法查处,在社会上和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对抗拒阻碍执行公务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凡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通过上述措施,持之以恒地将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抓下去,抓出成效。

山西省生猪屠宰和检疫管理办法 篇9

(1996年2月12日省人民政府发布 1997年11月22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西省生猪屠宰和检疫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猪屠宰和防疫检验的管理,保证肉品质量,维护国家和消费者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凡屠宰上市生猪和经营猪肉品销售、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上市生猪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办法。

第四条 屠宰生猪,除自宰自食的以外,必须到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屠宰。禁止在定点屠宰场点外屠宰。

经营猪肉品销售、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到定点屠宰场点组织进货,并索取肉品检疫证明;从外省进货的,必须具有货源地农牧部门防疫机构或国有屠宰厂、肉联厂出具的猪肉品运输检疫证明。无检疫证明的猪肉品,一律不准上市销售和加工。

第五条 全省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由各级贸易行政部门为主,会同各级农牧行政部门负责。

各级贸易行政部门的职责是: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屠宰加工行业的发展规划,组织管理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指导、监督定点屠宰规范生产和生产质量,推广屠宰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

各级农牧行政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屠宰环节的兽医卫生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生猪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具体负责可以自宰自检的国有屠宰厂、肉联厂以外的屠宰场点的检疫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领导,协调各部门做好当地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组织实施工作。

各级卫生、工商、税务、物价、环保、城建、公安等部门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同级贸易和农牧行政部门共同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和集中检疫工作。

第七条 屠宰场点的设立应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促进生产、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确定;充分利用现有国有大中型屠宰企业的先进设施和条件,同时兼顾其他中小企业。

第八条 开办屠宰场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场(厂)址远离居民区,距饮用水源500米以外,周围无有害污染物;

(二)有充足的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三)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屠宰间、待宰圈、病畜禽隔离圈、急宰间、检验室,屠宰间和急宰间为水泥地面并有不低于一米的水泥墙裙;

(四)有粪便、污物、污水和尸体、病肉处理设施;

(五)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专门生产设备、管理人员和受过专门训练的屠宰技术人员;

(六)有切实可行的兽医卫生、消毒制度和屠宰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可以自宰自检的国有屠宰厂和肉联厂,除须具备前款条件外,还须具备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门兽医卫生检验机构、检疫设备和符合规定条件的专职兽医检疫人员。

第九条 开办屠宰场点须向县级以上贸易行政部门提出定点申请,经贸易行政部门会同农牧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办理施工手续;竣工后须经卫生、农牧、贸易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分别发给卫生许可证、兽医卫生合格证和生猪屠宰定点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第十条 屠宰场点收购和代宰的生猪,必须有产地农牧行政部门畜禽防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出具的检疫证明。不得收购、代宰未经产地畜禽防疫机构检疫的生猪。

第十一条 屠宰场点屠宰生猪,必须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

符合自宰自检条件的国有屠宰厂和肉联厂的生猪屠宰检疫检验工作由厂方负责,农牧行政部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派驻兽医监督员。

其他屠宰场点的检疫检验工作,由当地农牧行政部门防疫机构或其委托的单位派驻兽医检疫人员负责,并按规定收取检疫、检验费。

第十二条 屠宰场点屠宰生猪必须符合生猪屠宰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要求,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必须按《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屠宰后的生猪胴体及内脏不得带血、毛、粪、污、病灶、伤斑及有害腺体;肉品、内脏应分别存放在符合防疫卫生要求的设施中,胴体不得靠墙、着地或接触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运载、装卸肉品时,必须采取铺垫遮盖措施,运载工具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洗、消毒。

第十四条 禁止屠宰病死、毒死和死因不明的生猪,禁止对生猪肉品注水使假。对检疫出的病害猪及不合格的猪肉品,须在本厂或驻场点兽医检疫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承担。检验不合格的肉品不得出场(厂)上市。

第十五条 屠宰场点对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品,须出具检疫证明,胴体并须加盖验讫印章。所有屠宰场点均应使用农牧行政部门统一规定格式的检疫证明和规定的标志。

第十六条 屠宰场点对场点屠宰、经营人员应加强个人卫生和劳动保护,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随时检查;对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应及时调离。

第十七条 屠宰场点应提高经营水平,强化优质服务。客户送场(厂)检疫和代宰的生猪,应做到随送随检、随检随宰,不得刁难客户。代宰的生猪,可按所耗用的水、电、煤、汽、人工和设施等收取合理加工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当地物价主管部门核准,并对外公布。

第十八条 各级农牧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检疫检验情况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中,对生猪及其肉品进行抽检不得收费,对发现没有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已经超过有效期实施的补检可以收费。

第十九条 屠宰场点屠宰和代宰生猪,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税金应由纳税人在场点内统一缴纳。税务部门可派员到屠宰场点直接向纳税人征收,也可以委托屠宰场点代收,付给手续费。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贸易行政部门予以处罚:

(一)生猪货主在定点屠宰场点外私宰上市生猪的,责令停止私宰行为,并处以货值百分之二十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二)未经批准私设屠宰场点经营屠宰生猪的,取缔屠宰场点,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三)屠宰场点刁难送场(厂)代宰生猪客户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警告并限期改进;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农牧行政部门予以处罚:

(一)屠宰场点收购、代宰的生猪未经产地农牧部门的畜禽防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检疫的,责令停止收购和代宰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二)屠宰场点屠宰生猪不按检验规程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宰后不出具检疫证明、加盖验讫印章,屠宰后的胴体、内脏不符合规定兽医卫生标准,胴体存放、运载不按规定执行,使肉品严重污染的,责令限期改进,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超过限期仍无改进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屠宰病死、毒死和死因不明的生猪,或将病死、毒死、死因不明和检验不合格的猪肉品出场(厂)上市的,没收违法所得和全部货物,并处以货值一至二倍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上市的猪肉品无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不符合规定的,除强制补检外,责令停止销

售,没收违法所得;经补检不合格的肉品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二十二条 加工、销售注水猪肉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第二十三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人员或其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生猪屠宰行业管理人员和其他行政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必须出示证件,严格依法办事。滥用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牛、羊、马、驴、骡等牲畜的屠宰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现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西省生猪屠宰和检疫管理办法〉的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山西省生猪屠宰和检疫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十条修改如下:

第(一)项修改为:“生猪货主在定点屠宰场点外私宰上市生猪的,责令停止私宰行为,并可处以货值百分之二十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第(二)项修改为:“未经批准私设屠宰场点经营屠宰生猪的,取缔屠宰场点,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

二、第二十一条修改如下:

第(一)项修改为:“屠宰场点收购、代宰的生猪未经产地农牧部门的畜禽防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检疫的,责令停止收购和代宰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项修改为:“屠宰场点屠宰生猪不按检验规程进行宰前检疫、宰后检验,宰后不出具检疫证明、加盖验讫印章,屠宰后的胴体、内脏不符合规定兽医卫生标准,胴体存放、运载不按规定执行,使肉品严重污染的,责令限期改进,并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超过限期仍无改进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项修改为:“上市的猪肉品无检疫证明或检疫证明不符合规定的,除强制补检外,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经补检不合格的肉品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费用由货主承担。”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10

1.1 选址不合理

由于定点屠宰行业起步较晚, 小规模半机械化作业的居多, 企业人员对定点屠宰场选址重要性认识不足, 多是自行选址开工建设, 建成后或边建边向有关监管部门申报、办证, 定点屠宰场选址不合理, 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与周边环境不和谐, 缺乏可行性研究和有关理论数据支持。有些定点屠宰场因不符合条件, 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后, 增加了建设的成本。

1.2 设施设备不全

由于规模小, 投入资金少, 多数屠宰场只有一条半自动的屠宰线, 未建立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待宰圈、急宰间、病害动物处理设施。处理病害动物时, 临时在周边择地挖坑深埋, 为动物疫病防控埋下了隐患。污水处理设施只是通过化粪池经初级沉淀后向外排放甚至直接排放, 不符合动物防疫和环保的要求。

1.3 检疫力量配置不足

由于检疫人员少, 有的乡镇只有1人, 而且检疫工具简陋, 导致入场产地检疫证明查验、耳标佩戴查验等工作开展不全, 一些病害畜禽流入屠宰场, 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难以保证肉食品质量安全。

1.4“瘦肉精”自检开展难度大

目前各乡镇屠宰场都是利用民间投资兴建, 受体制、经营、利益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大部分屠宰企业不能真正落实上级部门规定的“瘦肉精”自检制度, 没有按规定要求实施自检, 有时为了应付监督执法机关的检查, 即使按要求进行了自检, 也是达不到规定的检测数量。

1.5 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屠宰场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 如入场查验制度、消毒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 但受投资主体、管理体制等影响, 大多数制度只是挂在墙上, 没有认真落实到位, 不能真正从公共卫生、疫病防控等角度进行管理运作。

2 管理好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对策

如何解决生猪定点屠宰场存在的这些问题, 使定点屠宰场履行好自身职责, 确保人民群众餐桌上的肉产品安全放心, 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 做好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媒体、宣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使定点屠宰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 让大家都来了解、关心、监督定点屠宰工作, 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2.2 规范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建设, 改善检疫环境

按照“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配送、分散经营”的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力流通、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 全县整体推进生猪定点屠宰, 以中心乡镇为基点, 设立中心区域屠宰场, 对周边乡镇实施配送。对设施简陋, 环境污染严重的屠宰场 (点) , 予以撤并。

2.3 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完善执法管理机制, 成立专项执法队伍, 配备必要的执法设施和交通工具, 加强执法队伍业务培训, 加大执法经费投入, 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法制水平, 在执法中做好依法行政, 公平公正公开, 加大监督巡查频次, 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及时查处违法现象, 给不法分子严厉的震慑作用。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吊销证照并予关关停。加大联合执法。

2.4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11

永州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建立健全我市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屠宰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实现全市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经研究,对2010年各县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

一、考核内容

(一)生猪屠宰工作组织管理(20分)

1、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制,定期研究工作出现的问题和矛盾。6分

2、设立了屠宰管理工作班子和专门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4分

3、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4分

4、与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4分

5、组织企业人员培训。2分

(二)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监督管理(50)

1、建章建制的文件是否完善。2分

2、屠宰企业管理、责任制度是否到位。2分

3、执法队伍管理制度、执法程序、案卷等情况是否完

备,是否公正执法。5分

4、执法人员、屠宰技术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的培

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是否齐全。5分

5、举报投诉制度、举报投诉电话公布是否设立。5分

6、对所属各屠宰企业的肉品质量责任状和承诺书是否

签订。5分

7、各类上报、下达的文件、材料、报表等综合性材料

是否清理归档。4分

8、屠宰环节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是否到位和按规定使

用。10分

9、对病害猪、病死猪、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是否真正按

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到位。(12)

(三)生猪定点屠宰有关信息和数据上报(30)

1、编印屠宰管理简报或信息。共15分,根据质量好坏视情加扣分。

2、生猪屠宰企业信息督报和审核,及时准确上报有关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数据。共15分,差错一次扣0.5分,扣完为止。

二、考核方法与奖惩

考核评比工作由市屠宰办具体组织实施。市屠宰办根据各县区屠宰主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和相关考核内容,采取适时

生猪屠宰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12

【发布文号】河北省贸易厅[96]44号 【发布日期】1996-03-06 【生效日期】1996-03-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1996年3月6日河北省贸易厅〔96〕44号)

第一条 第一条 根据《河北省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第二条 根据《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暂缓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的区域、时间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设置的畜禽屠宰管理领导机构确定。

第三条 第三条 在暂缓实行生猪定点屠宰的区域屠宰的生猪及其产品,不得进入实行生猪屠宰的区域销售。违者按《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条 第四条 县级以上政府设置的畜禽屠宰管理领导小组为畜禽屠宰的管理领导机构,其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和本省有关畜禽屠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二)监督、保障《办法》的贯彻和落实。

(三)审核定点屠宰场的规划、布局,帮助筹措场点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资金。

(四)协调部门关系,排除推行定点屠宰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和阻力。

(五)解决推行定点屠宰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五条 第五条 畜禽屠宰管理办公室为畜禽屠宰管理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贸易(商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定点屠宰管理的日常工作,其职责是: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和本省畜禽屠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的贯彻落实和具体实施工作。

(二)参与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定点屠宰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

(三)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定点屠宰的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对本行政区域内定点屠宰场点执行定点屠宰管理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查处违反《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行为。

(六)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第六条 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或其设置的畜禽屠宰管理领导机构的领导下,由贸易(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会同畜牧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 第七条 审查定点屠宰场点条件,由贸易(商业)部门为主,会同同级畜牧、卫生、工商等部门实施,条件合格者,发给有关证照。审查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生猪定点屠宰场点除具备《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外,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检疫、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屠宰生产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充分利用现有国有大中型屠宰企业的先进设备,并兼顾其它经济成分及中小企业。

(三)结合当地的猪源和市场销售情况,坚持适当规模经营。

(四)生猪定点屠宰场点不宜太少,应当方便群众,一般每个辖区市设四至五个,县级及县级市所在城镇设一至二个,乡镇设一个。

(五)在审查定点条件时对有关部门提出的不同意见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报当地人民政府或其设置的畜禽屠宰管理领导机构决定。

第八条 第八条 省辖市及回民较集中的县、乡(镇)应当设置牛、羊、禽定点屠宰场点。牛、羊、禽的屠宰加工应当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

第九条 第九条 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生猪屠宰、加工的工艺流程按照农业部、卫生部、原对外贸易部、原商业部联合下发的《 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执行。

第十条 第十条 进入屠宰场点的生猪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征收增值税、屠宰税和市场管理费。税务和工商部门可以派员征收,也可委托屠宰场点代收。生猪代宰的检验费和加工费按有关规定收取,收费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贸易(商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经定点屠宰的生猪及其产品,必须有定点屠宰场点的肉品检验合格证,生猪胴体必须加盖能识别定点场及日期的滚动验讫印章,方可上市销售。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市、县贸易(商业)行政主管部门按《办法》第六条的规定发放的定点屠宰许可证,应当报上级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定点屠宰证由省贸易部门统一印制。全省统一标记和编号,有效期三年,获得《畜禽定点屠宰许可证》的企业,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应重新提出申请,经复查合格,换发《定点屠宰许可证》。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畜禽定点屠宰许可证》不得借用或转让。停产、停业时,须在30日内将《畜禽定点屠宰许可证》交回原发证机关,并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非税收入管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篇13

一、非税收入征管工作

非税收入与税收一样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按照非税收入的来源可分为:(1)行政事业性收费25项:居民身份证工本费、诉讼费、公证费、社会抚养费、人防费、不动产登记费、城镇垃圾处理费、环境监测服务费、测绘费、河道采砂管理费、卫生监测费、预防性体检费、殡葬收费、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考试考务费、公路路产损坏赔偿收费、水资源补偿费、非刑事案件财务价格鉴定费、水土保持补偿费、非刑事案件物证鉴定费、计量收费、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费、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培训考核收费;(2)政府性基金4项:公共租赁住房资金收入、土地出让价款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污水处理费收入 ;(3)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项:利息收入、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其他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专项收入8项:排污费收入、森林植被恢复费、水资源费收入、草原植被恢复费收入、采矿权使用收入、采矿权价款收入、广告收入、育林基金收入;(5)罚没收入8项:公安罚没收入、法院罚没收入、工商罚没收入、食品药品监督罚没收入、卫生罚没收入、交通罚没收入、审计罚没收入、其他一般罚没收入。另外,还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教育收费及医疗收入,总计涉及收费单位117家。

2016年,严格执行“限量领购、核旧领新”和票据台账制度,严把非税收入票据购领、使用、核销等关口,充分发挥“以票管收、以票促收”的作用。对新申请办理《财政票据准购证》的单位,严把审核关口,严格票据供给制度。完善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登记台账,实行领购票据“双向签字制”。

全年手工开具一般缴款书17000张,预算拨款凭证465张,办理现金业务102笔。从省财政厅领回农村合作医疗收费票据11万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票据6万份,居民养老保险票据10万份;去市局领取门诊收费票据100万份,手工住院票据1000本,机打票据6万份,统一收费票据7000本,行政往来结算票据7000本,住宅维修票据3000本,车辆规费票据10000份,罚没票据1000本,村镇往来票据10000本,领票的时候亲自装卸,同时核销这些票据,交旧领新。换发新版票据准购证195本。

二、非税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难度较大。2016年,非税收入完成3.41亿元,占大口径收入7.05亿元的48.4 %,非税收入在整个政府收入体系中的地位由“拾遗补缺”演变为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与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并驾齐驱的财力资源。现行地方收费主体主要有地方财政部门、交通部门、国土管理部门、工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公安、司法、城建、环保、教育等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有收费名目,而且一个部门收取多种费,同时管理上职权分散,存在一方委托另一方代为收费现象

(二)个别部门票据管理有漏洞。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已有时日,至今仍有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其主要的原因就是票据管理不规范。非税收入票据主要使用的是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且通过县级财政部门统一管理。但国土等一些部门的专用票据则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这些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取票据后,不到财政部门登记、核销,直接使用这些票据收取非税收入,虽然要求到财政部门备案,但往往备案不及时,财政部门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使这部分资金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

2016年,县妇幼保健院上缴非税专户的医疗收入11.47万元,根据领购的3万份门诊收费票据和住院票据来分析,没有做到应收尽收。县医院与中医院涉及的医疗收费数额较大,每次申领的门诊收费和住院票据数量也多,虽每月都向非税专户上缴医疗收入,但是无法确定是否做到票款同行。

三、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依法征管。非税收入征收项目多,覆盖面广。由于存在对非税收入概念认识不到位,对非税收入的财政性质缺乏理解,导致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中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建议,加大对非税收入征缴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发挥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宣讲非税收入征缴政策、法规和制度内容,着力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及普通大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明确非税收入是与税收收入同等重要的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由此提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按章办事、服从监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是建立科学的非税收入测算机制。财政非税收入征管部门要在掌握非税收入政策、项目、标准、范围及其变化的前提下对本级非税收入进行科学测算,制定切合实际的预算任务在预算编制环节上实现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近日,通过与各单位财务人员沟通交流,对2017年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了预算,估计今年非税收入有9704.52万元,比2016年3.41亿元减少2.43亿元,下降 166.5 %,主要是土地出让金、公安罚没收入、人防费等有所减少。

(三)严格非税收入收缴程序,完善相关制度。全面推行非税收入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制度。除按要求实行委托银行代收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对其他非税收入按照有利征收、方便缴款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随税收征收的各种附加仍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收入数额大或征收对象在城镇的统一实行委托银行代收,零星的非税收入或不具备委托银行代收条件的由财政部门委托征收单位征收然后由征收单位按规定要求汇缴到非税收入专户。同时,在非税收入征收过程中必须严格加强票据管理,健全财政票据监管制度,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严禁白条收费和无票收费,真正实现以票控费的目标。各部门、各单位征收的非税收入必须全额缴入非税收入专户。

目前,非税收入征缴已逐步实现业务监管网络化。但由于非税收入征缴涉及单位多,要将财政、执收单位、代理银行、缴纳单位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还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严重制约了非税收入绩效管理的开展。因此建议,逐步建立执收单位与代征银行、代收单位及缴纳单位的网络建设,开发数据平台,开放导入接口,建立动态监管模式,以便执收单位随时掌握征收基数、应征数、入库数、欠缴数等基本信息,实现业务管理与监督检查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上一篇:2024年江苏13市中考满分作文题下一篇:小孩子怕打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