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中的一门必修公共课程。这一课程内容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从而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任务与知识点的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教师所创设的任务应该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课程基础,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就可以掌握任务中包含的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建立, 不仅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计算机课程相对枯燥, 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在结合真实环境的基础上, 带着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主动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任务教学的最终目的[1]。

二、任务驱动教学的课程运用

(一) 设计课程教学的任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确立合理性的任务目标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任务的设定应该具有实用性、开放性以及整体性,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 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基本原则, 合理分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明确教学内容及目的, 从而设计出合理的任务类型, 保证学生在任务完成的同时可以掌握知识内容。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电子表格为例, 教师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水平的差异性, 可以设置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 通过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 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而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 课程教学中的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是驱动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任务之后, 会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或是小组的能力, 逐次解决设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 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 并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问题的分析, 教师应该注意, 在任务分配的过程中一项任务可以包含3个以下的知识点。例如, 将电子表格中单元格引用、函数等预备知识设置在某一个小组的任务中, 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分析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与此同时, 在任务分析的过程中, 教师的任务分配要难易适中, 并起到引导的作用。这一环节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完成任务阶段分析

任务的操作阶段就是完成任务, 在整个过程中操作的主体是学生, 由于在探究的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 所以, 在完成任务阶段,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当学生在任务探究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教材, 或是通过网络资源查询解决, 适当的时候进行技术的指导,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因此,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通过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四) 总结评价阶段

对于总结评价阶段而言, 是学生对任务学习成果的反馈。在评定交流的同时, 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教师也可以在经验总结的同时, 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然后再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及缺点, 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2]。

三、任务驱动教学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 保证任务设计的时效性

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学生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掌握新知识, 并提高其实践能力。所以, 在任务的设计中一定要与新知识紧密联系, 从而实现任务设置的时效性。一些教师认为, 课后布置的任务也属于驱动教学的内容, 其实并不然, 课后作业并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的产生探究的欲望, 也无法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 在任务驱动教学建立的过程中, 应该强调任务的时效性, 从而实现任务教学所建立的目标。

(二) 保证任务设计的可操作

在驱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保证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 建立分层次的任务类型, 而且, 在每一次任务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 同一个任务, 不同学生完成的结果会有所差异, 所以, 教师在任务制定时要引起注意。在实践的过程中, 任务的设定可以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升任务, 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 保证任务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所以, 具有趣味性的任务可以吸引学生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探究, 提高任务驱动教学的整体效果。在任务准备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及兴趣有充分的认识, 不能建立单一的问题探究模式, 同时也不能只注重趣味脱离了计算机教材及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要针对计算机课程中的难点, 进行任务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由浅到深,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职计算机中驱动教学法的建立,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创新性的精神, 同时为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立的过程中, 应该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自身状况, 制定合理的任务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体验, 并通过体验获得知识, 这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目的。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上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在活动教学的过程中, 将具体的学习任务作为主线, 各项学习任务涵盖着不同的知识点,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就可以完成知识点的掌握, 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分析

参考文献

[1] 梁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 2013 (27) :73-74.

[2] 宦培莉.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 2014 (81) :118.

[3] 丁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015 (04) :190-191.

上一篇: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在学生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下一篇:供电公司营销与财务管理系统集成情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