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同年多家国企爆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失败而发生巨额亏损,2009年3月国资委提出方案限制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一些专家学者担忧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会导致中国经济受损。中国要不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已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

第一篇:中国金融发展史论文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因循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思路,先后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形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金融制度变革现象。中国目前是发展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机制和法制也很不完善。因此,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必须充分权衡金融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数量和质量,效率和效益,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改革开放

[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运动开始席卷全球,其中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以及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市场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稳步推进经济的增长,金融市场开放势在必行,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中,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要如何把握机会、防范金融危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以及全面融入全球经济大潮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

金融自由化的流行既带来了机遇,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自1980年以来,金融危机频发,世界性的金融风险开始加剧,而对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发展中,不断地优化和改良。金融自由化就是通过改革金融制度,改变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放松对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限制,增强国内的融资能力,以改变对外资的过分依赖,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管制使之市场化,从而使利率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反映外汇供求,促进国内储蓄率的提高,最终达到充分利用金融资源,借此推进经济增长的长远目标。但从各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自由化可以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价格自由化、业务自由化、資本流动自由化。关于金融自由化的利弊,存有激烈的争论。从理论上说,金融自由化能使发展中国家受益。然而在现实中,金融自由化的危害并不少见。金融自由化活动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经济波动和经济不平衡发展现象。更有甚者,会引发一定规模的金融危机和国家财政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亚洲新兴经济体在金融自由化改革过程,忽视经济宏观面的稳定以及对金融市场缺乏有力监管。因此可以看出,金融自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需要谨慎对待,否则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危机。

在任何一个国家,稳定而健全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完善而高效的微观经济运行基础都是实施金融自由化所不能缺少的根本条件,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决定着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时机; 而微观的经济运行机制对金融自由化的速度会产生较大的约束。想要使金融自由化进程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宏观经济稳定和适当的银行监管。

2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和经验教训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因循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思路,先后进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影响深远的金融制度变迁现象。

2.1拉美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首先进行了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体制改革,南锥体国家实施的金融自由化主要包括:①实行利率市场化;②取消定向贷款;③降低银行储备金比率。

大量的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向流入会引起货币贬值,从而使国家财政债务负担变得更加沉重。最终,将会导致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以及国家财政和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也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的确发生了多次银行危机。拉美银行危机的根源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就拉美国家遇到的大多数银行危机而言,政府在实施金融自由化后对银行部门放松监管,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2东南亚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改革起步较晚,成效较为显著,曾被誉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但终因一些国家改革进程过快和政策失误而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五国的金融发展与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但是,随着各国经济逐渐步入转型期,金融自由化进程过快,金融改革政策失误,最终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从东南亚金融自由化改革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它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与改革敲响了警钟。

东南亚国家并未对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任由这种落后、单一的金融结构与政府的腐败行为相结合,最终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升金融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等多种投资、融资方式,改变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状况,分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的多元化竞争,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应予十分重视的问题。

3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及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3.1中国金融自由化历程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应该是从1992 年正式开始的,包括利率自由化方面、金融业务与机构准入自由化方面和资本账户自由化方面,中国目前对资本流动实行非对称性的管制,长期的资本流入相对自由,而严格限制资本流出和短期资本的流入。因为短期的资本大量流入会产生投机活动,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因此,中国资本管管制的效能整体上已弱化,对于资本市场的管制已经相对开放。

3.2中国金融深化的战略措施

中国作为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和法制都还很不完善,金融市场还没有形成充分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在金融自由化改革应当充分权衡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收益与风险之间的交替关系。在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的过程,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当前中国必须从基础做起,消除金融隐患,为金融自由化奠定基础。②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要注意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③继续推进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实现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④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自由化的顺利推进。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在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金融监管必须非行政化,监管的手段必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间接手段,取消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办法,只在金融市场失败时政府方可走上前台直接干预。充分保证金融市场的自我调整,同时也保证了金融自由化的稳步推进。同时要制定行业自律规定,在适度开放金融市场时,国家必须严格把关资本市场的流动情况,使得宏观经济局面保持稳定。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归根结底,金融自由化是资金融通效率和金融监管高效稳健的有机结合,偏重于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不利于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从而阻碍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Abiad,A.and Mody,A.,2003,“Financial Reform:What Shakes It? What Shapes It?”[J].IMF working paper,April.

[3]张斌.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新浪潮[J].中国市场,2012(29).

作者:谢跃进

第二篇:中国革命金融发展史(上)

一、農民运动与早期金融机构

1.农民运动

1921年至1927年期间,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为契机,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始发动农民投身革命,开展反对地主肆意加租、创办农校、成立仲裁部为农民主持公道等一系列斗争,对农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金融政策与统一战线

1)、建立农民银行:1925年,《中国共产党告全国农民书》明确提出了“由各乡村自治机关用地方公款办理乡村农民无息借贷局”的要求。

2)、发行货币:为了禁止军票和滥发纸币,提倡用农民自己组织的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实行商品交易和纳税。

3)、实行低利借贷:1927年毛泽东等人在《对农民宣言》中提出:“各省要把设立农民银行列为专条,并规定以年利5%的贷款给予农民。

二、土地革命与打击高利贷

1.农村的高利贷

土地革命时期,社会上几乎没有民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当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陷入困顿时,只能靠借用高利贷渡过难关。当时中国的高利贷种类很多,基本分为货币借贷和实物借贷两种形式。

2.革命根据地

1927年4月12日,大革命从高潮走向失败。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的起义,井冈山等地建立了第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出现了与国民党政权相对峙的苏维埃红色政权。

从“八七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逐渐形成了连片的革命根据地。主要有: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湘鄂川黔等根据地。

3、革命根据地金融

革命根据的建立受到国民党政权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同时广大农村的金融业务几乎处于空白,只能依靠高利贷和典当物品来获得周转资金。共产党所领导的红色政权通过反对高利贷、减租减息动员更多的群众参加革命

4、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的创建

第一阶段:1927年~1932年。1931年中华苏维埃严禁私人银行和钱庄在革命根据地营业。在全国共有8个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金融机构并同时发行了96种货币,广泛开展金融业务活动,活跃的金融业务对促进生产发展、改善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第二阶段:1933年至1937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革命进入低潮,已经建立的革命根据地陆续丧失。1934年,大部分革命根据地的银行被迫中止业务活动,停止了货币发行和流通,随后,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31年11月7日,中共在江西省南部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该政权以瑞金为中心,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约250万。

苏维埃政权的金融政策

为了使革命斗争更顺利的开展,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对当时的金融工作提出的政策主要有:

1、取消和废止一切高利贷,取缔当铺,为发展生产可适当实行低利借贷;

2、成立国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支持公营事业、合作社、手工业者、小商人发展经济为穷苦群众谋利益;

3、发行苏维埃货币。对已经发行的旧货币加强管理,开展货币兑换业务;

4、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

5、对私人银行和私人钱庄由苏维埃派代表进行监督,禁止其发行货币及从事其他非法活动,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银行收归国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的诞生

1.国家银行的诞生

1931年11月27日,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决定立即着手筹建国家银行和中央造币厂;任命毛泽民为行长,同时调集曹菊如(主管业务)、黄亚光(为新货币设计货币图样)共同为筹建银行和发行货币做准备。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成立,同年3月,正式开始对外营业。

2.中华苏维埃银行的5位创始人

毛泽民:国家银行行长。出身农民,4年私塾。工作经历:小学庶务(管理日常经费和伙食),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经济股长,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中共中央(上海)出版发行部经理,《汉口民国日报》总经理,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长。

曹菊如:国家银行会计科科长。出身店员家庭,小学文化。工作经历:在南洋当过店员,后任闽西工农银行会计科科长。

赖永烈:国家银行业务科科长。工作经历:店员,红军战士,永定县农民银行创始人。

莫均涛:国家银行总务科科长。出身店员,12岁辍学做童工。工作经历:汉口铸造厂翻砂工,英资银行信件传递员,红军战士。

钱希均:国家银行会计。出身农民,上海平民女校学习。工作经历:中共中央出版部发行科科长、交通员。

长征胜利后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

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后的国家银行将名称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同时将陕甘晋苏维埃银行并入本行。由林伯渠任行长,曹菊如任副行长。1937年2月又改为“陕甘宁边区银行”。

第三篇: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摘要]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同年多家国企爆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失败而发生巨额亏损,2009年3月国资委提出方案限制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一些专家学者担忧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会导致中国经济受损。中国要不要发展以及如何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已成为当前重要的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给中美两国带来的灾难,重点分析了国企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失败的原因。其次,从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出发,指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必要性并介绍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根据东航等国企投资失败以及美国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金融创新;风险管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9. 020

0引言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不少专家认为导致该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2008年底,多家中国国有企业爆出因投资金融衍生品失败而发生巨额亏损,于是2009年3月国资委提出方案限制国有企业投资金融衍生品。2010年3月到4月,中国分别开放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利用好外资的几点意见》,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以郎咸平教授为代表的很多专家学者担忧美国会利用金融衍生品来打压中国市场,即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会导致中国经济受损。因此,金融衍生产品到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中国要不要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如何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已成为重要的问题摆在国人面前。

本文首先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给中美两国带来的灾难,重点分析了国企投资衍生产品失败的原因。其次,从衍生品的特性出发,指出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最后,根据东航等国企投资失败以及美国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金融衍生产品给中美两国带来的灾难

1.1 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

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是不少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缺失,即以金融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繁荣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所致。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认为,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部分金融机构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衍生金融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按揭贷款证券。而原本为了确保债券信用度而设立的评级机构,却在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中立的立场,“随意”给这些“创新债券”盖上5A标记。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帆认为,华尔街游戏已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进入异化过程,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加大了本轮金融危机的波动,使得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升级,负面影响被无限放大,未来或将转向适度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而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美国监管层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缺失也难辞其咎。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部委员会副主席王自力认为,此次由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更深层次的诱因来自于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和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危机的中心华尔街危如累卵。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高盛、摩根士丹利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一些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借款人的实际还贷能力而乱放贷款,把危险贷款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卖给金融市场使得金融市场最终崩溃。

1.2 多家国企因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失败发生巨额亏损

2008年多家国有企业因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失败发生巨额亏损。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公允价值损失约62亿元;中国国航因航油套期保值浮亏68亿元;中国远洋远期运费协议(FFA)公允价值损失约40亿元;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汇兑净损益亏损19.39亿元 。2008年度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净亏损为140亿元;中国国航净亏损108.5亿元;中国远洋净亏损41.2亿元;中国中铁的净利润为11.1亿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不难看出,导致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失败。国企金融衍生品投资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本文以东航为例进行分析。

东航公司航油套期保值期权合约采用的主要结构是“上方买入看涨期权价差,同时下方卖出看跌期权”。“上方买入看涨期权”属于正常的套期保值范畴。如果说油价在未来上涨,在行权日东航行使买入的权利,从而盈利。但是如果油价下跌,超过了行权日的约定价格,东航可以不行使买的权利,损失的不过是有限的权利金,这就是正常意义的套期保值。而东航合约中同时标明 “下方卖出看跌期权”这一操作,却不是真正意义的套期保值,从而埋下了巨亏的祸根。因为油价如果上涨,东航赚的是固定的权利金,可是如果油价下跌,那么东航必须按原先约定的较高价格购买航油,油价越跌,亏得越厉害。而从2008年7月到12月底,国际原油价格一路狂跌,一度跌破40美元/桶,东航的噩梦就此开始。从东航的案例中不难发现,国企金融衍生品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对所交易的衍生产品及其市场认知不足

对所交易衍生品的风险认知不足,缺乏对所交易衍生品的价格评估手段。对于投行给出的复杂衍生品合同,99%的国企没有能力进行独立判断估价。国企没有发现这些方案中缺乏“止损策略”、“风险共担”等降低和化解风险的基础性操作策略。

缺乏对衍生品市场的深入了解。欧美的衍生品市场已经发展了百余年,这些市场的投资者对市场规律的了解程度,对操作策略和工具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市场规则的把握程度都是我国刚刚开始“试水”的央企所不能比拟的。

1.2.2对套期保值与投机的概念划分不清

国企衍生品投资巨额损失主要来自于投机而不是套期保值。国企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在不同市场占有相对应的垄断资源,因此在国企领导层的眼里,做生意有利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企业进入衍生品市场时确立的原则往往是不许亏钱,还要盈利。不愿为保值付出成本,指望通过保值实现盈利,非常不合理。

1.2.3监管缺陷

金融衍生品业务涉及期货、期权、远期交易、委托理财等市场,而这些对口的监管部门包括证监会、银监会、外汇局、国资委等多个机构。各监管部门如果不能协调好各自的工作范畴,就无法有效防范风险。近两年,结构性衍生产品在企业理财、资产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心有余而力不足。从2008年第四季度连续曝光的多起国企套保失手事件来看,单一的国资监管已很难奏效。国际投行也正是利用这一“三不管”地带,售卖给国企具有套保功能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2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必要性

2.1 金融衍生产品理论

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基础的金融工具衍生发展出来的新的金融产物,其价值由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而决定。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远期(Forwards)、期货(Futures)、期权(Options)、掉期或互换(Swaps)。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了统一规定。期权合约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掉期合约是一种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首要功能是规避风险,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金融衍生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为规避金融风险的需要而设计产生的。

金融衍生品的第二大功能是套利保值的功能,即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来回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锁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金融衍生产品的第三大功能是价值发现的功能。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价格变动,而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标的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有利于对现货市场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节。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密切相关且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供需状况往往可以帮助现货市场建立起均衡价格,形成能够反映真实供求关系和商品价值的合理价格体系。

金融衍生品的第四大功能是杠杆效应的功能。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本金转移,因此,交易具有杠杆效应。期货市场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能安全、准确、迅速成交的交易场所,提高交易效率,不发生“三角债”,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2.2 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央行相继推出了债券远期、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外汇远期、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局面。

2006年2月份开始交易以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发展迅速,成交金额大幅上升,有效地满足了市场参与者管理利率风险的需要。

2008年以来,央行积极推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在利率和汇率衍生产品方面,在已有的远期、掉期等产品基础上,积极推出利率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及其他汇率衍生产品。此外,还积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通过试点方式逐步推出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产品。

2009年3月24日,针对一些中央企业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大幅亏损的情况,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日新月异的金融衍生品创新加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增加了金融机构对金融创新的动力和速度。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为金融市场提供了规避风险和价值发现等有效手段,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但是,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及其市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2.3 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运营已无法完全游离于国际市场之外。对生产企业来讲,需要控制原材料价格剧烈上涨风险,需要防范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风险,需要规避利息支出突然上升风险,需要遏制外汇收入不断损失风险。中国企业目前有太多风险需要转移。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则需要能为手中的有价证券提供套期保值的工具。我国银行业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金融风险,为了保值和规避风险,金融机构、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机构和企业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都迫切要求有更多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需求在目前的中国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3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应注意问题

根据东航等国企投资失败以及美国的经验教训,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建设一流的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

没有一流的理论指导与前瞻性的研究,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就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金融创新就难以摆脱长期跟在西方成熟市场后面复制学习的被动局面。应广纳天下人才,建设有创新思维、有独立研究能力、在全球有影响力的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中心应有能力对中国与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有广度有深度的研究,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有能力对各种高端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技术与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向纵深发展提供服务。

3.2 打造有金融创新能力的中国本土投行与金融机构

打造几家能与国际投行抗衡的、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本土投行。开展以衍生品与结构性产品为标志的金融创新研究活动,深化高端交易策略研发,建设高水平的交易与风险管理团队,有能力代表国家或协助大型企业直接参与全球复杂衍生品交易与重大国际金融资源的竞争。

衍生品不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利器,更是银行提高竞争力,增加盈利的重要工具。应允许其在风险严格可控且在有限额的前提下开展自营业务,开展人民币报价的黄金衍生品交易,在境外对冲境内黄金交易头寸,以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同时,在风险信息完全披露的前提下,允许银行利用衍生品自主开发面向适当投资者的简单零售理财投资产品,以丰富银行的产品与服务,增强银行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促进银行的发展。

3.3 增强大型企业金融竞争能力

面对未来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国企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国企在衍生品投资上因噎废食,不去做好应对准备,就很可能再次遭受国际市场价格快速变动的沉重打击。

由于缺乏风险驾驭能力与全球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许多中国企业大而不强、泛而不精,缺乏国际金融竞争力。只有积极应对包括复杂衍生品在内的高端金融领域的挑战,才有可能在风雨中成长,真正跻身于世界级企业之林。鉴于多数企业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可由国资委协调聘请专家成立顾问组,为其出谋划策。决策形成、投资评估和事后追索等机制都有待建立和完善。

3.4注重风险管控机制的建设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市场监管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维护市场的稳定,确保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是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风险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只有结合我国金融业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承受力,审慎推进各项创新,使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与收益组合的工具越来越多,投资者用以避险或投资的渠道增加,整个金融系统效率提高,安全性增强,中国经济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

3.5 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信息的披露

加快涉外金融产品交易的立法工作,确保相关金融与衍生品的产品性质与风险信息完全披露。从事金融衍生业务的企业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披露,要求企业说明其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披露每一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范围和性质以及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企业应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制定统一的信息披露规则和程序,以便管理层和用户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风险暴露情况。

3.6注重金融创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正有负,但主流是正面的、良性的。没有金融创新推动,就没有多层次和开发性的金融发展,就不可能对现代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使金融创新和经济协调发展。避免因金融总量失控,出现通货膨胀、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危害经济发展;避免因金融业经营不善使金融风险加大,破坏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引发经济危机;避免因信用过度膨胀产生金融泡沫,造成金融业的动荡和整体经济运行的失控。

主要参考文献

[1]韩立岩,张小磊.国企衍生品投资亏损:解析及监管启示[J].管理评论,2009(12).

[2]党剑.国企套保的监管缺陷[J].上海国资,2009(7).

作者:张兰花

第四篇:中国省际金融发展水平研究

摘要:文章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基于金融效率评价指标,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各省金融效率得分进行测算时,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外部环境因素对金融效率的测算结果具有显著影响;西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最低,东部省份最高。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四阶段DEA-Tobit;金融效率;外部环境因素

一、 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大量改革实践及研究表明,区域经济越发达,越能聚集经济资源及人力资本,金融市场越成熟;反过来,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越能给该区域提供资金支持、优化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发展,则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往往越大。如今,金融处在一个大资管时代背景下,金融行业在不断的转型与创新,金融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贡献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个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本文研究中国省际金融发展状况,是有现实意义的。

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金融效率。在经济学中,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效用。那么,顾名思义,金融效率反映的是金融部门投入与产出关系;从金融资源观的视角出发,也就是: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在实际研究中,金融效率本身是一个极其综合、复杂的指标,且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选取合适的单一指标或多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如贷款与储蓄之比、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等等。但是,金融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金融市场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不对称性、非线性、非结构性等特征;若用单一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会由于金融市场信息的缺失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出现系统性偏差;若用多指标加权计算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时,会遇到权重设定问题。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不直接用指标来衡量金融效率大小,而是间接用指标来衡量。在金融系统中,作为金融中介的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吸收社会闲置资金,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将闲置资金配置到资本边际效率最高的项目中去,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可见,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系统。考虑到投入和产出这两个词,本文采用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来对金融效率进行客观分析。因此这里的“间接”之意为:确定金融投入指标和金融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来计算金融效率。

测算金融效率的常用工具为经典DEA方法;但该方法本身存在一个缺陷,那就是:未考虑决策单元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鉴于此,Fried等提出了四阶段DEA-Tobit方法,以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测算所做造成的影响,使效率评估更为真实、准确、客观。目前,国内关于DEA效率测算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经典DEA方法;本文尝试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省际金融效率进行客观测算,从而进一步比较各省之间的金融发展状况。

二、 四阶段DEA-Tobit模型

DEA方法给出了三种信息:投入松弛量、产出松弛量、和效率得分。对于经典DEA方法来说,评估决策单元效率所使用的信息为效率得分,对松弛量信息却“视而不见”。而四阶段DEA-Tobit方法巧妙的把效率得分与松弛量信息相结合,通过Tobit回归模型来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四阶段DEA-Tobit方法的基本步骤见下。

1. 第一阶段:经典DEA模型。本文采用DEA-BCC模型,其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θ0为某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si-为第i个投入松弛量,sr+为第r个产出松弛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m为投入指标个数,s为产出指标个数。

2. 第二阶段:Tobit回归模型。Tobit回归模型的建立主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构造一个新指标,将其命名为投入总松弛量,构造公式为:

其中,S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i个投入的总松弛量,θj和sij-分别为第一阶段经典DEA-BBC模型所计算出的效率得分和投入松弛量,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i个投入指标值。

第二步,构造Tobit回归模型。所构造的Tobit回归模型共有m个,对于第i个投入总松弛量,相对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量形式如下

Sij=βiZpj+ui,p=1,2,…,k

其中,Zp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p个外部环境指标,βi为第i个tobit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向量,ui为第i个tobit回归的误差项,k为外部环境指标个数。

3. 第三阶段:投入指标调整。该阶段是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剔除,剔除方法则为投入指标的调整,调整公式如下:

其中,xijadj为调整后的投入指标,Sij为第二阶段Tobit回归的拟合值。经过如上一番调整后,外部环境因素已被剔除,所有的决策单元均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中。

4. 第四阶段:经典DEA-BBC模型。最后阶段再次回到经典DEA-BBC模型,根据调整后的投入指标xijadj来进行DEA效率测算。

三、 实证分析

1. 指标选取。金融发展的投入指标有三个:金融机构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反映了各省为推动金融发展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金融发展的产出指标有三个:人均GDP增加值、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其中,人均GDP增加值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人均纯收入指标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消费支出反映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改善。

金融发展的外部指标主要从居民受教育程度、工业机械化程度、产业结构及贸易进出口四个方面来选取,相应指标分别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工业机械总动力、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产品贸易逆差数量。

此外,本文采用2013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和《中国金融年鉴》。

2. 第一阶段:经典DEA-BBC结果分析。根据第一阶段经典DEA-BBC的结果可知,全国省际金融发展的综合效率得分差距过大,仅有5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占比16.1%,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西藏和青海。有4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在0.6和0.8之间,占比12.9%,分别为宁夏、青海、内蒙古和安徽。剩下的22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低于0.5,占比71%。此外,各省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差距不大,但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差距过大,有21个省份的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低于0.5,占比77.4%。

从各省的金融效率得分来看,有几个省份的金融效率得分与实际情况相悖。西藏和青海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但该两省地处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金融不健全、高素质人才缺乏,其金融综合效率得分理应较低。相反,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省份,经济发展位居国内之首,金融市场健全成熟,但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却很低,分别为0.23、0.19、0.15,排名分别为倒数第6、倒数第5和倒数第3。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运用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各省金融效率得分,存在不合理性,即全国省际金融综合效率得分相差悬殊,西藏和青海两省得分较高,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的得分较低。因此,对金融效率进行测算时,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3. 第二阶段:Tobit模型结果分析。Tobit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见表1。可知,三个tobit模型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下面从四个外部环境指标出发,分析外部环境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三个输入指标松弛量的影响程度。

(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该外部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松弛量均有显著负影响;也就是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或者说高学历人数的增加,会降低该三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可见,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有助于金融知识的大力宣传与普及,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

(2)工业机械总动力。该外部指标只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有显著正影响;也就是说,工业机械总动力的增加,会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的冗余度,从而降低了金融效率。可见,工业机械总动力并未得到高效利用,存在产能过剩,从而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浪费,对金融发展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3)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该外部指标对金融机构数、贷款余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松弛量均有显著负影响,也就是说,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加大,会降低这三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可见,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加大,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成效性,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贸易逆差总额。该外部指标仅对两个输入指标(贷款余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松弛量具有显著正影响;也就是说,贸易逆差的扩大,会增加这两个输入指标的冗余度,从而降低了金融效率。可见,贸易逆差的扩大,会使贷款额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负面效应。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外部环境因素对金融效率得分的测算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用DEA方法进行省际金融效率测算时,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其剔除。

4. 四阶段DEA-Tobit结果分析。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之前,我国省际金融发展的综合效率得分差距过大,有22个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低于0.5。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各省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分布均匀,见表2。可见,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的金融环境处于较好的区域大环境,而其他省份的金融环境均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负面干扰,尤其是江苏、浙江和山东三省,从而造成金融效率的低下。因此,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进行金融效率的测算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表2可知,金融综合效率得分为1的省份有六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这六个省市均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金融市场健全成熟,且北京、上海和广东聚集了优秀的金融人才以及全国80%的金融机构,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故金融综合效率最高是当之无愧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较高的省份还有山东、辽宁、安徽、福建、山西和湖北,这六个省份也是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金融发展状况良好。金融综合效率较低的省份有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和宁夏,其效率得分均在0.5以下,这六个省份均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东部和中部省份;虽然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的指引下,西部省份的金融发展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基础薄弱、金融体系结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西部省份的金融发展相对落后,故金融综合效率得分较低。

从东中西地区层面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均值,分别为0.93、0.72和0.40;可见,我国东中西地区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得分呈阶梯式序列,东部省份得分最高,中部省份次之,西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远远低于东部和中部省份。西部省份与东中部省份的金融综合效率的差别,主要在于西部省份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金融规模效率得分为0.59,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的0.95、0.83;此外,西部省份的金融纯技术效率得分为0.68,也低于东中部省份(0.98、0.87),但悬殊不如金融规模效率得分大。

四、 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金融效率评价指标,运用四阶段DEA-Tobit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建议如下:

1. 效率测算方法。在对金融效率得分进行测算时,四阶段DEA-Tobit方法与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结果相差很大。若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得分的影响,经典DEA方法所测算出的省际金融效率水平明显偏低,且不合理,与实际情况相违背;因此,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效率测算所造成的影响非常有必要。四阶段DEA-Tobit方法通过Tobit模型来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剔除,所测算出的省际金融效率得分,与经典DEA方法相比,更为客观、真实、准确。

2. 外部环境因素。居民受教育程度、工业机械化程度、产业结构水平以及产品贸易等外部因素对各省的金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来应大力推进全民教育,大力提高居民精神、文化水平,各省应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省级,出台多项措施来促进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金融效率的提高。此外,还应深化改革金融体制、构建金融发展新体制。

3. 西部省份。西部省份金融综合效率最低。从金融发展投入指标来看,西部省份的金融机构数目、类型及金融资产总额远远低于东中部省份,这也就解释了西部省份金融规模效率低于东中部省份这一实证结果。因此,国家应重视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促进西部省份金融理念的推广和金融人才的引进,通过提高金融规模来增强金融技术水平,从而促进金融效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炳友.我国农村市场金融效率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8).

[2] Fried H O,Schmidt S S,Yaisawarng S.Incorpo- rating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into a Non- parametric Measur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9,(12).

[3] 张永刚,张茜.基于DEA方法的农村金融效率研究[J].经济问题,2015,(1).

作者:张一青

第五篇:中国网络金融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涉足网络金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形式,改变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业务形式、服务范围、服务群体,对我国传统金融机构及其业务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结合当下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概况,对网络金融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网络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有助于为我国金融脱媒以及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现状

近年来中国参与到国际竞争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内经济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利率市场化转型的趋势日益强烈。互联网逐渐深入到各个经济领域,也深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电商公司纷纷涉足网络金融领域。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形式的变化推动银行进行传统业务的改革,也纷纷涉足网络金融领域,着力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转型、打造网络化、移动化、立体化和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内外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网络金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一、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也被称为电子金融,主要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撑下,基于金融电子化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的相应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各个方面。网络金融的含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上方面的,其中狭义上的网络金融主要包括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银行等相应的金融服务和相关内容。广义上的网络金融则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的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市场以及相关的监管等工作化境,具体包括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上支付以及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等。网络金融是互联网时代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金融形式,与传统金融在理念、运行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

二、中国网络金融发展趋势探析

中国网络金融自诞生以来,已经衍生了传统金融网络化、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以及第三方金融机构等六种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银行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54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总量也达到了23万亿元。P2P网络借贷的交易额总量则达到了3292亿元,其同期增长比例则达到了惊人的200%。综合而言,中国网络金融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中国网络金融无论是金融形式、服务对象、服务群体以及服务范围,还是金融产品形式、业务种类、网络支付等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化。

(1)产品服务多样化、专业化

互联网迅速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提高使得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各自为战的局面被打破,不得不进行网络化和信息化改革。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客户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并做出科学明智的选择。网络金融能够根据客户日益多样化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的开发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网络金融使得金融服务的分类日益多样化、分工也日益专业化,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2)网络支付普遍化

网络支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与国外交流日益加深,人们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购物欲望和购物活动也随之水涨船高,对网络支付的需求则更加强烈。如腾讯公司的支付宝、财务通、易支付等都都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支付需要而开发出来的。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国人民中央银行已经批准两家外资机构进入到我国支付市场。随着我国金融环境以及金融政策的变化,未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外资机构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所提供的支付服务也将会丰富多彩,支付服务的范围和业务形式也将会更加广泛。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15年中国网络支付市场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7123亿元。

(3)行业竞争激烈化

我国传统金融市场是由若干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垄断的,竞争相对较为平缓。自从网络金融兴起以来,进入到金融领域和金融市场的金融中介机构、融资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进行经营方式以及金融业务方面的改革,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此外,部分实力雄厚的非金融机构也逐渐进入到金融市场。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网络金融将会逐渐取代传统金融,改变金融市场的业务形式和市场竞争形式,各种互联网网络金融的新模式以及金融生活形态将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结语

互联网经济要求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必须要加快进程。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调整期,网络金融的兴起已经成为未来金融业务的必然趋势。我国必须要抓住时代机遇,为网络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推动金融业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高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作者单位:许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魏永利.网络金融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9)

[2]张健.试论商业银行如何应对网络金融的挑战[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9)

[3]邢辰.探讨如何构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模式[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9)

[4]刘秋万.拥抱“互联网+”推进传统银行IT转型[J].金融电子化.2015(06)

作者:曹原

上一篇:中国语言文学论文下一篇:智能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