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精选8篇)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篇1

•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改名为中央电

视台)试播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播出,从摄像机到发射机,除关键器件外,均为国产。

• 1958年7月,研制出我国第一辆3信道电视转播车。

• 天津无线电厂很快试制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

• 1959年,无锡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电视转播台

• 1961年,全国共建有地方电视台19座。

•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调频广播技术得到了发展。1971年共建成电视发

射台和转播电视台80座。

• 1968年,央视在乐坛公园建成了电视发射塔,高度为196米,发射功率为10千瓦,覆盖半径达40千米;1971年,邮电部的微波中继干线初步建成,央视节目向全国发送。

• 1960年,广播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广播器材厂等合作研制出全套国产彩电演播设备和

发射机,5月1日,北京建成第一个彩电试验台,用NTSC制进行了试播。

• 1969年,彩色电视研究再度展开,决定暂用PAL制(1982年正式确定为PAL-D)。

1973年10月1日,央视正式在北京地区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 1977年7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全部彩色播出。

• 1992年,CCTV4上星播出,是我国第一个国际卫星频道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篇2

1“好声音”成功因素

1.1 形式新颖

近年来, 选秀节目都是各大电视台的收视保障, 在湖南台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以后, 其他卫视也推出了类似的选秀节目并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但其在节目的形式上还是很老套的。但在《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中, 四位导师背现场通过转椅的方式选取心目中的人选的画面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新颖之处不单单是在这一方面, 在赛事安排和PK手段上也有许多新奇之处, 这些新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1]。

1.2 阵容强大

《中国好声音》这一节目的设备造价很高, 导师们所使用的转椅是空运过来的, 其现场的音效设备和LED屏都是使用最顶尖的技术价格昂贵。节目在阵容上面不仅请来了在歌唱领域知名的老师, 其音效总监是2008年奥运会的音响总监, 伴奏是为一线歌星伴奏的团队, 录音是天后的专属录音师, 这样的阵容使得好声音的节目品质很高, 所以受到观众的追捧。

1.3 模式新颖

在制作方面, 《中国好声音》由电视台与制作方一起出资, 节目中的导师没有酬劳, 他们通过节目产生的价值而获得的利润分成, 使参与的人员都受益。学员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拥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导师们获得了曝光率名利双丰收;浙江台的收视率也一路创新;就连主持人的“快嘴”也受到追捧, 利益分成的这种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了节目质量。

2 选秀节目其未来走向

2.1 迎合观众

随着社会文化的持续进步, 现如今, 玩音乐已不再像以往那么困难, 选秀节目的出现使音乐逐渐进入了寻常人家, 使玩音乐的人们有了能更好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所以电视台在举办选秀节目时, 要有专业意识, 传播能够塑人的内容。电视的选秀节目在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的同时, 也出现了许多备受质疑的问题。选秀节目之所以收视率很高, 是由于关注的需求, 因此电视台今后在举办选秀节目时, 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进行节目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正确地指引今后音乐的潮流导向[2]。

2.2 迎合消费文化

选秀节目的出现, 使大众与专业文化相互共同繁荣发展, 促使了消费文化时代思维到来, 在文化进行传播和创作时, 其消费观念正在慢慢地渗入其中, 观众作为其消费主体的同时, 可以主动地接受其精神服务。消费者们想要参与互动的心态慢慢呈现出来, 电视台要提供消费者的这一需求, 创建互动平台,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消费文化。

3 新思考

首先, 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能够理性地区分善恶、丑陋。电视台在制作选秀类节目时, 要符合观众们正确的审美要求, 观众会通过观看节目内容来判断其是否是一个好的电视节目。选秀类的节目不单单为选手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还要让选手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节目运作状况的良好程度关键在于构建怎样的节目内容, 不能只为了眼前利益和收视率, 选取不正当的手段, 含有不健康内容的电视节目是不能够长远发展的。其次, 要创新节目内容, 以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现在的选秀节目大多数形式雷同, 内容不新颖[3]。

4 结语

通过对以往选秀类节目的探索会发现, 要对节目形式创新, 坚持构建有品质的选秀类节目, 塑造平民偶像, 吸引电视前观众的目光, 好声音的出现就是迎合观众的需求, 为以后电视台的节目发展提供借鉴。

摘要:近年来, 中国选秀节目从《超级女声》到《超级星光大道》再到《中国好声音》歌唱类的选秀节目关注度非常高,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观众在文化娱乐上的选择, 也代表了当下的一种价值取向。我国选秀节目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发展时间, 在这期间, 我国的选秀节目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好声音》这个节目, 来探究我国在选秀节目中的现实状况, 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电视选秀,现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建民, 刘靖华.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中国电视声乐选秀个案剖析[J].音乐传播, 2013 (1) .

从英国电视现状思考中国电视发展 篇3

第一部分:英国电视业现状

一、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频道目前,英同公众可以接收到的电视频道有500个,包括英语语种和其他语种,在众多的电视道中,在英国最有影响力、收视人群比较多的只是少数。

从这张图表可以看出,56%的电视观众在收看BBC1、BBC2、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第四频道CHAN-NEL4、第五频道CHANNEL5,这五个频道是英国本上实力最强、节目质量最优的。

二、英国电视创收现状

从2000年开始,英国ITV的电视广告创收逐年下降,而互联网的广告收入逐年增长。(注:ITV是英国一家商业电视台,主要通过广告创收来盈利)

可以看出,在主要广告商的广告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投进电视台的广告费下降了,而投进互联刚的广告费增长了。

三、英国电视观众现状

现在,英国的电视观众和中国的电视观众群体几乎相同,英国的电视现状:频道繁多,竟争激烈,电视观众老龄化,并且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不小,电视观众H渐萎缩,尤其是年轻观众,而同电视收入减少。这些和中国当下的电视环境非常类同。英国电视工作者是如何应对的呢?那就是对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大胆创新。

第二部分:英国主流电视节目形态

一、综艺节目 《舞林大会》《STRAIGHTLYCOMEDANECE》)是现在英同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之一,BBC制作播出,运用明星+舞伴的形式,内容不再是简单地展示舞蹈,而是涉及爱睛、两性、故事等,BBC把这个舞蹈节日形态推向了全世界。在英围ITV的《冰上之舞》(明星在冰上跳舞)等和《STRAIGHTLYCOMEDANECE》这些舞蹈类节日占据周末的主要的黄金档,让舞蹈成了英国用末最火的综艺节目。

二、真人秀节目 《老大哥》是”创了真人秀历史的电视节日,将一群人关在一个屋子里,窥视他们每天的牛活,然后不断淘汰。用真实的记录手法,通过特定的游戏规则,来展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这就是真人秀最大的魅力。节日特有的纪实肚、冲突性、游戏性,让很多观众耳目一新,也成了现在电视节日的一个潮流。

三、纪录片 纪录片是现在英同电视节日的一个重要类型,观察型纪录片和参与型的纪录片是英国纪录片的主流。主要通过选择典型人物,长时问跟踪记录,达到触动心灵的效果。例如:《两藏年》,华人导演孙书云通过对西藏几位典型人物的一年的生活记录,来展现西臧现状,该纪录片在BBC播出后大获成功。

四、肥皂剧 英国肥皂剧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长寿,动辄播放四五十年,ITV有40多年历史的肥皂剧《加冕街》,威尔士1974年+l=播的肥电剧《POBOL Y CWM》,BBC有20年历史的肥皂剧《乐伦敦人》、《救死扶伤》。这些剧的内容,基小都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有邻居间的勾心斗角和诚心互动,有情侣间的尔虞我诈和心心相印,有亲子的冲突,有友谊的挑战,有激情,当然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平淡。

五、“多元素”融合类节目 现任英同的电视节日,各种电视节目形态开始出现融合。往往在一个节目中,把不同元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吸收更多的观众群体,例如:美食+竞技+真人秀、美食+剧情、时尚+真人秀秀+服务信息等。

除了对电视节目进行创新,还有就是顺势而为,转变传播思路。

第三部分:英国电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一、BBC iPlayer的成功 BBC是英同电视业运用新媒体的成功典范,BBC网站可下载播放终端iPlayer,实时收看、收听或下载过去一周的广播电视节日,每月iPlayer下载节日近2亿次。BBCiPlayer的成功,因为BBC深知,它做的是传播内容,而不仅仅是电视。新闻源头开始,BBC每个出去采访的记者,都要拿回三个不同形态的新闻稿件——带图片的网络稿件、广播节目、电视节目。他们已经把新媒体内容的传播视作电视工作者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这应该就是BBC对新媒体的真认识认——新媒体不是电视自对手,它只是另一个传播形式而已。

二、日常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共生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英国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把传统电视节和新媒体进行有机的融合。例如:在《GTAcademy》这档赛车真人秀节目中,他们的选手是从网络赛车游戏中比赛产生的,然后这些获胜者参加后来的赛车真人秀节目。而这个节目的收入主要是汽车广告和游戏广告,既有新媒体的网络广告也有电视广告。

第四部分:英国专业化付费节目异军突起

在英国,付费电视市场逐步扩大!看两个细分专业统计数剧:

可以看出,付费电视在电视的收入中是逐年增加的.一直到现在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可以看出米,白色条状占的比列越米越大,说旧看BBC1、BBC2、ITV、C4、c5这些免费的、大众化电视频道的观众越来越少,看其他频道的观众越来越多,这些人都流向何方呢?——专业频道和付费电视!付费电视存国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窄众化的电视节目,比如:高端时尚节日、服装搭配、生活类的投资理财等都是付费节目。这类节目制作精良,收入也不错,因为他们有有线电视费的收入,有高端广告商青睐!存国内,这类的节目基本在免费频道播出,节目要靠高收视率才能拉到广告,那就逼着这样的窄众节日走大众化路线,这样做卅的节甘,往往专业人士觉得不专业,普通百姓觉得离自己太远,广告商觉得收视率小好也小想投入广告。

第五部分:英国电视创新力探究

英曰电视节目创意新颖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一组数字,告诉了答案:2012年,英国其约30亿英英镑用于向独立制片方买节目,独立制片方约赢利10亿英镑。BBC25%,ITV60%,CHANNEL4全部节目为购买。

一、法律的强制力 BBC没有任何的商业广告收入,它的资金保障是电视执照费,所有有电视机的家庭都要支付电视执照费,一机一付,BBC是小缺钱的,在这种模式下、,BBC也曾经制作山人量的垃圾节日。为了保障公众的收视利益,开始任英同电视行业广泛推行制播分离。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丁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1990年英国颁布的广播法要求所有第三频道、第四频道、第五频道的持照人,每年使用委托独立制片人的节目数量不少于播出总量的25%。存后期运行中,英国又颁布法律,使得独立制作公司在售卖节日后依然拥有版权,较好地保护了独、立制作公司任商业上的发展。

二、电视商业竞争的内在压力 在英国,电视台之问的竞争表面风平浪静,实质波澜壮阔,BBC、ITV、CHANNEL4、SKY这此主流频道不断推出新的节目吸引受众,数字付费电视已经增至400多频道。在这种巨大的竞争压力之下,促使英国电视产业对于节目创意、市场调研、受众细分、资金管理分配以及后期市场360度仝方位开发的运作体系。这些因素都不断促进英国电视产业的发展活力。

第六部分:关于中国电视发展的思考

一、创新能力需要创新制度保驾护航 一档有影响力的节目的诞生,节目创意何其重要,而节日创意的源泉就是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叫好又叫座的电视节目,都是直接购买国外的版权,本土自主研发的创意节日非常少,归根到底究其原冈,是因为良性向完备的创新制度没有建立。持续而优秀的创意,需要创新制度的保驾护航。

二、精细化节目分类让节目各得其所 细分播出平台,细分节目样态,细分收视人群,这些应该是日前中国电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把恰当的节日,放置在恰当的平台播放。考核节日指标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收视率。让大众化节目在公共播出平台占主角,让有需求却比较窄众的专业节日走高品质、专业性强的付费电视路子,应该会更受高端广告商的青睐。

浅谈中国电视剧的发展 篇4

从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播出,到如今的据不完全统计的三十四家卫视、三百多家电视台并存的局面,中国电视业发展步入了第56个年头。自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到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电视剧在几十年的探索实践中走向成熟。电视剧,是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如今毫无疑问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休闲消遣方式之一。而电视剧,作为电视产业的重心,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社会的缩影,折射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反映着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见证着人们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

一、题材演变与社会发展

按照电视剧艺术形式在社会系统中功能角色定位及其艺术自觉与生产规模,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宣传工具阶段(1958—1977)。二,审美自觉阶段(1978—1989)。三,文化产业阶段(1990至今)。

(1)宣传工具阶段

从电视剧艺术诞生的1958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中国电视剧基本上是作为个年代政治宣传工具而存在的。虽然说在这个阶段,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在内的艺术形式家族,都要受制于当时左倾政治文化形势的强力影响和左右,但由于电视传播的新兴大众传媒属性,相比前几种艺术形式,电视剧这一文化形式的作用,更加受到政府、把关人系统以及从业人员重视。

1958年到1966年,是中国电视剧的草创时期,8年时间全国范围内共播出200多部电视剧。其中,北京电视台90部,上海电视

台35部,广州电视台30多部。但由于电视接收机 在 当时是稀有物,影响力、起到的宣传效果并不大。

(2)自觉审美阶段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标志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全面转型。1979年,邓小平出席了中国作家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将党的文艺方针由“文艺为政治服务”调整为“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为人民服务”。这预示着对文学艺术功能认识的重新定位,也标志着对全社会对文学艺术自身独特规律的尊重。

作为整个文化艺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剧艺术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审美意识的自觉,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电视剧艺术规律的探索和开拓。电视剧艺术在新时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年产量由1978年的10余集发展到1979年的30余集,再发展到1980年的80余集。中国电视剧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年产量,由1981年的110集激增到1986年的1500集。

数量在激增,电视剧的艺术品种和类型也日趋多样,质量在明显提高。不仅出现了一批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制作精致的短篇电视剧,而且产生了一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长篇连续剧,问世了一批样式新颖的戏曲电视剧和专为少年儿童录制的电视剧。特别是1984年以来荣获“飞天奖”一批优秀电视剧,如《今夜有暴风雪》、《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巴桑和他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和《寻找回来的世界》、《四世同堂》、《新星》、《红楼梦》、《努尔哈赤》、《雪野》等,引起了社会和文艺评论界的广泛瞩目,使电视剧这种新兴艺术形式在中国文艺领域里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电视剧产业发展与审美价值观的变化

在电视剧艺术系统的横向纬度,按照电视剧艺术的类型发展实际,中国电视剧又可以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剧、古装戏(历史题材电视剧)、农村题材剧、军事题材剧、城市社会生活剧(家庭伦理剧)、都市言情与青春浪漫剧、情境喜剧等类型。而从题材变化到民众对演员的审美标准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们审美和价值观的变化。为了迎合观众口味,相应的这深深影响了电视剧主演的选角标准。成为电视剧发展史的一步。

(1)审美变化

自古有“不能以貌取人”的教诲,但不能否定“美色”一直是千古以来的佳话,是评判一个人重要的标准。而“偶像文化”则为其贴上了时代的标签。而电视剧作为几十年来深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艺术形式,无疑成为民众生活的消遣和津津乐道的话题来源。而其中又以女性粉丝居多。放眼三十年的娱乐圈“美男进化史”,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变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地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一批港台剧被引进到内地。周润发、秦汉、姜大卫、郑少秋等人,相继出现在了电视荧屏中,引发了强烈关注。与此同时,内地则里流行起了以唐国强为代表的“奶油小生”形象,他们也算的上娱乐圈三十年美男变迁

史的开端。在这所谓的“第一批”美男中,都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基本都是剑眉大眼高鼻梁,有所谓的英武之气。

在一大波“国字脸”之后,以濮存昕、程道明为代表的内地男星开始走红,和之前的“国字脸”英雄相比,他们的长相更加亲民,赢得了众多家庭主妇的喜爱,成为名符其实的“师奶杀手”。新世纪伊始,英雄一霎气短,娱乐圈男色进入全新时代---花美男崛起。花美男寓意为“花一样美丽的男子”,面若桃花皮肤白,长得比女人还要精致玲珑,极其注重外表,永远整洁干净。这完全得益于本世纪初台湾偶像剧的崛起。

(2)价值观的变化

自从电视剧进入风靡,越来越多的人将对电视剧中的期望寄托于现实。时代的审美无疑成为了时代的“择偶标准”。这与社会的发展史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质量的追求和期盼。

对于七八十年代“国字脸”的流行,“英俊的正面形象,是观众一种美好的寄托”。

而之后的“师奶杀手”,得益于那个年代万人空巷的热播剧,清一色都是干部、军人、警察题材。如《英雄无悔》 《和平年代》 《新星》。对于公职人员的走俏,有关娱评人认为与八十年代的择偶标准有关,“那时候找对象就喜欢找公务员了,大家更青睐个性硬朗、浩然正气的男性形象。”

与妈妈辈的审美不同,如今进入新世纪“花美男时代”,女儿辈的偶像大多是富家公子哥,这与社会变化和价值观变化息息相关。就像从漫画里走出来的人物,女粉丝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太多关于童话、唯美和青春的幻想。

总而言之,电视剧作为现当代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题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不仅代表了人民的美好希冀,还传达出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及审美标准。

参考文献:

【1】刘宏,《电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6,页码238

【2】《娱乐圈三十年进化史》,腾讯娱乐独家专题娱评,2014/2/24

【3】《电视剧》,百度百科,2014/6/8

参考网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篇5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2013-2015年,真正过渡到智能电视阶段,增量以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为主。其中,智能机顶盒的增速要高于智能电视的增速。

从2016年开始,智能电视开始进入整机模式占优的阶段。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逐渐由机顶盒向整机延伸,传统电视厂商也完成向智能电视的转型,以及用户对显示面板人机交互功能的要求提升。

2009-2012年,增量以互联网电视(功能电视)和互联网机顶盒为主。其中,互联网电视的增速高于机顶盒的增速,这是由于大部分的传统视厂商都可以较快地将生产转到互联网电视上,机顶盒的增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到2012年,预计全球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为4590万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8700万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78亿台。

2013-2015年,真正过渡到智能电视阶段,增量以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为主。其中,智能机顶盒的增速要高于智能电视的增速。这是由于大型的ICT厂商首先由智能机顶盒切入电视,同时这一阶段机顶盒模式更加适合电视智能化的进程,也更加适应面板和主机升级周期不同的特性。到2015年,预计互联网/智能机顶盒出货量将达到1.12亿台,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整机出货量为1.50亿台,传统电视出货量为1.50亿台。相关报告《2014-2020年全球及国内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篇6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交流;电视剧艺术;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对外文化贸易;电视剧产业贸易;逆差路线图

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是对我国文化工作者发出的遵信动员令。

2012-2013我国电视剧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就斐然。然而从整体来看,相对于美欧与韩日的电视剧行业,我国电视剧行业的文化影响力,主题适应性,运营市场化,题材多样性、电视剧制作水平等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只有改革和创新,才能突破瓶颈,开创崭新局面。

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现状

电视剧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具有行政许可的垄断行业。对外,外资涉足影视行业的形式只有联合摄制、协作摄制、委托摄制三种。而对境内资本从事电视剧制作业务已基本放开。从整体来看,电视剧行业的政策准入门槛较低,产量丰富,市场需求广阔。

(一)电视剧制作企业数量众多

截至2013年,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数量已达6175家。《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分为《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俗称“甲证”)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俗称“乙证”)两种,乙证由具备制作电视剧申请资格的上述机构按管辖权范围向广电总局或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请并批准取得,其仅限于该证所标明的剧目使用,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80日。目前,国内持有“乙证”的大大小小电视剧制作机构在连续两年内制作完成6部以上单本剧或3部以上连续剧(3集以上/部)的,可向广电总局申请并批准取得甲证,甲证有效期为2年,期内对持证机构制作的所有电视剧均有效,期满持证机构可以申请延期。

一般业内认为,只有取得“甲证”的公司才有可能是致力于行业深耕的专业户,而不是出于投机、洗钱、捧人、玩票等目的进场的“游资”、“混混”和“票友”。由此可见,虽然持有甲证数量的机构在不断增多,但就总量而言,在电视剧领域真正具备资质和企图心的专业机构其实并不多,增长也日渐趋缓。

(二)行业产量连年增长

从电视剧制作量来看,2012年,中国国产电视剧产量创纪录地达到17000万集。这一数据较之2011年国产电视剧14942集的数量继续增长13.77%。事实上,自2003年起,国产剧年产量已过万集,产量之大,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从电视剧发行量来看,2012年,中国电视剧总发行部数大幅增加,达到612部,同比增加50部;总发行集数达到19659集,同比增加2941集。同期,中国国产电视剧发行部数为506部(占比82.68%),同比增加37部;发行集数为17703集,同比增长18.48%。2006-2012年发行的国产电视剧中,每部电视剧平均集数从27.58集增加到34.99集。

(三)交易额与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视剧行业的相关政策放宽以及各种扶持政策的出台,电视剧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6-2010年,中国电视剧交易额从48.5亿元增长到5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只有5.11%。

2011年,中国实现电视剧交易总额76.0亿元,同比增长28.37%。2012年,中国国产电视剧交易额达到110亿元,同比增长44.74%。在这110亿元中,电视剧播出版权交易额为80亿元,电视剧网络版权交易额为30亿元。2011-2012年中国电视剧交易额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售价较高的精品剧数量不断增多以及网络渠道的强势崛起。

但从市场前景看,虽然国内市场巨大,但行业天花板已然初现。新近崛起的视频网站和传统的实体音像制品能够提供一定的发行,但现阶段电视剧发行渠道90%以上靠电视台,而电视台的播出时间与相应的电视剧容纳量相对固定,其中珍贵的黄金档更加有限。同时,已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电视网络覆盖、寡头式竞争与对外出口乏力,已基本封杀了行业新增量的可能。

(四)产能过剩,存在泡沫化趋势

从整体看,我国电视剧产量虽高,但出于各种原因,质量表现参差不齐,存量更是惊人,国家广电总局同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

同时,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源、房地产领域的收缩,以及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鼓励,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电视剧行业。煤老板、房地产老板转身投资电视剧行业的例子,屡屡见诸报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游资涌入,一方面加剧了行业的泡沫,另一方面也导致行业的利润不增反降。

总体而言,我国虽然是名符其实的电视剧大国,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隐忧,可以说是“大而不强”。对内,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对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不失为解决供需失衡的一种选择。

二、电视剧行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贸易逆差大

电视剧的对外贸易是我国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政策保障层面不断加强,但我国电视剧的对外贸易领域“西强我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

无可否认,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生产、消费电视剧最多的国家。然而,虽然有如此庞大的产量和市场,我国电视剧进出口情况却常年呈现贸易逆差。

由表3可见,近年来,我国电视剧年对外出口额度都徘徊在1个亿左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更是暴跌至三千余万。与此相对的,进口量却稳定维持在2亿、3亿元,达到出口量的2.5倍甚至3倍,贸易逆差虽然在逐年缩小,但仍相当严重。

横向比较美、日、韩等影视产业发达的国家,中国电视剧的输出量和影响力更是相形见绌。以2008年为例,我国电视剧出口总额约7525万元,这仅与韩剧出口到中国的金额基本持平,而当年韩国电视剧出口总额达1.05亿美元。近几年,国产剧输出有所提升,2011年我国出口电视剧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但同年韩国的电视剧出口额高达2.52亿美元。

2012年以来,国产电视剧集中涌现出一批精品,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从根本上讲,我国电视剧贸易逆差、出口乏力等重大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

(二)合拍片一冷一热

近年来,为了确保节目的制作质量与文化元素具有对跨国受众的吸引力,并在产品的发行环节可以获得外国政府制定的支持性政策,近几年中外合拍电视剧成了海外市场拓展的新方式。比如上海新文化传媒投资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电视台合作拍摄的《情陷巴塞罗那》,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与日本NHK合作拍摄的《苍穹之昴》,北京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与俄罗斯RENTV合作拍摄的《猎人笔记之谜》等作品,都是中国电视机构与非华语区主流传媒机构深度合作的结晶。其中《苍穹之昴》更是在日本取得空前成功,并斩获亚洲彩虹奖。

但是,由于广电总局的相关规定,合拍剧将不能进入黄金档播出,这种“保护政策”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外资进入的积极性。近几年,纯粹意义上的“合拍片”已经不太多见,海外合作多以剧本引进或导演、演员单个加盟的形式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1月1日起,台湾、香港和内地合拍的电视剧在符合一定要求的前提下,各项政策与内地制作的剧集同等对待,这意味着黄金档将为陆港、陆台合拍剧敞开大门,享受与内地剧的“同等待遇”。政策松绑之下,合拍剧持续升温,电视剧领域的各个环节,台湾、香港等地区与大陆的交流与合作都已常态化,资源配置与优势互补值得期待。

(三)行业传统难题有所突破

曾经有人笑言,国产电视剧出口一直“卖的是白菜价”、“播的是东南亚”、“影响是巴掌大”。但现如今,这三大传统问题有了新的突破。

目前,亚太地区占我国电视剧出口比例的2/3,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出口地区仍在与我们文化背景接近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市场更广但是文化相差较大的欧美地区我们的市场比例不大。但是就在2013年,中国电视剧海外市场可谓亮点频出:《媳妇的美好时代》红遍非洲,《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缅甸热播,《甄�传》《还珠格格》将亮相美国主流电视台。价格方面,《甄�传》更有望打破低价格局,在美国的卖价会比国内卫视首轮播出的价格高得多。与热播剧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海外号召力的演员、导演,无疑为后续产品的海外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出口主体格局与发行模式有所变化

影视节目出口主体企业有了明显变化。除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在出口数量和金额上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优势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湖南等地的一些民营影视机构,上升优势逐渐显现。2009年数据显示,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公司在出口总量上分别占6.1%和5.1%。

2010年上市的华策影视公司被业内誉为中国“电视剧第一股”,其盈利模式恰恰在于将电视剧制作的中间种种环节全部交给市场,重点放在剧本与发行两头。其“左手发行优势,右手海外资源”的海外发行模式,开创了一条影视产业“走出去”的新路。

(五)出口题材偏窄,但正趋向于多元化

由于中华文化的辐射,我国向境外输出的剧种曾经以古装剧为主,包括武侠剧、历史剧和名著改编剧等,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是最早出口海外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国产剧,随后,《三国演义》《红楼梦》《雍正王朝》《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先后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引发收视热潮。

近几年,走出国门的电视剧题材更加多样化,涵盖了都市剧、家庭伦理剧、话题剧等。《蜗居》《杜拉拉升职记》《裸婚时代》《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反映中国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都市剧,不仅使国外的电视观众更加了解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追求,而且与古装剧版权售出价格的差距逐渐缩小。

(六)新媒体渠道崛起

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是我国电视剧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好途径,具有极大的增值空间。目前,随着国产剧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国外出现了不少中国电视剧的忠实粉丝,甚至在论坛中建立了专门讨论中剧的版块。由于语言障碍,必须进行翻译。国外目前有一些类似国内“字幕组”一样的专门志愿者为大家做义务翻译。

但是,由于这些翻译都是义务工作,翻译水平参差不齐、进度更是难以保障,仅靠这样的国外民间力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同时,由于版权问题,海外的观众观看中剧往往只能选择“翻墙”,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中剧在海外的发展,特别是影响经济效益。

三、我国电视剧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管理、政策设计与市场取向

政策问题无疑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过去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从“基础”到“决定”二字的改变,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就电视剧行业而言,既然承认电视剧市场化、承认电视剧也是一种商品,那么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一样,我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转变,在政府的管理上也要尽量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与产业发展的规律,尽量不用简单粗暴的一刀切等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除了管得太多,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帮扶不够。韩国政府补贴支持韩国电视剧出口,随后利用市场机制取得长线效应的做法无疑值得借鉴。

(二)电视剧认知定位与产品制作

长期以来,我国影视界一致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电影是艺术,需要精心打造艺术精品,电视剧则是大众娱乐,不必那样呕心沥血;电影需要大投入,大制作,在编剧、配乐、服装道具、拍摄手法上必须由具有专业水准的团队来完成,电视剧则不需要大投入大制作,在编剧、配乐、服装道具、拍摄手法上可以降格以求。所以我国电视剧跟风之作多、粗制滥造的“神剧”多,一哄而上的抗战剧、脑残剧比比皆是,“非主流”、“洗剪吹”造型雷倒众生,以至于韩国观众经常吐槽中国电视剧服饰老土、演员不够美型。

从技术角度看,欧美市场电视剧采用大投入大制作方式,创作精良,拍摄技术精湛,有充足的成本保证每一集的电视剧制作的规模和质量。观众对影片质量也要求较高。因此,出口门槛高,我国电视剧技术不达标,也是造成出口不畅,市场乏力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价值与正能量诉求

要实现跨文化认同,电视剧的题材不是决定性的,类型也不是决定性的,关键是如何表达,以及如何实现人性的共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重要的不是拍什么,而是怎么拍。拍得好了,即使是《甄�传》这样的“辫子戏”,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相当的现实感与人性的深度;拍得不好,即使所谓现实题材,也难免显得轻浮做作、不合时宜。

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人民日报》也曾刊文指出,同样是讲述女性成长的宫廷剧,《大长今》比《甄�传》的价值观正确。“甄�刚刚入宫时还是一个心地善良、简单纯朴的女孩,但在残酷的宫廷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惨痛教训之后,她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你必须学会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你的权术和阴谋必须高于对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你必须更坏才能战胜对手。最后,甄�终于通过这种比坏的方式成功地加害皇后并取而代之,这就是《甄�传》传播和宣扬的价值观。”而与之相对的,是大长今虽然同样在宫廷中受到了恶势力的破坏,但她“没有通过比坏的方式战胜后者,而是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这样,作品的主题就是“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

事实上我们知道,无论是长今始终如一的“正能量”,还是甄�异化蜕变的“血泪史”,绝大多数观众都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这里我们更需要探讨的一点,是电视剧作为一种传播意识形态的特殊商品,在满足观众心理需求之余是否需要倡导更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文化输出的时候,我们的艺术作品还肩负着向海外的观众传递国家价值、塑造国民形象的重大责任,这一问题就更应当严肃对待。

用文艺作品提升国家形象、实现政治诉求的做法其实早有先例,当年日韩关系紧张的时候,韩国就将热门剧《冬季恋歌》引到日本,极大地缓和了民间的对立情绪,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亲善。

对于《甄�传》“比坏”的价值观问题,制片人曹平曾解释说:“《甄传》的成功,还是因为我们有批判主义色彩,揭露封建王权对社会和人性的摧残。很多年轻人看完电视剧都说不要回到从前,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拍戏的诉求。”但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剧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趋向的全球传播格局中,扮演着文化使者和商业赢利机器的双重角色,以经济波及效益和对国家形象的构建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政府偏好和经济效率偏好不谋而合。单从国家形象构建而言,相比较《大长今》给人留下的阳光、励志的形象,《甄�传》予人的感觉无疑是晦涩而阴暗的。

总而言之,《甄�传》无疑是近年来国产电视剧难得的佳作,在很多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国内同行学习效仿。但就对外文化输出而言,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正面的价值观输出,也是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四、探索我国电视剧产业的走出去对策

(一)“制度帮扶+市场化运作”

目前我国电视剧营销方式还不够多元化,更多的还是依赖版权交易和少量的植入广告。笔者认为,邻国韩国通过制度帮扶支持电视剧出口,随后利用市场机制取得长线效应的做法值得借鉴。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韩国政府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迅速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开始向文化产业进军。1998年韩国政府正式提出“文化立国”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1999年至2001年韩国政府先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战略政策,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并相应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就电视剧领域而言,韩国政府采取了强力干预与扶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通过立法对国内电视台播出进口剧目进行限制(主要针对日本电视剧);对出口电视剧实行补贴政策;设立产业振兴基金,通过政府出资、融资、社会团体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基金,形成官民共同合作的投融资运作方式等。就这样,通过立法保障、政策引导、资源协助三种方式管理,2003年,韩剧出口额已经达到3698万美元,成为韩国文化产业最大的输出品。而据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加上一些合拍剧、盗版等因素影响,韩剧的实际出口额现在已达数亿美元。其出口市场以中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一些经典剧目甚至还出口到俄罗斯、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等地。

同时,韩剧中常重复出现饮食、旅游、时尚、服装、科技等类型的植入广告,比如《大长今》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韩国美食风,《想你》女主角尹恩惠的发型、衣饰,乃至唇膏颜色都成了潮流女生的效法对象,韩剧中反复出现的咖啡屋和汗蒸幕,成了韩剧迷必去的旅游胜地,甚至《冬季恋歌》中裴勇俊标志性的眼镜和短发,都成了当时亚洲女性的择偶标准。这些“韩流”现象的背后,离不开政府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时尚业产业链的一整套“组合拳”。

这种跨产业链的整合方式,国内近年来也多有尝试,比如电视剧《男人帮》,除了常见的广告植入、版权收入之外,还增加了后续产品开发的环节。赞助商也围绕着剧情和主演孙红雷的微博做了不少营销活动。但是在我国,这只是小范围内的盈利模式尝试,缺乏宏观环境的对接与整体性战略把控。

总之,若能通过恰当的制度帮扶和充分的市场化运作,使政府偏好和经济效率偏好不谋而合,使得二者以一种互动的方式向前发展,最终完全可以达到共赢甚至事半功倍的局面。

(二)中国电视剧“走出去”路线图

1.市场划分

严格按照地域或既有市场格局进行划分都是不科学的,按照文化要素可划分为五级市场。

(1)优势市场: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语国家和地区

划分依据:同文同种,不需要翻译;历史沿革、社会习俗、伦理结构比较类似,容易取得理解并唤起共鸣;大中华资源整合优势……

1999年本港台用《还珠格格》挽救收视率,从此陆续引进内地电视剧如《大宅门》《人间四月天》《康熙王朝》等;翡翠台也先后引进《康熙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等。内地剧近年越来越抢眼,《步步惊心》在香港播出时被编排到夜间十点半,但收视率丝毫不受影响。曾有香港业内从业者评价道:“香港地方小、人又少,各方面非常安定,电视剧能做的大题材、时代背景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只有生活上的小品,题材选择上内地电视剧宽很多。内地电视剧的场景也丰富很多。”在台湾,从两岸合拍琼瑶剧开始,台湾观众已经开始注意大陆的演员和制作。近些年,台湾地区由于制作成本极度受挤压,只能拍小制作的青春偶像剧。而内地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少年天子》等电视剧开始凭借大时代、大场面、大演员“征服”了台湾观众,最极致的是《甄传》。这部戏去年4月在台湾开播,此后就不断被重播,和在大陆一样,“一开电视就是甄”的效果,现在已经快一年了,热度依旧。

(2)相似市场:东亚、东南亚等国家

划分依据:文化背景相似,受儒家文化影响,承接港剧影响力

近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就电视剧的缅甸语版译制、推广及播出事宜达成协议。《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就是缅甸首部缅甸语配音的外国电视剧。《辣妈正传》也将陆续在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越南、柬埔寨等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首播,展现中国新一代“辣妈”的风采。

(3)高地市场:欧美

划分依据:本土行业水平高,竞争激烈,并在全球具有主流话语权,存在一定文化隔膜。

(4)新兴市场:巴西、印度、俄罗斯、伊斯兰国家等

划分依据:人口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背景各异,市场潜力巨大。

(5)待开发市场:非洲等

划分依据:文化种族差异较大,但由于本土制作尚不成熟,政治关系稳定,所以并非全无机会。

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属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兰告诉记者,去年末,在原国家广电总局牵头下,包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联合到南非参加当地电视节,仅“五岸”一家收到的非洲各国“看剧意向”就有近20项。而且中国都市情感剧格外受宠。一些坦桑尼亚观众曾告诉中国记者,看《媳妇的美好时代》,不存在理解障碍,而且中国家庭的情感纠葛、婆媳关系等与非洲家庭故事有相似之处。

由此可见,非洲市场尚存极大潜力。

2.“走出去”路线图

巩固优势市场,主攻相似市场,洞察欧美市场,培育新兴市场,不忽视待开发市场。

对于优势市场,要发挥资本、制作等独到优势,同时兼收并蓄,注意吸收各地精华以为己用,构建一个影响力辐射整个华文世界的“大中华文化圈”。比如大卖东南亚的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就集合了新加坡知名演员郭妃丽、陈秀丽,台湾知名演员苏有朋、贾静雯,内地实力演员张国立、张铁林、王刚、高圆圆,以及香港知名导演赖水清等等各路在亚洲范围内都极具号召力的明星大腕,为后续的出口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对于相似市场,要通过政府介入、国际合作等方式打破贸易壁垒,同时利用地缘优势,召开推广会,同时运用市场化的宣发手段,推高人气实现突破。

对欧美市场,要学习其成熟经验。先投放地面频道投石问路,然后逐步让真正适合欧美观众口味的国产好剧落地。

新兴市场值得重视,但与俄罗斯、印度、伊斯兰国家文化差异的确较大,更多需要提高产品的多元化属性,以适应不同的文化需求。

待开发市场的经济回报或许有限,但隐形收益和长久效益值得期待。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建议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力求将中剧原汁原味地传达给非洲观众。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文化要素分为五级市场格局之后,每一级市场的内部依然需要细分。因为地区的不同,老外的收视习惯、对于中国电视剧的喜好也不一样。

相对于美剧一周一集的“龟速”,还要苦等“冬休”,中国电视剧一股脑全部出完,博得了欧美粉丝的好感。所以虽然主流电视台引进中国电视剧的数量微乎其微,但欧美观众特别喜欢在网络上观看国产武侠剧、琼瑶剧。《步步惊心》《还珠格格》《甄�传》《仙剑奇侠传》《倾世皇妃》《天外飞仙》等以及金庸武侠剧的人气都很高。除了古装剧,琼瑶剧也有不少忠实的欧美粉丝,即使没有配音没有字幕,许多观众会被琼瑶剧里缠绵悱恻的感情感动得泪流满面。

所以,国产剧若想成功逆袭欧美,网络是一个不错的缺口,若能有组织地翻译一些优秀的国产剧目放到论坛上,待引起较大反响时候,进入主流电视台就不是梦。

日本和韩国偏爱武侠剧或历史剧。日本对中国电视剧的一大引进方向是深具中国特色的武侠剧。尤其是金庸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更是广受欢迎。日本引进中国电视剧的另一大方向是历史剧,《三国演义》《水浒传》《大明王朝》《孙子兵法》等也都拥有稳定的观众。《还珠格格》《情深深雨��》《包青天》《步步惊心》《宫》等在韩国也有大批的粉丝。

这一部分作品,国产剧目的优势显而易见,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最需要的是成熟公平的市场机制和专业的海外发行平台、发行团队。

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史 篇7

(一) 电视公益节目:具有时代特色的电视媒介形态

公益, 指的就是公共的利益和福祉, 即公共利益, 多被认为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方面。而从广义层面解释, 即在公众所要求的社会任何领域中的利益。其所服务的对象并非某一特定群体而是社会公众。公共性是它最主要的特质, 有可以公开讨论的空间, 是开放性的话题和事件。

电视公益节目, 指的是众多电视节目类型分类中的一种, 并非传统意义上以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划分的节目类型, 而是一类将多种节目类型的表现形式相融合, 并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本质社会诉求的电视产品。该类节目从谋求社会公众利益出发, 以社会特殊群体为关注对象, 记录并反映个体或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并以此唤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社会公益的关注程度与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密不可分。随着近年来电视媒体中此类节目的日益增多, 整个社会的文明化程度也会取得一定提升。相较于国外社会, 我国公民的公益意识还远未形成, 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今天, 电视媒体应以创办电视公益节目为契机, 借助自己的媒体传播优势引导公众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公益意识, 激励其参与公益行为, 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对真善美的追求, 使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提升。

(二) 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原因

1. 倡导和谐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决定媒体自身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全国上下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例如贫富差距、弱势群体、社会冷漠等, 2011年发生在佛山街头的“小悦悦事件”更是将整个社会漠视生命的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让我们正视问题的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在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对新闻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明确要求:“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 要坚持正确导向, 唱响主旋律, 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因此, 电视媒体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而电视公益节目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公民素养和道德水准, 唤起整个社会对于社会责任和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 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健康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体在制作此类节目时, 不仅扩展了电视的社会功能, 还加强了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节目形式的多样化探索满足受众的需求

电视公益节目区别于严肃的新闻节目和过于娱乐性的综艺节目, 将真实与温情相结合, 既有描述事件的真实客观, 也有表达情感时的温情纯粹。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传达正确价值观, 直击受众内心, 满足人们对美好事物及真善美的向往, 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

3. 媒体竞争的激烈环境推动市场召唤

近些年, 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空前繁荣, 不同节目形式、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层出不穷。隐藏于表面繁华背后的是节目质量的参差不齐, 大量内容庸俗、形式雷同、制作低劣的电视节目充斥银幕。因此,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即为创新出质量高、水平高, 且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而电视公益节目的出现无疑满足了这一要求, 它紧扣时代发展脉络, 将“社会责任感”“社会公民”及“公益意识”等更具普世意义的精神注入其中, 并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标准传达给受众, 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与其他社会阶层或其他群体交流沟通的平台, 得到大众的关注, 从而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

4. 新媒介技术促进广泛、高效传播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电视节目已逐渐摆脱了单一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节目制作过程和媒体传播之中, 使电视节目得以高效、广泛地传播。伴随着网络与数字化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成果已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短信、论坛、微博及3G技术等的广泛应用, 使节目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 表达方式不断丰富, 从而使观众与节目的互动得以强化。

二、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类型及特点

电视节目的形态复杂多样, 而电视公益节目作为一种在我国刚刚起步的电视类型, 很难准确分类。笔者经过总结后, 将现有的且影响力较大的公益节目, 大体分为三大类。

(一) 募捐类公益节目:最为传统的公益节目

1.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表现形式

募捐类公益节目旨在将政府、媒体、基金会、NGO组织及爱心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起来, 共同关注时下的社会现实问题, 通过募集善款的形式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及个人提供帮助。此类节目是我国目前最为传统、同类节目中受众群最为庞大的电视公益节目类型。其中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为央视《春暖》系列节目。

2007年2月4日,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 (CCTV-2) 发起全国大型电视直播公益活动《春暖2007》。以“春暖2007”为主题, 帮助2000万进城农民工子女筹集助学善款。本次活动联合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交通部、铁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多个相关政府及公益机构, 共同行动。直播活动采用全国各地多点直播, 17小时连续播出的形式。白天对全国多个地区的公益活动进行直播, 晚上推出两台公益晚会, 并在晚会中设置拍卖环节, 通过企业竞拍方式募得善款。据统计, 当时短短一天, 节目就获得捐助现金达7235万元。2012年2月4日, 《春暖》取名“特殊家长会”, 呼唤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晚会举办当天各界捐献善款近1.4亿人民币。在节目现场所捐献和所拍卖的钱款, 都存入专项基金中, 并作为一项规范的制度化形式, 长期坚持执行公益项目的实施。整个节目以“爱心纽带”传递温暖为主线, 突出“关爱、温暖、和谐”的主基调。旨在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 激发社会的关爱行动, 弘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温暖氛围, 从而推进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除此之外, 大型募捐活动还多出现在发生重大灾害性事件之时, 如2008年央视“爱的奉献”汶川地震大型赈灾晚会、2010年“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都是同类电视公益节目中颇具代表性的。

近段时间, 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也在不断发展创新, 湖南卫视于2012年3月30日开播的《天声一队》就是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的一个崭新尝试。

《天声一队》是一档由何炅、汪涵主持, 明星嘉宾助阵, 娱乐化色彩较明显的大型募捐类公益节目。节目共分为三轮, 分别是草根抢擂选明星PK (演唱有主题的经典歌曲) 、队长派人PK (有故事及有绝技的草根, 有故事的明星) 、集体合作PK (两队都是合作出战) , 最后的翻盘:用选盒子的方式, 获得数目不定的现场善款。节目进行中, 通过短信、微博投票的方式通过“芒果V基金”的渠道进行社会募捐, 募捐的善款将会用于募集资金捐助学校或者募集资金捐校车。最终根据募集善款的数额来合理分配善款的用途。

2.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表现特点

笔者认为此类节目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紧贴时下社会热点, 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如中央电视台《春暖》系列“春暖2007”和“春暖2012”分别选取的关注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争议性的社会热点话题。

此外, 平台优势明显、影响范围广、传播效应强。此类节目多在中央电视台或省台播出, 因此借助平台优势, 他们能够在节目中调用更广泛的公益资源, 能够更加充分体现作为电视媒体在公益慈善上的号召力。但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电视公益节目, 募捐类公益节目的救助形式较单一, 通常情况下只集中采取物资捐助的方式;播出频率较低, 只播出一期, 并未搭建一个能够长期进行公益行为的媒体平台。

反观像《天声一队》这样创新性的募捐类公益节目, 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募捐类电视公益节目。通过新技术的多样化引入, 如短信、微博等增强了电视媒体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明星和竞赛机制的加入, 突显了公益节目的综艺元素, 公益与娱乐相结合的形态既增加了公益节目的可看性, 也使娱乐节目逐步脱离肤浅;播出频率也区别于以往募捐类公益节目, 采取每周一期, 使得节目播出周期在加长的同时, 为媒体与公众搭建了长期有效的公益平台。

(二) 圆梦类公益节目——具有创新意义的电视公益节目

1. 圆梦类公益节目的表现形式

圆梦类公益节目主要指的是, 电视媒体为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与需要帮助的草根人物所搭建的沟通、交流与互助的公益平台。并通过媒体所能发挥的自身媒介传播力引发社会关注, 使需要帮助的群体和个人得到更多、更好的救助。此类节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央视《梦想合唱团》。

2011年9月, 由玉兰油集团冠名、中央电视台与光线传媒公司联合制作播出的大型公益节目《梦想合唱团》。以“和明星一起, 为家乡梦想而战”为口号, 集结史上最强的明星阵容, 以城市概念为纽带, 打造8支为梦想而战的合唱团, 围绕8个不同公益项目展开, 将集体梦想结合个人励志, 开启了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另一番景象 (加图) 。

借着《梦想合唱团》成功播出的东风, 越来越多的圆梦类公益节目出现于各大媒体, 江苏卫视的《梦想成真》, 是一档帮助普通人实现心愿和梦想的励志类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是一档由明星带给平民惊喜、帮百姓圆梦的大型公益活动以及山东卫视的《纵横四海》是一档通过明星挑战极限项目赢取奖金, 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圆梦等都是圆梦类公益节目大军中的一个。

2.《梦想合唱团》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1) 节目模式的创新

《梦想合唱团》的原版节目源于在英、法、美等10多个国家获得市场成功的《合唱团之战》 (clash of the choirs) ,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受众需求和接受程度, 融入了央视自己的研发和思考。

节目以“和明星一起, 为家乡梦想而战”为口号。集结8位具有良好公众形象且知名度较高的明星, 回到自己的家乡组建一支梦想合唱团, 并在《梦想合唱团》的舞台上, 通过歌艺比拼的形式赢得不同程度的公益项目, 进而完成家乡的一个公益梦想。

《梦想合唱团》将公益主题与娱乐形式相结合。公益主题决定了节目的积极向上性, 而以歌艺比拼的娱乐呈现形式则增加了节目的可观赏性。以“家乡”为单位进行团队招募, 明确以团体作战的方式, 并以此唤起公众日渐削减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笔者认为节目初期明星找寻队员组队的过程, 也意味着开始了对最终公益梦想达成的努力之路。在团队队员选择上, 不同于真人秀节目挑选形象出众、敢于出位的嘉宾, 而是从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中挑选普通人。而这些最终被挑选到的队员, 其参赛目的也不同于歌唱类选秀节目中的追逐名利。他们无需出众的形象、高超的歌技, 只要热爱唱歌、拥有个人梦想、了解各团队的公益梦想并能够为了完成最终的公益梦想不懈努力。

节目形式上基本脱胎于娱乐节目。8支梦想团队, 每期节目进行一次合唱演出, 比赛采取晋级制。每次演出完成后, 由现场观众进行投票, 并根据投票结果进行淘汰, 每场淘汰一队。除此之外, 节目还造就了如梦想宝贝焦沛琼、红薯大妈许淑艳、励志男孩褚振龙等平凡但不普通的人, 他们随之成为了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为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做出了积极意义。

(2) 创作手法和理念创新

在我国电视“泛娱乐化”盛行的大背景下, 央视立志能够做出一档代表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电视节目。《梦想合唱团》的主题定位积极向上, 并坚持为公益梦想不懈努力。在每期节目的创作过程中, 基本都离不开两条主要线索:一条是能够直击公众内心的情感线索;一条是清晰且贴近民生语态的叙事线索。在汲取国外原生节目模式的独特创意之外, 还加入了反映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核, 用别出心裁的合唱形式, 将“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助力公益梦想的精神带到了观众中间。不比技巧和唱功, 而用歌声和情感故事打动人, 选取重点人物, 用纪录叙事方式将演播室精彩表演、公益梦想与场外感人故事紧密相连, 集体梦想结合个人励志, 让舞台合唱呈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在相对自由的时间空间中为观众呈现完整事件, 而非在单一连续的时空中展示合唱比赛过程。引领了综艺节目的新风向。

(三) 故事访谈类公益节目

故事访谈类公益节目, 主要通过讲述故事、主持人访谈的方式, 讲述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公益行为、公益人物, 将具有特殊背景或情况的真人真事为主线, 用访谈追踪等方式还原故事情节, 并呈现给受众, 也可称之为好人故事或道德建设类公益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四川卫视的《公益中国》、辽宁卫视的《中国好人》等等, 就属于该类范畴。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是一档将演播室采访与外拍纪录片相结合的大型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主要是具有非凡经历和动人事迹的普通人, 让观众从他们平凡又非凡的故事中,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心灵有所触动的同时, 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 宣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呼唤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

此类节目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其所讲述的均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公益案例, 更加贴近生活, 是受众更易产生共鸣, 感动观众。

四、我国电视公益节目的发展之路

(一) 电视公益节目要走“专业化”道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业, 若想牢牢锁住观众, 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节目定位。如央视《春暖2007》将关注群体锁定在进城农民工子女, 为他们募捐善款;之后又将关注群体锁定于农村留守儿童。

其次在节目的立意上, 也应始终坚持公益主题。电视人应主动施加自身对公益的追求, 在受众对低层次需求日趋饱和的情况下, 应尽力满足公众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如对真善美的追求, 对自身道德感、责任感的唤起, 这一点也应该是众多电视公益节目的宗旨所在。

除此之外, 一档专业化的电视公益节目还应注重节目的前后期制作、节目运营方式、节目内容的整体性以及节目的活动宣传等各个方面, 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节目形式。

最终公益节目若能顺利地走上专业化道路, 将有利于一个公益节目品牌的创立。最有代表性的即为央视于2002年开办的“感动中国”, 如今它已在国内成为了一个众人皆知的公益品牌, 并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凝聚爱心, 倡导人间真情、奉献精神, 影响波及全社会。

(二) 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增强节目观赏性, 避免娱乐化趋势加重

电视公益节目并非要将说教和宣传作为节目的首要诉求。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打破对于公益节目表现形式的传统手段, 转而关注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情感的变化, 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将传播触角延伸至受众的情感诉求, 从而激活人们内在的情感基因。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增强节目可看性, 使传播内容在情感理解的层面上得以充分释放。

随着大众对电视节目欣赏水平和观赏意识的不断提升, 受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益节目便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充分运用电视语言, 将造型、表演、蒙太奇、音响效果、电视特技与字幕等都作为表现手段, 可使公益节目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三) 拓展电视公益节目的关注领域

此前更多的电视公益节目局限于将目光锁定在爱心、慈善、扶贫、助学及环保几个领域, 这也应与这些领域在国内发展较早、较成熟有关。而笔者认为在日后的电视公益节目制作过程中, 我们应像灾害治理、社区教育、组织成长等领域发展、深入。

(四) 增强媒体“联动效应”, 整合传播

我国媒体有着明显的行政分级, 不同级别的媒体所能享受的资源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距。例如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大台, 所能动用全国范围的媒体资源, 而反观一些地方级小台, 仅能动用当地的有限资源。行政上的分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媒体“联动效应”的发挥, 除此之外各个媒体也会为了保全自身利益, 而不选择进行资源或成果共享。因此为了使各个媒体都能够均衡发展, 避免一台独大局面的扩张, 应积极进行整合传播。无论从社会资源, 还是节目资源、频道资源、公益资源等都应进行整合, 从而提升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而媒体的联动效应更多是针对“公益”这一主题而言, 面对当今的传播环境, 广播、电视和报纸这三大传统媒体不断创新、扩张, 再加上新兴媒体如手机、微博等在日常生活中的侵入, 如何充分整合各种传播媒介, 提升媒体传播效率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从媒体互动——媒体联动——媒体融合, 是媒介更好的完成传播的递进过程。媒体联动指的是不同的媒体个体之间 (可为同介质, 也可为不同介质) 相互联系, 并对同一主题或同一系列的主题所进行的报道, 有时也指媒体间互为信息来源。电视媒体应积极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密切合作, 并利用不同媒体所能集结的不同媒介资源取长补短。

(五) 渗入媒介公益营销

现代公益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作用。电视公益节目所呈现的并非只靠媒体的一己之力, 需要“借鸡生蛋”——一方面, 由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提供资金、实物等方式, 参与、协办公益活动, 电视媒体以此取得能够运作、传播公益活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 并通过这种机会体现出一个良好企业公民的形象, 进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外, 强化媒体公益传播的主体意识, 实现媒体的角色转换, 反客为主, 从以前公益活动的报道者、见证者转变为组织者, 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媒企合作方式。

媒介公益营销的渗入, 是市场需求的必然趋势, 最终使电视公益节目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五结束语

在笔者看来, 电视公益节目就是电视媒体与公益界跨界合作的产物, 它的出现可谓“躬逢盛事”。纵观2012年的电视公益节目, 在节目的表现形式、公益内容、节目角度上都更加多元化, 更多的媒体通过公益节目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以传播支持公益, 以公益联结社会, 并通过公益传播调动和整合政界、商界、学界及民间资本产生社会进步的聚合效应。媒体不仅是公益的宣传者, 而且逐渐成为公益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众多的电视公益节目, 也为企业的公益活动提供了方向和素材, 为公益营销的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跟重要的是通过公益节目将政府、企业、基金会、媒体、NGO等社会力量融合在同一个平台上, 让爱心更有力量, 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受助。

公益的终极目标在于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国外相比, 我国的公民意识和公益意识都相对薄弱。作为一名媒体人, 我们更不应忽视电视公益节目所担负的公益启蒙责任, 通过电视公益节目对于公益内容、活动的准确传播与宣传,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公益、认识公益, 并愿意加入公益事业, 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笔者希望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 每一位公民都能了解到公益无关权利、财富、地位, “全民公益”“人人公益”的概念能够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郎劲松.潘飞.《电视公益节目的社会价值和传播期待——解析贵州卫视.“关注农民工”系列节目的公共话语空间》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2]严三九等.《2007年中国电视公益节目发展年度报告》.2008.1.

[3]李宝萍.《海外模式的中国化表达——解读央视梦想合唱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

[4]张振聪等.《传递爱心共建和谐——记CCTV-2的大型公益活动“春暖2007”》今传媒.

[5]胡长全.《我国电视公益节目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传播2010年第一期.

[6]罗梦.《中国电视公益节目的现状与进程探微》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 篇8

摘要: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当今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体系,它除了有资讯的提供、文化教育和娱乐休闲的功能外,还担负着政府的喉舌、舆论监督的重要责任。但在这样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电视行业的业态和形态正在进行着颠覆性的革命,新媒体正在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市场,让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呈现流失趋势,为应对这种传播受众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应以积极的姿态重新定位并变革出一条未来市场经营之路。

关键词:电视传媒;市场经营

1电视产业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市场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媒体的格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化程度的加深,速度的提升,已超过人类历史上几个世纪的发展。作为新一代的电视观众,面对多渠道的媒介传播途径,看电视的模式变得更加自由随意,观众正在突破你播我看的传统电视模式,通过电视、手机或者互联网,怎么方便,怎么喜欢就怎么看,主动性大大增强,在上海推出的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中,我们发现IPTV的用户中间,70%是自己控制时间。手机电视也一样,绝大部分用户是用手机下载点播来看,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观看的内容和时间,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2舆论导向与产业化经营

导向功能与产业功能在本质上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更不是在强调电视发展的产业经营时要弱化舆论导向。

“湖南电视现象”在我国电视产业进程中十分引人注目。其对传媒产业及传媒研究领域带来的冲击,从一个侧面呈现出电视产业发展道路或者说模式探索的一些特点。如在开拓全国市场过程中,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对品牌栏目的打造策略,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大产业”目标的运营,即依托资本市场,广告、节目、有线网络三业并举,致力于打造电广传媒的“旗舰”地位,无疑是电视产业探索中的有益尝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传媒业面临着内外竞争压力下,湖南电视产业发展中对系统资源做出的新整合,无论是提出“资源重新配置,资产重新组合,结构重新调整”,还是确立“集中优势、创造品牌、强力扩张”的改革目标,实际上都触及了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旅游卫视的出现,也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在公司化和市场化的运作中,民营制作公司的参与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其实,民营电视的发展也正是我国电视产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电视机构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节目制作业务,而是依托节目制作优势和优质节目资源,拓展到产业中下游和其他相关产业,跨媒体资源整合和跨产业运营成为重要特征,表现出要在产业链中博取某种主导地位的企图。

3电视市场多元化播出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以广告为核心的免费模式正走向与付费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传统电视靠提升收视率,吸引广告商投广告,观众收看电视是免费的,但广告是有偿的,而今天的电视逐步走向付费模式,电视转移到手机,手机就是付费的,IPTV也是收费的,这种按次收费,按月收费或者按照节目包付费的方式正改变传统电视市场经营模式,同时视频广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视频广告只有电视台可以播,现在走进餐馆、酒吧、卡拉OK厅、电影院都会看到广告的存在。由此,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将配合观众以及广告商的需要,从生产到播出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控制,紧密分工,以适应变化,假如现在有某个热播节目,这个节目又有配套的游戏,那么游戏的制作商必然和节目制作商有合作,而节目场景地如果又有实体场所,广告商也可以将产品在场景地中体现,最终节目商、游戏商、场景提供地,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共生共利的关系,获取市场最大利润。

上一篇:短句情话小清新下一篇:计生办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