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通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场所, 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体育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厌学体育作为人的一种行为表现, 是指对体育活动的一种消极怠工行为。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是好的, 动机是正确的, 但也应看到, 在为数不少的学生中的确存在着厌学体育的行为倾向。兴趣是人们对掌握某种事物, 并力求参与某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倾向, 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教育学生善于掌握和利用兴趣, 做兴趣的主人。体育内容本身含有无限魅力, 有着情、理、趣等要素, 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因素, 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本文拟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探讨。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 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在教学安排上做到先后顺序得当, 例如, 上课的开始阶段学生注意力较集中, 对学习新技术有利, 必须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的活动规律, 应把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不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 一般应把灵敏、速度、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 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 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对现行的一些单调、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 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因为游戏具有娱乐性、竞赛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容易引起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大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试、比赛等竞技形式, 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动作技术质量, 陶冶情操。

(三) 体育教学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 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适当安排一些诸如“支撑移动”“快速奔跑”“跨越障碍”和“球类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生体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 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参

经国家教委统一审定, 颁布实施的现行体育教学大纲, 以及各地中小学体育教材, 不难发现, 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所构成的体系, 并具体表现为各专项体育动作技术的传授和运动能力的提高。学校体育这种具有明显竞技特征的内容体系构建, 使其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被分解和隔离在各自相对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中。这是其一。其二, 由于过度强调“全面发展”使得中小学体育课教学面面俱到成了十足的“大杂烩”, 结果连学生本来爱“玩”的天性也随着逐年体育课的学习而“无影无踪”了。显然, 教学内容的过于竞技化和全面化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而会使学生出现厌学厌练的心理, 并不断扼杀学生的体育兴趣。

(二) 教学组织的一体化

目前, 在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学中, 强调教学组织的一体化, 片面追求教学群体活动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性和统一行动、步调一致的有序性。学生在学习与锻炼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教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做, 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教鞭指挥下。这种忽视学生个性与差异的教学组织, 突出表现为:严肃有余, 活力不足;紧张有余, 生动不足。使本应生龙活虎, 朝气蓬勃的体育教学成为刻意压抑, 按部就班的机械操演。这种做法不仅容易扼杀青少年好动的天性, 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使学生丧失对学校体育的积极态度和浓厚热情, 乃至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对体育教学的厌恶或恐惧。

(三) 教学形式死板, 教学方法陈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良好的教学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完成。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形式较为死板, 多采用传统的“三部曲”教学形式, 不管季节气候如何变化, 也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情感体验如何, 反正一上课就是那么几下子, 学生在数年的体育学习中均是如此, 岂有不厌倦之理?就像让人天天吃同一种饭菜, 他能喜欢吃吗?在教学方法上, 大多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不管学生想不想学, 愿不愿学, 只要将有关内容灌输给学生就行。很少教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训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 导趣第一次课

每学期第一次课, 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考核项目标准及课堂常规。这是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的序幕。组织这种课教师应对所负责班级的学生提出要求, 从思想上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在理论上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一定的兴趣, 在心理上使学生有进入角色的准备。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教学内容, 刺激学生的大脑思维, 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表现,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加强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通过一定的直观方式, 作用于人体感觉器官, 引起感知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以感知作基础的, 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直观作用, 从各方面丰富学生的感知, 让学生通过身体肌肉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通过示范教学, 让学生观察动作、模仿动作和采用教具进行教学, 这样, 既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态师表法

教师的言行仪表、工作态度、道德文化修养、意志品质等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运用直观的形象、简练的语言讲解, 那优美的示范动作, 催人上进的教学语言, 能有效地激学生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 血糖上升, 反射性地引起前脑兴奋性提高, 能改善肌肉的物质代谢过程, 肌力增强, 精神饱满, 而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向高度发展灵活性与灵敏性、深刻性与创造性等智力活动发展的时期。将他们的智力活动大大地调动起来, 对提高技术的思维活动和接受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四) 运用灵活新颖的教法

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如果使学生养成简单的领受性和被动性的习惯, 那么这位师者的方法是不好的。如果唤醒学生的自主性, 那么这是好办法。采用灵活新颖的教法,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多项目、多层次、多方法的体育教学中, 只有所运用的教法对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具有明显的针对性, 能够完成体育教学的需要, 对学生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和可接受性, 这样的方法才易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体育课不枯燥、单调、乏味, 就要求教师更新知识改变观念, 更新教学手段, 采用难易搭配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迎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五) 加强学生对体育兴趣的自我培养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未来的人才重要的素质。

首先, 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每次锻炼后都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这样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就会从身心感受中得以巩固和加强。

其次, 使学生通过体育课教学, 在运动技术掌握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从而使学生在愉快情绪的支配下提高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

总之,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可归纳为两个方面。首先, 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学性, 趣味性和实用性。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不同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和行为等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气氛中, 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并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现我运动、我健康, 我运动、我快乐。

摘要: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 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兴趣对人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 他们就会产生较高的注意力、愉快高兴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等, 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果。从上课现状来看, 常规的教学手段单一, 课中活动内容单调, 学生的练习兴趣无法调动, 因而影响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 分析了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 并探讨提出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篮球课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 2007 (, 3) :23-24

[2] 任丽萍.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 1) :40-41

[3] 王国林.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探析[J].体育教学, 200 (11) :34-35

[4] 陈祥宝.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施教[J].中国学校体育, 2002 (1) :38-40

上一篇:五环四步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下一篇:浅谈建筑自然通风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