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信息网络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载体,日益对广大民众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种信息成为数据资源,使得新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为受众和用户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个性化体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构建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构建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论文 篇1:

网络传播的新闻伦理问题

道德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因此,考察新闻伦理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交往的实践。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正是这样,它是在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的一种,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时,适应这种变化而出现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新闻伦理问题。简单地说网络新闻伦理就是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进行社会交往与传播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传播中,依靠信念、习惯和社会舆论进行的一种自我约束,是出于自律的要求而规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它同样要求新闻传播者处理好新闻与事实、传播者与受众、新闻传播与社会利益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基于网络而构建的与传统传播方式不同的网络传播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趋势,因而也带来了一些新闻伦理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网络传播的超地域性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信息的传播出现了超地域的特征,网络传播为信息传受双方营造了一个极端自由的言论与信息传递的环境。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失去了地域概念。那么,在网络传播中如何抵制垃圾信息、虚假新闻甚至危害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息呢?网络上刊载的新闻,不同国家的人民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任意登陆网站浏览,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会对网络内容进行审查,但网络目前仍然是受控制最少的传播渠道。

1、黄色信息。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尤其严重,因为色情信息在某些国家是合法的,而网络的国际化使在某国的合法色情信息服务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2、恶意的政治信息。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一些恶意的政治信息多数不能直接侵入他国,而在电子网络四通八达的情况下,天然屏障的屏蔽作用已经消失。

3、文化霸权主义。由于计算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相对普及,英语是电子文本的主要语言,这就给某些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者可趁之机,他们利用网络传播的超地域性倾销自己的文化,力图抹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地域性与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的超地域性的矛盾加剧了国家、地区间道德与文化的冲突,增大了维护国家观念、共同价值观的难度。目前,对非英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来说,使用互联网更多的是接受信息,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将比以往更多地受到国外特别是西方媒体和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影响。网络传播为个人制造假新闻和假信息提供着方便,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可以自下而上,每个用户都可以制造信息,提供给网络向成千上万的用户传输,传输期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而网络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大大优于传统传播方式,其影响难以控制。

通讯自由与社会责任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习惯上默认上网者的网上行为属于通讯的范畴,而通讯——依据多数国家的法律——是通讯者个人的事情,责任自负。但是,实际上,由于电子公告板、在线交谈、新闻组、建立个人和团体主页、一对多电子邮件等等多种功能网络应用的出现,人们网络行为的社会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通讯的范围,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网络传播中社会性和国际性的影响更是巨大。网络行为的各责任主体——入网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站点、论坛主持人、网络社团、网络国际组织、政府网络管理机构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不受约束的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也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过去传统传播方式下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因为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这些网络行为主体的行为自由度与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有不协调的情况,这一矛盾已经导致了许多消极的结果,诸如假信息、不负责任信息和无聊信息的传播,网上谩骂与人身攻击等等,在这种环境下,利用传统传播方式进行传播的传统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就可能会在电子空间中与网络媒体竞争之时丧失了应有的新闻伦理观念,竞相把一些原始的、未经验证的信息快速倾销给受众,让他们自己去消化,这同样是一种背离社会责任和既有新闻伦理的做法。

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

合理的个人隐私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应当得到保证,同时,社会安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应该得到保证。在物理空间中,对多数人而言,工作和生活情况等整个生活面貌的细节是通过分散的方式保密的。信息社会由于互联网深深融入社会生活,人们会在网络上工作、娱乐、交往甚至发挥社会作用,而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站点通常需要详细地记录其客户的行踪,同时由于网络信息收集的便利性,在网络上个人生活信息可以被全盘记录下来,如果这些信息不能被有限制地使用,个人隐私权将受到极大的侵犯。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空间,但是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在网络空间非法闯入私人空间和擅自披露他人隐私亦构成侵害隐私权。网络媒体侵害隐私与传统媒体侵害隐私构成的要件相同,都是指未经当事人同意,不正当获得,披露他人隐私或非法侵入私人领域的行为。这就提出了新闻伦理建设的新问题:新闻媒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阅网络中的个人信息?如何协调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之间的平衡?

在信息社会中,人的个体能力和人们“在一起”的群体感受将超越国家地区等地理因素而达到全新的水平。网络传播这种新型信息交流方式的出现将人类讯息的传播提升到一个新水平,过去被认为承担着“把关人”角色的新闻从业人员,现今面临着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传统传播方式面临挑战之时,新闻伦理建设正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如何解决以上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当然不管在传统传播方式下还是在网络传播中,不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新闻伦理不仅仅是记者信条和伦理公约的简单陈述。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必须谨守专业操守,承担理应肩负的公民责任。简言之,新闻伦理必须与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相结合,倘若新闻从业人员背离“公众受托人”的角色,或与社会期望产生对立,必将引发受众的质疑。

参考文献:

①R. T. 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M],华夏出版社, 1988

②乔岗编著,《网络化生存》[M],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

③理查德•A •斯皮内洛著,刘钢译,《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赵 洁

构建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论文 篇2: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问题和对策

[摘 要]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信息网络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载体,日益对广大民众生活、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伴随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各种信息成为数据资源,使得新媒体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为受众和用户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个性化体验。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新媒体;信息传播;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102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互联网应用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更加促进了网络社会变革。现代社会生活,信息量急剧膨胀,催生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方式,以满足人们对信息更多的、随时随地的需求,并带动各种新媒体方兴未艾。然而,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生产、存储、积累了超越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大量数据,让人们不仅能掌握历史信息,了解事物发展变化,还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变迁,进而一方面丰富和繁荣了网络文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网络社会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对新媒体问题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1 大数据与新媒体

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逐渐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它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圍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凸现即时性、海量性、全球性、交互性、多媒体性等特点。新媒体作为数字化媒体,它明显具有海量信息承载、碎片化信息传播和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的特征,是通过“网”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大数据技术的本质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化应用。大数据给新媒体带来一些明显的影响。第一,大数据引发用户体验去中心化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各种新媒体终端、平台层出不穷,使用户在意见表达和信息发布中占有一席之地,人人都可能成为传播中心之一,分散了传统的传播中心,造成传播层面上多中心化更加明显。第二,在整合“社群化”时凸显“个性化”。新媒体所强调的“社群化”进一步整合,而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留下的“蛛丝马迹”、各种活动记录痕迹,得出每个用户的爱好、兴趣,并为他们的偏好推荐适合各自的社群,使各种社区、自由论坛将受众连接在一起,在兼顾社群化的同时强调个性化,形成相对牢固的人际互动网络。第三,大数据成为新媒体发展的技术基础。数据成为新闻的核心资源,数据不仅成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成为了解受众的依据,通过数据对受众的心理、需求以及行为习惯等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更符合受众需要的新闻报道,个性化的新闻信息服务。

2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基础上,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张,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近几年来,各种社交网络,移动网络和各种智能终端广泛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日渐介入媒体的构成当中,创造出诸多被称之为新媒体的媒体形态,一大批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设备都生产很多的大数据,为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传统媒体加快新媒体发展、推动媒体融合的步伐大大加速。无人机新闻、数据新闻、机器人新闻开始出现。多地传统媒体推出新版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南方+、封面、交汇点、前沿等纷纷亮相,不同渠道、不同形态媒体信息都融于数字平台。

2.1 新媒体发展现状

(1)技术支撑平台日臻成熟。网络技术支撑平台是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载体,实现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传播的一体化,并将各种接收终端、各种传输渠道、各种信息形态整合一起,加上各类现代互动技术的广泛使用,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在网络到达的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终端都能够进入新媒体网络。应该说,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在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硬件技术和支持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在通讯领域,技术上有的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2)移动终端设备比较普及。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新媒体移动终端不断更新换代,各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操作简便的终端产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比较普及。这些网络新媒体所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信息的数量已远非传统媒体所比拟,呈几何式增长态势,而且这些新媒体终端设备的进化、更新,不仅改变了媒体的生产方式,引领新媒体产业发展导向,也作用于人们的信息消费习惯,乃至影响社会发展的形态。

(3)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新时代,同时催生了网络新媒体的创新应用。如今,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新媒体业已在政府管理、交通监管、社会生产、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发挥出独特优势,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2 新媒体发展存在问题

(1)网络空间充斥某些有害信息。新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网民素质良莠不齐,有些网民言论自由随意、导向不明,有些网民热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甚至有些所谓网络大V毫无顾忌、妄发评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出于某种目的和企图,网络上频繁出现一些欺骗虚假、黄色低俗、网络暴力等有害信息,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环境造成了极坏影响。因此,持续深入清理网络有害信息,使网络空间逐步清朗,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2)虚拟网络空间治理存在不足。随着各种网络新媒体创新应用,很大程度为社会经济发展增加正能量,同时也不可避免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当前对网络社会的治理,政府缺乏有效的手段,主要是管理跟不上,特别是立法滞后,造成监管缺位和对网民自律要求不高、管理不严、处罚不重。目前,全国每天有亿万人在网上发言、在网上围观,每天发布微博、微信多达数百亿条,这些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很难保证其质量,当中会夹杂一些是负面的、有害的东西。此外,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个人隐私屡遭侵害,蓄意恶搞、人肉搜索、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现象频繁发生。因此,亟待政府创新思维,多措并举、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依法加强网络社会治理。

3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健康发展的对策

2015年12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说:“中国有400万家网站、近7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6亿微信和微博用户,每天产生300亿条信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2016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贵阳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创新发展峰会时强调,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要把握科技革命历史机遇,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由此可见,国家大数据战略也给新媒体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由于互联网的“无界性”、虚拟空间的“自由性”,而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把社会带入“秒杀”时代,网络新媒体对现实社会的安全治理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我国政府在发展网络强国战略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强化行业行为等措施,运用大数据思维,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治理,对网络舆论进行正面引导,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促进网络新媒体健康发展。

3.1 建立依法治网机制

依法维护网络安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第一,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完善立法,借助大数据思维,汲取现实社会法治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空间法律框架,为网络新媒体发展提供法律支撑。第二,加快建立全国网站登记备案数据库,提高备案信息真实性,规范网站名称,严禁个人和非国家单位使用具有显著政治特性、涉及公共利益的名称,构建网络新媒体传播的良好环境;第三,积极稳妥推进网络实名制,推动落实网站主办者、版主、主持人等实名登记,推广博客、微博等实名注册,对网评人、网络“红人”、炒作“明星”和大V等人的言论重点监控,尤其推行网上诚信评价标准,建立网上诚信档案。

3.2 建设健康网络文化

网络新媒体担负着弘扬主流价值观、引领舆论导向和推动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任。目前,我国网站数量400多万个,网民数量世界第一。网站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网站各自找准定位,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才能真正促进网络环境的和谐、网络文化的繁荣。第一,重点新闻网站要发挥自身功能优势,主动承担网络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以责任树形象。第二,政府门户网站要认真履行信息公开的社会责任,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为基层、为企业、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以服务赢得理解与支持。第三,商业网站要切实担当为电子商务营造诚信环境、为人际交往营造文明环境的社会责任,以诚信和品位赢得市场和网民。因此,在促进网络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网站作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的作用,努力掌控和引导网上舆情发展,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构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站联盟,打造真正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思想文化平台。

3.3 完善信息安全措施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2016年9月19日至25日,由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发起在武汉市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每天新媒体传播大量的信息,生产大量的数据,给社会进步注入巨大活力,也给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上网用网、在线互动已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状态。然而,因技术不过硬、手段不丰富,使得网络安全存在很大隐患。网络没有了安全堤坝,新媒体就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因此,必须着力健全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安全。第一,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建立网络安全管控机制,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第二,要研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摆脱受制于人,使用可靠性强的软硬件,截住“后门”严堵“漏洞”,防止病毒入侵或遭黑客攻击;第三、利用新技术进行防控,比如,组建网络公安队伍,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在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从看似不相干的大量数据中,判断或者推导出安全威胁的动向,以便采取措施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4 结 语

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新媒体的主体,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和共享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就是数据资源,新媒体终端及其承载的内容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终端的創新应用是为了更好地处理数据,并呈献给人们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平台、呈献给受众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大数据的持续发展必将影响新媒体的发展,我们要挖掘大数据价值为我所用,更好地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倪光南.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J].求是,2015(20).

作者:顾翠芬

构建个人隐私信息网络传播论文 篇3:

网络环境下公众信息安全保护对策

摘 要:首先,对公众个人信息做出界定;其次,论述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最后,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提出公众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建议和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一、公众个人信息的界定

网络公众个人信息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大多参照欧盟《数据信息保护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对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定义为:“有关一个被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的任何信息。”根据这个定义,个人信息涉及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等具有密切关联的、几乎涵盖一切信息,通常可以理解为存在于书面、网络中的个人相关资料。

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个人信息的定义,通常指自然人个体所拥有的,能直接或间接识别其本人的所有数据资料。数据资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个人生理、智力、心理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其具有相关关系的个体、社会、家庭以及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随着计算机、手机等网络信息通讯系统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对个人信息的界定赋予了新的内涵,可以把这类信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现实生活中个人社会信息的电子化,凡是在现实生活中属于个人信息的资料,输入电子化设备后,就自然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第二类是网络中特有的个人信息(也包虚拟信息),例如QQ号、E-mail地址、微博和网络账号等,以及根据个人需要在网站上注册的用户名、昵称等。

从世界范围不同国家的立法来看,个人信息的法律定义并不统一,大多数主要采用的有“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个人隐私”(Individual Privacy)“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等等,虽然名称不大相同,但其实质并不影响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法律概念的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一直采用“个人信息”的称谓,这是与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有关信息社会法律体系的构建过程相适应的。在中国的实践中,所谓的“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隐私”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但从中文含义的表述以及中国传统化背景下的理解,还是有区别的。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是指标识特定个体基本情况的一组数据资料。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个人数据(Personal Data)仅包括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其中的部分内容,前者是应当是属概念,而后者是种概念,即个人信息从范围上来看,包含个人数据的内容。在中国的法律实践中,“个人隐私”(Individual Privacy)是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资料,通常是秘密信息,包含私人活动、空间和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生活是由一切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构成。从形式逻辑关系上讲,“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个人信息包含个人隐私,个人隐私是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并且信息的主体不愿意公开时,就成为个人隐私。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根据新华社的调查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 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信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日益频繁,如何在网络资源共享下,保护个人信息成为新的矛盾统一体。

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个人数据收集、传输、利用和处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一方面,互联网的存在是以计算机、手机等网络终端为基础的,个人利用这些设备,登陆互联网,这些相关的个人信息和行为信息等会被记录下来。而这些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果被不正当地开发和利用,将来就会给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互联网资源全球互联、共享,也易导致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的发生。

(二)研究意义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已经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都要去关注这个事情。因此,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单独依靠硬件技术手段是十分有限的,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人人参与,并要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

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对策

(一)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意识

作为网络终端用户,我们是网络服务商的消费者,应该认识到自己拥有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安全的权利和义务。第一,应对涉及个人的信息资料,建立安全保护的法律意识。第二,对于网站提供的开放性公共论坛,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在这些地方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有无泄露的风险。第三,建立个人信息资料安全保护措施,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密码更新和重置,加入手机短信验证等。

(二)加强行业自律

作为网络服务商和信息资源供应商,要求主体从业人员的建立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服务网络用户、保护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是他们的法律责任。未经本人允许或授权,而在网络上传播、窃取和出售他人信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并且也触犯了相关的法律。因此,要加强网络从业人员道德建设和法制观念。

(三)健全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第38条,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是从宪法层面,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这也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性法律。

2.我国颁布的《居民身份证法》第19条,针对警察非法更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3.我国信息产业部于2005年发布的《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其中均有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条款,对个人信息应遵循保密原则,并规定的违犯该原则的相应法律责任。

4.我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颁布)规范了个人信息的管理职责: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5.我国的《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是我国首次提出隐私权,以法律的形式直接确认其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现有的民事法律中,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

6.《网站个人信息保护测评指标体系》(2009年9月),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制定。

7.《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12月28日),通过广泛的征求意见和修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获得通过。

8.我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家标准,是《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2013年2月1日)。

这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没有一部明确专门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国家应从立法的层面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促使网络经营有序、合法发展,因此建议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应审时度势,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四)采取网络防护措施

互联网用户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网络防护措施,例如:(1)防火墙技术。这是一种控制隔离技术,预先设置安全策略,达到对内外网通信访问控制强制实施的目的。(2)用户授权和数据加密技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公众场所、开放的网络。(3)建设安全管理队伍。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尽一切可能去控制、减小非法的操作行为,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

(五)提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

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泄露有时是由于黑客、机构外部人员等,获取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造成的,解决的办法是通过各种计算机硬、软件技术,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如安装硬盘还原卡、防病毒卡等硬件设施,也可以通过软件管理工具、加密软件、数据备份软件、个人隐私安全平台等,用户设定自动删除个人资料等软件技术。

(六)对公众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

1.政府应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制订积极的措施计划,培养网民信息保护意识,促使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其自我保护、防范能力。

2.政府主管部门、网络运营商、各大媒体等通过各种传播工具,对用户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民对个人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水平,树立尊重、保护他人个人信息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李皓.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的理论分析及防范探讨[J].情报探索,2011,(1).

[3] 田桂兰.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其保护[J].信息化建设,2007,(6).

[4] 贾经纬.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现状及处理办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3).

[5] 陈华,黄东学.搜索引擎与个人信息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1).

[责任编辑 李春莲]

作者:武莉莉

上一篇:宏观营销系统及其特点分析论文下一篇:跨境电商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