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与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舞蹈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活动中重要内容。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常规手段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已经稍显落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增强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为探索教学方法提供可信性参考,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暗示与舞蹈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暗示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1:

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舞蹈教学课一直以来都作为一门辅助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舞蹈教学课程越来越被更多人所接受,舞蹈教育也以很快的速度在进行普及,走向社会,不断成为我国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舞蹈教育课程的开设相较其它艺术类学科来说比较晚,各个高校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目标也有所不同,这也与各所高校的经济状况和师资力量有关,不过随着国家对舞蹈艺术的重视,舞蹈教育也不断发展,各所高校都开始重视舞蹈的娱乐功能和教育作用,充分发挥舞蹈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就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做一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舞蹈教学;重视;艺术;高校;改革;发展

一、高校开设舞蹈教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艺术的传播与交流

大学是艺术进行专业发展和培养,进行一个专业系统教学的地方,因此,大学舞蹈教学也是舞蹈这一课程教学的高级阶段,是舞蹈进行专业训练的地方,在舞蹈这一艺术进行发展的关键地方。近年来,舞蹈这一优美的艺术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社会中也发现和孕育出很多基本功扎实、天赋很高的优秀学员,这些优秀学员也在等待通过大学这一高级平台来完善自己的舞蹈能力,通过大学这一场所进行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所以,大学舞蹈教学一定要明白自身所担负的责任,要承担起民族和国家舞蹈艺术发展的重大责任,这直接关系到我国舞蹈后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问题,也关系着舞蹈这一艺术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大学舞蹈教学一定要注重改革,优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以促进我国舞蹈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形体美

人类的文化一直以来都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字文化”,二是“非文字文化”。几十年来,应试教育一直阻碍着“非文字文化”发展,阻碍着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导致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高分低能人才,比如,在高校举办文艺晚会时,台上的舞蹈演员在进行忘我认真的表演,而台下的学生观众却无动于衷,对台上的表演没有一点回应,一片麻木与茫然。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热爱舞蹈这一艺术,而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些东西,导致形象思维不丰富而带来的不理解。舞蹈艺术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对弥补大学生的文化缺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大学生作为接受国家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具有更高的审美修养,这表现为他们的风度、形体和气质都应该好于一般人,而舞蹈恰恰是提高这些个人基本素质的最好的形式,舞蹈以人体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用身体来表现美的含义,所以,大学生优秀的个人外在表现能力培养与舞蹈息息相关。

(三)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舞蹈教学过程中必备的一项心理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你看,我多么美丽”这一预设,这一心理暗示本身就是积极向上的,有调查显示从事舞蹈教学行业的人比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约要高出4倍,这充分说明舞蹈对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舞蹈不光可以强身健体,艺术本身就是高尚的,是友好的,所以舞蹈还能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和与人交流时的文明礼貌,促进身心健康。舞蹈对形体的训练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共同发展,相较于单一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说,舞蹈可以做的更好,因为舞蹈是精神的安慰剂,它与剧烈的体育项目相比,更加柔和,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组合本身就给人们营造出一种优美的、享受的运动状态,能让人身心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让人的精神很快得到平复。另外,舞蹈学习的本身也是一项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大的汗水和努力才能成功,所以,学习舞蹈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力,对坚韧意志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他们日后心理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舞蹈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一种为舞蹈献身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大多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状态,“学舞蹈将来能挣多少钱”,这是许多学生拿到舞蹈学院录取通知书时的第一反应,虽然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对舞蹈有一定的热爱,但是他们的思想上仍然是以挣钱为主要考虑方向,他们在舞蹈技术与思想上都存在着发展的瓶颈,他们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被急功近利的思想所控制,渴望一夜成名,缺乏了为艺术而牺牲自身利益的精神态度,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就在训练中思想波动,沉不下心来,还害怕吃苦,导致自身技术不扎实。还有,许多学生是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属于迟到的教育,而高中生进入大学时一般都是20岁左右,身体骨骼发育近乎完全,这样舞蹈训练的难度就会加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国家可塑性人才的减少和缺乏,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喜欢一些节奏明快的现代舞,而对有着丰富内涵的古代民族舞缺乏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严重影响了国家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高校舞蹈教学理念落后

高校舞蹈教学的对象是将来从事舞蹈这一行业的“艺术工作者”,所以,高校舞蹈教学在进行舞蹈技术的传授时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灵魂,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还是相对过后,教学过程中依旧死板硬套教材上的内容,而教学方式还是几年前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把现代多媒体手段等融入到教学中去,不能很好的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带到教学过程中去,无法很好的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然后慢慢的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前,高校舞蹈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研究,没有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教育,不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对所有学生都进行统一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学生特长,同时,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舞蹈技术的训练,而缺乏对专业舞蹈人才应有的专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这些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培养和国家艺术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容乐观的。

(三)高校舞蹈教学方法机械

当前高校的舞蹈教学方法仍然十分传统,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是教学的主流,缺乏教学应有的启发性。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机械的教学方法总让学生在训练中处处感到“苦”,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优美的教学舞蹈在传统机械的教学中变味一种枯燥的肢体语言,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不能只依靠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很多新型的教学思想没有被高校吸收进来,舞蹈教学的教材过于落后,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三、如何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改革

(一)凸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目前在高校,基本上就是老师教什么东西,学生就学什么东西,而学生进入以后会发现,老师在学校教的东西有时候并不适用于社会,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要善于进行科学选择,面对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时要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已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要收集各种教学资料,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课程,在扩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然后拓宽教学形式,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未来发展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高校如果想要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舞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以后,才能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持之以恒,进而才能在未来有所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个性,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为舞蹈艺术而献身的勇气和精神,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去朝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舞蹈的乐趣和适合自己的一种“成功”。

(三)教学与育人同时进行

一方面,高校要把舞蹈方面的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是高校最重要的任务,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自己去进行感悟和创新。而另一方面,高校最基本的任务应该是育人。要加强學生的感性知识积累,通过观看国际性的音乐舞蹈影像,加强学生自身思维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实践,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高校要将学生培养成专业能力过硬、社会实践能力齐全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学生才会被社会所接纳。

四、小结

当前形势下的高校舞蹈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在未来进行改革是决定高校舞蹈教学能否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舞蹈教学要做到老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反馈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就目前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舞蹈教学未来改革的几点措施,但由于本人学历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以此文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王敏.浅析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舞台, 2011,1.

[2]吴忠军.浅谈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速读(下旬),2014,12.

[3]高晋.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路径研究[J].音乐时空,2014,21.

作者简介:岳喜宁,1980年4月生,男,汉族,硕士,讲师,工作单位:中原工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

作者:岳喜宁

心理暗示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2: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分析

摘要:为提升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舞蹈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活动中重要内容。在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常规手段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已经稍显落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实验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增强体育舞蹈教学质量,为探索教学方法提供可信性参考,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心理暗示;高校体育;舞蹈教学

前言:作为高校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教学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体育舞蹈课程中,学生普遍存在消极懈怠心理,教学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也无法让学生形成正确运动意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存在一定负面影响。而作为心理学教育的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也逐渐被各种高校、教师所认可,未来具有较大推广前景。

1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研究现存问题

1.1理论研究居多

目前我国教育学界对于心理暗示研究,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大多以建议教师注重心理暗示,对于教学的具体项目却没有详细研究,无法得到有效参考内容。利用使用语言暗示,挖掘学生潜力;或者选择合适心理暗示时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这些内容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强推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应用参考却有所欠缺,难以对例如高校体育舞蹈这种教学内容产生足够参考价值[1]。

1.2侧重心理障碍克服

因为体育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许多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后容易因受伤而对运动产生一定抗拒。而心理暗示在克服心理障碍方面具有较强效果,所以在研究心理暗示在体育运动中多以心理障碍如何克服为主。例如滑冰运动,在进行一段时间心理暗示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这种方法是否对克服心理障碍有效果。这种方法的确对学生体育运动自信心有明显提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意志。但是拥有运动创伤毕竟是少数人,多数人只是在运动受伤会对于以后运动有所顾忌,远远达不到运动创伤严重程度。

1.3体育舞蹈研究较少

心理暗示虽然在体育教学拥有较为成功案例,例如通过心理暗示,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并对以前教学工作存在例如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有所改善。但是体育舞蹈教学项目中,心理暗示涉及內容较少,无法通过相关资料获得具有较大价值的参考内容,让教学研究处于空白状态,仍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实践,才能获得较好教学效果。

2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用

2.1情绪控制

学生如果产生过度紧张,对于体育舞蹈学习质量会明显降低。所以,在观察到学生存在过度紧张问题时,需要借助心理暗示方法,将其在某一件事物投入过多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物,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例如不同学生拥有运动基础不同,学习接收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一个班级对于体育舞蹈学习存在扩散性,即由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最强几名学生率先学会,逐渐影响至全班学生学会教学内容[2]。这种差异会在一些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在舞蹈学习方面略有不足的学生表现出过度紧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产生这种问题原因入手,分析是否是音乐节奏过快,学生无法及时掌握节奏,并使用频率相对较慢音乐进行教学。或者切换音乐,让学生在不同音乐掌握属于自己运动节奏。

2.2设置目标

体育舞蹈也是体育教学其中一个项目,需要同普通教学一样,设置合理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略微突破自己能力,达到突破自我目的。采用科学合理方式设置目标,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心理品质,提升体育舞蹈技能。拥有明确目标,学生可以将其作为一段时间内学习动力基础,会让学生产生正面学习动力。而且,设置目标可以作为学生努力一种表现,有效降低重复练习带来枯燥乏味感觉[3]。学生为尽快达到目标,也会采用新方法、新手段,缩短达到目标时间。这种设置挑战目标的心理暗示,也是教学中常见手段。教师可以在体育舞蹈教学实践课堂准备阶段,在学生集合后设置本堂课目标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并设置优良中集中学习效果档位,让学生以自身情况选择适合档位,从而让全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提高课堂氛围。

2.3放松

放松作为体育学习重要环节,即使在体育舞蹈中也要注意适度放松。教师要在适当方式使用语言暗示,帮助学生调整激烈运动后呼吸频率,从而做到放松肌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程度,对后续学习产生正面影响效果。只有提升肌肉活跃度,才能高效带动大脑兴奋程度,提升课前准备活动价值。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前,引导学生进行三到五分钟准备活动,让身体充分放松。在这个时期,学生更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尤其是对于言语等具有较强敏感性,容易产生较强行为导向。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时期,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规范练习动作,对于体育舞蹈具有良好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要充分掌握提问技术,以集中学生在课堂学习注意力为目的,让学生注意力掌握在教师手中,更容易产生正向引导,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3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结果

将心理暗示融入常规学校体育舞蹈教学中,不仅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积极引导,学生也能更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与教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而且,相较于传统课上学习、课下自主练习的体育舞蹈教学,使用心理暗示设置合理目标,对于学习任务可以更好、更快达成。心理暗示也能让学生培养自觉锻炼意识,对于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明确一点内容,即合理使用舞蹈教学方法,并不是将各类理论内容与行为进行随意整合,而是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入手,分析体育舞蹈教学内在学习逻辑,掌握教学客观规律,并使用合适教学方法,将心理暗示技巧应用到教学当中,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这需要体育教师保持积极学习态度,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与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条件,提升体育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家鑫. 心理暗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课程导学, 2020(9):46-46.

[2]张婧, 巩伟. 互联网视域下打击乐伴奏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评《舞蹈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8).

[3]罗国燕. 浅析运动舞蹈在高校公体课开展的现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010(009):147,149.

1.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2.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  武汉  430223

作者:芦艺 刘晓宇

心理暗示与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启发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供舞蹈编导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舞蹈编导人才。本文简单分析了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启发式”教学与舞蹈编导专业教学的重要联系,并探讨了“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启发式”;舞蹈编导专业;教学;应用

0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高等舞蹈教育工作得到了不断完善,舞蹈编导专业逐渐形成结构完整的教学体系,成为师范类大学艺术院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用肢体动作展现内在情感和涵义,对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创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实现舞蹈编导专业的科学性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统一,从而培养出优秀的舞蹈编导人才,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1 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在舞蹈教育领域,舞蹈编导专业有利于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为提升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明确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1.1 时代适应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丰富,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舞蹈编导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群众性舞蹈的编排和创作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非专业艺术表演的舞蹈编创能力,这就需要舞蹈编导专业的人才能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1]

1.2 独立创作能力的培养

与其他类型的艺术专业相比,舞蹈编导专业对学生独立创作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舞蹈编导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丰富舞蹈内涵,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因此,舞蹈编导专业还要注重学生独立创作能力的培养。

1.3 独创艺术风格能力的培养

舞蹈编导专业的人才要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就需要形成自己独创的艺术风格。舞蹈编导专业的人才要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从中发现美,并将其融入到舞蹈创作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作品。[1]因此,舞蹈编导专业教学还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独创风格作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启发式”教学与舞蹈编导专业的联系分析

2.1 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舞蹈编导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主要是传授学生基本的姿势、体态、步伐等内容,属于单一的演示性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代化的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纠正和规范,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编创出更加丰富的舞蹈艺术作品。[2]“启发式”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平等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2.2 真正实现舞蹈艺术的创造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的舞蹈不能仅仅局限于几个动作的简单拼凑,而是要求编导能够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多的舞蹈姿势和动作。舞蹈编导专业教学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摆脱传统思维的禁锢,引导和启发学生挖掘自身的舞蹈编排和创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舞蹈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作,从而推动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2]

2.3 充分体现舞蹈的自由创作

学生的思维十分敏捷,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要懂得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创作舞蹈。通常来说,如果制定过多的舞蹈编导规范会对学生的自由创作能力产生制约,而“启发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的点拨,让学生在了解舞蹈真谛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感悟和创作。“启发式”教学对舞蹈教师的教学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加强对学生的指点,使其全面认识到舞蹈艺术的内涵,进行自由的创作,使得舞蹈艺术获得突破性进步。

3 “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3.1 情境、情感启发教学形式的应用

情境、情感启发教学形式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或引入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舞蹈编导专业教学应用情境、情感启发教学形式,需要严格按照启发式教学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根据舞蹈编导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创设生活行为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等背景下,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和引导,发掘生活场景中的创作元素;二是创设实物演示行为情境,将实物作为情境创设的主体,建立相应的背景,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演示情境,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为舞蹈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

3.2 观察体验与发现创造启发教学形式应用

观察体验与发现创造启发教学形式的基本含义是教师结合讲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观察体验和发现创造,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发现的问题以及获得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3]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影音资料激发学生创意,在舞蹈编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现场表演或影视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从中观察和体会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为舞蹈创作积累素材;其次,通过大自然激发学生创意,舞蹈教师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要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教师,去感受自然环境中不同形态的事物,让学生能够发掘新鲜的创作灵感;最后,通过文学与文字激发学生创意,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散文、诗歌陶冶艺术情操,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学习感触,为舞蹈创作提供灵感。

3.3 示范与学导启发教学形式的应用

示范与学导启发教学形式的应用中,教师主要通过规范的示范来启发学生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引导,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导技能。学生可以在舞蹈教师的示范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舞蹈编排的技巧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实现举一反三。[3]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动作的创造风格进行针对性指导,在舞蹈编导教学中应用该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前期准备和语言表达,在舞蹈编导教学中,教师要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并组织好教学语言,从而保障准确无误的将相关知识传达给学生;第二,了解、信任和鼓励,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他们提供能够发挥其才能和智慧的机会和条件、时间和空间,从而调动他们自主创作舞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舞蹈编导教学效果,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舞蹈编导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进行自主的创造,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舞蹈编导专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媛姝.浅析“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舞蹈编导课程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4(18):254.

[2] 李文蓓.“启发式”教学在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5(10):207.

[3] 解冰.浅谈启发式教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2013(18):186.

作者:许文锦

上一篇:优秀教师工作个人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法律服务所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