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地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篇1:

赵克志:坚持生态文明 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7月16-17日,“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贵阳举行。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基调演讲中,介绍了贵州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将生态文明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融合的探索和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互动双赢的举措,以及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四大主基调。

【加速发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之上。我们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比其他文明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贵州省正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加速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贵州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业产品基地。

【加快转型,构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将立足贵州省山区实际,把发展循环型产业园区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路径,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使产业链尽可能在园区内向两端延伸,构建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推动跨越,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小康建设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殷切希望。就贵州省来讲,实现历史性跨越,就是到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将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小康社会建设全过程,通过加速发展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增比进位;通过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善民生,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生态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只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生态系统安全。我们将坚持以民生带发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把保基本的安全网織得牢不可破。重点要打一场脱贫攻坚总体战,帮助现有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优先发展教育,力争到2020年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农村部分低保对象季节性缺粮问题,实行失地农民和水库移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尽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篇2:

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体会议作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地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玛沁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核心地带,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区。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从政治上思考和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努力做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表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为全省生态保护优先战略的全面落实贡献玛沁智慧。

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美丽玛沁”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設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玛沁样本”,应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一是持续强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较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监管机制、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二是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进一步扩大落实生态管护员岗位,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有力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是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持续开展砂料场治理、植被恢复等工作。严格落实《玛沁县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提高县域空气质量,确保县域水质监测达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标范围之内。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河长制责任体系,细化河长制工作内容,扎实推进河道防护治理工作。

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实施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用“线”框住空间和开发强度,用“单”管住环境准入,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生态+特色产业”。大力实施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化“六项工程”,着力打造有机产品品牌,积极引导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与肉奶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链接,进一步凸显生态畜牧产业效益。着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探索打造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定不移地推动形成共同治理生态环境新格局。强化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属地主体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打造一支生态环保铁军,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物排放监管职责与行政执法。要扎实开展专项督察制度,形成强大震慑,督促责任落实。要严格目标考核问责,对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完成严重滞后的地方和部门依法严厉问责。要强化企业排污者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担责”的原则,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要追究法律和经济责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民学习环保、重视环保、支持环保的浓厚氛围,正确处理“八个关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让生态文明理念植根玛沁大地,造福玛沁人民。

(作者系玛沁县委书记)

作者:熊元来

经济社会生态文明论文 篇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结发展

2010年6月30日,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把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省委名义通过的生态文明建设决定,充分体现了浙江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了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浙江省近年重拳出击,铁腕治污,在生态建设上投入千亿元资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全国两会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

《绿色中国》:2010年,浙江省委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请问您其目的和意义如何?

赵洪祝:《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是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生态省建设经验,研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决定。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浙江特色科学发展之路的具体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的统一,是我省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和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战略举措。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是全面的,是实现“六个更加”目标的小康社会,即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其中环境更加优美,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完全一致的。我们只有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使浙江的山川更加秀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把一个美好的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代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及其分散的布局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减排刚性的矛盾日益显现。二是我省人多地少、经济密集,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负荷高,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与环境容量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生态文明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守法治污的社会责任意识,部分群众缺乏绿色生活消费观。四是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不够,科技支撑和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与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第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全球资源约束加剧,气候极端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围绕气候问题博弈更加激烈,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既给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际新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变“绿”,争取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時还要看到,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借助绿色革命全球化的大趋势,构筑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限制外国商品进入。这迫使我们要认真评估绿色壁垒对我省进出口的影响,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产业,推行绿色标准,实施绿色经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绿色中国》:那么《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中设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如何呢?

赵洪祝: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

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动员全省上下共同奋斗,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十二五”时期的目标是:

——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清洁生产普遍实行,生态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领先。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大气环境、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环境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平原绿化面积稳步提高,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宜居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文化日益繁荣。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加强,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机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得到全面有效实施。

《绿色中国》:请问浙江省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实施方向是什么样的?

赵洪祝: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全面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和内河航运复兴计划,积极打造全国交通物流发展试验先行区,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重点抓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改造,加强工业余热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积极发展核电,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继续推进甲醇汽油试点推广工作,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示范省。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区域性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重点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积极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各领域的节材工作,重点加强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做好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确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研究制定新一轮的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快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業、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逐步在化工、石化、造纸等行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积极发展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法加强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标志管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和国际绿色认证,创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绿色品牌,不断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强化人才科技支撑。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创业人才,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技术,加强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积极发展先进育种技术,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化认识明目标,深化措施抓落实,真正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努力把浙江省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作者:耿国彪

上一篇:高中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思想汇报入党积极分子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