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化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可厚非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内容不系统,教学形式太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显著。解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借鉴先进国家和高校的一些经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景化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景化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观念转变与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突出,给与之密切相关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外相关指导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以建立“生涯辅导”理念为前提,由安置型就业向可持续型就业转变,建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实现由过去的问题式指导向发展性指导的转变。

【关键词】教育改革;就业指导教育;观念转变;模式创新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的倡导下,自1999年起,我国各类高校先后实行了扩招,招生比例逐年增加,2006年招生人数已达530万,2007年拟招生人数为567万,在校生规模由1998 年643万人,大踏步地增至2006年末的2500万人。9年内扩大了526%。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同比增长。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毕业总人数为2001年的3倍。2007年毕业生人数将接近500万。而大学生毕业就业率则明显下降。截至2005年9月1 日,大学生就业率则由2003年的83%下降到72.6%。“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突出问题。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扩招惹的祸”。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6.8%的在校生与49.5%的毕业生同意这一观点。但仍有过半数的在校生与毕业生持相反意见。其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扩招只是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原由之一。国家宏观调控部门的预测滞后,地区性就业壁垒的存在,各类高校学科设置的不合理,学校就业指导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大学生个人及其家庭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诸多原因,综合造成了今天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地区、各部门都先后制定、发布各类政策和措施,用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矛盾。2003年9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机制。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的继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这也就要求我们反思现有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利弊,从而在发展中扬长避短、不断创新。

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

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和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①职业指导,指的是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帮助他们了解工作世界和获得职业信息,学会做出职业决策,即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②而生涯辅导,则是借助人们对职业指导的理性反思和实践体悟,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职业需要的手段,以此来体现其内涵和外延。近年来,我国提出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机制。原有的指导内容、指导方式、指导对象以及指导目标,在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并有待改善的地方。

第一,就业指导教育的认识已趋于一致,但尚缺乏职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理念。我国各类高校都已认识到了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明白了就业指导教育是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开始接触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为大三或大四期间,而大一、大二时期的相关教育比较少。这与学生们所期望的时间恰好相反。而在学生们所接触的就业指导课程中,近70%的学生选择了“提供就业信息”。这表明,在“就业率”的指挥棒下,大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层面上,基本只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抱佛脚似的择业指导”。这种就业指导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学生毕业时遇到的现实问题”,缺乏对非毕业生、对就业之外环节的帮助,缺乏“量体裁衣”式的职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缺乏对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规划的指导,缺乏个体心理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这将造成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局面。

第二,就业指导教育的机构已比较健全,但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许多高校都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来抓。大多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建立了就业信息网,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与指导。但与此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存在着人员缺乏、专业化水平低的窘况。我国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为辅导员或行政岗位人员。其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对专业及专业拓展的认识较少,缺乏或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及生涯设计等专项训练。虽然部分高校尝试着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但是这种短期集中式的讲授性培训,也只是“纸上谈兵”。受训人员“囫囵吞枣”式学习的结果是,在繁杂具体的社会状况面前,单一而死板的条条框框是苍白无力、一无适用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欠缺,使得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深层次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就业指导教育的实际成效。

第三,就业指导教育的课程已全面展开,但仍有诸多方面需待改进。1995 年5 月12 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在高校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各高校陆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教育部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写了统一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特点编写了一些教材,以供教学使用。由于我国就业指导教育是一种大学生毕业前阶段性的指导,因此其课程设置存在着内容狭窄、形式单一、覆盖面小、指导时间滞后等问题。调查表明,现有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讲解、就业信息的发布、以及就业技巧的培训等“应试性指导”,而就业指导的形式局限于校园招聘会、专题讲座和就业指导课。教学形式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纯课堂授课形式,缺乏个性化、体验式的培训与辅导。目前我国高等就业指导教育仍存在着诸多弊端,这些问题亟待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成功经验,以便尽快解决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问题。

二、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借鉴

相较于我国的就业指导教育,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早,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且适应市场需求的就业指导体系。国外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其一,机构设置专门化。国外高校内部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美国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常设就业指导机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也可称为职业介绍语就业辅导中心,或就业行动中心)。加拿大各高校都成立了学生顾问处或就业办公室,以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多为校级专设机构,称为就职科、就业部或就职指导部。就业指导部门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其二,人员配备专业化。国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呈现出职业化、专门化、高素质的特点。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往往是由副校长直接领导负责,就业指导队伍配备足量的专职和兼职的工作人员。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CAS)对就业指导人员的有明确的规定。

首先,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具有相关学科背景与一定的工作经验。实际上,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一般具有高等教育、咨询学、辅导学等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职业顾问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他就业辅导的工作人员也具有辅导学、咨询学等学士或硕士学位。

其次,就业指导人员必须持有培训资格证书,经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从业人员的良好素质保证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其三,指导方式个性化。在就业指导的方式上,除以讲座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外,还着重进行有针对性地个别咨询和辅导。学生可预约与辅导教师面谈,或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求职信、履历表等资料上传给辅导老师以获得具体细致的指导。美加两国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普遍设有“求职门诊”服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求职准备、职业选择与规划、信息获取、应聘策略等方面的任何问题,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去求职门诊寻求指导和咨询服务。

其四,辅导内容全程化。国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一般从新生一年级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在美国,大学就业指导内容主要涉及职业性质、发展前景、经济收入、就业难易程度、学生职业兴趣的测定、择业准则、应聘技巧等诸多方面。每学期,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都会以一至二项就业指导内容为着重点,运用报告讲座、咨询服务、模拟试验、心理测试等不同形式,向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培训。

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观念转变与模式创新

国外成功的经验与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变原有的“学生找到工作,学校完成任务”就业指导观念,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实情况,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指导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和广大大学生的迫切需要。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增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学校领导层与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中,应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为学生、用人单位以及高校自身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调查表明,对于就业指导老师的要求,93.6%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就业市场有跟踪的研究”,85.7%的人选择了“有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63.5%的人选择了“能够提供一对一的咨询”,47.3%的人重视教师“关心和爱护学生”。也就是说,学生需要的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有一定调查研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就业指导人员。这也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构成应做相应调整。引进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管理、心理学等较强专业知识,且受过系统严格职业指导培训的人才,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教育。

其次,建立“生涯辅导”理念,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找一份工作,而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有拥有较高就业能力的学生才能在变化的市场中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主动权。调查表明,24.6%的学生希望在大一时接触到相关就业指导课程,30.5%选择大二,19.2%的人选择大三上学期,11.8%的人选择大三下学期。只有8.4%的学生选择在大四。这也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建立“生涯辅导”理念,由安置型就业向可持续型就业转变,建构全新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教育模式,实现由过去的问题式指导向发展性指导的转变。对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调查比较显示,两者希望在大学四年中接触的与就业相关的引导课程的内容基本相同。

从国外的经验与我国学生现有的需求来看,我国的就业指导教育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照大学生自身成长规律,逐年对其分阶段的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一年级刚入校时,首先应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帮助学生宏观的认识职业、就业市场及其关系。进而认识自身专业的学科特点与发展前景,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促进知识的横向拓展。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大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帮助其把知识逐渐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大学二年级时,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特性、兴趣和专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社会需求、所学专业等要素,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着重点,设计具体的职业计划和准备,完成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三年级时,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参加挂职锻炼、假期实践、专业实习、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直观的“就业体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职业及工作岗位。进入大三后,部分学生萌发了报考硕士研究生或申请第二学位的想法。可针对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智能水平、心理意向等,开展适时的“升学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院校与专业。与此同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将“职业挫折预案教育”纳入指导范围。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职业困惑,坚守职业道德,协调人际关系,并掌握调节不良情绪得心理方法,以期学生做好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大学四年级毕业阶段,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心理咨询、求职技巧培训、就业政策分析等“择业指导”教育仍是必不可少的。应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去就业,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与社会的和谐进步。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掌握创业方法,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最后,更新“就业指导”观念,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多样化和信息化。在对于大学生青睐何种方式的就业引导课程的调查上,结果显示,65.5%的人选择了“提供就业咨询信息”,59.1%的人选择“就业经验分享”,40.9%的人选择“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38.9%的人选择了“就业情景模拟”和“就业案例分析”,33.5%的人选择了“开设就业课程”,还有13.3%的人选择了“就业专题讲座”。在实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就业指导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改变原有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讲授,采用多形式、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应该说,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仍处在初级阶段,无论是普及性的就业指导教育还是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还存在着不足。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就业市场的完善,以及就业指导相关研究的继续深入,就业指导模式的不断探索,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前景仍是很广阔的。

注释:

①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王泓,杨秀英.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袁敬伟,陈军.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3]郭江平.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李萍.中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2(5).

作者:张 宇

情景化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索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无可厚非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计划不合理,课程内容不系统,教学形式太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显著。解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借鉴先进国家和高校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要求就业人数存在较大距离,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为切实作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譬如开设就业指导课就是措施之一。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大学生熟悉就业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有效方法。笔者从事《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几年,但从该课程的开展效果上看,感到目前课程教学存在若干突出问题,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清、执行不力;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和责任心有待提高和加强;学院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不够丰富等,所有这些都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到大学生的求职就业。如果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就必须从不同的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基本特点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课程的涵义而言,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学校根据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政策导向、学生需求,通过规范的课程开发确定的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获得有关就业知识、技能以及经验,促进学生选择、获得并准备从事一项适合自己职业的课程。就业指导课因其时代性、广泛性、变化性等特点,使得该门课程不同于其它专业课,而是更多地通过课堂讲授,通过大量其它的方式,如实践环节、情景模拟等,使学生获得信息、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门课程,就业指导课应包括明确的课程目标,规范的课程内容,完善的教学文件(包括教材、课程大纲和教学档案等),合理的教学手段,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及有效的考核办法。由于其现实性、适时性、实用性,还必须有一套灵活的更新机制,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200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要求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2007年末,教育部下发了教学[2007]24号文件,要求高校在新形势下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突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由这些机构承担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就业过程中问题分析等诸多方面,对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日益显现,其独特的作用逐渐得到学生的青睐和学校的重视,一些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列入了教学计划中,一些学校引进就业指导师专门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一些学校设立了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有的高校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就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大部分高校是在学生临毕业前的一学年或一学期才开设就业指导课,而大多以大班上课为主,或举办一些讲座等。

对于当代“80”、“90”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人由于缺乏职业素质、职业规划意识,导致就业竞争力差。而就业指导课能帮助、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较好理解和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社会需求信息,端正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和创业意识,掌握择业、就业和创业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对这门课程非常重视,他们热切地盼望就业指导课能帮助他们走出就业困境。

三、就业指导课开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随意性和临时性波动较大。存在一些学校就业指导课未列入教学计划,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学校开与不开、怎样开,学生学与不学、怎样学,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双休日,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一些学生有由于学业重、事务忙、不重视,甚至没时间上就业指导课。由于对就业指导课的设置、研究不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完善,很多学校就业指导课仅仅针对毕业生,而对低年级学生考虑不够,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有力指导。

2、就业指导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高校基本认识到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要性,但只是一味地强调毕业生就业率,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使得课程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如“一把手”工程还远远没有落实到位,有些高校就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教学单位行政领导签订责任状,可惜行政领导却日复一日地忙碌于行政事务,对就业工作中的就业指导工作从未问津。与此同时,高校领导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缺少相关研究机构,在队伍建设、模拟实验室建设、职业测评系统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欠缺,尤其不能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3、师资队伍配备层次低,缺乏专业化

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但是,目前各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由搞就业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兼职,大多数是半路改行,专业教师很少,而且由于就业指导教师职称评定困难,造成业指导课教师队伍不稳定。他们虽然长期从事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对课程的设置、规范、建设,思考研究不够,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就业指导课存在覆盖面小,内容更新缓慢,手段单一等问题,而专业化师资队伍的缺乏则是最大的瓶颈。

4、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方式多为传统的授课式或讲座式,缺乏系统的、分类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就业指导的内容上局限于对政策的一般性介绍和就业技巧方面的指导,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就业指导课变成了应试指导和应付面试的指导,过分强调择业技巧会误导学生过于看重应聘面试、求职包装,甚至采取欺骗的手段,而忽视了在校学习期间职业素质的培养,特别对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等方面的知识,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满足学生不同需要的课程体系。另外,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在学生毕业前进行满足于解决就业率提高的问题,而较少从社会需求、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等角度进行指导。有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甚至不带一张纸、一支笔,听完了事。一些就业指导课内容陈旧,信息少,操作性不够,更缺乏个性化指导。

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1、学习借鉴先进国家、高等院校经验。就业指导工作起源于西方国家,国外高校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如何认识自己、树立择业观,到确定单位以及离开学校后如何得到帮助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辅导内容。辅导形式新颖活泼,有贯穿学生就业全过程的讲座、就业咨询(包括招聘程序、对面试的辅导、短时问的面试建议、心理测试等),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培训课程(如市场拓展、语言、商业技能等)。美、加两国的就业指导则普遍设有求职门诊服务,帮助学生确定求职意向和进行技能评估。这些经验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课程安排上,要避免随意性和临时性,不应把就业指导课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人为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教学检查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负责人,也要经常听课和检查,把就业指导课同其他专业课同等对待,引起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的高度重视。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校对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就业指导是一个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过程,应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并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成熟。因此,就业指导课应从新生开始,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在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根据不同阶段,就业指导内容各有侧重,如,对刚刚入校的学新生应着重职业启蒙教育,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和就业形势的认知,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并且明确专业方向,认清自身特点和人才市场的现状,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的科学规划,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着重要进行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的目标来学习、掌握知识和参加各种第二课堂活动来提高综合素质,逐渐的完善自我,使自己的现状和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逐渐吻合,同时,充分发挥“两课”、专业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对学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融入其它教学活动之中,构建学校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着重进行求职前的常识性知识指导,主要是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求职技巧、权益保护等知识培训,使其能从容面对就业招聘,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根据就业指导课的特点,该体系不仅要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专题讲座、就业咨询、成功校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信息和实践经验,否则教师的教学就会仅停留在口头说教,纸上谈兵,起不到理想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团队训练法、模拟面试法、校友访谈法等多种教学形式。而来自学生身边的案例,因为贴近学生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帮助学生获取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模拟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机,突出学生的互动。校友访谈和实地参观,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形式新颖、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

4、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没有内容科学、形式活泼、实践性强的就业指导教材为基础,则全程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空洞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这就要求教材的的编写要注重从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好的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对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阐述。因此,遵循以学生为本,语言通俗易懂,形式独特新颖,内容丰富充实,符合学生心理需求,满足学生求职希望,并结合学生特点,引入大量实用、经典、新颖的案例和资料,加入模拟训练,使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是保证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5、建设专门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当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兼职比例偏高,主要由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辅导员组成。由于他们授课经验比较少,对于就业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研究不深,授课水平不高。因此,影响就业指导课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中,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专职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水平,可以聘请社会上就业指导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校授课。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他们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证。

就业工作是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就业率是就业工作开展好坏的一项具体的衡量指标,就业指导课程是提高就业率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拓展思路,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努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就业指导课,从而自觉和乐于接受就业指导甚至主动要求就业指导。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彩瑞.就业指导课现状—从选修到必修之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0).

[2]王东.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3]王立刚,张玉新,姜维.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4]程良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训练[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教高厅[2007]7号.

[6]哀荫贞.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2).

作者简介:

黄志荣(1982—),男,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助教。

孙传浩(1983—),男,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辅导员。

作者:黄志荣 孙传浩

情景化教学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试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原因而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特征和形成原因,提出了通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实施系统和持久的个性化支持、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以及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等方式来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群体 指导与帮助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中最有朝气、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10年已达到630万。因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增速缓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及类型

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困难的人员。一般是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和劳改教释放人员等。但是,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没有太大变化,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之在高校中出现了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因自身条件限制原因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境地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造成就业困难群体的主、客观原因,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可以分四大类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和女毕业生群体。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大多家境贫寒,从小受到的教育、培训较少。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物质条件困乏,他们处处感觉低人一等,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造成综合素质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电脑操作等技能不如其他同学,降低了自身竞争力。再加上此类学生社会关系少,获得就业信息、就业推荐机会少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为了就业困难群体。

2.残疾和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群体。

自身存在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在择业就业面试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容易遭到冷遇和歧视,背上沉重的就业包袱,导致许多人在个性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和自尊心受挫等心理问题。

3.交际能力低的毕业生群体。

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用人单位在考察、选拔毕业生的因素中,个性特征、谈吐表达、形象气质的权重占到50%以上。自卑、胆怯、不善于表达等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的毕业生,由于不能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而错失就业良机,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女生就业群体。

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狭隘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较为困难。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

1.就业综合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高校困难群体绝大多数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也不乏有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抗压能力差,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毫无竞争力,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不能立即就业者。

2.就业或创业信心不足。

部分毕业生因为外貌特征无明显优势、就读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就业不景气、技能特长不突出、综合素质较低,或是多次受挫、遭人歧视等原因,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就业或创业的自信心不足。特别是身心疾患或者形象有缺陷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形象不好,不具有正常人寻找工作的优势,自卑心理很强。

3.就业态度被动,就业目标不明确。

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只寄希望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或者职业指导老师的就业岗位推荐;还有认为要靠关系才能成功,不承认实力才是就业市场上的“通行证”,就业态度被动。另一方面,毕业生不知道自己究竟最适合干什么,对前途感到迷茫,同时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最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三、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

1.毕业生人数与社会岗位需求增长不平衡。

随着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2003年,第一批扩招本科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毕业生成倍增加,逾212万,2005年和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各增长到330万与413万,2009年和2010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610万和630万,短短十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5.5倍。而同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增长并没有那么快,使得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空前严重,在这种就业岗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显得更加艰难。

2.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目前高校的发展普遍追求大而全,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培养出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强,特色不鲜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差,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基本上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未能实现全程化指导。据中国人民大学姚裕群所做的调查显示,52.9%的高校是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只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由于就业指导教育时间安排明显滞后,大一、大二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想听就业指导课却没有安排,到大四可以参加了,却又忙于考研、考证、找工作,没精力和心情认真听。这样的安排造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大学生的人职匹配。

4.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预期非理性化。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不考虑自身条件,只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单位就业,对就业单位的选择预期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差异,对主观预期的收入水平高于实际市场价值。就业预期的非理性表现必然导致求职过程的难度加大,寻找与磨合过程加长。

四、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

1.积极开展预防性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是滴水穿石、耳濡目染的工程,因此,需要尽早抓起。高校可以针对问题前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即在实现就业前期做好早期发现问题、早期确定问题、早期解决问题的“三早”预防措施,以防问题恶化。积极建立多梯度、多阶段、多目标的系统的职业指导预防体系,保证各种问题的妥善解决。

2.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

毕业生就业时面临人生的多重选择,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别咨询辅导。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就业困难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并通过建立动态的“就业困难群体”档案,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采用有针对性地推荐和带领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参加招聘等方式帮扶其就业。

3.充分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

高校职业指导师应根据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科学合理地开展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团体指导、实习演练、自我调查、社会实践等教学训练技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提高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认识自我个性特点,激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了解职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及创业能力。

4.重视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实现人与职业最佳匹配的一个前提是学生要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测评和人格类型的界定就成为职业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因此,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职业心理测评就成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关键一环。此外,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心理上会产生很多困惑和焦虑,提供个别的就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成为形成学生正确择业观念,纠正学生不良择业心态的重要途径,尤其应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择业心态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

5.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

在就业市场开拓方面,高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结合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选定目标就业市场,积极探索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就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拓宽就业渠道。并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扩大宣传力度,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速度,指导毕业生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等。通过信息指导,让毕业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便主动投身到择业过程中,避免盲目性。

五、结语

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应坚持以人为本、人职匹配,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早地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了解自己的特性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要求,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做好职业知识、能力、技能等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好、找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形成一个以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核心,以家庭辅助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引导,以政策落实为依托的四位一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2]田光哲,李祥伟.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94,175.

[3]彭军.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4]梁绍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当代置业教育,2010,(9):55-58.

[5]米学芹,夏林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6]王尔新.试论高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4).

作者:陈永晴 徐铮

上一篇:教育局工作计划(3篇)下一篇:项目活动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