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情景剧简介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情景剧简介(精选8篇)

心理情景剧简介 篇1

英语情境剧社团简介:

我们的社团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其英语才华的平台,通过英文情景剧的表演,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更能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口语、语法、词汇等知识,而且在趣味性的表演中,学生会爱上英语,并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的宣言: Facing life, I smile to say: wonderful.Facing difficulty, I dare to say: I can.我们的口号:Happy English, happy life!

心理情景剧简介 篇2

一、中职受助学生心理状况的成因及特点

当前,我国中职学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建立了以普惠式免学费为主,“助奖补缓,工勤结合,顶岗实习”补贴为辅的助学体系。资助活动的实施不仅具有高度的制度设计和推行艺术要求,同时还有赖于对受助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估量。目前,中职受助学生中部分群体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一)厌学

受助的中职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中考失利才选择了中职学校。学习上的失败使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多数科目分数很低。看到成绩,在短时间的懊悔后就抛之脑后,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对分数没有感觉。“普惠式”的经济援助政策解除了学生以往求学经济全部依赖家庭的模式,原本不具备良好学习品质的部分中职生更容易认为“免费教育”不值钱,缺乏家庭经济支持的压力更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二)叛逆

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追求自我、标新立异以及挑战常规的心理特征。不少中职学生常与家长、学校和老师“对着干”,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如果家长、老师再三叮嘱同一件事情就会感到厌倦等。在执行学生资助政策过程中学校借助资助工作融入思想品德教育比较单一,具有强制性,导致学生心理上产生被动感恩的心理。部分学生容易对说教感恩的教育产生反感情绪,甚至出现不表达美好情感的叛逆行为。

(三)浮躁

浮躁心理是当前一些中职学生的通病。比如一些刚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嫌工资低、职位低、工作辛苦,往往干不长久,缺乏毅力和恒心,见异思迁,不愿吃苦又急于求成,不能脚踏实地。一些受助学生“等、靠、要”的不劳而获人生态度,形成对经济资助的依赖心理等。

(四)逃避

无偿的经济资助容易使学生长期陷入“被动感恩”的教育期待模式,导致一部分受助学生难以正确面对和处理回报能力与成长不匹配的矛盾,无力感和内疚感双重束缚学生的心理。一部分学生形成“当我无力回报时,我选择无需回报”的逃避心理。

(五)自卑

自卑是一种因为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在中职学生人群中相当普遍,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担心自己被人耻笑、对自身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善主动与人交往等。一些学校在评定受助资格过程中审核方式也容易促使受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六)孤独

部分受助中职生因家庭经济或学业上处于劣势,造成了性格孤僻、内心封闭、不理解他人、不接纳自己,由此产生一种孤单寂寞、自闭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经济援助项目中享受越多的经济相对贫困的受助学生,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更容易自闭。

二、心理情景剧的内涵

中职受助学生一方面接受经济援助,一方面心理上承受着援助带来的各种压力而难以调适。往往随之而来的是惶恐、烦躁、自我否定、逃避、敏感的心理特征引起的自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当消极状态积压到一定程度,排斥、封闭、愤怒等负能量也全面爆发。

如何更有效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更吸引学生、更可以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来帮助有此方面需要的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迫切完善和创新的地方。

心理情景剧通过展示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中职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

心理情景剧表演浓缩了部分中职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惧、自卑、焦虑等现象。中职学生可以共同表演和讨论一些关系到学生切身体会的心理现象,从而引出各方不同的立场。情景剧表演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角色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

心理情景剧对于中职生及时、准确而有效地情绪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提供消极情感表达的平台,让中职生了解自己,分析生活,是中职生心理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心理情景剧的实践过程

在心理情景剧的实践过程中,剧本、演员、舞台效果是每一部优秀的心理剧必备的要素。这三个要素环环相扣,每一个都是关键。把它们串联起来,再加以反复地磨合排练,经过专业指导后,心理情景剧便可搬上舞台。

心理老师通过排演心理情景剧———《你和我》,将主人公在获取经济援助的过程中遭遇的事情进行扮演和剖析,从而引申出资助者和受助者彼此尊重的问题。由此提出在评审受助资格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心理现象,如何保护受助学生的自尊以及如何调整资助者期待的问题,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和思考。

优秀的剧本需要优秀的演员和精湛的演技来精彩演绎。演员的挑选与一般的演员挑选不同,心理情景剧的演员优先考虑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员,再由心理咨询师根据相应的剧本,对照剧本中存在的相应的心理疾病进行编排。这是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其中的项目,无论内心是否有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谁都可以参与。我们通过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扮演甚至是心理戏份的观赏,可以提前预防此类心理疾病。通过自身的亲身演绎,来达到一种共情,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存在心理问题的人需要怎样的理解与帮助。

除了剧本和演员,我们还需要舞台效果,让整部剧的演绎更加到位。这时,灯光的配合、音乐的加入、服装的搭配、道具的使用等可以令整个情景剧仿若情景再现,画龙点睛。因此,有灯光、音乐、服装、道具的舞台剧,一方面能让演员享受演出的过程,也使演出过程更加轻松、形象、具象化;另一方面也能营造出我们所需要的氛围,让观众更加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四、心理情景剧的意义和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受助中职学生的就业和生活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受助中职生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学业上的压力,还面临室友间存在的矛盾,更有社会舆论、旁人的看法、懵懵懂懂的感情问题带来的困境等。心理情景剧这种方式既贴近现实,又淡化了心理健康这个敏感词,还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因此有着积极意义。

(一)心理情景剧可以让中职生认识心理问题,正确对待和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情景剧的角色扮演可以提供给成员宣泄情感的机会,特别是困扰他的消极情绪。在表演或欣赏的同时,更可以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际关系敏感程度。

(二)心理情景剧创作过程也是中职生自身成长的过程

剧本的素材都来源于自己生活与学习中的切身感受,比如面对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学生;习惯接受资助而无自立意识的学生;逃避回报压力而放弃学习的学生等。心理情景剧策划编剧者的工作过程和学生观众的欣赏过程,也是他们心理体验变换的过程。

(三)心理情景剧的排练,提升了中职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在校园心理情景剧表演过程中,编导与演员需要共同创作才能完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心理故事。剧中的演员们共同讨论人物语言表达的真实感,心理感受变化的情境性,这一共同讨论再创作的过程,既扩大了校园心理剧的影响,也在学生深入挖掘心理冲突的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面对中职受助学生目前存在的普遍心理状态,学校需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和产生的心理状况,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异常行为的出现。除了采用普通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传统心理援助方式之外,还需要寻找一些更有效更全面更能提前干预的新措施。

而心理情景剧为师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可以在这里重现生活场景、展示心理现象、讨论新异观点,让学生以扮演和观赏的方式介入受助过程中培养体验关爱、珍爱自我、感受幸福、健康心态、健全人格、优化品质、回报社会的能力。不管心理情景剧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中职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情景剧这类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开展,可以让受助中职生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增强心理正能量,提升从感恩他助转化为自立自助的心力。

参考文献

[1]朱月龙.心理健康全书[M].3版.海潮出版社,2008.

[2]颜苏勤.中职生心理健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俞国良.心理健康:撑起中职生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N].中国教育报,2009.

心理情景剧简介 篇3

【关键词】心理情景剧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

引言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不少高校生面对进入社会或者是其他原因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所以高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而心理情景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疏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起到很好的作用。高校生在情景剧中通过扮演的角色可以尽情的展现自身的问题,从而得到释放,再又指导教师疏导,就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

一、校园心理情景剧基本理念及基本要素解读

(一)心理情景剧的基本理念

心理情景剧的基本理念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再现。心理情景剧把学生内心所想所思的东西或者是学生不敢面对的心理障碍都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展现出来,例如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与朋友之间的不和谐,甚至是生离死别的痛苦,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尊重学生的看问题的角度。在心理情境剧中,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演示事情的经过,尽管学生用了主观思维理解出现偏差,但也必须尊重学生对此事的看法和理解。最后是学生在表演中的自发性。在心理情景剧中,不需要学生有多高的演技,而是要学生表现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让从旁指导的老师观察出其病理就行。

(二)心理情景剧的基本要素

心理情景剧一般有四大要素,一是演员角色,包括主角和配角。剧中主角一般由有相似经历的学生担当或者是当事人来担当,也可以是表现能力强的一般学生来担当。而配角只为了配合主角将剧演完的重要角色。二是导演,心理情景剧中没有要求导演一定是有心理治疗师担任,可以有学生担当。导演在整个情景剧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导主角的情绪,让主角能够自由顺畅的展现剧中人物。三是表演与相关技术,心理情境剧都是演员在前期经过反复演练,反复更改,最终以最好的一面现场呈现给观众。这要的效果也要技术团队的倾力配合。四是情景剧的观众。观众一般为在校的师生,这些人在观看情景剧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情景剧的影响得到启发。

二、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用艺术的形式展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情景剧的题材一般都是根据现实生活的一些事情,进行改编而来的,往往会反应出当下或是当事人的一些或某些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通过以剧幕、小品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不会使其展现的太突兀,而是在一种轻松、诙谐的环境中被观众所接受或者是认可。

(二)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在情景剧得到激发

在心理情景剧的表演过程中,大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动作对剧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进行演绎,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也上自身内心的一些想法在演绎中得到展现,从而演活这个角色,并引起观众的共鸣情绪。进一步根据剧中人物的行为,改变自身的行为,从而积极的处理自身心理问题。

(三)增强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

在情景剧中,不是一个人或者是两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这是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才能圆满完成的。在演练过程中,会出现成员之间的摩擦问题等,这是需要大家协调才能解决的。而且在剧中,由于展示的基本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其人际关系很复杂,表演者及观众都可以把剧中人的好的处事行为运用到今后的交际中去。学生在心理情境的演绎或者观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在促进其心理发展,并得到自我成长及完善。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的开展方法

(一)提高心理剧指导人员的专业能力

不管指导人员是否是心理咨询师,还是一般的学生,都应该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导演在整个心理情景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不仅是主角的延伸,也是配角的延伸,导演要引起主角的自发性,同样也要指导配角进行合理配合。情景剧是否演出成功,在于导演是否抓对关键问题。因此导演的专业能力一定要强。例如导演进行定期的心理知识的学习,累积心理学的知识和经验,并参加排练心理情境剧专业技术的培训。

(二)充分利用生活中典型的素材,使情景剧多样化

大学生活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圈,大学生在这里不仅只是为了学习知识,还是在为以后能够更好的步入社会做准备。而进入社会所要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例如职场生活,这是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因此心理情景剧从出入职场、职场生活等方面进行取材,让学生展示职场生活,从中初步体验职场生活,为将来进入职场作一定的铺垫。这样不仅情景剧的变得多样化了,还能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

(三)利用情景剧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

在许多高校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基本作为选修课,而且基本以老师在上面进行“满堂灌”为主,学生在下面也不听甚至是逃课。这样开设出来的心理健康课就没有多大意义。在课堂上就是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心理健康课堂中就更应该展现出来。心理健康理论或者案例的分析都十分枯燥,将心理情境剧融入到教学中会增加课堂的乐趣,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心理问题,并进行自我完善。例如在讲解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的恋爱关系的讲解之前,让学生自行分组,寻找题材,并在课堂中分别演示出来。在准备及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深入思考,并从中获取知识。

(四)组织情景剧社团活动,不断推广情景剧

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的课堂上可以进行短小的心理情景剧的展示,但是对于大部分的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则无法加入到剧中进行表演,于是可以组织学生并建立一个情景剧社团,鼓励在校学生的加入。社团建立之后就要多组织社团活动,不断地在学校推广情景剧。例如,社团找到一个好的提出之后,在学校进行表演者的选拔,进行演练,最后再学校的广播或者是贴告示的方式传播表演时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前来观看情境剧。

结语:

心理问题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而作为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注意。心理情景剧的引入能够辅助大学生更好的处理自身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并完善自身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喻瑶.校园心理情景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08.

心理情景剧剧本 篇4

剧情:

19岁的杨怀着冷落的情绪离开了养育他的家乡,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求学。原以为在新的环境下,能够重新找回自尊,忘却儿时的痛苦。一学期的时光,让杨清晰地了解到,他无法摆脱母亲离去时的伤感。最后,不敢应对同窗室友的杨怀着胆怯的情绪走进了心理剧成长团体。期望能了却他终日的不安,用平常的心态应对自我的生活,改善人际沟通的模式。

暖身:

导演安排了热身活动,让每个人分享自我的过去。在心理剧场的热身活动中,杨带着冒险一试的情绪,叙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成为心理剧场中的主角。

在导演的引导下,主角自我选取一位辅角做自我的妈妈。随后,杨与其母亲重逢的一幕幕在观众面前呈现。

演出:

场景一:与母亲的倾述

杨见到离别已久的母亲,放声痛哭。嘴里不断地说着:“你为什么离开我?你为什么选取自杀?”他向母亲哭诉着他是如何应对着突如其来的噩讯,没有人告诉他母亲为什么如此离开他,亲戚与乡亲们都在冷落她。杨默默地怀着痛苦回到学校,他务必要参加一年一次的高考。

场景二:主角转换

导演让杨扮演他的母亲,扮演母亲的辅角办成为杨。让母亲(杨)重新回到儿子(辅角)的身边,自发地对儿子说:“妈妈很爱你,因为有你,妈妈才不会让婆婆瞧不起,你是妈妈的宝贝。妈妈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是妈的命太苦了,我是无奈才这样做的,期望你谅解妈妈。”儿子对着妈妈(杨)说:“妈,我也好累,我此刻上了大学,但是,我总是一个人,不敢应对我的同学。”妈妈(杨)说:“儿子,勇敢些,不要像妈妈一样,与乡邻不合,与婆婆家不来往。走你自我的路,不要太苦了自我。我们家有你一个大学生真是妈妈的骄傲!”

场景三:离别的告白

导演引导杨与他的母亲在校园里的大草坪上见面。

(场景布置:以绿色的纱布为草坪,深绿色的纱布裹在参与者的身上,让他们蹲下,看似小灌木)

杨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幸福的微笑着。心中曾有的不安与退缩早已不见踪影,杨告诉母亲(辅角):

“妈,我会时常打电话给奶奶,叔叔对我很关心,姐姐已经出嫁了,她有一对儿女,很幸福。姐夫对我也很好。”

“妈,我要学习着与同学相处。”

分享:

观众和所有的成员跟随者杨共同分享他在剧中所触摸到的情感体验,有的人体验到杨的辛楚,有了共鸣;有一些人说出了自我的心得。在与大家的分享中,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审视:

心理情景剧大赛策划 篇5

——心理情景剧大赛策划书

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并为全面开展我们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我们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年级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准备于5月25日开展大学生心理话剧演出的活动。此次心理话剧汇演活动主要以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为契机,根据我院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话剧的演出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此次活动。

第一部分:演出概况(一)主题:健康快乐,从心开始

(二)目的:加强我们年级学生们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使同学们在参与此活动的同时,培养自信、自立、自强、创新的精神品质,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全面提高学生们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时间地点:5月25日艺文馆

(四)活动具体安排

1、报名方式:以小组报名的方式于5月6日~5月20日向所在班级心理就业委员报名,并填写好报名表(每组4至10人)。

2、比赛流程:

(1)比赛开始前,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

(2)剧本表演:每组成员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剧本进行表演,时间在8-12分钟;

(3)比赛过程中安排小游戏,抽奖等活动活跃气氛;

(4)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表演情况进行打分,观众进行投票,由专门的计分人员统计最终结果,公证人员进行公证;

(5)主持人公布结果,评委颁奖。

3、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

(1)作品占分(50):作品内容健康,紧贴大学校园生活,有积极影响(25)原创作品(15)作品艺术性强(10)

(2)现场表演占分(50):表演技能(25)舞台作风(10)舞台默契(10)服装(5)

4、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组,颁发奖状及价值120元的奖品;二等奖一组,颁发奖状及价值70元的奖品;三等奖一组,颁发奖状及价值50元的奖品;

最佳人气奖一组,颁发奖状及价值30元的奖品;优秀奖数组,颁发奖状及纪念品。

5.具体组织安排:

学习部 文艺部:负责本次节目的主办任务

宣传部:负责本次节目的前期宣传和后期报道

组织部:负责拉本次节目的赞助

晚会活动的现场安排:晚会所需其他物品(庆祝品,纪念品)由专人负责准备,于晚会前两天到位。晚会前一日所需舞台设备(灯光,话筒),所有节目所需道具全部到位。灯光,音响等机械布置由专人负责(待定,熟悉灯光音响控制人员),在活动开始前将器械布置并调好,在整个活动期间还负责灯光和音响的调控以及保护,活动结束后将器械运回原位放置。舞台设计与布置由专人负责,根据设计人的设计方案布置舞台,在活动期间还复制所需表演物品的保管(统一找地点存放,如礼品包,各类道具等,由两名同学看守),搬运和布置。

现场内外场布置:宣传单,海报,条幅等的张贴和悬挂。

后期工作安排:

1.2.

3. 盆花,鲜花的购买和搬运分配。椅子,桌子,舞台道具的搬运与安排。气球准备和摆放。

要求:迅速有效的完成任务。

第二部分 晚会宣传

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南京市的一流高校,在本市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校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而形成了南理工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而我们外语系学生会,因其活动的执行力,使得其在校园内拥有极强的号召力,所以学生会筹办的活动在校园必定能够掀起一股关注心理健康的浪潮。

同时,我校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我们的三号路宣传阵地是优于其他学校的。我们只有一个校区,20000学生都在这个不大的地区活动。每天三号路的流量不下5000人。我们绝对可以得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宣传计划:海报宣传

这种宣传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最全面的宣传方式,将贯穿活动前期、活动中期、活动当天和活动后期的全过程。

在活动的前期,我们将自己由宣传部制作大量的手绘海报,在教学楼、食堂等学生聚集比较密集的地方进行张贴,从而达到前期宣传的效果。

主办方将提供大量的海报,于5月20日开始大量宣传。贴到学校人群集中的食堂、开水房,各小区贴两张。

在活动的当天和活动的后期,我们也将不断的进行不同风格的海报的张贴,以把本次活动在同学中的影响追步推向高潮。横副、喷绘宣传

计划制作一条横幅,宣传活动本身,悬挂在活动现场。横幅宣传具有醒目、宣传时间长等宣传优势。在活动中期,我们将采取这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

计划精心制作一定数量的横幅,在三号路上进行宣传。网络宣传

由于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而互联网是青年学生经常接触的平台,所以我们将在互联网上对本次活动进行宣传。

我们将在校内外各大BBS(如西祠胡同、紫霞湖畔)上发帖,公布本次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并在活动结束后再次鸣谢赞助。学校电视台报纸杂志宣传

我们将联系校电视台、“南理工报”(每期发行量为5000份)发行量、“青年报”(每期为7000份)等学校各大报社及杂志社,让他们对本次活动进行跟踪报道,通过这种方式,在活动的后期也同样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口碑宣传

口碑是最好的宣传方式。我们学生会很重视这种宣传方式。我们在活动的前期,在学生会内部,对周围认识的同学不断的进行口碑宣传,并首先在年级内部普遍开来。

我们相信,这种宣传方式将会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晚会预算

(1)横幅: 1条(13M/条)100元

(2)海报: 10 张100元

(3)场地申请费100元

(4)宣传单1000份200元

2.晚会现场:

(1)舞台布置:

布景、气球,彩带等150元

(2)剧务:

矿泉水:2箱50话筒电池: 6块(25元/块)150

(4)观众道具:

荧光棒、充气棒50

(5)现场观众礼品25

(6)主持人服装租借150

(7)奖品奖状330总计: 1405元

心理情景剧剧本盒 篇6

故事简介:李华是一名大学生,与宿舍同学发生小争吵后去图书馆看书,回去的时候偶遇天神,天神送给他一个能穿梭空间的月光宝盒,李华借助月光宝盒看到了别人为自己的付出与关怀,由此对感恩有了新的认识···

人物:李华 赵虎 王磊 王强 天神 李华母 夏紫陌 余诗杭 吴子明 旁白

道具:四张凳子,扑克牌一副,散钱,雨伞一把,纸杯一个,鲜花一束,啤酒四灌,桌子一张

第一幕:

旁白:我叫李华,大家都叫我华子,今天晚自习我破天荒的坐在图书馆看书,一本正经的看书,看着看着不留心分了神,便想起了傍晚发生的事··· 场景:舞台上李华、赵虎、王磊、王强四人围坐在一起打牌 李华:有个事和大家商量一下,我女朋友过两天就要过生日了 赵虎:然后呢?不是,你女朋友过生日你看着我干嘛呀? 李华:这不没钱了嘛,看大伙能不能帮凑点

赵虎:我这儿没有了,早花光了,我感觉我就像是一捡来的孩子,我妈还不给我打生活费 李华:我还不是一样!三石,你呢? 王磊:没有,哎,你不是打算分手了吗?

李华:异地恋挺累的,等下次我们吵架我就找个借口分了,王强,你有不? 王强:就这些了(掏出钱),三十八快半,你要的话都拿去(伸手递了递)李华:算了吧!(伸出手挡了挡)你说男人吧,在关键的时候总要靠点谱吧!王强:你少来,最不靠谱就是你了··· 李华:我怎么就不靠谱了?

王强:考试的时候自己传纸条要了答案都不给我们传一份,(顿下)还用百度了 李华:我那是在回短信,而且纸条也···(王强左右中指竖起,李华便停止解释)王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这时舞台灯全灭)王磊:哎,怎么停电啦?(各自搬东西下台)

第二幕

旁白:我于是一个人跑来图书馆看书,没看多久,突然下起雨来,我的思绪也如敲打在玻璃上的雨水戛然而止,我看着窗外,想起了亲人还有远方的她,然而,在这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一个闪电的音效最好)。

场景:舞台中央,聚光灯打在天神(服装上面最好是白色的西装)身上,天神蜷缩着腿坐在舞台上,李华撑着伞走上舞台

李华:哎,哥们,干嘛坐地上啊?扭到脚啦?(李华过去给他撑伞)雨下这么大,我们去那边吧!(在舞台上移动了点位置)天神:你,是个好人.李华:没什么,我送你回去吧!

天神: 我没事,休息一下,等我元气恢复了,自己就可以走了。(顿一下,把头探过去,郑重其事的,小声的)其实我是天神,不小心被雷劈中了,从天上掉了下来(用手指这天上,李华也顺着指着的那个方向看去),你帮了我忙,怎么说也得感谢你,我这里有个宝贝(一边说着一边从从怀里掏出一个盒子),叫月光宝盒

李华:月光宝盒是吧?(接了过来)我知道,大话西游里面有。那我岂不是可以时光倒流回到过去,然后把小时候欺负我的小胖痛扁一顿?(右手伸出、握拳往回抓)

天神:穿越时空的是观音姐姐那个,我的这个只能穿梭空间,去你想去的地方,借你用两天李华:这么好的东西真借给我?

天神:我是神仙嘛,神仙自然懂得知恩图报咯,呐,不要告诉别人哟(一道闪光掠过,原来是李华掏出了手机带闪光灯的拍照)喂喂喂(用手挡住光线),你干嘛?

李华:没什么,拍张照做个纪念!你等一下啊,我马上回来(在舞台上走着边说话)这哥们估计是受刺激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电话,拨通号码)喂,是保卫处吗?我发现有个同学精神有点不正常,能过来看一下吗?

天神: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活动下筋骨),再见了,人类!(下台)

第三幕

旁白:第二天,我发现照片里面根本没有人,我于是真的静静的等着乌云渐渐散去,月亮爬出来了,我想回家了。一个人离开家太久了,总是会想家的··· 李华:波若波罗密!(李华拿着盒子,对着月光,认真的念出来,然后四周看了看)帅呀,真的时空穿梭了!(敲门)

李华母:来了来了,谁呀?哟,华子,你怎么回来啦?学校放假啦?怎么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啊?我让你爸去火车站接你啊 李华:我··额,我没拿多少行李,就没打电话···(李华走几步,坐到凳子上,叹了口气)李华母:给,喝口水吧?(拿水给李华,李华接住水),对了,你饿不饿啊,我去给你做点吃的?你先坐一会儿。屋子里都没什么菜,我和你爸两个人吃不了多少,你早点打个电话回来我就准备点嘛,我下碗面给你吃吧?明早再去买菜 李华:不用了,我不饿

李华母:这次回来呆几天啊?学校放假啦?

李华:啊,嗯,学校有个实习,搞得差不多了,顺便回来看看,明天就得走了 李华母:哦。什么实习啊? 李华:没什么,就是···哎呀,我也说不清楚,哎,爸呢?怎么不在家的啊? 李华母:他呀,在加班呢!李华:这么晚还加班啊?

李华母:最近事多,这些天都这样,过会儿应该就回来了吧,我去给他打个电话,让他路上带点水果(下台)

李华:我也去躺一会儿,有点累了(下台)

第四幕

旁白:那天晚上想了很多,原来我不在家的时候,父母都是这么过的。第二天我走的时候,老妈偷偷的塞给我两百块钱,说让我在学校吃好一点。晚上,我又借月光来到女朋友的学校,我和她不在一个城市,感情也随之而淡了一些···

场景:舞台上余诗杭和夏紫陌一边走着一边说,李华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时而遮掩 余诗杭:紫陌,明天你生日,打算怎么过啊? 夏紫陌:请你们去吃饭啊··(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个人,背后拿着一束花)余诗杭:要不明天我们去唱K吧? 吴子明:紫陌

余诗杭: 你们聊,我先走了

吴子明:紫陌,这个送给你(从背后把花拿出来),提前祝你生日快乐(舞台上其他灯灭,只有聚光灯同时打在两个人身上)夏紫陌:这个,干嘛送花啊?

吴子明: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心意,我是真心的 夏紫陌:你知道我有男朋友的,我不能要 吴子明:买都买了,你就拿着吧

夏紫陌:听着,我知道你很好,但是·我真的不能要···(舞台上吴子明将把硬塞给夏紫陌,夏紫陌不要,径直离开,吴子明拉住了夏紫陌的手臂,夏紫陌一把甩开,下台,聚光灯打到吴子明身上,吴子明将花仍在地上,赵虎,王磊,王强三人拿着凳子偷偷上台,找好舞台位置)旁白:(在话音未落之时,旁白紧凑跟上,背景音乐“英雄的黎明”(轻音乐,可适当剪切)响起)

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真想冲过去一把抱住她,但是我没有,我直接回了学校(舞台上聚光灯打到李华身上,李华对着宝盒喊出波若波罗密,聚光灯跟随者李华,李华敲门动作,赵虎开门动作,随着旁白,舞台上表现出相应的动作,王强拿出啤酒,各自开啤酒在台上喝着,不时还碰一下杯),三石告诉我昨晚辅导员来查寝了,他们编了个理由,让我去找辅导员的时候别说漏了,王强还特意准备了酒等我回来,或许男人之间就是这样,有什么话不说出来也能明白。(聚光灯灭,赵虎,王磊,王强三人拿凳子下场,工作人员抬桌子上台)我不记得那天晚上喝了多少酒,我只记得很快就睡着了。(李华趴在桌子上,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在图书馆,看着书桌上满桌的口水,还有被口水打湿的课本,原来那只不过是一场梦,没有什么天神,也没有什么月光宝盒。(李华打了个喷嚏,揉揉眼睛,搓了搓脸,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李华畅然的表情,走去舞台中央,聚光灯跟随李华。)

李华:(拿着电话)喂,妈,睡了没有?

李华母:怎么这么晚打电话啊?(有点迷迷糊糊,没睡醒的样子)有什么急事吗? 李华:没有,我就想和你说一下,我有女朋友了,之前一直都没和你说? 李华母:哦?难怪生活费用这么快,原来是谈女朋友了啊,哎,发张照片给我看看(略激动的)!我明天给你多打点钱吧,去给她买点东西

李华:不用了,我就和你说一下这个事,不早了,早点休息吧!李华母:等等,等一下··快说说她是什么样的?我现在睡不着了·快快··(比正常声音略小声的:孩子他爸,快醒醒,醒醒,你儿子有事要说)

旁白:我很庆幸有这个梦,它让我看到那么多人我付出和关爱,我想拥抱每一个对我好的人,即便他们不在眼前,却依然感到温暖。感谢所有对你好的人,因为他们其实可以不这么做的。(众演员开始上台,打开舞台背景灯,众人谢幕)

心理情景剧简介 篇7

一.“情景交融”说的异质同构阐释

使情与景这两种分属于主观和客观的对象能够合二为一, 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缘于情与景本身在审美心理学上具有“异质同构”关系。

“异质同构”说是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异质, 就是指两种事物在本质上截然不同, 而同构是说这两种不同的事物之间又有着相同的结构形式。他说:“我们发现, 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这些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 不仅在于它对那个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 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事物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与退让等等基调, 实际上乃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不论是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中, 还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论是在人类社会中, 还是在自然现象中, 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基调。那诉诸于人的知觉表现性要想完成自己的使命, 就不能仅仅是我们自己感情的共鸣。我们必须认识到, 那推动我们的情感活动起来的力, 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 实际上是同一种力。只有这样去看问题, 我们才能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所处的地位, 以及这个宇宙整体的内在统一。”[1]如果说我们的传统理论是注重于身与心的感悟和体验来理解万物、表达情感的话, 那么“异质同构”说则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分析:“不仅那些有意识的有机体具有表现性, 就是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一块陡峭的岩石、一颗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汪清泉、甚至一条抽象的曲线、一片孤立的色彩或在银幕上起舞的抽象形状———都和人体一样, 都具有表现性。”[1]这种内在的力与外在的力的结构统一, 使得性质相异形态相远的人与物、情与景能够互通互融。使情更加具体化, 使景更能够表情达意。恰如我们古人所说的:“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澹而如睡。”

由于自然万物受各自的力的结构所决定因而都具有与自身相应的表现性, 与此同时, 人的内心情感也受着相类似的力的结构的制约, 因此, 人们在外部事物中寻找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一致的内在意蕴就有了可能, 这也就进一步解释了“春山”为什么“如笑”、“夏山”为什么“如滴”、“秋山”为什么“如妆”、“冬山”为什么“如睡”。以“春山”“如笑”为例, “春山”作为物理事物, 与人的“笑”这一反映着人的内心世界的动作虽然在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但它们却有着相同的力的结构, 都属于“上升”的类型。显然, “春山”与“笑”就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 两者相互结合就产生了“春山淡冶而如笑”的佳句。

阿恩海姆认为:“一颗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 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一个悲哀的人, 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达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 那种将垂柳的结构与一个悲哀的人或悲哀的心理结构所进行的比较, 却是在直觉到垂柳的表现性之后才进行的事情”。[1]在诗歌中, 诗人都是将自己的某种心境与一轮明月、一缕阳光、一片江水、一群蝴蝶遥相呼应。这皎洁的明月、高照的艳阳、瑟瑟的江水、起舞的蝴蝶都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刺激, 就在这不一样的刺激与感应中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表现:或淡然、或惬意、或自得。

二.“情景交融”说的哲学底蕴

众所周知, “异质同构”说是直到二十世纪才被格式塔心理学派正式提出来的, 认为人的内在的力和外在的力具有相同的结构, 从而导致心里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产生异质同构的同型对应, 这是一种从生理的角度出发寻求科学根据的理论, 但对这一方法的运用是不是只是从这一理论提出后才开始的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说中国古人一直都很关注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这其实就是来源于对天人同构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继承。而这种将情与景相互交融、物与我彼此合一的做法其实也是中国哲学追求天人同构思维在艺术领域的具体表现而已。

这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人心中要抒发的东西都可以在外在的世界中找到相应的事物, 如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芳春可以和喜悦的心情相互交感;草木凋零、萧瑟寂寥的秋景可以和痛苦悲伤互通互融;扶摇直上、一跃万里的大鹏可以和有志之士;寒蝉孤雁、夕阳断桥可以和思乡的游子遥相呼应。这一方面是由于诗人对客观对象的一种诗化, 而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种天人一气、天人同构的思维模式。

而这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 为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产生, 并长此以往被固定下来的。就像维柯所说的, 原是先民们“按照自己的观念, 是自己感到惊奇的事物各有一种实体存在, 正像儿童们把无生命的东西拿在手里跟它们游戏交谈, 仿佛它们就是写活人”。[2]那么, 长期生活在农耕社会中的人也同样如此, 他们靠天地吃饭, 靠天地生存, 他们离不开天地。在他们的世界中, 没有机器, 没有信息, 除了人, 就是天地间的自然万物, 因此, 在生产条件及不发达的情况下, 他们便自然而然的把天地自然想象成为和自己一样的实体存在。依这种思维所创造的作品, 就如苏珊·朗格所说的:它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 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它是运用符号的方式把情感转变成诉诸人的知觉的东西, 而不是一种征兆性的东西或是一种诉诸推理能力的东西。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 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说的, 艺术品就是‘情感生活’在空间、时间或诗中的投影。”[3]

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 海德格尔也有过相类似的提法, 他指出, 人在没有认识世界之前, 就已经同世界融为一体了。人是“作为万物中的一份子而被放在世界之中, 有如一张桌子被放在房子中一样, 人与其他万物平等并列, 人站在它们之旁观察它们、认识它们。[4]”但是, 海德格尔又进一步提出:“此在”是“存在显露自己的场所。”[5]这里的“此在”实际上指的就是人, 这就是说, 如果没有人, 存在就无法“显露”自己, 那么, 世界也会随之变得毫无意义。人不是世界的唯一, 但没有人一切又会变的空虚。人与世界浑然一体, 但是因为人的出现才唤起了世界的觉醒。人与万物的不同是因为人有着丰富的情感, 人能够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但是人自身又逃离不了这个世界, 这片天地, 特别是在科学不够发达,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 人们把这种复杂的关系表现在文学作品和诗歌当中自然就是人与物的对应, 情与景结合, 这也足以证明, 这种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做法并不是受他物指使的被动的行为, 而是一种合乎本性的自然感发。归根结底, 这也是在天人同构传统思维模式下的一种感发。

人们就在这种天人同构思维模式的影响下, 在创作中, 自觉地以自然为本位, 而把人类自身只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这样就完全不同于理念社会将思维和存在二分的关系中以人为本位, 而将自然只是当作人类社会的一个小份子的观物方式。在这种有别于“以我观物”的方式中, 诗人便自觉地将自身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这样所描写出的自然万象, 绝对不是主观意识之下的情绪点染, 所抒发的情感体验, 也绝对不是理性思维控制下的无病呻吟。

综上所述, 我们古人对情与景的探讨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是在天人同构这一传统思维影响下的应运而生, 人们也正是将自身与世间万物合一, 并在这大化流行的自然万象中感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从中建立了心与物的异质同构, 获得了审美的快感与满足。这一理论不但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在艺术审美领域必将彰显其不朽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维柯.新科学 (上)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

[3]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心理情景剧简介 篇8

关键词: 校园情景;癔症;女中学生;危机干预

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Hysteria),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症。我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约为千分之三点五,国外是千分之五。它是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换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又称为癔症性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病因受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目前,普遍认为癔症当事人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易冲动,情感丰富,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丰富,争强好胜,虚荣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惊恐、愤怒、被侮辱、委屈、沮丧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发病的诱因。除癔症性精神病或癔症性意识障碍有自知之力障碍外,自知力基本完整,发病急,时间短,几十分钟或十几分钟不等,多反复迁延,常见于15岁~35岁年龄段的女性。

中学生特别是中学女生由于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关系,在中学校园这一高密度信息刺激、群体作用强烈、亲人远离的生活情景中,需独立应对的生活事件增多,在应对能力还未来得及提高、情感依赖还很强的情况下,癔症发作的比率远高于普通人群。笔者所在社区的心理咨询中心对癔症发作的危机干预和转介个案总数,每年都有递增的趋势。由于患者多是在强烈精神刺激下紧急起病,表现强烈,在学生管理人员对精神卫生知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对癔症发作事件要么茫然无措,要么武断草率,这很可能造成教学秩序的忙乱或对患病学生的巨大伤害。本文旨在探讨校园情景下对癔症发作的女中学生心理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措施,以提高危机干预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 、在校园情景下及时对癔症发作的女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人性化的学生管理,促进和谐平安校园建设

由于癔症发作的时间短,表现复杂,特征强烈,在人群密集的校园情景中,需要及时干预,但在当前师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误区:

一是癔症当事人短时间里失去部分自知力,会让人误认为精神分裂症发作,甚至被强制当作精神病人处理,给当事人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二是被误认为是故意肇事而送往公安机关。癔症发作时当事人往往会出现情感爆发,易激动,甚至大哭大笑,捶胸顿足,以头撞墙,在地上打滚,手舞足蹈等表现;越是在人多的场合,发作越厉害,在人群密集的校园容易引起围观和混乱。三是被认为是诈病。有些当事人会突然昏倒,有的过度换气,有的抽搐发作,但医学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事发时当事人意识狭隘,自知力薄弱,事后自己并不记得发生过的情形,但人们的负性评价,如“疯子”、“装病”会给其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和尴尬,导致当事人对他人的敌意和疏离,又为病情的复发积累更多的负性情绪。四是在集体场合下,一人患癔症后,某些女生由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正处于月经期间,目睹发病情况,容易引起集体癔症发作。

对于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要采取紧急措施,一是及时疏散人群,把当事人从公共场所撤离,尽量减少公共影响;二是在第一时间通知校医务所和心理咨询中心,做相关诊治并组织包括学生家长知情的紧急事件应激晤谈;三是对集体性的癔症发作要挖掘其共同的原因,让该群体信任的权威出来澄清事实,帮助她们理智对待;四是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内的咨询治疗方案。

总之,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既能保证校园安全与和谐,又能避免相关人员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女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健全人格

许又新说:一切的精神疾病都源于人格的缺陷。本障碍有癔症性人格基础,正确的自我意识是人格健全的基础,不断健全人格是癔症逐渐消除的根本。从近几年来笔者所干预的癔症发作的中学女生个案来看,中学女生相比较男生有其特定的性别特征:自我的期待比男生高、社会赞许动机强烈、情绪受生理周期的影响强烈。加上年龄特征的局限,人格未成熟,所以这个年龄是初次发病的高峰。发病学生多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自我中心和好幻想。她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她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像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

2.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她们为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3.暗示性强。她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她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把各种身体的不适应感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以上个性特征和要求在家庭生活中、在高度被关注的小学和初中班级生活中容易受到包容和满足,甚至于有些特征如多幻想和争强好胜,还易受到褒奖而强化。但离开家人的庇护和关注,在中学校园情景下,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阶段,被关注和包容的程度大为减弱,在个性相似的同龄人中,个性要求如得不到满足,心理会严重失衡,而委屈、气愤、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是癔症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在高一阶段,在学习受挫时,在应对考试不利时,在早恋受挫时,是女中学生癔症高发期。在这些人生历程的关键期,如有癔症发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不利于女中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人格的塑造,会严重影响她们成才的步伐。另外,癔症发作有利于当事人的情感宣泄,有利于暴露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干预和教育,就能化危机为转机,使当事人反省自己的人格缺陷,端正自我认识,重塑美好人格,从根本上消除癔症发作的隐患。

二、 对在校园情景下癔症发作的女中学生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措施

女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她们的症状。癔症的治疗既容易也难,说容易是因为它病程短,虽有躯体症状和意识障碍,但没有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是心理疾病,而且来得快去得也快,歇斯底里的情绪发泄和夸张表演式的行为可以很快帮助她们发泄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压力以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也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获取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患者可以因此很快恢复自知力,恢复学习和生活功能。说它难是因为病因复杂,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受个人成长史的影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长期形成的人格基础。所以,在校园情景下对癔症发作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需要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和医疗模式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在校园生活情景下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教育,为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者创造有利的治疗条件。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对这一神经症状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遇事既不恐慌,也不忽视,能够从容而有序地应对。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和心理卫生工作者应满腔热情地关心当事人,帮助她们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当事人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癔症的治疗通常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

(一)危机干预

校园情景下对癔症发作的危机干预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方面,尽量减少患者对周围师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周围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癔症发作时表现强烈,容易被人发现,引起围观。危机干预人员应将当事人置于安静的环境中,并应尽量减少陪同人员,以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促使症状逐渐缓解。立即和家长取得联系,全面而客观地向医生介绍病史,如已明确为癔症发作,在场人不要惊慌失措,正确做法是:平息紧张气氛,即不否定又不夸大渲染当事人的症状,使当事人情绪暂时稳定下来,然后可刺激或针刺当事人合谷、人中、内关等穴位,待其平静后即可缓解。癔症性兴奋或躯体功能障碍者应及时找精神科医生处理。要教育患者的同伴端正对发病学生的态度,合理安排当事人的生活及学习,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当某些症状好转时,老师及同伴应配合医生继续鼓励或暗示病人,使症状更好地缓解。

(二)心理治疗

1.解释性心理治疗。让当事人及其家长知道,癔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随着个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增强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消除当事人及其家长和同伴的种种疑虑,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使当事人及其家属对癔症有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引导当事人认识病因及与治疗的关系,给予当事人尽情疏泄的机会。当事人本身也应加强自我锻炼,用理智的态度处理所面临的一切,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对生活事件的技能技巧,而不要感情用事、主观臆想,用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不断完善自我。

2.暗示治疗。暗示治疗是消除癔症症状、尤其是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有效方法。在施行暗示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方面,治疗环境要安静,以消除环境对病人的各种不良影响。一切无关人员均要离开治疗现场,避免由于家长或周围人的惊慌态度,或过分关注而使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医生在认真详细地询问病史以后,在接触病人并做全面检查的过程中,态度应热情沉着、自信,要对治疗充满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信任医生。实践证明,病人对医生信赖的程度往往是决定暗示治疗成败的关键。在言语暗示的同时,应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如吸入氧气,针刺,给予注射用水或维生素C针剂肌肉注射,静脉推注钙剂及电兴奋治疗。

3.分析性心理疗法。着重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无意识动机对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如可采取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此外,还可以结合情况使用行为疗法和家庭疗法来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环境,为逐渐完善个性奠定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和人力互动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选修心理卫生课、编辑报纸杂志网站、心理励志读书活动等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品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癔症患者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己,学会用一些科学的、适用的方法完善性格,处理紧张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整不良的情绪,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向周围同学和老师普及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公众预防和应对急性精神障碍的能力,使患者能及时获得更有效的帮助。

最后希望本文能够澄清、简化、加速对癔症发作的女中学生的危机干预过程,为风华正茂的女中学生带来成长的福音,促进和谐平安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胡谆.女学生癔症八例集体发作的调查分析.安徽:蚌埠医学报,2003(6)

[3](美)Tammi D.kolski.Michael Avriette.arthur E.Jongsma.Jr. 梁军译.危机干预与创伤治疗方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4]郑晓华,李延知等.心理干预对癔症流行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8)

[5]杨小伶,苏瑛.学校突发事件处置与学生群发性癔症预防.重庆:预防医学报.2004(3)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学院心理教育咨询中心。电邮:ayk395@sina.com)

上一篇:高二语文作文期末预测下一篇:“防流控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