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精选13篇)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1

新课程中强调学习,强调反思,强调合作,更强调创造,强调个性。围绕课改,我的小班实验以“和谐发展,追求个性”为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缩短师生距离,尊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些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时间提问,有空间提问,更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重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应该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教师面向四五十个学生,时空受到很大限制,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在下面听,难以实施个别教育。而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对于优生鼓励他们冒尖、创造,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胆子小的学生在教学中就可以给他们创造合适的发言机会,培养自信。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耐心帮助,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引导手段。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小班的教学结构特点,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着力点:

1、在备课上入手,力求突破。

学生少,在备课中,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关注本班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设计时,多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因素,力争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各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相关学生的回答,尝试备教学个案,作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个问题下去,应该由哪类学生回答,从而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在教学上求“实”求“特”。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做到给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学习的时间,从中,教师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开展课堂个别辅导。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的形式,结合使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首先,我办求自主开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是一片愉悦的乐土,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舞台。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同时,实行开放教学,多创设学生学习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我设计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版块,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其次,凸现互动——对话的教学。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我努力搭建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实现心灵对话。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让优等生和后进声进行交流,在伙伴的相互学习中感悟。最后,我注重探究——发现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我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究、研讨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我认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在于课堂多么完美,而在于共同探讨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发现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3、在批改上求“细”。

即批改作业时不放过每一个细小处,同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即时订正。在小班化教育形势下,由于班级人数少,非常适宜于教师布置作业后的面批。显然,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在辅导上求“全”,关注个别辅导。

我在教学辅导中,注重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在对待优生上,以扩充与提高为主,中等生以补充与转化为主(向好转化),差生做到多关心,多辅导,多接触,多面批。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体现教育的平等性。

小班化教育教学为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可能性,作为小班化实验学校的教师,我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小班班级规模小,人数少,座位排列可以根据课的特点进行变换,教师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只站在黑板前或讲台后,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来回走动于教室之中,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个学生接触,这样师生之间空间和心理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较之于大班有了更大的可能。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一起学,老师也做到了“蹲下来看孩子”,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走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自己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

1、让每一个孩子在一堂课中至少拥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对于不举手的同学,作为教师应给予引导,奖一奖,压一压。

2、班级中的学生轮换拥有进行各种表演的机会。表演并不是几个优等生的专利,也许有的教师会担心让中等生甚至后进生进行表演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教学效果,我想我们的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课堂教学不要追求形式走过场,我们应该为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而感到高兴,因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暴露的不足展开积极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2

1. 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学习是计算机网络学习和传统教育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来讲, 混合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 它是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计算机网络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 取两者的优势进行学习。它的目标是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 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2. 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 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 通过对教学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 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二、混合学习促进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 多元智能理论

《零点项目》现任执行主席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 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因此, 提倡针对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因材施教”, 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 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 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 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的优势结合起来。混合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混合学习的关键是对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即提倡通过选择“恰当媒体”, 寻找既能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获得最高效率, 同时又投入最低的学习方式。调节各种学习方式在最合适的地方使用, 从而利于促进学生接受知识、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 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 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社会建构主义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过程, 但它更关心这一建构过程的社会一面, 它特别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作用, 认为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具有情境性, 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不仅是因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而且是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建构知识的源泉。

三、混合学习促进小班化教学的策略探索

混合学习是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有机融合。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仍然适用于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 混合学习的教学策略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是组织需求与网络学习的基本特质。运用恰当的混合策略合理地选择及设计教学活动序列、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 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结合学习课堂谈谈混合学习促进小班化教学的两种主要策略。

1. 混合学习促进小班化兴趣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上有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师有责任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创设生活中真实的生活情景或利用网络创设虚拟的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以兴趣促进课堂教学。

英语:音乐引入, 激发兴趣。歌曲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营养、多方面的感觉引出:what do you like?

语文:情景体验, 朗读课文。小鸡啄洞, 从洞里看外面的世界 (对比画) ———蓝湛湛的天空, 绿茵茵的树木, 碧澄澄的小河, 欣赏图片, 感受外面世界的美。

2. 网络环境下小班化学习过程的控制策略

通过现场的观看, 教师可运用以下四种网络课堂小班化学习控制策略:情感激励策略、浏览监控策略、及时引导策略、评价统计策略。

参考文献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3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不断发展和增强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探究并结合个人独立探究、集体研讨探究等方式。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学习品质的养成,甚至对所面临的中考数学考试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怎样才能让探究性学习不再只是个形式?怎样才能在小班中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學习,综合我的教学经验以及我校数学组集体讨论跟研究的方案,提供以下策略供同行们参考。

一、了解学生,精选课题

数学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事先做很多调查以及准备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每位学生的性格、气质特征,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状况,学习态度等都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查和了解。

在结合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按照教科书的安排,配合教学进度精选课题。在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的数学中可以配合平时课堂教学的课题有:三角形三线性质探究、折纸与证明、“坐高”的差别探究、不同的计算器求方差、标准差方法的探究、图形规律探究、我们身边的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方法探究、韦达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探究、怎样才能赚钱?(销售问题)、垂径定理的拓展探究、制作冰淇淋纸筒等等与教材配套的,内容丰富的探究性活动课题。这些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益的补充。

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进行,在激烈而枯燥的初三学习中不定时的进行一次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也不失为一次精神上的调剂,往往有着出人意料的收效,能解决平时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譬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一教学单元的讲解中,学生对销售问题一直似懂非懂,上课时头头是道,换个情景就错误百出。针对班级学习中出现的这一现象,我组织了一次体验式的探究性学习“怎样才能赚钱?”,让学生自己做了一回老板,既体验了生活,又深入了解了销售问题的实际情况,解决了班级学习的实际问题。

探究性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新的高度审视学习中的问题,譬如在教学图形与证明(二)这一章时我就适时的加入了探究性活动“折纸与证明”让学生了解了折纸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与数学几何证明的关系,提高了学生严谨证明的能力。

二、教师参谋,适时指导

在探究性活动中我们初中的课题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甚至是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师的适时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失去了教师的指导有的时候,有些小组是无法完成既定任务的,这会对小组成员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打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代替学生解决难题,在一些完成任务比较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渡过难关,而在关键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同学们齐心合力攻克,往往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在共同奋斗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情。

教师的指导可分为:

前期辅导:就是把自己可以预见的困难在课题分组研究前进行集体辅导,以帮助同学们能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间期个别指导:在活动中发现某一小组有困难或者问题,及时指点,提高研究效率和同学的盲目探索。

委托辅导:发现一个小组已经或者基本完成探究任务时委托这一小组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参加其他小组的活动以帮助其他小组按时、顺利的完成探究活动。

中期集体指导:在活动中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可以让每一小组都停下来,一起进行指导或者纠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后期范例点评:有一些组已经完成,而有一些小组还停滞不前时可以用已经完成的小组作为范例进行点评和分析,以达到指导未完成小组的目的。

三、指点江山,多元评价

我们在活动总结和评价时不能只看一点以偏概全,也不能只表扬个体而忽视集体的作用。要给每一位同学恰当的评价,指出其不足,表扬其长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智能应该分为:1、语言智能2、逻辑、数学智能3、空间智能4、身体运动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这种多元智能理论更有利于我们提出的面向每一位学生。在此理论框架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八种智能的独立存在或明显或潜在地表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在某些智能较强的同时也必然存在某些弱势智能,反之亦然。

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可以分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集体评价、个别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形式开展,尽可能的展示每一位同学的才能。

四、精彩纷呈,成果展示

活动后学生成果的展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展示交流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互相取长补短。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4

杨秉毅 袁治军

【目标描述】

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本目标细化为6个子目标:(1)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2)让学生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3)打破师生互动单线,创设师生、生生多边互动。(4)重视课堂生成资源,允许争鸣,科学引导。(5)教学设计与实施要针对不同个体,发挥各自优势。(6)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目标解读】

1、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学生个体参与率达100%。10人以下班级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至少有两次个体发言机会;10人以上班级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中至少有一次个体发言机会。

2、教师要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参与情况,特别要关注哪些表现异常、注意力欠持久、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困难、自控力差的学生,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在一节课的学习活动进入中间阶段时,要有意识地检查一下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控教学。

3、多向互动从对象看,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范围看,有同桌的互动,小组的互动,班集体的互动等。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讲授、讨论、读书指导、演示、参观、练习、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进行互动活动。

4、教师要树立中设计思想,不能照本宣科、死走教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敏锐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及时激活稍纵即逝的可贵的课堂生成资源,使其服务于教学,进而丰富教学容量,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发散性问题,允许、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缺失,要正确把握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有效引导。

5、无论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教师始终心中要有学生,要坚决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原则。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恰当适度引导:第一,针对优等生的引导要“精”,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第二,针对一般学生的讲解要“透”,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当堂理解和消化当堂的内容;第三,针对差生的讲解要“浅”,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困生接受多与少都不感觉太难。另外,在设计训练时,也要因人而异:第一,要给学困生提供回答问题、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浅显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或出一些简单的口头训练让学困生解答。答案正确,应给予中肯恰当的表扬;答案错误,也不要当众批评,应鼓励在下一次争取回答正确。第二,书面练习题应作不同数量和难度要求。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其练习或作业应有不同的数量及难度要求。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也要提出不同的训练或作业要求。对学习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作业或练习时要认真细致;对于反应迟钝的学生,多鼓励他们提高作业或训练速度;对思考力强但学习不扎实的学生,多给难度较大的练习或作业。

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及策略 篇5

【关键词】 小班化;有效性;理念;有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48―01

小班教学的方式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充分展现,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全面发挥小班教学的教学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学必然趋势。但很大部分老师对小班化教学还不太适应,有的仍按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在组织教学。没有能够利用好小班化的优势,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探索了小班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小班化所带来的益处。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借鉴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是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支撑。建构主义理论对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指导。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念

1.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数的多少是小班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就是学生数量较少,因此教师花费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增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人数过多、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在教学时的关注点通常都在部分学生身上,导致大部分成绩不突出的同学被忽略,最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而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进和发展。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采用比较严厉的管理方式,因此,师生的关系通常不是平等的,学生对教师会有畏惧心理。小学语文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因为人数较少,所以老师在教学时的管理也就比较轻松、容易,可以不必采用压制学生的管理方式,因而可以形成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3.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合理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同时要注意配以相应的评价机制。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除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以外,还要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避免评价机制对学生个体自尊心的伤害,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可以采用评价小组的形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对小组进行相应的评价,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准定位,一方面还能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帮助。

三、小班化教学有效策略

1.转变评价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改变以往单纯的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评价观念,明确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古老的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所在,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特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时,教师要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其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因此拥有更多的教学时间,通过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自主发现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习效果更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加在课堂中的参与感,进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

3.分层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个体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性格、能力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切忌用相同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更不能有同一种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不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6

二十里铺小学

禹健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1、利用多媒体,燃起兴趣的火花

小学生对动态的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的后面,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

2、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意识,“学习是快乐的,思索是快乐的”。在这样的求学探知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小班化的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重视学生的求索精神,重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1 帮助孩子去发现自身价值。教师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学活动才会精彩纷呈。

二、构建多样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1、探究——促动

正如《课标》所提出的“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探索,应使数学学习成为探究性学习,注重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研究活动中经历、探索有关数学结论。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2、合作——互动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和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

3、激励——自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重在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励的方法有语言的、体态的、动作的。同时注重群体的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就出现了以学生群体评价的方法,即在实施小组学习的时候,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

学习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在小班化教育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的过程,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学的?”等等,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过程。数学课中,我重视让学生讲讲解题思路,暴露思维过程,使学生得到及时的指导。“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我关注的主要是后者

(1)老师走到学生中,成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师、合作者和引路人。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地去创设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 3 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真正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和孩子“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更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2)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提问,假设和陈述;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所学内容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还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说不,向教科书说不,最大限度地扩张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师生双边心智的对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的“师生场”。用泰戈尔的话说:像阳光一样拥抱你,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3)注重分层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评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所体现的层次,主要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进度有快有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利用分层要求来实现分层评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成功的快乐。

如在《认位置》这一课中,在课的最后,我让各小组从学习态度、主动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这三方面对本组进行自评,满意的把代表自己小组的五角星贴在红颜色的一圈,觉得一般的贴在橙色的一圈,觉得不满意的贴在黄色的一圈。我觉得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评价非常客观。我也清楚地感知到这节课的集体评价往往能延续到下节课,并对下节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小班采取分组教学要特别注意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之间的有机融合,让这三种形式充分发挥优势,相辅相成,做到1 + 1 + 1 > 3。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7

5.12特大地震后,以北川、安县为代表的灾区经过灾后重建、援建,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乡村一级的学校,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校已成为当地最漂亮的建筑。但由于重建或援建的学校设计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原本该在乡村小学就读的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担心乡村学校教学质量等原因外出就读,所以造成了许多学校的班级人数下降。以安县为例,全县有78%的乡村学校班额平均在28人左右,甚至个别班额已在15人左右,这已在客观上达到了小班化教育的人数要求。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灾区乡村学校特有的优势,牢牢把握灾后重建出现的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全面实现“小班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灾区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将成为县级教研室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将仅结合灾区乡村学校的特点,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角度,初步探索一些实现小班化教育功能的教学策略。

一、全员参与的教学策略

汪笑梅老师有一个精彩的报告,叫《聚焦每一个———实现小班化教育的效能》,可见,“每一个”是我们谈及小班化必须关注的话题。参与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及生生的互动,前期可以做出一些机械的规定,如:要求每个学生每节课至少发言一次。其形式可以是朗读一段课文,听写几个生字,或是回答师生的提问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就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由于小班额人数较少,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难度较大班额而言大大降低,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在小班化教学中应是应用最广泛的教学策略之一。在这一策略的运用中,我们既要注重教室的布置及课桌的分组摆放形式,以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同时又要把握好分组的策略,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还必须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使“每一个”都有事可做。在语文教学中,背诵及听写的检查,分角色朗读课文,课本剧的表演等,都是分小组教学的优势。这不仅可以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也减轻了师生的负担。

三、教育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灾区的乡村学校是有着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广阔天地,广大农村的教育素材取之不尽,循着这样的思路,我们我们语文教学必然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如,在教学《种子》《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的课文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陶老“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还包括: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语文学科作为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人数少,组织难度小这一优势,组织学生走进生活,广泛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到生活中去寻找错别字、撰写景区广告词、学做小导游等,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服务生活的能力。

四、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学策略

5.12地震虽然已过去三年了,但不可否认,灾区的孩子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的问题,也有一些孩子的家庭不完整或是被重组。地震发生后,重灾区学生还存在一些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例如,创伤性记忆不断闪回、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违纪行为增多等现象。而小班化教学就有利于缓解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学生人数较少,教师就有更多精力关怀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在情感及意志品质的健康发展。香港就提出了小班化教育的“八项精神”,其中最后有一项就是“补足家庭功能的缺失”,这也是灾区学生在情感教育最需要投入的地方,而小班化教育就为这种投入提供了可能。此外,由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使我们更有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重建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阅读励志故事,收集名人名言,鼓励学生书写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追求无限广阔的真、善、美的精神生活,让每一个学生被老师的爱的阳光所普照。

五、多媒体辅助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中的体育教学策略 篇8

笔者结合自己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阐述关于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

一、多样的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为小班人数少,分组教学不言而喻,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学习小组的不断重新组合,一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二来满足教学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1.自由组合分组。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每组人数没有硬性规定,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完成目标的凝聚力,有利于学习和竞赛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游戏和球类教学中,各组内良好的组员关系可使他们练习更加尽兴,心情更加愉快,学习和锻炼效果会更好。

2.互帮互学的分组。根据小班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情况,使各组人员水平均衡,好差搭配,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跳绳和韵律活动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动作上对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分层次教学分组。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男女几个小组,区别对待和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为小班人数少,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能全面的接触、了解,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将他们编成一个小组进行重点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其他的学生缩小差距。

二、营造开发和谐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建立安全、和谐的合作氛围。在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由分组,进行练习、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心得,促进了人际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增进了相互信任,增进团结,培养了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也解决了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学生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发展了良好的合作精神。比如,在进行负重搬运的练习中,用学生来作为搬运的对象,二人一组、三人一组、多人一组负重搬运,学生们有的背,有的抬,有的抱,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课堂学习,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反过来促进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比如,用健身圈来进行身体练习,有许多小组创造出很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有单人的、双人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有单圈的、双圈的、多圈的;有动态的、有静态的等。他们能够把一种简单的器材用几种甚至十几种方式练习形式表现出来。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明显提高,独立完成活动的能力大大增强,有很多活动内容,不用教师多讲,学生都能熟练的组织和实施,而且活动效果也很不错。这样就能提高教师上课的效率,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能得到更多的体现,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我校是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足球进课堂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在高年级的足球教学中,我在抓好基本技术练习的同时,又加强了教学比赛的安排,以赛促练。学生通过比赛发现不足,促进他们加强基本功、薄弱环节的练习,从而又使他们的足球技战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使许多学生因此而喜欢上了足球运动,足球成为他们课余锻炼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比较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强调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练习内容、方法,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完成了“要我健身”到“我要健身”的认识飞跃。从而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4.深入调查学生运动兴趣,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对上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比较高,特别是男学生,有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但对课的内容上有差异,极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轻松的运动项目作为课的内容,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田径项目课,同时还存在男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练习项目的兴趣的差异性。男同学对足球、篮球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所以在练习时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好;女同学对游戏和体操类课堂兴趣较浓。建议教师在选择课的内容时要体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在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前提下,多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9

1.小班教学中可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就是学生数量少,这就使得教师在每位同学身上花费的时间以及精力大大增加,从而做到对每位学生负责。大班化教学方式强调尖子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对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并未过多关注,任由学生发展,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差距愈来愈大,与教育宗旨背道而驰。

例如,班级中有一个男生,成绩不太好,在作业布置后无法做到按时上交,而在实行小班化教学之后,教师给予了这名男同学更多关注。在课堂上,让该同学回答问题,给了他更多表现才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自信心;课后,对男同学进行作业辅导,就学生不会的问题给予耐心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一个学期结束,这名男同学在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2.小班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需要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反复阅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长江之歌》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自己说一下诗歌表现了作者何种情怀。大班化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进行诗歌诵读、分析诗歌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对文章再进行一个总结。这种教学方式会产生弊端,学生往往不能够正确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涵义,()只是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了大致了解。而采用小班化教学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对朗读的.形式不做任何要求:可以是男生、女生交叉阅读;可以是一列一列进行阅读。朗读旨在让学生加深理解,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学生对课文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就会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

3.小班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大班化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并没有进行多方面沟通交流,而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例如,在学习《梦圆飞天》这篇文章时,事先让学生借助各种手段收集“神舟号”的有关信息资料,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将交流感想到讲台上与全班同学分享。通过小班教学方式的采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较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又例如,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这篇文章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因而,学习起来也就变得更加容易,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角色进行扮演、朗读,从活动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物性格特征。

4.小班教学中可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一特点,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特征、家庭情况、能力大小等众多因素,尊重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差异教学,不能用同一种标准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例如,在“畅想未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基础不好的同学将想法运用口语表达即可,而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借助作文形式进行展现。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一方面能够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又例如,在学习《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写一篇文章,然而,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思维方式不一样,能力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教师不能够用同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基础薄弱同学的要求是语句通顺,作文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现象,书写要做到工整,并且具有一定想象,对基础好一些同学的要求就要略高,使得学生能够不断进步。

5.小班教学中需不断激励学生

大班化教学只是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这就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小班化教学的实施为学生不断进步创造了一个好的条件,学生学习上有一点小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若是班级中有同学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下课之后都是独自休息,教师让学生朗读文章时,该同学不开口朗读。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不断进行鼓励,同学也要给予这名学生掌声。下课之后,教师要主动去接近这名同学,告诉他一些名人故事,使之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一段时间之后,这名同学愿意同其他学生沟通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后,该名同学做到了积极发言,这就是激励带来的显著效果。

小班化教学在小学阶段语文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学生也有了锻炼机会。课堂上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时间增多,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巨大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产生浓厚兴趣。

【参考文献】

【1】曹红丽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有致性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10

周伟

化学09 0905121026

指导老师:汤德祥

摘 要:本文是我经过两年的尝试,对分层教学法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在此与大家作一些粗浅的交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素质都得到提高是化学教学所面对的主要任务。小班模式教学为化学分层教学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层次性教学策略,将出发点定在后进生身上,将落脚点定在优秀生身上,最终使所有学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关键词:小班化,分层教学,探索,发展

由于计划生育,一些家长选择优质资源进行择校等原因,农村初中的生源呈现出递减趋势。我校为解决师资过剩问题,采取了小班化的教学模式

【1】

。小班化教学模式相比以前的大班教学模式而言,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上都有所改革,它弥补了以往大班化教学中不能关注所有学生而导致的教学笼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层次性教学【2】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按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对应的目标。运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德“最近发展区”原理精心设计教和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实际,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思考,并为全体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

通过两年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本人认为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采取分层教学,将出发点定在后进生身上,将落脚点定在优秀生身上,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在两年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对层次性教学策略在小班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也有了一些粗略的想法,并且在我的教学中作了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探究案例: 1 对教学对象采取分层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素质都得到提高也是化学教学所面对的主要任

务。我们化学教学绝不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来谋求少数精英学生的发展,我们化学教育也绝不能为了大多数学生的提高而忽略了少部分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

在我现任的班级中虽然一共只有30个学生,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比例约为:4:,5:6,从比例中很容易看出,后进生明显成了班级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我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两个优等生,两个或三个中等生和三个后进生。这样每一组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对优等的学生,教学中注重的是发展,以“导”为主;对中等的学生,教学中注重的是提高,以“促”为主;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学中注重的是达标,以“帮”为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优等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同时带动中等生的学习,而后进生在他们的感染下也就不好意思不学了。由于人数少,学习过程中我不断找各组、各层次的学生交流,以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我还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后进生只要求将课堂基础知识掌握,该记忆的内容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要熟记并达到会默写的程度就行了,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较薄弱,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指引出一条让他们觉得可行的路,最终使他们觉得化学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束手无策的;对于中等生就要在后进生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主要体现在让他们学会用化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其分析问题时的严谨态度,比如教他们学会从微观角度思考有关化学反应的问题等。对这类学生,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一定很浓厚,因此一定不能采取“逼”的方法,这样很容易使他们与化学老师对立,对化学学科产生厌恶感。我的做法就是:一旦发现他们中有表现突出的就立刻给予肯定,并且课后适时找其聊天,增加其学习化学的信心与决心。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就有一个平时在班级排名中下的学生,由于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化学成绩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优等生的学习任务是在基本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借助一些资料上的综合试题对其进行引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发展其发散性思维。优等生应该是最让老师放心的一类学生,但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环境的潜移默化变得普遍较懒惰,在优等生中也有所体现:作业分工协作,然后照抄;遇到稍微难点的问题就放下笔来,等待别人的答案等等。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一下子解决是很困难的,通过不同方法的尝试,最终我选择了“成绩对比刺激法”,就是在每次测试完之后将优等生的成绩拿出来对比,将考得相对较差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利用其自尊心较强的特点在语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其进行刺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改正措施。在此要强调的是,“刺激”应该是点到为止,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学生的短,这样只会适得其反。2 对教学过程采取分层 2.1 教学目标【3】的分层

受到来自身边的老师,或者是网上的资源的影响,我们总习惯于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把精力放在全体学生的提高上,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这势必造成成绩好的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到要求而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有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局面。长期以往,两极分化的现象

便会愈加严重。只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目标分层,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学习积极性目的,真正实现化学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初步尝试了教学目标分层的策略,最然增加了工作的负担,但最终结果体现出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发展的局面,我想我的辛苦还算是没有白费。下面就我的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跟大家作一个分析: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我拟出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第一层次:知道哪些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记住不同的反应相应的条件是什么。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第三层次:在前面两个层次目标的基础上熟练地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发生,以及熟练解决离子共存问题。

从目标定位上可以看出首先让学生感知教材形成表象,逐渐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突破原有知识进行创新,力争使目标设计体现学生认知规律的递进性。2.2 教学内容的分层

初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新学科,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能力,要符合中学生认识水平,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更要切合学生的逻

点燃

辑思维过程。比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学生往往犯“理想化”的错误:H2+O2 == H2O2,点燃

Mg+O2 == MgO2等等,其实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把化学式和物质的名称联系起来。这个时候,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一个过程,让他们有缓冲的余地,为此我给学生设计了如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先学会书写正确的文字表达式,再在文字表达式物质下方写出对应的化学式,逐渐学会不用文字表达式写出正确的符号表达式,最后完成完整的化学方程式。这样就给予了学生一个适当的缓冲期,不至于让他们因从文字表达式硬生生的转写化学方程式而栽跟头。实践表明如果不这样做,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能够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但运用分层引导的方法后,学生学习起来更简单,少走了不少弯路!2.3 实验设计【4】的分层

在讲解空气中氧气的测定这一节内容时,直接让学生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很困难。但如果直接将作法告诉给学生,再让学生照做的话又体现不出探究实验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其他几位化学老师的商讨,我采用了下列分层法:①让学生阅读科学史话“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或者补发一些关于拉瓦锡的科学事迹的材料。②介绍拉瓦锡的钟罩实验及实验过程和实验精神。③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同样,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的冶炼时”,先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再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拓展视野部分的内容,最后学生设计实验还原氧化铁。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设计思路得到启发,而且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

2.4 反馈作业的分层【5】

布置作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坚持承认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作业任务,彻底改变原来统一布置作业,笼统反馈的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反馈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此外,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

作业反馈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导学案的作业安排上:对于优等生,因其自觉性较高,基础性的知识在课前的预习中已经基本掌握,新课的学习可能没有兴趣,作业中可以选择两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两道题目可以是中考题中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也可以是从竞赛题库中选出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优等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不如优等生那么强,能在课堂上能将所有基础性知识完全掌握的也占不了多少,而且他们的自觉性普遍不如优等生,所以,给中等生布置的作业主要以课堂学习的知识巩固为主,另外可以稍微插入一些知识运用的问题,以增强其实践应用的能力;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相对较差,可能课堂上教师稍微进行一下深入些的讲解,他们就无所适从了,所以,他们的作业主要是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以问答题或者是填空题的形式体现,有时候连线题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形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熟能生巧,以不变应万变。

反思两年来的实践教学,虽然分层教学在我们的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得以发挥,并且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它的运用让我们化学学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情况得到了缓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等生的提高这一块还不够明显,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完善。小班化为我的分层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也给了我很多展示理想的机会。我要充分把握住这些优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无定法,学无止尽!在下阶段的教学探索中期待我们的进步!

参考文献:

浅谈小班化物理教学的策略 篇11

物理分层教学解题技巧鼓励原则近几年,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本市学生生源逐渐减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长的教育意识在不断进步,许多家长希望子女在学校生活中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交往,得到教师更多的个别化辅导。因此,小班化教学成为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小班化教学,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又更多的交流、合作、帮助机会,学生课堂上动手动脑的机会大大增加,使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思想变为实实在在的可能。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即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标,为21世纪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所以,小班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小班化教育,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師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其次,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四,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当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师生的交流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一、课堂教学应加强分层教学

班级的小班化,往往会导致班级中学生参差不齐的现象尤为明显,虽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但不得不面对曾经应试考试留下的问题,班级学生的均分和学生的全科合格率。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除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远远不够,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的素质,要不断学习,要认认真真坐下来,除了钻研教材,同时还要钻研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对每个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了然于胸,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备课,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而且还应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个别指导,进行分别化编制小练习,真正让各个层次学生各有所获、各有所得,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加强课堂教学解题技巧的传授

针对班级学生参差不齐的现象,实施分层教学,还远远不够,在课堂教学中要讲,还要少讲,还要让所有的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记住并且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一定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

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讲解题目时不能仅仅告诉学生答案,要培养学生解题技巧。

例如,下面的这道例题:如图所示,在已调平的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些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边各拿走一个钩码,杠杆将()

A.仍保持平衡并静止

B.不平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C.不平衡,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D.仍保持平衡但要转动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平时教学观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杠杆平衡条件着手,杠杆是否平衡只要看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哪边的力与力臂的成绩大杠杆就往那边倒,要得到答案,必须要计算后才能得到结果,但由于有些学生计算能力不是很理想,这就引起教师思考“有没有简便方法”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很快很轻松得到答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要不断的做题目,不断总结,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类似这样的题目我们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极限法”,杠杆原来平衡各取一个,求是否平衡。我们不妨将少的(即右边)两个钩码全部取走,左边也取同样的两个,那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不为0,而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0,左边的乘积与右边的乘积不等,那边大学生一眼就看出来,这样一能为基础好的学生节省时间,二能顾及到基础弱计算能力差的学生,他们也能解求出答案,无形当中能增强他们的自信,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三、课堂问题设计应体现鼓励原则

如今小班化教学,学生与教师接触时间也增多了,但对于那些基础弱、性格内向的学生,无形当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害怕见到你,害怕在课堂上被你叫起来回答问题。面对这些学生,作为教师应如何做呢?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有些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你老师前面刚找过他(她),一转身他(她)回到教室,回到课堂依然还是那样,怎么办?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育学生必须动之以情。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赞扬。而更应为小班学生人数少,就可以处处留意,人人留意。时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会让学生志高气昂。以心交心,以情传情,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会成倍地予以发展。那些学生你在如今的小班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也不可能被忽视。这些学生,我们应该从基础入手,针对这些学生,在备课中的问题设计时要相对简单些。在课堂上要有意无意地多让这些学生回答,多给他们在课堂上“露脸”的机会。在他们回答出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给予表扬,也让他们在简单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出练习时也要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简单的题目,在他们取得一些进步时要给予鼓励,适当要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奖励,让他们懂得他们对于老师同样重要,慢慢地他们能找到自信。通过一个阶段的训练,那些学生也不再害怕老师,也不再害怕你所教的这门课,学习当然会有明显的进步。

小班的魅力在于给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发现自我的空间;小班的魅力在于教师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更加出色。班级的小班化,大大地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我深深感到一些进步,一些物理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努力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考试卷上的分数也慢慢地在提高,慢慢地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当然这仅仅是开始,我还在摸索中前进。当然,教无定法,如今的小班化教学,得以让学生的个体得以充分发展。我也坚信,我一定会在小班化天空划上一道亮丽的弧线,绽放出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2010.

小班化体育教学策略研究的论文 篇12

上世纪80年代, 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 1993年, 克林顿总统创导全国性提高学生成绩运动后, 教育部推行缩小班级规模, 并指定了相应法规。 在此基础上, 从1999年开始, 联邦政府正式启动庞大的 “缩小班级规模计划”。

在我国, 1997年上海率先开始了小班化教育的首轮试点, 以逐步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个别化为总体工作目标, 工作中研究形成了《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等教材。 南京小班化教育改革于2001年正式启动, 2005年又在8所初中学校正式启动。 大量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能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业成绩、 个性发展等产生明显效果, 同时会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这些尝试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实验基础。

从哈尔滨市的情况看, 朝鲜族各学校的班级人数多年来一直保持在不足30名的状态, 已经自然成为小班化教学状态, 但课堂仍沿用旧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效果没有明显强化。 此外, 朝鲜族学校的学生, 特别是来自郊区朝鲜族聚居区的学生, 由于缺少家庭汉语语言环境熏陶、主科多、负担重等原因, 汉语素养与同龄的汉族孩子有明显差距。 据调查, 朝鲜族学校有75%以上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很难与学校接轨。 在这种情况下, 我和基层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经过讨论、研究认为, “小班化”虽然为民族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 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如果想转变为现实, 就要继续以课堂为主阵地, 因地制宜地探索一条适合朝鲜族小学的汉语小班化教学策略, 才能真正提高哈尔滨市朝鲜族学校汉语教学质量, 从而更好地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少数民族学校提出的“民族学校要重视双语教学, 要全面开设汉语课程, 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学特点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针对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进一步深入探索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个体, 二是注重个性培养。

2.小班化下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研究。

汉语作为朝鲜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 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语应用能力。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小班化的实验, 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规律, 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

3.小学汉语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1) 探索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策略的实践。

(2) 探索个性化分类教学策略的实践。

(3) 探索小班化过程性评价的策略的实践。

三、研究取得的成果

1.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促进了各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汉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 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了较深入和明确的认识。 其次, 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经过实践研究, 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提高了, 小班化课堂教学运用的策略具有实效。 在课题研究中, 共有10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在东三省和省级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中荣获一等奖;有6位教师在省级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还有15位教师在市级小班化研讨会上做了示范引领课, 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2.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提高了朝鲜族学生的学习效能。

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给学生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策略, 拓展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方面作了有益尝试。 小班化汉语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发展的空间,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强化了学生自主性, 学生学习效能得到了充分提高。

3.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深化了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的探究。

朝鲜族小学汉语教学小班化的实验, 让实验基地学校的教师有了更多时间研究第二语言教学规律, 更好地关注了每位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 为朝鲜族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汉语基础, 同时, 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都有了较明显提高。

4.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提高了各实验学校汉语课堂质量。

(1) 全员参与教学活动策略的实践。

小班化汉语课堂做到三个“全员”。 即全员发言、全员面批、全员得到关注, 在课堂上充分创设了口语交际、书面交流的机会, 如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交流平台、五分钟即兴写作等活动, 提高了朝鲜族学校学生的汉语素养。 课题实验中, 老师们还自主研发了四本小班化课前积累的校本教材, 为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做了积极尝试。

(2) 个性化分类、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

小班化教学更加追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提倡根据学生个性进行分类、分层教学。 分类、分层教学是在常规的小班化教学中,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障碍、学习进展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 并努力通过教师的影响, 使得不同学生取得较为满意的学习效果, 最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 小班化过程性评价策略的实践。

小班化教学研究 篇13

一、座位形式多样化

1、教室座位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座位排列多样化有何意义?

3、根据不同课型,你怎样选择和设计座位形式?它对教学产生什么作用?

4、小组合作式座位的弊端是什么?如何解决?

二、干部制度全员化

5、新的班集体,如何产生学生干部?

6、如何进行班干部定期培训?

7、如何制定值日班干部制度?

8、如何进行“班干部定期轮换制”的改革实践?

9、如何实施小班化自主管理?

10、什么是“双委制”小班化班干管理制度?

11、如何不断优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12、怎样实行积极性评价?

三、教师家访系列化

13、班主任怎样做好家访工作?

14、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共同家访内容是什么?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15、班主任与年级组长共同家访目的是什么?产生什么效果?

16、校领导与班主任共同家访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社会影响?

17、哪些属于必访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8、如何使用家校直通车?

19、如何召开家长座谈会?

20、如何发挥“家长教育委员会”对班级管理的作用?

四、班级文化个性化

21、如何搞好个性化的班级布置?

22、如何搞好个性化班级卫生管理?

23、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24、如何制定个性化的班级章程?

25、如何开展个性化班级主题活动?

26、如何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27、“六有工程”个性化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28、怎样才能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导向?

29、如何引导小班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0、如何让小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自身的特色?

个性化的教学备课

31、“个性化的教学备课”中的“个性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32、小班化教学中的教师应如何备课?

33、个人初备的必要性是什么?

34、集体备课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35、集体备课对每位组员教师有哪些要求?

36、集体备课后,个人为什么还需要进行二次备课?

37、二次备课应该备什么?

38、课后进行个人回备的必要性是什么?

39、教师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40、教案中如何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41、在小班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42、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语文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数学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英语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物理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化学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思想品德(品社、品生)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历史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生物(科学)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地理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音乐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美术学科的学法指导?

教师备课中如何体现对体育学科的学法指导?

43、小班化教学中的实验课可遵循怎样的模式?

44、小班化教学中的复习课应该怎么上?

45、小班化教学下的试卷评讲课应该怎么上?

46、什么叫做“备个案”?

47、如何实现备课时的“备个案”?

48、练习需要事先备吗?为什么?

49、练习怎么备?

50、小班化教学中的练习有哪些形式?

51、练习的编写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52、如何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53、复习教学案的重要性有哪些?

54、试卷评讲课教案有哪些注意点?

开放化的课堂模式

55、小班化特色课堂教学有哪“六个十”?

56、小班化课堂教学为什么要实行“六个十”的教学模式?

关于“每堂课至少10人次回答或提出问题”的问题

57、教师为什么要向学生提问?

58、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59、教师提问的方式有哪些? 60、教师提问时应该注意什么?

6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62、为什么要保证10人次以上回答或提出问题?

关于“10人次板演或朗读”的问题 63、为什么要求学生板演或朗读? 64、数学课堂板演有哪些内容与形式? 65、物理课堂板演有哪些内容与形式? 66、化学课堂板演有哪些内容与形式?

67、语文课堂上的有哪些朗读内容与形式?

68、英语、语文课堂上的有哪些朗读内容与形式?

69、小学科课堂上可采取哪些更加适当和多样化的形式? 70、其他学生如何兼顾与调动?

关于“10分钟回练”的问题

71、为什么课堂要留有10分钟回练? 72、回练应练习哪些内容? 73、回练可采用哪些形式? 74、如何编制回练?

75、如何有效使用回练?

关于“每天检查10个学生的笔记”的问题 76、为什么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77、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记笔记? 78、怎样及时有效地检查笔记? 79、利用什么时间检查笔记最有效?

关于“面批10个学生的作业”的问题 80、面批作业的好处有哪些? 81、面批可采取哪些方式?

82、面批作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关于“10分钟整理知识”的问题 83、及时整理知识有什么重要性? 84、哪些知识需要整理?

85、教师该给学生哪些指导? 86、各门学科的时间如何安排?

87、怎样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与评价?

层次化的教学策略

88、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体现出怎样的优越性?

89、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90、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91、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 92、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 93、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精神?

94、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95、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才能? 96、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在语文学科有什么优势? 97、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在数学学科有什么优势? 98、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在英语学科有什么优势? 99、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在物理学科有什么优势? 100、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在化学学科有什么优势? 101、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备课?

102、教师在上课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怎样提问? 103、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布置作业?

104、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 105、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如何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 106、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对学生应多久重新进行分层? 107、小班化的分层次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及时化的教学反馈 108、什么是教学反馈?

109、教学反馈有何实际意义?

110、什么是及时化的教学反馈? 111、“及时化”的时间界定是什久?

112、为什么要实行“及时化的教学反馈”? 113、小班实行“及时化教学反馈”有哪些优势? 114、及时化的教学反馈可采用哪些形式? 115、小班化教育课堂反馈的及时性如何体现? 116、怎样做到课堂反馈及时? 117、怎样做到过程反馈及时?

118、什么是“飞检”? 119、“飞检”作用是什么?

120、“飞检”的命题人如何确定? 121、“飞检”的题目如何编写? 122、哪些内容适合“飞检”? 123、为什么要建立错题集?

124、如何做到错题集中易错知识点的及时反馈?.125、及时反馈如何兼顾个体差异?

126、及时反馈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127、及时反馈对学生有哪些要求? 128、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测试? 129、怎样进行单元测试?

自主化的学习模式

130、什么是自主化学习模式?

131、为什么要建立自主化的学习模式?

132、自主化的学习模式有哪些明显的外部特征? 133、建立自主化学习模式有哪些主要的步骤?

134、自主化学习模式与课堂实效性有没有矛盾?如果有该如何处理? 135、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136、如何在课堂中构建自主学习的情境? 137、如何在备课中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138、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有哪些形式? 139、每一种合作形式分别该如何操作? 140、每一种合作形式各有哪些优缺点?

141、自主化的学习模式的建立少不了学生的配合,在其中应着力培养学生在课上的哪些学习习惯?

142、自主化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应分别做些什么? 143、如何在班级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144、建立自主化学习模式的重要性。

145、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如何能创设每个学生都有的参与机会? 146、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147、如何鼓励学生自主发展?

148、如何更好的从教育细节的设置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发展? 149、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关注学生的个别情况? 150、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51、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52、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153、如何设置课堂的提问来体现自主化的学习模式? 154、如何通过课堂提问的准确有效性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全程化的个别辅导

155、什么是全程化个别辅导?

156、全程化个别辅导与普通的个别辅导有什么区别? 157、个别辅导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如何?

158、个别辅导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159、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辅导应如何分层? 160个别辅导应选择怎样的时间和地点?

161、课内个别辅导和课外个别辅导有什么不同?

162、如何进行个别辅导后辅导效果的检验? 163、全程化个别辅导中,家长应如何配合?

164、全程化个别辅导中,学生之间如何互动学习? 165、如何激发学生善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166、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167、个别辅导中,对于多次讲解仍不能解疑的学生应做如何处理? 168、早读课中,应如何实施个别辅导? 169、自习课上,应如何实施个别辅导?

170、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点拨?

171、答疑式个别辅导和讲解式个别辅导的不同和联系? 172、个别辅导的资料应如何选择?

173、如进行小组个别辅导,人数应控制在多少人以内? 174、如何提高学生主动要求个别辅导的积极性? 175、辅导中,如何进行个别学生的过关性辅导?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176、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体现在哪些方面?

177、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方式有哪些?评价标准是什么? 178、口试评价可在哪些学科进行?怎样进行评价? 179、英语的口语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口语表现? 180、如何评价学生的语文朗读? 181、如何评价学生的作文(中英)?

182、操作评价可在哪些学科进行?怎样对其进行评价? 183、怎样提升学生对操作性学科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184、计算机学科的操作性应该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么? 185、三种评价形式可以结合吗?有何优势? 186、怎样平衡笔试、口试与操作评价? 187、评价可否量化?如何量化?

188、怎样让笔试评价成为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评价? 189、小班化教学中的品德评价体现在哪些方面?

190、采用何种活动或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品德? 191、评价学生的品德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92、文化和特长评价从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93、怎样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下实现文化、特长与品德评价的结合? 194、学生跟踪档案需包含哪些方面?怎样记录? 195、怎样较科学和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 196、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过程性学习? 197、过程性评价有无必要?为什么?

198、结果性评价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么?

199、怎样结合方法、过程与结果评价让教学评价更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观?

上一篇: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下一篇:安全月工作总结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