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精选10篇)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1

厦门兴才学院

张雅娟

在《经济法》的课堂中,我力求两大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情景案例为中心”,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辩论式、总结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分钟的案例视频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景,把抽象的法律原理、概念具体化,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是载体,教师通过案例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可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下结合实际的授课过程讲述情景案例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情景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步骤1:案例介绍。通过(2分30秒)情景案例视频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情景,把抽象的法律原理、概念具体化,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思考。情景案例教学的导入法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一开始就兴趣盎然,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能激情满怀地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开始这一堂课。

步骤2:案情焦点提示。如情景案例——古董 :选自《经济与法辩辩辩》案例视频,在提出要回答的问题之后,我同时也给出了案情焦点提示(1)村民对古董一无所知;(2)古鼎是作为添头赠送的;(3)古董行里有自己的潜规则。这样的焦点提示是启发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回顾案件的重点、要点和分歧点,理清分析思路,为其分析案例寻找有利的观点或法条提供有效的方式和思路。

步骤3:组织讨论。首先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和判断, 而此时一般会形成两中截然相反的观点,一般先让学生举手表决是支持还是反对,那么通过学生的表决可以适当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案例的初步判断是否正确,从而更好的掌握教学的进度和难易度。此时亦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充分辩论,从而调动课堂气氛,一般做法是让学生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是有独特见解,有从法律的角度思考提出适当的法律依据的,无论对错,对发言的学生奖励2-5分的平时课堂分。这样的课堂分奖励机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步骤也是情景案例的基本模式“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即让学生在讨论发言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大量思维,进而在思维过程中对所见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听取学生意见和观点表达时,教师注意从正反不同的角度引导和分析,通过归纳、演绎及推理等法律思维方法让学生多角度的考虑案例,启发学生正确理解案件的事实性质和准确适用法律,同时激发其思考力、联想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步骤4:当庭宣判。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给出正确的法律依据和裁判,或者直接通过1分钟的法官宣判视频进行宣判。法官的法言法语进行讲解效果更直观,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震撼力,使课堂效果更明显,也使学生真切感受自身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现实的距离,让其对法律产生一定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其法律思维。

二、情景案例教学特点

情景案例教学方法的展开其实就是运用形式逻辑三段论的过程:大前提是“找法”,即寻找应当适用的法律规范;小前提是确定案件事实;最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将抽象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得出结论,即判决意见。其教学是通过个别来说明一般,使学生能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来理解和推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它呈现出明显的启发性特点,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去感受获得法律知识的过程,并对所学知识加以反思。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热情,使学生的个体思维产生磨擦或碰撞,进而激活思考力、联想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法律思维和素养。

三、实施情景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师生应调整教学习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习惯,对于情景案例教学,大案例应在课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以便在课堂讨论中积极提出意见、参与讨论,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同时教师要给出案例问题的明确答案和法律依据。与其他学科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同,《经济法》课程中案例问题的答案基本是明确的,唯一的,教师在每个案例教学后一定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和相应的法律依据。

2、注重案件的搜集与选择,在平时注意收看《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经济与法》等电视栏目,并对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法律现象进行搜集,分析、归纳,并进行整理。可以是正面的教育的案例,也可以是负面警示我们的案例,一般收集有益于课堂的2-4分钟贴近生活的情景案例视频,课堂播放效果最佳。

3、不可过多的依赖多媒体,要严格控制视频播放时间。在情景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视频,可以将声音、动态图像和案例讨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不能过多的依赖多媒体视频,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庭审在线》等针对的是大众,没有具体的针对性。上课则不同,我们的对象是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具有相关知识的学生,案例必须有一定的法律知识针对性。因此,案例可以是视频或者演示文稿,但选取的视频必须经过剪辑、整理和加工。在整堂课中利用视频多媒体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站在一旁一起看,看完就下课的过程,视频的案例介绍只是一个辅助材料,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观后的讨论过程。

4、对学生的考核应该是多方位的,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情景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能力为核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清楚每个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和课堂参与度,了解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等。我们应注重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数量,不一定是正确的答案,但是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创新,有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那么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将其回答记入平时的成绩考核(一般我给2-5分的课堂分),这样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

作者简介:张雅娟 女 1982年02月出生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2

“法”, 一个庄严、神圣的文字, 一个深奥、难解的名词。如何学习它、掌握它、为我们所用,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法律的重要性, 人们基本清楚, 但要认识法律, 了解法律, 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的在校学生来说, 理解一定的法律条文所包含的意思, 掌握适度的理论知识, 是有一段路要走的。在《经济法》教学中, 如果能够应用案例法教学, 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那么,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呢?从广义上讲,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最初由西方法学界、医学界运用, 逐步转向管理学界、教育学界。1910年, 科普兰 (Copeland D.) 博士在哈佛工商学院最先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当时, 许多工商管理行业的人员走进课堂, 向学生展示自己管理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并写出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诸多方法。1921年, 科普兰在律师出身、受过正规案例方法训练的校长多汉姆的建议与鼓励下, 出版了一本案例集。校长多汉姆注意到了案例方法在管理情境中加以运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推动全校教师都使用案例法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会深化《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

今天, 人们早已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学习与应用, 案例教学法一时间成了教学手段的“新宠”。而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 运用案例教学法可谓最得天独厚。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 有太多鲜活的案件可以作为案例素材, 各种各样的案件为进行案例教学提供了基础。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基础之上, 如果能够按照案例教学法的要求去思考、准备、操作, 按照“案例———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从案例教学中学习理论知识, 然后又利用学会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 以案例为媒介进行教学,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当今社会, 懂经济的人很多, 懂法律的人也很多。但是, 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人却如凤毛麟角。而社会上广泛需要的是数量众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一些人由于法律观念淡薄、急功近利, 不懂法、甚至知法犯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引导学生为未来更好地就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做合法公民, 始终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重点之一。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与传统讲授法相对立的, 是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边互动, 平等对话和研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实现前提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条件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既定的答案, 极少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如果在我们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 学生仍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 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 只是一个旁观者, 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 教学目标的第二个重点是:改变学生由来已久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 运用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第一手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 提升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发生行为转变。学生由苦学到乐学, 不仅获取了需要掌握的知识, 而且通过参与案例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也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 增进才干, 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经济法》课程的案例选择与案例教学

法律的语言是枯燥的, 难学、难懂、难记忆。如何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讲解法条, 以案说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兴趣, 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案例教学中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 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托尔 (Towl A.R.) 说:“一个出色的案例, 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 是以实际生活情境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一般是在让学生理解这个情境之前, 首先将其分解成若干成分, 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 才使得案例教学成为可能。

那么, 选择什么样的案例呢?这取决于我们的教学目标, 取决于职业教育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更取决于我们想让学生掌握那些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所做的选择才会有的放矢。为此, 笔者查找了大量的法律书刊, 寻找能够与《经济法》课程有联系的内容, 能够完成教学目标的案例,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经济合同法”这一章中, 有关合同担保的方式共有五种, 其中第一种叫做“保证”。“保证”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最容易遇到、又不很清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介绍了这样一个案例:2005年6月, 王某因经营需要, 向赵某借款4万元并订有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还款期为两年, 张某为王某还款的保证人。2006年4月, 王某还给赵某2万元。2006年6月, 王某因急需资金, 又向赵某借款4万元, 并约定与前次未还款一并还清, 对于此事双方均未告知张某。两年期满, 王某无力偿还所欠6万元借款。因此, 赵某请求张某偿还借款。对于本案例, 共有三个问题需要解答。为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笔者让学生先提问题, 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应该还, 有的说不该还, 有的说还2万元, 有的说还4万元。看到大家各持己见, 笔者进行了简单汇总, 本案例共有两个问题要解决: (1) 张某是否负有偿还借款的责任?依据是什么? (2) 张某应偿还多少借款?有什么依据?接下来的讲解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依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当债务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债务时, 保证人应承担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义务。本案中, 债务人无力偿还借款, 因此, 债权人赵某有权有求担保人张某承担还款责任。

对于第二问, 张某应偿还多少借款?才是本案的焦点, 也是学生最关心的话题。实际上它涉及的是保证的“范围”大小问题。张某所担保债务的范围为第一次借款的4万元, 当王某于2006年4月偿还赵某2万元后, 张某的担保责任也随之减少为2万元, 至于王某第二次借款, 张某并不知晓, 谈不上作保问题, 不承担保证责任, 即张某应还2万元的借款。

说到这里, 学生会想, 无论是还2万元还是4万元, 张某的处境似乎都是很倒霉的。如果我们把张某遇到的事看作是自己的事, 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那么, 作为担保人张某有没有办法使自己的经济损失得到弥补呢?在大家存在疑问的时候, 顺着学生的思路, 笔者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张某偿还借款后能否向王某追债?依据《担保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 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即张某偿还借款后可以向王某追偿。

通过这个案例, 学生非常愉快地掌握了经济合同法中关于“保证”的内涵, 以及保证的期限、范围, 而且印象深刻。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人事交往, 会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基础和比较理智的做法。

再如, 有一个内容是合同的“转让”问题, 也是会计电算化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所谓合同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合同全部或部分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和义务的一并转让。怎样理解这个问题呢?转让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有没有变化呢?带着这样的问题, 笔者介绍了以下这个案例。

甲木材公司与乙家具公司签订了一份木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 总价款80万元。乙家具公司先支付10%的货款, 甲木材公司送货后15日内, 乙家具公司付清全部货款。事实上, 乙家具公司先支付了10%的货款, 甲木材公司送货后, 由于家具公司销路不畅, 遂与甲木材公司协商, 由丙公司承担20万元的债务, 甲木材公司表示同意。据此, 要求学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丙公司的地位如何? (2) 丙的加入如果没有取得甲木材公司的同意, 而只是通知甲木材公司, 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3) 若合同履行期限届至, 而甲木材公司突然从其住所地消失, 则乙丙两个公司应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样的事情, 当笔者把这个案例说完之后, 大家立刻来了兴趣。一方面, 猜想会是什么结果, 另一方面, 急切地想听到教师的讲解。此时千万要注意, 不能直接给出结论。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 怎么样?结果完全在想象当中, 学生翻书、讨论, 对第一个、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丙替人还债, 是处于债务人的地位。合同的义务发生了部分转让,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转让义务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如果债权人不同意, 转让无效。”也就是说, 如果只是通知了甲木材公司, 不能发生法律效力。一切债务仍然是由乙方自己承担。由于本案只是偿还货币, 有人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吧!不论是乙还款还是丙还款, 只要还了账不就可以了吗。的确如此, 如果就是偿还货币, 谁还不是一样呢?但是, 如果合同的义务是其他的“标的”, 比如是某人的字画, 那么, 又有谁能够代替呢?这样, 学生对于法律条文的严谨性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知道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重要性。接下来, 该回答第三个问题了, 笔者要求学生开动脑筋, 好好想一想。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没有什么可以想的办法, 谁让甲木材公司突然从其住所地消失呢?笔者就在黑板上随手写下两个字“提存”。“提存”莫非就是提出来, 存到什么地方?如果是货币, 可以存到银行, 要是体积大的物体, 又该怎么办呢?

笔者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告诉他们, 我们国家专门有提存机关负责管理这一方面的问题, 所谓“提存”是指由于合同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交付标的物或担保物时, 合同债务人或担保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机关, 从而消灭债务或保证债务履行的一项制度。

像上述这样的教学案例远不止这两个。在此环节中, 教师始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注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授者, 而是引导者、协助者、倾听者。要形成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 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 这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 促使教师在思考案例探究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如何书写教学案例、怎样组织讨论、留什么样的案例作业、考试环节用什么样的案例、能否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出现不同的状况如何处理等方面去下一番工夫。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杨柳.关于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 2008, (10) .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3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临床医学系河北石家庄050081)【摘要】探索了情景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阐述了案例情景教学中, 案例选择与编制、情景创设、教学组织、反馈与评价等四环节设计及实施方法;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与竞争并存、全面发展"等教学原则。此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是一种教学创新,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关键词】案例;情景;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R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5-01 为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缩短教学和临床的距离,我们在"外科护理学"课的教学中尝试了案例与情景相结合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从教学需要出发,给学员创造了一个"从临床案例情景中学习"的逼真环境,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员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了应用情景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收到良好效果。一、案例情境教学环节设计1、案例选择与编制:在开展案例情境教学时,病例选择与编制是情景教学实施的核心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案例的选择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即案例必须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材要求,即要依据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来确定;三是培养对象,即要充分考虑学员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临床经验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2、情景创设:在案例确定后,要进行情景的设置,一般分3个层次,第1层次是要求学员把握教材轮廓、重点难点"是什么"的问题。第2层次是围绕理解重点难点而设置的情景,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3层次是知识的全面应用,题目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的综合病例, 让学员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缩短教学和临床的距离。例如: 我们设置的胆石症病人的情景教学,对第一层次情景设置,我们采用临床拍摄的真实胆石症病人(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的录像给学员播放,并要求学员根据录像总结出胆石症病人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到内容;用胆结石的实物,让学员辨识不同的结石类型,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的情景设置,我们用视频播放了胆石症病人绞痛的场面,并设问为什么胆石症病人会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如果你是值班护士应如何处理?某一护士为解除病人痛苦,注射杜冷丁止痛,是否正确?为什么?等问题,全方位建立一个模拟临床的情景场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达到了情境激励作用。第三层次情景设置,我们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合作情境。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是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内容。为此我们设置一个真实临床病例,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分析病例,并制定出护理措施。3.教学组织:这是情景教学的中心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按以下顺序组织情景教学:课前指导学员预习-老师编辑案例及情景-视频引入案例情境——学员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穿插情景深化讨论——学员自评——教师评价。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7-8名,让学员以小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合作;开展讨论时首先由小组选出一个学员做主要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这样可以增强探究和研究的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教师不直接参与学员讨论,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4.反馈与评价:情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出现偏离时及时进行修正。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引导学员分组讨论,交流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对问题情景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并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论,指出每个小组的长处和需改进之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如果缺乏分析评价,就会使情境教学流于形式。二、案例情境教学原则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以学员为主体"的原则。即在情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强调尊重学员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给学员提供思考、研究和创造的时间、空间,引导学员"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1]。学员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员才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案例情景教学运用问题驱动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情景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以"教师为主导"原则;案例情境教学虽然强调学员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不可忽视。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案例情景教学的组织过程更加复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性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師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控制者和评估者的角色。3."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的原则。

案例情景教学通过学员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病例与情景的讨论,并以小组整体水平为依据评定成绩,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小组每一个成员在这一过程中都发挥自已的优势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并通过小组间对病例的资料的相互讨论,激发学员的竞争意识,增强学员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4."全面发展"的原则。

即改变以往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建立促进学员潜力发挥和全面发展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伴随知识的学习,不仅重视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形成过程的评价,使学员在模拟临床情景中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同时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结论案例情境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方式,突出了学员的主体作用、突出实践性教学。此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设计组织情境教学方案,以完成情境项目为学习任务组织课堂教学,学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加强了对外科基础理论的认知,培养了综合分析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外科理论和操作能力提高难以两全的矛盾,是教学与临床较好的结合点。参考文献[1]周丽萍等. 案例情景演示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5(2):307.作者简介:周丽萍,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外科学研究。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4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是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的注意力。

情境教学法用潜意识调节意识,用情感和审美来调节意识。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是可以使学生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入境”。即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跟定教师,饶有兴趣地去亲身体验为教学活动提供的特定境界。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游戏。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游戏法的特点是: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能引人入胜;它同时具有竟争性和娱乐性;虽然

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又有较大的运动负荷。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

设置情境——引发运动兴趣——

体验情节——运动乐趣——还原

案例1

教材分析

小学低年级教材“单双足连续跳”,这个动作很简单,做起来很方便又不费时间,而锻炼效果又很好。可以发展弹跳力和增强下肢的力量,不仅可以列为跳跃的准备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适当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集体进行练习。情境教学选用“小青蛙捉害虫”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小青蛙捉害虫”这个游戏,发展弹跳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培养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兴奋的情感体验,小青蛙经过努力,捉住了害虫,就立刻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兴奋喜悦的情绪就会笼罩全部身心,成功后就会产生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所以学生们就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这种冒险行动,这就是学们在游戏中始终处在兴奋、愉快情绪之中的原因。

游戏前教师设置情境

导入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同时让学生转变“角色”,几名学生变成“小青蛙”,同时其余学生变成“害虫”。一开始,就有学生说:“老师,我不做害虫,我要做益虫小

青蛙。”还有些调皮的学生就说“老师,我做害虫,”这些调皮的学生就想这个时候来故意撞撞同学,这时我就正确引导他们,这是为了上课的需要,同时警告一些调皮的学生,不准乱来。

场地布置

画一个排球场地大小的长方形为“稻田”。

教学过程

“害虫”在稻田里用双脚跳跃,“小青蛙”在稻田里也用双脚跳跃追拍小虫,被拍者与“青蛙”互换角色。在活动中大家可以边做边唱儿歌:“小青蛙,呱呱呱,小虫见了就害怕,它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大家保护它。”

规则:大家都要用双脚跳,不要跳出界,追拍时不能推拉。

案例2 教材分析

急行跳远是跑几步,一脚起跳,双脚落地的一种身体练习。在低年级掌握了“跳单双圈”和立定跳远动作之后,本次课学习上几步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技术,基本完成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几个基本环节。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下肢力量。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体验动

物角色,因此,本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欢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教育与启迪。

教法分析

本节运用的方法是游戏法。游戏的名称是“小猫钓鱼”。游戏根据同名故事改编。“小猫钓鱼”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可

以集“育体与育心”为一体,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做事、专心致志的良好品德。教师在游戏中扮演“老猫”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教具“鱼杆”的制作应形象逼真,让学生触景生情,跃跃欲试。

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是“小猫做操”基本部分是“小猫钓鱼”,结束部分是“小猫回家”。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适应的条件是:小学中低年级且有适宜的教材。这是因为,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意识水平的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对“造境”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区分不清,因此“心甘情愿”地“入境”。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意识水平的发展上比较成熟了之后,一般是不会轻易“跟随”老师“入境”的。

体育与健康学科立定跳远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和落地轻巧上。

2.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学习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加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相互交流。

三、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求,让儿童在富有情

境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

学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表现出全身性的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

1.“大风吹,小风吹”:学生想像大风、小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学生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

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体育课,完成热身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动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情”。“风停了,站如松”,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组织纪律性。

2.天、地、球:教师根据自己的手势分别作出“指天、指地、成球”动作,学生随老师边喊边做。当老师手成球状,学生立即下蹲成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调节运动负荷。

3.拍皮球:教师扮演卡通人,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儿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师: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生:跳一跳,跳一跳,(边喊边做)

师:红的绿的都会跑(教师追逐学生,学生四处逃散)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同时练习了奔跑、追逐、跳跃、躲闪等身体活动,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发展活动

1.小兔子回家:设计情景,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门口睡觉,小兔子怎样回家?(引起学生思考,跳跃时落地轻巧。)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设计意图]落地轻巧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情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落地动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情境中。

2.讨论尝试:(1)怎样跳,才能和小兔子一样落地轻?(2)各小组利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落地轻,落得远。

3.发表分享:请各组做做看,选出最好的小组和个人带领练习,相互交流,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4.展示归纳:设计陷阱(将小垫子纵放),小兔子越过“陷阱”,评比,各小组以过

得多者为胜。

[设计意图]:立定跳远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分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地给他们创造自我设计、自我展示和交流探讨的机会。

(三)综合活动

1.想像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用跳跃动作,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试着练练看,并做

到落地轻巧。

2.用小布球尝试进行各种投掷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情歌舞:用动作、表情表现“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内容。

六、自我点评

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大风吹、小风吹”,“拍皮球”,“小兔子回家”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小兔子过陷阱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学生一下就过了陷阱,而能力弱一点的学生,通过连续的跳跃也能过“陷阱”,这是学生大胆创造的结果。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说明应变能力不够。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的思考 篇5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既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其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的主要优势,然后细致讨论了几种情景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情景教学

小学英语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并不多,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主要因?楹河锘肪澈陀镅匝?习之间的相互冲突。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境或模拟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一、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在实践当中,情景教学让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情景教学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参与到学习当中。这样,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从而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有利于提升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在模拟的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把课文内容和实际情景、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运用能力。

二、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的方法

1.利用游戏创设教学情景。游戏是小学英语情景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赋予儿童娱乐体验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学生能更快地吸收知识。例如,在学习read、jump、walk、sing、dance这些动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命令做动作,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而且真实,信息量大,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

2.创设情景剧,表演中学习英语。情景剧是较为完整的情景教学方法之一。设定一定的背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所谓的“剧本”开始情景剧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微型的生日派对,并对这个生日派对进行适当的情景扩充,例如:购买生日礼物场景、生日祝贺场景、邀请朋友参加派对场景等等,对学生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按照剧本开始情景表演,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除了语言表达以外,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运用肢体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完成情景剧的演出。情景剧能够在多个方面促进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增强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很好的将英语词汇和句子内化成为自己的,最终达到了让孩子掌握英语的目的。

3.英语动画原声模仿。英语动画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学生们都很喜欢看,这就能够利用它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动画片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孩子们跟着故事情节,能够了解某些词汇或者短语的使用场合。另外,动画片中的英语发音很准确,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就可以在不断优化口语发音,一举两得。

因此,英语教师与孩子同步进行原声动画片的欣赏,可以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题材,也能够在这些动画片中找到与小学英语相关的知识,然后将这些片段剪辑出来,为日后教学做好准备。这就需要教师熟练使用各种视频剪辑软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即兴情景教学。生活中处处是学问,所有的情景都可以用英语来表达。在正常的课堂小学中,小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老师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即兴教学,不仅能够很好的处理问题,还能够以突发问题为材料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即兴教学对老师的应变能力和英语知识储备量有很高的要求,老师的综合能力越强,即兴教育效果越好。即兴情景教学是情景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课堂出现突发状况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这时进行恰当的英语表达不仅转移了学生们对问题本身的注意力,还让学生知道了在这种情境下如何进行表达。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沉淀自己,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在备课中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又要对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进行预估,准备好应对方法。由于即兴教学内容书本上没有涉及到,老师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夸张的表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

5.用图片和英文歌来营造情景。语言有国界,但是艺术没有国界。运用恰当的图片和歌曲能够有助于孩子们投入到情景当中,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圣诞节主题的情景教学中,老师可以播放《铃儿响叮当》,在PPT上随机呈现圣诞老师和梅花鹿以及礼品盒等图像。这样可以情景表演中的孩子们提供思路,还能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美国的英语教学节目《一分钟英语》中,在六十秒的教学过程中,更换了大量的图片来模拟真实的情境。这些图片一方面可以协助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值得小学英语老师借鉴参考。

三、结语

布卢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这一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篇6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给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是众多小学语文教??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文章通过对情景教学含义的分析,说明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然后指出将情景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式,希望能够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积极作用 方式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天性,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影响,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的情况,干扰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因而,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会使用强制性的手段,管制学生的行为,而这种做法严重违背小学生的天性,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所以,运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已经刻不容缓。

一、情景教学的含义

情景是指人们利用语言、音乐或者各种物体等道具,创设出的一种模拟场景,而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目的低引入生动形象、具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情景教学以“情”为出发点,强调情感、意志、兴趣、品质和价值观的作用,以“景”为线索,来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

二、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作用

2.1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小学语文中不仅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蕴含了深厚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景教学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身心投入的学习语文知识,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而且,借助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了解到语文的实用性,从而对语文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

2.2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很难理解语文知识中的一些道理和情感,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利用情景教学方式,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环境,有效融合语文知识和现实生活,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来学习抽象的语文知识,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不能正确地分辨出真、善、美与假、恶、丑,而语文教学具有美育的功能,可以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出适宜的课堂氛围,讲解、语文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中的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式

3.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情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营造出一个合适的场景,让学生热情饱满的学习语文知识,以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能深入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哪吒闹海》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片《哪吒闹海》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哪吒闹海时波澜壮阔的场景,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哪吒的心理,促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哪吒的外貌特点、性格特征等,以加深学生对哪吒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和了解。

3.2通过模仿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很喜欢模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小学生的优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模仿的心理,采用角色扮演法,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蒲公英》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太阳公公、小降落伞,引导小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演示小降落伞寻找降落地点的场景,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太阳公公的劝告,让学生懂得要适当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的道理,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3.3利用声音、图片设置教学情境

视觉、听觉、触觉等可以给小学生的记忆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声音、图片等工具,设置合适的课堂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展示出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荷花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荷花这一事物,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利用音乐感染小学生,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文章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小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节奏来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3.4通过实践活动创设情景

素质教育更加强调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实用性,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在布置以风景为题目的作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组织春游、秋游活动,带学生去当地的公园或者郊外,让学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进行创作,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总结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级54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 2007级53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 年龄21~23岁, 均为全国普招生。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已学课程平均成绩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护生在授课教师、使用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及教学进度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 实验组采用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引入典型的案例, 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现以“临床常见症状问诊———疼痛”的护理评估为例: (1) 案例编写。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精选典型的脑膜炎 (头痛) 、大叶性肺炎 (胸痛) 、消化性溃疡 (腹痛) 患者各1例, 由病例引出本次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疼痛患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及相关护理诊断。将实验组护生随机分为3组, 教师于课前1周把3个病例分别布置给3组护生, 要求护生在预习时认真阅读教材, 鼓励护生利用多种资源查阅资料, 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 (2) 情景设计与角色扮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情景设计, 包括标准化患者、患者家属、护士、护理单元等的准备。课堂上让护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利用问诊技巧, 尽量囊括本节所有学习要点,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归纳本节课的重难点, 使知识系统化。 (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 由教师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 结合“临床常见症状问诊———疼痛”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讲述重难点内容。

1.2.2 评价方法

(1) 理论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统一命题,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进行基础理论考核, 由授课教师阅卷, 比较两组成绩。 (2)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的评价问卷: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护生发放自制调查问卷, 了解护生对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评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 当场回收, 共发出问卷54份, 回收有效问卷54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 (±s) 表示, 两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护生对案例与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见表1)

2.2 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 (85.26±5.32) 分, 对照组 (73.22±6.74) 分,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4, P<0.01) 。研究结果显示, 情景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3 讨论

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后续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然而, 健康评估课程概念多、数据多、医疗术语多且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性, 学习难度较大。为了能够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案例与情景教学法引入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案例与情景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 通过引入典型案例, 组织护生查阅、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 并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及教学导向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加深护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教给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使护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

采用案例与情景教学法进行健康评估课程教学, 教师通过引入典型的案例, 让护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 以吸引护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3]。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有94.44%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能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自主学习。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是以护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它使护生在预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临床病例有机结合, 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提高了护生问诊的技巧, 使护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4], 并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模拟护理工作中, 提高了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研究结果显示, 87.04%的实验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83.33%的实验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实践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胡小芳[6]的研究结果相似, 提示此教学法将是培养现代护理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案例与情景教学法中, 每位护生努力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 通过护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等合作互动过程, 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一起实现学习目标, 从而共享探索成就、体验协作快乐, 培养了护生的团队合作精神[7]。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有90.74%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 有85.19%的护生认为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与情景教学法让护生直接接触临床案例, 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8], 也促进了护生对护理专业角色的适应。护生带着问题去查阅大量的资料,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信息, 对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理、归纳和总结, 提高了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有81.48%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 有74.07%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Gaberson K B, Oermann M H.Clin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in nursing[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2]孙水英, 黄学英, 董翠红, 等.情境教学法在老年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0, 24 (11) :3091-3092.

[3]许慧红, 金玉筑.情景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4) :1301-1302.

[4]钟碧橙.案例与情景模拟联合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4) :86-88.

[5]肖梅, 张海平, 王海燕.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7) :90-91.

[6]胡小芳.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程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 2010 (19) :1775-1776.

[7]杨晓明, 李胜玲.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 :122-123.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8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意场”,使学生“触景生情”,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以下就以这次5·12大地震中的许多鲜活的实例来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阐释情景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情景教学案例]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首先展示这次5·12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3~4分钟时间再次熟悉文本,理清思路。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在5月12号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8.0级的强烈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有许多的人不幸遇难,其中也有许多像我们这样正在教室上课的孩子,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向他们表示我们的哀悼!(班长:起立!全班默哀一分钟)……怎么准备呢?第一,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根据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你可以放声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边划边读。第三,读完后你还可以跟同桌互相交流。

(学生快速地读课文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猜测,谁先来?

(请4~5位学生交流他们所猜出的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教师予以鼓励。)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说明大家刚才对文章的阅读很细致、很认真,而且还很善于思考。大家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板书:了不起)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父亲。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那些周围的人们,那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假如你是其他那14个孩子的家长中的一员,此时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

(学生快速地写着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已经写完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感言,好吗?还没写完的同学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来交流你所设想的感言。

(请2—3位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感言,然后让他们找出自己用来表达对这位父亲敬佩之情的词语,并板书。学生会使用“坚持不懈”“坚强”“坚守承诺”“永不放弃”等词语。

[分析]

教学一开始,以刚刚发生的5·12大地震导入,结合视频、图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思绪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在此情景下再出问题,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将会提出什么问题,实质上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猜测结果来更好地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以便于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布置学生写感言,而且是要求以其他14位学生家长的“身份”来写,这种“角色替代”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事件情景中去,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实感受,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大家都沉浸在孩子被救的喜悦中,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时,一是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我还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引导学生体验共情。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

此外,我抓住了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孩子们在反复品读、感悟的基础上理解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救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9

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寓教于乐,加快对日语的理解,达到了从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开设日语的必要性

(一)社会需求的必要性

(1)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任何语言都无法脱离其文化而存在。日本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影响各国学习日语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学习日语的需求仍然很大,世界各国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是韩国,高达96万多人。中国约有83万人学习日语。虽然在中等教育阶段选择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学生逐渐减少,但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开设日语课程现象越来越多。(2)经济社会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求与日语教学改革,中国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日语的推广与普及可以有效的提高中日之间的交流,促进中日经济的发展。因此广大日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重视时代的变化,社会需求的走向,积极的改进日语教学的方向,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方法,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有助于加紧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从目前我国日语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的日语教学还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将日语运用到生活的实际中去,用这种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因此对日语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有关学校迫在眉睫的大事。

(二)新时期下日语教学的新任务

中日两国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需求的转变,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也在进行着一定的转变。在新时期下中日之间的坚冰已经在逐渐的消融,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合作。这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人才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大批日本企业,日本商人的涌入,人才市场上对日语人才的需在进行着不断的增加,同时对日语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面对着社会的这种变化,各院校都将日语教学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开始对日语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力求满足新时期下社会赋予日语教学的新任务。

(三)影响日语教学的因素

我国外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都采取着相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尤其是日语教学由于其在过去一直不为人所重视,在加之我国民众对日本民族的排斥,导致我国日语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依然保持着传统刻板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日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升。

鉴于此,我国日语教学要想得到发展,就一定要改善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日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打破传统教育教学对日语课堂教学的束缚,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对日语教学课堂进行丰富,推动我国日语教学的进步,促进学生日语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

二、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日语课堂教学有着极大局限性。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为学生提供了语境学习条件

学好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日语也不例外。要想学好日语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中国学生学日语最困惑的就是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以至于许多人感到学日语非常枯燥乏味,产生畏惧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情景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创设形式多样的情景,将课堂上单调语言教学内容实际化,立足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日语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习如何与人交谈、问候,如何描绘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等,这些场景贴近生活,生动具体,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日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其对于学生日语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的听说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良性影响。

(二)情景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日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把课文内容与实际情景、事物联系起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逼真的再现一定的交际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全方位的感知学习对象,从有声、有形、有情的语言情景中增强语感,理解所设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加深对所学对象的印象,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对日语课程的学习兴趣

日语教学应该采取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日语教学之前,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整理,将其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并在上课之前整理出一套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式的教育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对日语知识进行思考,同时在问题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学生也逐渐的融入到教师在课堂上所创造出的学习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的日语教学课堂的关注度,有利于学生对日语课程兴趣的提高。

2.调整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一直以来我国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都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有效的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日语教学创新改革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有效的在日语课堂上开始情境教学,有关日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调整学生在课堂中所处的位置,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其可以充分的融入到日语课堂的情境教学中去,通过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研究,获取日语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3.增加了日语课堂教育教学的趣味性

情景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日语学习和思考环境,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思考的乐趣,这也是日语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

将情景教学在日语课堂教学中进行使用,其有效的增加了日语课堂的趣味性,让日语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有效的缓解了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排斥性。真正的做到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是寓教于乐在日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经济法》课堂的情景案例教学法 篇10

张宇圭

今天聆听了庾常老师的《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与小组合作》的培训后我受益匪浅。《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中存在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建构知识。通过问题情境,切实让学生感到合作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是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逐渐养成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指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变换问题和发展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或心理状态。新课标把“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数学是一门极具逻辑思维的科学,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数学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将学生置于问题研究的气氛中,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高考命题的方向。创新思维是人脑运用与众不同的本质和规律,找出事物之间的新联系,形成新结论,是对求知事物进行有创见的思索过程。教师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下面四个原则。

一是针对性原则。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本节课所讲内容,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是适度性原则。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要让每位学生从教师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得到发展和收获。

三是启发性原则。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首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或提示,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四是互动性原则。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1、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我手中这支圆珠笔的价格标签是5~15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出这支钢笔的价格呢?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2、利用典故,创设问题情境。如:等比数列的前项的和。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欣然同意,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呢?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3、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如:均值不等式。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时第一次打2折销售,第二次打3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3折销售,第二次打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上一篇:关于战争的经典格言下一篇:安全常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