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内科护理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5例,给予中医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护理满意度。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内科护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1:

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療的脑卒中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NIHSS评分及ADL评分。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ADL评分。

[关键词] 中医护理技术;护理干预;脑卒中后遗症;康复

Effect of TCM nursing technology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sequela

CHEN Xian1 LIU Jing2 YUAN Jun1 YIN Xiaohua3 HAO Jie4 LIANG Huiqing4

1.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Nursing,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4.Depar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

[Key words] TCM nursing technology; Nursing intervention; Stroke sequelae; Rehabilitation

腦卒中是脑血管意外,中医也称为脑中风,占我国致死疾病的首位,高于冠心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脑卒中后遗症期的康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护理工作,中医护理重视人体的整体性,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因此,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康复中的护理具有独特的作用[1,2]。中医护理技术包括针灸、拔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行之有效。我们选择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结合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脑卒中后遗症期,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3]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患者神志清,沟通能力正常;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不能正常沟通者,意识不清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78岁,平均(62.5±7.9)岁;脑梗死42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63.1±9.6)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健康指导等。指导、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动作开始,活动适度、充分,避免损伤肌肉、关节,每天2~4次,每次30 min。指导患者饮食,低脂低盐低糖饮食,保障充分的营养,容易消化。指导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锻炼,根据个人程度选择适宜的锻炼强度,循序渐进进行。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指导康复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患者持续康复训练。

1.2.2 干预组 给予中医护理技术[5]及常规康复护理干预。(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取穴行温针灸。语言障碍者可选择哑门穴、玉液穴等,偏瘫可选择曲池穴、关元穴、风市穴等,其他穴还可选择足三里、冲阳、内庭穴、合谷穴等,每天1次,每次留针15 min。(2)每天进行中医按摩,改善肢体功能,口歪眼斜患者可选择人中、合谷穴等,半身不遂者进行四肢按摩。(3)给予中医情志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绪,满足患者情志需求,改善患者不良情绪。(4)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原则,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根据一年气候变化规律,一天之中昼夜变换过程,指导患者制定健康的生活作息与生活习惯。(5)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指导康复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患者持续康复训练。

1.3 评价方法

3个月后,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于入组时与3个月后采用NIHSS量表[6]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共15个项目,根据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满分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重;采用ADL评分[7]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共10个条目,按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分,满分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康复效果:基本痊愈:NIHSS评分、症候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5%;显效: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0%,<95%;有效:评分下降≥30%,<7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3个月后两组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干预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中,首次将中医护理纳入,中医护理逐渐成为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组织开展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开展的项目从之前的22项增加至52项,丰富了临床中医护理内容。中医认为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气血运送的通道。针灸是刺激体表穴位与病位,通过经络传导,激活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发挥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保健康复的作用[8]。

中医学注重人体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联系,认为人是有机整体,人体不可分割,构成人体的组成部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个思想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中[9,10]。因此中医护理注重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护理。中医护理是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以整体观为指导,以四诊为手段,以身心统一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为基础,对病因、病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护理策略[11,12]。护理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分析患者脏腑气血变化,了解患者病情。中医护理还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环境变化影响人体,而人体通过自身调节适应自然缓解变化,如果自然环境变化超过人体调节范围,则发生病理变化。根据一年四季变化规律、一天昼夜变化,为患者制定相适宜的生活作息及生活习惯,以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3]。

情志护理是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情志变化影响疾病的发展以及转归[14,15]。“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悲恐”。正常的情志能够使脏腑之气舒畅调达,促进脏腑功能活动,情志异常,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伤及内脏[16,17]。情志过激影响气机调畅,气乱则五脏六腑不安。“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情志护理通过调节情志来治疗脏腑经方法,通过医护人员热情服务、全满照顾、因人而异的调护,影响、改善患者情绪,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消除患者痛苦,使患者在最佳情志下进行康复锻炼,改善康复效果。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温针灸,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18,19]。辨证施护是总结与分析中医学资料,对疾病症候定性,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在辨证的原则下制定护理方法[20]。在本次研究中,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辨证选穴进行温针灸,穴位、肢体按摩、情志护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教育等,对患者进行整体的、因人而异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效果,改善NIHSS评分及ADL评分。

[参考文献]

[1] 杜红红. 脑卒中后康复护理干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B12):4-6.

[2] 刘颖,姜丹丹,何春凤. 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65例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15,42(7):1342-134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 唐晓红,朱雅燕,沈小红. 中医护理干预促进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7, 2(25):29.

[6] 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 17(5):57-59.

[7] 张雅静,张小兰,马延爱,等. 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测量的信度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07,7(5):30-32.

[8] 陈敏. 浅谈中医护理骨干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261-262,264.

[9] 刘雯,王珊,赵荣一.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8-80.

[10] 李颐红,李向杰,董春艳.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 环球中医药,2015,8(S1):212-213.

[11] 毕秋菊. 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3):2547.

[12] 奎瑜,劳玲珠,李漾,等. 畅气通络针法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评价[J]. 广东医学,2014,35(4):601-603.

[13] 李淑红,王宁平,戎凤玲. 浅谈中医护理[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278-279.

[14] 谢德利. 现代康复护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94.

[15] 姚新,孟晴,张红石. 中药药膳配合耳穴压籽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92-94.

[16] 覃东玲. 中医护理对脑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吉林医学,2013,34(8):1577.

[17] 钟绍敏,吴斌,吴怡,等. 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84-186.

[18] 龔礼敏,张雅丽,蔡珏. 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死康复期)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7):601-602.

[19] 易亮,刘影红,赵喜,等. 中西医综合感觉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 26(18):115-117.

[20] 唐旭丽,邓旭,钟毅,等. 中药浴足联合隔姜灸对脑卒中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2015, 24(4):8-10.

(收稿日期:2018-05-18)

作者:陈贤  刘京  袁军  尹晓华  郝杰  梁会卿

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2:

中医护理路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路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5例,给予中医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症状积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共有24例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例(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改善临床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反复发作的腹痛及黏血便等,大部分患者伴随有乏力及消瘦等,甚至部分患者发生癌变,已有临床学者通过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情志、饮食及应激等因素相关[1-2],尤其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使得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加,直接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是时候中医护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现将中医护理路径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次所选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09±4.51)岁;病程6~13个月,平均(10.20±2.24)个月。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25)与研究组(n=25),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脏器存在严重疾病者;②凝血障碍者;③存在智力及认知障碍者或言语不利等有交流障碍者;④依从性差及拒绝参加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消化内科疾病的护理常规,患者入院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包括日常饮食、用药指导、生活起居等指导,中药保留灌肠均采用统一协定方,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研究组:给予中医护理路径,具体为:①由护士长、责任护理人员、主管医生、办公护理人员组成中医护理路径发展小组,并制定中医护理路径相关措施。②确定辩证施膳、临证施护方案,采用德尔菲法,由主治医师、副主任护师等组成,进过筛查,得出溃疡性结肠炎的症型及症状,并制定护理方案。③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a.入院第1天。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史、舌苔、脉象等,对患者既往接受的中医及中药治疗进行了解。向患者介绍疾病与情志相关,情志异常,可伤及脏腑,情绪波动容易波及脏腑等发病原因和机制。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神经过敏等现象。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查清患者病因,采用情志导引法、移情法,尽量满足患者需求。护理人员应扮演好角色,以朋友的身份来关心、尊重及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可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如读书、看报、绘画及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b.入院第2~7天,与责任医师共同制定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保留灌肠、耳穴按压、穴位按摩、中药外敷等,并将各方法的原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等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指导患者采用温开水清洗肛周,保持病房清洁、安静,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巡视病房1次/h,并向患者重复讲解药物的名称、作用等。c.入院第8~14天,向患者讲解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口服及中药足浴,采用耳穴埋籽,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d.出院时。中医认为食补更胜药补,通过饮食调节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饮食应清淡、低脂、高营养、少油腻,辛辣及生冷。

1.4 观察标准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的临床症状积分,得分越高,表明临床症状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量表来评价,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有效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出现连续性炎症为其病变主要表现,该疾病病情容易反复,且迁延不愈,病情加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3]。临床护理路径以某一疾病为特定对象,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经验制定适合的规范的护理计划,有助于指导临床护理人员预见性的工作,从而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并参与到临床护理中[4]。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路径,首先成立护理小组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并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难易程度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讲解与介绍,并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情緒,积极进行疏导与开解,将各项中医护理措施有目的、有计划的贯穿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变动导致的护理不连贯,更好的完成整体护理工作内容[5-6],也使患者能够更明确护理目标,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从而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此次数据调查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腹痛等症状积分对比无差异,而在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腹泻、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护理路径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进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伟,付翠艳,孟宪静,等.临床中医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28):201-202.

[2]王宇,姜树民.姜树民“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31-33.

[3]王超,桑怡,章静,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1):2136-2137.

[4]全一楠.基于辨证护理服务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及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5):550-552.

[5]何莹莹,王红霞,鲁阳.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05):368-372.

[6]刘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8,12(05):399-401.

作者:李雅芹

中医健康教育中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3:

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探析

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等等内容。方法:研究对象选自于我们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这个阶段内接收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结合中医护理方式的不同对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中医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切实有效地落实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把握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以此有效规避各类不安全因素,合理处理相关问题,进而使患者的中医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防范相关风险问题,因此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中医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对策

引言

心血管科是专门为心血管疾病诊疗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可以诊治任何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还可以诊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晕厥等相关疾病类型,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面临很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管理环节要高度重视相应的影响因素和安全隐患,探究问题的根源,切实有效地落实风险防范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以此确保整个护理过程更安全可靠,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护理对策。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段是2019年8月到2020年10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是我医院在这个阶段内接收的12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患者中包括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范围在39岁之6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6.35岁。结合中医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1. 2方法

针对对照组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常规中医护理模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性病的中医中药护理,有针对性的实现按摩、针灸以及耳穴埋豆等相关操作,对于患者的卫生清洁进行有效维持,使病房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同时着重进行中药膳食方面的指导和干预,进行常规的运动和健康教育等等。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对照组基础之上的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首先构建相对应的安全防范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包括一名护士长和三名护士,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血管内科的相关安全隐患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确保各个成员各司其职,充分明确相对应的管理任务和要求。其次,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对应的中医护理风险应对方案,在方案中要充分体现出各类不安全因素和相关的影响内容,结合具体情况使护理方案体现出应有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在方案中也要融入应急处理预案和风险应对机制等等,以此更有效的规避各类不安全因素,使整体的护理管理过程更加安全可靠。第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在实践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充分掌握相对应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严格按照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自身的职责要求有序进行安全防范管理。

1. 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6.67%(58/60)和1.67%(1/60),对照组分别为85%(51/60)和13.33%(8/60),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 。

3讨论

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这样能够进一步改善其焦虑、抑郁等相关情况,使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需要关注的是,在中医护理过程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例如,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医院管理因素等等,极有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极大的风险,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护理效果造成巨大的危害。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在护理人员方面,要对其进行严格细致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养,具备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且在第一时间进行行之有效的处理,具备岗位胜任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护理服务。针对患者因素而言,要与其进行密切的沟通和交流,着重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中医护理的依从性和配合程度,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因为配合不当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或者风险。第三,针对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而言,要确立系统完善的中医护理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确保中医护理的各项工作能够有相对应的规范和安全保障。医院方面要结合中医护理的具体特点和相对应的风险因素,严格落实轮班制度,配备相对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对于制度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执行,以此体现出应有的风险管控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要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在针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把握各类风险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等等,从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相关方面出发,进行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落实相关的解决对策,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各类风险事件得到充分的处理,以此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质的护理服务,为其健康提供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玉美.心血管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9,26(1):75-77.

[2]申维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8(20):208-210.

[3]林巧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9,14(32):112-114.

[4]徐敏.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4(23):121-122.

作者:张向红

上一篇:汽车微信营销方案下一篇:创低碳社区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