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精选8篇)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篇1

一、单选题(共500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积聚的发病原因()A.邪毒稽留 B.外感风热 C.情志失调 D.饮食所伤 E.它病转移.肺痨的四大主症是()A.咳嗽、胸痛、发热、汗出 B.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C.咳嗽、消瘦、低热、自汗 D.咳嗽、神疲、心悸、盗汗 3.足少阳标部之相应穴是()A.听宫 B.听会 C.耳门 D.上关 E.完骨.在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穴位是()A.曲泽 B.曲池 C.尺泽 D.少海.病人意识消失,神志不清,伴有高热,面赤,烦躁,谵语,其证属()A.热闭 B.痰闭 C.虚脱 D.寒闭 E.厥脱.阳虚水肿,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宜用何方治之()A.肾气丸 B.加味肾气丸 C.十补丸 D.右归丸 E.右归饮.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之意义是()A.祛瘀血,止疼痛 B.调肝血,疏肝气 C.祛风邪,止头痛 D.行气滞,化瘀血.《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 D.东汉 E.秦朝.“恶心、呕吐”所属的是()A.证候 B.体征 C.症状 D.疾病 E.状态.杏苏散与桑杏汤方中共有的药物是()A.杏仁 B.桔梗 C.枳壳 D.杏仁、桔梗 E.杏仁、生姜、大枣 11.橘皮竹茹汤的功用是()A.降逆止呕,益气和胃 B.降逆止呕,益气温中 C.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D.降逆止呕,益气养阴 12.痿病的辨证要点是()A.阴阳气血 B.寒热 C.虚实缓急 D.表里寒热 E.气血寒热.认识到癥积日久可致鼓胀的医家是()A.唐容川 B.李梃 C.戴思恭 D.喻嘉言 E.李中梓.根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痹聚在骨的症状特点是()A.痛

B.关节不能屈伸 C.腰痛而不能俯仰 D.重 E.不仁 正确答案:D.《素问·宣明五气》谓“久卧”易伤()A.血(视)筋(行)B.气(卧)C.肉(坐)D.骨(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病属太阴经者,可在基本处方的基础上加()A.尺泽、阴陵泉 B.承山、手三里 C.阳陵泉、后溪 D.手三里、阳陵泉 E.曲池、阳陵泉.“七冲门”中的“飞门”是指()A.口唇 B.牙齿 C.鼻孔 D.食道上口 E.胃之上口.膀胱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A.气化失常 B.气化无权 C.气化不利 D.湿热下注.在“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指()A.漂亮女人 B.妻子 C.君王 D.嫔妃 E.思念的人 20.三焦下合于()A.委阳 B.委中 C.足三里 D.上巨虚.在《金匮要略》一书中,肾气丸所治疾病与下列哪项无关()A.痰饮 B.水气 C.消渴 D.转胞 E.虚劳.最易导致病人口酸的是()A.食滞或肝胃不和 B.胃不和而气上逆 C.脾胃阳气亏虚 D.脾胃湿热内蕴 E.燥热损伤津液.下列哪项不是外感头痛的特征()A.灼痛 B.掣痛 C.重痛 D.胀痛 E.空痛.“天癸至”“太冲脉盛”的生理效应是()A.月经来潮 B.汗尿排泄 C.血液运行 D.津液代谢 正确答案:A.在“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中,“施”的意义是()A.施展 B.表现 C.运行 D.通“驰” E.通“弛”.疟疾的治疗原则()A.祛邪截疟 B.辛温达邪 C.扶正截疟 D.清热除瘴 E.清热解表.下列哪个穴位是阳跷脉的郄穴()A.阳交 B.阴交 C.跗阳 D.交信.下列针灸方法适宜于肝肾阴虚型眩晕的是()A.只针不灸,泻法 B.针灸并用,泻法 C.针灸并用,补法 D.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E.以灸为主,平补平泻.发热恶寒多见于何种病证的发热形式()A.表证发热 B.少阳病发热 C.阴虚发热 D.阳虚发热 E.阳明病发热 30.多食苦味,则()A.血脉凝滞,面色无泽 B.筋脉拘急,爪甲枯槁 C.皮肤干燥,毫毛脱落 D.皮肉皱缩,口唇干薄

31.脐腹疼痛,时作时止,饥饿时发作者为()A.气痛 B.虚痛 C.寒痛 D.虫痛 E.热痛

32.鳖甲煎丸中具有补气血作用的药物是()A.人参、白术、当归 B.人参、阿胶、芍药 C.黄芪、阿胶、当归 D.黄芪、当归、芍药

33.下列哪项不属于肺的宣发功能()A.排出体内浊气 B.宣发卫气

C.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D.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34.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主要证脉之一()A.心烦 B.口渴 C.心下痞 D.腹中雷鸣 E.关上脉浮

35.足少阳经别经过离、入、出之后,最后合于()A.足少阳经筋 B.足厥阴经脉 C.手少阳经脉 D.足少阳经脉 E.足少阳络脉

36.苏子降气汤主治证的病因病机是()A.素体痰多,复感风寒 B.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C.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D.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E.外寒内饮,肺气失宣 37.白头翁汤出自哪位医家之手()A.刘河间 B.张景岳 C.朱丹溪 D.张仲景 E.葛洪

38.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首选()A.天王补心丹 B.炙甘草汤 C.酸枣仁汤 D.黄连阿胶汤 E.生脉散

39.温病迁延日久,邪热灼伤真阴,以致虚风内动,神倦瘛疭,时时欲脱,舌绛苔少,脉虚弱,治宜选用()A.羚角钩藤汤 B.天麻钩藤饮 C.镇肝熄风汤 D.大定风珠 E.紫雪

40.不宜向前下方深刺的穴位、否则易伤及内脏的腧穴是()A.肩井 B.听会 C.环跳 D.中极

41.小建中汤和桂枝汤在组成上的区别在于小建中汤比桂枝汤多()A.饴糖一升

B.饴糖一升,桂枝三两 C.饴糖一升,生姜三两 D.饴糖一升,芍药三两 E.饴糖一升,甘草三两

42.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的穴位是()A.漏谷 B.阴市 C.地机 D.石门

43.月经淋漓色红,腰酸耳鸣,烦热,舌红无苔,脉细数。宜诊断为()A.肝阴虚证 B.肝肾阴虚证 C.血热证 D.肾阴虚证 E.心肾不交证

44.处方中书写炒三仙,应付()A.炒谷芽、炒白术、炒神曲 B.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 C.炒麦芽、炒白术、炒山楂 D.炒苍术、炒谷芽、炒栀子 E.炒神曲、炒山楂、炒麦芽

45.下列哪项常表现为四肢麻木困重,苔白腻()A.肝风内动 B.气虚失煦 C.痰湿阻络 D.血虚失养 E.瘀血阻络

46.下列各项,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是()A.大实有赢状 B.至虚有盛候 C.由虚转实 D.虚中夹实 47.下列各项除……外均可治疗胃下垂()A.公孙 B.内关 C.足三里 D.大陵 E.百会

48.“金元四大家”中,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温病学说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的医家是()A.张子和 B.李杲 C.刘完素 D.朱丹溪

49.百合病的病机是()A.肝肾阴虚 B.心脾两虚 C.阴虚火旺 D.脾胃不和 E.心肺阴虚内热

50.胃下垂症见恶心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太冲 B.脾俞 C.足三里 D.内关 E.胃俞

51.患者贾某,男,29岁,因病人久病,淋出如膏脂,涩痛不甚,消瘦,头昏无力,腰膝酸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治疗应首选()A.膏淋汤 B.石韦散 C.左归丸 D.八正散 E.以上都不是

52.肝气升发太过易引起肝气上逆,其治法是()A.疏肝理气 B.镇逆平肝 C.降逆和胃 D.平肝潜阳 E.降气化痰

53.用1%的普鲁卡因注射次髎、三阴交可以治疗()A.腰痛 B.遗尿 C.遗精 D.阳痿

54.经前小腹胀痛,行经后痛减者,多为()A.气血不足 B.血瘀 C.肾虚 D.气滞

55.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是()A.脾虚水停 B.胃虚水停 C.脾虚心悸 D.脾虚气滞 E.胃寒吐逆

56.患者张某,男性,43岁,大便数日一行,欲便不畅,伴有胸胁胀满,腹中胀满,善太息,寐不宁,舌苔薄腻,脉弦。宜选方()A.六磨汤 B.麻子仁丸 C.黄芪汤 D.济川煎 E.以上都不是 57.脾病传肾是属于()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子病及母

58.患者韩氏,男,36岁。憎寒壮热,日发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白厚如积粉。治宜选用()A.达原饮 B.防风通圣散 C.普济消毒饮 D.甘露消毒丹 E.清瘟败毒饮

59.清气化痰丸之主治证是()A.湿痰咳嗽证 B.燥痰咳嗽证 C.热痰咳嗽证 D.寒痰咳嗽证 E.风痰上扰证

60.羚麻白虎汤适用于何型痉病()A.热甚发痉 B.邪壅经络 C.温热致痉 D.瘀血内阻 E.气血亏虚

61.聤耳治则是祛风清热,以下列哪组穴位为宜()A.听宫、率谷、侠溪、行间 B.听宫、下关、阳陵泉、委中 C.风池、听会、翳风、合谷 D.风池、听会、翳风、合谷 62.特征组合式病名不包括下列哪项()A.肺痿 B.乳胀 C.火眼 D.羊痫风 E.真心痛

63.患者,男,35岁。发热恶寒无汗2日,自服复方感冒灵后周身汗出,此后汗出不止,觉腹中胀满,遇冷愈甚,小便清长,大便未解。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缓乏力。辨证当是()A.桂枝汤证 B.桂枝加大黄汤证 C.桂枝加芍药汤证 D.桂枝加附子汤证

E.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64.下列哪项不是阴虚证的表现()A.低热潮热 B.两颧潮红 C.无汗或自汗 D.口燥咽干 E.舌红少苔

65.“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99句中“稽”的意义是()A.留止,延迟 B.考核,点数 C.计较 D.至,及到 E.相合

66.在腹部,十二经脉自内向外,第一条经脉为()A.足太阴经 B.足少阴经 C.足厥阴经 D.足阳明经 正确答案:B

67.下列哪项是饮留胃肠证的主要临床特点()A.头晕耳鸣 B.脘腹振水声 C.呕吐酸馊 D.脘腹胀痛 E.舌淡苔白滑

68.手厥阴心包经在上肢的循行路线是()A.上肢内侧前廉 B.上肢内侧后廉 C.上肢内侧中部 D.上肢外侧前廉 E.上肢外侧后廉

69.《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善病洞泄寒中”的季节是()A.春季 B.仲夏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正确答案:C

70.脏器下垂灸百会是哪种针灸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A.盛则泻之 B.虚则补之 C.寒则留之 D.热则疾之 E.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71.分布于上肢外侧后缘的经脉为()A.小肠经 B.心经 C.心包经 D.三焦经

72.易于出现阴虚阳亢(火旺)病理变化的脏腑是()A.肺、脾、肾 B.心、脾、肾 C.脾、肝、肾 D.心、肝、肾 E.肺、脾、肝

73.以下腧穴位于骶角之间凹陷处的是()A.下极 B.腰奇 C.腰俞 D.会阴 E.腰阳关

74.消导化积剂中用药体现“消下并用”的代表方剂是()A.保和丸 B.健脾丸 C.枳实消痞丸 D.枳实导滞丸

75.桂枝人参汤证的病机是()A.中阳不足 B.心阴阳不足 C.血虚而血不养神 D.气虚而肺气不足 E.脾虚寒湿兼表邪不解 76.胆的原穴是()A.日月 B.丘墟 C.阳陵泉 D.侠溪 77.越蜱加术汤是治疗哪一型水肿的代表方剂()A.风水泛滥 B.湿热壅盛 C.湿毒浸淫 D.水湿浸渍 E.脾阳虚衰

78.对诊断胆郁痰扰证最有意义的是()A.胁肋疼痛 B.身热不扬 C.惊悸失眠 D.身目俱黄 E.小便短赤

79.《素问·评热病论》中“劳风”的症状是()A.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振寒 B.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恶风 C.汗出辄复热,恶风 D.面足俱肿,恶风

E.全身浮肿,恶风,口干,溺黄

80.针灸治疗中暑出现呕吐者,可在基础方上再加()A.三阴交、胆俞 B.太白、太溪 C.关元、气海 D.公孙、中脘 E.内庭、陷谷

81.眩晕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A.心、肝、脾 B.肺、脾、肾 C.心、肝、肾 D.肝、脾、肾

82.脾病虚证的基础证型是()A.脾不统血证 B.脾气虚证 C.脾胃气虚证 D.脾虚气陷证 E.脾阳虚证

83.患者纪某,男,48岁,痢下赤白脓血,脐腹灼痛,饮食减少,心烦口干,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者,治疗宜选()A.驻车丸 B.连理汤 C.香连丸 D.芍药汤 E.桃花汤

84.艾条灸的符号是()A.△ B.↓ C.× D.口 E.↑

85.王某,男,45岁,胃脘疼痛日久,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此时辨证为()A.肝气犯胃 B.湿热中阻 C.瘀血停胃 D.饮食伤胃 E.脾胃虚寒

86.导赤散的功用是()A.清心益气止淋 B.利水清热养阴 C.清心利水养阴 D.益气固表止汗 E.清热益气生津 87.下列井穴中,治疗疝气应首选()A.涌泉 B.隐白 C.大敦 D.足窍阴

88.治疗中风中脏腑的主穴是()A.内关、外关 B.内关、百会 C.内关、水沟 D.内关、合谷

89.短缩舌与痿软舌的共同病机是()A.寒凝筋脉 B.痰浊内阻 C.风痰阻络 D.热入心包 E.气血俱虚

90.呃逆的病位与下列哪项无关()A.心 B.胃 C.肺 D.肝

91.痫病的基本病理因素()A.风阳痰浊,蒙闭心窍,流窜经络 B.风火扰动,蒙闭心窍,流窜经络 C.心肝火盛,热闭心窍,流窜经络 D.气滞血瘀,神机失用 E.气机逆乱,风阳内动

92.睡时汗出,醒时汗止,称为()A.盗汗 B.绝汗 C.自汗 D.大汗 E.战汗

93.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认为虚劳的病位多发生在哪些脏腑()A.心肝 B.脾肾 C.脾胃 D.肝脾 E.肝肾

94.“五志过极”和“六气”皆可化生的是()A.内风 B.内寒 C.内湿 D.内燥 E.内火

95.腹痛腹泻,泻后痛减,胁胀,食少乏力,苔白脉弦。宜诊为()A.胃肠气滞证 B.寒湿困脾证 C.肝郁脾虚证 D.脾胃阳虚证

96.大怒、暴怒可以导致的是()A.气结 B.气下 C.气上 D.气滞 E.气散

97.下列何证表现为纳呆脘痞,呕恶身重,身热起伏,尿黄便溏,苔黄腻()A.肝胆湿热证 B.大肠湿热证 C.脾胃湿热证 D.膀胱湿热证 E.邪伏少阳证

98.患者肌力、肌张力基本正常,但不能解纽扣,拾硬币,若用头针治疗,宜刺()A.运动区上1/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下2/5 D.运动区

99.下列望诊专著中,属明代医家所著的是()A.《伤寒金镜录》 B.《伤寒观舌心法》 C.《望诊遵经》 D.《辨舌指南》

100.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胸中窒闷,舌苔白腻,脉弦滑,其治法()A.疏肝理气解郁 B.行气活血散结 C.化痰利气解郁 D.解毒利咽消肿 E.疏肝和胃化痰

101.张某,男性,43岁。大便数日一行,欲便不畅,伴有胸胁胀满,腹中胀痛,善太息,寐不宁,舌苔薄腻,脉弦。其诊断是()A.气秘 B.气虚便秘 C.血虚便秘 D.阳虚便秘 E.热秘 正确答案:A

102.卫气营血辨证主要用于论治何种病证()A.伤寒病证 B.温热病证 C.湿热病证 D.外感表证 E.内伤杂病 正确答案:B

103.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跷脉 正确答案:D

104.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治宜首选()A.益胃汤 B.温脾汤 C.香砂六君子汤 D.加味四君子汤 E.平胃散 正确答案:D

105.在《伤寒论》原文中的茵陈蒿汤证,没有出现过()A.身黄如橘子色 B.腹微满,心中懊 C.小便不利,渴饮水浆

D.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 E.其人如狂或发狂 正确答案:E

106.热甚发痉者,可选用下列何方()A.羌活胜湿汤 B.通窍活血汤 C.三仁汤 D.增液承气汤 E.圣愈汤 正确答案:D

107.小青龙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A.外寒内饮

B.外感风寒,痰热内蕴 C.上实下虚,痰饮内停 D.风邪犯肺

E.阳虚阴盛,寒饮内停 正确答案:A

108.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侧经穴共有()A.45穴 B.67穴 C.44穴 D.69穴 E.43穴 正确答案:B

109.患者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渴,右脉数大,治疗宜()A.桑杏汤 B.桑菊饮 C.杏苏散 D.麻杏甘石汤 正确答案:A

110.下列哪项不是痢疾的主要病理变化()A.脾虚湿盛 B.湿热壅滞肠中 C.肠道传导失司 D.气血壅滞肠中

E.寒湿滞留肠中 正确答案:A

111.《素问·刺热篇》认为,右颊候()A.肺 B.心 C.脾 D.肝 E.肾 正确答案:A

112.治疗肾虚滑脱,精关不固之遗精,除补肾之外,应辅以()A.益气摄精 B.温阳利水 C.固涩止遗 D.补中益气 E.滋阴清热 正确答案:C

113.胁痛的基本病机为()A.气滞血痰 B.肝郁气滞 C.湿热内蕴 D.肝络失和 正确答案:D

114.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作用的药物为()A.苏合香 B.牛黄 C.石菖蒲 D.冰片 E.麝香 正确答案:E

115.再造散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防风桂枝 B.羌活川芎人参 C.黄芪茯苓甘草 D.附子细辛煨姜 E.枳壳桔梗前胡 正确答案:B

116.湿邪的致病特点是()A.湿性重着 B.易化热伤阴

C.与季节气候无明显关系 D.收引疼痛 E.易侵袭人体上部 正确答案:A

117.痰饮内停型呕吐的代表方是()A.温化汤

B.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C.温胆汤 D.平胃散 E.泽泻汤 正确答案:B

118.治疗痰厥可在基础方上再加()A.肾俞 B.丰隆 C.风府 D.劳宫 E.气海 正确答案:B

119.督脉络脉名为()A.会阳 B.会阴 C.至阳 D.长强 正确答案:D

120.腹痛作泻,泻后痛减,或大便时干时稀排便不爽,此证属于()A.肝郁脾虚 B.肾阳虚 C.脾阳虚 D.湿热 E.食积 正确答案:A

121.胁下偏痛,发热,脉紧弦,治宜()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C.大黄附子汤 D.厚朴七物汤 正确答案:C

122.下列哪项是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A.病程长与短 B.怕冷之症新与久 C.脉象有力与无力 D.病势缓与急 E.疼痛喜按与拒按 正确答案:B

123.下列各项,不属于治法的是()A.利湿 B.活血 C.攻下 D.化瘀 E.扶正 正确答案: 124.足三阳经走向规律是()A.从胸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头走足 D.从足走胸 正确答案:C

125.下列穴位哪项不是原穴()A.太溪 B.太渊 C.太白 D.大钟 E.大陵 正确答案:D

126.针刺风池穴的体位是()A.仰靠坐位 B.俯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正确答案:D

127.下列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A.致病广泛 B.变化多端 C.扰乱神明 D.局部刺痛 E.阻滞气机 正确答案:D

128.哪一项不属于鼓胀与水肿的鉴别要点()A.肿胀部位 B.肿胀的先后顺序 C.面色苍黄与否 D.小便通利与否 E.腹筋起与否 正确答案:D

129.足少阴肾经的母穴是()A.复溜 B.阴谷 C.涌泉 D.然谷 E.太溪 正确答案:A

130.“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句中“序”的意思是()A.次第。引申为按次第区分、排列 B.序言 C.古代学校名 D.中堂的两旁 E.季节 正确答案:A

131.患者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A.滚痰丸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清气化痰丸 D.温胆汤 正确答案:C

132.下列各项,属于色脉相符者是()A.肝病色青而脉弦 B.肝病色青而脉浮 C.心病色赤而脉沉 D.肺病色白而脉洪 正确答案:A 133.手太阳小肠经“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两骨”是指()A.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 B.尺骨和桡骨

C.尺骨鹰嘴和肱骨外上髁 D.尺骨茎突和豌豆骨 E.肱骨内上髁和肱骨外上髁 正确答案:A

134.气虚患者,复感外邪,应采用的治疗法则是()A.治其标 B.治其本 C.标本同治 D.先治标后治本 E.先治本后治标 正确答案:C

135.复元活血汤主治证的病机是()A.跌打损伤,胸中瘀血 B.跌打损伤,头面瘀血 C.跌打损伤,筋断骨折 D.跌打损伤,瘀留胁下 E.跌打损伤,痹阻经络 正确答案:D

136.只作为取穴标志,不用于针灸的穴位是()A.乳中 B.神阙 C.会阴 D.长强 正确答案:A

137.积证之瘀血内结证的治疗方剂首选()A.通窍活血汤 B.膈下逐瘀汤 C.血府逐瘀汤 D.身痛逐瘀汤 E.少腹逐瘀汤 正确答案:B

138.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B.阴阳二气的相互交通运动 C.阴阳二气的和谐状态 D.阴阳二气的对立表现

E.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正确答案:E

139.“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中的“以”作为__________用。()A.介词 B.因果连词 C.顺承连词 D.转折连词 E.表目的的连词 正确答案:C

140.寒证一般不与下述哪项证候兼并存在()A.暑证 B.湿证 C.痰证 D.燥证 正确答案:A

141.患者发热恶寒,周身酸痛,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当诊断为()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表寒兼里热 正确答案:D

142.肺胀见呼吸浅短难续,咳声低怯,胸满短气,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心悸,形寒汗出,面色晦暗,舌黯紫,脉沉细无力,当用何法治疗()A.温肺散寒,降逆涤痰 B.清肺泄热,降逆平喘 C.涤痰祛瘀,泻肺平喘 D.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正确答案:D

143.牵正散的功用是()A.祛风除湿,化痰通络 B.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C.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D.祛风化痰,定搐止痉 E.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正确答案:B

144.患者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动则更甚,神倦怯寒,舌质淡胖,苔白或腻,脉沉细迟。证属()A.瘀血痹阻 B.心阳不振 C.寒凝心脉 D.痰浊闭阻 正确答案:B

145.《素问·五藏生成》提出:诸脉者皆属于()A.心 B.肝 C.目 D.经 E.肺 正确答案:C

146.“胸痹”病名最早见于()A.《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金匮要略》 D.《世医得效方》 正确答案:C

147.肝阳上亢证的病性属于()A.里实热 B.里虚热 C.寒热错杂 D.虚实夹杂 E.里虚寒 正确答案:D

148.“根”的部位均为()A.经穴 B.井穴 C.荥穴 D.输穴 E.原穴 正确答案:B 149.九针载于()A.《难经》 B.《内经》 C.《左传》 D.《甲乙经》 正确答案:B 150.足少阳结于()A.窍阴 B.太仓 C.窗笼 D.至阴 E.玉英 正确答案:C

151.以下关于胆胀的描述错误的()A.女性高于男性 B.偏肥胖体型多见 C.病因与饮食结构有关 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E.病程短,不易复发 正确答案:E

152.下列各项,属于培土制水的适应证是()A.脾肾阳虚而水湿不化 B.肾不主水而水湿不化 C.心肾阳虚而水湿不化 D.肝失疏泄而水湿停滞聚 正确答案:A

153.手太阴肺经在上肢的循行路线是()A.上肢内侧前廉 B.上肢内侧后廉 C.上肢外侧前廉 D.上肢内侧中行 E.上肢外侧后廉 正确答案:A

154.耳穴内生殖器位于()A.三角窝前1/3的上部 B.三角窝前1/3的下部 C.三角窝中1/3处 D.三角窝后1/3的上部 E.三角窝后1/3的下部 正确答案:B 155.病人虚烦不寐,或稍寐即寤,其证属()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心血虚 D.痰热上扰 E.心气虚 正确答案:B 156.在五输穴中,井穴多位于()A.掌指、跖趾关节之后 B.腕踝关节以上 C.肘膝关节附近D.手足末端 正确答案:D

157.在“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中,“产”意为()A.生产 B.生活 C.出生 D.出产 E.生长 正确答案:C

158.水肿的治疗,攻逐法宜用于()A.水肿初起,复感外邪 B.体虚肿甚,日久不消

C.水肿缠绵不愈,正气日衰,复感外邪 D.病初体实肿甚,正气尚旺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D

159.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功效的方剂是()A.理中丸 B.桂枝人参汤 C.小建中汤 D.大建中汤 E.吴茱萸汤 正确答案:C

160.列缺穴与八卦中的……相配()A.乾 B.坤 C.坎 D.离 E.震 正确答案:D

161.治疗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者,宜首选()A.吴茱萸汤 B.龙胆泻肝汤 C.左金丸 D.清胃散 正确答案:C

162.小儿指纹色深暗滞多见于()A.表证 B.里证 C.虚证 D.实证 E.热证 正确答案:D

163.手太阴支脉直出次指()A.前缘 B.后缘 C.内廉 D.外廉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164.老年患者,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其治疗宜选()A.润肠丸 B.五仁丸 C.黄芪汤 D.济川煎 正确答案:D

165.能促进大肠传导作用的是()A.胃气的降浊 B.肺气的肃降 C.小肠泌别清浊 D.脾之运化 E.肾的温化 正确答案:B

166.十五络脉散布于腹部的是()A.大包 B.鸠尾 C.长强 D.关元 正确答案:B

167.吴茱萸汤的功用是()A.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B.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C.益气健脾,温化痰饮 D.温中补虚,养血通脉 正确答案:B

168.平素头晕耳鸣,腰酸,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舌歪斜,言语利,手指晌动,半身不遂,舌质红,脉弦细数,其病机是()A.脉络空虚,风邪人中 B.肝火偏旺,阳亢化风 C.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D.痰热阻滞,风痰上扰 正确答案:C

169.发作时晕倒,抽搐吐涎,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其治法是()A.化痰开窍,息风定惊 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 C.平肝息风,化痰定搐 D.清心泻火,开窍息风 正确答案:B

170.用于治疗滞产的穴位是()A.血海 B.足三里 C.涌泉 D.合谷 正确答案:D

171.咽喉淡红漫肿者,属()A.肺胃热盛 B.阴虚火旺 C.痰湿凝聚 D.肾水亏少 E.肺胃热毒 正确答案:C

172.足少阳经所络的脏腑是()A.肝 B.肾 C.脾 D.胆 E.心包 正确答案:A

173.肝失疏泄而胃失和降,其病机称之为()A.胃气上逆 B.肝胃不和 C.土壅木郁 D.土虚木乘 正确答案:B 174.十枣汤的功用是()A.补气健脾 B.益气补血 C.养血润燥 D.养血安神 E.攻逐水饮 正确答案:E

175.下列哪项是太阴病证的主要病机()A.脾肾阳虚,温化失权 B.脾阳不振,机能减退 C.脾阳不振,水饮不化 D.脾阳不振,湿郁化热 E.脾阳虚衰,寒湿内生 正确答案:E

176.瞳孔散大多属()A.肝风内动 B.肝经风热 C.气血不足 D.肾精耗竭 E.脾肾两虚 正确答案:D

177.我国现存治疗肺痨的第一部专著是()A.《太平圣惠方》 B.《中藏经》 C.《普济本事方》 D.《十药神书 E.《肘后方》 正确答案:D

178.小青龙汤的主治证候是()A.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B.恶寒发热,无汗,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C.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痞闷,舌苔白滑,脉弦滑 D.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软,或肢体浮肿,苔白滑或自腻。脉弦滑

E.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正确答案:B

179.下列哪个穴是足阳明胃经终止穴()A.天枢 B.承泣 C.厉兑 D.隐白 E.头维 正确答案:C

18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壮火”、“少火”的本义是()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 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 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 D.邪火与正气之别 E.相火与君火之别 正确答案:A

181.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的方剂是()A.参苏饮 B.小青龙汤 C.苓甘五味姜辛汤 D.华盖散 E.苏子降气汤 正确答案:B

182.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若兼见“项背强肌”者,宜()A.加用麻黄 B.加用芦根 C.加用葛根 D.加大桂枝用量 E.增大芍药用量 正确答案:C

183.有关滞针,叙述错误的是()A.滞针时,可在附近再刺一针 B.滞针时,可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

C.若因病人精神紧张而出现滞针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 D.为避免出现滞针,行针时宜采用单向捻转

E.为避免出现滞针,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 正确答案:D

184.中风,邪入于脏,其症状可见()A.肌肤不仁 B.即重不胜 C.不识人

D.舌謇难言,口吐涎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D

185.主治温疟或风湿热痹的方剂是()A.小柴胡汤 B.白虎加桂枝汤 C.达原饮 D.大柴胡汤 E.蒿芩清胆汤 正确答案:B

186.痰火壅盛,上闭清窍致厥者,治疗宜选用()A.导痰汤 B.礞石滚痰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正确答案:B

187.平胃散证涉及的脏腑是()A.肝脾 B.脾肾 C.脾胃 D.肺脾 E.肠胃 正确答案:C

188.水肿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开鬼门”是指()A.攻逐法 B.发汗法 C.利尿法 D.活血化瘀法 E.提壶揭盖法 正确答案:B

189.正疟的治法是()A.清热解表,和解法邪 B.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C.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D.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正确答案:C 190.哪部著作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薄之火自内攻之则鸣。”()A.《景岳全书》 B.《河间六书》 C.《内外伤辨惑论》 D.《医学心悟》 E.《医宗必读》 正确答案:D

191.症见胁肋胀痛,胸闷太息,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可诊为()A.肝气郁结 B.肝胃不和 C.食滞胃脘 D.脾胃气虚 E.肝脾失调 正确答案:E

192.针灸治疗腰痛主要以__________经穴位为主()A.足少阳 B.手少阳 C.足太阳 D.手太阳 正确答案:C

193.证见项背拘紧疼痛,活动不柔和,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治宜()A.葛根汤 B.桂枝加葛根汤 C.麻黄汤 D.麻黄汤加葛根 E.桂枝汤 正确答案:A

194.归脾汤的功用是()A.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B.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C.益气养心,健脾止泻 D.补血安神,健脾养心 正确答案:A

195.寒疝腹痛拒按,手足厥泠,周身出冷汗,脉象沉紧,方用()A.大建中汤 B.大黄附子汤 C.大承气汤 D.大乌头汤 E.乌头桂枝汤 正确答案:D

196.肺痈成痈期的最佳治法是()A.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B.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C.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D.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E.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正确答案:B

197.“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198.反胃的最佳治法是()A.温补肾阳,降逆和胃 B.温中健脾,降气和胃 C.健脾益气,降逆和胃 D.消食导滞,降逆和胃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

199.患者腹泻,日3~5次,为稀水便,有后重感,伴腹痛,时口渴,时悸,四肢欠温,脉弦,治疗当用()A.黄芩汤 B.白头翁汤 C.四逆散 D.葛根芩连汤 E.理中汤 正确答案:C

200.在“五脏有五脏之真精,此元气之分体者也”中,“分体”意为()A.不是一个整体 B.不是全体 C.非全部 D.肢体 E.分支 正确答案:E

201.体温39.2℃,咽干,头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治疗除主穴外,应加用()A.少商、百会 B.水沟、内关 C.鱼际、外关 D.内庭、尺泽 E.内关、血海 正确答案:C

202.出针寸迅速按揉针孔为补,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按揉为泻,是()A.开阖补泻 B.提插补泻 C.徐疾补泻 D.呼吸补泻 正确答案:A

203.阿是穴在《内经》中即是指()A.以痛为输 B.气会 C.节 D.骨空 正确答案:A

204.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的是哪位医家()A.吴鞠通 B.华岫云 C.王清任 D.张景岳 E.朱丹溪 正确答案:A

205.身肿腹大,目窠上微肿,颈脉动,时咳,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的病证是下列哪一名称()A.水胀 B.鼓胀 C.肤胀 D.肾水 E.风水 正确答案:A

206.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中,“修”意为()A.茂盛 B.繁茂 C.长短 D.长 E.矮 正确答案:D

20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不摄津的范畴()A.多汗 B.多尿 C.漏汗 D.遗尿 E.遗精 正确答案:E

208.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痰热郁肺型肺胀的主症()A.咳逆喘息气粗 B.胸满烦躁,目胀睛突 C.痰黄或白,粘稠难咯 D.痰稀易咯出 E.舌苔黄腻,脉滑数 正确答案:D

209.白通汤与通脉四逆汤中相同的药物是()A.干姜,附子 B.附子,甘草 C.附子,葱白 D.甘草,干姜 E.干姜,葱白 正确答案:A

210.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点()A.小趾端 B.涌泉 C.绕跟部 D.足跗 正确答案:A 211.交会穴是()A.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B.表里两经联络之处的腧穴 C.四肢部位与经脉相通部位的腧穴 D.六腑经脉和于下肢三阳经部位的腧穴 正确答案:A

212.浸淫疮的病因是()A.风湿 B.风热 C.风燥 D.血热 E.湿热 正确答案:E

213.酸枣仁汤主治证的病机是()A.心血不足,阴虚内热 B.心阴不足,虚火上炎 C.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D.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正确答案:C

214.小便频数,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首选()A.缩泉丸 B.桑螵蛸散 C.金锁固精丸 D.萆薢分清饮 E.肾气丸 正确答案:D

215.喘脱的病机为()A.心气欲竭,脾肾阳衰 B.心气欲竭,肺肾阳衰 C.肾气欲竭,心肺阳衰 D.肺气欲竭,心肾阳衰

正确答案:D

216.历代第一个对《素问》注释训解的是()A.王冰 B.王叔和 C.全元起 D.皇甫谧 E.林亿 正确答案:C

217.《素问·宝命全形论》:“木敷者,其叶发。”于鬯案:“敷与陈义本相通……木陈,谓木久旧也。“谓”用以__________。()A.综释全句 B.揭示句子含义 C.辨析近义词 D.揭示词语特定含义 E.解释比喻义 正确答案:D

218.胃痛的肝气犯胃型以取下列哪组穴为最佳()A.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 B.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C.中脘、神阙、足三里、内关、公孙 D.中脘、期门、足三里、内关、阳陵泉 正确答案:D

219.归脾汤最适宜于治疗郁证的证型是()A.痰气郁结证 B.肝气郁结证 C.心神失养证 D.心脾两虚证 正确答案:D

220.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宜选用()A.良附丸 B.金铃子散 C.理中丸 D.左金丸 E.四逆散 正确答案:A

221.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B.发狂 C.惊狂 D.惊痫 E.筋惕肉瞤 正确答案:A

222.没有五输穴的经脉是()A.督脉 B.大肠经 C.胃经 D.肾经 正确答案:A

223.十枣汤主治证的病机要点是()A.寒饮内停 B.水热互结 C.痰热互结 D.水饮壅盛 E.水气内停 正确答案:D

224.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A.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B.上焦有热,下焦有寒 C.肺热脾寒

D.心下有热,下焦有寒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225.下列各项,以精、尿、经、胎、便等固摄失调为特征者是()A.肾气不固 B.肾阳不足 C.肾阴不足 D.相火妄动 正确答案:A

226.陈某,女,17岁。不明原因发热、咽痛近1周。现出现口腔溃疡,面部及两颧部红斑,状如蝴蝶,胸背部也有红斑常现,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此病例属于哪种病证()A.阴阳毒 B.阴毒 C.阳毒 D.狐惑病 E.百合病 正确答案:C 227.温和灸属于()A.间接灸 B.直接 C.悬起灸 D.实按灸 E.天灸 正确答案:C

228.呃逆的发生,除了缘于胃气上逆动膈以外,与哪一脏关系最密切()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正确答案:D

229.下列何证最不易由脾气虚证发展而成()A.湿热蕴脾证 B.脾不统血证 C.脾阳虚证 D.心脾两虚证 E.中气下陷证 正确答案:A

230.苏子降气汤所治的“下虚”是指()A.肾精亏虚 B.肾阳不足 C.肝肾不足 D.肾阴不足 E.阴阳两虚 正确答案:B

231.患者自觉咽中梗塞,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如故,治用()A.百合地黄汤 B.甘草泻心汤 C.半夏厚朴汤 D.甘麦大枣汤 E.以上均非 正确答案:C

232.食滞较重,脘腹胀满,舌苔黄腻,大便秘结,宜选用()A.保和丸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方便选取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4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为14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4(51.85%),女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3(48.15%),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为(52.34±5.87)岁,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患者为15例,男性患者的占比为15(55.56%),女性患者为12例,女性患者的占比为12(44.44%),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54.28±6.79)岁,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环跳(患侧)、委中(患侧)、肾俞(双)等主要穴位使用1.5寸银针进行针刺,留针40 min于每个穴位,1次/d[1]。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中医针灸治疗与对照组治疗方法相同,为使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气血循行通畅,可采用推拿疗法,其方式为按、拿、点、滚等,并采取经络拍打方式对患者重点部位进行治疗,1次/d,两组均10次为1个疗程[2]。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便于后期对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对比。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转,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水准;有效:症状出现好转,各项检查指标有明显改善;症状完全无改变,甚至有恶化加重的嫌疑,各项检查指标没有明显改变[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78%,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中,腰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最为常见的病因,也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髓核的退变是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本因素,含水量的降低为其主要表现,并可因失水引起小范围的病理改变如椎节松动、失稳等;坚韧程度的降低是纤维环退变的主要表现。在成年之后,椎间盘由于修复能力逐渐变差、血液循环逐渐缺乏。椎间盘所承受压力可由于某种诱发因素导致而突然升高,并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髓核突出,即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可能被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而引发。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可致髓核突出,突然负重、增加腹压、妊娠、腰姿不正、受寒和受潮等为常见的诱发因素[5]。腰间盘突出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方面带来一定一定影响,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如果不能够得到较为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进一步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状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故此,寻求较好的腰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方法,帮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效的改善症状,缓解及治疗疾病,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

腰间盘突出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①大多数患者首发症状为腰痛。窦椎神经由于受到后纵韧带及纤维环外层的髓核刺激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②下肢放射痛。高位腰间盘突出症(腰2~3、腰3~4)在临床中少见,比例不足5%。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是绝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双下肢症状只表现为中央旁型或极少数中央型髓核突出者,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喷嚏和咳嗽等会加剧疼痛;③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是马尾神经症状的主要表现。是由于马尾神经被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所压迫造成。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及大小便失控等症状,临床上少见。对于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般的西医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只是在短期内效果较好,无法进行有效的根治,其远期预后效果较差,腰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多发病症,在中医理论中腰间盘突出症病症属于“痹症”、“骨痹”、“腰腿痛”的范畴[6,7];中医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较好,能够明显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经过此次研究该院进行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对比。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赖坤聪等[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腰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侵入体内或因患者腰腿局部外伤导致气血瘀滞所致,而在此次研究中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采用推拿疗法拍打患者的重点部位经络,对患者气血瘀滞和疏通经络实施针灸调剂[9],促进了椎间回位和肌肉活力恢复,有效缓解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被压迫的神经根[10]。治疗腰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疗法可帮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效的改善,减轻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从而有效的提高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医推拿综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医针灸治疗,两者结合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为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值得在日后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德军,彭兴甫,袁婉丽,等.中医针灸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老年人腰间盘突出症症的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06-4509.

[2]石锋.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6):836.

[3]宋如意.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42-143.

[4]刘跃华.针灸理疗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症136例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1(10):144.

[5]杨红.针灸、推拿及康复护理干预对腰间盘突出症症患者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150-2151.

[6]高明.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症7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0下旬刊):4124-4126.

[7]段云霞.腰椎椎间盘突出症CT扫描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8):148-149.

[8]赖坤聪,李振平,卢渊铭,等.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4):5-6.

[9]熊俊,陈日新,付勇,等.对热敏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1,42(339):48-51.

中医推拿和傣医推拿的比较研究 篇3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查阅、人物访谈等方法从手法的理论指导、操作术式、诊治范围、特色及优势等四个方面比较中医推拿和傣医推拿的异同点,对总结和整理中华民族文化中汉族和傣族推拿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中医推拿;傣医推拿;民族医药;比较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11-02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s etc. to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an medical Tuina and Dai medicine Tuina from four aspects:theoretical guidance, operation typ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cope and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comparative. Aimd to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between Han and Dai medical Tuina treatment method,and must have certain academic value.

Keywords:Han medical Tuina ; Dai medical Tuina; The folk medicine; Comparison

推拿是以特定的手法为主要手段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的一种治疗方法[1]。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手法应用方面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地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各民族在手法的具体应用中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具有文字记载,有的采用口授心传的方式推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具有民族色彩的手法应用体系,丰富了手法医学的内容。

目前大多数地区常用的中医推拿实为汉民族常用的推拿方法,起源于“中央”(相当于现代河南洛阳一代),为汉族人民多用。其他民族中,目前具有文字记载的以傣医、蒙医、苗医、回医、壮医为多。本文从手法的理论指导、操作形式、诊治范围及特色和优势等四个方面比较中医推拿和傣医推拿的异同点,为手法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 理论指导

中(汉)医推拿古称按摩、按蹻、乔摩、挢引等,以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等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其中,尤其重视经络腧穴理论。《医学入门》引张子和语:“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2]。《皇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推拿的基础理论体系。

傣医推拿以“土、水、火、风”四塔,“色、识、受、想、行”五蕴理论为指导。“四塔”是构成自然界的四种物质,傣医用这四种物质解释人体的生长法则。“五蕴”(夯塔档哈),即色蕴(鲁巴夯),识蕴(稳雅那夯),受蕴(伟达那夯),想蕴(先雅那夯),行蕴(山哈那夯)是组成人体的重要因素。《嘎牙山哈雅》奠定了傣医推拿的理论基础,“尼该档三”(三诊)是傣医推拿的诊断基础[3]。

两种推拿方法均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为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奠定了较好的基础。随着西医的引入和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推拿在理论指导方面不断融入西医解剖的内容,使其体系更加完善。傣医推拿因其应用地域的原因,吸收了古印度医学和其他民族医学的精华,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如天竺国按摩法即带有浓郁的古印度按摩色彩[4]。

2 手法的操作术式

中医推拿手法的操作术式繁多,分类方法也较为合理,如根据手法用力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垂直用力、平面用力、对称合力、对抗用力和复合用力等几类;根据手法作用目的进行分类,可分为松解类、整复类等;根据手法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成人手法和小儿手法;根据手法组合进行分类,可分为单式手法和复式手法。我们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分类方式是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即动作结构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进行分类,按这种分类方法,我们把繁杂的手法归纳总结为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等六大类[2],其中,除运动关节类手法中的“扳法”要求“稳、准、巧、快”外,其他手法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中医推拿在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学术流派和分支。如一指禅推拿、滚法推拿、内功推拿、正骨推拿、小儿推拿流派,每个流派均有各自的特点[5]。

傣医推拿手法的术式较单一,目前尚无系统的分类方法。据相关文献记载,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捏、拿,揉等理筋活络的基本手法,另一类为折、提摆、牵拉等关节整复手法。手法操作简单快捷,多在治疗同时配合膏摩[4]。其中,一些手法操作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如“天竺国按摩法”的手法操作多是将古印度传来的手法进行合理组合而成,多用于自身保健。“口功疗法”也是一种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推拿加膏摩的方法,傣语称“咪喔咪顿”,操作者在用推、抹的方法将药涂于患处的同时,口中必须诵念相应的咒语,傣医大多有属于自己的秘传口功[6]。这种操作法还融入了意念和催眠疗法的内容[7]。另外,傣医推拿还常用单一的特色手法治疗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应用“弯腰床摆法(哟腰拐哈)”特色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应用“抱膝滚腰法(划好格腰)”法维持腰背部功能,缓解腰背部酸痛[4]。

相比较而言,中医推拿手法的种类较多,分类也渐趋合理;傣医推拿手法有待进一步整理和完善。

3 诊治范围

中医推拿的诊治较为广泛,可以治疗内、妇、儿、骨伤诸科病症。其中,骨伤科疾病应用较为广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等脊柱与四肢关节病症,网球肘、肩关节周围炎、腰肌劳损等各种筋伤类病证;内科病症,如感冒、头痛、咳嗽、半身不遂等;妇科病症如痛经、缺乳、带下等;儿科病证,如发热、呕吐、疳症、便秘等;五官科病症,如牙痛、近视、鼻渊等[1]。

傣医推拿的诊治范围较为局限,仅以骨伤科病症及内科病症为主。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肉劳损、慢性胃炎、便秘、腹泻等病证。妇科、儿科疾病涉及较少。

除了诊治常见病证,两种推拿方法均可用于养生保健。其中,中医推拿在保健市场形成众多流派,难以统计操作流程种类和术式;傣医推拿手法中用于养生保健的操作术式单一,常以按法、拿法、揉法为主,在民间应用较广。

4 特色及优势

中医推拿的特色及优势主要体现在基于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发展历史悠久,从手法术式结构的分析到治疗疾病机理的现代研究,内容较为丰富,有利于该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随着“治未病”理念在广大群众中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抗生素和激素滥用带来的毒副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种具有系统理论指导,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及技术的分类应用方法,被临床较为广泛接受的绿色自然疗法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傣医推拿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其融入了特殊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并集中在一定区域内流传,尽管文字记载很少,但通过调研,仍可发扬其优势。基于傣医推拿的“口功”特色疗法是集手法和心理治疗于一体的较为完备的综合治疗方法,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傣医“膏摩”的广泛应用也是其特色之一,目前,傣医膏药制剂中,95%以上的药物均为傣族居住的当地所产,并以鲜品为主,可以保证膏摩的临床疗效。曾科学[4]通过调查表分析研究,傣医推拿治疗时,手法操作简单快捷,一般每次治疗为七分钟左右,多在治疗同时配合膏摩,526份调查中关统计有467份使用了膏摩治疗,占88.78%。另外,傣医在行推拿治疗时,会配合“暖雅”进行治疗。岩温龙[8]将其用于中风偏瘫时配合推拿手法取得良好疗效。

5 问题和展望

中医推拿与傣医推拿同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均属绿色自然疗法,不良反应较少,所需设施简单,运用方便,起效快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受地区差异、民族文化限制等因素,目前的医疗保健市场未将中医推拿和傣医推拿的优势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未能发挥两者优势互补的作用,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医疗技术的精华,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人使用中国的传统养生保健文化中的精华,使其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服务。

中医推拿从最早甲骨文中的相关文献记载,到导引、膏摩的出现,按摩工具的发明,经络腧穴理论的引入,推拿流派及手法种类的发展演化,直至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及康复医学知识的融入,都标志着中医推拿在不断地向前发展[9]。中医推拿如果不断渗入傣医推拿等其他民族的推拿理论和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傣医推拿、蒙医推拿、苗医推拿、壮医推拿等其他民族的关于推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手法医学的学科体系,将能更好的服务于世界人民,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华兰.推拿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1:3-7.

[2]赵毅,季远.推拿手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0-53.

[3]张超.傣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45.

[4]曾科学.傣医推拿治疗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06,22-40.

[5]陈建.中医推拿流派散论[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1(2):26-27.

[6]伍琼华.傣族医药与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6):55.

[7]冯志江,张超.傣医“抱”疗法治疗外伤病案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2012,11(11):9-10.

[8]岩温龙,玉波罕.傣医睡药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偏瘫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2):36-37

[9]杨爱国,张红参,罗建.等.试论推拿疗法之特色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5):217.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篇4

例精选汇编

实习报告是指各种人员实习期间需要撰写的对实习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进行描述的文本。下面为大家准备了16年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例精选汇编,希望内容对你有帮助。

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

为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我针灸推拿系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积极响应号召,充满激情的开展了我系xx年暑假社会实践。今年实践活动主题共为两个:

一为传承以往的“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服务活动,发挥专长,以“卫生

下乡”作为主要工作内容。

我系今年共确定了x支校级“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分别是赴宁波镇海“三下乡”小分队、赴上虞“三下乡”小分队、赴海宁“三下乡”小分队和赴宁波奉化“三下乡”小分队。我系学生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所学所长,发挥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在火热的七月围绕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健康普查、常见病的治疗、卫生常识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常规体检)、文化宣传、环保宣传、科技支农及企业帮扶、支教扫盲、文体联欢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在活动前集中加强培训,开展动员大会,帮助各位同学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准备。活动期间,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在返校后,我们也加强联系,对于活动结束后的情况追踪了解并总结反思,交流体会收获,扩大教育成果。此次的“三下乡”活动扩大了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社

会适应能力及自我锻炼能力,以使理论与实际能力相结合,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达到了在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受教育”的目的。

二为广泛开展“感知就业”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紧密结合,开拓社会实践新领域。”感知就业”活动具体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用人单位信息调查,采访校友,就业实践。

今年我系共有x组小分队申报院里的用人单位调查活动。暑假开始不久,个各小分队就奔赴xxx等地开展活动。其中宁波队访问了xx家医院,xx队和xx队调查了x家医疗单位,xx队也对x家单位进行了探访。他们获取了各单位的情况资料介绍,整理成为一份份宝贵的资料,为将来几年间我校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了指导方向。在各组的实践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今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医院青睐西医类毕业生,且很多都是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反而乡镇医院还是很需要本科毕业生的。当今对医学生 的外语要求也比以前更高,要求我们毕业生的英语达到四六级水平,在计算机操作上也有一定要求。从调查结果上我们看到临床、护理等专业较为吃香,而我针灸推拿类则所需极有限。这个结果的呈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要早做准备,学习刻苦全面,加强实践,做好吃苦、下基层的思想准备。

于此同时,我系有xx支队伍分别在xxxx、等地开展了校友寻访活动,走访了近xx家单位,寻访了xxx位校友。在这过程中,我们既有与校友见面时的激动,同时又被他们的经历所深深打动,有时还会因他们从事针灸推拿却发展的不甚顺畅的失落,但我们还是常常被大部分人的敬业爱岗精神所感动。各界的校友发展多面,有从事本行的、有转战商场的、有做领导干部的,但他们对于我们这些师弟师妹们都很亲切,字里行间带着对我们的殷切期盼。他们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如加强临床动手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要中西医全

面发展,培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等。很多校友都表示出了对学院及老师的眷念,纷纷询问学院目前的情况,并结合自身体会,对学校的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想法,也表示了有机会想回到新校舍看看的愿望。

就业实践活动是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自行联系到用人单位展开为期两周的实践锻炼,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系部分学生选择了自行联系医院进行见习的实践。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同学们都累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得这次的医院见习格外的有意义,收益非浅。在众多同学的心得体会里,大家都对此次的医院之行表示了肯定,见习使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增加了对非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还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才识的浅薄,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二)

一、见习时间:xxxx年x月xx日~xxxx年x月xx日

二、见习单位:xx医院

三、见习科室:针灸推拿科

四、见习过程:

学医生涯转眼就过了一年半,这一年多来医学的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念想,看到了未来的方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关于人生和价值。时时在憧憬未来的医生生涯。可自己一年来所学的所懂得的医学知识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刚念了一年半的医学生在医院是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的。当然关键是“武”的问题,而不是“地”的问题。去医院社会实践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姑且当做是学习吧,也理应是学习。只是把医院当成是另样的学校,学习的内容同样是医学知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实践着,也学习着。

自己一年来所掌握的相对于医学知识的海洋来说绝对是冰山一角。可是

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让我深切的感受到这冰山一角的也是重要的。推论开来:每一部分的医学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呢?与生死相关的事情可以算作是最重要的事情了。而医学知识的每一点滴都可能与生死相关。生命是可贵的,那么医学知识便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我想到了自己在学校时而马虎的学习,想到那些马虎而过的知识将来可能是致命的。一星期的社会实践让我明白学医马虎不得,懂得医学知识是严谨的。

20XX年1月21号怀着几分激动几分忐忑的心情到医院开始社会实践。激动是因为可以体验到如同一直以来自己所憧憬的那般穿着白大褂治病救人的行医生活。忐忑是因为在医院,忽略自己所知道的冰山一角的医学知识,自己毫无用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不能做好。医院是整个县医疗设施最完善,医德医术受广泛好评的一家私立医院。院长是一位可敬且亲切的叔叔。

“叔叔”是我初见时脑海中的第一个称谓,后来我发现我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称呼才好。“叔叔”显然不可,这里是医院,见习间我得服从管理,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辈分的差别。“医生”也不好,这是病人对这一行业工作人员的称谓,自己也是穿白大褂的人。思索间听到另外的年轻医生称院长为“老师”,自己才恍然大悟。也更是加深了自己对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医生是学术性很强的一个职业,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形容医生就再恰当不过了。医生除了工作还有不断地学习,工作中也同样在学习。于是资历更老的医生就是自己的老师也在情理之中了。院长很重视医学生的培养,同我一番小谈后,告诉我:人人都知道学医苦,但大多数医学生都还没有真正深刻地认识到到底是苦到一个怎样的程度。教育我要更为努力地学习,任何知识细节都要仔仔细细……院长说亲自带我,让我与他一同在内科住院部上下班的时候,我颇感殊荣,同时内心的忐忑又多

了几分。同时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我将要面对的是何等的困难。尽管在课堂上老师都或多或少地讲过一些,可是在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安。

上班第一天我就遇到所谓的小小的医患纠纷。医院住院病人打完点滴后未经医生许可上街后摔伤找医院麻烦。理由是:医院点滴导致病人体弱后摔伤。在我们的理解这完全是无理取闹。作为病人的主治医生,我不可想象这样的事情如何能坐下来跟病人家属好好地讲道理。可是看到院长蒋老师心平气和的态度,我很震撼。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好医生该有的境界,一种行医的境界,一种处世的人生境界。于是我医院见习学到的第一件事是对待病人的态度。第二天上班,老师给病人扎完针后离开了,这是一名身患肩周炎的病人。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种,我想多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就留下来了。我只简单的问了一些患者的感受啊之类的,结果病人把我当医生了,拉着我问了很多的问题。虽然

我们课上也讲过这个疾病,可是当病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一下子没了头绪,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场面一下子就变得尴尬起来。我吞吞吐吐回答了几句,看到病人一脸的茫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丢脸了!离开病房后,我就暗自下决心,回去一定要好好看看书,尤其是那几个临床常见的病种,再也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了!同时也让我觉得我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能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该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积极实践,丛中一点点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在下一次碰到病人的询问后,能够从容不迫的一一道来。

见习期间还出了一件让我很尴尬的事。有一位患了颈椎病的老爷爷脖子酸痛的厉害,老师让我给他做做推拿,缓解一下。我搓了搓手,老师站在一旁看。我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这样,总感觉从老师身上发出的气场压的我很

不自在,但是也得硬着头皮上。我先做的是拿法,老爷爷的身体属于壮实型的,脖子上面的肌肉也很僵硬,我拿了几十下就有点吃力了。这是老师说:“面对这种体型的病人你应该变通一下啊,单手拿一边吃力就换双手拿啊,这样既省力又能让患者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效果。”说完他亲手给我做了下示范,果然,在我手里没任何变化的病人在老师的手里就开始“啊啊啊啊氨地叫起来了,这才是真正起作用了的。后来老师就不再让我给病人做推拿了,因为他怕病人觉得钱花得不值。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就一直在旁边看着老师做,真不愧是几十年的老中医了,他给病人做完推拿过后,病人神清气爽地走了,对老师是千恩万谢埃还对我说了句:“小伙子,你还的跟老师好好学学埃”我不好意思的连连称是。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病人已经都处理完了,医生们也该下班了。忙碌了一整天的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开始聊天、讲笑话,逗得大家哈哈笑,气氛非常的好。

看得我非常的惊讶,看了一天的病,他们也有精力来娱乐。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他们忙碌了一整天,明天还得继续忙,是应该找点乐子缓解一下情绪,为接下来的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到这里,我挺佩服他们的,他们懂得

找工作之余的事情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轻松,这样才可以让工作变得有意思,让生活不古板。

一个星期以来,自己学会了系统的体检方法、部分常用医疗器械的使用、部分常用药物的治疗方向及用法和病历的书写等。发觉自己医学功底的薄弱和医学的博大与严谨。见习期间因为自己学功底的薄弱,自己突然很有念书的欲望,空闲的时候便翻阅资料为自己充电,我渴望着自己在医学的道路上快速地成长起来,渴望着自己可以救助更多患者。

在几天与医院的亲密接触中,我明白了,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作为见习或实习生,要做到:

1、待人真诚,学会微笑;

2、对工作对学习有热情有信心;

3、善于沟通,对病人要细致耐心,对老师要勤学好问;

4、主动出击,不要等问题出现才想解决方案;

5、踏踏实实,不要骄傲自负,真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医务纠纷是不可避免的,每位医生的从医生涯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纠纷,将来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习蒋老师以的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和谅解他们。毕竟他们是患者,是更需要我们理解和包容的人群。

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很充实也转眼即过,一周来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医学知识,更明白了很多为人为医的道理。认识到了自己医学知识的薄弱和医学的博大和严谨,懂得了自己应该更为努力与细致地学习。通过深入医院,了解患者,跟医生学习,懂得医生熟练操作的背后是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操练。这个星期的见习生活将存留在自己的记忆中,成为自己在医学道路上成长的一部分,也鞭策自己努力奋斗,争取在这条

博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篇5

中医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医学,至今没有脱离“经典”的范畴。是因为:其前提是所有的文明成果都是为当时环境下的生存服务;产生于对自然崇拜的背景,经验的积累来自于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客观观察,借用的理论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类比,验证条件是是否符合人类本能。

1、先来讲个故事: 1.1 原始积累

在遥远的过去,在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上出现了人类文明,生存着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又特别崇拜自然的民族。每天上午太阳初升(少阳),在一片生机勃勃开始劳作;中午阳光最为强烈(太阳),稍适休息;下午热量最足且沉闷(阳明),处理收获的食物;日落后聚集在洞穴,在漫天的繁星和皎洁的明月下开始夜间的劳动,重复着白天黑夜的轮回,慢慢形成了“阴”“阳”的概念。月亮的圆缺每28天左右循环一次,12个循环之后,太阳的大小也经历一次循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也随着冷热的交替出现兴衰循环,这便是一年。年复一年,人便衰老死亡,最直观的表现是不在呼吸,后来发现脉搏不跳了,好像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推动着血液的运行。

当时的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的劳作主要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在肥沃的土地种下植物,收获后用水火来烹饪,有人抢夺的话,要拿武器(金属)来保卫,只有这样才能够生存,所以产生了:木--提供食物的植物,火-取暖和烹饪食物,土--承载万物,金--保卫获得的利益,水--解渴。慢慢将这些概念进行了扩展:那些像植物一样有生机勃勃性质的为木;像火那样温暖有向上趋势性质的为火;像土那样承载万物性质的为土;像金那样肃杀性质的为金;像水那样寒冷向下性质的为水。

他们是一群凡人,也遵循这生老病死的规律。受伤或劳损后会产生疼痛,这些疼痛常常因为寒冷而加俱,遇到温暖而缓解,慢慢演变出了灸法。通过手的抚摸也能够减轻疼痛,但深部的疼痛需要使劲按,手按不动了就用脚踩,便产生了踩翘按摩。即便如此,深部的疼痛仍然感觉没到位,就借助工具来按压,痛的受不了了,就用坚韧而细的工具插进去,感觉到位了,舒服了,针刺便产生了。人体还会出现脓肿,把脓放出来常常痊愈,所以有了砭石,还会产生内科手术,但条件不允许,到华佗就失传了,人们通过这些方法,经过口耳相传,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希望把他们上升到理论。依山傍水生活的古人,首先看到奔流不息的河流养育了部族的生命,而河流是从山顶发源,沿着山间逐渐汇聚,在狭窄处、转弯处变得湍急,山体坍塌常常形成堰塞湖而产生水患,需要疏通才能恢复人民的生产。就依照河流开始构建经络学说。根据穴位的循经感传、脉搏的跳动、肌肉及骨骼的间隙来产生经络,一开始是客观的,将相互关联的点链接,经脉多表现是局部的四肢,数量逐渐增多,巡行方向是向心的。随着理论的发展,引用“阴阳”、“三阴三阳”的概念而形成手三阴经、三阳经,足三阴经、三阳经,并且将巡行方向改成循环无端。因为动脉搏动是经气盛衰的表现,随着经脉体系的整合,脉法也由“遍身脉诊法”到“三部九候法”,再到“人迎寸口脉法”,最后形成了“独取寸口法”。1.2思想爆发: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解放,阴阳家、五行家等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征伐战争导致民不聊生,疾病丛生,医学家为解除人民疾苦,借助百家思想,将大量的医疗经验上升到理论,有不同的流派,出现了扁鹊、医和、医缓等名医。1.2.1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身体机能比较亢进的时候,都是往外发散的,东西多了,就想给他人,如胸闷想发泄的时候外提胸部的皮肤能缓解症状;身体机能不足的时候,都是想内收的,什么都想留给自己,如肚子饿的时候喜温喜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进针时)“呼吸补泄”:人吸气时,体内气体增多,为实,其趋势向外,故进针为泄;当呼气时,气体减少,为虚,其趋势向内,故进针为补;而吸气末为最实,呼气末为最虚。(行针时)“迎随补写”:经脉的补泄就如同河流,顺着流向施加刺激为补,逆着流向施加刺激为泄;“提插补泻(徐急补写)”:“快进慢出”主要是增强“按”的刺激,故为补;“慢进快 出”主要是增强“提”的刺激,故为泄。(出针)“开阖补写”出针后的针孔会引起经脉内的气血外泄,故摇大针孔让气血外出为泻;紧按针孔,保护气血为补。1.2.2 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

“五行补写”:其演化出了不同经脉间的五行属性,和经脉本身井荥输经合“五俞穴”的五行属性。主要治法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泄气子”,其关系是五行间的生克乘侮,其背后是一气周流。我们可以将五行以相生顺序放在五角星的五个角:在位置上越接近自己、在趋势上越倾向自己,自己的气就越多,所以生我的母,是离我最近且气流向我的;克我的官为离我最远且气远离我的;我乘的子是气在我而不流向子;我侮的官,气在我,而气到官处已无气。。就是让我们通过这个模型找到气在周流的哪一部分出了问题,并进行精确治疗。“左右补写(顺逆补写)”:古人坐北朝南,上北下南,左东右西,中为土,万物生于土,故以操作部位为中心,向左捻针,为顺时针,阻滞患者左升右降的气机循环,故为泄;向右捻针,为逆时针,促进患者左升右降的气机循环,故为补。1.3 假说融合

秦朝统一六国后,进行了“焚书坑儒”,进行文化清洗,虽留有医书,但各个流派精华大量流失,在汉“大一统”思想指导下,各个流派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故《黄帝内经》记录了百家之言,再加上后人的注释及传抄错误,往往很难看懂,所以要静下心来,除去主观猜测去看。到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分为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阴阳六经学说方面的《伤寒论》,以五行学派理论为指导思想的藏象学说方面的《金匮要略》。

之后的内容就自己看书啦,历史记载太详细,我就没法杜纂啦。读后感

2.1 中医并不玄奥

听了上面的故事,会发现中医也不是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是古人在当时环境下,在“法天则地”、“顺应生命本能”的思路指导下,形成的人体机能假说;现代的西医主要是在“还原论”的思维下开展的假说。二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的生理病理,所以说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假说之间只能说那个更容易验证,或是在哪些方面更适用,而不是说谁对谁错,大家都在探索真理。

对于一些打着李时珍“内观隧道,惟反观者,能照察之”这句话,将中医说的很玄奥的说法,我是不赞同的,首先要搞清楚是经络学说指导气功修炼,还是气功修炼发现经络学说。中医是很朴素,也很局限,若说内观得之,那么经脉学说为什么是慢慢完善的?其他国家就没有得道高人?若说气功状态下能看到,那是走火入魔,心有妄念。但从另一个方面讲,经脉所过之处,多为气血旺盛之处,经过修炼,人的心更静,更客观,对各种生理病理变化的感觉更灵敏。“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2.2为很么还要学经典

因过去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作息和生存环境没有明显改变,所以观察到的规律无明显改变,但后人却难得像古人那样好奇的、安静的看自然、模仿自然,所以要从经典中去感受古人的思维,古人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中医用的是最接近自然地模仿,“天不变,道亦不变”。

古代医家相对朴素、真实,其书籍更倾向于对客观经验的理论总结,而非理论对理论的推演,故更接近症状本身。而且聪明的古人一定还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不好,有效的这些就流传下来了。

2.3 中、西医的优势:

中医优势:追求自然的“天人合一”,就像饿了想吃,冷了想穿一样符合生命本能,眼中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所以中医不能离开临床,不能离开“人”。

西医的优势,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借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前沿知识,集全球智力资源研究生命,且研究结果可以被简单重复。

所以,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因为不同医学有不同的视角,有了集众家之长的可能。总结:

医学的产生来自生命的本能,向理论进发。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一旦理论错了,行为将背道而驰,若是用理论推导理论,将是莫大的悲哀。医学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都是研究的人,只是视角不同,做一个简单的医生,简单的人。

注:上面仅为个人感想,没有历史的相对联系,也没有支撑材料,我现在没时间去考证这些。受本人学识有限,对上述内容概不负责。

对我研一上半年知识的梳理。

针灸推拿简历 篇6

姓 名: xxx

性 别: 男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6年09月

户 口: 台州市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xx中医药大学

毕业时间: XX年07月

所学专业: 针灸推拿

外语水平: 英语 (pets-4)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实习/应届

联系方式: 13888888888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期望职位: 医生/医师、医疗技术人员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1000-XX

教育经历

XX年9月-XX年6月 xx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专业

工作经验

XX年和XX年的8月 xx针灸推拿医院见习

XX年2月-XX年2月 浙江省xx医院毕业实习

专业技能

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治疗或缓解相关疾病及因疾病而产生的病痛。

工作业绩

XX 年—XX年 校运动会跳远、短跑等项目多次获奖

XX年10月 校太极拳大赛普通组男子第四名 XX年11月 校足球杯联赛冠军队主力成员

XX年 校红十字会优秀工作者称号

自我评价

中医推拿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30例功能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医推拿治疗组) 和对照组 (舒乐安定治疗组) 各65例, 选择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不寐证的临床诊断标准, 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脑部器质性病变、血液病、严重感染、骨折、骨质疏松、肿瘤等患者。观察组65例患者男21例, 女44例;年龄17~83岁, 平均42.8岁;病程1~43个月, 平均21.5个月。对照组65例患者男23例, 女41例;年龄19~79岁, 平均41.8岁;病程1~54个月, 平均20.4个月。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舒乐安定片1~2片, 睡前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治疗, 方法为: (1) 头面及颈肩部操作。取印堂、神庭、太阳、睛明、攒竹、鱼腰、角孙、百会、风池、安眠等穴。操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行一指禅推法, 反复分推3~5遍。继之指按、指揉印堂、攒竹、睛明、鱼腰、太阳、神庭、角孙、百会穴, 每穴1min, 结合抹前额3~5遍;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穴处做五指拿法, 反复3~5遍。行双手扫散法, 约1min;指尖击前额部至头顶, 反复3~6遍。 (2) 腰背部操作。取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穴, 背部督脉、华佗夹脊穴等部位。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攘法在患者背部、腰部操作, 重点治疗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穴等部位, 时间约5min。自下而上捏脊, 3~4遍。自上而下掌推背部督脉, 3~4遍。 (3) 辨证加减。a.多梦易醒, 面色不华, 头晕目眩, 心悸健忘, 神疲肢倦, 饮食无味, 舌质淡, 苔薄, 脉细弱者, 证属心脾两虚。指按、指揉神门、天枢、足三里、三阴交穴, 每穴1~2min;擦背部督脉, 以透热为度。b.心烦不寐, 头晕耳鸣, 心悸健忘, 颧红潮热, 口干少津, 手足心热, 腰膝酸软, 舌质红, 少苔, 脉细数者, 证属阴虚火旺。宜推桥弓, 左右各20次;擦两侧涌泉穴, 以透热为度。c.心烦不能入寐, 急躁易怒, 头痛面红, 目赤口苦, 胸闷胁痛,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 便秘尿黄, 舌质红, 苔黄, 脉弦数者, 证属肝郁化火。当指按、指揉肝俞、胆俞、期门、章门、太冲穴, 每穴1~2分钟。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中医病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标准进行判定:治愈:停止治疗后睡眠恢复正常, 所有伴随症状消失, 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停止治疗后睡眠基本恢复正常, 睡眠时间明显延长, 伴随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睡眠及伴随症状基本无改善或停止治疗后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治愈48例, 有效15例, 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36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为83.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口干1例,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

3 讨论

失眠症在现代社会较为常见, 由于社会发展快速, 人们精神压力较大, 加上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健康, 很容易出现失眠、健忘等症状。失眠症往往进展缓慢、病情迁延, 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症多采用镇静类药物治疗, 虽然短期内即可发挥功效, 但长期应用会产生成瘾性, 大量应用还会对人体脏器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祖国医学认为, 失眠症病机复发, 常见病因可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病后年迈、禀赋不足等[2], 种种病因引起心肾不交、阴阳不和, 出现夜不能寐、心悸健忘等症状。总体治疗原则应为宁心安神、平衡阴阳为主。而在具体实施治疗时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这样才能够发挥中医治疗的特色。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法治疗, 推拿手法可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上, 可在短期内调动人体的经络气血, 促进全身气血的疏通畅达, 通过辨证施治平衡人体脏腑间的平衡, 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从而改善失眠、健忘等阴阳不和的病理基础。经过4周的治疗发现, 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失眠症状, 且无不良反应, 临床治疗安全性很高,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

中医针灸推拿毕业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医针灸推拿;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任脉;膀胱经;拇指直推法;内关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93-02

中医学将顽固性呃逆称之为“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打嗝”,患者在临床上此种症状一般较为频繁并且难以自制[1];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导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多地是从我国的中医及气息角度来进行治疗[2]。而西医多采用的中枢兴奋药、麻醉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方法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症,但中医治疗方法疗效缓慢而西医治疗却对患者存在许多的不良反应。因此,本文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男13例,女22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0.34±11.27)岁;患者均接受门诊治疗,病程2.0d-7.5d,平均病程(3.43±1.28)d。對照组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5.24±10.35)岁;患者均接受门诊治疗,病程1.5d-10.5d,平均病程(3.57±1.07)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患有器质性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等患者;②孕妇以及月经期妇女;③脑出血急性期患者。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治疗方式为:采用吸气后屏气法,患者在深呼吸后用力屏气后缓慢吐气,并且重复多次。然后采用颈动脉窦压迫法,具体的方式是采用指腹轻轻地揉患者的颈动脉窦。

1.2.1 针灸

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和胃降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将其分为胃寒积滞、胃火上逆、肝气犯胃、脾胃阳虚、胃阴不足型。取穴:天突、膻中、中脘、膈俞、足三里、内关。配穴:胃寒积滞者加神阙灸法,胃火上逆者加曲池,肝气犯胃者加肝俞、太冲,脾胃阳虚者加脾俞、肾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操作:先取天突,沿胸骨后缘向下刺1寸,行提插捻转3分钟,内关采用重刺激使针感向肘窝传导,其余穴位根据患者虚实证型给予补泻手法,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20分钟,每日针刺1次,3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2 推拿

治疗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推拿进行治疗,以膀胱经和督脉作为重点操作部位,具体方法为:①基本治疗,取穴:督脉大椎至腰阳关一线,第一胸椎至第四腰椎夹脊穴一线,膀胱经背部一二线;手法:拇指直推法,小鱼际擦法。②若在直推背部时发现筋节及条索状肌紧张等阳性反应点,则需在阳性反应点施以点、按、揉、弹拨等手法以达解痉止痛之目的,随后双掌重叠按压督脉及膀胱经,整复错缝的小关节。③随证加减:胃火上逆者加横擦八髎;肝气犯胃者加按揉期门、太冲及斜擦两胁;正气亏虚者加按揉足三里及横擦命门肾俞。每日推拿1次,3次一疗程,两疗程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判定

①痊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停止其呃逆症状,并且3d后无复发状况;②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呃逆症状,偶有轻微的打嗝症状;③无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 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 )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一般来说患者出现呃逆的主要原因在于进食生冷、脾胃不适以及情志失调等原因所致,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经过自行的调养而痊愈,但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治疗[3]。中医针灸治疗本病主要根据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的理论选取特效止呃穴进行治疗,对于饮食不节脾胃受凉症状较轻者疗效较佳,而症状较重、肝气犯胃、背部小关节错缝者则疗效较差。笔者在临床治疗时,对照组中很多患者在针刺时症状立即缓解,但出针后几小时症状又出现,这些患者往往背部有阳性反应点,而治疗组中有16例是一次治愈。针灸推拿同属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各有所长。在呃逆的治疗上,针灸降气平呃针对症状,推拿整复错缝针对病因,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雄.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102-102.

[2]高明.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49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756-4756.

[3]毛磊.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09(7):110-110.

[4]杜元灏、石学敏主编.《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下一篇:信任是一团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