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篇1:

探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倡导“整本书阅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切实落实这一要求,积极认真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为语文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本文将围绕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语文学科教学)》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构建了阅读战略,从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推进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等方面均做了相当高位的籌划,并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利用这种新模式的阅读教学,拓宽阅读广度和深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尽管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逐渐地落实学生整本书阅读教育教学,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地显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为此,只有使用合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实现阅读效果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整本书是指为了提高小学生基础识字和学习能力而阅读的一些内容丰富、营养全面的正版书籍,可以是单本,也可以是一系列的书籍,整本书阅读其实就是学生对这类书籍的共读和自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改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要求和内容,也是阅读教学在新形势下的重大革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扩展和延伸学生的阅读面

传统的语文教材阅读,往往只对单独的一篇文章进行解读,学生的思维只能局限于这一篇文章中,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阅读想象、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发展,难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整本书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存在的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整本书中的人物、文章结构、故事情节以及思想都更加的丰富。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既可以拓延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极大地丰富他们的阅读量,深刻他们的思想,还能够在多样化的文体中感悟和积累语文知识,对帮助学生树立阅读信心、提高阅读效率有很大帮助,而且还能让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二)习得阅读方法,训练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能让小学生阅读过程中习得更多的阅读方法和锻炼阅读技巧。如:阅读时,学生会根据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在默读、浏览、速读、精读、品读等阅读方式中切换,不同的读本提供不一样的内容,学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领悟;不同的读本提供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可以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以致用,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提高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适时适量实施开展,对学生的影响的确非同一般。阅读的过程,伴随着学生质疑解疑、提炼概括、甄别体悟、预测判断等思维活动。这些能够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书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语气语调的起伏、行为举止的转变、故事情节的跌宕,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助力作用。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理念缺乏正确积极的认识

很多语文教师已经了解到新课改的最新要求,但是他们仍然停留于了解这一层面,教学中依然过度重视语文课本,过于关注教材本身,一直引导学生进行单独文章的学习,不能真正做到把教材当作例子,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据教材推荐合适的读本拓展阅读。教师人事不到位直接导致“整本书阅读”流于形式化。

(二)教师阅读指导的方式方法单一无趣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应当是百花齐放的多样化,比如: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怎样开展阅读活动,活动成效怎样展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文本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是单一的方法指导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学生的自身能力存在不足

学生的阅读态度不端正,阅读习惯也并未养成,还有阅读量的不足和阅读能力的缺陷,这些直接影响整本书阅读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需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这是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的重要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巧妙无痕地利用课堂的教学环节导入,激发并调动学生期待阅读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效率。导入环节的优化和创新,需要教师以整本书的理解和认知为基础,结合书籍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满足小学生需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为了让学生对《城南旧事》这本书产生阅读兴趣,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课文《窃读记》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谈理解,说体会,诉感想,走进文本,走近林海音,来激发学生想了解林海音童年生活的兴趣,而后抽取《城南旧事》中精彩片段,比如“赖床被打”等片段,为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这个片段,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这本书。

(二)选择合理的阅读书

整本书阅读的第二大基础,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情况选择适宜的书籍,让学生在书籍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来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在选择经典书籍时,尽可能地满足小学生的喜好,选择一些图文结合的书籍。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这类具有很强趣味性和故事性的书籍,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学生学会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基本保证。如《爱的教育》这本书由一篇篇日记组成,字里行间溢满真爱,常令人动容不已。由于每篇日记都可以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阅读,我经常利用上课的三至五分钟让学生以不同的朗读形式或自由朗读,或轻声慢读,或指名范读一篇,之后大家谈感受,说想法,品好词佳句,便于学生积累吸收。其中的一篇《我的母亲》表现了浓浓的亲子之爱,而对于爱这种情感的体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于是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静心阅读,边读边理解、体会并思考。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训练,学生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于是,他们慢慢地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提升了阅读能力。

(四)成果展示,激励学生主动阅读

激励性的成果展示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巩固学生的阅读习惯,实现阅读的期待。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成果展示,更好地推动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低年级学生可采用朗读比赛或背诵比赛,中年级可以采取制作手抄报比赛或读书笔记展示,高年级就可以让他们写读后感或者演课本剧等形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实现了阅读效果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落实和开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出有效的方法和有益的途径,这样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应有作用,从而不断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志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22(02):242-243.

[2]周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15(14):139-140.

[3]刘淑丹.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8,16(07):115-116.

作者:房素岚

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篇2:

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并分析了当前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有效对策,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倡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减少学生的做题量,让学生多读一些优质的图书,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非常好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因此,有必要根据当前小学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阅读教学措施,科学合理地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的特点

(一)阅读活动多种多样

小学语文教师在中高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成长需求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快速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还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阅读中。

(二)实现课内外双重阅读培养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唯一素材。由于教材中的阅读量有限,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数量,而实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课内外阅读双重培养,为学生拓展了阅读机会,提升了阅读量。在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模式下,能够让学生做好阅读计划,在完成课内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完整的阅读体系。

二、当前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当前依旧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将听与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更多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的说教。课堂氛围相对沉闷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部分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阅读内容,阅读效率难以提高。

(二)学生缺乏主动性

从当前整本书阅读在小学中高年级实施的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依旧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课堂的方式较为被动,在教师一味地灌输下,学生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依旧以被动状态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如此一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依旧很高,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难以提升教学效率。

(三)阅读氛围沉闷缺乏沟通交流

在整本书阅读模式下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掌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从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大部分课堂都存在缺乏沟通交流的情况,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无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最终的阅读效果达不到预期标准。

(四)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效率难以提升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分析来看,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采用精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内容。这种阅读方法主要针对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素材,并不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模式。由于阅读方法缺乏科学性,影响学生的阅读思维与阅读能力提升,学生习惯于对素材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进行逐一阅读与欣赏。使得整本书阅读效率十分低下,不但会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阅读效果也并不理想。

三、小学语文中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发挥出自身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与组织作用。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能力,为学生筛选出能够满足其兴趣爱好的阅读素材,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选择阅读素材时,要以此为方向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能够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与吸引力。首先,教师要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等。也可以通过对名著中的某一节选内容,吸引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阅读素材,都节选自经典名家作品。如《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分别选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为学生选择整本书阅读素材,这些内容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望,从而实现对教材阅读的延伸与拓展,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

(二)培养学生掌握方法体会阅读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过程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进行科学阅读,使得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能够对阅读内容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際情况与阅读素材的类型,让学生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通常情况下,教师会让学生先了解阅读素材的作者与整本书的相关书评,先从整本书的封面与目录开始,通过阅读目录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预测与分析,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以精读的方式对其中的情节进行阅读,探究整本书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特点,作者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亮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整本书中的脉络关系,也可以在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读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阅读质量与效率。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在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对整本书的封面及目录进行浏览,从漂流两个字入手,能够发现这是一本有关冒险的书。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作者进行了解,本书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受到真实故事的启发,以真实事件中人物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在海上多年的经历与体验倾注到小说中的人物身上,然后以自己的文学功底与想象力创作出这本被广泛流传的作品。这种充满探险的故事内容,对中高年级小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在遇到一些精彩的描写时可以让学生放慢阅读速度,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与描写方式。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自己喜欢的句子与词语摘录下来,并思考这些用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日后写作过程中能否借鉴这些内容。此外,学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后会产生一些创作灵感,教师要找准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

(三)在阅读中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沟通交流至关重要,决定了最终的阅读成效与质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并且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读写笔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体会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彼此分享阅读心得,感受阅读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与观点,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阅读体会分享。通过这种交流与分享的方式,能够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例如,当教师组织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可以与学生一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楼梦》中哪些人物形象有深刻的印象。此时有的学生认为对林黛玉的形象十分深刻,认为林黛玉是一个心思细腻、性格敏感的人,经常会由于他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自己脑补很多内容,如果林黛玉生活在我们班级中也很难与同学们友好相处。而薛宝钗的性格会更受大家的喜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与观点,让学生阅读完整的《红楼梦》原著再对人物分析时,要结合人物的成长环境与人物的个人经历,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到林黛玉从小失去母亲,是家中的独生女,因此性格有些孤僻,到贾府中生活势必会有些敏感。而薛宝钗则完全不同,虽然他也在贾府中生活,但是他一路成长有母亲的陪伴与爱护,自己家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出落得婷婷大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分析,从整本书中了解其中的细节之处,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语文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交流分享,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阅读后的体会与感受,在气氛活跃的课堂环境中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阅读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避免整本书阅读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成效。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诗词朗诵比赛、阅读汇报活动等,检验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情况与效果,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不同的方向为学生打出综合评价成绩,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自身的阅读成效。教师要为学生拓展阅读渠道,充分利用小学生较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体会,教师在此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

(五)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成效。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要根据教学需求与教学创新变化要求不断尝试教学优化与创新。但是依旧有些教师深陷应试教育误区,使得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对此,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例如,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其他的小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学,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主题班会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与学生就整本书阅读展开沟通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关的资料信息,结合自身教学情况与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案,从而保证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兴趣,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整本书阅读素材,将课上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协调起来。为学生营造交流分享互动的阅读环境,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鑫.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J]. 企业改革與管理,2018(4).

[2]郑正月.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档案管理研究[J]. 图书情报,2018(9).

[3]管荣建.小学高学段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5).

[4]李丹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的调查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5]赵苑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0.

[6]沈志秀,黄蓉,周晓英,等.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分析[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2018.

[7]颜懋祺.探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20(10).

[8]冯实.小学语文整本书的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进展:教学与科研,2020(3).

作者简介:石鹭,女,1990年生,北京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作者:石鹭

阅读新课程改革管理论文 篇3:

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过程卓有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当前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着手,首先阐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意义,随后简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新课程的改革,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行动起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真备课,积极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学生正处于语言文化知识积淀的时期,阅读能够让学生从书本中汲取文字信息和情感信息,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了解作者的心理世界,从而培养自身的创造性,丰富自己的情感。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阅读图书的平台,传授给学生阅读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更加深化了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情感发展的意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阅读教学,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1]。

二、当前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不够重视

当前阶段,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认知还停留在学生是“看闲书”的状态,对其给学生带来的教育意义还不够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或者很少进行阅读教学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跟随老师的思想,机械地对教材知识进行学习,对于文章内容没有深入咀嚼和体会,以至于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基调。这种状况是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不够重视的结果。

(二)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精神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国家提倡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革新,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由来已久,在很多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坚持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2]。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把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将阅读教学分为体裁、结构、写作特点等几大方面,将讲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作为终极目标,进行程序化、模型化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这种教学理念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精神,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不高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提高文学欣赏能力、积累写作素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文章的文学性过高,意义比较深刻,初中学生想要读懂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阅读没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语文学习只要把教材研读透彻,掌握简单的写作能力,在试卷上取得好成绩就可以,从思想上没有将语文阅读重视起来。在教师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看到文章,不知道怎么去读,对于作者的写作思路、篇章主旨和文字魅力提不起兴趣,只能根据教师的要求应付任务,阅读过程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阅读之后没有收获。

(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一般会为学生下达阅读任务,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开展有趣的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课堂缺乏魅力和良好的阅读氛围,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不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收不到好的成效。

三、新课程改革中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确定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教育环节。因此,初中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阅读教学重视起来,确定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教师在制定教学规划时,要合理调整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比例,将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3]。

(二)扭转教育理念,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而存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扭转教育理念,将教学目标从严抓成绩转到关注学生文学素养的身心发展上来。同时,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将教材文章解读与学生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研讨教材内容,课外主动进行阅读积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进行兴趣教学

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课堂学习的关注需要内心兴趣的引导。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通过言语鼓励和行为引导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从而确保阅读教学的效果。这种兴趣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阶梯式的阅读目标[4]。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对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关注,增強学生的参与感,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四)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对于阅读课堂的关注。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在阅读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进行完文章阅读后,互相交流阅读技巧和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分享自己的阅读方式,增强自信心,这样教师可以收获更多的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例如,教师在《欧·亨利短篇小说文集》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法。首先,教师在教学之初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技巧,然后让同学们安静阅读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几篇文章。随后的小组交流环节,让同学们讨论10分钟,与小组成员分享阅读感悟,最后自愿到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发言,谈一谈对于作者欧·亨利的认识和自己阅读文章的心理感受。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在阅读技巧上的不足,便于课堂结束的补充和总结,从而提升教学成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能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国鑫.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No.585(05):116-117.

[2]董才峰.初中语文阅读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7(7):11-11.

[3]黄桂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2018(8):7-7.

[4]单吉轩.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2):70-71.

作者:黄根生

上一篇:个人工作评价优选3篇下一篇:大学生村官工作计划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