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论文的阅读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驳论文的阅读(精选9篇)

驳论文的阅读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曹祥芹先生也说,“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的确,阅读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阅读影响着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阅读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因而它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最重要的动力。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之后,他就会主动地去阅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热心地去参加各种语文竞赛活动,他的语文能力也就会在阅读和活动中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我想可以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两条途径解决。

课内可以通过粗线条,大框架的讲读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始,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见到读物就能主动去读的习惯;其次是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既有阅读习惯又具欣赏水平,再加上读物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容易产生了。

二、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不外乎三种———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方法各有用途,我们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学会选读。在没有充足时间读书,或者无需仔细研究的时候要学会浏览;碰上重点的篇目要学会精读;为了积累语言要学会摘读,读中还要注意随时批注;读完写写读后感;读中要查阅工具书;要边读边想,重点精美的语段还可以边读边背诵;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住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读;抓住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巧妙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全面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在阅读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淀文化。

三、适时交流评价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很想倾吐自己的积淀和展示自己,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开展阅读的交流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与评价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交流时,内容要多样化:可以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等谈体会,说看法;其次,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师评,也可以学生互评,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平等的首席”加以引导、点评,并为学生修改自己的读书心得提出好的建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又有助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提高鉴赏能力。

于是,笔者尝试了一堂全新的阅读指导课,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切实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及思考的积极性,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比较受学生的喜爱。具体操作如下:

课前准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选择不同类型、题材、风格的文章20篇,这些文章不是太长,而且大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年代,好些是同龄人的作品,每篇文章印了15份。上课时将这些文章放在讲台上,以便学生阅读时取用。教学过程分阅读、交流、小节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

这一阶段的具体做法是把预先印好的文章题目发给学生,同时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①根据题目选取一篇自己感兴趣的。

②根据题目传达的信息,至少提出自己想要从文章中了解的三个问题,并把它记录下来。

③到讲台上领取相应的文章阅读,先浏览文章是否与你设想的一致,再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原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最后用圈点法精读文章,谈谈你的收获,也可以把收获写出来。

这个阶段教师巡视教室,参与学生的阅读,对学生的提问给以适当指导。如:肯定学生提出的较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受肯定者得到鼓励,其他人则得到启发,在这种氛围下阅读,效率会更高。有位学生选了《假如风有颜色》这篇文章,她提出了三个问题:风有颜色,是什么颜色?风有了颜色,世界变得怎样?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然后她按要求领取了这篇文章,边读边按要求回答以上的问题。检查一下她的笔记,发现她读得很仔细,理解也基本正确,于是,引导她再深入思考,鼓励她准备在交流时发言。

第二阶段: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阅读的收获。如:一开始提出哪些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文章与你的设想是否一致,是否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答案是怎么样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收获,得到什么启发等等。一个学生谈完后,可以再由另一位读相同文章的学生接着谈,让他们各抒己见。

在所选的20个题目中,有一个题目为“怎样把水烧开”,全班无人对这个题目感兴趣,问他们原因,一致的答案是认为它的内容肯定很无聊,“把水烧开”无非就是介绍烧水的步骤,还会有什么奇异之处,于是我先发给几个批判得最厉害的学生浏览,他们边读边笑,其他同学早就等不及了,于是我又指名让学生朗读。读完后,全班哄堂大笑。原来,“怎样把水烧开”仅是文章的一个事例,智者是要借这个事例来告诉那个满怀烦恼的年青人一个道理:删减一些不合实际的目标,或者是不停地拣拾“柴火”添加进去,都能让你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我把这篇文章发在了每一桌上,同学们都仔细得读了起来,欣赏“只有删繁就简,从最近的目标开始,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万事挂怀,只会半途而废”,思考着简单事件背后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作简要的总结评点,主要是针对理解上的错误给予纠正,同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这时的评价以正面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阅读的多元化,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后反思: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阅读指导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所精心选择的20篇文章涉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小说、科普读物,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题材、体裁、风格各不相同,充分满足了不同阅读兴趣学生的要求,同时也给拘泥于漫画书、作文选、娱乐书的学生一个有力的读物选择指导。从课堂的气氛来

看,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起来,就来平时不怎么举手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只有学生对阅读本身发生浓厚的兴趣,他才能积极地思考、探索。

2、指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检验文章的内容是否与自己设想的一致时,用浏览;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时,用略读跳读;欣赏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时,用精读,反反复复地读,并且用圈圈点点的方法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以读后感记录自己的收获。各种阅读方法适时运用,口、脑、心、手所有感觉器官多管齐下,发挥联想、判断、推理的能力,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提高!

信任阅读及阅读答案 篇2

原文

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

“时间不多了,请抓紧时间,作好交卷的准备。”监考老师一面巡视着全班,一面提醒我们。在剩下最后五分钟时,我正抓紧时间检查考卷上有没有错误,忽然,右边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

“喂,第二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怎么做?”

我扭着一看,右边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缩着脑袋在问我。“这……”我不知如何是好。给他看吧,被老师发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给他看吧,他肯定对我有意见。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他有些急了:“快点呀,拜托了,拜托了!”

望着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还是给他吧,就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把卷向他那边挪了挪。蓦地,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叫帮助同学吗?这是--啊!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他显得又失望又生气,朝我狠狠地翻了个白眼。我没有理会他,抬起了头,正巧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来,老师一定看见了我刚才的动作,以为我在--呢!

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交了卷。交完卷后,我总觉得老师还在用严厉的目光不信任地盯着我,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的。我想去办公室向老师说明,可又怕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

对,不管怎样,我要去向老师说明。我把眼光从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来,定了定神,离开教室,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稳地喊了声:“报告!”

“进来。”监考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刚才收上来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边。

“有事吗?”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清楚可见。“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没关系,说吧。”老师和蔼地说。

“是这样的,我刚才没有--。”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心里轻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气说。

“噢。”老师放好了考卷,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刚才在考场上,我确实看见你做了些别的动作,但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你做得对,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场纪律的。”

听了这些话,我顿时惊住了。怎么?是我多虑了,原来,不是老师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师。我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我欣喜地望着老师,感到这位以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古板的老师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我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了。

“好了,回去吃饭吧。你看,雨又下大了。”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向老师微微地鞠了个躬,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到的。

雨啊,真好!

1、选文记叙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选文开头写“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结局写“雨啊,真好”,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3、开头的“雨烦人”和结局的“雨真好”是什么原因?(4分)

4、短文中加横线的“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在文中指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4分)

5、文中结尾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

6、结尾一句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对表现全文思想内容起什么作用?(4分)

7、选文以“信任”为题该怎样理解?(4分)

信任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插叙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情绪不好;我的心情格外愉快。

4.没有帮人。

5.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写出了“我”心理上的进一步成熟。

6.抒情、议论、点明中心(突出中心)

7.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英语阅读:英语作文阅读 篇3

The character “茫” (“confusion”) has been elected the word of the year for by Taiwan residents.

Confusion took 12,000 votes out of more than 90,000 from among 52 candidates.

It was followed by 劳, meaning labor, and 忧, which translates to worry.

The top ten words of the year from to 2017 in Taiwan.

Feng Chi-tai, the chairman of the CTBC Foundation, said the word of the year selection suggests that Taiwan residents may feel confused about the future.

It was proposed by Peng Chi-mi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the Taiwan-based Weather Risk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as well as aggravating extreme weather.

The character 茫 (confusion) has been elected the word of the year for 2017 by Taiwan people.

Hsiao Heng-chian, chief editor of the United Daily News, said that revision of work rules as well as some major events including a massive power blackout in August that left millions without electricity at the height of summer, may also have led to the choice, Xinhua News Agency reported.

According to a survey recently unveiled by Taiwan’s directorate-general of budget, accounting and statistics, 34 percent of the workforce are short of the standard starting salary of 30,000 new Taiwan dollars (999 US dollars) per month.

In recent months, the island has also witnessed public protests from workers over concerns about longer working hours as part of controversial labor law reform enforced by the Democratic Progress Party (DPP).

The character “苦” (“bitterness”) was chosen by Taiwan residents as “Character of the year” for .

Taiwan initiated the vote for the annual character in 2008. 苦, meaning bitterness, was chosen last year, reflecting the feelings of people who had been affected by a flurry of natural disasters, including storms and earthquakes.

驳论文的阅读 篇4

但是中国人的阅读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管是纸质的阅读 还是泡在网上的所谓“阅读”,所花的时间不少,但收获并不大,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对很多人来说,阅读率可能并不低,但阅读力却在萎缩。所以, 阅读力比阅读率更值得关注。

所谓阅读力,是指对文字为主的精神产品识读、理解和消化的能力。很长时间以来,鲁迅著作一直是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指明灯,但如今鲁迅的著作在中学教材里被削减,甚至成了很多青年学子的阅读障碍,这就反映了如今阅读力的下降,因为鲁迅著作恰恰是需要用心去读的,需要费点脑力才能读懂它。

造成阅读力下降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而已。能掌握一门实用的手艺,能考上名校,能找个工作,就是阅读的全部目的。因此,对如何从阅读中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嗤之以鼻。其实,培养一个会思考的脑袋,才是阅读的最重要目的。

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慢慢消失:读图代替了读文,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于是,“轻阅读”“浅阅读”“软阅读”成了流行风景。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又能得到多少的思想升华?

我以为,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而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阅读率而是阅读力,是怎么读和读什么!

9. 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 仅凭纸质图书的销售下降就认定现在的中国人不爱看书了,这种想法过于片面。

B. 中国人的阅读大多是一种“娱乐化、低智化”的阅读。

C. 热衷于微博阅读的人群,除了获得短暂的感官快感外,还可以得到不少的思想升华。

D. 阅读力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10. 文中提到造成阅读力下降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11.结合文中一些观点,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力?(3分)

答案:

9.(3分)C

10.(4分)

①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阅读仅仅是为了实用。(阅读目的)

②以微博为代表的“低智化”阅读方式的流行。(阅读方式)

亲子阅读,书香家庭,亲子阅读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小朋友的妈妈,很荣幸能被咱们实验幼儿园再次评上“书香家庭”,今天,我借这机会向幼儿园的所有领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大七班老师三年来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和培养,感谢学校给予我们的这份鼓励和荣誉,它将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地读书,为自己的人生聚集更多的知识财富。

由于个人工作原因,和图书打交道比较多,也一直在做阅读推广方面的工作,所以深知读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专家讲,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并且越早越好,于是在我家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我就挤出时间和儿子一起读图画书,一起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与幸福。那时候,书对于孩子来说只是一种玩具,他可以啃书、可以撕书也可以乱扔书,只要孩子开心就行,所幸的是他对书本的态度总体上是“温和”的,玩累的时候也能安安静静地翻看一会。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我送他就上托儿所了,这个阶段的小孩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也很叛逆,对于上托儿所有许多不情愿和各种委屈,每天早晨入园都会揪心大哭,那时候最有效的安抚办法就是请保育老师带他去看书,效果超好。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发现了书还有一种能让人变得宁静和宽容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帮助孩子学会成长。

这几年一路走来,我发现通过阅读,孩子悄悄地认识了许多字,语言表达和知识积累不断提升,并且很乐于与大家分享和交流,性格变得活泼和自信,有时候还能自己编小故事、谜语和儿歌自娱自乐。去年他编了一

首童谣《小青蛙》,我们帮忙整理后参加“童声里的中国、成长的歌谣”全国童谣征集比赛,居然获得一等奖,这也算是对孩子爱读书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吧。

做为家长,我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都在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方面不停地尝试和探索。今天,学校邀请我代表书香家庭谈谈亲子阅读的经验,让我深感惭愧和不安,因为我只能说是和各位家长分享我们在亲子阅读中的一些真实体验,谈不上什么经验,一己之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我觉得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绘本就非常棒,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爱心树》、《大卫,不可以》等,这些书里不仅仅有好听的故事,更蕴涵了一些生活常识、动物的特点等在里面,孩子百看不厌。

第二,家长要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尊重孩子。我们不仅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还要给孩子多种可选择的阅读机会和形式。只要是孩子喜欢,读哪种类型的图书,每次读多久,或者从哪种形式开始都好。有点孩子酷爱看卡通片,家长就可以把与卡通一样的书拿给他,比如《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大象巴巴》动画片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但是孩子都是急性子,一集一集拖着不舒服,而书的内容比卡通片更加丰富、获取方式更自由、容易,这时他就会要求买书来看了。

第三,要认真对待孩子提的各种问题,引导孩子学会思考问题。我们知道,孩子经常会提好多问题,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就是引导孩子的最好

时机。父母不是百科全书,我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和孩子一起去查书或者上网搜答案,在查阅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和利用书籍。

第四,亲子阅读贵在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做信赖的人,也是孩子一生的榜样,父母每天抽10至20分钟时间做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学知识,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都很有利。

第五,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开展的阅读交流活动,和孩子一起阅读成长。相比较我们小时候阅读条件,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如今的公共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获取方式也很便捷,阅读氛围也较浓厚,家长只需要带着孩子多上书店和图书馆看书、借书,带孩子多参加阅读交流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也可以提升家长的自身水平。

这几年,幼儿园围绕香校园、书香家庭开展了许多活动,校方很重视幼儿时期阅读习惯的培养,经常为家长提供一些关于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这些都给家长指明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引导,能有效地敦促和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许多孩子成为活动的受益者,我认为,“书香家庭”活动要发挥长效的功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需要我们各位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

因为阅读,我们相遇散文阅读 篇6

张爱玲说:在世界上,我们总会遇见一个人,一个能陪我们共度一生的人,他不在这,便在那。

只要你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的。我很庆祝,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最爱的你。

------题记

有时候,人生总是那么的奇妙,让两个本来不认识的人,却在某一天,就那样相遇了。我们的故事,便是如此。我依稀记得那个下午,阳光明媚的,天空中,飘满的,是漫天的白云。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加陌生人,我的那个,虽然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是我却很少加过陌生人的.。特别是当我工作了以后,我更懒的理它了。那天,当我搜索了附近的人,我们的缘分。便是从那刻开始的。我忘记了,当初是谁开始开的口。可是我却记得,你问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你问我是否喜欢读书。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你问我喜欢活着还是死去一样。读书,是我生命中,除了旅游外,第二件喜爱的事情了。

大学时代,我曾以写作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读书,便是不可缺少的。我喜欢那些精彩曲折的故事,也喜欢创造那些。那是我大学时代,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当我见到你第一眼的时候,我便有种很亲切的感觉。那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后来我才知道,你带给我的,好像是母亲的那种感情,那种可以依靠的感觉。我从来不是个有恋母情结的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却给我这种感觉。那一种感觉好久都没有过的感觉。

后来,我回老家了一趟,我们便天天联系。你嘘寒问暖的,那时候,我便觉得,你会是我今生选择的女孩。我对你,已经有点喜欢了。无意之中,我在你的说说里面,便看到了你的说说,也看出来,你对我也是有点感觉的。

回深圳的那天,我便去找你了。我忘记了那时,我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相遇的时间不是很久,可是我却感觉好像过了大半辈子。就这样,我们在一起了。带着我对你的所有思念。

一个月后,我陪你去见了你的母亲。那是我第一次见丈母娘。以前总听人说,见丈母娘是多么的可怕,可是我却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可能是我选择了一个好的丈母娘。看得出来,你母亲对我也是喜欢的。

年后,我便去你家了。火车在经过了10多个小时候后,终于到达了桂林。那时,我要你在桂林等我。遇见你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今生,离开你,是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了。我也深深的迷恋上你啦。你成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

20XX年5月25日,我们结婚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婚姻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从来没想到,就这样的来临了。25岁那一年,我娶了你。24岁那一年,你便嫁给了我。

如今,当我每晚加班回到家的时候,我都会想抱抱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抱抱你。当看着早上你给我倒的那杯放在冷水里面的热水以后,当我看每次睡醒都能看着你给我做的早餐的时候,当我晚上抱着你熟睡的时候。我感觉,这一生,遇见你,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感谢有你,让我拥有了家的感觉,让我对家有一种更深的情愫。也有了另一个理解。

感谢阅读,让我认识了你,认识了年轻时候最美的你。

纸质阅读益于电子阅读作文 篇7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携带十分方便,不管在哪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阅读,它就像一座小型图书馆。而纸质图书就相对厚重了许多,假如你要出一趟远门,装上几本厚重的书就显得很累赘,和轻薄的电子书相比,自然是后者更得人心。

其次,电子书相对便宜的价格也是许多人心动的原因。纸质书的印刷太过费时费力,而且制造的成本相对高昂。那么能够较快较好地阅读的电子书也为人们大大提供了便利之处。

不过,当人们在享受电子书带来的方便时,是否发现了电子书中的弊端呢?

首先,电子书经常会出现乱码、错别字等排版不当的问题,这一点严重影响了读者们流畅的阅读感受。这样碎片化的阅读让他们在品读文章的同时,还要自动去改正书中的错误,这极大地削弱了阅读带给人们的快感。而纸质书讲究的是全面化阅读,对于理解文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电子阅读对我们的视力有着严重的危害,而纸质书较柔软,偏暗的颜色却在提高我们的舒适度,也可以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放松。据调查统计,因为电子书而影响视力的远比阅读纸质书的人多得多。

最后,电子书的阅读过程中缺少书的温度。读书,本就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闲适而存在的。在纸质书上,我们的手指拂过一页页纸,我们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温度,而是心灵的宁静与亲切感。这一切是冰冷的显示屏无法做到的。沉浸在书香中,可以让我们得到心灵的闲适,而在电子书中阅读,一味地贪多求快只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浮躁。

《走出书斋的阅读》阅读答案 篇8

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 (选自《书摘》)

15.选出下列对本文中心观点理解恰当的一项。(3分)

A.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B.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C.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D.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我们应该走出书斋,离开书本,走入市井,这才是读书的一种天伦之乐。

16.作者认为,读书人如果长期在书斋生活,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6分)

17.根据作者的观点,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请概括说明作者这样认识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5.C

16.读书人如果长期在书斋生活,容易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并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每点3分)

加强阅读实践 培养阅读型人才 篇9

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源中学 江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课外阅读往往为学校、教师、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弱化、忽视。其结果是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两大硬伤:对语文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写作材料贫乏、语言表达苦涩。

“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十分清楚地阐明了轻视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产生这种结果正是弱化课外阅读所付出的最惨重的代价。

为此,笔者认为,要治愈语文的这一致命伤,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笔者在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时,坚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兴趣化的读书选择为前提。在实践中重点从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抓好学生课外阅读实践,力争改变课外阅读被弱化的现象,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礼物来接受。”教师要“善于准确把握儿童的阅读期待,激活他们的已有经验,及时满足他们的表现冲动,因势利导,让他们尽情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露、沟通、碰撞,从而体验到语言的张力、阅读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悦。”这精辟的论述无不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也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强烈而稳定的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为此,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有兴趣时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认识它,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就提高了。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激发其对课外阅读的渴望。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课外阅读不仅不影响学生的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可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兴趣,活跃思维,陶冶性情,发展智力。充分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各科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他们未来生活中受益无穷的文化积淀。其次,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读书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另外,在阅读的层次上应遵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惧情绪。让他们尝到阅读的甜头后,再逐渐提出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形成负面引导,会让学生养成功利性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的良好的氛围。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突然宣布让学生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并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并要求学生想想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事实上笔者的这一步已经让所有的学生都喜出望外,他们十分珍惜这节不同寻常的课,选择自己爱看的书后,个个都像“饿汉”一样扑在书上,边看边想,边记边抄。课后,我还组织学生把摘抄的内容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展览出来,供同学在课余时间中互相欣赏,口头点评。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又评点他人的摘抄,取到动口、动手,又动脑的效果。在这样的氛围下,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要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见解,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独到的看法,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这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呢?笔者认为著名学者胡适的论述对于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他说,读书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个个字认得,不可随便放过,”“眼到对于读书的关系很大,一时眼不到,贻害很大,并且眼到能养成好习惯,养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说:“念书的功用能使我们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构造,句中各部分的关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两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义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书及思想方法的帮助来思考。

手到:读书“必须还得自己动动手,才有所得”。“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了,――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们可以说,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

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做到胡适先生所说的“四到”,那么课外阅读的效果就显而易见的了。效果有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就有了,越有兴趣和信心,那么阅读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此一来便形成了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

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科学的阅读方法可以控制和调节学生主体的注意力和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第一,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重视以点辐射,把联系课文的课外拓展阅读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情感深化点和技能巩固扩展点。”然而,课外阅读的指导关键在于课内学习所得的方法的正确的迁移。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各种阅读方法诸如精读、泛读、速读、浏览等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得以运用。另外将课内阅读的内容向课外阅读进行延 3 伸。一方面会使学生在阅读的量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另一方面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阅读学习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第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读书笔记。心记不如笔记,阅读时可以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将读过的名言妙语和自己的感悟摘抄在笔记本上,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印象,也有利于反思回顾。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的点滴之思写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顿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外阅读笔记还可以成为学生日后写作的材料与借鉴。

第三,采用反思、探究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在实践中,让学生在认真阅读作品,收集有关的资料,并在整理、归纳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实现对文本的思考、探究。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仅提高了阅读行为的层次,扩大了课外阅读的范围,同时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五、给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书籍

初中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识别能力较差,他们喜欢追求新奇,崇尚时髦,其选择书刊的主要依据是是否有兴趣,是不是流行的,他们的阅读往往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趋时性。课外阅读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就会陷入误区,被社会上的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东西迷住眼睛,从而会背离“好读书,读好书”的课外阅读的宗旨。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来读,比不阅读还要坏。”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向他们推荐一些品位、格调俱高、文质兼美的时代作品,如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等各类读物,让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积淀在课外阅读的促进下均进一步得到提高。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书籍少,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据调查,约有60%的学生是通过与同学、朋友互相交换个人存书进行课外阅读的,20%的学生是通过个人购买书籍进行的,但不论是何种形式,可供选择阅读书籍的数量少,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客观原因。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来说,如果连学校都不能给他们提供起码的阅读条件,他们还能去哪儿寻觅呢?作为语 4 文教师,应尽可能的与学校联系,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发动集体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以使学生有博览群书的条件。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我们虽然提倡自主、自觉的课外阅读,但也不是自由阅读,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课外阅读应该是有的放矢的阅读,体现在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的。为了防止学生放任自流,笔者认为,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语文活动课来提高阅读效果。

1、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如果能详细地复述或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那效果就更显著了。笔者认为,一学期召开二三次,每次发言人数应不少于五人。

2、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隔两三周就举行一次全班或全年级读书笔记展览,请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3-5篇,并且让获得荣誉者介绍经验,与较差的同学结对子,共同提高。

3、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这种活动,给学生指定同一课外篇目,让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最后以答题的方式考查。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阅读能力,同时促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其谓“一石三鸟”。

“哪里有生活,那里就有语文”。课外阅读要从生活吸取营养、广辟蹊径,开拓天地。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也要把阅读和写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个全面的发展。这些丰富多彩、意义非凡的课外阅读活动若能坚持下去,相信必定会有丰硕的收获的。

“日积月累,方能生悟”。让学生尽早、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加强语文课外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读的书多了,就会掌握、发展、运用书面语言,就会积累丰富的语汇,就会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也就是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习作时便有话可写,有感而发。习作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作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当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就能文思如涌、妙笔生花。在不断地阅读指导与交流中,学生必定会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尝到阅读的甜头,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生一旦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好读书、5 读好书,那么无论在阅读能力上,语文素养上,还是学习潜能上,都会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这样的话,语文的两大硬伤也就痊愈了。

参考文献目录: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②《教育过程》,③《江苏教育》,曹阳,④《小学语文教学通讯》⑤《语文学习》(沪)⑥《走向理想课堂——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分析》社2005年10月。

⑦《教育心理学》⑧《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方幼红,2007年,沈美琴,11月

2003年月

2003年6

上一篇:田野里的趣事作文下一篇:那一次我读懂了叶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