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所谓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本土化,就是指心理学工作者从本民族、本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和形成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以研究和解决本民族、本国家和本地区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与统一,是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1: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摘要]学生学业评价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文章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分析传统课程的教学弊端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必要性,建构了“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提出“以学生为本”,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在评价标准确立、评价主体构成、评价方法与内容选择以及评价过程建立等每一个操作环节设计中的多元融合性特点。

[关键词]学生学业评价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江洋(1979-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与教育、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管理。(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UPRP20140613,项目主持人:王江洋)

学生学业评价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所谓学生学业评价,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确定出学科课程的具体标准,然后通过多种考核方法,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就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得出学生是否达到预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教学改革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也突出强调我国新时期高等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和学习能力的评价。因此,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大学专业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基本理念与操作模式,以促进专业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从而真正提高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笔者以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改革为例,探讨“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效果问题,从而为促进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的健全提供可参考与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弊端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促进学生探索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即科研能力形成的课程,是我国高校心理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研究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心理科学研究的水平又取决于研究方法和科学方法论。因此,学习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对于提高心理科学研究水平,发展和完善心理科学的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在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与训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各高校心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是心理学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只有学好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才能获得从事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对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这样的弊端,即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的教学难度大,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差。究其主要原因是该课程考核存在“轻术重学”的倾向,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教师只顾讲授理论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业评价标准与内容的思考与建构;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只局限于理论考试,学生不能在心理科学研究过程中学以致用,心理学研究成了“纸上谈兵”。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心理学类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更削弱了心理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要祛除这种教学弊端,应从改革“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问题入手,从根本上将“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评价考核由“轻术重学”转向“学术并重”,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需求的“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进而不仅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师对其教学效果的反思,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的反思,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精神,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优化。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可借鉴的国内外教育实践经验

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将多元评价理念贯彻于学生学业评价实践的全过程。以美国高校为例,学生学业评价除由教师评价外,还需要通过学生所在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去,以多元评价主体的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最后的学业成绩。同时,美国高校学生学业评价还特别强调过程性评价,如将学生的课堂讨论与演示、课外读书笔记成绩、小组辩论表现、案例分析表现、调查报告撰写、师生互动情况等平时的考核指标融入期末总成绩。另外,美国高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一般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指标上,根据学科特点设定不同的指标、观测点,并且对每一个观测点都有详尽的衡量标准。

在国内,根据文献资料,我国以往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思想的理论分析。其理论观点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调大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全面性。如有学者基于多元智能视角认为现代大学学生学业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动机、态度、情感、意志、人格、人际交往技巧等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综合评价。二是强调大学生学业评价内容的多面性。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生学业评价内容除了要包含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之外,还应包含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理解与应用,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各种创新实践能力及社会沟通与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三是强调大学生学业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生学业评价主体不仅包括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包括学生自己、班级同学等,多个评价主体不仅可以避免评价的主观性、集中性与片面性,同时还兼顾了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四是强调大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如有学者认为,为了确保评价的信度,在现代大学生学业评价过程中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

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及教改研究的实践者,笔者在综合借鉴国内外上述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构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并在实践中检验其效果。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建构

“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建构首先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非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这能够使学生树立对自己负责的学习态度,有效激发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对个人学习的监控能力。与此同时,“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建构在评价标准确立、评价主体构成、评价方法与内容选择以及评价过程建立等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设计中,都强调多元融合性特点。其理论框架建构如99页图所示。

第一,“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评价标准的确立上,改革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将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合,重新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规定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学科知识体系设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建立起一套清晰的、符合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以此作为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标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发展优先的价值导向,不仅可以确保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保证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相一致。

第二,“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的建立上,改革传统的学生学业水平终结性评价,建立过程性、持续式、阶段性的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性(形成性)评价,使评价过程贯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发展性。教师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并保存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资料,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以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进步和不足给予激励或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反馈意见。教师通过布置阶段性实践作业,考核学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讲授的主要研究类型与研究方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并通过课堂展示、讨论环节,将学生阶段性考核作业的完成情况展现与反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如此,既重视了学生的现在,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使学生看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评价方法与内容的选择上,改革传统单一地通过纸笔测验式定量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评价制度,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引入了对学生课堂表现考核、学生成长记录袋考核、与教学内容进度相一致的阶段性实践作业考核等多元综合评价手段,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在每一种考核内容中都包含定量指标评价与定性指标评价两部分。这样就建立起了既重视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情况的评价;既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的多元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体系,确保了学生学业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第四,“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构成上,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的模式,加入了学生本人、班级同学、学生小组等多种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习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环节的操作完成全部评价过程,并且四种评价主体在实施评价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评价表)中的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计分原则基本是一致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内在统一性,这就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全面、更公平。例如,学生自我评价的操作方法是,学生本人使用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开题报告自我评价表的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对撰写的开题报告作业做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的操作方法是,教师事先根据全班同学开题报告作业的完成情况,选择出开题报告撰写质量较高的10名同学,对这10名同学就开题报告评价标准、方法及评价的公平性问题进行培训,然后组织这10名同学使用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开题报告同伴评价表的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随机评价若干名其他同学的开题报告作业,每名学生的开题报告作业将随机性地由两名同伴评价完成,取两名同伴评价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同伴评价的成绩;学习小组评价的操作方法是,由事先划分好的学生小组使用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设计方案小组评价表的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对其他学生小组完成的研究设计方案阶段性考核作业做出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每名小组成员均要参与并发表意见,由小组协商、统一意见之后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教师评价的操作方法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据试卷标准答案进行,而是取消期末闭卷考试,通过教师使用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设计方案教师评价表、研究报告教师评价表中的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设计方案、实证研究报告等阶段性作业做出评价。

四、“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一)实践过程

第一,建立“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即“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涵盖有关学分、学时、适用对象、课程性质、课程设计理念的课程概述;有关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课程目标规定;有关主要章节教学内容要点与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标准;有关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法、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等方面的课程实施建议;有关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与学习资源等附加内容。其中,起指导作用的是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即教师教学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理论上能够系统认识心理科学的方法论知识,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原则与技术;在实践上,使学生能够至少使用一种具体研究方法来完成一项心理学研究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学会分析数据和研究报告的写作,并可以对他人的心理学研究做出适当的评鉴;形成较强的心理学实践技能和较好的心理科学研究能力,并可以将其运用于心理科学研究、心理学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及企事业行政管理等实践工作领域。在具体的分类目标上,教师教学目标又分为掌握主要章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应运用“多元实践教学方式”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热爱及严谨求实科学精神的专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目标是通过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认识并领会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课后广泛阅读心理学专业文献,洞悉心理学研究脉搏;通过课堂内外的研究性学习,做到学以致用,能够设计并实践心理学研究。

第二,依据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实施建议,首先在本校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2012级学生课堂教学中试用并修改有问题的教学环节,然后在2013级学生课堂教学中正式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清晰易懂的课堂讲授与项目教学、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实践教学方式”,同时实施“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学期初第一堂课上,授课教师要说明课程学习时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方案,具体如右上表所示。在每一次阶段性评价之后,教师都要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总结每一阶段考核中学生呈现出的问题,从而督促学生,使其在下一阶段的考核表现与考核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二)实践效果的量化统计分析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实践效果,是授课教师通过追踪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学生(39人)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各个阶段性考核中的成绩表现(即表中记录的五项评价结果)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目前追踪研究流行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GM)统计方法。通过Mplus7.0软件编程,采用MLR稳健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追踪到的学生各个阶段性考核成绩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阶段性考核时间的延长,学生的考核成绩不断提高。其发展趋势模型的x2=11.37,df=1;模型的拟合指数CFI=0.94,TLI=0.98,RMSEA=0.001,小于0.08,精确拟合检验不显著(p>0.05);SRMR=0.07,小于0.08;模型拟合数据良好。并且数据模型截距发展因子的估计均值ETA0=71.64,即基线调查时学生的初次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为71.64分;斜率发展因子的估计均值ETA1=8.74(p<0.01),说明学生考核分数的上升提高趋势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此外,ETA0与ETA1之间的协方差值为-15.69(p>0.05),统计不显著,即阶段性考核成绩最终测量的变化率与基线调查时学生的初次考核成绩无显著相关,这说明学生成绩分数的变化与初始水平分数无关,而与学习发展过程有关。统计结果还显示,数据模型截距发展因子的方差值为48.55,且统计显著(p<0.05),即学生初次考核成绩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斜率发展因子的变化方差值为4.10,统计不显著(p>0.05),即后续的学生阶段性考核成绩随时间增长的变化率在个体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通过发展性过程评价,所有学生在各个阶段性考核过程中的学习成绩均有所提高。以上统计结果证明了“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且由于这种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已经过了研究者(授课教师)长达两年教学实践检验,故可以考虑将其在全国各高校心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实践中予以推广应用。

五、“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应用与实施建议

对于准备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应用“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的授课教师而言,研究者建议其在实际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授课教师应遵循心理科学发展的研究进程,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相应调整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体系;第二,授课教师在操作同伴评价时,应注意选择专业学习领悟能力强、在班级中能够起到学习表率作用的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确保同伴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第三,授课教师在操作学习小组评价时,应注意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发挥好小组长在小组评价环节的指挥协调作用,确保学习小组评价的有序性;第四,授课教师在操作教师评价环节时,无论是由授课教师本人评价还是由其他教师评价,都应注意摒弃对学生的成见,做到客观公正评价;第五,授课教师还应注意在每个阶段性作业评价之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确保过程性评价不流于形式,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戎.大学生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新西部,2010(6).

[2]张芝萍,郑栋,滕紫娜.多元学业评价模式及其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鲁先锋,李文莉.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的综述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4).

[4]马磊.生本取向:学生学业评价的伦理回归[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5]崔允漷,夏雪梅.试论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7(1).

[6]邵朝友,张斌,王少非.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7]王江洋.多元实践教学方式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作者:王江洋

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2:

论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变革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心理学中有很多研究表明大数据对技术的高效率,如果将其运用到心理学研究领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变革,探讨大数据时代对心理学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心理学研究;变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58

和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相比,大数据具备搜索快速、信息齐全、共享资源等优点,更是很好地解决了数据冗余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在很多行业、学科等领域得到了重视。近年来,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也有很多的作用和效果,心理学能够通过事物的表象反映出事物的内在特性,当然也需要对表象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大数据在其進行研究分析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大数据

1.1 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相对于传统数据,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力更大,它的特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数据十分庞大,已从TB级别进阶到PB级别;第二,数据的类型也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在图像、文章、视频和定位等一些方面有非常多的有用信息被提供;第三,它处理的速率特别快,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在数据中快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这是传统数据无法与其相比的;第四,数据提取的准确性,在任何时候数据分析准确性的高低都是关键,公司能因其准确性的高低做出最佳的决策,在现今时代,快速获取有效性信息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正是因为大数据具备的功能和作用,它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

1.2 大数据的用途

目前,虽然大数据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但大数据技术上已经是相当普遍了,大数据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是大数据科学性的一种体现,它主要是发现和验证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同时,其在天文学、基因组学、生物等其他复杂的科研中应用广泛,是不可忽略的。通过研究者的不断改善和革新,大数据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效果。

1.3 大数据于心理学研究

利用大数据开展心理实验研究已经是水到渠成。2014年一项针对Facebook大量用户的情绪调查研究表明,情绪对心理的影响,利用大数据把研究结果进行分类。令人惊讶的结果出现了,在主要接受积极情绪的人群中,积极向上是人们主要的想法。在接受了较多的消极情绪后,原本积极的人都会慢慢就变得消极。在以前的心理学研究中收集近70万个样本,将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而大数据技术却能够轻易的做到。

2 心理学

2.1 心理学的特点

人都是通过刺激下丘脑产生各种情绪,不管是何种表现都是表象,内在的情感需要通过心理学研究进行探究,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大多数人都很排斥心理学家,认为他们是能轻易地探究人的内心。然而,在真实的心理学界并不存在人们普遍的这种想法,心理学家必须通过人们的行为举止,推测他们的心理,以逐渐推断出人心里真正的想法。心理学对于保持人们思想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和身体健康。

2.2 心理学的研究逻辑

在心理学研究上首先要提出一个假设:在当下飞速发展的数据采集技术,不管结果是支持哪一种推测,都会使人们展开无限遐想。然后再证明研究结果与预想的大规模用户实验,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并证实,否则意味着预想错误。

心理学在进行假设检验时的研究逻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先验性,在得出最终结果前先进行推断。另外,和心理学研究的逻辑有所不同的是,大数据得出结论之前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数据分析,它的研究逻辑具有后验性。心理学研究的先验性实质上是由于传统研究方法在获取数据上的局限性,而大数据可以帮助心理学突破这一局限,使先验变为后验。这有利于推动心理学研究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符合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哲学理念。

假设检验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是,要想得到正确的推断,必须逐次验证各项假设,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大数据不同,其从各项数据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就可以引导出最终要证实的结论,这就是“数据驱动”的妙处,它极大地提高了最终推断的正确性和获取合理结果的可能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大数据不仅可以解决数据冗余资源共享等问题,还让心理学研究逻辑不断得到数据采集的改进和完善,带来了全新的契机。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心理学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样本进行检验,再把结果统计在一起进行比对。反复地抽取样本才能体现结果的综合性,才能得出最终的结果。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传统的研究方法得到改进,庞大的数据不再是头疼的问题,它能对数据进行快速对比,得出总体的比对结果,不再仅仅依赖于样本的检验。

在心理学研究中,调查法占据重要的地位。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调查法之一,把要调查的问题集中在一起,统一打印出来分发给众人填写,之后集中在一起查看大家对问题的看法。除了此之外,访谈法也是调查法中的一种。它一般是用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达到要调查的目的。除了听,看也能很好地对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人内心的想法都会有相应的肢体语言,对于一些不能用听获取信息的问题,观察法能很好的从侧面获取所需的信息。

想得到比较严谨的研究结果,测验法是一个选择,它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完整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践性,更能说明研究结果。与之相像的是实验法,在大数据时代,实验法仍然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宝法”。实践让它在时代的洪流中仍不逊色,心理学研究的突破不仅要靠病例,也需要大量实验的数据证明,变与不变的量是一次次实践得来的,严格的实验条件是实验法的首要条件。

2.4 心理学研究的载体

量表和问卷作为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载体,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回答问题以让别人获取信息,信息的准确度取决于提供信息的人。这受表达者表达方式的限制,而情景式和投射式的量表,可以很自然地避免这种限制。情景模拟可以直观地反应人在这种情况下的行为,这时的行为是由下丘脑直接控制发出的,具有较高的真实性。投射测量会向被研究对象提供一些刺激情景,被研究者自由表达,分析其反应推断其人格特征。这几种工具载体被积极地应用于研究各种心理学问题,同时还有很多专门针对某种研究的载体工具,不同的载体在针对不同问题时,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认知精神科学的兴起,记录神经方面的设备和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

3 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

3.1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运行

大数据时代,网络是人人必不可少的联系媒介。网络浏览也是人们最快获取信息的途徑,浏览过的网站会留下浏览的痕迹,浏览的痕迹能间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大量的浏览痕迹也能被快速捕捉,这些微小的痕迹在探究用户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数据冗余不再是提取庞大数据需要担心的问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大数据越来越息息相关,对于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恰当的解决。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传统的社交是永远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和作用的,所以网络社交从根本上创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通过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浏览痕迹,可以分析人们对彼此的心理,会对某些事做出什么样的回应。为什么会有虚拟世界的存在?什么样的虚拟世界可以构成一个虚拟的社会?网络的存在不是构建虚拟世界的主要因素,它只是一个虚拟基础。主要因素是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只有类似于人类现实社会的生活状态,才能被称之为社会。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在虚拟世界中都要得到体现,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个体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一致性,构成了人们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理解,对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已知悉的研究,探究两者之间的不同和一致,对认识虚拟社会、研究有关心理学理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剖析心理

研究表明人在接受某项服务或者用过什么产品后,一定会在心里产生一个想法,这可以归纳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用户在使用某种产品上会产生海量的使用记录,大数据方法能筛选出一些类似的记录提供给需求者,快速、有效地使研究者得到数据的有效值,有利于加快研究的进度,同时尽量准确地得知用户的想法,尽最大能力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3.3 避免错误

个体或者群体行为数据的逐渐增多,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心理行为分析,这能反映出比较大众的认知和感受,群体情绪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利于把握大事件的走向,避免由于数据调查精确性低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3.4 在线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人是很有效果的,但是执行人员的不足让心理干预不能同时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然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上进行快速有效地信息获取,能提高流程的速度,这样的在线心理干预能大面积进行,也会提高效率。

3.5 在线心理测评

目前,心理学界通用的主要测评手段是主观性较强的、来自用户自身的心理报告,这种方式的推广难度较高,且时效性也会受到限制,迫切需要改进。国内外学界对此已经展开了多项研究,试图运用数据技术,建立心理评估模型,借助超级计算机的力量,专家可以运用模型对广大用户实施实时的动态分析。

3.6 心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大数据背景下,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体系也将迎来革新。目前,心理学界的知识体系是在分析了大量现实的个体案例后建立起来的,然而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人的性格在网络上与现实中差别较大,大数据为相关人员分析人们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人格提供了便利,有助于其了解在不同环境状态下人所能表现出的人格。

4 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大数据采集信息的技术,对于人类行为等的预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而现今的心理学虽然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仍然需要继续在研究的路上不断创新和前进,这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有着很积极的作用。从某方面来说,行为预测这种外部表现是决策的关键。如果人们在研究结果上不过度加以解释的话,大数据方法将能直接通过群体的行为来进行数据分析,这可以对研究起到较大的帮助。心理学在逐渐发展的途中,需要的不仅是列出一大堆的课题研究,更需要考虑使用高效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5 结 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了体现科学技术的重要产物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应适当运用这种技术,尤其对于行为这种外在表现的研究分析。目前,在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方面,很多研究都能依靠大数据取得较为有效的帮助,尤其是在效率和信息价值方面。同时,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在很多方面也有密切的联系,适当在研究上提取出对其有用的信息也是必要的。对于研究的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充分运用高科技技术和设备,将心理学研究与大数据相联系,给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让心理学研究不断得到提升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廷劭,汪静莹,赵楠,等.论大数据时代的心理学研究变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2]喻丰,彭凯平,郑先隽.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学科体系重构及特征[J].科学通报,2015(1).

[3]管健.大数据能为社会心理学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14-12-03.

作者:张振国

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暴露出课程内容枯燥、学生抵触情绪强、教学效果差等问题,作者根据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一套以提升自主感、胜任感和连结感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方案,并就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感;胜任感;连结感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是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认定的心理学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也是各院校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而心理学研究的水平又取决于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在架构心理学专业学生合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理论性表现在,学生将在这门课上系统地了解心理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国内外心理科学研究的动态;其应用性则表现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对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能力,能够开展心理学研究,具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拓展专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我国心理学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对研究方法的系统学习与训练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质量对于提高心理學科研水平、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知识体系、促进心理学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自2011年起承担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前三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1.课程——内容枯燥。作为一门方法类基础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几门课程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最头疼”的课程,因为该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远不如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课程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课程中又充斥着大量公式和数字,这对于报考心理学专业对人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此外,该课程又以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和实验心理学为基础,是对这些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通常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好,因此学起研究方法来就显得更加吃力。

2.学生——抵触心理。除了学生没兴趣,学起来吃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对研究方法课程存在不少误解,最常见的就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研究方法,认为研究方法只有做学术搞科研才会用到,若不读研究生,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则根本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即使学了也派不上什么用场,即“研究方法无用论”。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之初,看到课名时便心生抵触,丧失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迫于培养计划要求不得不学,这也为课程教学工作增加了障碍。

3.效果——学完不会用。高年级的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常有这样的困惑,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后,迫切希望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答疑解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却又不知该从何下手。尤其在当前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从校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各种创新项目层出不穷,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愈来越多,热情高涨,渴望通过这些途径来展现自己、证明自己,但却无从下手。尽管关于心理学研究整个过程的知识在研究方法课程上都讲过,许多学生在面对创新项目和毕业论文时仍旧没有头绪,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也不知道该怎么做。[1,2]这种无力感不仅是学生面临的真实困境,更是对研究方法课程授课教师的巨大打击。可见,具备了相关知识并不代表同时具备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学改革设计

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己需要这门课程的知识,并清楚知道学了之后有何用处及如何使用,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教师讲授的内容才能被有效地接收、吸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

自我决定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心理学家E.Deci和R.Ryan提出的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该理论将人类行为的动机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关注于如何提升人类与生俱来的成长倾向,当一个人的行为是自我驱动和自我决定的,他/她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会因此而提升。而三种基本心理需求(Basic Psychological Need)的满足则是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内部动机,包括自主感(autonomy)、胜任感(competence)和连结感(relatedness),自主感是指当人们感觉到他们自身行为出现的原因,即他们感到在达成任务过程中完全能够听凭自己的意愿,而不受外界环境和他人所左右的一种心理需要。胜任感出现在个体感到自我行为有效性的情境中,是个体承担并掌握具有挑战性任务时体验到的一种感受。连结感主要出现在个体感觉到与他人互动联系并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包括团队合作与人际社交。[3]

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中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笔者重新调整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设计了服务于毕业论文,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改革思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学期内合作完成一项独立的心理学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一)提升自主感

课程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感。

1.调整课程目标,挖掘学生需求。在原课程目标——掌握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科研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新目标——服务于毕业论文,将研究方法课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一次提前演练,除了要完成一项独立研究撰写论文,还要完成本校对毕业论文过程考核的各项要求,如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即“三大件”,所有文档的格式要求也与本校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一致。因为毕业论文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当学生知道本课程的知识是他们做毕业论文时需要用的,本课程的演练可以帮助他们熟悉毕业论文的流程和要求,更加轻松地面对毕业环节,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学生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课程作业。

2.改革教学方法,鼓励自主选题。在课程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项目为主线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学习,师生双方通过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来进行的教学活动。[4]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5]不论是笔者前三年的教学经验还是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都表明,传统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的授课效果非常差,不仅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好,而且无法学以致用。[6-8]有学者提出,项目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7,9,10]尽管项目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主体性和掌控权,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在项目研究课题的选取上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研究主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使他们的研究项目不只是为了完成课程考核,更是为了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

(二)提升胜任感

项目教学除了具有使课堂讲授的陈述性知识得到及时实践,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加倍,把科学研究的零散知识整合到一起,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使教学内容获得更深层次加工,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学习效果好,不易遗忘的优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胜任感。独立完成一项心理学研究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对于任何一名本科生来说都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尤其对于从未参与过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其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自信。但是,当要求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性任务,让学生随着课程进度,分别完成相对应的研究项目各步骤:包括提出研究问题、查阅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提出研究假设、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数据和完成研究报告,就把一项科学研究分解成了每周要做的阶段性任务,每个任务不仅明确具体,而且与课程内容相对应,学生做起来更有信心。在完成每个阶段性任务的过程中又能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反馈,学生也更容易发展出对科学研究的胜任感。这就如同夜晚登山一样,当登山者看不到山頂,也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与山顶的距离时,会更专注于脚下的路,一步一个台阶努力前行,不知不觉也就到了山顶。有些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不够。

(三)提升连结感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任务可谓一举多得。对于学生来说既分解了工作量,降低了任务难度,又能通过讨论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还强化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长达一个学期高密度的课堂上下交流和讨论,对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归属感都富有成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已证实,在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且地位平等的情境下,频繁的非正式人际接触可以有效降低成员间的偏见,促进群体凝聚力的形成。[11]项目任务的指导和反馈也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增进了解之余,也增加了对彼此和课程的认可。团队合作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倾听和理解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学生未来步入职场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良好的小组氛围对于任务的顺利开展和完成至关重要,[12]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是学生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满足了他们对关系的需求,提升了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教学改革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在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不断摸索的基础上,逐渐找到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 课时紧张,引入翻转课堂

在教学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教师除了要讲授课程内容,还要对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这使得原本很饱满的课堂教学时间变得更加紧张,而将项目指导完全放在课后进行又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观察学习和互相借鉴。因此,在经过几轮教学尝试和摸索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入翻转课堂,将部分内容简单、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录成短视频,上传到课程网络平台上(如:文献检索),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学,并完成相应的项目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常暴露了教学当中的不足和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有针对性地解答,这样既可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又可以确保教学内容被学生准确接受并正确运用。

(二) 选题广泛,建立教学团队

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虽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却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为授课教师不可能对心理学中的每一个研究领域或每一种研究方法都了如指掌,而学生的选题五花八门,在过去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学生选取的主题或文献中会出现一些新兴的研究方法或技术,如日常经验取样(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基于主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等,研究内容更是涵盖了从认知心理学到社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授课教师不仅要持续学习新知识,还要了解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动态。为了使学生获得最专业的指导,仅靠一名教师是无法胜任的,要鼓励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选题,由最熟悉或擅长该领域或方法的教师提供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孵化各级各类学生创新项目。当然,多位教师的参与和教学团队的组建也需要所在院系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综上,在《心理学研究法方法》课程中开展服务于毕业论文的学生自主选题合作式项目教学改革,能够同时满足学生的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改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与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相匹配,在考核方式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在加强过程性评价的同时,还要采用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尊重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避免小组合作中的责任扩散和“搭便车”现象。

参考文献:

[1]郑信军.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探析——以《心理学研究方法》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5):109-111.

[2]周云,刘建平.以提高专业技能为落脚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心理学研究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188-189.

[3]陈巍,方义桂.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教学设计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8,(5):19-22.

[4]李妍.项目化教学在发展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91-92.

[5]胡庆芳.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6]雷鸣,吴顺领,陈华,等.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18-220.

[7]王江洋.多元实践教学方式在《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4):146-149.

[8]孙岩,陈昕彤,徐真真,等.《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8):130-131.

[9]谭红秀.改革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培养科研创新人才[J].科教文汇,2016,(3):136-137.

[10]庞爱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6):58-59.

[11]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第五版,中文第二版.侯玉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391-395.

[12]杨翠蓉,邵爱国,韦洪涛.基于问题的有效合作学习的实现——“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的探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78-80.

作者:许丹

上一篇:自考论文下一篇:廉政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