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研究心理(精选8篇)
一、对期货研究的正确认识
公司对研究的定位对于期货研究员的发展至关重要,公司为期货研究提供了研究的环境,作为一个研究员,有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软件、硬件资源,研究成果是否符合公司的定位,自身水平有没有提高,是决定研究员在本公司甚至本行业从业时间长短的核心问题。反过来,公司有没有对研究员的成果认可并推广,也直接影响着研究员后续工作。事实上,同期货投资者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一样,期货研究员也有较高的淘汰率,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期货研究工作与研究者的个性密不可分,期货市场风云变幻,一个不能静下心来发现问题、揣摩解决方法、追求进步的人恐怕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员。尤其对于策略研究来说,虽然面对的信息是客观的,但结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员的主观看法(当然这种主观看法与其功底有关),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工作。所以不必苛求其与主流观点一致,充分展示其个性、做到客观独立是优秀研究员的重要品质之一。其实,正是因为个性化的存在,研究成果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目前期货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宏观经济、品种的趋势交易、套利交易策略的研究,包括各种频率的定期报告、突发事件点评等等;另一种是专题报告,包括对期货行业发展、交易理念与方法、产品设计等等。对于前者,内容基本确定,只需持续跟踪、改进即可,对于后者,研究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选题目,选题要建立在对现有文献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并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如果只是粘粘贴贴、修修补补,那实在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有些券商已把“本报告的独到之处”作为报告中的必需项目。除了创新性外,实用性也很关键,本人比较推崇从现实问题中寻找选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于研究成果的形式,除了满足客户需求或公司发展外,本人一向提倡研究成果尽量公开,这有利于加强同行交流,共同提高行业研究水平。另外,本人认为,不仅策略研究需要持续跟踪、修正,“专题研究定期化”应该是未来专题研究的必由之路,只有持续地跟踪下去,在研究的成果得到检验的同时,研究水平也才有提高的机会。
二、期货研究的发展趋势
国内期货研究近几年发展速度迅猛,主流期货公司均成立了研究部门。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券商系期货公司异军突起,客观上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研究水平。传统期货公司也不甘示弱,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商品期货的研究水平也有所提高。以下是本人总结的期货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是对产业链挖掘得更深。深挖产业链在期货行业已经深入人心,一方面研究员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尤其是定价模式,给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与企业的交流也提高了研究员对品种走势的深刻认识,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其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要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识别其价值。股指期货的研究更是如此,由于其现货市场已经非常发达,我们有大量的关于现货的研究做参考,但股指期货毕竟是期货,在国内的制度体系下,交易情况肯定有自己的特色,这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二是视野更加全球化。商品价格的全球化决定了研究视野必须从全球宏观出发,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也要求股指期货研究要有全球眼光来看问题,逐步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结论要做到客观、独立,逻辑严密。历史比较、中外比较、情景模拟成为常用的方法。但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尤其是当今突发事件频发,因此需要对背后的逻辑进行深入挖掘、因素进一步分解,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悟性,才能抓住事件发展的主线。研究中还要对信息反映足够快,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敏感度。
三是数量工具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与商品期货不同,金融期货背靠发达的现货市场,尤其高频数据的存在,从而可以将大量模型加以运用;另一方面,这与近几年期货研究新生力量成长迅速不无关系,大量高学历人才进入期货行业,客观上推动了数量化工具的运用。但是,数量研究不能数量至上,一定要建立在经济逻辑之上,建立完美的模型并不是期货研究的目的。事实上,方法的复杂性与实用性、效果往往呈反比。
四是证券期货联合研究在探索中前进。证期研究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对期货公司来说,股指期货的上市必将推动其加强相关研究力量,而这是证券公司的强项,但股指期货毕竟是期货,期货公司对期货的理解更深。另外,期货公司在大宗商品的研究更为深入,证券公司也可以有所借鉴。宏观上,大宗商品的走势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有密切的联系;微观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与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联系紧密。
三、期货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本人以为,研究比较高的境界表现在结果上的一般形式是,找出看似矛盾的多空因素背后的根源,提前研判出“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结果,反映在表达上,就是深入浅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反过来则是研究工作的大忌。以下是本人总结的期货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1)逻辑混乱
逻辑是否清晰是研究报告的首要指标。是的,我们不能做到持续地正确预测市场,但如果我们的逻辑都是混乱的,那么这份报告就完全失去了价值。实际上,本人认为,建立在论据正确、清晰推理之上的报告,其正确性也会较高。最常见的莫过于“宏观指导微观”,比如周报中分析某品种的短期走势,言必称“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殊不知这些因素过于宏观,对短期行情基本没有指导意义。
(2)片面求全
初入行阶段,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常识”,因为缺乏常识很可能导致致命性错误,但到一定阶段后,我们要锻炼自己把握主要矛盾的能力。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掌握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能在众多的信息中抓住主要矛盾才是重中之重,这一方面要求研究中要有对全局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切中要害,找到当时的焦点问题。
(3)数据获取
公司购买的数据库无疑方便了研究人员查询、使用,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指标是通过调查等其他途径得来的,大多数基础数据需要二次加工,所以本人提倡尽量从源头找数据,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这样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们对数据本身的变化有更直观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对常用数据的数值大小以及变动便可信手拈来。
(4)方法偏好
计量方法近年在期货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多,但是方法最终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一味地追求方法创新,会偏离期货公司对研发实用性的要求。其实,本人以为,用老方法解决了新问题比用新办法解决了老问题更有价值。
(5)关于学习
关键词:股指期货,期货业,券商控股期货公司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数据, 2009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21.6亿手, 成交金额为130.5万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58.2%和81.5%。随着股指期货推出, 中国期货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期货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重大改变。
1 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发展历程
我国期货市场和期货业在过去的20年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理论准备与试办 (1987—1993年) 、治理与整顿 (1993—2000年) 、规范发展 (2000年至今) 三个阶段。
1.1 理论准备与试办阶段
新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起因于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随着逐步放开价格管制, 出现了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 农业生产大升大降等一系列难题。这时, 能否借助市场机制, 提供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价格信号, 防范价格变动风险 (构建保值机制) 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
1990年10月12日, 国务院批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1992年1月18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开业, 5月28日上海金属交易所开业;1992年9月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 这是我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
到1993年, 全国各类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 期货经纪机构将近1000家, 我国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的发展局面。
1.2 治理与整顿阶段
1993年11月和1998年8月, 国务院先后对期货市场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最终, 50多家交易所被压缩合并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三家, 交易品种也减少为12种, 经过重新登记与整顿、淘汰, 关闭了大批不合格的期货经纪公司。
1.3 规范发展阶段
2001年3月, 全国人大批准的“十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方针, 为我国期货市场长达七年的清理整顿画上了句号。
2004年1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该文件对期货经纪公司的性质、内部治理结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 并提出要把期货经纪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2007年2月7日, 国务院修订了《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该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 并将“期货经纪公司”改为“期货公司”。
2000年以后, 我国期货市场的成交额和成交量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三家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从2000年的6个增加到2009年的19个。
2006年9月8日, 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这对投资者开辟更多的投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推出金融期货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2 股指期货对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的影响
我国推出股指期货, 从表面上看只是期货市场多了一个新品种, 实质上却对我国期货市场的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上首个股指期货合约, 是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 (KCBT) 开发的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股指期货自问世以来, 以其实现价格风险转移的巨大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欢迎, 其发展异常迅速。目前, 全球有上百种股指期货合约在各个交易所交易, 股指期货已成为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期货交易种类。
资料来源:陶金峰.中国商品荣登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前三甲.证券时报, 第C005版, 2010-3-12。
在许多重要的金融市场上, 金融期货交易量甚至超过了其基础金融产品的交易量。按照国外经验, 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一般达到现货交易量的3~5倍。根据中金所、上交所及深交所的数据, 2010年7月16日我国股指期货成交额为2982.92亿元, 同日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为1048.1亿元, 股指期货的成交额已经接近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的3倍。
因此, 可以预计, 随着股指期货上市, 以及来自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资金的进入, 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规模将出现大幅度的扩大,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的大门将开启, 从而使我国期货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 股指期货对我国期货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在2010年4月16日之前, 我国期货市场中上市品种全部为商品期货, 与证券相关的衍生证券属于空白, 我国期货业与证券业基本按各自轨道运行, 二者相关性不大。股指期货推出将使期货业与证券业的关系更加密切, 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券商将通过做他们控股期货公司的介绍经纪商 (Introducing Broker, IB) 来参与股指期货, 与期货公司共同分享股指期货业务收益;二是投资者将横跨两个市场, 实现投资者的融合。
2006 年 7 月 28 日, 中国证监会确定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由期货公司开展, 券商不能直接从事金融期货的经纪业务, 创新类券商将通过为他们控股的期货公司提供IB服务来参与金融期货。随后发布的《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中对证券公司申请 IB 业务资格设定了“全资拥有或者控股一家期货公司, 或者与一家期货公司被同一机构控制”的条件。根据规定, 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只能接受一家期货公司的委托, 具有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条件的期货公司可以委托多家证券公司。
截至2009年12月底, 全国共有63家券商参股或控股期货公司, 占现有163家期货公司的38.65%。
券商有很多传统期货公司不具备的优势。首先, 券商的营业网点很多, 大的券商有100多家营业部, 小的券商也有几十家营业部, 而期货公司网点多的也只有七八家营业部, 很多期货公司只有一两家营业部。网点少对期货公司开拓客户造成很大的障碍。券商的营业网点不仅有大量现成的客户资源, 而且可以成为期货公司推广业务的良好渠道。
其次, 券商有研发优势, 有研发人才。股指期货的现货是股票价格指数, 而传统期货公司的研发优势主要在商品期货上, 对股指的研究能力远逊于券商。券商背景期货公司可以整合券商股东的研发力量,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投资咨询、信息提供、套保方案设计等服务, 从而吸引大量客户。相对于券商控股期货公司, 传统的商品现货股东控股期货公司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最后, 股指期货使券商背景期货公司开拓客户的渠道和手段有了根本性变化。长期以来, 我国期货公司开发商品期货客户相当困难, 主要依赖人脉、朋友介绍以及经纪人介绍开展业务。然而, 人脉资源终究有限, 招收和培训期货经纪人的成才率通常不高于 10%, 更困难的是招不到足够的员工。券商IB业务使券商背景期货有了新的开拓客户的渠道和手段。股指期货的现货客户大量存在于券商的营业部, 券商营业部可以为客户提供股票、期货投资一站式服务。在这次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期货公司分化进程中, 券商控股期货公司有望成为股指期货的主力军, 而非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则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业务的途径主要有:向期货投资者提供期货标准仓单抵押贷款、交易结算、保证金存管、银期转账;利用商业银行经营网点众多和客户资源丰富的优势向合适的客户推荐直接投资股指期货, 即作为中间人向期货公司推荐客户;推荐客户购买与股指期货挂钩的套利理财产品。各类期货公司都可以和商业银行合作, 是否能有效利用商业银行的渠道和客户资源将使不同期货公司的业务量产生巨大分化。
2009年9月1日由证监会公布施行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试行) 》规定, 根据期货公司在风险控制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计分高低, 将期货公司分为A、B、C、D、E五类, 分类结果将作为期货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期货分类监管政策的实施, 使得客户有向规模大、声誉好的期货公司集中的趋势。排在C类、D类、E类的期货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如经营不好, 有可能被兼并或淘汰。
总之, 股指期货推出, 不只意味着期货市场增加了一个交易品种。股指期货不仅会使期货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 推动市场规模扩张, 而且会促进期货业、证券业和银行业融合, 使券商背景期货公司异军突起, 交易量向大型期货公司集中。
参考文献
[1]陶金峰.中国商品荣登全球商品期货交易量前三甲[N].证券时报, C005版, 2010-03-12.
[2]曹凤岐.中国发展股指期货研究[N].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3]林煊.股指期货推出的市场影响[J].现代商业, 2009 (9) .
关键词:券商控股期货公司;股指期货;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2)01-0025-03
2010年4月16日,我国首个股指期货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由于券商、银行和各类基金的参与,期货行业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行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券商IB业务使券商控股期货公司可以利用券商丰厚的客户资源,银行中的理财中心客户也有投资股指期货的需求,期货公司开拓客户的渠道有了根本性变化。[1]券商背景期货公司应该通过与证券公司及商业银行的合作来拓宽营销渠道,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来建立核心竞争力,通过做到与客户共赢来实现期货公司的发展。
一、开展期证银合作,拓宽营销渠道
在我国仅有商品期货的情况下,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基本上在各自领域运行,业务合作关系极为有限。事实上,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源、营业场所、技术、人才和研发等方面具有期货公司难以比拟的优势,而期货公司恰恰在客户资源和营业网点方面非常薄弱。如果期货公司能与券商的各营业部、商业银行的广大网点进行合作,有效利用券商和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优势,将非常有利于期货公司扩大业务规模,降低运营成本。
(一)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的合作方式
“期证合作”是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依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利用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客户资源和硬件设施,结合期货公司的期货交易通道、风险控制经验和专业的期货品牌、声誉,为期货公司招揽客户、协助办理开户等,共享佣金收入的一种运作模式。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配合,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与股指期货有关的咨询和服务,不仅能使自己从期货公司获得佣金收入,而且这也将成为证券公司重要的服务和竞争手段。
根据《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方式为通过做期货公司的介绍经纪商,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户,并收取佣金。[2]券商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业务(即IB)可以使期货公司克服营业网点少、营销渠道和手段单一的不足,使得想要投资股指期货的客户可以直接在券商营业部办理开户等手续,而券商营业部有大量投资股指现货的客户,吸引这部分客户投资股指期货相对于以往开发商品期货交易客户要容易很多。
(二)期货公司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方式
“银期合作”是指期货公司与商业银行及其关联客户的配合与协作。目前,我国已经存在的银期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保证金存管、银期转账、银期通等业务,这种合作利用银行网络媒介,通过投资者自助式网络电子化操作,初步解决了客户与期货公司间的保证金快速调动问题。其中,开展最普遍的是银期保证金转账业务。2002年建行与中期期货公司的业务合作被期货界业内人士誉为“开辟了银期合作的先河”。
银行还可以通过个人居间模式与期货公司合作,即银行利用网点和客户资源的优势,将银行理财中心或私人银行中有期货理财需求的客户介绍给期货公司,期货公司为这些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咨询、信息提供、投资方案设计服务,银行从期货公司获得佣金报酬。[3]这种模式不仅为银行扩大了利润来源,而且为期货公司开拓了新的营销渠道,有望使期货公司的客户数量大幅增长。
在只有商品期货的情况下,虽然银行也可以通过个人居间模式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户并收取佣金报酬,但由于银行客户中有商品期货理财需求的客户非常有限,所以这项业务并没有真正展开。而股指期货有广
大的现货投资者群体,随着银行理财中心有大额存款客户的增多和客户投资理财意识的增强,这部分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想通过股指期货理财或保值的需求。市场基础的扩大,通过个人居间形式为期货公司介绍客户将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期货公司也将从中获得更多客户资源。
二、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服务
差异化、专业化和精细化
期货公司属于金融服务业,在现阶段不允许设立期货基金、不允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情况下,期货公司最基本的业务是经纪代理业务,即为投资者提供交易通道,把投资者的买卖指令传送到交易所撮合成交。这种服务本身是同质化的,各个期货公司基本没有差别。[4]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期货公司能否向投资者提供差别化的、专业化的、精细化的服务,对于开发和维护客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货交易对投资者在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高要求,决定了期货投资者对交易跑道之外的附加服务有强烈的需求。这些附加服务主要包括:期货公司把和交易品种相关的各类信息、资讯进行及时的搜集、整理、加工并迅速传递给客户,为投资者提供高水准、专业化的投资咨询,为投资者的交易提供指导协助,为大客户、法人量身定做科学的投资方案并跟踪指导,及时就新品种和新规则为投资者提供全面深入的培训,采用各种方式加深与客户的感情沟通,等等。这些附加服务是一个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必须做得优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主要是指期货公司要着力在研发和服务上打造核心竞争力,使客户能体察到本公司与其他公司在服务上的差别。这就要对机构客户和个人大客户,按“按需定制,持续跟踪,不断改善”的流程提供优质的个性化贴身服务,对重要客户自始至终进行跟踪关注,对资金量较小的个人客户提供免费的行情信息发布、免费的咨询服务、无偿培训等。
专业化主要是指要有一支一流的研发团队,并能将研发与渠道开拓、投资咨询、教育培训结合起来。研发水平是一个期货经纪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的体现,能否为客户提供对其有所帮助的咨询方案,将直接决定期货公司在竞争中能否生存下去。股指期货作为新的期货品种,在我国上市时间很短,期货公司现有研发人员和研发能力肯定不能满足要求。期货公司应抓紧时间招聘、选拔、储备股指期货专业人才,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留住人才,着手组建股指期货研发团队,研究、观察、分析国内外股指期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要对研发团队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要积极探索与证券研发部门的合作途径。商品期货的从业人员通常对证券市场涉及较少,对股票的估值体系研究更少,国内券商的研究实力远远高于期货公司,并掌握了大量股票交易信息。因此,如能把券商控股期货公司的研发资源与其券商股东的研发资源整合起来,将极大地提升期货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竞争力。
精细化主要是指提高服务质量,注重细节。要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通过网络、营业大厅、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以日评、周评、月评的方式向投资者传递研发成果。要定期将研发成果以杂志、报纸或电子文档形式发送给已有的或潜在的机构客户或重点个人客户。
三、提升期货公司品牌影响力,
建立品牌忠诚度
美国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浦•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和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提升品牌影响力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5]
品牌代表公司的形象,对想要开户的投资者来说,期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大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要素。目前期货公司正处于优胜劣汰的关键阶段。从期货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服务竞争将逐步取代提供交易通道和降低手续费的竞争方式,成为在期货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主要手段。公司要致力于实现与竞争对手在服务上差异化,突出个性化,逐步达到人性化服务目标。通过客户感知后的口碑宣传及公司采取的各种服务营销措施,最终树立期货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服务,建立起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同时,良好的品牌声誉,有助于降低客户对手续费的敏感,也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从而可以使企业获得稳定发展。
四、加强风险防范,实现期货公司
与客户的双赢
由于期货交易风险较大,并且交易规则及投资策略都与股票交易有较大差别,如果投资者贸然进入,很可能会遭受较大损失,从而可能导致客户流失、法律纠纷、难以再吸引新客户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必须在开始阶段抬高进入门槛,在股指期货运行一段时间并且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逐渐降低门槛,使更多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 (下转第80页)
一、国债期货的简介和由来
(1)国债期货的概念
(2)国外国债期货的由来
(3)国内国债期货的由来
二、国债期货的发展
(1)国债期货在国外的发展
(2)国债期货在国内的发展——327国债事件
三、我国国债期货的现状
(1)国债期货重启后的机制、监管政策......(2)影响我国国债期货重启的因素
四、借鉴与启示
(1)从327事件看.......(2)从国外的成功发展案例看.......(例如:英国、美国)
五、结论
(1)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通过期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及对人才的要求探讨了对高校金融专业期货投资实训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校内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外实践教学改革两个角度对具体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期货投资实训 实践教学改革 校外实践基地
近年来,我国期货业发展迅速,交易品种、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监管逐渐规范,市场运行越来越有序。目前,原油、生猪期货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将在合适的时机推出。纸浆、不锈钢、天然气、尿素、红枣、咖啡期货也有充分准备。《期货法》经过长期的论证和充分的讨论,已经被列入了本届人大的立法规划。另外,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内大批综合实力较强的期货公司进军A股主板市场和海外证券市场,以此解决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并进一步推进各种创新业务的发展。期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预计未来十年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或达30万人左右。
《期货投资实训》课程是我院金融管理实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是期货交易操作的实务训练课程。课程主要涉及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的基础知识、期货投资基本面分析、期货投资技术分析、期货投资交易系统的建立等等。如何使该课程的教学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期货交易操作、期货行情分析、期货投资决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既掌握一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人才,是摆在高校金融专业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笔者在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初步探索。
一、校内实践教学改革
(一)调整开课时间
我院金融专业《期货投资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三上学期,这里有两点问题。第一,该课程的先导课程《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金融学概论》等课程开设在大一阶段,《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投资分析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学期,这样大二下学期就将该课程和先导课程在时间上隔开了,不利于课程体系的衔接。第二,根据我院实习制度,部分学生会在大二结束后就出去实习,这部分学生就没有机会学习该课程了。所以,在综合考虑学分限制和开课顺序的基础上,我们建议《期货投资实训》课程调整到大二下学期开设。
(二)优化课内实训内容
为适应期货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优化课内实训内容非常重要。我院金融专业学生到期货行业就业一般从事期货分析师、期货经纪人(客服经理)和期货操盘手(投资经理)岗位的工作,这三个岗位的工作性质要求该课程的教学要突破期货基本知识、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等传统内容框架的限制,适当删减基本分析、技术分析等和先导课程有重复的内容,增加期货投资咨询流程、期货营销技巧、期货交易系统等内容。
(三)改革课内实训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现阶段,《期货投资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布置实训任务让学生练习为辅,这种教学方法固然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论功底,但是仍然属于填鸭式教学的范畴,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我们建议采用“以职业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以职业能力模块为框架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课堂上以教学场景模拟职业场景。比如在讲授期货基本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我们会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有客户、期货分析师、客服经理、市场总监等模拟角色,让学生在模拟一次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基本知识。另外,我们改革了考核方法,学生在场景教学中的表现、模拟期货投资的表现等因素占到了期末综合成绩的60%权重。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励学生提高实践能力。
(四)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期货投资实训》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但我院金融专业老师绝大部分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从事教师工作的,很少有企业一线实践经历,而由于收入差距等原因,我院较难从企业人员中招聘教师。我院也有教师假期到企业顶岗实践等机制,但是由于激励程度不够,实践中更多是流于形式,效果一般。因此,我们建议学院建立教师在企业实践活动和效果的评价机制,并将其与职称评定、工作量核算、绩效核算挂钩,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校外实践教学改革
(一)拓展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教师主导的校内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经营环境还是有很大差?e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企业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帮助学生较早实现“职业化”转换。校外实践基地还是教师顶岗实践、熟悉业务、科学研究的场所。我们开拓了华西证券、海通证券等校外实践基地,也有期货相关业务的合作。但是专门的期货公司实践基地还比较少,由于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建议学院给予更多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开拓校外实践基地的积极性。
(二)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方式
一是设计一套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具体包括组织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二是建立一套评价实习质量的指标体系。学院要与企业密切合作,不断完善实习过程,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三是校内教师学生团队的专业能力和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实践基地企业提供部分项目环节的外包服务。四是我院金融专业证券方向的相关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该校外实践基地的平台提升证券期货业务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无论是何种期货在进行交割的过程中,实际上都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现金交割,而另外一种便是实物交割。
实物交割的过程中,也就是交易双方的买卖合约在到期之后,依照之前交易的相关程序、规则,针对期货标的物的具体所有权进行转让,主要是一种对于到期之后未平仓的合约加以结算的行为。
在进行交割的过程中,如果说交割量大,那么就代表着市场表现出的流动性较差;而交割如果说较少,那么也就代表着市场本身所表现出的投机性较强。
从大量的统计资料来看,现如今较为成熟的商品期货市场,其所呈现出的交割率通常在5%以下。
我国现阶段的商品期货交割依然是实物交割,但实施执行的过程中,商品期货的交易目的是为了能够通过合约的买卖来达到差价盈利的目的,所以,目前在商品期货市场上真正进行实物交割的合约较少。
现金交割形容的便是在到期之后,通过结算价格的形式来针对未平仓的合约盈亏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计算,也就是直接通过现金支付的形式,针对期货合约进行结算的一种交割行为。
这方面的交割措施目前被广泛的使用在金融期货这一类型的无需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之下。
例如沪深300指数,就是通过最后两个小时所有的指数所涉及到的算术平均价,以此来促使期货本身的价格能够完全收敛于现货价格体系下。
在交割方式制度上的设计差异性,直接使得金融期货下的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之间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交割风险,单纯从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便能够明显的看出,交割风险因素本身,实际上就是商品期货之下所表现出的最大风险因素。
一方面来说,实物资源本身是极为有限的,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实如果说资金上出现了过渡的追逐现象,那么就必然会引发价格波动、扭曲、逼仓现象,从我国期指交易的历史状况来看,相关操纵者通过现货流通控制,达到期货价格操纵目的的情况也是较多的。
实际上,完全可以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将商品期货也直接引入到现金交割体系之下。
和如今的实物交割相比较来看,现金交割的优势在于连个方面: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实物交割所导致的较大成本上升,这尤其是适合牲畜活体交割上。
如此一来,交割也就更加的便利,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交易风险;有效解决期货价格所涉及到的合约到期日,进而朝着现货价格进行回归的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相关的价格操纵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交易成本。
二、保证金比率比较杠杆风险
期货保证金在实际进行设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违约概率。
保证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减少违约风险,如果说出现违约的概率较大,那么就必须要提升保证金额度;第二,市场本身的波动性和流动性。
从大量的研究数据来看,保证金的水平高低与持仓量、交易量之间完全是以负相关的形式所表现出的,但是其本身又是和价格波动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此外,其中所涉及到的结算次数保证金,实际上也就完全形成了交易者本身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所表现出的大小,将会直接使得交易的持仓量、交易量等受到直接影响,特别是市场本身所表现出的价格流动和波动率。
相较而言,只要保证金水平高,那么出现违约风险的可能性也就会大幅度降低,但是较高的保证金同样会使得交易成本增加,进而使得市场无法吸引到相应的投资者,进而降低了市场所表现出的流动性。
但是,如果说保证金的水平并不高,那么违约现象的可能性也同样会上升,进而使得市场利益遭到损害。
现阶段,我国的股指期货保证金通常在12%,而商品期货则在10%,部分强麦、早籼稻等保证金则为8%。
均低于股指期货,而股指期货为12%。
这一方面是考虑了上述三个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股指期货推出初期管理部门限制风险过大的考虑。
三、标的物变动的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
目前我国上市的活跃期货品种如铜铝、玉米等均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品种,大量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LME、CBOT等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形成的价格对我国同样品种的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我国期货交易所对其的逆向引导作用较弱。
因此,我国商品期货品种面临的是国际化的风险。
如铜铝涉及的是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风险为非系统性风险;且由于此类风险的国际传导性,此类风险较为不稳定,LME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上涨往往导致我国国内期货价格形成单边市,即连续涨停或者跌停,此时大量的投资者即使进行平仓也无法成交,给投资者、期货经纪公司、交易带来极大的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说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在交割的风险上,存在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由于标的物的不同,最终所应用的交割行为措施。
涨跌停板、保证金率依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就导致在实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两者的风险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单纯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金融期货下极具代表性的股指期货风险因素是要低于商品期货的,这直接导致风险的可控性是完全低于商品期货本身的,并且风险上的可控性,也超出商品期货本身。
参考文献:
[1]姜海霖.浅谈中国期货市场客体结构的优化[J].中国流通经济.(06)
[2]吴悫华.金融期货背景下的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培育[J].北方经济.(02)
20世纪70年代, 随着以固定汇率为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浮动汇率被许多国家采用, 直接导致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给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随着人们对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需求的进一步增强, 各种金融衍生品相继出现, 包括以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抵押凭证期货, 以合约为代表的利率期货和以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为代表的股指期货, 这也标志这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初步形成。
继股票期权、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之后, 20世纪末, 股票期货作为最后的金融创新产品也产生了, 形成了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类衍生品的完整体系。本文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股票期货的发展及各方面的相关问题。
二、股票期货起源及在国外市场的发展
(一) 股票期货起源及特点
股票期货也成个股期货, 是基于标的股票并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合约, 其性质类似于已经存在的黄金期货、原油期货、债券期货和股指期货。股票期货合约是两个对手之间签订的一个在确定的将来时间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只股票的协议。早在1970年, 巴西就已经开始远期股票交易。伦敦金融期货交易所在2001年首次推出25只个股期货产品, 这些新推出的产品十分受投资者欢迎, 一年之内发展到97只。自此, 股票期货交易逐渐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兴趣。
与股票现货投资相比, 股票期货具备自身的运作特点和交易优势:第一, 股票期货可以成为直接买卖股票的替代手段, 尤其是当投资金额有限的时候, 投资者可以利用股票期货迅速进入市场, 而无需等待现金资产的慢慢积累;第二, 股票期货作为一种灵活的投资方式, 可以成为常规投资组合的延伸和调整的手段, 投资者可以根据预期股票市场的变化运用股票期货来调整自己投资的头寸, 而无需在股票现货市场进行实际的买卖, 节省了大量的交易费用;第三, 股票期货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风险, 即通过在期货市场上与现货市场的相反头寸来规避风险;第四, 股票期货给投资者带来了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差异超出了正常范围时, 投资者就可以进行无风险套利操作, 从而使得价差恢复正常。
(二) 股票期货在国外市场的发展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金融衍生品需求的不断增大和股票期货本身的潜在优势, 股票期货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下图给出了2000年到2006年国际市场股票期货合约的交易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 除了2001年出现了暂时的交易量下降, 其他年份都呈现上升趋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衍生品, 股票期货的交易量在整个股权类衍生品中所占的份额还是最小的。股票期货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比在传统期货大国更为显著, 截止到06年股票期货交易量居前五位的交易所为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俄罗斯证券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欧洲证券交易所、BME西班牙交易所和南非JSE证券交易所。
二、股票期货制度设计
(一) 交易制度设计
1.会员制度。股票期货的交易采取交易会员制度, 境外主要股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会员基本上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 一是按照业务范围分为自营、经纪;二是按照交易会员是否具有结算资格进行分类, 分为非结算交易会员与结算交易会员。
2.交易订单和撮合机制。订单的类型分为一般订单和组合订单。金融衍生品交易制度的核心是其价格决定机制, 因此, 股票期货的撮合机制要解决的就是期货合约价格的形成机制问题。撮合的原则包括价格优先与时间优先原则和按比例的撮合原则。订单的撮合主要包括单腿订单的撮合和组合订单的撮合。
3.交易控制。为了控制交易的风险, 交易所对会员的交易进行控制, 包括资金的初始控制、价格限制和持仓限制。一般如果会员的资金不足, 交易所不会允许其开新仓。价格限制包括涨跌停板制度和熔断制度。而持仓制度是为了防止股票期货交易中出现市场操作行为, 从而对会员可持有某个股票期货的最大头寸进行限制。
(二) 结算制度设计
在海外市场, 结算机构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交易所的内部部门、交易所的控股公司和独立于交易所的结算机构。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在交易所内设结算部门, 能够提高交易所和结算机构的整体效率, 但同时也给交易所带来了结算风险;而独立于交易所的结算机构交易与结算环节相互分离, 使交易所规避掉了结算风险, 降低了运营成本, 但会降低合作效率, 不利于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结算也实行会员制度, 交易会员分为有结算资格的会员与没有结算资格的会员, 不同的交易所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此外, 交易所还实行结算担保金制度, 结算会员要向交易所缴纳用于应付结算会员违约风险共同担保资金, 担保金分为基础担保金和变动担保金, 当出现违约、担保金被使用时, 结算会员要按时补足担保金。
(三) 风险控制制度设计
股票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制度带来的高杠杆性、价格对信息的敏感性以及交易制度的错综复杂性给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结算风险和违约违规风险等。为了保证股票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行, 各国交易所都建立了相关的机制来控制风险。
从政府角度看, 主要有立法和行政手段。国家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利用其强制力制止各种违规操作的发生, 规范期货市场各类主体的行为。
从交易所角度看, 主要的制度有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减仓制度和风险警示制度。大户报告制度是指, 当投资者持仓达到交易所规定的数量时, 需要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和头寸的状况。而强制平仓制度是指当透支者不能按时缴纳保证金或结算准备金不足时, 交易所有权对其实施强制平仓。
三、股票期货定价及运用
(一) 股票期货定价
1.没有股息情况下的定价。在没有股息的情况下, 假定在期货有效期内无风险借贷利率为r, 则股票期货与现货之间价格的关系为FT=Ster (T-t) .其中FT是T时刻到期的股票期货在t时刻的价格, St是t时刻的股票价格。
当FT>Ster (T-t) 或者FT
2.有股息支付情况下的定价。在存在股息支付的情况下, 在计算股票期货的价格的时候就要考虑股息的影响, 假设在期货有效期内, 持有一单位股票所获得的股息收入为DT, 则可以证明股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为:FT=Ster (T-t) -DT。无套利定价思路如下:假定一个投资者t时刻购买了一单位股票, 另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单位的期货, 在到期日, 股票投资者收入是ST-St, 同时获得股息收入DT, 而购买期货的投资者收入为ST-FT, 同时延期支付的收益为St (er (T-t) -1) , 无套利条件是投资终值相同, 也就是ST-St+DT=ST-FT+St (er (T-t) -1) 。由此可得FT=Ster (T-t) -DT.
假设股息支付固定, DT=Pt (ed (T-t) -1) , 则:FT=Ster (T-t) -DT
3.在利率随机和存在税收支付的情况下的定价。以上两种情况的假设条件都过于理想, 现实生活中, 股息的支付并非固定, 而且利率也是在不断变动, 期货交易者要按其收益的比率缴纳税收。已有的对股票期货的研究中, 新的假定包括三个方面: (1) 长短期资本收益率相同, 都为g; (2) 利息和股息的税率都是i; (3) 期货交易的收益和损失的税率都为f。在以上假定的基础上, 有学者提出了如下的股票期货定价模型:
FT=St[e (1-i) r (T-t) -g]-∫Tt (1-i) D (w) e (1-i) R (t, w, T) (t-w) dw/ (1-g)
上述模型相当于引入了一种期权, 意味着股票持有者可以通过实现资本损失以减少税收, 尽管可以放松各种假设条件来使得股票期货的定价与现实相比尽量合理, 但由于定价的复杂性, 在实践中对上述期权定价仍然很困难。
(二) 股票期货在实践中的应用
1.运用股票期货套期保值。股票市场套期保值主要是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入与现货市场的相反头寸来实现的, 具体可以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持有股票现货多头的投资者可以进入期货市场的空头来规避未来股票下跌的风险, 而预计未来要买入股票的投资者, 可以进入期货市场的多头来规避未来股票价格上升的风险。
2.最有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投资者套保组合价值变动为:△R=n△G-△H.最有套期保值比率就是使得套保组合的价值变动对被套保组合价值变动敏感性为零的套保比率。
最优套保比率的估计常用方法是最小方差套期保值比率, 也就是使得套期保值组合收益的方差最小化。组合的方差可以用现货和期货的方差以及它们之间的协方差表示:
σ2R=σ2H+n2σ2G-2nσHG=σ2H+n2σ2G-2nρH GσHσG
要达到最小方差套保比率, 必须使得σ2R最小化, 也就是σ2R对n的一阶导数要为零, 二阶导数大于零。
dσ2R/dn2=2nσ2G-2ρHGσHσG;d2 (σ2R) /dn2>0
可以得到最小方差套保比率为n=ρHGσH/σG
3.运用股票期货进行套利。股票期货的套利就是利用股票期货市场价格与其理论价格之间的偏离, 在期货和现货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获取无风险利润的交易策略。
当Ft>Ste (r-q) (T-t) 时, 套利者可以卖出股票期货, 同时以无风险利率接入现金买入股票现货。则在t时刻投资的利润所得为
W=Fte-rt-Ste-q (T-t) = (Ft-Ste (r-q) (T-t) ) e-rt>0,
其中红利率q是确定的。
同理, 当Ft
无风险套利操作是建立在市场不存在每日盯市结算、没有交易成本和融资融券不受限制的基础上的, 但现实生活中, 这种完美市场要求是不存在的, 因此无风险套利的实施在现实中更加复杂和困难。
四、结束语
股票期货作为20世纪末最新的衍生产品, 虽然才刚刚被大家所了解, 但在印度和南非等新兴的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投资者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中, 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始自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波及到了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股票期货刚刚起步就经历严峻考验。但这种衍生市场困境只是暂时的, 危机过后, 随着人们避险、套利和投机需求的增加, 衍生品市场必将再度繁荣。当前, 我国市场股指期货呼之欲出, 而作为衍生品市场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股票期货必将在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摘要:股票期货在近几年的国外部分新兴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市场还没有股票期货交易, 但由于它所具有的简单易懂的特征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各种功能, 它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一部分。股票期货制度设计主要包括交易制度设计、结算制度设计、风险制度设计。股票期货在实践中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运用股票期货套期保值, 确定最有套期保值比率, 运用股票期货进行套利等方面。
关键词:股票期货,期货市场,制度设计,期货定价
参考文献
[1]王春峰, 卢涛.股票-股指期货跨市场信息监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 2008, (3) .
[2]陈建瑜, 李学.股票期货:方案设计与运作构想[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3]常清.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4]朱堰徽等.股票期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5]汤晓清.股指期货交易[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2013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期货调研报告
一、期货调研报告的内容
1.前言部分
前言是对调查或预测情况的简要说明。包括调查的意义和原因、时间、对象(地区、范围)、经过、方法和参与人员等,以及核心问题的提出。
2.正文部分
正文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基本情况部分,可按时间顺序进行表述,有历史的情况,有现实的情况;也可按问题的性质归纳成几个类别加以表述。无论如何表述,都要求如实反映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甚至必要的推理和总结,最好形成有对比的图表。②分析或预测部分,即通过分析研究所收集的资料,预测市场发展的趋势。
3.结尾部分
这一部分根据分析或预测得出的结论,提出投资建议或应对策略,这是报告的目的。
二、写作要求
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要做到:有明确的调研目的;调研和搜集材料要真实、准确和典型;讲究方法,体现科学性;防止以偏概全,片面得出结论;要讲究时效,及时发挥报告作用,提高投资收益。
一、期货日评
日评,也称日报,在每日收市后不久就能看到,日报的撰写者通常是各专业咨询机构中的分析师。专业机构的日评都会设计统一的模板,并常以PDF格式对外发布。
期货日评的具体内容:
(1)描述当日交易状况。日评中介绍该品种当日交易状况时,一般先对该品种所有合约的整体交易情况进行简要描述,比如价格波动幅度,交易量及持仓量的大小和变化,期货和现货间、各合约之间的价差变化等。接下来,对持仓量最大或成交最为活跃的合约进行重点介绍,介绍中甚至会提及盘中的几次波折。
(2)对行情的涨跌原因作出解释。行情涨跌的原因,有时是可以解释的,有时是难以解释的。一般的日评对行情的涨跌总会作出一些解释,特别是当行情的涨跌幅度较大时,这种解释就成为必要的部分。比如,一些日评会指出“受某某消息影响„„”,又如,影响国内铜期货行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LME的铜期货行情,影响国内大豆期货行情的是 CBOT大豆行情,这些外盘的交易时间正好是中国的夜晚,因此在这些品种的日评中,通常都会对隔夜外盘的情况、影响因素进行介绍,并指出对国内行情的影响。
(3)对行情的后市作预测。准确的预测来源于对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通常是综合运用基本面分析与技术面分析,日报主要以技术分析手段为主,以基本面分析为辅。一般的顺序是先有选择地阐述近期需要关注的基本面情况,再通过一些技术分析方法、指标等,对后市作出一个大概的判断和推测。
(4)结论与建议。依据上述分析,分析师最后通常会给出一个简要的结论和投资建议。比如,建议“多(空)单继续持有”,“多(空)单适度减仓”,“适度建立多(空)单”,激进一点的会鼓励投资者“坚决持有多(空)单”,也有一些建议是带有条件的,比如,建议“在某某价位买进(卖出)”,“在某某价位止损”。
(5)免责声明和分析师简介。免责声明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所有报告发布机构对投资者的忠告,是对投资风险的提示,也是金融服务机构的自我保护措施。常见的措辞有“本报告仅作参考,不作实质性的建议,投资者据此买卖,责任自负”等。这些免责声明基本上由所在机构审核并加以固定的标准化文本。有些日评还有分析师的简要介绍等。
期货日评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有限的核心数据和图表,短小精悍,抓住主要矛盾;要敢于亮出观点,切忌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积极寻找论据,并努力从多种途径来证明观点的可靠性;提出操作策略建议,但要留有余地等。
二、期货周报和月报
期货周报、月报的内容比期货日评更加丰富,关注的时间段延长为中短期,对信息、事件的分析更为深入透彻,从格式上看更多地运用图表,整个内容篇幅也相应加大,更讲究文章条理和结构。不过,由于时间周期拉长之后,评论者审视的角度有所变化,通常带有阶段性总结的味道,侧重于过程分析,并且更重视基本面因素的跟踪分析或修正以及对后市影响的评估。
期货周报和月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行情回顾与小结、当期重大事件陈述及其影响评估、市场动态跟踪(当期重要数据库更新和比较、关注要点的进展跟踪、相关因素变化分析)、周线/月线中长期技术指标的变化及研读、后市展望和操作建议、免责声明等。
三、期货季报和年报
由于期货季报和年报的周期较长,因而期货季报和年报更倾向于对行情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更侧重于基本面分析和供求平衡表内容的分析,对后市的分析预测也着眼于行情的大势。而且,通常的篇幅较长。随着期货业的稳步发展,期货季报、年报等中、长期报告越来越成为展示期货专业机构整体研究实力的载体。
期货季报和年报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宏观经济分析、市场形势、重要机会分行业或分品种分析、品种供求态势和长期价格趋势或区间的研判、相关因素分析、数据库更新、投资策略理念和原则性建议等。
期货专题报告
期货专题报告是针对某一专门题材进行分析的报告。专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背景介绍、专题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和必要性论述、相关因素深入分析、对行业和市场的影响程度分析、实证性研究、后市展望和投资建议等。
一、数据分析
期货投资者对基本面特别关注,基本面状况的刻画与描述都依赖于数据,金融分析其实就是数据分析,数据会随着时间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当新的重要数据出现或即将出现时,就需要对基本面进行重新审视及评估。因而围绕着新数据的公布,进行专题分析便成为期货分析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比如,美国农业部每月l0日左右都会发布月度供需报告,公布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的供需平衡表,内容包括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美国的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平均单产、产量、期初、期末库存和进出口量等各项指标。月度供求报告是分析、判断农产品基本面的重要依据。新的月度报告一公布,就会有大量韵分析报告出来,结合新的数据对市场作出分析预测。随着商品期货金融属性的强化,另外
由于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上市,对宏观经济、金融数据的分析,日益受到期货专业机构 和期货分析师的重视。
二、突发事件分析
在期货市场上,意料不到的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突发事件,既可能是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政策方面的,也可能是自然灾害方面的;既可能是已经发生的,也可能是尚未发生的,但市场严重关注的。比如,“九一一”事件这类突发事件谁也没法预料,只能在发生后才引起人们关注,而一些经常发生的事件,比如铜矿工人罢工、自然灾害等,一直影响着并且会继续影响相关品种的走势。由于这些事件影响重大且持久,不少报纸和网络会开辟专栏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评析。中国期货市场运行时间只有20年,但投资者遇到的突发事件却并不少见,比如,“国家储备局收储大豆对期价的影响”、“迪拜债务违约对商品市场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等,都需要结合当时的形势认真分析。
三、重要因素专题分析
众所周知,影响期货价格的因素有许多。但在众多的因素中,既有直接的因素,也有间接的因素,各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也有明显的区别。对一些重要且经常发挥影响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和金融背景,投资者和市场分析人士会特别加以留意。比如,美元汇率对铜价格的影响就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时常有人撰写分析报告。
四、市场结构及交易制度的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对期货行情的分析是从供需角度展开的。然而,期货价格的涨跌有时还与市场结构及交易制度有着重大关系,如果忽视了后者的影响,必将造成分析中的重大缺陷。总体来说,中国期货市场有起步晚、发育不充分的特点,因而若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市场结构及交易制度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是难免的,这将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结构和制度都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结构
及交易制度进行分析,甚至作为课题加以深入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对市场结构及交易
制度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也能够推动市场进一步完善。
五、投资方法及理念分析
探讨交易方法、理念也是期货专题分析报告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尽管这种类型的评论时效性要求不高,有些并没有直接联系当时的期货行情,也没有对价格走势作出预测。但由于
针对投资者中一些错误操作方法或投资理念进行剖析,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作用,因此颇受投资者欢迎。一些期货成功人士撰写的经验体会报告更容易成为公众追捧的对象。
六、创新研究
【期货研究心理】推荐阅读:
期货公司经纪业务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12-18
期货交易心理学05-24
期货从业资格期货分析07-23
贵州2016年期货从业资格:期货套利试题12-20
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期货法律法规重点整理汇总01-05
期货故事09-18
期货工作室06-06
期货的投资方法07-17
期货法规试题解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