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十八大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笔者的一点建议。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大八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十八大为党的建设作出的新贡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 篇1: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

摘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的理论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二者统一的内涵特征表现在奋斗目标、价值理念、方法要求等三方面。二者统一的实践指向落实于改善民生的具体工作。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体现了党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获得新的空间和新的动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统一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将在今后五年,带领全国人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因此,在建党90周年与重要战略机遇期后10年的交汇点上,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性,把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任务上来,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尽所能,在党的领导下谱写新十年、新奋进的华彩乐章。

一、二者统一性的理论基础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于2003年、2004年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与实践领域同步产生原始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罕有的创举。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几乎同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焦点,这不是偶然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这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必然联系,具有客观而非臆造、内在而非表面的统一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基本原则是二者统一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渊源和理论品格来看,科学发展观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首要创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性构成马克思主义突出的理论品格,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实践观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规定的根本任务,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围绕实践这个中心,研究实践规律,推动实践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目的,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和自由发展。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所宣告的“改变世界”,着眼于劳苦大众的福祉,意在引导人类社会向着有利于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改变,这种改变的前提基础是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天然蕴含着以发展为第一要义的实践性。

就现实立意而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所指导的实践,是为最终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打下坚实基础的一切现实活动。因此,科学发展观除了遵循一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之外,它还需要与具体历史环境中的具体实践目标相统一。科学发展观所统领的实践活动,是从“三步走”战略的中程出发、“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的任务部署,同时也是在现有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近发展区”。这个“最近发展区”,既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互包容,同时与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指导地位相适应,既具有促进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更具有超越小康社会、达到更高发展水平的潜力。

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符合上述关于具体实践目标的特征和要求,从而与科学发展观一同构成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践统一体。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是二者统一的保证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价值和普适意义必须通过指导实践、改变世界而得以确证,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民族化,才能转化为威力巨大的变革能量,才能将理论所指向的共产主义理想逐步变为现实。“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国家的需要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广大群众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现实需要,就是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理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必须通过实践效果加以评判。由此,面向生活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理论发展的动力来源,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镌刻着前后相继又各具特点的时代烙印,拥有与各自时代背景和任务重心相对应的具体实践指向。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指向是由温饱社会到小康社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指向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向是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基础上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必须保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实践是人类最普遍、最活跃、最持久的生活方式,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完全可以宣称“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员,科学发展观在对实践的指导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其理论维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依据和思想入口,从而为科学发展观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理论的创新又进一步指导实践取得预期成果。二者将在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强化其内在统一性。

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之基进一步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搭建起党领导建设实践的整体框架。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跃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脉搏,如同双子星辰,在理论和实践的星空下异彩纷呈。为中国未来描绘了亮丽图景,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与实践关系相统一”原则的全新写照。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政党的意义非常重大。是一个政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的基本矛盾范畴: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科学认识和娴熟驾驭,是一个政党在政治上、理论上、行动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贯穿于建党90年的风雨历程,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正是这一艰辛探索在21世纪收获的宝贵成果,是对中国共产党关于这一重大问题认识历程的承续和认识结论的升华,具有坚实而厚重的理论基础。

二、二者统一性的内涵特征

(一)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奋斗目标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与策略,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系统总结了建国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从人与物互为促进的角度破解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我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30多年中华大地的翻天巨变证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难题的总钥匙。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但成就的取得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投入、拼人力、拼环境等粗放型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在解放中国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

2006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全新论断,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从人与物有机统一的角度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更加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意在改变种种追求片面发展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致力于实现更优质、更高效的发展,终极目标在于展现社会平衡自然发展的和谐之美。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经济富裕、社会和谐。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维度,为当代中国更加全面、深刻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积极发挥作用。

(二)二者统一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依托,西方工业化社会迫使人们接受工具理性盛行、人文精神萎缩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坚定地高扬“西方的反西方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人的异化,力图把人还原至世界体系的合理位置。这是马克思主义对全人类共同苦难的担当,“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追求赋予其跨越国界与民族的感召力与亲和力,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内核获得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体现了这一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政治法治、伦理道德、身心健康等角度概括了民众在和谐社会中所享有的权利,一言以蔽之,也是以人为本。

这表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维度的天然认同。科学发展观是理论指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践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恰如一根红线,贯通理论与实践、此岸与彼岸。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是目的,和谐是追求,理论前导、实践联动,二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理论实践统一体的建构。

(三)二者统一于“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是由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即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所决定的。“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GDP增长超过3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居第二位、正在崛起为经济大国。在财富蛋糕迅速做大的同时,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构成了推动科学发展的障碍,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潜在威胁。

科学发展观要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必须解决目前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利益协调问题。将“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就能够“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样的局面,恰恰体现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利益协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点在于逐渐消除我国社会深层次、体制性的发展壁垒,为建成更高水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的现代社会创造条件。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弥补社会事业短板、缓和人与自然矛盾、融合国内国际优势。可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具有共通的题中应有之意,落实这些应有之义,要求二者统一于“统筹兼顾”的方法要求。

三、二者统一性的实践指向

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悄然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驾马车”转换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从“三”到“四”。在数字上只是一个小变化,但却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跨步。党和政府对社会建设的重视以及民生问题的凸显,是我国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时代缩影,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意识迅速觉醒的生动体现,也是巩固发展成果、维护和谐局面、保持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吸引力的紧迫要求。“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其基本着力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具体化,是中国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走向和谐社会的实际步伐,是二者统一的实践指向。

(一)改善民生是二者统一的深层动力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但人类的发展进程却从来都不平坦。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作为统治阶级的社会小众过多地占有发展成果,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大众总是过多地承担发展代价。这种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等,造成社会发

展缺乏持久而稳定的动力。

如何分配发展成果、如何公正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偏差所导致的实践失误,也令我国饱受发展动力不足的困扰。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仿照苏联的发展模式,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这种单一的动力来源无法维持国民经济长效健康运行。已被历史所淘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出口导向政策,通过扩大出口来弥补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于劳动力资源富余且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将出口作为主要发展动力,确实能够发挥提振经济、迅速崛起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国际贸易融合,出口导向政策极易引发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泡沫膨胀等问题,给持续发展埋下深层隐患。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如同一面镜子,充分暴露出粗放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等结构性问题。这迫使我国走到发展方式的转折点,转向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一种真正内生的可持续动力。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个论断表明,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应当来自消费、投资、出口三方面形成的合力。通过提高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保证国民经济战略安全,二是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但是,启动消费并非易事。长期以来,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问题,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仅为35.3%,不仅远低于美国的70.1%,也低于印度的54.7%。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的“量人为出”的消费观念使中国人倾向于克制消费意愿,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能力不足使城乡居民不得不保持强烈的储蓄意愿,消费能力有限。因此,要让国内消费成为比投资、出口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就必须让人民有钱花、敢花钱、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为此,政府必须首先构建强大可靠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人民不再为应对不时之需而全力储蓄,让人民能够轻松消费而后顾无虞。

人的消费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因其必要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刚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刚性消费需求在居民消费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不断增加。刚性需求往往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就是要把这些刚性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大幅降下来,把居民个人无法负担的公共产品交由政府负责。只有改善民生,解决我国居民刚性消费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内消费才能激活,内需不足的问题才有望根本解决。因此,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深层动力来源。

(二)改善民生是二者统一的稳定保障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下才能从容发展,而社会不稳定因素会严重破坏发展进程和发展成果。国家整体稳定取决于社会各个层面、各个群体的稳定,稳定的基石在于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矛盾焦点集中于对社会优质资源的争夺。由于我国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历史欠账较多,各种优质资源相对紧缺,面对社会各阶层高度一致的利益诉求,容易出现分配不公。这些基本的优质资源——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一关乎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且人数占优的普通民众在资源分配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容易造成牵涉面极广的社会不公正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形成不稳定因素。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谐的体现,要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必须寻求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集中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因此,大力改善民生,保证人民基本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均等化满足,破除一切附加在公民权利之上的不公正条件或规则,这将有力地推动社会趋于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民生问题显著改善,使社会各阶层普遍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公民获得应有的社会权利和生活尊严,这将大大缓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在全社会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发展格局。

(三)改善民生是二者统一的推动模式

科学发展观重在贯彻落实,承担落实任务的主体是决策、政令的执行者——政府。政府职能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学发展的推动模式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要为获得国际公认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继续努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配套任务,就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近20年来,政府自身和社会力量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型政府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现代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调控经济运行、维护国家安全、管理社会事务、提供公共产品等。提供公共产品即解决民生问题,这是现代政府无可推卸的基本职责,因为民生问题虽然千头万绪,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私人产品的供给已经告别短缺,但公共产品的供给没有同步增长。实践证明,市场可以在私人产品领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在公共产品领域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必须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承担主要责任,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越位”和“缺位”并存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方面,政府对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向偏重于生产性的公共项目,财政资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过多地介入原本应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的经济领域;另一方面,消费性的公共项目投入不足,用于社会公共事业的财力较小。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政府管理和经费出现“缺位”,政府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市场,但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和收入分配等问题,结果导致优质公共产品严重短缺,民生问题十分突出。从改革开放到科学发展,我国在解决好私人产品供给的体制机制之后,又打响了解决公共产品供给的攻坚战。社会公共产品关系百姓民生,关系政府形象,关系国家前途。只有把改善民生固化为政府的硬性职责,才能显著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科学发展亦将在一种全新的推动模式下,更好更快地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理想变为现实,为世界的东方早日铺陈一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瑰丽画卷。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友海

作者:范丹卉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 篇2: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就十八大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笔者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大八

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十八大为党的建设作出的新贡献。科学发展观作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十六大以来所坚持、所实践、所总结出的新的理论体系,已经被实践证明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是能够指导中国建设和发展并且还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继续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把科学发展观与指导我国革命实践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并列,作为党的又一新的指导思想,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并将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小康新胜利而指引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理念, 不仅是发展, 而且是科学发展; 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在一定意义上, 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实际上已经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内化为社会的一部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 使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 达到“天人合一”, 实现促进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是说,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就是人自身发展需求的现实满意度、幸福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护,价值都得到提升。人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推动者,更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如果离开了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失去了力量源泉,就不能取得胜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表明科学发展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居于指导地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主线,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科学发展观是崇尚和谐的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促进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

三、十八大背景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1)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释放正面能量。

十八大中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一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一直以来,国民素质亟需提高这一课题受到全国、全党、全民的高度重视,我国也不断致力于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的建设中。然而,我们还是会感觉到:如今的社会存在一些变味的现象——媒体的标题党扭曲造谣,年迈老人的“碰瓷”,公交偷盗的肆意猖狂。民众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撑开了一顶顶保护伞,少了正气,更多的只是为自己着想。我国一直提出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而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希望在十八大引领下的“公民道德素质建设”,能够加强制度完善,健全法律依据,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扬正气感,让人民在安全、互的情况下共创和谐社会。

(2)以科学发展观,办好人们满意的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统筹兼顾,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参考文献:

胡锦涛在十八大中提出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新华网.2012

作者:克力木?阿布拉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论文 篇3:

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摘 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深刻阐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准确理解二者的科学内涵,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其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包括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等丰富内容。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总结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界定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1)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目标。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坚持全面发展,追求和谐共生,即通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要求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其次强调坚持协调发展,追求和谐优化,即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要体现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制度变革等具体目标,但归根到底都是着眼于全体人民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稳定有序、安定团结。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

(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人际关系层面的和谐;②利益群体和阶层关系层面的和谐;③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和谐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

而要实现公正、有序、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史为鉴,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对整个小康社会建设的指针作用。⑴科学发展观扬弃和超越了那种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标准”等重大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标,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前提。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它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③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必须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④它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应该看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对于这些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增强经济实力,逐步理顺各方面关系,才能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有序,安定团结的局面持续巩固,才能大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进步,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基本前提;才能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才能实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在继续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始终遵循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按“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全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矛盾,确保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享受。

作者:彭 坚

上一篇:中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下一篇:公共场所消防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