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1: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随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观环境的变化,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全面进入90后时代,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鲜明、人格独立、思维理性、重视平等,面对新环境下的全新对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充满活力、富有效力,必须以生为本,以变求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平等人格的理念转变、双向互动的模式转变、问题导向的路径转变以及相对持续的内在机制转变。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社会环境的发展,高校自身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代际变迁。客观环境和工作对象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必须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入手,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路径和工作机制的转变,开展行之有效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制度、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通过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有计划、有组织而进行的,集社会价值体系、规范体系、对象需要和现实问题等内容于一体的引导、激励、说服,旨在培养践行社会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的人的实践活动。[1]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园地,同时也处在西方思想和我国国内转型期各种思潮冲击的前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青年学子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健康成长,一直是大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意见》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和信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承载着巨大社会责任的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迎来了新的机遇。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环境和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环境变化来自于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社会发展方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渗透,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2]高校自身发展方面,由于国内外形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影响,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逐步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理念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均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生,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成长起来的,并且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活跃、行为自主、个性独特,在家庭中备受呵护与关爱。[3]他们怀揣青春中国梦,在实现自己理想和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道路上充满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各种新变化冲击下开展变革,这些变革对我国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改变不彻底,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变化和特点,开展思政工作方法呆板陈旧,开拓创新不够,效果不明显。[4]二是传统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多选用将道德理念、思想行为观念灌输到学生头脑中的方式,学生主体地位被完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5]三是当前高校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大学生面临多种价值观的选择,并长期处在不稳定状态。四是高校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面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只有大胆变革,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所转变,以不惧挑战的精神研究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以生为本——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学生的这种双重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想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紧密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由高校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是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无论在何种背景和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坚持学生这个中心不变,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对新时期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把握。

1.个性鲜明、主见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浪潮,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的西方价值观正逐渐消解集体主义精神对我国大学生的教化功能。当代大学生在这样的影响下,形成了个性鲜明、主见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缺少合作,他们的团队协作是以独立主体为前提的。“个体”本位必然导致“90后”对个人“私域”的守护。基于这一变化,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批量化的培养模式,要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确定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方案。

2.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的行为模式。在“个人”本位和相互尊重的关联下,当代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强调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这背后隐含着“理性”的思維方式,个人的目标函数清晰,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影响变量及约束条件,并且趋利避害地做出自己认可的优化决策。这一特点促使高校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依赖教育者的工作,学生的自我培养,也是其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这一变化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自我培养的能力。

3.重视平等和尊重的人际交往方式。当代大学生重视人格的平等和尊重,排斥纵向的、命令式的、强制性的人际交往关系,沟通方式呈现出对等、横向特征。这样的人际交往方式促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再单方面的将教育者放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以教育者的视角对教育对象进行填鸭式的培养,一味地灌输教育者认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对等的地位和纵向的沟通方式使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暗淡无光。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当代大学生,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4.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当代大学生在相对优越的环境及长辈的呵护中长大,因此缺少“饥饿感”,也没有太多的人生阴影。这一方面使他们心理阳光,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有一些任性和浮躁,自我期望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这种自我期望和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并采取委婉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并通过自我培养逐渐缩小这种差异,从而最终消解它。

三.以变求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转变

围绕学生这一中心,着眼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必须顺应时代变化和学生实际,做到以变求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四个转变。

1.平等人格的理念转变。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理念上进行转变,意识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从人格上尊重受教育者。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网络的开放性否定了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任何国家对互联网的直接控制,消解了传统社会金字塔模式的控制结构,张扬了个体权利决定了网络主体的地位平等以及主体表达权利的自由。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并重视人格的平等和尊重,排斥纵向的、命令式的、强制性的人际交往关系。在网络条件下,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大学生获得信息渠道多样化、交往与交流形式的多样化,扩大了大学生对教育者的选择余地,呼应了大学生对平等人格的心理需要。这样一群重视平等和尊重的受教育者长期生活在开放性网络所保证的自由环境中,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客观现实。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改变不彻底,没有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变化和特点,仍然将自己摆在高于受教育者的位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做无疑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平等人格的工作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抓住青年朋友的心,获得他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平等人格的工作理念转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人格上尊重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由于没有像父兄那样经历时代重大变迁以及剧烈冲撞,他们的认知格局和情感模式具有“小”的特征,缺少笑傲江湖的大喜,也无痛彻骨髓的大悲。这样的特征使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从人格上贬低当代大学生,殊不知这其实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要想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人格上尊重他们,进行这样的思想理念上的转变才能融入他们,获得他们的认可。二是从心理上平等看待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由于父辈出现分化,加上他们自己的任性和浮躁,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他们中优秀的会更加优秀,而平庸的则更加缺少机会,他们中的一部分,会不会沦落为“无社会功能”的群体,在我们对于当代大学生总体乐观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关注,作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这就需要从心理上平等看待当代大学生,无论当下是优秀的还是欠优秀的,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对象,都要一视同仁,共同进退。

2.双向互动的模式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单向度的灌输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教育者为中心,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传授、启发、说服。这种教育模式强化了教育者的地位与功能,忽视了影响教育效果的各种社会客观因素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而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人格独立、思维理性,他们的主体性需要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尊重。“教育对象只有成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才有可能获得其完整性”[6]。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尊重其主体性,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的、线性的工作模式为双向互动的、非线性的工作模式才能取得实效。

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转变包括:一.注重学生的层次性。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多是针对学生开展普及性教育,其内容只能大而广,看似存在普适性,实则效果甚微,尤其对于一些思想先进、思维活跃、个性独特的学生来说收效甚微或完全不适用。因此,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应当对不同特征的学生进行分层管理,按照不同的层级采取不同形式的教育,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的反馈信息可以来自于学生的自我阐述,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汇总信息,为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教育。这样既增强了教育的精准性,同时也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注重学生自我培养的引导。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是被动的,而是自觉的、能动的,缺少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自我培养,是开展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转变的思路之一。通过引导高校学生认识和挖掘自我培养的内部动力,引导高校学生把握自我培养的过程以及引导高校学生加强自我培养的管理三个环节来开展学生自我培养的引导教育。三.注重学生的工作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客体,学生的态度、兴奋点、注意力、参与意识、接受水平,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被学生认同、接受、悦纳和践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产生实际价值,因此注重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是进行双向互动教育模式转变的重要环节。

3.问题导向的路径转变。当代大学生具有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的行为模式,这背后隐含着“理性”的思维方式,学生在接受大学培养的同时,也在进行的理性的思考,简单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无法实现最终的教育目标。他们的“理性”思考也并完全可靠,当代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问题导向式的工作路径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当代学生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的优点,并使他们认识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学生的視角入手,以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为抓手,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问题导向式的工作路径转变不妨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1)寻找好的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的思想是动态的,把握动态的思想变化的第一步是寻找好的问题切入点,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找好的切入点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着力点。(2)开展设问、讨论式教育。以好的切入点打开思想的突破口后,运用设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开展理性思考。基于这样的理性思考,进行开放式的讨论,逐步推进学生的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进程。(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碰撞。在自主决策和自我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碰撞的方式,将现实中的自我从理想中的自我中抽离出来,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碰撞中发现出两者的差异,从而逐步消解这种差异。

4.相对持续的内在机制转变。机制转变是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思想是动态的,具有反复性的,人的工作是最难的工作,每个人因人而异,普适性的同时也要有针对个案的方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90后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教育对象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的素质呈现出多层次性,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当前高校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面临多种价值观的选择,并长期处在不稳定状态。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过相对持续的内在机制转变,使教育对象获得人格上的相对定型和相对成熟。

相对持续的内在机制转变要求高校:第一,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形成一套高效、协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新体制。第二,进一步调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操作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管理,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工作局面,有效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位,建立共同参与,联动管理的操作机制。第三,进一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心理机制,形成切实有效的高校学生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持续性的关注和管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第四,进一步培育高质量、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机制,选拔好、培养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保证,是确保各项内在机制顺利运行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姚菁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2]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

[3]曹红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3).

[4]曾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

[5]张俊洁.“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创新[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2).

[6]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9.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沈莲莲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摘 要: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密不可分,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认识

提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些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讲些空话、套话,甚至枯燥无味的废话,不过是磨嘴皮子功夫,人人都可以讲,没有任何科学道理。那么,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这样表述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相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本质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价值实现的时效性,在社会生活中与大学生的其他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和渗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属性。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大小,也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二)从方法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遵循一定的方针和原则基础上,多种方法和方式相互结合的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成效,方法极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同时配合学校、学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以适应新形势、新挑战。

(三)从目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行为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多年,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化信息时代、社会转型时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观念落后、学生政治思想复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弱化了教育作用

我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三观教育”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即“三个主义”教育为核心内容[2]22,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育对社会的超越性,但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我国进行了改革,在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上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却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消极腐败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使大学生对其所接受的现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同时,高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尽量回避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这样也造成大学生与社会脱离,当他们一旦接触到社会阴暗面时,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也就开始对自己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激烈化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功利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面对开放的社会和多元的价值现实,无法对社会的道德现实进行解释,难以回答学生道德价值的冲突问题,不能教给学生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情况下各种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迷失,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受我国教育机制的影响,学生一直被当做教育的客体,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学工处、学校团委、院党总支、院团委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文化知识,教育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认识过程,而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灌输过程。这些看似合理的教育,从根本上把大学生当成了容纳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大学生作为青年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同时每个大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共同点,但这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抹杀学生的个性。在诸多相似的背后,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差异,而“标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内容、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进度使大学生成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结果培养出一批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缺乏独立个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忽视了教育本质的主体性,一味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被磨灭。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失去了构建自身道德的主动精神,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真正转变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统的社会文化开始被多元文化所取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依然占主流地位,但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如人权、民主、自由等也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滋生蔓延。传统的道德观和市场经济道德观同时并存,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马克思主义信仰,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中都有表现,这种充分的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往往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困惑,充满矛盾。另外,全球化趋势通过网络加剧了这种冲突。网络内容没有国界和阶级的界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有了不一样的解释和发展。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对部分分辨力和自控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网络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更能造成他们思想上的混乱。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经济条件比较好,很多性格上的弱点也表现出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内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贪图享乐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难度大大增加。

三、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率,使人们开始反思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反思和探索中重新構建、认定和发展。

(一)理论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直观和生动

列宁说:“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3]76,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采取灌输的方式。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采取的是理论说教,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为了改变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弱化、吸引力、感染力低的局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大学生很多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往往都是由一些实际困难和社会现实引起的。在实际问题中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只靠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学生的价值冲突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结合实际问题予以解决。例如,为了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现阶段我国鼓励并支持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的存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也存在企业主对工人的剥削,这种情况与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符合,自然没有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办实事,量力而行。人的思想道德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够使大学生把理论的抽象表述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直接运用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接触和对所见、所闻等的直接体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认同,在社会生活中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和提升,同时也使自己得到考验和检验。

(二)主体广泛参与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主动和有趣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老师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和方法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想不想接受,适合不适合学生从来不考虑,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消极地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一种静态的单向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思想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很大的阻力,也限制了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搞好首先就得活起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老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个体价值构建的过程,实质是学生自身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建构和完善,这种建构有赖于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激发与激活。思想政治教育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感被唤起,思想道德行为得到加强,思想道德思维开始清晰,知、情、意、行的统一开始实现,学生自主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完成。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的明显界限,使大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理解,进而使学生的主观世界得到改造,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结构。

(三)形式多样使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丰富和充实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张嘴”的教学方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可否认,课堂教学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途径和方式难以取代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中,单纯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消费观念、学习环境等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变化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当前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要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校内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该提倡的是对话式教学。聘请知名学者、专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针对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现身说法,解疑答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以提高教育效果。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班级、学生社团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艺和娱乐活动,能够把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优化了校园的政治环境。网络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建设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新的时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够利用各种条件和手段形成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郝文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帮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手册(一卷)[M].长春:银声音像出版社,2005.

[3]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石 银)

作者:苏郡 王淮钟 李涛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强化三种意识

【文章摘要】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高校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意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教师中出现的新思想、新动向、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应强化以下三种意识,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导团结广大教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 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重于泰山。”思想政治工作者责任感的强弱,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高校的育人质量,关系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崇高责任,增强使命感,努力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1.1 是政治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站在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高度,站在关系祖国前途命运的高度,讲政治,讲纪律,讲责任,讲奉献。把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光荣的政治任务来完成。

1.2 是事业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思想政治工作视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去执着追求,增强事业心和进取心,敬业乐业勤业,精益求精,无私奉献。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思想政治工作“大有可为”的观念。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加强研究,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1.3 是工作责任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通过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势利导,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上来。

2 强化阵地意识

思想文化阵地,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必然会为非无产阶级思想占领。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人们,影响人们。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特别是在高校,各种思想观点鱼龙混杂,良莠难辨,常常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校园每一角落。

高校的思想舆论阵地,可分为有声阵地和无声阵地。有声阵地,即指高校的广播、电视、电台、讲坛(主要是“两课”教学)等主要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舆论阵地。无声阵地指高校的校报、学报、黑板报、墙报、宣传窗、阅报栏等主要以文字符号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舆论载体。在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还出现了网络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兴媒体这块新阵地。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但要牢牢控制和守住传统的思想舆论阵地,发挥其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努力学习掌握新技术,建设校园“红色网站”,加强管理、监控和指导。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社会主义思想、无产阶级思想占领这块新阵地,使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 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源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更新观念,创新内容、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目的。

3.1 是观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观念。例如,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与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一定要面对面,可以不受时空限制。思想政治工作不光要说理,更要用情。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政工人员的份内事,党政工团也要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同配合。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限于八小时之内,还要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坐等问题找上门来,而要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工作。等等。

3.2 是内容创新

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党的工作重点、中心任务是有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是凝固不变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围绕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去做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区别对象,体现层次。要求党员教师要比非党员教师高,要求管理干部要比教师高,要求教师要比工人高。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既要继承发扬历史传统,进行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又要体现时代要求,对教师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赋予时代的新内容。

3.3 是方法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力戒刻板说教,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从垂直型转向水平型,克服“我打你通,我说你听”,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做法,重视与工作对象平等协商,多谈心,多交流,多沟通。要从灌输型转向渗透型,在坚持理论说教、外部灌输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为师生员工搞好服务,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点滴渗透,使师生员工受到教育。

3.4 是手段创新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时期改变过去那种靠读报纸、念文件、做报告、开大会小会等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惯用手段,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天地,如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微博、微信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多样化、立体化、科学化、现代化,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辐射力。

作者:刘运喜

上一篇: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总结三篇下一篇:民政工作总结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