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进程中,无论是图书的制作、典藏、整理、流通,还是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相结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逐渐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数字化管理成了图书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1:

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版社的图书档案管理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图书档案信息载体和管理方式将受到冲击,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改革为出版社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信息时代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提高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

【作者单位】陆静一,江苏理工学院。

一、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出版社图书档案管理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将传统纸质、录像带等存储介质,通过虚拟的网络形式进行存储、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管理方式,其形成的电子信息方便查阅、存储。数字化管理在推动出版社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档案数字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库存储功能实现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管理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图书档案管理,形成有效的复制、查询、检索、传输、存储,为有相关需求的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程序烦琐、信息资料存档数量受限、查找检索费时等问题,提高了图书档案的管理效率。

2.提高出版社图书再版效率

排版软片是为图书再版而留存的资料,能够有效地缩短图书再版的周期。但是排版软片需要定期清理以减少库存空间压力,出版社会定期根据市场需求量对部分无价值的软片进行报废销毁,这给图书档案管理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无须做报废处理,存储空间小,易于同步备份,节约人力、财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出版社图书再版效率,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化的阅读方式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社参与到数字化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虽然图书档案数字化的初始建立工作量很大,但是图书数据库的不断建立、完善,为图书查询、检索、出版、销售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使得图书档案管理方式更加科学、规范、实效,提高了出版社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4.图书档案能够长久留存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利于长期存档,图书档案原件经常被查询使用,纸质容易变黄、变皱或受到污损,不利于维持原状,保存期限有限。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出版社的图书档案能够长久留存,保管方式更加安全可靠,用户可以通过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快速查询所需资料,无须查找纸质原件。

二、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子档案的保存形式被广泛普及,但庞大的电子信息数据库资源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1.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识仍然不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观念依旧根深蒂固,许多出版社将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保存,这样看似有了双重的图书档案保障,但却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错误做法。档案管理人员对图书档案数字化系统的使用还不熟练,在图书档案信息检索时没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导致工作变得烦琐,通过网络形式传递的信息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影响了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薄弱

当前,部分出版社只注重图书的销量,关注能够给出版社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部门,而图书档案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出版社对其投入的资金不足,因此无法建立起科学、合理、高效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3.图书档案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不兼容

出版社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不兼容,使得两个系统的数据信息很难准确转换,这给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原始数据信息收集、录入、归档等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其不仅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图书档案管理的运营成本,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4.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的安全隐患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虽然具有便捷、存储空间小等优势,但需要借助互联网来实现,而互联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图书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图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盗版图书的存在直接影响正版书籍的销售,图书被盗取的现象难以控制,出版社极其关心图书数字化档案的安全。

5.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匮乏

图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全方位的发展能力。但大部分出版社的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素质,专业知识陈旧,难以适应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

三、完善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对策

出版社要正确认识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加强数字化管理建设,完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减少数据不兼容问题,做好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的安全性防范工作,不断提升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动适应市场形势的更新变化,保证出版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增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意识

出版社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强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意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彻底打破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减少共同管理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产生的资源浪费。图书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了解数字信息档案的分类、存储、检索的特点,利用好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降低人力、物力资源成本,充分发挥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2.加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加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具体包括图书信息数据库建设、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等。出版社应加大对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好整体规划,不断规范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程序,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配置必备的软硬件设备,提高出版社整体经济效益。出版社图书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出版社要不断地完善数据库信息,丰富数据库内容,加快图书档案数字化网络的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组建数字化网络系统,实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为图书档案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条件。

3.完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减少数据不兼容问题

建立多功能开放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同时包括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和其他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数据库共享系统,借助特定的数据接口和外部网络链接实现信息转换,从而提高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4.加强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的安全性

网络的存在必然会对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产生威胁,为了保障图书档案信息的安全,出版社要做好档案信息的保密和杀毒工作,实行规范的图书档案管理制度和运用科学的技术,延长存储时间,提高信息存储质量,定期清查丢失的图书档案,及时追查相关责任人,做好图书档案的保密工作。对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权限设置、密码设置、杀毒设置及多层结构关卡设置,定期对软件进行数据信息拷贝、系统维护、升级改造,杜绝不法人员非法访问、篡改、盗取图书信息等现象的发生,有效建立图书档案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5.培养高素质的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才

信息化的发展对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社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让他们能熟练地使用图书管理软件,有效地对图书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同时,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术论坛研讨会,与成功人士进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宝贵经验,共同学习、进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综合素质。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知识密集型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分析判断能力,熟悉网络市场环境的规律和趋势,能根据图书市场及出版行业的发展状况,有预见性地判断未来图书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及时、合理地对图书档案管理战略进行调整,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效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已经逐渐影响出版社图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集中化,能更好地服务于图书档案的使用者,降低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图书档案管理的效率。

[1]陆红.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并存时期出版社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探讨[J].城建档案,2014(6).

[2]张鉴远.全媒体时代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困境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5(10).

[3]宋家明.高校馆藏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原则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7).

作者:陆静一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2: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进程中,无论是图书的制作、典藏、整理、流通,还是管理机构的设置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经济与现实经济相结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键,逐渐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数字化管理成了图书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档案数字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数字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档案载体的更新换代迫切要求档案馆数字化。档案由原始的甲骨、竹笺、贝叶、丝帛到纸质,发展了几千年,记录下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史。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馆的数字化。目前,档案馆的档案保管、利用与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应,仍然停留在纸质档案的管理及较原始的检索利用水平上,使得绝大部分电子档案无法采集、收集和提供利用,甚至绝大部分电子档案已经被清洗、丢失。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和无可挽回的错误。

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只有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这些都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二、数字化图书馆的优势。数字化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图书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完整的定义。“数字化图书馆”中的数字,是由英文“Digital”翻译而来。数字化图书馆实际就是人们常讲的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全球图书馆。这些不同的称谓,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所谓数字化图书馆,一般而言是指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国际互联网络,在图书馆内部业务高度自动化基础上,不仅能使本地和远程用户联机存取,以查寻图书馆馆藏(非数字化的和数字化的),而且也能使用户通过网络联机存取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图书馆。

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有很多优势。1.各种文献载体将被数字化,包括各种印刷型文本(含古籍、善本)、地图、缩微资源、视听资料和动画片、电影片等。在数字化图书馆,“馆藏”不局限于文献,它将扩展到不能以印刷品形式记录和传播的数字式人工制品,将以多媒体数据为主。2.大数据量的存储和管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计划将其1/3的馆藏,约500万册(件)的善本、珍本的资料数字化。3.网络通讯系统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环境条件。这个环境包括一个单位的区域网络以及地区、国家、国际网络与通讯系统的互联,成为世界信息资源最丰富、用户最多、利用最方便、最开放的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用户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联网查阅任何一个开放的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家庭、办公室,获取图书馆的信息。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大大加快了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反馈的速度。

三、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新内容。推进档案数字化,必须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二是数字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三是有重点抓好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

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运用。数字信息的浏览和复制。未来的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各种来源的、各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包括自建的、采购的、取得使用权的、免费使用的文本或多媒体的资料,允许读者浏览或下载。

数字信息的远程传送。数字信息的传递特点使得文献远程传递能够快速实现。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图书馆发出借阅数字化文献请求,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请求,将读者所需的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快速传递到读者的邮箱内。这一过程突破了时空限制,方便了读者的信息获取,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版权的问题。

网络信息导航。与网络信息管理不同,网络信息导航的主要目的是引导读者能够在网上快速找到关于某一专题的网站或网页,了解网上信息资源和某一网站信息资源的分布,使上网者可从一个网站直接漫游到其他相关的各个网页,引导读者正确上网检索。相对于网络信息管理,这项工作的要求较为简单,并不要求对网络信息做过多的加工处理,因此,范围也可相应扩大,不必只局限于重点领域。网络信息导航要根据读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对网络信息加以评估和整理,建立链接,组织专题页面,为用户开展指导服务。

总之,现代图书馆事业只有在時间上着眼长远,在空间上拓展视野,才能真正做到在大数据上的开发运用。(作者单位: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赵青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 篇3:

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浅谈

[摘要]企业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敦促图书档案管理工作到一个新的高度,介绍的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实现资料集中统一的管理,使资料查阅及管理工作更人性化,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图书档案 管理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业的发展,推动了档案数字化的建设,图书、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其数字化的建设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现实意义。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挑战,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化建设中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技术。

近些年,许多单位在图书档案数字化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将库藏档案部分或全部进行了数字化,但基本上是局限在以传统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模拟。随着各业务部门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电子档案从收集、整理、鉴定到利用等问题成为图书档案管理中的新课题,电子档案的管理既要符合档案管理学的基本准则,又要区别于传统档案的管理模式。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但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档案管理新理论的具体实现。

一、科技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

从2005年开始,我们库藏纸质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实现机读条目化和采用扫描仪将纸质档案以图像JPG格式存储到可读写光盘中。2006年又针对档案全文信息电子文件的归档建立了相应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已经从单纯的档案目录管理阶段逐渐走向了电子档案原件管理的初试阶段。

(一)图书管理。我单位研发的图书管理子系统包括图书管理、流通作业、信息查询与系统维护四大模块,其中图书管理可实现图书征订、新书登记、图书编目、期刊征订、新刊登记及期刊合订与编目等功能,流通作业包括借书作业、还书作业和预借作业,而信息查询可实现按各种条件查书、按藏书、分类数量、借书等情况统计查询和综合查询。另外系统支持条型码扫描,当用户使用扫描枪扫描图书ISBN编码时,系统自动从Internet上下载图书相关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页数、简介等信息极大地减轻了图书编目录入的工作量。该系统为单位图书室的科学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与接收。档案的形成是文件有条件的转化,是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和法律效力的原始记录。文件的收集、整理、鉴定是传统的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形成的工作起点,也是检验档案真实有效的关键。

电子档案主要来源于库存档案的数字化和现行产生的电子文件。库存档案数字化后的电子原件可以构成纸质原件的副本,而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与传统文件的不同特性,其收集、整理、鉴定等过程是一个交叉操作过程。虽然电子签署,数字签署等技术是保证电子文件原始性的凭证,但形成后的电子文件在相对离开它的原载体后仍然可以编辑、修改,而且在转化为电子档案时没有文件到档案的明显界定,完全依靠归档人通过网络上传或复制,其真实有效及原始性无法确定。因此电子文件归档的同时还要有附属于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数据信息。静态数据信息包括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询的原件属性信息以及原件存储格式、处理工具、版本等生成环境的记录,动态数据信息包括创建、校审、审定、归档、接收、变更、下载利用等贯穿于该文件一切处理过程的记录,以加强档案原始性的认定,确保电子文件的有效利用。

同时电子文件的数据信息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电子原件时进行核对、审验的依据,不符合要求时发回归档人。数据信息应该以系统自动提取为主,减少人为干预。

(三)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电子档案是现代科技产物,它的生存和可读性依赖于计算机的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对归档的各种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图像文件、音频视频文件等,应采用通用的主流存储格式,对非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应提供格式转换功能;对电子档案的存储设备应考虑其成熟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对不公开的机密电子档案应具有脱机保管的能力;电子原件的存储方式也是关键,应该提供多种方式,如:数据库存储、目录存储、光盘存储等,用户根据实际建设从中选择。电子档案备份、恢复是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应建立一个从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备份到电子原件备份的有效备份、恢复系统。

(四)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档案的检索和利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占据了档案管理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子档案的产生及数据共享使档案信息的检索、利用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快捷、准确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方便,也就是说做好电子档案的检索、利用更能体现出档案信息化的优势。电子档案的检索与利用应具有:对数据信息的基本查询及灵活多变的条件组合查询:各种条件下的档案组卷:对无限制查阅条件的电子原件,可在网上进行浏览、下载;对有限制查阅条件的电子原件,可在网上进行申请、审批;实物借阅、归还、催还的网上管理功能;对外发文(图)的申请、审批、发文(图)功能等等。

(五)电子档案的维护性管理。电子档案的维护性管理由用户权限来限制,即不同用户管理能力不同。维护性管理应具有: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分类、库结构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增加部门人员等);网上各种申请、审批单的查阅管理功能;权限分配、回收和分配情况的查阅管理功能;对电子档案保管期限的鉴定和最终审定及销毁功能;电子原件各种动态数据信息的查询浏览功能;对电子档案的降密、解密;电子档案的各种数据统计、卡片和报表制作、输出:数据以其它存储格式导人或导出在线监控等等。

二、科技图书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

图书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账号和权限设置,使管理工作责任更加到位规范。系统不但要充分利用系统平台和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安全机制,还要建立一套自身的数据访问安全管理机制,杜绝档案信息失密的发生。

(一)授权管理机制。用户的访问身份和权限,一般由系统管理员、档案分类管理员、高级用户、普通用户组成:

1.系统管理员:具有数据管理的最高权限,包括设置部门,用户和授权。2.档案分类管理员:由系统管理员设置。可以在自己管理的分类范围内对其它用户授权。3.高级用户:由系统管理员或分类管理员设置。可以具有档案管理的全部或部分权限。4.普通用户:由系统管理员或分类管理员设置。只具有数据的一般浏览、查询。

权限设置一般包括:库结构管理权限,如库字段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归档与接收管理权限,如设置归档人,档案接收人等。档案数据的管理权限,如数据目录的增加、删除、修改、销毁等。档案原件的管理权限,如原件浏览、原件增加、原件删除、原件下载等。档案的借阅、归还管理权限。档案的统计、报表管理权限等。

同一用户对不同档案分类可享有不同的权限。用户权限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和回收。

作者:朱进江

上一篇:采购员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企业新员工工作总结集合3篇